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Ⅰ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 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引吭高歌

3 分)

A. 高亢 伉俪 沆瀣一 气

B.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 琅

C.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 D.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 .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 . 欣赏文字的朴实 . 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 .实际上近于 ___▲ ____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 . 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 行走. ___▲ ______ .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 不超过 15 个字。 (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 . 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 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 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 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 . 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

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5~8 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 . 年十七八 .在邺下名为清白 . 识别人物 . 海内翕然 . 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 . 声称 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 .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 .丰在文学中。及即 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 “闻有李安国者。 ”是 时丰为黄门郎 . 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 . 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 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 .以名过其实 .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 .常多托疾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 .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 .丰虽外辞之 .3)多年前. 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 ____ .在集团迅猛发展、 国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如临深渊 B. 买椟 如履薄冰 D. 买椟 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 他的危机感丝毫未

内不甚惮也。 丰弟翼及伟 . 仕数岁间 . 并历郡守 .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及司马宣 王久病.伟为二千石 .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 .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 .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 “曹爽之势热如汤 太傅父子冷如浆 .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 . 而内图事 . 有似于 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 . 住车阙下 .与丰相闻 . 丰怖.遽气索. 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 .中书令缺 .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 向

丰。丰虽知此非显选 . 而自以连婚国家 . 思附至尊 . 因伏不辞 . 遂奏用之。 丰为 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 .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 .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 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 .不以家计为意 . 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 . 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 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及死 后.有司籍其家 .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其父不愿其

6. 下列句子中 . 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

( ①在邺下名为清

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 . 仰俸廪而已

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 . 多与子弟 .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②④⑤ D. ③④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 . 影响很大 . 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 . 其名声

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 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 . 李伟官居二千石 . 因喝酒误事 . 造成新平、 扶风二郡混乱 . 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 曹爽专权的时候 . 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 . 不明确表态 . 因 而遭到世人的讥讽。

D. 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 . 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 . 招致景王猜 忌.因不肯透露实情 . 结果被杀。

B. 及即尊

C. D. 时台制 .疾满百日当解

禄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然:这样 及 制:节制 3 分) ②外示清净 . 而 ④丰常约敕不得 ⑥有司籍其家 . 家无馀积 C.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 . 左右以丰对。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 . 丰虽外辞之 . 内不甚惮也。

(3)中书令缺 . 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三、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 . 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 . 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 . 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 . 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 . 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 .北宋文学家 . 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 分)

(2)“世味门常掩 . 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分)

(3)《宋诗钞》 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 . 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 烈情感. 试结

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 完成 11~14 题。

何容何许人也 老舍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

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因 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 . 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 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 里的角色。 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 . 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 . 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 . 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 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 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 . 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 个羊.同时

能使他硬如铁。 当他硬的时候 .不要说巴结人 .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 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 . 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 要死. 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 . 而面上老是微笑 . 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 及至友人们都睡了 .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 反之. 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 他全任感情行事 . 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 所谓光明磊落就是 一

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 . 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 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 .使他穷. 使他 的生活没有规律 .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 .改、改、改 .结 果文章1)

2)

3)

4) 5) 6) 7) 8) 至人无己 . _____ ▲ ____ . 圣人无名 汩余若将不及兮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不尽长江滚滚来。 醉不成欢惨将别 . _____ ▲ _____ 。 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 ▲ ____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____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_____ ▲ ____ 。 祸兮福之所倚 . _____ ▲ _____ 。 ( (庄子《逍遥游》) 屈原《离骚》) 杜甫《登高》) 白居易《琵琶行》) (李煜《虞美人》) ____ 。 (周敦颐《爱莲说》) 陆游《游山西村》) 老子》五十八章

失去自然的风趣。作什么他都出全力 .为是对得起人 .而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 .不肯希望“歪打正着”。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 ! 在他思索的时候 . 他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 .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忽细忽粗 .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子 . 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 .使他“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 .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 .一点也不将就。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 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 . 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 .也看出世事矛盾 . 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 . 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来比较他们 . 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 .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 . 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 . 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

①他要想敷衍呢 .他便须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 . 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 . 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 . 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 .大家到一块儿 .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他也教书 .也编书.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 .外表上是平静沉默 .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的哭 .也许是哭自己 .也许是哭别人。

②他知道自己的毛病 . 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 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 .假若没有脑子 . 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 . 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

他喜爱北平 . 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 .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 分)

1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 . 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4 分)

1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 . 请分析“好、坏. 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

着这个”这句话 . 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 6 分)

14.“他喜爱北平 . 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 完成 15~17 题。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 . 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 . 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 . 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 . 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 . 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 . 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

活生生的灵感源泉 .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 . 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 .终至完全消失 . 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 . 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 举例来说 . 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 . 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 . 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 . 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 . 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 战功的评定. 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 . 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 . 即使果然在场目击 . 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 . 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 . 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 . 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 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 . 内容愈深

奥 . 批评愈不易。通常. 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 .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 . 靠立言而得的名声 . 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 . 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 . 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 . 除非有丧失的章页 . 否则总是历久弥新 . 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 . 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 . 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 .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 . 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 . 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 . 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 . 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 . 所以. 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 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 . 而所谓绝对价

值 . 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 . 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 .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 . 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 . 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 . 名声并不代表价值 . 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 . 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金玲译 . 有删改)

15.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 . 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6 分)

16.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 . 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 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

17.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 .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6 分)七、作文( 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 . 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 . 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 . 放轻脚步 . 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 . 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 .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 . 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 .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 . 文体自

选;⑤不少于 800 字。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D

2. B

3.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4.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 . 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

5. C

6. D

7. A

8. (1)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 . 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 . 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 .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中书令一职空缺 . 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三、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 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 . 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 . 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 . 意味平淡深长。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0. (1)神人无功( 2)恐年岁之不吾与

(3)无边落木萧萧下(4)别时茫茫

江浸月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7)衣冠简朴古风存所伏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 分) 11. 点题;引领全文。(6)濯清涟而不

妖(8)福兮祸之

12.交往:柔顺像个羊 . 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 . 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 . 内心矛盾痛苦。

13.不管别人如何评价 . 何容都坦然地展示个性。性格特点:坚持自我 . 不妥协、不改变。

14.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理解、认可之意。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 分)

15.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 . 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 . 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 . 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

16.不矛盾. 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 . 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

17.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

七、作文( 70 分)

18.略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 . 完成 19~21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 . 通轻重之权 .徼山海之业 .以朝诸侯 .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 . 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 . 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

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 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20.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2 分)

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 . 不超过 15个字。(2分)

二、名著阅读题( 15 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 . 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 .40 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 . 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 . 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三国演义》中. 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 . 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 . 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 . 救彼苍生起” 的爱国志士 . 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 .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 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 .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E.《茶馆》共三幕 . 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 . 以裕泰茶馆为中心 . 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23.简答题( 10分)

(1)《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 . 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 . 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

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 . 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

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 . 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分)(2)《边城》中 . 二老说: “爸爸 .你以为这事为你 . 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 . 便可以快活 . 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 .我要好好去想一下 . 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 . 还应当得一只渡船 . 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

船! ”“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

碾坊. 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15 分)

《花间集》里 .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 . 做得好的. 自成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人几乎这样想 : 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如其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 . 是词的不幸;要它继续发展 .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丰富才行。《四库提要》说: “词自晚唐五代以来 . 以清切婉丽为宗 . 至轼而又一变 . 如诗家之有韩愈 . 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流溯源 . 不能不谓之别格。”又说: “(辛)词慷慨纵横 .有不可一世之概 .于倚声家为变调。” 这

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 . 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识 . 都说得很是。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别格”、“变调” . ———言外若有微辞 . 就不免失却评衡家无所容心的鉴赏的态度。我们固然不说新生的是“常格”是“正调” .可以抹杀旧来的;但也不说旧来的因为发生在先 . 故是“常格”是“正调”. 而新生的与此不同 . 便是“别格”是“变调”。“清切婉丽”为什么是正?“慷慨纵横”为什么是变?这些常别正变的议论 . 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 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 . 犹如蚕儿吐丝作茧 . 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要能充分地鉴赏文艺 . 就得丢开这些无益的观念。这样.才能真切地吟味苏、辛的词. 同样也能真切地吟味《花间》派的词。

(选自叶圣陶《 <苏辛

词 > 绪言》. 有删改)

24.文中《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加以概括。(4 分)

25.“犹如蚕儿吐丝作茧 . 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一句如何理解?(5 分)

26.你是否同意《四库提要》中称苏、辛词为“别格”、“变调”的说法 . 试举例具体分析说明。( 6 分)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 . 完成 19~21题。(10 分)

19.天下争于战国 / 贵诈力而贱仁义 / 先富有而后推让 / 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 / 而贫者或不厌糟糠 / 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 / 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20.表世家

21.通轻重之权 . 徼山海之业;尽地力

二、名著阅读题( 15 分)

22. A E

23.(1)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 . “或打或杀或卖”. “一概不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2)“得座碾坊” . 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 . 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认为 . 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 . 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15 分)

24.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 .以《花间集》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 . 以苏轼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 . 以辛弃疾为代表。

25.比喻的手法 .把某些批评家的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 .束缚了思想 .减损了艺术鉴赏力。批评了某些批评家缺乏客观公正的鉴赏态度。

26.同意。自《花间》以来. 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 .题材以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 .风格慷慨纵横 .如苏轼

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

不同意。只要是词 . 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 . 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扩大了词的范围 .丰富了词的内容 . 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所以 . 没有必要认为《花间》为正宗 . 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吴楚道人来源:三槐居 语文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 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 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 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 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 【答案】D 【解析】A项kàn g/ h a n g/kàn g/hàn g;B项lán g/lán g/làn g/lán g;C项hái/hài/hái/gāi D项全读k uì。 【评价】从整体上讲,江苏试题年年都在求新,落实在各个考点上,语音题也在稳中求变,因变而新。2009年、2010年高考都是多音字,2012年高考糅杂同音字、同声旁字(以下简称“同声字”),今年却专考同声字,形式虽新,却也是老题,沿袭了新课标卷、全国卷试题样式。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 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答案】B 【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很明显,第⑵句中“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指的是“殊途”,而不是“异曲”。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合为“临深履薄”一词,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意即二词都可选。 【评价】这道题沿袭了2012年的成语题,不过亦有创新,变语段成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湖北卷)

201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踹.(chuài)水竞.(jìnɡ)赛蘸(zhàn)酒擂.(léi)鼓助威 B.跋涉.(shè)陡.(dǒu)峭攀登.(dēnɡ)餐霜饮雪.(xiě) C.善.(shàn)良谦逊.(sùn)璞(pú)玉不事雕琢(zhuó) D.荆棘.(jí)飘泊.(bó)青苔.(tāi)红漆.(qī)雕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彷徨愁怨寂寥静默凄婉惆伥 B.顾盼精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C.睿智禀赋崇高品质趋善避恶 D.辩难商榷典藉满架旁稽博采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点染星汉如梦如幻 B.总是浸染星云如诗如画 C.却是绘染星光诗意盎然 D.只是渲染星斗诗意朦胧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语文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女红.(gōng)安土重.迁移(zhòng)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 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蔫.头呆脑(yān) C、懦.弱(nuò)年高德劭.(shāo)两栖.(qī)沁.人心脾(qīn) 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塌.陷(tā)一柱擎.天(qíng)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 .. 积虑 ...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 ....,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 ....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果确保赛事 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 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到. 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 在平凡事物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 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 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①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次递进 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 ③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与中轴线上 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 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与两旁 A、②③④⑥⑤① B、②⑥④①⑤③ C、③①④⑥⑤② D、③②⑥④①⑤ 答案C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题.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包括附加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 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 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2.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蓘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湖南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惬.意qia静谧.bì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ē B.乘.势ch?ng 戏谑.xua可塑.性suò跬.步千里kuǐ 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òo 独辟蹊.径xī 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 B.辐员魁梧天花乱坠彪炳千古 C.联袂耽误沧海一粟插科打诨 D.寒暄遴选克勤克俭针锋相对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意起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钧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几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需要___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项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理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

(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

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呼!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Ⅰ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 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引吭高歌 3 分) A. 高亢 伉俪 沆瀣一 气 B.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 琅 C.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 D.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 .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 . 欣赏文字的朴实 . 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 .实际上近于 ___▲ ____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 . 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 行走. ___▲ ______ .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 不超过 15 个字。 (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 . 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 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 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 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 . 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 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5~8 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 . 年十七八 .在邺下名为清白 . 识别人物 . 海内翕然 . 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 . 声称 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 .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 .丰在文学中。及即 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 “闻有李安国者。 ”是 时丰为黄门郎 . 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 . 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 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 .以名过其实 .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 .常多托疾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 .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 .丰虽外辞之 .3)多年前. 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 ____ .在集团迅猛发展、 国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如临深渊 B. 买椟 如履薄冰 D. 买椟 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 他的危机感丝毫未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河南)

试题类型:A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word版)(河南)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诗鉴赏 新课标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5分)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6分) 新课标卷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5分。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6分。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代社会陆续出如现了诸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绖济发展。(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 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 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 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 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 ..图表中 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天津卷)答案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奖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裨.(bì)益窠.(kē)臼偌.(nuò)大潜.(.qián)移默化 B.发轫.(rěn) 烘焙.(péi) 禀.(bǐng)赋既往不咎.(jiù) C.臧否.(pǐ) 契.(qiè)合澄.(chéng)澈乳臭.(xiù)未干 D.造诣.(.yì) 编纂.(zuǎn) 泊.(bó)位游目骋.(chěng)怀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易错字。A项,“偌”应读“ruò”;B项,“轫”应读“rèn”,“焙”应读“beì”;C项,“契”应读“qì”。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膏梁青涩雍容华贵豆寇年华 B.缴纳戍边平心而论得鱼忘筌 C.桀骜羁旅磨肩接踵励精图治 D.袅娜覆盖开城布公呕心沥血 解析:本题考查音近、形近字、易混造成的错别字。A项,梁—粱,寇—蔻;C项,磨—摩;D项,城—诚。 答案B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恰当的一组是 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_________有?,然而,“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甚至很遥远,普通百姓往往_______。一些人从不进图书馆,恐怕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图书馆_________“宝库”“殿堂”,______“知识公园”。 A.崇敬望而生畏不仅是而且是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 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1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B.C.D. 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自怨自艾(yì B.降服(xiáng惊诧(chà超负荷(hè流水淙淙(zōng 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口令(ào三缄其口(jiān D.称职(chèn谄媚(chǎn一刹那(shà良莠不齐(yǒ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上山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13浙江高考语文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漩.(xuán)涡按捺.(nài) 蜜饯.(jiàn) 稍纵即.(jí)逝 B.桑梓.(zǐ) 鬈.发(quán) 昭. (zhāo) 示图穷匕.(bǐ)见 C.混.(hùn)搭盘桓.(huán) 喷.(pèn)香扛.(káng)鼎之作 D.潜.(qián)伏佝偻.(lóu) 拙.(zhuó)见戛.(jiá)然而止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 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 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 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 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 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 ....,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 ..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 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 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 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 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 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梦中者妙在,胸中者妙在。 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 A. ④③②① B. 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4分)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该资料由【语文公社】https://www.doczj.com/doc/0d9875623.html, 友情提供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⑴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 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 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 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⑵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⑶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答: 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小题。(16分)

2013年 北京市 高考语文 试卷及解析

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3分)下列词语,字形与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jiān)独辟蹊(xī)径 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ào)向隅(yú)而泣 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帷幄(wò) 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 2.(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3.(3分)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 1

为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处置融化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D.原形处治熔化 4.(3分)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出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B.②③①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5.(3分)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