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秋菜肴基础知识及营养卫生.doc

11秋菜肴基础知识及营养卫生.doc

11秋菜肴基础知识及营养卫生.doc
11秋菜肴基础知识及营养卫生.doc

福建省供销技工学校

2011?2012年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科目:菜肴基础知识及营养卫生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姓名成绩

、名词解释(第1题?第5题。每题2分,满分10分。

I.焦糖化反应

2.食物的消化

3.食品U生

4.营养

5.变性淀粉

二、填空题(第6题?第12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内的划线处。每空2分共20分。)

6.传染病传播的条件包括传染源、、易感人群。

7.按致病物质的不同,食物中毒分为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

毒和食物中毒。

8.烹饪原料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主要的有作用、凝固作用、水解作用、酯化作用、氧化作用等。

9.烹饪原料烹调前初步熟处理方法包括有、飞水、泡油、煨、爆、炸等多种工艺。

10.中国烹饪古籍的食单菜谱中最著名的是清代袁枚的和童岳的调鼎集。

11.韭菜和蜂密同食,可引起症状;鲤鱼和红豆同食,可引起症状。

12.制汤时,加热水解会使氨基酸、肌酸、脂肪酸等溶出,这些物质统称为o

三、单项选择题(第13题?第27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2分,满分30分。)

13,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豆芽的显著特点就是在豆类发芽的过程中产生了()。

A、维生素C

B、维生素Bl

C、维生素B2

D、维生素D

14.脱水或干燥所造成的维生素的损失也很大脱水时最不稳定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15.用明火烧烤的时间越长食物表血所含的()物质就越多。

A、苯并花

B、动物胶

C、二秋水仙碱

D、生物碱

16.酱油在夏天会长白酸,这是因为()。

A、空气氧化作用

B、酱油中杂质浮起

C、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D、以上都不是

17.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的比例中早餐、中餐、晚餐分别为()0

A、25%、50%、25%

B、30%、40%、30%

C、25%、40%、35%

D、40%、40%、20%

18.《饮膳正要》主要是()方面的权威著作。

A、烹饪原料

B、食单菜谱

C、食疗方剂

D、饮食市场

19.()不是烹调热源必须满足的条件。

A、提供足够的热量;污染少

B、便于调节;方便使用

C、能耗低;安全性好

D、价格低;美观耐用

20.关于火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烟、无响声、油面较平静的油温大致为70?100°C

B、火力的强弱取决于炉火

C、在密封度好的情况下蒸气量越大,蒸锅里的温度越高

D、在实际操作中,把火力的大小分为猛火、中火、慢火三个等级

21.按调味的工艺划分,大致可划分出12种调味方法,但是()不属于其中之一。

A、干撒味料

B、随荚调味

C、烹制加味

D、多次性调味

22.烹制五彩鸡丝适宜使用()手法勾荚。

A、吊荚

B、泼荚

C、浇淋哭

D、推火

23.在配菜中,“笋炒生鱼片”主辅料颜色的配合属于“()”搭配。

A、同色

B、异色

C、顺色

D、逆色

24.()属于料头中的小料头。

A、蝉油料:姜片、葱度

B、鱼球料:姜花、葱度

C、菜炒料:蒜茸、姜花或姜片

D、五柳料:蒜茸、椒丝、瓜英丝、锦菜丝、红姜丝、酸姜丝、养头丝、葱丝

25.我们把安排菜肴制作次序与进度的技术工作称为()。

A、总厨

B、排菜

C、打荷

D、指挥

26.下面四项中()不是炬鲜菇目的。

A、炉?鲜菇使其含有的草酸被破坏,并随沸水被带走

B、如鲜菇让其除去异味

五、简答题(第38题?第39 j 。每题10分,满分20分。

C、炬鲜菇让其吸收内味

D、炬过的鲜菇不再生长

27.原料初步熟处理的炸中,所有炸干果炸至()色洋即可捞出油锅,出锅后色泽仍会加深, 出锅后

必须立即摊开晾凉,否则堆在里头的会发焦。

A、六成

B、七成

C、八成

D、九成

: 四、判断题(第28题?第37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 V ”,错误的填: “X"。每题2分,满分20分。)

瘁()28,营养学中常说的“三高”食品是指高热量、高脂肪、高水分。

;()29.在自然界中任何食物都不能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

: ()30.豆浆煮沸只是为了要去除豆浆的豆腥味。

: ()31.鱼翅是优质蛋白因此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 ()32.脂肪的熔点越接近人体的体温越容易被人体吸收。

: ()33.按调味工艺分,调味分为一次性调味和多次性调味两种方法。

: ()34.学习烹饪的基础观要求基本功训练应结合新品种的学习与开发。

i ()35.粤菜是以广州菜为代表,以广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为主体所组成。

i ()36,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单位。

;()37.进食被沙门氏菌污染的肉料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属于有毒动物食物中毒。

38.什么是卫生“五四”制?其内容包含哪些方血?

3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我国的膳食指导方针,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清概括之。

《菜肴基础知识及营养卫生》期末测试卷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第1题?第5题。每题2分,满分10分。)

1.糖类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时,因糖发生脱水与降解,也会发生褐变反

应,这种反应称为焦糖化反应。

2.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肌体吸收养料的过程。

3.食品卫生是为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危害人体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措

施。

4.机体摄取和利用食物过程总和,在动物,则典型地包括摄食、消化、吸

收和同化的物质。

5.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来的物理或化学特

性。

二、填空题(第36题?第40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内的划线处。每空2分,共20分。)

6.传播途径

7.细菌性霉变食品

8.物理分解

9.滚

10、随园食单

11、腹泻排尿过多

12、含氮浸出物

三、单项选择题(第13题?第27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2分,满分30分。)

13-17 ABACB 18-22 CDBDA 23-27 CDBCC

四、判断题(第28题?第37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

错误的填“X”。每题2分,满分20分。)28-32 X X X X V 33-37 X V V V X

五、筒答题(第38题?第39题。每题10分,满分20分。)

1.尽快排除胃肠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排除过程可分为催吐、导泻、洗胃和灌肠;防止毒物的吸收,保护胃肠道黏膜,如使用牛奶、豆浆、蛋清等拈抗剂中和酸碱,沉淀伸、汞等重金属;中毒昏迷者要尽快转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做心肺复苏;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池,如大量输液稀释体内毒素;送到医院及时对症救治。

2.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和体力活动要平

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食品;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一、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1.道德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特殊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业性,连续性,实用性及规范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5.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钻研业务;(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注:职业守则没有对职业目标进行要求 6.职业的本质是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职业的目的是获取报酬。 二、医学基础 1.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2.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人体九大系统: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感觉器官。 4.两次生长发育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 5.孕期生理性贫血:是指孕期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导致血红蛋白浓度、红 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计数均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的现象。 孕早期和孕末期≤110g/L,孕中期≤105g/L。 6.孕期体重增加 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孕期体重增加7~8kg为宜; 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孕期增重10kg为宜; 孕前体重正常,计划哺乳,孕期增重12kg为宜; 青春期怀孕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孕期增重14~15kg; 双胎妊娠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目标18kg。 7.初乳是指分娩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含有多种抗体。 哺乳前6个月平均每天泌乳量为750ml。 8.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2岁后体重kg=年龄×2+8 (出生体重约为3.2kg) 9.新生儿身长50cm 1岁时75cm 2岁后身长cm=年龄×7+75 10.20颗乳牙出齐不应迟于2.5岁。6岁左右开始萌出恒牙。 11.孕妇的生理特点:(1)内分泌改变雌孕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2)消化功能改变胃 排空延迟、早孕反应、营养素吸收量增加。(3)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孕期生理性贫血。(4)肾功能改变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率过滤增加,妊娠尿糖。(5)孕期体重增加。 12.老年人的生理特点:⑴代谢功能降低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老年人的基础代 谢降低15%~20%。⑵消化系统功能减退⑶体成分改变瘦体组织减少而脂肪组织增加,A肌肉萎缩。B.身体水分减少。C.骨矿物质减少,骨质疏松。⑷器官功能改变 A.肝肾功能降低B.胰腺分泌功能下降。C.免疫功能下降。D.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

公共营养师考试练习题

公共营养师考试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 1. 老年人膳食中钙供给不足易患 A. 骨质疏松症 B. 帕金森氏病 C. 老年痴呆 D. 牙周炎 2.中国人BMI为25 为 A. 正常 B. 消瘦 C. 超重 D. 肥胖 3. 人体需要几类营养素? A. 五类 B. 三类 C. 六类 D. 四类 4. 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几种? A. 8种 B. 2种 C. 10种 D. 9种 5. 下列哪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A. 酪氨酸 B. 半胱氨酸 C. 蛋氨酸 D. 精氨酸 6. 下列哪种为人体条件必需氨基酸? A. 酪氨酸 B. 组氨酸 C. 赖氨酸 D. 谷氨酸 7. 下列哪种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 A. 甘氨酸 B. 缬氨酸 C. 苯丙氨酸 D. 亮氨酸 8. 下列哪种食品为优质蛋白质食品? A. 大米 B. 小麦 C. 蔬菜水果 D. 大豆 9. 下列哪种食物为铁的良好来源? A. 玉米 B. 小麦 C. 牛奶 D. 猪肝 10. 下列哪种食物为钙的良好来源? A. 瘦肉 B. 粮谷类 C. 牛奶 D. 蔬菜 11. 下列哪种食品含碘丰富? A. 牛奶 B. 动物内脏 C. 海产品 D. 水果 12. 关于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定义哪项正确? A. 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 B. 从事营养与食品知识传播 C. 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 D. 以上都对 13. 公共营养师作为“新职业”是哪年发布的?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5年 D. 2010年 14. 我国公共营养师分为几级? A. 三级 B. 二级 C. 四级 D. 五级 15. 目前我国公共营养师的考试每年几次? A. 二次 B. 一次 C. 三次 D. 四次 16. 目前我国全国性的营养调查一般每几年进行一次? A. 3年 B. 5年 C. 8年 D. 10年 17. 到目前为止,我国最近的一次全国营养调查是于哪一年进行的? A. 1997年 B. 2000年 C. 2002年 D.2005年 18. 我国判定成人超重的标准是BMT≥ A. 24 B. 25 C. 28 D. 30 19. 下列哪种营养素为宏量营养素?

公共营养师模拟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公共营养师模拟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20X 1' =20') 1 .生豆浆煮沸后即可离火。() 2.炒胡萝卜时可以放醋。() 3.酱油不可以生食。() 4.生食胡萝卜比烹调后更有利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 5.鳝鱼、河蟹、甲鱼死后因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组胺毒素,所以不能用于烹调。 6.鲜鱼宰杀后立即烹调,口味最好。() 7.不新鲜的鲐鱼、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会产生大量组胺毒素,烹调时如果加入少许雪里蕻或红果(比例 20:1),采用清蒸或红烧的方法可使组胺降低65%。如果烹调中加入少量醋也可以 降低毒性。 () 8.冷水煮肉,热水熬汤的方法是正确的。() 9.海带要反复冲洗,否则会有大量杂质,影响烹调效果。( 10.虾类忌与富含维生素 C 的原料同烹。() 11 .海鲜可以与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水果同食。() 12.为提高菜肴的出菜速度,可以提前将肉类制品烹调成半成品, 上菜时再加热成熟。()13.禁止用镀锌的容器盛装、煮制、加工果酱、蜂蜜、食醋、山楂等酸性食品。()14.蔬菜汆水时,在沸水中加入少量油脂不仅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而且可以使蔬菜的颜色更加鲜亮,而加入碱的效果则恰恰相反。() 15.萝卜、人参都有一定的滋补功效,可以一起烹调。() 16.烹调酸性原料如蛋、花生、鱼肉和碱性原料如水果、牛奶、栗子时不能放味精。( 17.在烹饪过程中,料酒可以用白酒代替。() 18.炖鸡汤时不能早放盐。() 19.中国营养学会于 1990 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膳食指南,共有 8 条内容。( 20.荞麦营养丰富,其含脂肪比一般谷类高,可达7%。() 二、单项选择题(40 X 1' =40') 21.公共营养师的工作内容经常涉及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以及对居民或团体食品( A .食品消费行为的指导 B .食品卫生的指导 C.营养标签的指导 D .综合营养指导 22.职业道德是() A .一种理想 B .工作的类型 C. 一项具体的工作 D .行为规范的总和 23.成人块骨共有() A. 201 块 B. 204 块 C. 206 块 D. 208 块 24.含有多种抗体,能与抗原相结合,从而杀灭致病微生物的是( A ?血浆蛋白 B ?白蛋白C ?球蛋白D ?纤维蛋白原 25.营养学是属于什么范畴() A ?社会科学 B ?教育学 C ?自然科学 D ?医学 2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摄入量的参考值,简写( A. RNI B. DRIs C. RDAs D. EAR

营养学基础教案

第一单元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2学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营养学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了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 品质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诚信的职业品质。 教学内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RDA、DRI等基本概念;营养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概况;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及方法。 重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 难点: RDA、DRI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指标。 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式提问、讨论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中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接受能力较弱,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在课前进行预习。

当一个人活到65岁时,将进食70,000餐,经过身体所处理的食物高达50吨。 我们喜爱食物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健康,自然,每个人都想知道食物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健康的。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让你知道哪种食物对你有益,你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你选择合适的食物,安排一日三餐,设计食谱。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有助于你增进健康,而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吃的合适,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饮食充满负罪感。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1、营养学(nutrition or nutrioloty):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1)人类(基础)营养学(human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2)临床(医学)营养学(clinical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对疾病有辅助疗效,促进身体康复。 (3)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 营养学研究目的:是根据机体在不同生理、病理情况下体内新陈代谢的需要,科学确定机体营养素的需要量,制定合理地利用营养素的组织原则,指导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膳食营养上保证人体的需要。 2、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1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2职业道德特点是:1 行业性 2 连续性 3 实用性和规范性 4 社会性和时代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3公共营养师要具备:1 良好的职业道德2 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3 良好的知识传播和宣教能力 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1公共营养师是运用营养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和膳食指导的科学工作者 2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a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b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c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d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学 1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又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复杂的人体。 2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红细胞除外,循环血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人体共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4 人体共有九大系统分别为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系统。 5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分为上消化管和下消化管。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上消化道 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下消化道

消化腺由唾液腺、肝、胰、消化壁内的小腺体(胃腺、肠腺等),消化腺分泌物对食物的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 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 1消化: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 2口腔内消化 人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分泌的唾液由以下作用:a 湿润和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b清洁和保护口腔,溶菌酶可杀灭进入口腔额微生物;c唾液中的蛋白质使食物合成食团,便于吞咽。d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进行简单的分解。 口腔内的消化主要是机械性消化和简单的化学性消化。 3 胃内消化 胃内的消化主要是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胃壁细胞在分泌盐酸的同时,还能产生“内因子”,参与维生素B12的吸收。当机体缺乏内因子,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胃在正常情况下仅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 4 小肠内的消化吸收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也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形式。其中,脂类、葡萄糖和小分子的离子主要是通过被动转运的形式被吸收,氨基酸的吸收多为主动转运。 5 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在大肠细菌的作用下,大肠内容物可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1孕妇的生理特点 1.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a 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体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促使更多的葡萄糖转运至胎儿。此外,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 b孕期甲状腺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孕期血液甲状腺素T3、T4水平升高,体内合成

公共营养师考试2020模拟试题及答案

公共营养师考试2020年模拟试题及答案 )(2)详见社区营养第一页。社区营养的特点包括:1、实践性2、宏观性3、社会性4、多科学性。所以选择(1)(2) 2.社区营养的意义有: ⑴事关创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性 ⑵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⑶可以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⑷为营养产品提供销售平台 答案:(1)(2)(3)对于营养产品销售,因为社区营养属于公益事业,暂不在此列,但是社区居民通过营养干预和教育,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后,肯定会潜移默化地带动营养产品的销售。 3.社区营养未来的发展趋势 ⑴走上学科理论研究的轨道

⑵将成为社会性的措施 ⑶全面培养社区营养人才 ⑷必须和中国膳食特色和饮食方式研究相结合 答案:(1)(2)(3)(4) 随着社会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有更高需求的形式,社区营养的发展趋势将走上学科理论研究的轨道。 4.营养师进社区的工作范畴主要有 ⑴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 ⑵建立居民营养健康档案 ⑶开展上营养咨询 ⑷开展社区营养师创业活动 答案:(1)(2)(3)(4)

详见社区营养第11页,在社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的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营养健康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营养健康档案是作为社区诊断的原始资料,而第二步就是根据掌握的社区最常见的营养健康问题进行营养干预活动,包括营养知识讲座和各种咨询服务,最后通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营养健康行为的转变,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至于社区营养师创业活动,是通过影响力而逐渐实现的。 5.健康促进的策略有 ⑴制定健康的公共策略 ⑵创造支持性环境 ⑶强化社区性行动 ⑷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答案:(1)(2)(3)(4) 详见社区营养20页,健康促进涵盖了健康教育和生态学因素(环境因素和行政手段)。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

最新整理食品营养学重点知识讲解

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物:是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机体活动最基本物质条件之一。食品是营养物质的载体。从社会角度,食品要能够被特定文化接受。 食品的特点:安全卫生,无毒无害;营养功能:能量、营养素;感官功能:刺激味觉和嗅觉。 营养:“谋求养生”,是指人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和代谢、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处于健康状态的总过程。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改善措施的一门学科。基础营养(人类营养学,):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医学营养(临床营养学,):主要研究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 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营养主要来自食品,是其他分支的基础。) 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亚健康:是指健康的透支状态,即身体确有种种不适,表现为易疲劳,体力、适应力和应变力衰退,但又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态。 营养不良或称营养失调,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营养不良包括两种表现: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 合理营养:就是在卫生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食物和配合食物,合理地贮存、加工和烹调食物,使食物中的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比例都能适应人们的生理、生活和劳动的实际需要。营养的核心是“全面、平衡、适量”。 推荐膳食营养供给量(RDA)与膳食参考摄入量(DRI) 推荐膳食营养供给量(RDA):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足够维持不同性别和年龄绝大部分人(98%)的健康。 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 (1)平均需要量(EAR)——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推荐摄入量(RNI)——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EAR+2SD(标准差)若假设:1SD=10%EAR,则RNI=1.2EAR (3)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 入量。AI>EAR AI>RNI AI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 点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1.道德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特殊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业性,连续性,实用性及规范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 众、奉献社会。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 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5.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2)忠于 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6.注:职业守则没有对职业目标进行要求 7.职业的本质是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职业的目的是获取报酬。 二、医学基础 1.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2.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人体九大系统: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 感觉器官。 4.两次生长发育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 5.孕期生理性贫血:是指孕期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导致血红 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计数均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的现 象。 6.孕早期和孕末期≤110g/L,孕中期≤105g/L。 7.孕期体重增加 8.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孕期体重增加7~8kg为宜; 9.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孕期增重10kg为宜; 10.孕前体重正常,计划哺乳,孕期增重12kg为宜; 11.青春期怀孕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孕期增重14~15kg; 12.双胎妊娠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目标18kg。 13.初乳是指分娩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含有多种抗体。 14.哺乳前6个月平均每天泌乳量为750ml。 15.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16.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17.2岁后体重kg=年龄×2+8 18.(出生体重约为3.2kg) 19.新生儿身长50cm 20.1岁时75cm 21.2岁后身长cm=年龄×7+75 22.20颗乳牙出齐不应迟于2.5岁。6岁左右开始萌出恒牙。 23.孕妇的生理特点:(1)内分泌改变雌孕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2) 消化功能改变胃排空延迟、早孕反应、营养素吸收量增加。(3)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孕期生理性贫血。(4)肾功能改变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率过滤增加,妊娠尿糖。(5)孕期体重增加。

1营养学基础习题

营养学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以提供(能量)、机体的(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功能调节所需的化学成分。 3、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五大类,加上水为六大类。 4、营养素根据需要或体内含量的多少又可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5、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6、平均需要量(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50% )个体的需要。 7、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 )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8、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种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9、(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生热营养素。 10、营养素按其能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和速度能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分为(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 11、如今已确认的人体必须营养素有42种,其中包括:( 9 )种必需氨基酸;( 2)种必需脂肪酸;(1 )种碳水化合物;( 7 )种宏量元素;( 8)种微量元素;( 14)种维生素;加上水共42种。 12、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13、蛋白质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蛋白质是(酶)、(抗体)和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具有催化、运载、调节、收缩和免疫等生物学功能。 14、蛋白质提供机体需要的部分能量,是三大(产热营养素)之一。 15、(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6、有些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必须由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另外还有一些氨基酸在体内可以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17、食物蛋白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必须氨基酸)的组成。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包括种类、数量和相互间比例。 18、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19、人体所需蛋白质来源于多种食物,凡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的食物,其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利用率就(高),反之则(低)。 20、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通常指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主要是(质量); 食物蛋白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消化率)和(利用率)。 21、氮平衡是(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关系。摄入氮与排出氮相等为(零氮平衡);摄入氮多于排出氮为(正氮平衡);摄入氮少于排出氮为(负氮平衡)。 22、脂类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化合物,人类膳食中不能完全没有脂类,但脂类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某些肿瘤。 23、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 24、脂肪酸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25、一般植物和鱼类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比畜、禽类脂肪含量(高)。 26、胆固醇还是体内合成维生素( D )的原料。 27、脂肪的消化率与它的(熔点)有关。 28、植物油则富含维生素( E ),这些维生素对维持人体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 29、一般成人脂肪提供能量占总热能的(20-30%)。 30、营养学上将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31、(葡萄糖)是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最重要的单糖。 32、半乳糖是(乳糖)的分解产物,在人体中先转变为葡萄糖后才被吸收。 33、能被消化吸收的多糖包括(淀粉)、(糊精)、(糖原)。 34、(碳水化合物)是人类主要的、最经济的供能营养素。 35、能量换算单位:1 Kcal =()KJ 1KJ=()Kcal 36、食物中三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的能量为:1克碳水化合物( 4 )Kcal;1克脂肪( 9)Kcal;1克蛋白质(4 )Kcal。 37、人体对能量的需要主要取决于维持(基础代谢)、(从事劳动活动)、(食物热效应)及(生长发育和其他特殊需要)。 38、食物热效应与进食的营养素(种类)有关,如碳水化合物与脂肪耗热较少,蛋白质耗热较大。

营养学基础知识大纲

营养学基础知识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营养学基础知识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讲:许阳 西安桃李旅游烹饪学院 概述 对餐饮从业人员来讲,只有掌握营养卫生知识才能够巧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让顾客感到饭菜既滋味鲜美、色泽诱人、又符合卫生、营养要求,这样才能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营养素 营养素: 食物中含有的能保障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理功能和供给人体所需热能的物质。 营养素的作用: 1、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2、调节生理机能; 3、供给能量。 能量与营养素 第一节能量 人体能量消耗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二、各种体力活动的消耗。 三、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 量消耗 第二节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第二节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点 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基本单位)8种: 借(缬氨酸)一两(异亮氨酸、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 蓝(赖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三、蛋白质的分类: 1、完全蛋白质:肉、蛋、奶、大豆及制品; 2、半完全蛋白质:米、面等粮食;

3、不完全蛋白质:胶原蛋白。 问题: 我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是什么蛋白质? 质量好不好? 四、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 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同时摄入两种或以上的蛋白质食品,使其中的必须氨基酸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要求:1、种属愈远愈好; 2、种类愈多愈好; 3、时间愈短愈好。 2、食品强化:补充不足的必须氨基酸。 五、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常见食物蛋白质含量单位:克/100克 六、蛋白质的来源及供给量 1、蛋白质的来源:一类是动物性原料,含量高,质量好;第二类是植物性原料,含有情况较复杂。 2、供给量:占人体热量的10—15%。必须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完全蛋白质。 第三节脂类 一、脂类的分类 脂肪:甘油三酯 类脂:磷脂、糖脂、 固醇类、脂蛋白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 1、提供热能 2、提供必需脂肪酸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提高膳食的感官性状 三、脂类营养价值的评价 1、消化吸收率 2、必须脂肪酸的含量(亚油酸) 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A、D、E、K) 四、脂类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膳食中脂类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粮谷类、蔬菜、水果脂肪含量很少,不作为油脂的来源。坚果类食品含有较丰富的脂肪。

营养学基础教案 (1)说课讲解

营养学基础教案(1)

第一单元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2学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营养学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了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 品质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诚信的职业品质。 教学内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RDA、DRI等基本概念;营养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概况;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及方法。 重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 难点: RDA、DRI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指标。 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式提问、讨论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中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接受能力较弱,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在课前进行预习。 课程设计:

当一个人活到65岁时,将进食 70,000餐,经过身体所处理的食物高达50吨。 我们喜爱食物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健康,自然,每个人都想知道食物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健康的。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让你知道哪种食物对你有益,你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你选择合适的食物,安排一日三餐,设计食谱。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有助于你增进健康,而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吃的合适,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饮食充满负罪感。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1、营养学(nutrition or nutrioloty):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1)人类(基础)营养学(human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2)临床(医学)营养学(clinical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对疾病有辅助疗效,促进身体康复。 (3)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

公共营养师考试题(含答案)

国家公共营养师理论知识试题(一)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10题,每题0.5分,共5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10题,共10题,每题 0.5分,共5分。) 1、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遵守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的是( D )。 A.道德情操B.道德品质C.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D.以上都是 2、创新对营养师事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D)A.是营养师事业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B.是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C.是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D.以上都是 3、关于道德规范、法律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法律规范是做事的准则而非做人的准则,它只规范个人不应该做什么 B.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规范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C.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发挥效用,比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强大的多 D.道德规范以社会舆论和良心发挥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A ) 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B.遵守纪律,钻研业务 C.认真负责,和谐相处D.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5、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D) A.道德与法律一同产生 B.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没有重叠 C.法律的适用范围比道德广 D.法律是人类历史的阶段性现象,道德则伴随人类社会始终6、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人类道德是主观思考的产物,没有客观依据 B.每个人各有各的道德观念,以共同道德要求他人是不正确的 C.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D.道德同法律一样,必须在外在规范的约束下才能发挥作用7、我国唯一一部对食品添加剂及其生产使用过程中有关卫生和安全问题做出规定的国家法律是(B ) A.《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C.《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D.《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8、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一定会(B) A.一个人慢慢做B.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C.只跟亲近的人诉说D.争取领导的帮助 9、1970年美国进行导弹发射试验时,由于操作员对一个螺母少拧了半圈,导致发射失败。1980年“阿里安”火箭爆炸,是由于操作员不慎将一商标碰落,填塞了燃烧室喷嘴,导致发射失败。你认为以上事故主要是由于(D )造成的。A.螺母质量不过关B.环境不卫生 C.管理制度不健全D.从业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则10、关于上述事故,你的感受是(B ) A.这是偶然事故 B.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精益求精 C.职业道德不重要,关键的是提高职业技能 D.上述事故皆有粗心造成,与职业道德素质高低无关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第11-200题,共190题,每题0.5分,共95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1-160题,共150题,每题0.5分,共75分。) 11.人体的热能来源于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体内的产热系数分别为( B )。 A.4kcal/g、9kcal/g、9kcal/g B.4kcal/g、9kcal/g、4kcal/g C.9kcal/g、4kcal/g、4kcal/g D.4kcal/g、4kcal/g、4kcal/g 12.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是( A )。 A.鸡肝B.猪肉 C.玉米D.山药 13.参与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营养素是( C )。A.铁B.锌 C.硒D.硫胺素 14.老年人饮食应注意(A )。 A.蛋白适量而质优 B.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以蔗糖为主C.动物油可多摄入D.总热能摄入不变 15.下列有关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大豆中有抗胰蛋白因子可影响蛋白质消化 B.豆类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 C.多食豆类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 D.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α-亚麻酸含量最多 16.目前确定的必需脂肪酸是( B )。 A.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 B.亚油酸、α-亚麻酸C.亚油酸、花生四烯酸D.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17.核黄素良好的食物来源是( A )。 A.动物内脏、蛋、奶类 B.蔬菜C.水果D.粮谷类18.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是(D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6 19.对于鸡蛋中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含量较低B.营养价值很低 C.主要存在于蛋清中D.以上都不正确 20.人体每日摄入膳食纤维的适宜量为( D )。 A.5~10g B.10~15g C.15~20gD.20~30g 21.以下关于脂肪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影响其物理性状及生理特性 B.EPA为PUFA C.氢化脂肪酸是饱和脂肪酸 D.动物脂肪主要由饱和脂肪酸构成 22.该部进驻高原环境习惯后,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到多少( D )。 A.5%~9% B.10%~19%C.20%~25% D.30%~35% 23.对于胃排空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食物进入胃后5分钟即有部分排空 B.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需4~6小时 C.蛋白质食物比糖和脂肪食物排空慢

最新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重点)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重点)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道德: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 总和,既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又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业性、连续性、实用性及规范性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爱岗敬业: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体现,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 体现 *公共营养师职业搜则:1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2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专研业务;3 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4 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基础医学 1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其中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 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口腔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 2 血浆中所含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即血糖,正常浓度为3.9-6.1mmol/l 3.胰岛素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能促进它们对葡萄糖储存和利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 用 4.胃液所含的固体物中的重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 5、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 为2.0,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与B12 结合,能保护并促进B12 的吸收;缺乏内因子,B12 吸收不良,会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小肠内消化和吸收是消化吸收中最重要的阶段。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性最适PH 为7~8.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7.胰液最重要的无机成分是碳酸氢盐,胰液中的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 和糜蛋白酶原 8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盐可与脂肪酸,甘油一脂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 吸收 9.大肠的细菌能利用大肠的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即叶酸等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10.孕期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性血液相对稀释出现孕期生理性贫血 11 婴儿期包括出生28 天的新生儿期,1-12 个月的婴儿期(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12.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 *13.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 14.幼儿期:1 周岁至满3 周岁之前;学龄前期:3 周岁至6—7 岁入小学前;学龄期:6-12 岁;少年或青春期:13-18 岁;老年人:60 岁以上 15、老年人生理特点:1)代谢功能降低(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基础代谢降低);2)消化系统功能降低;3)体成分、器官功能改变;4)心理问题5)中老年妇女特殊生理 改变(易骨质疏松、骨折)。 营养学基础 1.人体所需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其中一部分不能 在人体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 整理(总1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一、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1.道德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特殊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业性,连续性,实用性及规范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5.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钻研业务;(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注:职业守则没有对职业目标进行要求 6.职业的本质是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职业的目的是获取报酬。 二、医学基础 1.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2.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人体九大系统: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感觉器官。 4.两次生长发育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 5.孕期生理性贫血:是指孕期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导致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 比容和红细胞计数均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的现象。 6.孕早期和孕末期≤110g/L,孕中期≤105g/L。 7.孕期体重增加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孕期体重增加7~8kg为宜;孕前体重正常,不计 划哺乳,孕期增重10kg为宜;孕前体重正常,计划哺乳,孕期增重12kg为宜;青春期怀孕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孕期增重14~15kg;双胎妊娠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目标18kg。 8.初乳是指分娩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含有多种抗体。哺乳前6个月平均每天泌乳量为750ml。 9.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10.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11.2岁后体重kg=年龄×2+8(出生体重约为3.2kg) 12.新生儿身长50cm 13.1岁时75cm 14.2岁后身长cm=年龄×7+75 15.20颗乳牙出齐不应迟于2.5岁。6岁左右开始萌出恒牙。 16.孕妇的生理特点:(1)内分泌改变雌孕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2)消化功能改变胃 排空延迟、早孕反应、营养素吸收量增加。(3)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孕期生理性贫血。(4)肾功能改变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率过滤增加,妊娠尿糖。(5)孕期体重增加。 17.老年人的生理特点:⑴代谢功能降低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老年人的基础代谢降低 15%~20%。⑵消化系统功能减退⑶体成分改变瘦体组织减少而脂肪组织增加,A肌肉萎缩。B. 身体水分减少。C.骨矿物质减少,骨质疏松。⑷器官功能改变 A.肝肾功能降低B.胰腺分泌功能下降。C.免疫功能下降。D.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 三、营养学基础 1.五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2.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约增加13%。 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RNI=EAR+2SD 4.营养素的功能: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 5.1kcal=4.184kJ 1kJ=0.239kcal 6.1kcal指1k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 7.食物的热价:亦称能量系数,指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1g碳水化合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