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20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精)

中南大学20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精)

中南大学20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精)
中南大学20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源于 1958年筹建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 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教授 10人,副教授 12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建设了电机与拖动、现代电力电子系统、轨道交通与电力牵引、新能源发电与电能质量控制等多个实验室; 形成了以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相结合、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计与自动化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 以电力、交通、冶金与机械加工行业应用为主要特色,能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铁道电力牵引自动化、高低压电器智能控制装置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监控、工程应用、生产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电磁场理论、电气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电器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相结合、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学生接受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技术开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备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研发及管理的综合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能力。

2. 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学与电器、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电传动控制、电机及其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电力系统分析、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科学试验、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6.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磁场理论、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

特色课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谐波综合治理技术、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列车通信网络及控制技术。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 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 最低修满 188学分 (其中必修 141学分 , 毕业设计 (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十、其他要求

1.全校性选修课程至少修读 8学分,分散在全学程中完成。

2.课外研学至少取得 8学分,其中社会实践不少于 2学分,具体见《中南大学本科课外研学管理办法》。

3.修读时必须按照课程之间的先修、后修顺序进行。

中南大学往届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 ---○---○---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 20 ~20 学年 1 学期 电子技术 课程 时间100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止,D3导通; C .D1、D3截止,D2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2、存储器的电路结构中包含( )、存储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或读写控制电路)这三个组成部分。 3、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 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4、右图所示波形反映的逻辑函数是( )。 (其中A 、B 为输入波形,Y 为输出波形) A .与非; B .异或; C .同或; D .或; 5、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 A .尽可能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C. 尽可能小的零点漂移 6、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10000000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v ;当输入为10001000,则输出电压为( )v 。 7、已知被转换的信号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0kHz ,则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kHz ;完成一次转换所用的时间应小于( )。

二、简答题(24分) 1.写出下图电路输出逻辑表达式。 2.图中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Q=0,试画出在CP信号连续作用下各触发器Q端的电压波形。 6、如图所示为一555定时器应用电路 (1)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2)试画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4.下图电路中,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1)画出u2、u D1和u O的波形; (2)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U O(AV)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复习课程

教学院长签字: 教学系主任签字: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 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修读标注“*”的课程,总分3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8+5学分 (1)思政类5门11.5+2学分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 4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秋冬 02110081形势与政策+2 (2)军体类 5.5+3学分 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合计+1或+1.5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第2学年冬 03110021 军训+2 第1学年短学期 031E0020 体育I 1 第1学年秋冬 031E0030 体育II 1 第1学年春夏 031E0040 体育III 1 第2学年秋冬 031E0050 体育IV 1 第2学年春夏 (3)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 (必修) 其余6学分,一般情况建议修读: 051F0010 大学英语Ⅱ 3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 (4)计算机类5学分 (4)计算机类5学分 建议修读第二组课程: (5)导论类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

哈工大电气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富于创新精神,能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以及电气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型精英人才或工程领军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与网络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和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外语国际交流和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电机、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和电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 7.掌握其他的一些技能,如信息技术获取,组织管理,团队合作,持续的知识学习等。 三、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学基础、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仿真技术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业通信与网络技术。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2.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8.0学分,实践环节37.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中南大学20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源于 1958年筹建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 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教授 10人,副教授 12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建设了电机与拖动、现代电力电子系统、轨道交通与电力牵引、新能源发电与电能质量控制等多个实验室; 形成了以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相结合、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计与自动化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 以电力、交通、冶金与机械加工行业应用为主要特色,能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铁道电力牵引自动化、高低压电器智能控制装置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监控、工程应用、生产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电磁场理论、电气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电器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相结合、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学生接受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技术开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备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研发及管理的综合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能力。

中南大学往届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 ---○---○--- ~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 20 ~20 学年 1 学期 电子技术 课程 时间100分钟 80学时, 5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60 % 题 号 一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 计 ; 满 分 10 19 16 12 8 15 10 10 < 100 得 分 — 评卷人 复查人 一、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止,D3导通; C .D1、D3截止,D2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 2、存储器的电路结构中包含( )、存储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或读写控制电路)这三个组成部分。 3、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 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4、右图所示波形反映的逻辑函数是( )。 (其中A 、B 为输入波形,Y 为输出波形) A .与非; B .异或; C .同或; D .或; 5、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 A .尽可能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 C. 尽可能小的零点漂移 6、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得 分 …

二、简答题(24分) 1.写出下图电路输出逻辑表达式。 2.图中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Q=0,试画出在CP信号连续作用下各触发器Q端的电压波形。 6、如图所示为一555定时器应用电路 (1)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2)试画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4.下图电路中,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1)画出u2、u D1和u O的波形; (2)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U O(AV) 得分 评卷人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080801)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080801) (Automation)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宽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工程基础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较强的获取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工程知识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职业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善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强; 培养目标2: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在团队中分工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发挥项目负责人作用的潜力; 培养目标3:能够运用相关法规、技术标准、现代化工具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分析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内的工程技术问题,初步具备运用工程技术解决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4: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视野宽厚,能够在控制科学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分析、制造、运营及管理维护等工作,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培养目标5:熟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其他渠道不断更新知识及能力。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12个方面的能力: 1.工程知识:掌握自动化领域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自动化学科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学等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求解与数据处理; 1-2掌握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原理和思维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自动化相关工程科学和技术问题; 1-3掌握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自动化设备的工程知识,能将其用于解决工程装备设计等工程问题; 1-4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等复杂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基于数学和自然科学原理识别工程科学和技术问题; 2-2能够应用工程基础知识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正确的表达、分析自动化领域工程问题; 2-3能够综合运用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借助文献寻求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在工程设计开发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体现创新意识; 3-2能够运用相关工程知识,设计满足特定工程需求的系统或单元; 3-3能够运用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完成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或开发。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信息、控制和系统”基本原理和相关文献,调研和分析控制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根据自动化专业知识的特征,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大类培养概述 本专业目前按照电气信息类进行大类招生与培养,以“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电气工程人才”为目标,以“需求主导、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能力为重”为建设思路,建立了“校内分类培养+国际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形成了电气平行班、弘深电气班、卓越电气班、辛辛那提电气班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培养和分流方式:前两年按大类统一培养,第5学期,所有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志向与专业师资队伍,提前选择毕业设计方向与指导老师,高年级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 二、专业概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本专业的发展史也就是学院的发展史。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曾用名电机系)创建于1935年,学院创立之初,将学生分为电机组和机械组培养,而电机组的学生又分为电力组(也称强电专业)和电信组(也称弱电专业)。1941年,电机系正式分为电机和机械两系。1952年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电机系设有“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和“电报电话通信”两个专业。1955年电信专业全体学生和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与天津大学无线电系合并组建了北京邮电学院后,电机系除了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外,增设了电机及电器专业。 改革开放后,电机系先后更名为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增设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电磁测量、工业外贸等专业。2000年,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原重庆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合并组建成为新的电气工程学院,按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招收和培养学生,下设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5个专业方向。从2013年开始,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调整,我院按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代码:080601)招收和培养学生。 本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5年成为全国六星级顶尖本科专业。目前拥有“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电工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电压输配电装备安全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11”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电工电子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电路原理”和“高电压技术”国家精品课程等。为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 三、标准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一、学科概况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建于1955年,1960年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覆盖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和数字装备与计算制造、信息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等2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设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岩土设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金属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设备测试与故障诊断中心”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与国外ASM公司共建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室”等。 本学科致力于机械基础理论与技术集成、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等的研究,并围绕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以及国防和空天运载等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研究和

设计开发,在高性能材料制备与装备、信息器件制造、齿轮数字化制造、深海资源开发、车辆与工程装备、特种机器人等研究方向具有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品行优秀,身心健康;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实践及试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独力工作能力。成为既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设计工作,又可承担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较宽的科技领域(包括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复合类、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注重宽基础、强适应性,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毕业生应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1.政治品质。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制法规观念; 2.思想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主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2.具备较扎实的外语综合能力,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 3.掌握计算机、电气等关联学科的相关原理、方法及相应实验仪器的使用技能; 4.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军事训练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6.掌握科学计算、系统仿真、软硬件开发等实验方法和技术; 7.具有辩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和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具备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在意识和意志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1.协作意识。具备与同学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的能力; 2.创新竞争意识。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3.坚毅意志。具备勇于面对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I、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I、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I、自动控制原理I、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I、计算机控制、控制系统设计、导航原理、飞行器控制与制导、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601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一、培养目标 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胜任电力行业的岗位要求;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与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 6.熟悉国家和地方涉及电力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培养在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湖南省重点专业。拥有教育部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学科平台,以及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复杂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电力传动开放式综合系统等先进研究开发平台。在生产过程控制、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领域具有科研优势和行业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工程问题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前沿,能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能够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毕业后5年左右,毕业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2)能够运用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工程技能和现代工具,具备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3)在现代工业工程控制、运动控制、电气控制、自动化仪表、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与决策能力;4)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跨文化背景中发挥有效作用;5)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自我更新知识、不断提升能力。

中南大学往届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 ---○---○--- ---○---○---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 20 ~20 学年 1 学期 电子技术 课程 时间100分钟 80学时, 5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60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 计 满 分 10 19 16 12 8 15 10 10 100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止,D3导通; C .D1、D3截止,D2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2、存储器的电路结构中包含( )、存储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或读写控制电路)这三个组成部分。 3、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 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4、右图所示波形反映的逻辑函数是( )。 (其中A 、B 为输入波形,Y 为输出波形) A .与非; B .异或; C .同或; D .或; 5、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 A .尽可能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C. 尽可能小的零点漂移 6、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10000000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v ;当输入为10001000,则输出电压为( )v 。 7、已知被转换的信号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0kHz ,则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kHz ;完成一次转换所用的时间应小于( )。 得 分 评卷人

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建筑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建筑电气设计、信息处理、工业企业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满足电工电子、工业自动化及建筑电气等行业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建筑和工矿企业系统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建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相关的科研与技术的开发的工作。本专业强调“电气与信息融合,强弱电并重和软硬件结合,自动化技术和建筑智能化相结合,面向电气信息领域、面向现代智能建筑领域、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本专业设工业自动化和建筑设备自动化两个方向。 1. 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2)具有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学表述能力; (4)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熟悉电气工程主要法规,获得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电气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 (3)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精神,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技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热爱本专业,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与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了解。(3)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正确的成长道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能够同群众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热爱劳动。 (4)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讲究卫生,身体健康,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能胜任未来工作,能够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 三、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中南大学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划

中南大学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数学是一门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下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数 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的根本特点是从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的量的侧面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并指导人们能动 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数学是各门科学的基础,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起着思想库的作用;又是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的重要 工具,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增强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我校数学学科于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是湖南省重 点学科。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1981年全国首批博士点、“十五” 和“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学科是1981年湖南省首批硕士 学位授予点之一,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数学学科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学历层次高、势力 强劲、教学与科研水平高的学术梯队。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专 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 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 练应用计算机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

能力和较强的教学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做出创造性成果; 3.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 学术交流能力。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 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本学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在学的最长年限为6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学 年。

中南大学电子技术2试卷及答案-第4套

---○---○ --- ---○---○ ---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4) 时间100分钟 20 ~20 学年 学期电子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80 学时,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60 %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场效应管是( )控制元件,而双极型三极管 是( )控制元件。晶体管在模拟电路中工作在 ( )区; 在数字电路中工作在( )区。 2、在一个交流放大电路中,测出某双极型三极管三个管脚对地电位为: (1)端为1.5V (2)端为4V (3)端为2.1V 则(3)端为( )极; (3)该管子为( )型。 3、 若某一逻辑函数有n 个逻辑变量,则输入逻辑变量有( )种不同 取值的组合。 4、 一个逻辑函数全部最小项之和恒等于( )。 5、触发器按动作特点可分为基本型、同步型、( )和边沿型。 6、稳压管工作在( )区,一般要与( )串联使用。 7、已知某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输出高电平OH V = ; 输出低电平OL V = ; 阈值电平 TH V = ; 8、下列电路中,不属于组合逻辑 电路的是( )。 (A) 编码器; (B) 数据选择器; (C) 计数器。 9、集成运算放大器采用( )耦合方式,既可以放大( )信号,又可以放大( )信号。 10、七段LED 数码管的结构分为共阴极和( )两种。 11、可用于总线结构进行分时传输的门电路是( )。 (A) 异或门;(B) 同或门;(C) OC 门;(D) 三态门。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继承交大“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制 四年。 三、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的特征,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的先进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基本要求 1、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关系。 2、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拓宽专业口径,加强通识教学,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宽口径高级专门人材的需求。 4、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体系及构成 1、本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课内总学时为2501。每周学时数不超过24学时。 2、课程由如下四部分组成: ①社科、人文、管理类 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五门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法律基础,管理基础,共35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4%。 ②公共基础课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共981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9%。 ③学科基础课 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传感器基础,自动化仪表,微机原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程序控制等方面的课程,共951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7%。 ④专业特色与前沿课 包括微机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仿真,和电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必修课,CIMS导论,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运筹学,机器人学导论等选修课(任选四门)。共24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人才培养方案 Talent Training Schedule 专业负责人:梅杨 Speciality Director :Mei Yang 学院院长:徐其兴 Dean of the Department:Xu Qixing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二〇一三年九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专业技术技能,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分析与运行、电机控制、信息处理、工程设计、试验分析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相关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1、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修养、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和管理素质;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素养;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2、能力要求 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3、知识要求 本专业具有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特点,学生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检测技术、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技术等,并结合不同的专业方向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储备一定的行业知识。通过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使学生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等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科技开发、科学研究和企业管理的综合能力。 主要表现在: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以及外语综合能力;

中南大学201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

能源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100107Z1 课程名称(中/英文):能源化学 Energy Chemistr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普通化学(第六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能源化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能源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化石燃料燃烧、化学电源、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阐述本课程所承载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知识内容。 掌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理解透彻,运用恰当。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能源化学重点内容的能力,能将能源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无。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根据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适合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竞赛等)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加大过程考核及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原则上≥40%),减少期末成绩的占分比例。

中南大学模电试卷及答案分解

1 + j A 中 南 大 学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 1 套) 一、一、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 1.双极型三极管是 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 偏置,集电结需要加 偏置。场效应管是 控制器件。 2. 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 作在 区。 3. 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 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 A u1 是 放大器,A u2 是 放大器,A u3 是 放大器。 4. 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 R e 公共电阻对 信号 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 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K CMR = 。 5. 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 200 f 200 ,则此滤波器为 滤波器, 其通带放大倍数为 ,截止频率为 。 6. 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 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 ;电路的 最大输出功率为 ;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 倍。 二、基本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 D 为理想元件,已知 u i = 5sin ωt V ,试对应 u i 画出 u o 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 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r bb'=100Ω,试计算:(15分)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分) 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