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

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

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
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

木材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运用很多,根据建筑木材的特性,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构架

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准铺作层

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迭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

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

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

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

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透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

铺作时,透过它传到柱上)。

2.穿斗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民居和较

小的建筑物。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

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

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

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

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

架。

3.井干式结构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

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

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

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

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

脊檩构成房屋。

石材在古老的建筑中运用较多,石材本身是一种密度很大的建筑材料,所以在建筑施工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硬度很大,耐腐蚀的特性。

由于石材的硬度很大,所以在承受竖向荷载时,会很坚固,但是在担当“梁”的角色的时候,回显得很容易折断,所以直接横向受压会让建筑的空间很小,而采用石拱的方式。

砖石结构指在建筑中以砖或石

材为主砌筑制成的结构,是我国传

统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造就了中

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形式丰富,

结构多样,构造作法进步。从平面

看,有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北

宋中期以后,以八边形为主。从外

观看,有密檐式、楼阁式、花束式

等不同类型。在密檐式塔中出现了八角形密檐塔。在楼阁式塔中,一种是塔身用砖造,外围的平座及腰檐用木构,另一种是全部用砖或石砌筑,而形式完全仿木构,第三种是简化的仿木楼阁式塔。花束式塔则完全不同于以上类型,与历史上的塔没有继承发展关系,为新出现的一种形式,它的

上半部外作花束式,下半部仍为塔室形。

1. 带中心柱墩筒体结构

这种塔,中心为柱墩,四周为砖砌筒壁,两者间以砖

叠涩或斗拱出挑相连构成一层层楼板,同时在塔壁之

外挑出平座,供登塔者观览。塔内楼梯作旋心式或穿

心式。前者如泉州开元寺仁寿塔,后者如河北定州开

元寺料敌塔。

2. 双套筒结构

这种塔有内外两环塔壁,内环围成塔心室,外环与内

环间为回廊。廊中布置登塔阶梯。楼板用砖发券作成。

例如江苏苏州云岩寺虎丘塔、苏州报恩寺塔、杭州六

和塔。这几座塔皆为八角形平面楼阁式塔,其中苏州

报恩寺塔高76米,共九层,砖塔壁对边长17米,各

层平座及腰檐均为木构。

3. 厚壁筒体结构

利用筒壁厚厚的砖墙设置砖砌塔梯,可避免古代用木

梯易朽、易燃、易遭破环的缺点。塔梯作法有两种,

一种为将楼梯嵌入厚壁内,梯随墙壁转折。例如:安

徽蒙城万佛塔,建于崇宁四年(1105年),六边形平面,

高七层,是一座楼阁式塔。又如:四川宜宾旧州坝白

塔,建于北宋元符至大观年间(1098~1109年),为方

形密檐塔,外观十三层檐,内部仅四层。另一种采用

穿壁式阶梯,利用平座为休息板,塔心室与平座地面

标高有半层之差。例如: 广州六榕寺的花塔,重建于

绍圣四年(1097年),八边形平面,高57米,外观九层,

内部十七层。

4. 实心砖塔

这种塔有两类。一类带有螺旋形楼梯,旋梯靠外的一

面带有通风、采光孔。例如:河南开封国寺塔,建于北宋皇元年(1049年),外观呈八角形,共十三层,总高54.66米。由于外部用

褐色琉璃砖贴面,故称“铁塔”。

混凝土结构指以普通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

《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GEM83-85)中指出:它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

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其应用范围极广,是土木

建筑工程中用得最多的一种结构。与其他材料的结构相

比,其主要优点是: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

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和

耐火性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主要缺点是:混凝土

结构大;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新旧混凝

土不易连接,增加了补强修复的困难。

由钢带或钢板经冷加工而成的型材制作的结构称

冷弯钢结构。常用钢板和型钢等制成的钢梁、钢

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采用焊

缝、螺栓或锄钉连接。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承载

力大、可靠性较高、能承受较大动力荷载、抗震

性能好、安装方便、密封性较好等特点。但钢结

构耐锈蚀性较差,需要经常维护,耐火性也较差。

常用于跨度大、高度大、荷载大、动力作用大的

各种工程结构中。

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和被应用到实际的建筑中,建筑的结构形式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无论是作为实现使用功能的物质载体还是作为空间艺术

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筑语言的发展的基本技术保障,是材料科学和结构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发展到今天,成熟的建筑师都已充分认识到,实现建筑本身价值的最大化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中所展现的建筑结构形式的固有属性、建筑材料的

特性及其在结构中的发挥。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与答案

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试卷(B ) 2008 ╱ 2009 学年 第一学期 一、概念题(6×4分)。 1, 如果F 1=F 2+F 3且F 2>F 3,则 是正确的。 A ,F 1>F 2>F 3; B ,F 2>F 3>F 1; C ,F 2>F 1>F 3; D ,F 2>F 3,但F 1与F 2、F 3的关系不能确定。 2, 某段梁(一根杆)上受集中力偶作用,当该集中力偶在该段梁上移动时, 该段的____。 A ,弯矩图不变,剪力图改变; B ,弯矩图改变,剪力图不变; C ,弯矩图、剪力图全不变; D ,弯矩图、剪力图全改变。 3,梁弯曲时,横截面上 。 A ,m ax σ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m ax τ发生在中性轴上; B ,m ax σ发生在中性轴上,m ax τ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C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中性轴上; D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时,其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若主矢非零,则主矩 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 5,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如图所示,该力对坐标原点的矩为 ,

转向为时针。 6,在原来承受的荷载基础上加上新的荷载,则该杆件一定变得更危险了。 此说法是(对/错)的。 二、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12分) 三、求图示结构支座的约束反力。(12分)

四、求图示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并求其形心主惯性矩。(12分) 五、画出图示梁的内力图。(12分)

六、图示结构CD为正方形截面木杆,其容许正应力为10Mpa,试选择 该杆的边长。(14分) 七、图示矩形截面梁,其容许正应力为170Mpa,容许剪应力为100Mpa,梁的 高宽比为2/1,试确定图示荷载下所需的横截面尺寸。(14分) 装订线

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

木材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运用很多,根据建筑木材的特性,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构架 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准铺作层 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迭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 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 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 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 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透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 铺作时,透过它传到柱上)。 2.穿斗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民居和较 小的建筑物。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 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 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 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 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 架。 3.井干式结构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 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 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 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 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 脊檩构成房屋。 石材在古老的建筑中运用较多,石材本身是一种密度很大的建筑材料,所以在建筑施工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硬度很大,耐腐蚀的特性。

由于石材的硬度很大,所以在承受竖向荷载时,会很坚固,但是在担当“梁”的角色的时候,回显得很容易折断,所以直接横向受压会让建筑的空间很小,而采用石拱的方式。 砖石结构指在建筑中以砖或石 材为主砌筑制成的结构,是我国传 统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造就了中 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形式丰富, 结构多样,构造作法进步。从平面 看,有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北 宋中期以后,以八边形为主。从外 观看,有密檐式、楼阁式、花束式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1、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代码】50241017 【答案】A 2、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代码】50241027 【答案】B 3、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B :可动铰C :固定端D :光滑面 【代码】50241037 【答案】C 4、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的状态。 A 、静止 B 、匀速运动 C 、匀速运动 D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代码】50241047 【答案】D 5、如图所示杆ACB ,其正确的受力图为(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代码】50241057 【答案】A 6.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 (C ) (D ) (A ) D

A.刚体 B.变形体 C.任意物体 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 【代码】50141067 【答案】A 7.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 A.二力平衡原理 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力的可传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代码】50141077 【答案】C 8.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代码】50242088 【答案】B 9.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不封闭的是( )。 A.图(a) B.图(b) C.图(b) D.图(d) 【代码】50142026 【答案】B 10.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 )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代码】50241107 【答案】D 11.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 A.等值、反向、共线 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代码】50142117 【答案】C 12.由1、2、3、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

《建筑力学与结构》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建筑力学与结构》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学习目标】 1、能够计算多跨静定梁、刚架、桁架的内力 2、能够画出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图。 【知识点】 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 【工作任务】 任务多跨静定梁的计算 任务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 任务静定平面桁架内力计算 【教学设计】通过对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例题的求解让同学们对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有个清楚的认识。 8.1静定梁的计算 若干根梁用铰相连,并和若干支座与基础相连而组成的静定梁,称为多跨静定梁。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多跨静定梁常用来跨越几个相连的跨度。下图(a) 8-1所示为一公路或城市桥梁中,常采用的多跨静定梁结构形式之一,其计算简图如图8-1 (b)所示。 图8-1 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木檩条,也是多跨静定梁的结构形式,如图8-2(a)所示为木檩条的构造图,其计算简图如图8-2(b)所示。 连接单跨梁的一些中间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其主要形式常采用企口结合 (上图8-1a),而在木结构中常采用斜搭接并用螺栓连接(图8-2b)。 从几何组成分析可知,上图8-1(b)中AB梁是直接由链杆支座与地基相连,是 几何不变的。且梁AB本身不依赖梁BC和CD就可以独立承受荷载,称之为基本部分。如果

仅受竖向荷载作用,CD梁也能独立承受荷载维持平衡,同样可视为基本部分。短梁BC是依靠基本部分的支承才能承受荷载并保持平衡,所以,称为附属部分。同样道理在下图8-2(b)中梁AB、CD和EF均为基本部分,梁BC和梁DE为附属部分。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各部分之间的支承关系,把基本部分画在下层,将附属部分画在上层,如上图8-1(c)和下图8-2(c)所示,我们称它为关系图或层叠图。 从受力分析来看,当荷载作用于基本部分时,只有该基本部分受力,而与其相连的附属部分不受力;当荷载作用于附属部分时,则不仅该附属部分受力,且将通过铰把力传给与其相关的基本部分上去。因此,计算多跨静定梁时,必须先从附属部分计算,再计算基本部分,按组成顺序的逆过程进行。例如上图8-1(c),应先从附属梁BC计算,再依次考虑CD、AB 梁。这样便把多跨梁化为单跨梁,分别进行计算,从而可避免解算联立方程。再将各单跨梁的内力图连在一起,便得到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图8-2 【例8-1】试作下图8-3 (a)所示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解】 (1)作层叠图 如图(b)所示,AC梁为基本部分,CE梁是通过铰C和D支座链杆连接在AC梁上,要依靠AC梁才能保证其几何不变性,所以CE梁为附属部分。 (2)计算支座反力 从层叠图看出,应先从附属部分CE开始取隔离体,如下图(c)所示。 ΣM B =0 -80×6+V D×4=0 V D=120KN ΣM D=0 -80×2+V C×4=0 V C=120KN 将V C反向,作用于梁AC上,计算基本部分

建筑力学与结构参赛例范本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课程大作业结构设计方案与力学计算 作品名称: 班级: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设计说明书 (1) 方案构思 (1) 结构选型 (1) 方案图 (2) 整体图 (2) 立体图 (2) 正面图 (2) 俯视图 (3) 侧面图 (3) 节点详图 (3) 计算书 (5) 结构参数 (5) 杆件力学参数 (5) 杆件参数 (5) 荷载分析与内力图 (7) 荷载分析 (7) 内力图 (8)

设计说明书 现代结构讲究结构与建筑美学相适应,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同时体现建筑美。这是本作品设计的源泉,制作承受荷载的空间桁架结构模型,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与震撼,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方案构思 形象是结构内在品质物化的外在形态,是表现结构内涵和个性的形式和语言系统。为使我们的结构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考虑从各种技术手段上来表现结构形象。本次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基础再加上多个二元体使之成为几乎不变的稳定体系,以长方体为空间模型的基础创建,再结合美学使结构更加完美。 结构选型 我们从竞赛的要求与实际情况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材料的特点,运用桁架的承重方式,以悬线代替拉杆,增加拉杆的强度,减轻模型的自重。其中悬线与压杆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我们构思新颖和别具一格,不但摆脱了以往桥梁模型设计的外型单调死板,而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同时又巧妙的利用了悬线抗拉的力学原理,设计的宗旨是“结构最简、材料最省、承载力最大。杆件的倾斜为基础构筑桁架。整个看起来给人以异度空间的感觉。

方案图整体图 立体图 正面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设计(一)

教案

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 (1)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1.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影剧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表1.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3)结构的功能要求 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功能要求。(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举例讲解举例讲解

教案 授课题目 1.2 结构抗震知识授课时间 3.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目标掌握地震的类型及破坏作用,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难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 新课导入:1976年7月28日,在省、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和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围 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市区。 1.2.1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基本概念 1.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其作用结果是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 2.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震源。 3.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4.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震中区或极震区。 5.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6.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诱发地震以及构造地震。 7.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又可将构造地震分为三种:一般把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成为深源地震。中国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举例讲解

建筑力学与结构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建筑力学与结构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20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10级《建筑力学与结构》试卷B卷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分钟)

一.填空:(每空2分,总26分) 1.平面物体的受力平衡方程有 3 个。 2.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3.现浇楼梯的类型主要有板式和梁式。 4.在预应力混凝土中,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注混凝土的先后关系,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5.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要求达到适筋破坏破坏。 6.肋形楼盖还可以根据被肋划分形成的长短边的比例关系,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7.装配式楼盖中按承重方案主要有横墙承重方案和纵墙承重方案。 8.斜截面的强度主要靠配置弯起钢筋和箍筋来实现。9.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 10.结构的极限状态包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两类。 二.判断(每小题2分,总10分) 1.弯矩以使所取的隔离体下端受拉为正 (√) 2.现代建筑结构中,为了利用大空间的同时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3.建筑结构设计中,只要满足安全性就是合理的,而不必考虑其他(×) 4.若一个平面汇交力系自行闭合,则该力系一定平衡 (√) 5.力的三角形法则跟四边形法则实质是一样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按建筑结构所采用的材料划分,建筑结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答: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写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2、简述什么是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的概念工程设计中一般要达到何种破坏 答:当受压区的混凝土在刚好被压坏的瞬间,受拉区的钢筋刚好被拉断,这时发生延性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当配置的受拉钢筋过多,受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破坏的时候,受拉区的钢筋依然没有破坏,这时发生脆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当受拉区配置的钢筋很少,钢筋被拉断的时候,受压区混凝土依然没有破坏,这时发生的也是脆性破坏,称为少筋破坏。 工程设计中一般要求达到适筋破坏。 3、简述箍筋的作用。(要求说出两点) 答:第一,保证受力钢筋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合理的位置; 第二,与钢筋混凝土结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的核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 4、试说明混凝土等级中的C30的含义。 答: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 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具有95 %保证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N/mm2.

(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和结构》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名称:建筑力学和结构 课程代码:411B04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课程性质:核心课程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学分学时数:14学分,192学时(理论讲授134学时,实践教学58学时) 修(制)订人:赵维霞修(制)订日期:2014年10月08日 审核人:刘广文审核日期:2014年10月18日 审订人:牟培超审订日期:2014年10月20日 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建筑构件及结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讲授在研究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材料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及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构件验算及设计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核心支撑作用。本课程以《工程使用数学》、《建筑识图和构造》和《建筑材料和检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施工组织和管理》、《屋面和防水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2 课程学习要求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工程使用数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及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能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该课程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想来设计的,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下设工作任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序化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觉得问题那么枯燥,学习目的明确,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构件的承载能力,为保证结构(或构件)安全可靠及经济合理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熟悉建筑结构计算的一般规定和主要要求,具备结构计算的初步能力,为发展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达到施工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大局观和整体感,培养处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树

(完整版)《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题库试题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一、填空题 1、力是。 2、力是矢量,力的三要素分别为: 3、刚体是 4、所谓平衡,就是指 5、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效应和效应。 6、二力平衡条件是。 7、加减平衡力系原理是指。 8、力的可传性是。 9、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 10、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矢量等于,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 11、力矩的大小等于__ ____和__ _______的乘积。通常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 12、当平面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时,则其合力对于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 13、力偶是。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只有。 1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__ __、 ___ _三要素。 15、只要保持力偶的三要素不变,可将力偶移至刚体上的任意位置而不改变其作用效应. 16、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为_ ,合力偶矩的值等于。 17、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均可从 _到刚体上任一点,但必须同时在附加一个。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上。() 2、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3、力偶无合力,且力偶只能用力偶来等效。() 4、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不同点之矩不同。() 5、分力一定小于合力()。 6、任意两个力都可以简化为一个合力。()

7、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8、力是滑移矢量,沿其作用线滑移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三、计算题 1、计算图示结构中力F对O点的力矩 2、试计算下图中力对A点之矩 四、下列习题中,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试画出下列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绘图: P197 地下室防潮构造 P199地下室防水处理 P200 防水混凝土防水处理 P214 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地圈梁代替水平防潮层 P215垂直防潮层 P220 附加圈梁(数据) P260 地层构造 P261 地层防潮 第二章:建筑的类别和统一模数 一、建筑物得分类; 1、建筑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3、住宅建筑按层数分: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4、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为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5、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无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建筑物。 6、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为:砌体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泥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其他结构。 二、建筑物得等级划分 1、耐火等级分为:燃烧性能。耐火性能。 2、A为不燃性,B1为难燃性,B2可燃性,B3易燃性。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建筑力学试卷

建筑专业基础课试题 建筑力学与结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关于内力的结论中()是错误的。 A 轴向压缩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轴力。 B 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轴力。 C 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弯矩 D 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内力既有剪力又有弯矩。 2、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 A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 一个平面力偶系 C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 无法分解 3、直杆的两端受到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沿轴线的力,杆件将产生()变形。 A 拉压 B 剪切 C 扭转 D 弯曲 4、材料进入屈服阶段后,材料将发生()变形。 A 弹性 B 弹塑性 C 塑性 D 都发生 5、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胡克定律在()范围内成立。 A 弹性阶段 B 屈服阶段 C 强化阶段 D 颈缩阶段 6、材料的许用应力与()有关。 A 杆长 B材料性质 C 外力 D 截面尺寸 7、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发生在拉伸过程中的()阶段。 A 弹性阶段 B 屈服阶段 C 强化阶段 D 颈缩阶段 8、工程中一般以()指标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 A 弹性模量 B 强度极限 C 比例极限 D 延伸率 9、梁各横截面上只有()而无剪力的情况称纯弯曲。 A 扭矩 B 轴力 C 弯矩 D 应力 10、计算内力的方法一般为 A 静力分析 B 节点法 C 截面法 D 综合法 11、关于轴力 A 是杆件截面上的荷载 B 是杆件截面上的内力 C 与杆件截面面积有关 D 与杆件的材料有关 12、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 ) A 刚度 B 强度 C 稳定性 D 极限强度 13、杆件的变形与材料的()有关。 A 外力 B 外力,截面 C 外力,截面,材料 D 外力,截面,材料,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

附件1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03303)课程考试大 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1.1静力学基本公理 1.2荷载及其分类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 1.5力矩与力偶 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 第2章静定结构的力计算 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 2.3梁的力计算与力图 2.4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 2.5三铰拱的力 2.6截面的几何性质 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 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 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 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 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3.7组合变形 3.8压杆稳定 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4.4刚度校核 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 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 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 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8.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8.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8.3楼梯 第10章地基与基础 10.1土的工程性质 10.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围 10.3浅基础设计 10.4桩基础设计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完整版)建筑力学与结构试卷(A)

四 川 大 学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 2011 年 下 半年) 建筑工程与技术专业 建筑力学与机构(A )试卷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核分人 题 分 复查人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某办公楼,装修时在一根梁上砌筑了一面轻质隔墙,则相当于在梁上增加 了一个( ) A.线荷载 B.面荷载 C.集中荷载 D.临时荷载 2、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 A.大小相等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3、梁弯曲时,横截面上 。 A.max σ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m ax τ发生在中性轴上; B.max σ发生在中性轴上,m ax τ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C.max σ、m ax τ全发生在中性轴上; D.max σ、m ax τ全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4、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 A.体系几何不变 B.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第 1 页(共 8 页) C.体系几何可变 D.体系几何瞬变 5、一个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个。 A.2 B.3 C.4 D.5 6、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 B.任意转动 C.任意移动和转动 D.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7、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由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使得( ) A.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减小 B.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增大 C.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增大 D.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减小 8、如右图所示结构为( ) A .几何瞬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9、图示各梁中︱M ︱max 为最小者是图( ) A B C D 10、图示体系有( )个多余约束。 A .零 B .一 C .二 D .三 (试 卷 用 纸) ______________地市州______________县市区 姓名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座位号__________ ----------------------------------------------------------密------------------------------------------封-----------------------------------------线------------------------------------------------------------ 答 题 不 要 过 此 线

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习题课2答案期末考试参考

作图题: 1 试作杆的轴力图。 2.试作杆的扭矩图。 3..试作图示各梁剪力与弯矩图。 (c) F T x 3kNm B x F S M x

4. 图示阶梯形杆AC ,F =10 kN ,l 1= l 2=400 mm ,A 1=2A 2=100 mm 2,E =200GPa ,试计算杆 AC 的轴向变形△l 。 解:(1) 用截面法求AB 、BC 段的轴力; 12 N N F F F F ==- (2) 分段计算个杆的轴向变形; 33112212331210104001010400 200101002001050 02 N N F l F l l l l EA EA .mm ?????=?+?=+=- ????=- 5. 图示接头,承受轴向载荷F 作用,试校核接头的强度。已知:载荷F =80 kN ,板宽b =80 mm ,板厚δ=10 mm ,铆钉直径d =16 mm ,许用应力[σ]=160 MPa ,许用切应力[τ] =120 MPa ,许用挤压应力[σbs ] =340 MPa 。板件与铆钉的材料相等。 解:(1) 校核铆钉的剪切强度; []2 1499.5 120 4 Q S F F MPa MPa A d ττπ===≤= (2) 校核铆钉的挤压强度; []14125 340 b bs bs b F F MPa MPa A d σσδ ===≤= (3) 考虑板件的拉伸强度; 对板件受力分析,画板件的轴力图; F A C B

校核1-1截面的拉伸强度 []11134125 160 MPa (2)N F F MPa A b d σσδ ===≤=- 校核2-2截面的拉伸强度 []111125 160 MPa ()N F F MPa A b d σσδ = ==≤=- 所以,接头的强度足够。 6. 图示圆截面轴,AB 与BC 段的直径分别为d 1与d 2,且d 1=4d 2/3,试求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与截面C 的转角,并画出轴表面母线的位移情况,材料的切变模量为G 。 解:(1) 画轴的扭矩图; (2) 求最大切应力; max 3 33212213.5114()16163AB AB pAB T M M M d W d d τπππ= === max 3 32216116 BC BC pBC T M M W d d τππ=== 比较得 max 3 2 16M d τπ= (3) 求C 截面的转角; 4 4 4222 216.614132 323BC BC AB AB C AB BC pAB pBC T l T l Ml Ml Ml GI GI Gd d G d G ???ππ=+= +=+ =?? ??? T x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1

第四章楼梯 1.按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不同将楼梯分为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 2.阳台,雨篷,屋顶挑檐等是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悬挑构件。 第五章抗震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四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2.根据震源深度d,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km300km)。 3.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这种波称为地震波。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行波称为体波。 面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行波称为面波。 4.地震灾害会产生: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和次生灾害。 5.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 6.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规范》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以下四类: 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属于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8.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两阶段”第一水准:当遭受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到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建筑不致倒塌或产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一阶段设计: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盐酸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9.基底隔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筑隔震技术的本质作用,就是通过水平刚度低且具有一定阻尼的隔震器将上部结构与基础或底部结构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使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和加速度大为降低,并由此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对强烈地震的防御能力。在许多应用实例中,隔振器是安装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因而又称其为基地地震。 10.隔震结构体系基本特征: A.隔震装置须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B。隔震装置应具有可变的水平刚度。 C.隔震装置具有水平弹性恢复力。D。隔震装置具有一定的阻尼和效能能力。 第六章砌体结构设计 1.砌体结构的优点 1)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容易,造价低廉,节约水泥和钢材 2)砌体结构构件具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且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使用年限长,维修费用低。砌体特别是砖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 3)砌体结构房屋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总造价低,而且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局部的破坏不致引起相邻构件或房屋的倒塌,对爆炸、撞击等偶然作用的抵抗能力较强。 4)砌体结构的施工多为人工砌筑,不需模板和特殊设备,可以节省木材和钢材,新砌筑的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 5)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2.砌体结构的缺点 1)砌体结构自重大。一般砌体的强度较低,建筑物中墙、柱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

附件1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03303)课程考试大 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1.1静力学基本公理 1.2荷载及其分类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 1.5力矩与力偶 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 第2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2内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2.3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 2.4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 2.5三铰拱的内力 2.6截面的几何性质 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 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 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 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 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3.7组合变形 3.8压杆稳定 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4.4刚度校核 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 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 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8.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8.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8.3楼梯 第10章地基与基础 10.1土的工程性质 10.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10.3浅基础设计 10.4桩基础设计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

一,建筑力学部分 1,物体平衡状态是指相对于地球处于( D )。 A,静止B,运动C,匀速运动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在力的三要素中不包括力的( C )。 A,大小B,方向C, 作用面D,作用线 3,力的国际单位是(A )。 A,N B,kN/m C,MPa D, 4,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的解析条件是( C )。 A,∑X=0 B,∑Y=0 C, ∑X=0 和∑Y=0 D, ∑M=0 5,一平面上的力F平行于坐标轴X轴的正方向,则该力在X轴和Y 轴上的投影为(B )。 A,0;F B,F;0 C,0;-F D,-F;0 6,平面中某力P与X轴成α角度(锐角),则该力分别在在X轴上的投影为(B )。 A,X=±αB,Y=±αC,X=±αD,Y=±α 7,固定绞链约束反力特征(ABC )。 A,不能约束转动B,有两个正交约束反力C, 一个约束反力D,约束反力方向一定向左E,竖向约束反力方向一定向上 8,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特征不包括( C )。 A,指向物体B,沿公法线C, 离开物体D,作用点在两接触点或面上 9,力偶没有合力,因此不能用一个力来(D )。

A,代替B,平衡C, 简化D,A、B和C 10,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在平面内( C ),而不会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A,不可任意移动B,可任意平移,并附加力偶 C, 可任意移动D,可任意移动并附加力偶 11,强度是抵抗( B )能力。 A,变形B,破坏C, 稳定D,A、B和C 12,刚度是抵抗( A )能力。 A,变形B,破坏C, 稳定D,A、B和C 12,稳定性是抵抗( C )能力。 A,变形B,破坏C, 失稳D,A、B和C 13,内力的计算方法是( D )。 A,位移法B,剖面法C, 力法D,截面法 14,应力的单位是(C )。 A,N B,N/mm C, N/mm2D,Pe 15,垂直于正截面方向的应力一般称为( A )。 A,法向应力σB,切向应力τC, 法向应力τD,切向应力σ 16,力矩作用的效果是使刚体( B )。 A,平动B,转动C, 平动和转动D,匀速直线运动 17,力的作用线通过某点,则该力对该点的力矩为(A )。 A,0 B,mo(F)=+Fd C, mo(F)=-Fd D,B和C

建筑力学及结构试题库

建筑力学与结构题库 【注明】按百分制计算: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二填空题(15题×1分=15分),三简答题(3题×5分=15分),四计算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1.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C )个约束反力。 A.一B.二C.三D.四 2.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A)。 A.大小相等,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D.大小相等 3.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D),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B.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C.任意转动D.任意移动和转动 4.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C)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不变体系。 A.两根共线的链杆B.两根不共线的链杆 C.三根不共线的链杆D.三根共线的链杆 5.图示各梁中︱M︱max为最小者是图( D)。 A.B.C.D.6.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B)。 A. F QC(左)=F QC(右),M C(左)=M C(右) B.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C.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D. F QC (左)=F QC (右)-F ,M C (左)≠M C (右) 7.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1Z 轴的惯性矩为( D )。 A .123bh B .63bh C .43bh D .33 bh 8. 如图所示的矩形截面柱,受F P1和F P2力作用,将产生 ( C )的组合变形。 A. 弯曲和扭转 B. 斜弯曲 C. 压缩和弯曲 D. 压缩和扭转 9.既限制物体任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C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10.由F 1、F 2、F 3、F 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C )。 A.F 1 B.F 2 C.F 4 D.F 3 11.如图所示,轴向拉压杆件AB 段的轴力为( C )。 A.4P B.P C.-3P D.3P b 2h 2h C Z Z 1

建筑力学与结构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20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10级《建筑力学与结构》试卷B卷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分钟)

一.填空:(每空2分,总26分) 1平面物体的受力平衡方程有3 个。 2.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3?现浇楼梯的类型主要有板式和梁式。 4.在预应力混凝土中,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注混凝土的先后 关系,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5.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要求达到适筋破坏破坏。 6.肋形楼盖还可以根据被肋划分形成的长短边的比例关 系,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7.装配式楼盖中按承重方案主要有横墙承重方案和纵墙承重方案。 8斜截面的强度主要靠配置弯起钢筋和箍筋来实 现。 9.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 10.结构的极限状态包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两类。 二.判断(每小题2分,总10分) 1.弯矩以使所取的隔离体下端受拉为正 ( v ) 2.现代建筑结构中,为了利用大空间的同时提高结构的 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v ) 3 .建筑结构设计中,只要满足安全性就是合理的,而不 必考虑其他(x ) 4 .若一个平面汇交力系自行闭合,则该力系一定平衡 (V ) 5.力的三角形法则跟四边形法则实质是一样的(V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按建筑结构所采用的材料划分,建筑结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答: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写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2、简述什么是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的概念?工程设计中一般要达到何种破坏? 答:当受压区的混凝土在刚好被压坏的瞬间,受拉区的钢筋刚好被拉断,这时发生延性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当配置的受拉钢筋过多,受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破坏的时候,受拉区的钢筋依然没有破坏,这时发生脆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当受拉区配置的钢筋很少,钢筋被拉断的时候,受压区混凝土依然没有破坏,这时发生的也是脆性破坏,称为少筋破坏。 工程设计中一般要求达到适筋破坏。 3、简述箍筋的作用。(要求说出两点) 答:第一,保证受力钢筋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合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