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实验资料(完整资料).doc

审计实验资料(完整资料).doc

审计实验资料(完整资料).doc
审计实验资料(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审计实验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华康会计师事务所自2004年开始接受大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大为公司)董事会委托,对大为公司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双方已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2010年,华康会计师事务所派出以郑洁为项目组长,以李芳、张同、刘欣为组员的项目组,于2010年2月15日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9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大为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2日,由G投资公司、F电器集团和K咨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2004年5月20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众发行A股,并于次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电视机的生产与销售;计算机销售及软硬件维护业务;高科技产业投资,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经销及相关技术服务。大为公司自上市后,市场表现良好,股价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近3年每股平均净收益均在0.5元以上。大为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要求,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在职能科室中设有审计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得到了该公司内部审计的协助,尤其是中期测试较多地依赖了内部审计提供的资料。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郑洁根据以往对大为公司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将主营业务收人的重要性水平定为5万元。根据分工,审计人员刘欣负责主营业务收人的审计测试与取证工作。

二、案例内容与过程

(一)审计目标:

(1)评价主营业务收入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确定主营业务收入会计处理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2)确定主营业务收入会计处理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二)对主营业务收入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

大为公司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器类产品和家用电脑。从我国目前行业发展和竞争情况来看,此类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大为公司核心技术不占据优势地位,自主研发能力较差,所以面临的经营风险:较高。

此外,大为公司在股票市场面对股价波动的压力,从公司总体来看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

从大为公司内部组织结构设置角度观察,公司按要求设有监事会,但在董事会中没有设置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归总经理领导。这种结构容易使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受到限制。通过进一步走访内部审计人员,得知公司监事会只是履行简单职责,监事会内部成员没有具各财务背景的人员,与公司的内部审计基本没有联系。由此可见,大为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并不理想,无形中加大了重大错报风险。

从大为公司近3年的部分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审计人员刘欣就近3年的

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了趋势分析,具体数值见表1---1

表1-1 在为公司财务指标表

单位:万元

这与国产家用电器的整体走势一致。毛利率2008年比2007年有所降低,但2009年比2008年呈现较高增长,而国产家电和电脑的实际价格走势呈现一种下降趋势,这引起了审计人员的关注,决定将主营业务收人作为:审计重点。

销售费用变化不大;管理费用增加较多;应收账款近3年呈增长趋势,尤其2009年比2008年增加了:850万元,增幅达到:68%,而同期主营业务收人的增幅为:-3.4%,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而存货相对来说变化不大;每股净利润变化不大;净资产收益率2009年比2008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根据审计计划的要求,刘欣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了控制测试。审计人员首先通过使用调查表等方法对大为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表如表1-2,初步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刘欣运用抽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控制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关调查情况如下:

1.对于客户的订单有专门人员处理。

2.在每次销售前都要检查顾客的信用情况,并由授权部门审批赊销金额。

3.对已接受的顾客定单,均由业务部门编制已经连续编号的销售通知单。

4.根据销售通知单填写出库单(货物装运凭证)。

5.出库单(货物装运凭证)均连续编号。

6,货物出库前保管人员不对货物装运与销售通知单进行核对。

7.销售发票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对开具的发票由其他人员独立复核。

8.作废的发票有时加盖“作废”戳记,并保留在发票本上,有时忘记加盖“作废戳记。并有丢失情况。

9.销售发票按号连续记人主营业务收人日记账。

10、主营业务收入总账、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总账、明细账及款项的收回的登记相分离。

II、销售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和总账未能保持定期核对。

12、不是定期与顾客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

I3、销售退回和折让未销售部门主管批准。

表1-2 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调查表

此外,刘欣抽取⒛%的销售发票作为样本进行检查。销售发票是非常重要的原始凭证,是向顾客收取货款、登记有关销售账户和应收款总账和明细账的依据。刘欣在选取样本之前,检查了发票上的存根是否完整,并从发票日期判断是否按顺序开具发票。随机抽取发票并进行了检查。测试过程记录如表1-3所示:

表1—3

销售发票控制测试过程表

从上述控制测试结果来看,大为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得到了执行,但有些控制环节依然存在风险。

例如:该公司销售发票的开具;

发运单、装货单的核对机制较弱。

致使出现了销售发票与相关凭据不符的情形,为虚开发票提供了机会;应收账款未能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款项的管理较为混乱。

(三)对主营业务收入环节实施实质性程序

审计人员根据上述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对销售和收款循环实施了相应的实质性程序。

1.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分析程序,发现可能存在的虚记

根据对大为公司的财务指标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审计人员怀疑大为

公司可能存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高估问题,决定将审计重点放在主营业

务收入和应收账款上。审计人员编制主营业务收人明细表,如表1-4所示。

表1—4 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

从表中销售收入额比较可以发现以下问题:电视机和家用空调11~12月份增幅较大,电视机年底出现旺销的情形可以理解,但空调和制冷设备在冬季一般销量会低于夏季,从分析可见,年底两种产品销售可能存在高估的问题。

2、进行凭证抽查,发现收入虚记的证据

审计人员根据销售明细账的记录,分别抽查了1月份到12月份的记账凭

证共300张,对1I月份和12月份进行重点抽查,在凭证抽查中将记账凭证销售发票、出库单、货运凭证、运费单据及销售合同分别进行核对,发现不符单据共6张。同时,对这些单据不符及金额较大、有一定疑问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从回函结果来看,其中有2个经销商经2次函证均未回函,让大为公司提供其他联系方式,对方予以拒绝,且无法查找到对方电话号码。审计人员对这2个客户资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发现大为公司的这2个客户为新的销售对象,1I月份到12月份的累积销售额分别为200万元和120万元,均为赊销,款项未曾收回,经审计人员将相关信息与会计人员沟通后,会计人员承认对这2个客户的销售为虚构,客户根本不存在,合同也系伪造。对其他经常供货的客户进行函证后,发现有4家客户回函称大为公司记录的债权数高于对方的记录,合计金额为117万元。对大为公司可能存在销售及应收账款多计问题,审计人员同时对存货明细账和期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成本结转的数量与销售数量有较大差距,11月份到12月份的销售额明显高于前几个月,但成本结转数却无明显变化,可能存在虚假

出库单。

审计人员编制毛利率测算表,如表1-5所示。

表1-5 毛利率测算表

审计人员经与大为公司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调查核实,确实存在销售虚记的情况,经多方确认后,本期多计主营业务收人共计

43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73.1万元,同时多记应收账款5O3.1万元,但该部分销售成本并未结转,使本期销售毛利较上年有较大增幅,并影响当期的利润额。对此,审计人员应调整被审计单位2009年度会计报表中有关项目(本书所涉及的会计调整事项,只调整所影响的直接会计账户或项目,其间接影响到的有关利润及其分配、所得税费用及其上缴等内容的调整省略。假设大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

审计人员进行调整的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4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31000

贷:应收账款 5031000

3、进行销售截止性测试,以发现主营业务收入入账期间不恰当。

为了确认大为公司主营业务收人和应收账款的截止期是否正确,审计人员对2009年12月的最后4笔销售和2010年1月的前4笔销售的相关凭证进行抽查,抽查记录见下列审计工作底稿,如表1-6所示。

表1-6 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性测试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