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凋亡实验报告

细胞凋亡实验报告

细胞凋亡实验报告
细胞凋亡实验报告

实验七、Hela细胞凋亡诱导及检测

一、实验目的

学习细胞凋亡诱导及检测。

二、实验原理

1.细胞凋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

胞主动死亡过程,是细胞衰老自然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学

过程。与细胞坏死不同,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不释放细胞内容物。

2.DAPI是一种荧光染料,它可以与DNA双螺旋的凹槽部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

DNA紧密结合,可在紫外下激发蓝光。

三、实验材料

8.8mol/L的H2O2溶液,甲醇,PBS溶液,10μg/mL的DAPI染液

四、实验步骤

1.细胞传代(上一次实验完成)

2.凋亡诱导

1)取做H.E染色的小皿,加H2O2溶液150μL使终浓度为0.8mol/L

2)24小时后收集细胞进行染色和形态学观察。

3. 染色

1)收集细胞,观察,贴壁细胞较多,直接用PBS溶液洗

2)吸出洗液,加入500μL甲醇,室温固定10min

3)倒掉甲醇,PBS洗净,加500μLPBS溶液和50μLDAPI母液,于37℃染色10min

4)倒掉染液,用PBS洗净(注意避光),加入500μLPBS溶液,倒置荧光显微镜

下观察并拍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观察:

实验开始前镜检:

细胞贴壁较多,细胞有的仍呈不规则状,有的细胞已皱缩,还有一些细胞呈圆形浮在培养基中,核质分界不明显。可以看到有的细胞处于裂解状态。

染色后:

由于DAPI染料只对核进行染色,所以在紫外下只可见核的结构。

视野里最多的是正常细胞,其特点是染色质均一且核表面光滑,说明凋亡是不同步的。

凋亡各时期的细胞也都可见,其主要特点是染色不均一。凋亡前期和中期的细胞较多。很少看到凋亡末期的细胞,除了这个时期细胞较少外,还可能因

为在前期操作中很多凋亡小体被洗掉了。而且有的细胞在正常光下观察是明显

的裂解状态,但是到紫外光路下就变得很不明显了。

另外,可以看到很多分裂期的细胞,其特点为染色深,细胞核染色质浓缩,但是看起来较均一,往往有对称性,特别是分裂末期的细胞两个子细胞会靠在

一起。

2.照片及分析:

Control:对照组的细胞核形态正常,表面光滑,染色质均一。

Stage Ⅰ:凋亡前期的细胞染色质凝集化,可以看到染色不均一,细胞核形态发生变化,表面不再光滑,核轮廓不规则。

Stage Ⅱa :凋亡中期细胞核固缩,染色体凝集化边缘化,细胞核仍然形状不规则。

Stage Ⅱb :凋亡后期核崩解,成为碎片,可以看到颗粒状的染色体碎片,它们会形成凋亡小体。

六、 讨论

1. 细胞凋亡的意义

确保正常生长、发育(如胎儿发育中指间蹼的消失),维持内环境稳定,发挥积极地防御功能

2. 区分凋亡、坏死

从形态学上区分:主要区别在于凋亡细胞膜完整直到形成凋亡小体且不释放细胞内含物;坏死细胞细胞膜破损且释放内容物

从信号通路区分:线粒体内凋亡信号入核,引发核内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细胞坏死则没有准确的信号通路

3. 荧光显微镜下区分凋亡和分裂细胞

分裂细胞两个大小基本一致,最重要的是核均匀

凋亡细胞核不均匀

4. 凋亡细胞特点 图1 Hela 细胞凋亡过程中核染色质的形态学变化DAPI 染色(图片来自我拍的照片,用photoshop 把不同凋亡时期的不同细胞放在了一张图里以便观察。) control Stage Ⅰ

Stage Ⅱa Stage Ⅱb

细胞空泡化,体积缩小。

早中期:核固缩,核轮廓不规则,有深染区域

后期前期:出芽,染色体凝集化边缘化

后期:核崩解,成小碎片,被膜包围形成凋亡小体

5.本次实验应该注意的地方

1)由于会发生荧光淬灭,加入DAPI染色后要尽量避光操作;在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时,要先用可见光找到细胞,再转换到紫外光拍摄,因为紫外对荧光的

淬灭效果比可见光强很多

2)实验要求设置阴性对照,不然无论什么结果都无法说明问题,由于材料有限,我们的阴性对照是由一位同学完成的

3)每一个步骤后都要PBS洗掉上一步的试剂,避免对下一步的影响。

4)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要操作迅速,因为细胞会变干而发生改变,而且紫外照射过久发生荧光淬灭也不不利于观察

七、实验小结

这次的实验其实是三天完成的,第一天传代,第二条诱导,第三天染色及观察,每

一次的操作都会对后续实验有所影响。比如第一天传代的时候如果能做得比较好,

得到细胞较多,在染色时可见较多贴壁细胞,就可以省去很多离心的步骤,使实验

变得简单。诱导的操作很简单,但是要理解它的意义,首先,细胞凋亡分自发凋亡

和诱导凋亡,诱导凋亡又有物理、化学、生物诱导之分,我们采取的是化学诱导法,即利用化学试剂双氧水进行凋亡诱导;然后,我们在诱导后24小时染色观察,这个时间是经过大量对照的实验得出来的,凋亡并不是同步的,但是在24小时,已经有很多细胞处于凋亡状态,足以观察。染色有两种方案,如果贴壁细胞多就可以直接

在平皿中进行,如果较少则需胰酶处理后经多次离心再染色制片,前者简单但是对

试剂的消耗较大,后者复杂但是更节约试剂。染色要求我们对染料有基本的认识,

DAPI染料会发生荧光淬灭,所以要注意避光,另外,它是一种很强的染料,所以不用担心放得太久会褪色(和H.E染色不同),知道这些在操作中便更清楚哪些是要小心地,哪些是不用担心的。

八、参考资料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王宏英、吴逸、常智杰、王伟 2007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1、掌屋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 2、学会用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双标记来检测正常活细胞、凋亡细胞与坏死 细胞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死亡根据其性质、起源及生物学意义区分为凋亡与坏死两种不同类型。凋亡普遍存在于生命界,在生物个体与生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是细胞在一 定生理条件下一系列顺序发生事件的组合,就是细胞遵循一定规律自己结束生命 的自主控制过程。细胞凋亡具有可鉴别的形态学与生物化学特征。 在形态上可见凋亡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接触,细胞变园,细胞膜向内皱缩、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固缩破裂呈团块状或新月状分布、内质网与细胞膜进一步融合将细胞分成多个完整包裹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在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容物并不释放到细胞外,不会影响其它细胞,因而不引起炎症反应。 在生物化学上,多数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活化,活性增加。核DNA 随机地在核小体的连接部位被酶切断,降解为180-200bp或它的整倍数的各种片断。如果对核DNA进行琼脂糖电泳,可显示以180-200bp为基数的DNA ladder(梯状带纹)的特征。 相比之下,坏死就是细胞处于剧烈损伤条件下发生的细胞死亡。细胞在坏死早期 即丧失质膜完整性,各种细胞器膨胀,进而质膜崩解释放出其中的内容物,引起炎症反应,坏死过程中细胞核DNA虽也降解,但由于存在各种长度不等的DNA片断,不能形成梯状带纹,而呈弥散状。 一些温与的损伤刺激及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诱导细胞凋亡,通常这些因素在诱导凋亡的同时,也可产生细胞坏死,这取决于损伤的剧烈程度与细胞本身对刺激的敏感 程度。 三尖杉酯碱(HT)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白血病等有良好疗效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表明HT在0、02~5μg/ml范围内作用2小时,即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本实验用1μg/ml HT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L-60细胞发生凋亡,同时也有少数细胞发生坏死。用 Hoechst33342与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对细胞进行双重染色,可以区别凋亡、坏死及正常细胞。 细胞膜就是一选择性的生物膜,一般的生物染料如PI等不能穿过质膜。当细胞坏死时,质膜不完整,PI就进入细胞内部,它可嵌入到DNA或RNA中,使坏死细胞着

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类基因

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类基因 G0 G1 转变(G0 to G1 transition) 1: mdm4 G1/S 特异转录,有丝分裂细胞周 期(G1/S-specific transcription in mitotic cell cycl e) 1: gfi1 G1/S 转变, 有丝分裂细胞周 期(G1/S transition of mitotic cell cycle) 19: bca t1 ccnd1 ccne1 cdc34 cdc7 cdca5 cdk4 cdkn3 cul1 c ul2 cul3 cul4a cul5 gspt1 lats2 pml ppp6c rcc1 sk p2 G1/S 转变检控 点(G1/S transition checkpoint) 4: dlg1 hus1 nbn p ura G1 期(G1 phase) 2: cdc42 rb1 G1 期, 有丝分裂细胞周 期(G1 phase of mitotic cell cycle) 10: anapc2 cd c23 cdk6 cdkn1c dnaja2 e2f1 map3k11 taf1 taf1l tbr g4

G1 特异转录,有丝分裂细胞周 期(G1-specific transcription in mitotic cell cycle) 1: gfi1b G2/M转变, 有丝分裂细胞周 期(G2/M transition of mitotic cell cycle) 10: ana pc10 anapc4 anapc5 birc5 ccnb1 cdk2 dnm2 khdrbs1 l ats1 tpd52l1 G2/M转变DNA 损伤检控 点(G2/M transition DNA damage check-point) 1: brsk 1 G2 期, 有丝分裂细胞周 期(G2 phase of mitotic cell cycle) 4: cenpf ches 1 gtse1 kpna2 M期(M phase) 2: ilf3 rb1 M期, 有丝分裂细胞周 期(M phase of mitotic cell cycle) 4: cdc25b dlg7 mphosph6 mphosph9 M期特异微管过 程(M phase specific microtubule process) 1: kpna2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MTT法、荧光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一)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的MTT法: 用培养基将肿瘤细胞调整至2 X108个/L,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ul细胞悬液于37℃、5% CO2下培养过夜。 次日每孔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100mg/L作为试验组,设加完全培养基不加药物的阴性对照,并用功能明确的药物为阳性对照和0.5%的乙醇溶剂对照,每组均设4-6个复孔(平行孔)、37℃、5% CO2继续培养。 培养至12h、24h、48h、实验终止前4-6h加入10ulMTT(5g/L),培养4-6h后,阴性对照孔中已形成明显的蓝紫色颗粒结晶时加100ul/孔SDS-HCl终止反应,于37℃存放过夜。 用酶标仪在A570波长下测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1-试验组平均吸光度值/阴性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x 100%。 (二)荧光法: 选用上述最佳浓度作用于肿瘤细胞,培养细胞48h后,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后用0.4%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30min。 弃去固定液,并用PBS洗2次后,用1%Triton X-100作用4min加入适量的0.5mg/L DAPI 荧光染色60min,用PBS冲洗3次,取10ul滴片,干燥后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断裂的颗粒和片状荧光。 (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1、DNA提取: 用大方瓶培养肿瘤细胞,每瓶10ml,细胞浓度为3 x 108个/ml,每隔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均设2瓶,共分3个时间段,4个药物浓度。共培养26瓶细胞。 分别于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于37℃、5% CO2中分别培养12h、24h、48h,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 于-20℃将细胞冷却处理10min后将细胞收集至离心管中,加1ml细胞裂解液,再加蛋白酶K,轻轻振摇使悬液混匀,成黏糊状,50℃过夜。 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溶液,混合后10000r/min离心10min,吸出上层水相,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再加入等体积饱和酚溶液重复抽提一次,直到无蛋白为止。 吸上清加入氯仿/异戊醇(24:1)按上述方法再抽提一次。 吸取水相层加入1/10体积的3mol/L的醋酸钠溶液,混匀。 再加入2.5倍体积冷无水乙醇,混合置-20℃处理30min后,10000r/min离心10min,沉淀部分为提供的DNA,弃去无水乙醇后用70%乙醇漂洗2次,将离心管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乙醇。 加入200ulTE缓冲液融解DNA,再加入25ul的RNA酶,置37℃作用30min,置4℃冰箱保存。 2、琼脂糖凝胶电泳: TBE缓冲液配制1.8%琼脂糖凝胶。在微波炉内煮沸至琼脂糖融解,待冷却至60℃时,加入溴化乙锭,使其终浓度为0.5mg/ml,混匀后灌胶。 待凝胶固定后放入含TBE电泳液的电泳槽内,使TBE电泳液盖过凝胶。 取10-15ul提取的各组DNA样品液与上样缓冲液按4:1比例混匀后点样。 60V电泳1h,用紫外透射仪观察梯形条带。

高中生物细胞凋亡的知识点(一)

高中生物细胞凋亡的知识点(一) [背景知识互动] 1.人的自然寿命是多少岁?人的寿命的长短与什么有关? 2.人体每天都有哪些细胞死亡?举例说明。 答案: 1.人的自然寿命是120岁。人的寿命与细胞衰老有直接关系。 2.人体每天死亡的细胞有小肠上皮细胞、皮肤细胞、血红细胞等。知识链接 人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有关。 人体内每天都有大量的细胞死亡。 [典型例题探究] 【例1】什么是细胞凋亡? 解析:高等真核生物的大多数细胞,在丧失生理功能或严重受损时,激活固有的细胞自杀程序而自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程序化死亡。细胞凋亡这个词指细胞程序化死亡所表现的生理变化和形态变化,其中包括细胞收缩、膜泡化、染色质浓缩和降解成小片段。 答案:细胞凋亡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基因控制的,按照一定的程序发生的'细胞死亡,因而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死亡。规律发现 细胞凋亡中的细胞经常降解成为膜包裹的凋亡体,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的细胞吞噬或消化,但不产生炎症反应。 【例2】细胞凋亡的大致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细胞凋亡的过程的三个阶段为: 凋亡的起始:细胞皱缩,细胞连接消失,内质网膨胀,染色体固缩并沿着核膜分布,但细胞膜依然完整。 凋亡小体的形成:核膜破裂,染色体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与一些细胞器聚集后被内折的细胞膜包围,在细胞表面形成了许多泡状和芽状的突起,这些突起叫做凋亡小体。 细胞的解体:凋亡小体逐渐与细胞分离,脱落至细胞间质,最终被周围的细胞吞噬并消化。 答案:凋亡的起始凋亡小体的形成细胞的解体注意对细胞凋亡过程的掌握。 1

第五章: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操作流程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 Annexin V (2) 实验原理 (2) 实验用品 (2) 操作步骤 (3) Annexin V Blocking (5) 凋亡细胞的断裂片段分析 (7) DNA 实验原理 (7) 实验用品 (8) 操作步骤 (9) BrdU Flow Kits检测细胞增殖 BrdU Flow (12) 实验原理 (12) BrdU Flow Kits试剂盒 (12) 结果分析 (17) 流式仪器设置指南 (18)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检测细胞凋亡 (22) 实验原理 (22) 实验用品 (22) 样本制备 (23) 结果分析 (24) 注意事项 (24) Active Caspase-3检测细胞凋亡 Active (26) 实验原理 (26) 实验步骤 (27) 结果分析 (28)

A n n e x i n V检测细胞凋亡 实验原理 Annexin V是检测细胞凋亡的灵敏指标之一。它是一种磷脂结合蛋白,可以与早期凋亡细胞的胞膜结合,而细胞质膜的改变是细胞发生凋亡时最早的改变之一。在细胞发生凋亡时,膜磷脂酰丝氨酸(PS)由质膜内侧翻向外侧。Annexin V与磷脂酰丝氨酸有高度亲和力,因而与细胞外侧暴露的磷脂酰丝氨酸结合。由于在发生凋亡时,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的发生早于细胞核的改变,因此,与DNA碎片检测比较,使用Annexin V可以更早地检测到凋亡细胞。因为细胞坏死时也会发生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所以Annexin V常与鉴定细胞死活的核酸染料(如PI或7-AAD)合并使用,来区分凋亡细胞(Annexin V+/核酸染料-)与死亡细胞(Annexin V+/核酸染料+)。 实验用品 1. 一次性12×75mm Falcon试管。 2. PBS缓冲液:含0.1%NaN3,过滤后2-8°C保存。 3. 微量加样器和加样头。

药品别名--BX

伲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 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0号----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洛汀新----盐酸贝那普利 代文----缬沙坦胶囊 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安博维----厄贝沙坦片 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 寿比山----吲达帕胺片 迪之雅----坎地沙坦酯片 倍博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 安内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雅施达----培哚普利片 施慧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博苏----富马酸比索洛尔 科素亚----氯沙坦钾片 蒙诺----福辛普利钠片 尼莫同----尼莫地平片 元治----贝尼地平片 达爽----盐酸咪达普利片 司乐平----拉西地平片 畅泰----普罗布考片 金络----卡维地洛片 麦利平----马来酸氨氯地平片 双克----氢氯噻嗪片 开富特----复方卡托普利片 纳催离----吲达帕胺缓释片 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 本店有两种规格:10mg、20mg 可定----瑞舒伐他汀钙片 舒降之----辛伐他汀片 本店有两种规格:20mg、40mg 来适可----氟伐他汀钠胶囊PSS----藻酸双酯钠片 力平之----非诺贝特胶囊 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 培达片----西洛他唑片 多烯康----多烯酸乙酯软胶囊 冠心舒片----肠多糖片 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保肾康----阿魏酸哌嗪片 脑复康----吡拉西坦片 能气朗----辅酶Q10片 克林澳-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思考林----胞磷胆碱钠胶囊 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申维----艾地苯醌片 倍他乐克----美托洛尔 常用规格:25mg、50mg、47.5mg 可达龙----盐酸胺碘酮片 心得安----普萘洛尔片 心律平----普罗帕酮片 脑复新----盐酸吡硫醇片 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脑清片----氨基比林咖啡因片 依克度软膏----鱼石脂软膏 怡开----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佛迪----果糖二磷酸钠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 达吉----复方消化酶胶囊 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怡瑞/普瑞博思----西沙必利片 瑞波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兰悉多----兰索拉唑片 洛赛克----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耐信----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 丽珠得乐----枸橼酸铋钾颗粒 达喜----铝碳酸镁片 泮立苏----泮托拉唑肠溶胶囊 苏打----碳酸氢钠 施维舒----替普瑞酮胶囊 膜固思达----瑞巴派特片 黄连锁----盐酸小檗碱片 硫苦----硫酸镁 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 艾迪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 胃炎颗粒----庆大霉素普鲁卡因维 B12颗粒 尼为孚-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 谓安新----甘羟铝片 宝乐安----酪酸梭菌活菌散 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思密达----蒙脱石散 爱西特----药用炭片 易蒙停----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泻痢停----颠茄磺苄啶片 吗丁啉----多潘立酮片 瑞琪----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杜密克----乳果糖口服溶液 果导片----酚酞片 肠虫清----阿苯达唑片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片 654-2----消旋山莨菪碱片 泰洛平---盐酸吡格列酮胶囊 拜糖平----阿卡波糖片 万苏平----格列美脲片 美吡达----格列吡嗪片5mg 迪沙----格列吡嗪片2.5mg 孚来迪、诺和龙----瑞格列奈片 0.5mg、1mg、2mg 达美康----格列齐特片

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凋亡实验步骤,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凋亡实验步骤,检测方法 一、定性和定量研究 只定性的研究方法: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脉冲场倒转琼脂糖凝胶电泳、形态学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 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各种流式细胞仪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ELISA 定量琼脂糖凝胶电泳。 二、区分凋亡和坏死 可将二者区分开的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是是区分凋亡和坏死最可靠的方法),Hoechst33342/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等。 不能将二者区分开的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PI单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等。 三、样品来源不同选择 组织:主要用形态学方法(HE染色,透射电镜、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末端标记,ELISA或将组织碾碎消化做琼脂糖凝胶电泳)。 四、细胞凋亡检测 1、早期检测: 1) PS(磷脂酰丝氨酸)在细胞外膜上的检测 2)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改变的检测 3)细胞色素C的定位检测 4)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检测 2、晚期检测: 细胞凋亡晚期中,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之间剪切核DNA,产生大量长度在 180-200 bp 的DNA片段。 对于晚期检测通常有以下方法: 1) 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2) LM-PCR Ladder (连接介导的PCR检测) 3) T elemerase Detection (端粒酶检测) 3、生化检测: 1)典型的生化特征:DNA 片段化 2)检测方法主要有:琼脂糖凝胶电泳、原位末端标记(TUNEL)等 3)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4)通过DNA末端转移酶将带标记的dNTP (多为dUTP)间接或直接接到DNA 片段的3’-OH端,再通过酶联显色或荧光检测定量分析结果。可做细胞悬液、福尔马林固定或石蜡处理的组织、细胞培养物等多种样本的检测。 4、LM-PCR Ladder (连接介导的PCR检测) 当凋亡细胞比例较小以及检测样品量很少(如活体组织切片)时,直接琼脂糖电泳可能观察不到核DNA的变化。通过LM-PCR,连上特异性接头,专一性地扩增梯度片段,从而灵敏地检测凋亡时产生梯度片段。此外,LM-PCR 检测是半定量的,因此相同凋亡程度的不同样品可进行比较。如果细胞量很少,还可在分离提纯DNA后,用32P-ATP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使DNA标记,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全面皱缩,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凋亡小体为数个圆形小体围绕在细胞周围。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 姬姆萨(Giemsa)染色、瑞氏染色等:正常细胞核色泽均一;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坏死细胞染色浅或没染上颜色。 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细胞核固缩碎裂、呈蓝黑色、胞浆呈淡红色(凋亡细胞),正常细胞核呈均匀淡蓝色或蓝色,坏死细胞核呈很淡的蓝色或蓝色消失。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echst 33342,Hoechst 33258,DAPI。三种染料与DNA 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能进入正常细胞膜而对细胞没有太大细胞毒作用。Hoechst 33342在凋亡细胞中的荧光强度要比正常细胞中要高。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 PI和Hoechst33342双标:PI、Hoechst33342均可与细胞核DNA(或RNA)结合。但PI不能通过正常细胞膜,Hoechst则为膜通透性荧光染料,故细胞在处于坏死或晚期调

亡时细胞膜被破坏,这时可为PI着红色。正常细胞和中早期调亡细胞均可被Hoechst着色,但是正常细胞核的Hoechst着色的形态呈圆形,淡兰色,内有较深的兰色颗粒;而调亡细胞的核由于浓集而呈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碎片状,边集。故PI着色为坏死细胞;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状,边集的Hoechst着色的为调亡细胞。 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内侧,但在细胞凋亡早期,PS可从细胞膜内侧翻转到细胞膜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磷脂酰丝氨酸的转位发生在凋亡早期阶段,先于细胞核的改变、DNA断裂、细胞膜起泡。体内的吞噬细胞可通过识别

三院易栓结果解读

易栓症组合: 1) 蛋白C活性测定 2) 蛋白S活性测定 3) 抗凝血酶III活性测定 4) 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5) 狼疮抗凝物检测(dRVVT试验) 6) 狼疮抗凝物检测(SCT试验) 样本要求:2.7ml蓝色帽抗凝管2管。 出报告时间:组合中除蛋白S外当天出结果,蛋白S两周后出结果。 结果解释: 1.蛋白C活性测定 蛋白C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原,通过灭活FVa和FVIIIa来调节凝血酶的产生。遗传性杂合子蛋白C缺陷是静脉血栓(VTE)形成的中等危险因素;而严重的纯合子蛋白C缺陷与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事件、视网膜血栓形成事件和新生儿紫癜爆发有关。 获得性蛋白C缺陷比遗传性蛋白C缺陷常见,原因可分为以下3类: a) 合成减少:肝脏疾病、维生素K 缺乏、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令) b) 消耗增多:急性血栓形成、DIC、急性内科疾病、创伤 c) 血液稀释:出血后晶体液复苏、血浆置换后 2.蛋白S活性测定 蛋白S是不具有酶活性的辅因子,可以加速活化蛋白C(APC)水解FVa和FVIIIa。蛋白S主要在肝脏合成,需要维生素K存在才能合成有功能的蛋白S。大约60%的蛋白S 与补体调节蛋白 C4b结合不具有活性;另外游离存在的40%的非结合蛋白S才具有活性。蛋白S遗传性杂合子缺陷被认为是VTE的轻、中度危险因素;严重的遗传性蛋白S缺陷被报道与新生儿紫癜爆发有关。与蛋白C一样,获得性蛋白S缺陷比遗传性常见,减低原因可分为三类,与蛋白C相同(见上蛋白C减低的原因)。此外,蛋白S活性减低还可见于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和怀孕的中后期(详见后附的孕期凝血系统的变化)。 3.抗凝血酶活性测定 抗凝血酶(AT)灭活Xa、凝血酶(FIIa)和其他丝氨酸蛋白酶。遗传性杂合缺陷是VTE的主要危险因素,纯合突变未见报道。获得性抗凝血酶缺陷见于肾病综合征(丢失大于合成),肝衰竭爆发、末期肝脏疾病和DIC。怀孕相关的AT变化很小。普通肝素输注可诱导AT缺陷,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会。L-天冬酰胺酶(用于治疗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可以减少肝脏合成AT。 4.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与VTE有关。获得性纤溶酶原缺陷与溶栓治疗、菌血症和DIC有关。 5.狼疮抗凝物检测 狼疮抗凝物(LA)存在可延长各种磷脂依赖的凝固时间。磷脂在凝血瀑布激活中发挥关键作用,而LA本质上抗磷脂抗体,在与磷脂-蛋白复合物结合后,会干扰凝血瀑布激活而导致凝固时间延长。所以LA试验测定分筛查和确认两步: a) 磷脂依赖的凝固时间延长(筛查试验) b) 加入过量磷脂后,磷脂依赖的凝固时间缩短而被纠正(确认试验)

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PI法)

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PI法) 产品简介: Leagene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Analysis Kit)是一种采用经典的碘化丙啶染色(PI staining)方法进行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分析的检测试剂盒。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和RNA的碱基对中与直接和的荧光染料,无碱基特异性。碘化丙啶与双链DNA结合后可以产生荧光,并且荧光强度和双链DNA的含量成正比。细胞内的DNA被Propidium Iodide染色后,可以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DNA含量测定,然后根据DNA含量的分布情况,可以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分析。 碘化丙啶染色后,假设G0/G1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那么含有双份基因组DNA的G2/M期细胞的荧光强度的理论值为2,正在进行DNA复制的S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2之间。凋亡细胞由于细胞核发生浓缩以及发生DNA片段化(DNA fragmentation)导致部分基因组DNA片断在染色过程中丢失,因此凋亡细胞碘化丙啶染色后呈现明显的弱染,即荧光强度小于1,在流式检测的荧光图上出现所谓的sub-G1峰,即凋亡细胞峰。 细胞凋亡时,流式细胞检测可呈现亚二倍体核型的特征,根据光散射的特点,PI染色可以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细胞峰型。细胞凋亡时,出现凋亡细胞皱缩、染色质浓缩、核碎裂,产生凋亡小体,使细胞的前向光散射低于正常。在细胞凋亡的早期,细胞对前向角光散射的能力显著降低,对侧向光散射的能力增加或没有变化。在细胞凋亡的晚期,前向和侧向光散射的信号均降低。细胞坏死时细胞多表现为细胞肿胀,因此前向光散射高于正常,对侧向光散射高于正常。 Leagen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Analysis Kit经常用于培养的贴壁或悬浮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亦可用于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该试剂盒检测细胞含量范围一般为0.1~1×106之间。 主要成分: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操作流程 Annexin V 检测细胞凋亡

A n n e x i n V检测细胞凋亡 实验原理 Annexin V 是检测细胞凋亡的灵敏指标之一。它是一种磷脂结合蛋白,可以与早期凋亡细胞的胞膜结合,而细胞质膜的改变是细胞发生凋亡时最早的改变之一。在细胞发生凋亡时,膜磷脂酰丝氨酸(PS) 由质膜内侧翻向外侧。Annexin V 与磷脂酰丝氨酸有高度亲和力,因而与细胞外侧暴露的磷脂酰丝氨酸结合。由于在发生凋亡时,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的发生早于细胞核的改变,因此,与DNA 碎片检测比较,使用Annexin V 可以更早地检测到凋亡细胞。因为细胞坏死时也会发生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所以Annexin V 常与鉴定细胞死活的核酸染料(如PI 或7-AAD)合并使用,来区分凋亡细胞(Annexin V+/核酸染料-) 与死亡细胞(Annexin V+/核酸染料+)。 实验用品 1. 一次性12?75mm Falcon试管。 2. PBS缓冲液:含0.1%NaN3,过滤后2-8?C保存。 3. 微量加样器和加样头。

4. Annexin V Binding Buffer缓冲液(Cat. No. 66121E):浓度为 10?,使用时,用稀释为1?浓度的应用液。 5. Annexin V试剂与核酸染料: Annexin V 核酸染料 Annexin V-Biotin(Cat. No. 65872X)Streptavidin-FITC(Cat. No. 13024D) PI(Cat. No. 66211E)或7-AAD(Cat. No. 34321X) Annexin V-FITC(Cat. No. 65874X)PI(Cat. No. 66211E)Annexin V-PE(Cat. No. 65875X)7-AAD(Cat. No. 34321X) 6. FACS流式细胞仪:上样检测。 7. CELLQuest软件:获取和分析试验数据。 8. Annexin V检测对照管: Annexin V A-阴性对照B-补偿1 C-补偿2 Biotin SAv-FITC Annexin V-Biotin 和SAv-FITC PI 和SAv-FITC PE 未染色细胞Annexin V-PE 7-AAD FITC 未染色细胞Annexin V-FITC PI 操作步骤 1.取Falcon 试管,按标本顺序编好阴性对照管和标本管号。 2.使用冷的PBS缓冲液洗细胞两次,再用1?Binding Buffer缓冲液制成1?106 细胞/ml的悬液。 3.Falcon试管中加入100 μl细胞悬液。 4.按以下体积加入Annexin V与核酸染料: 1阴性对照-- 2单阳1 AV-FITC - 4样本AV-FITC PI 5.轻轻混匀,室温(20?C ~25?C)避光处放置15分钟。

关于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对胚胎发育及形态发生组织内正常细胞群的稳定、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疾病或中毒时引起的细胞损伤、老化、肿瘤的发生进展起着重要作用[1]。自1972年Kerr提出细胞凋亡这一概念后,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成为肿瘤病因学、病理学研究热点,近几年的研究在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凋亡的生化反应机制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文章就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1、概述 早在1972年,Kerr等已发现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和生化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细胞有两种死亡形式:一种是早被熟知的细胞坏死(Necrosis),另一种是细胞凋亡(Apoptosis)[3]。 1.1概念 凋亡(apoptosis)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一般表现为单个细胞的死亡,且不伴有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指的是细胞将自身裂解为许多膜小泡的一种精

确调节的细胞死亡过程,是有机体为保持自身组织稳定、调控自身细胞的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死亡,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4]。细胞凋亡参与调节机体细胞生长与更新间的平衡稳定,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和成年机体新陈代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还与多种疾病(如发育畸形、神经退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艾滋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从而使细胞凋亡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5]。 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 2.1 形态学特征 细胞凋亡时伴随着细胞膜表面、细胞质和核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首先出现细胞体缩小、胞核固缩、胞浆密度增高,继而胞膜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为多个有膜包绕的凋亡小体(apoptotis bodies)。凋亡小体几乎立即被邻近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吞噬细胞内的凋亡小体能停留数小时,可借助组织切片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6]。在凋亡发生的全过程中,细胞膜一直保持完整。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所以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同一组织中,不同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并不同步[7]。 2.2生化特征 细胞凋亡时,早期Ca2+内流引起胞质中Ca2+浓度持续升高,激活了Ca2+依赖性核酸内切酶,于180碱基对处将DNA 切断,胞质内蛋白质发生交联,产生单个核小体和穴聚核小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1、形态学观察方法 (1)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现象。 (2)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3)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4)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2、DNA凝胶电泳 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

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bpDNA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正常活细胞DNA 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条带;坏死细胞DNA电泳类似血抹片时的连续性条带 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 凋亡细胞的DNA断裂使细胞质内出现核小体。核小体由组蛋白及其伴随的DNA片断组成,可由ELISA法检测。 检测步骤 1、将凋亡细胞裂解后高速离心,其上清液中含有核小体; 2、在微定量板上吸附组蛋白体’ 3、加上清夜使抗组蛋白抗体与核小体上的组蛋白结合‘ 4、加辣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DNA抗体使之与核小体上的DNA结合’ 4、加酶的底物,测光吸收制。 用途 该法敏感性高,可检测5*100/ml个凋亡细胞。可用于人、大鼠、小鼠的凋亡检测。该法不需要特殊仪器,

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对照表

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对照表 一:心脑血管用药 拜唐苹------阿卡波糖片 卡博平------阿卡波糖片 达美康------格列齐特片 迪沙------格列吡嗪片 赛乐特------盐酸帕罗西汀 波利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 诺和龙------瑞格列奈片 美迪康------盐酸二甲双胍片 麦特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优降糖------格列本脲片 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 欣然------硝苯地平控释片 果味钾------枸橼酸钾颗粒 补达秀------氯化钾缓释片 司乐平------拉西地平片 欣可静------益气复脉胶囊 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 美多芭------多巴丝肼片 伲利安------坎地沙坦酯胶囊 维尔雅------坎地沙坦酯片威力坦------马栗种子提取物 可定------瑞舒伐他汀钙片 敏使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络活喜------苯磺酸氨路地平片 弥可保------甲钴胺片 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 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 科素亚------氯沙坦钾片 依苏------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诺金平------替米沙坦片 特立康------替米沙坦片 元治------盐酸贝尼地平片 新脑力隆------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 恬尔心------盐酸地尔硫卓片 合心爽------盐酸地尔硫卓片 利旨平------非诺贝特胶囊 奥勃兰------长春胺缓释胶囊 北京0号------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代文------缬沙坦胶囊 依姆多------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索尼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细胞实验》1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操作流程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Annexin V 检测细胞凋亡 (2) 实验原理 (2) 实验用品 (2) 操作步骤 (3) Annexin V Blocking (5) 凋亡细胞的DNA 断裂片段分析 (7) 实验原理 (7) 实验用品 (8) 操作步骤 (9) BrdU Flow Kits 检测细胞增殖 (12) 实验原理 (12) BrdU Flow Kits 试剂盒 (12) 结果分析 (17) 流式仪器设置指南 (18)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检测细胞凋亡 (22) 实验原理 (22) 实验用品 (22) 样本制备 (23) 结果分析 (24) 注意事项 (24) Active Caspase-3 检测细胞凋亡 (26) 实验原理 (26) 实验步骤 (27) 结果分析 (28)

Annexin V 检测细胞凋亡 实验原理 Annexin V 是检测细胞凋亡的灵敏指标之一。它是一种磷脂结合蛋白,可以与早期凋亡细胞的胞膜结合,而细胞质膜的改变是细胞发生凋亡时最早的改变之一。在细胞发生凋亡时,膜磷脂酰丝氨酸(PS) 由质膜内侧翻向外侧。Annexin V 与磷脂酰丝氨酸有高度亲和力,因而与细胞外侧暴露的磷脂酰丝氨酸结合。由于在发生凋亡时,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的发生早于细胞核的改变,因此,与DNA 碎片检测比较,使用Annexin V 可以更早地检测到凋亡细胞。因为细胞坏死时也会发生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所以Annexin V 常与鉴定细胞死活的核酸染料(如PI 或7-AAD)合并使用,来区分凋亡细胞(Annexin V+/核酸染料-) 与死亡细胞(Annexin V+/核酸染料+)。 实验用品 1. 一次性12×75mm Falcon试管。 2. PBS缓冲液:含0.1%NaN ,过滤后2-8°C保存。 3 3. 微量加样器和加样头。

流式测凋亡原理步骤和结果判断

流式双染测凋亡原理、步骤和结果判断 一、原理: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的内侧,但在细胞凋亡的早期,PS可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的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Annexin-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2+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PS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将Annexin-V进行荧光素(FITC)标记,以标记了荧光素(FITC)的Annexin-V作为荧光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坏死细胞,PI能够穿透细胞膜而使细胞核红染,所以PI主要检测坏死或中晚期调亡细胞(二者的膜都发生了破裂)。因此将Annexin-V与PI匹配使用,就可以将早期凋亡细胞和中晚期以及坏死细胞区分开来。 二、步骤: 1、无菌条件下获取新鲜的肝组织,置于事先消毒好的200目不锈钢细胞筛网上,下接50ml小烧杯。用眼科剪把组织剪成小块,眼科镊去除小血管及结缔组织,用玻璃棒轻轻研磨组织,使细胞脱落。待研磨充分后,用5%预冷的RPMI-1640液冲洗,收集小烧杯中单细胞悬液,随后以500-1000r/min离心5min ,弃上清。重悬、离心洗涤2次 ,以获得较纯化的肝细胞。将肝细胞悬液取样在光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调节细胞数目至1×106 ∕ml。 2、取1ml单细胞悬液,用预冷的PBS洗涤两次,然后加入1×结合缓冲液1ml重悬细胞。 3、取100ul加入到5ml的培养管中,加入5ulFITC标记的Annexin-V和5ul PI,

(完整word版)细胞凋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解酶的活化(Caspase)→进入连续反应过程细胞凋亡的启动是细胞在感受到相应的信号刺激后胞内一系列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不同的外界因素启动凋亡的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信号转导也不相同,客观上说对细胞凋亡过程中信号传递系统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比较清楚的通路主要有:1)细胞凋亡的膜受体通路:各种外界因素是细胞凋亡的启动剂,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传递系统传递凋亡信号,引起细胞凋亡,我们以Fas -FasL为例:Fas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与FasL结合可以启动凋亡信号的转导引起细胞凋亡。它的活化包括一系列步骤:首先配体诱导受体三聚体化,然后在细胞膜上形成凋亡诱导复合物,这个复合物中包括带有死亡结构域的Fas相关蛋白FADD。Fas又称CD95,是由325个氨基酸组成的受体分子,Fas一旦和配体FasL结合,可通过Fas分子启动致死性信号转导,最终引起细胞一系列特征性变化,使细胞死亡。Fas作为一种普遍表达的受体分子,可出现于多种细胞表面,但FasL的表达却有其特点,通常只出现于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因而已被活化的杀伤性免疫细胞,往往能够最有效地以凋亡途径置靶细胞于死地。Fas分子胞内段带有特殊的死亡结构域(DD,death domain)。三聚化的Fas和FasL结合后,使三个Fas分子的死亡结构域相聚成簇,吸引了胞浆中另一种带有相同死亡结构域的蛋白FADD。FADD是死亡信号转录中的一个连接蛋白,它由两部分组成:C端(DD结构域)和N端(DED)部分。DD结构域负责和Fas分子胞内段上的DD结构域结合,该蛋白再以DED连接另一个带有DED的后续成分,由此引起N段DED随即与无活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酶原发生同嗜性交联,聚合多个caspase8的分子,caspase8分子遂由单链酶原转成有活性的双链蛋白,进而引起随后的级联反应,即Caspases,后者作为酶原而被激活,引起下面的级联反应。细胞发生凋亡。因而TNF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与此类似2)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s激活的生物化学途径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它不仅是细胞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而且是细胞凋亡调控中心。实验表明了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释放到细胞浆的细胞色素C在dATP存在的条件下能与凋亡相关因子1(Apaf-1)结合,使其形成多聚体,并促使caspase-9与其结合形成凋亡小体,caspase-9被激活,被激活的caspase-9能激活其它的caspase如caspase-3等,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线粒体还释放凋亡诱导因子,如AIF,参与激活caspase。可见,细胞凋亡小体的相关组份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不同部位。促凋亡因子能诱导细胞色素C 释放和凋亡小体的形成。很显然,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调节是细胞凋亡分子机理研究的关键问题。多数凋亡刺激因子通过线粒体激活细胞凋亡途经。有人认为受体介导的凋亡途经也有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的释放。如对Fas应答的细胞中,一类细胞(type1)中含有足够的胱解酶8 (caspase8)可被死亡受体活化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在这类细胞中高表达Bcl-2并不能抑制Fas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另一类细胞(type2)如肝细胞中,Fas受体介导的胱解酶8活化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这类细胞中的凋亡信号需要借助凋亡的线粒体途经来放大,而Bid -- 一种仅含有BH3结构域的Bcl-2家族蛋白是将凋亡信号从胱解酶8向线粒体传递的信使。尽管凋亡过程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已经确定Caspase即半胱天冬蛋白酶在凋亡过程中是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细胞凋亡的过程实际上是Caspase不可逆有限水解底物的级联放大反应过程,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14种Caspase被发现,Caspase分子间的同源性很高,结构相似,都是半胱氨酸家族蛋白酶,根据功能可把Caspase基本分为二类:一类参与细胞的加工,如Pro-IL-1β和Pro-IL-1δ,形成有活性的IL-1β和IL-1δ;第二类参与细胞凋亡,包括caspase2,3,6,7,8,9.10。Caspase家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C端同源区存在半胱氨酸激活位点,此激活位点结构域为QACR/QG。2)通常以酶原的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29000-49000(29-49KD),在受到激活后其内部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经水解形成大(P20)小(P10)两个亚单位,并进而形成两两组成的有活性的四聚体,其中,每个P20/P10异二聚体可来源于同一前体分子也可来源于两个不同的前体分子。3)末端具有一个小的或大的原结构域。参与诱导凋亡的Caspase分成两大类:启动酶(inititaor)和效应酶(effector)它们分别在死亡信号转导的上游和下游发挥作用。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

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家常把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混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大家可以在死亡细胞的形态、生化和分子指标上将二者区分开来,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不少,这里就总结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更多详情,点击查看不可不知的细胞检测方法——MTT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根据凋亡细胞固有的形态特征,人们已经设计了许多不同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方法。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 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 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染料与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成终浓度为2~5mg/ml。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0.5 ~1mg/ml。 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评判: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