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s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equipment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2-7-31发布 2012-11-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 次

前 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性能要求 (4)

6 试验方法 (5)

7 检验规则 (5)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测试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紫外线生物验证剂量测试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紫外线功率测试和紫外线效率计算 (14)

附录D(规范性附录)紫外灯老化系数测试 (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石英套管紫外线透射率测试 (17)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产、制造,提高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年7月3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2522-201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水、医院污水、畜牧养殖场污水等消毒工艺的紫外线消毒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46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9837-2005 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 卫监督发[2005]336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紫外线 ultraviolet(UV)

波长在100 nm~400 nm的电磁波,其中杀菌紫外线是指波长在200 nm~280 nm的C波段紫外线(UVC)。

3.2 紫外线消毒装置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equipment

利用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处理的装置。

3.3 封闭式紫外线消毒装置closed-vessel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equipment

也称压力管道式紫外线消毒装置,是消毒封闭管道内水流的紫外线消毒装置,主要包括:封闭式消毒腔体、紫外灯、石英套管、镇流器、紫外线强度传感器、石英套管清洗装置、清洗动力装置(如空压机、液压泵等)、配电及电气控制系统等。

3.4 明渠式紫外线消毒装置open-channel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equipment

也称水渠式紫外线消毒装置,是安装在明渠内消毒水流的紫外线消毒装置,主要包括:紫外灯模块、模块支架、遮光板、模块维修架、模块人工清洗槽、石英套管自动清洗装置、清洗动力装置(如空压机、液压泵等)、模块起吊装置、镇流器、紫外线强度传感器、配电及电气控制系统等。

3.5 紫外灯模块 Ultraviolet lamp module

HJ 2522-2012

若干支紫外灯及其石英套管固定安装在框架上的标准化结构。

3.6 紫外线强度ultraviolet intensity(I)

与紫外线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紫外线功率,单位为mW/cm2。

3.7 紫外线效率 ultraviolet efficiency

紫外灯的杀菌紫外线功率与其输入功率之比。

3.8 紫外线剂量 ultraviolet dose(Dose)

单位面积的紫外线能量,由紫外线强度乘以辐射时间得到,单位为mJ/cm2。

3.9 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 ultraviolet dose-response curve

表示紫外线剂量与试验微生物失活水平两者之间关系的曲线。失活水平以对数失活率lg(N0/N)或对数残留率lg(N/N0)表示。N0为紫外线照射前微生物的浓度,N为紫外线照射后微生物的浓度。测试方法见附录A。

3.10 生物验证剂量 biodosimetry dose

又称RED剂量(reduction equivalent dose)。表征紫外线消毒装置在一定水质条件下所能实现的紫外线剂量,以每支灯管单位流量下所具有的紫外线剂量表示。

3.11 紫外线透射率ultraviolet transmittance(UVT)

一定波长的紫外线透射特定厚度介质后的紫外线强度与透射前的紫外线强度的百分比。如果不指明介质厚度,则默认为介质厚度1cm。把254 nm波长的紫外线透射率写为T254 。

3.12 石英套管 quartz sleeve

用于套装紫外灯,使紫外灯与水体隔开的石英管。

3.13 低压灯low pressure lamp

工作压力为0.13 Pa ~ 1.3 Pa的汞蒸汽灯。低压灯的输入电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0.5 W,输出主要为254nm单频谱紫外线。

3.14 低压高强灯 low pressure high output lamp

指输入电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1.5 W ~10 W的低压汞蒸汽灯。低压高强灯主要是汞合金灯(汞蒸汽来源于汞合金),输出主要为254 nm单频谱紫外线,单位弧长输出的紫外线功率大于低压灯。

3.15 中压灯 medium pressure lamp

工作压力为0.013 MPa ~ 1.3 MPa的汞蒸汽灯。中压灯的输入电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50 W ~ 150 W,输出为宽频谱紫外线和可见光。

3.16 紫外灯寿命 operation life of ultraviolet lamp

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紫外灯的杀菌紫外线功率下降至某一特定值(低压灯为额定功率的70%,低压高强灯为额定功率的80%,中压灯为额定功率的70%)时所累计的运行时间。

3.17 紫外灯老化系数 lamp aging factor

紫外灯工作至规定的寿命终点时的杀菌紫外线功率与新紫外灯工作100h后的杀菌紫外线功率之比,用C LH表示。

3.18 结垢系数 fouling factor

紫外灯套管在水消毒过程中,由于水中的污物(如微生物、油类、各种矿物质等)在套管表面沉积结垢造成套管的紫外线透射率下降,采用特定的清洗方法清洗后,石英套管的紫外线透射率与新使用未结垢石英套管的紫外线透射率之比称为结垢系数,用C JG表示。

4 基本要求

HJ 2522-2012

4.1 制造

紫外线消毒装置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2 外观

4.2.1 紫外线消毒装置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凹凸不平等明显影响外观的缺陷。

4.2.2 漆层应牢固均匀、无气泡、无堆积和流痕。

4.2.3 压铸件表面应光洁、无气孔、砂眼、明显冷隔纹等。

4.2.4 电气柜内布线应整齐牢固,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各条导线标志清晰无遗漏。电气柜的外壳应无损伤。

4.3 原料和材料

4.3.1 封闭式紫外线消毒装置

用于生活饮用水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消毒的封闭式消毒腔体,应采用不低于0Cr18Ni9的材料或抗紫外线和抗腐蚀性相当的其它材料。用于城镇污水、医院废水、畜禽养殖废水消毒的封闭式消毒腔体,应采用不低于0Cr17Ni12Mo2的材料或抗紫外线和抗腐蚀性相当的其它材料。

4.3.2 明渠式紫外线消毒装置

水下零部件材质不应低于0Cr17Ni12Mo2或抗污水腐蚀的其它材料(如聚四氟乙烯);水上零部件材质不应低于0Cr18Ni9或抗高盐高湿空气腐蚀的其它材料。

4.4 零部件

4.4.1 电气控制柜

电气控制柜应能显示紫外灯工作状态、紫外灯工作时间累加、柜内温度、电源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4.4.2 镇流器

紫外灯的镇流器应为电子镇流器。使用低压高强灯(汞合金灯)的系统,其电子镇流器输出功率应在50%~100%范围内可调。

4.4.3 紫外灯

4.4.3.1 紫外线效率

新的低压灯和低压高强灯的紫外线效率不小于35%,新的中压灯的紫外线效率不小于15%。

4.4.3.2 紫外灯寿命

在正常工作和开关灯1 000次条件下,低压灯的寿命不小于8 000h,低压高强灯的寿命不小于12 000h,中压灯的寿命不小于5 000 h。

4.4.3.3 紫外灯的老化系数

在紫外灯的工作寿命时间内,低压灯的老化系数不小于70%,低压高强灯的老化系数不小于80%,中压汞灯的老化系数不小于70%。

4.4.4 石英套管

石英套管每毫米石英厚度的紫外线透射率应不小于90%。

4.4.5 石英套管清洗装置

清洗装置可根据需要调节清洗频次,清洗石英套管时应顺畅、灵活,无明显晃动感。

4.5 防护等级

4.5.1封闭式消毒腔体耐压

封闭式消毒腔体耐压(水压)应不小于0.8MPa;对于无压力要求的紫外线消毒装置,耐压应不小于0.2MPa。

HJ 2522-2012

4.5.2 紫外灯模块防护等级

紫外灯模块水下部分的防护等级不低于GB 4208规定的IP68或当量等级;模块水上部分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或当量等级。

4.5.3 电气控制柜防护等级

露天使用的电气控制柜及其它功能柜体防护等级应符合GB 4208的规定,且不低于IP65或当量等级;遮盖及室内使用的电气控制柜防护等级应符合GB 4208规定,且不低于IP56或当量等级。

4.5.4 绝缘电阻

配电线路与控制线路对电气控制柜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5 性能要求

5.1 生物验证剂量

5.1.1 饮用水消毒

5.1.1.1 进入紫外线消毒装置的水质除余氯和微生物学指标外,其余指标应符合GB5749的规定,且紫外线透射率T254不小于85%。

5.1.1.2紫外线消毒装置用于饮用水消毒时,紫外线的生物验证剂量应不小于40mJ/cm2,消毒效果应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的要求,出水应达到GB 5749中相应的微生物学指标要求。

5.1.2 城镇污水消毒

5.1.2.1 进入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城镇污水应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对于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除微生物学指标外,紫外线消毒装置进水的其余指标应符合GB18918一级A的规定,且SS不大于10mg/L,紫外线透射率T254不小于65%;对于一级B和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除微生物学指标外,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进水的其余指标应符合GB18918的规定,且一级B的SS不大于20mg/L,二级的SS不大于30 mg/L,紫外线透射率T254不小于50%。

5.1.2.2 紫外线消毒装置用于城镇污水消毒时,对于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紫外线剂量应不小于20mJ/cm2;对于一级B和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紫外线剂量应不小于15 mJ/cm2。出水应达到GB 18918所规定的微生物学指标。

5.1.3 城市污水再生水的消毒

5.1.3.1 进入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城市污水再生水应是二级生化沉淀后、经深度处理的水,除余氯和微生物学指标外,其余指标应符合GB/T18920的规定,且SS不大于10 mg/L,紫外线透射率T254不小于65%。

5.1.3.2 紫外线消毒装置用于城市污水再生水消毒时,紫外线生物验证剂量应不小于80mJ/cm2,出水应达到GB/T 18920中规定的微生物学指标要求。

5.1.4 医院污水消毒

5.1.4.1 进入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医院污水应是经过二级生物处理或其它工艺深度处理的水,对于按排放标准排放的污水SS不大于20mg/L,按预处理标准排放的污水SS不大于60mg/L,紫外线透射率T254不小于60%。

5.1.4.2 紫外线消毒装置用于医院污水消毒时,紫外线的生物验证剂量应不小于60mJ/cm2,出水应达到GB 18466中相应的微生物学指标要求。

5.1.5 禽畜养殖场污水的消毒

5.1.5.1 进入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禽畜养殖场污水应是经过二级生物处理或其它工艺深度处理的水,水

HJ 2522-2012

质要求SS不大于20 mg/L,紫外线透射率T254不小于60%。

5.1.5.2 紫外线消毒装置用于禽畜养殖场污水消毒时,紫外线的生物验证剂量应不小于60mJ/cm2,出水应达到GB 18596中相应的微生物学指标要求。

5.2 结垢系数

结垢系数应大于85%。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检查

用目测方法检测。

6.2 电气控制柜试验

在通电状态下,各仪表正常工作、指示灯指示所有紫外灯正常开启。

6.3 紫外线效率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试。

6.4 紫外灯的老化系数

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测试。

6.5 石英套管的紫外线透射率

按附录E规定的方法测试。

6.6 石英套管的清洗装置

将清水灌入封闭式反应器腔体,或将明渠式反应器的紫外灯模块安装紫外灯部分浸入清水池中,开启电源或手工推拉清洗杆。清洗过程平稳,设备无明显晃动。

6.7 封闭式消毒腔体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是在最高无冲击压力1.0 MPa水压下保持30 min,腔体和各密封处不得泄漏。当工作压力不大于0.4 MPa时,耐压试验可在1.5倍的工作水压下保持30 min,腔体和各密封处不得泄漏。

6.8 防护等级

按GB 4208规定的方法试验。

6.9 绝缘电阻测量

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配电线路和控制线路对电气控制柜的绝缘电阻,仪表精度不低于1级。

6.10 生物验证剂量

按照GB/T 19837方法,具体操作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试验。

6.11 结垢系数

按GB/T 19837-2005附录B的方法试验。

6.12 水样的紫外线透射率T254

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调至测试透射率档,并调节测试波长至254 nm。以纯水为空白,倒入1cm 光程的石英比色皿,调节透射率为100%,将纯水换成被测水样,光度计的读值即为被测水样的紫外线透射率。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类。

7.1.1 出厂检验

HJ 2522-2012

7.1.1.1 设备在出厂前应按规定项目及检测方法逐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每套紫外线消毒装置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7.1.1.2 出厂检验的项目和检验方法见表1。

7.1.2 型式检验

7.1.2.1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生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产品结构、材料、主要元器件、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每三年一次;

d)产品停产三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1.2.2 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型式检验项目和方法见表1。

7.1.2.3 对于处理量大于80m3/h的设备,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样1台;对于处理量小于80m3/h的设备,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样3台。

表1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类型 要求 检验方法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

1 外观 √ √ 4.

2 6.1

2 原料和材料 √ √ 4.

3 供应商检测报告

3 电气控制柜 √ √ 4.4.1 6.2

4 紫外线效率 √ — 4.4.3.1 6.3

5 紫外灯的老化系数 √ — 4.4.3.3 6.4

6 石英套管 √ — 4.4.4 6.5

7 石英套管的清洗装置 √ — 4.4.5 6.6

8 封闭式消毒腔体耐压 √ — 4.5.1 6.7

9 防护等级 √ — 4.5.2

4.5.3

6.8

10 绝缘电阻 √ √ 4.5.4 6.9

11 生物验证剂量 √ — 5.1 6.10

7.2 判定规则

7.2.1 出厂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则不能出厂。

7.2.2 型式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应加倍抽样,并对不合格项进行试验;若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标牌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8.2 包装

8.2.1 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包装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

8.2.2 电气配件的包装应符合GB/T 15464的规定。

HJ 2522-2012

8.2.3 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 9969.1的规定。

8.3 运输与贮存

8.3.1 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运输应轻装轻卸,途中不得拖拉、摔碰。

8.3.2 紫外灯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淋袭和强烈的机械振动。

8.3.3 紫外灯应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5%且通风良好的室内,空气中不应有腐蚀性气体。紫外线消毒装置主要零配部件应贮存在清洁干燥的仓库内,防止受潮变质。

HJ 2522-20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测试

A.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的测试。

A.2 原理

微生物样品被不同的紫外线剂量辐射后得到不同的失活水平,把紫外线剂量与失活水平的关系用曲线表示,称为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

A.3 设备与材料

A.3.1 平行光紫外线辐射仪。

平行光紫外线辐射仪(collimated beam apparatus)主要由紫外线灯箱、平行辐射筒体、磁力搅拌器等组成,如图A.1所示。紫外灯(40 W低压灯)装在灯箱内,以屏蔽紫外线辐射。与灯箱相连的平行辐射筒体(内径约10 cm),用来引导产生平行的紫外线,长度可以调整,以使试样表面的紫外线强度可调。辐射筒体末端装有遮光板,用来控制紫外线辐射时间。微生物试样溶液盛于培养皿(直径9 cm)内,液面尽量靠近辐射筒体末端(2 cm内),并放在转子磁力搅拌器上不停地搅动,以保证样品溶液中的每个质点都受到均匀的紫外线辐射。

紫外灯

灯箱

辐射筒体

遮光板

试样溶液

搅拌器

图A.1 平行光紫外线辐射仪示意图

A.3.2 紫外线辐射强度测量仪。

应能够测量254 nm波长的紫外线强度(0~1)mW/cm2。

A.3.3 转子磁力搅拌器及φ3 mm×40 mm搅拌子。

A.3.4 紫外分光光度计。

波长在180 nm~380 nm范围内可调。

A.3.5 Ф9 cm培养皿。

A.3.6石英比色皿(光程1 cm)。

A.3.7秒表。

A.3.8稳压电源。

A.3.9 紫外线防护眼镜。

A.3.10常规微生物实验必须的其它设备条件。

A.4 测试准备

A.4.1紫外线剂量测试操作应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HJ 2522-2012

A.4.2 进行紫外线测试操作的人员应适当着装(穿白大褂),并佩戴紫外线防护眼镜。

A.4.3 调整平行光紫外线辐射仪辐射窗长度以得到0.1 mW/cm 2左右的紫外线强度(可根据试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耐受程度调节不同的紫外线强度,使最大辐照时间控制在20min 以内)。

A.4.4 试验微生物样品

试验微生物样品一般为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 9372)、MS2噬菌体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经过实验室培养,适当无菌纯净水稀释(稀释至约106个/ml)后得到。

A.4.5 将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调至254 nm,预热30min。在切断光路的情况下调节仪器读值为“0”,用装纯净水的石英比色皿调整仪器透射率为“100%”,反复按上述步骤调节“0”和“100%”几次,直至“0”和“100%”读值稳定。将试验微生物样品上下摇晃20次后,取少量移入另一石英比色皿,测254 nm 波长的紫外线透射率T 254。

A.4.6 关闭遮光板,开启平行光紫外线辐射仪(电源插在稳压电源上),预热30min 至紫外灯工作稳定,用消毒剂擦拭工作区域。

A.4.7 试验样品的平均入射紫外线强度(0I )测量

使用校正后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测量仪,把探头感光面放在与样品液面高度完全一致的高度,并在灯中心下方样品的受光位置范围内(直径9cm),均匀分布地测试30个点(用画好的坐标纸定位),将这30个点测试得到的紫外线强度取平均值,得到样品的平均入射紫外线强度(公式A.1):

I I n

i i

∑==10 ……………………(A.1) 式中:

0I ——平均入射紫外线强度,mW/cm 2

n——均匀分布的总测试点数;

I i ——第i 点测试的入射紫外线强度,mW/cm 2; A.4.8 试验样品的平均紫外线强度计算(公式A.2):

2542540)1(LnT H T I I H

avg ???= ……………………(A.2)

式中:

I avg ——平均紫外线强度,mW/cm 2;

T 254——样品254nm 波长的紫外线透射率;

H——培养皿中样品溶液的深度,即培养皿中样品溶液的体积(ml)除以培养皿的面积(cm 2),cm。

A.4.9 根据试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耐受程度,预先设定样品的系列紫外线剂量Dose (一般为5 个~ 7个紫外线剂量),计算每个剂量所需的紫外线平行光辐射时间(公式A.3):

avg I Dose

t = ……………………(A.3)

式中:

t——紫外线平行光辐射时间,s;

Dose——紫外线剂量,mJ/cm 2。

A.5 测试步骤

A.5.1 上下摇晃样品20次,将50 mL 样品倒入Ф9 cm 无菌培养皿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搅拌速度以保证样品充分混合,无水珠飞溅且无明显的下陷漩涡为宜。检查搅拌器及样品是否在紫外灯下方中心位置。

A.5.2 打开遮光板,辐射样品至第一个设定剂量所需的时间,关闭遮光板。把样品放在另一个搅拌器

HJ 2522-2012

上继续搅拌,防止颗粒沉淀造成微生物分布不均,并及时进行微生物数量检测分析。

A.5.3 重复步骤A.5.2和A.5.3,测试下一个设定剂量,直至测试完成所以设定剂量。测试宜按紫外线平行光辐射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进行。

A.5.4 对每个样品预判可能的微生物浓度,然后选择2 个~ 3个合适的稀释浓度(使得培养后每皿20个~200个菌落数),用滤膜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微生物数量分析。过滤按微生物数从少到多顺序进行,过滤后取下滤膜放置到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里,并做好样品编号、稀释量、样品量及辐射时间等记录。为防止样品相互污染,每次过滤前都要消毒漏斗和滤头。

A.5.5 每个剂量测量分析完成后,最后做0剂量的试验微生物样品的微生物浓度分析,以得到N 0。

A.5.6 为了保证测试的有效性,所有不同辐射剂量,都应平行做2次重复试验。

A.5.7 所有的培养皿应立即倒置放进合适温度的培养箱里培养,记录培养的温度和时间。培养结束后记录培养皿的微生物数。

A.5.8 紫外线辐射后样品浓度N 的确定:选择培养后20个~200个菌落的培养皿,浓度N 由下列公式计算,并取2次重复试验的平均结果:

)/(/1000L cfu ml N )

滤膜过滤样品体积(样品稀释倍数皿菌落数××= …………(A.4) A.6 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

根据试验结果作图A.2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图A.2表明紫外线剂量与试验微生物失活水平的关系。图中横坐标为紫外线剂量(mJ/cm 2

),纵坐标为试验微生物的失活水平,用对数去除率表示,即lg(N 0/N),N 0为紫外线辐射前的微生物浓度,N

为紫外线辐射后的微生物浓度。

图A.2 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

HJ 2522-2012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紫外线生物验证剂量测试

B.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试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紫外线生物验证剂量。

B.2 原理

通过调节并给定被测试的紫外线消毒装置(明渠式或封闭式)进水的紫外线透射率,并通过添加试验微生物,测试该装置在不同的水流量条件下试验微生物的失活水平,把得到的失活水平与同一微生物的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见附录A)对照,根据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将失活水平转化为相应的紫外线剂量,即得到被测试的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物验证剂量,并以每支灯的流量——紫外线剂量曲线表示。对于明渠式紫外线消毒装置,测试生物验证剂量时,为适当减小试验规模,常采用8 支~16支紫外灯模拟真实装置进行测试。但模拟装置的结构特点(紫外灯间距及其它可能影响水力学因素的附属部件)应与真实装置的结构特点一致。由此得到的生物验证剂量被认作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物验证剂量,并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一定流量和剂量要求下的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灯管数。

B.3 试验装置与材料

B.3.1 试验装置

图 B.1是测试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物验证剂量过程的示意图。主要由进水管、出水管、紫外线消毒装置、必要的透射率调节剂加液罐和试验微生物溶液加液罐及其流量计等组成。

图 B.1 试验装置示意图

B.3.2 试验微生物

一般情况下各种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试验微生物应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 9372)或MS2噬菌体作为受测微生物,如有必要也可采用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

试验微生物经过实验室培养后,配制成使用浓度(以1010 个/L ~1011

个/L 浓度为宜)装入加液罐内,并一直连续搅拌至测试完成,搅拌半小时后方可开始测试。

B.3.3 紫外线透射率调节剂

通常选用速溶咖啡作为透射率调节剂。准备浓度为1%左右(或其他合适浓度)的速溶咖啡溶液装入加液罐,并一直连续搅拌至测试完成,搅拌半小时后方可开始测试。

B.3.4 测试用水

测试用水来自前置的大水池,其容量满足测试水量要求,其中的水应不含对测试有干扰的微生物和咖

流进阀

HJ 2522-2012

其它物质,一般采用自来水。自来水应放置48 h,余氯衰减至小于0.01 mg/L 后使用,如含有对测试有干扰的微生物,可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如果测试所用水量不大,可在试验前直接将咖啡液和试验微生物加到水池里调节透射率和微生物浓度至设置要求(注意要搅拌均匀),通过调节进水流量直接对进水和出水取样测试。

B.4 检测步骤

B.4.1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试验进水的紫外线透射率T 254和5 个~7 个均匀分布的目标进水流量Q。

B.4.2 用1cm 光程的石英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试咖啡溶液和试验用水的254 nm 紫外线透射率或吸光度。透射率和吸光度两者的关系为:

254lg T A ?= …………………(B.1)

式中:

T 254——254nm 紫外线透射率;

A——1cm 光程的254nm 紫外线吸光度。

测试咖啡液的吸光度时,如果咖啡液浓度太大,可稀释后再测,咖啡液的吸光度等于稀释倍数乘稀释后测得的吸光度。

B.4.3 消毒腔内加入自来水,淹没所有的紫外灯。开启紫外灯并调节至所需要的功率,预热紫外灯半小时至稳定工作状态。

B.4.4 调节试验装置进水阀门,得到目标水流量。

B.4.5 按式B.2计算注入咖啡液速度,并按计算结果注入咖啡液,调节进水紫外线透射率。

k

j c k A Q A A q ??=)( ………………(B.2) 式中:

q k ——咖啡液注入管道里的速度,L/min;

A c ——预先设置的紫外线消毒装置进水的254 nm 紫外线吸光度;

A j ——未加咖啡液和菌液的进水的254 nm 紫外线吸光度;

Q——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进水流量,L/min;

A k ——咖啡液的25 4nm 紫外线吸光度。

B.4.6 按式B.3计算注入试验微生物溶液速度,并按计算结果注入试验微生物溶液,保持测试全过程进水的试验微生物浓度不变。

Q n

N q w '=

……………………(B.3) 式中: q w ——微生物溶液注入进水管速度,L/min;

n——加液罐里的微生物浓度,个/L;

N’——预期的紫外线消毒装置进水的微生物浓度,个/L。

B.4.7 等到进水紫外线透射率和微生物浓度稳定后(从加咖啡处至出水口的水体积三倍以上的水量)分别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用无菌取样瓶取3份一一对应的500 ml 样品。出口样必须是在进口取样后,水从进口经过消毒腔流到出口的时间后再取。3份对应样品都应进行微生物菌数分析并测试紫外线透射率T 254。

B.4.8 重新调节进水流量至下一个测试点,重复B.4.5~B.4.7步骤,直至各流量设置点全部测试完成。

HJ 2522-2012

B.4.9 每次取样应在1h内送到实验室检测分析。未能及时送达实验室的样品应放冰块中保存,不得污染样品,并于当天试验结束后送到实验室检测分析。微生物的检测及微生物对数去除率的计算参照附录A。

B.4.10 试验时应详细记录试验步骤、样品编号、流量、紫外灯功率、型号、灯数和灯间距及在试验中出现的情况。

B.4.11 为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试验过程应并佩戴紫外线防护眼镜。

B.5 数据处理

B.5.1 流量-生物验证剂量关系曲线

将上述试验得到的试验微生物的对数去除率对比用同一微生物测得的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附录A),将试验微生物的对数去除率转化为剂量,此时得到的紫外线剂量即为生物验证剂量。用对应的进水流量与生物验证剂量作图,得到单支灯管处理流量-生物验证剂量关系曲线B.2。

图B.2 进水流量-生物验证剂量关系曲线

图B.2中横坐标为流量,指单支紫外灯处理流量,单位为L/(min·灯);纵坐标为生物验证剂量,单位为mJ/cm2。

B.5.2 安全生物验证剂量计算

为了确保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设计时应考虑紫外灯老化及套管结垢情况下所能实现的生物验证剂量,即安全生物验证剂量,并将老化系数和结垢系数的乘积称为安全系数。安全生物验证剂量可通过公式B.4计算得到:

ED=ND×C AQ ……………………(B.4)

式中:

ED——安全生物验证剂量,mJ/cm2;

ND——新紫外灯管状态下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物验证剂量,mJ/cm2;

C AQ——安全系数(C AQ=C LH×C JG)。

ED用于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工程设计,确保在紫外灯老化和套管结垢的情况下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物验证剂量能达到设计要求。

HJ 2522-2012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紫外线功率测试和紫外线效率计算

C.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单一波长输出的直形低压汞灯和低压高强灯的紫外线功率测试和紫外线效率计算。

C.2测试原理

将紫外线强度探头放在紫外灯的中垂线上(图C.1),探测紫外线强度,根据公式C.1计算紫外线功率。

α

απ2sin 2202+=DL E P ……………………(C.1) 式中:

P -紫外线功率,W ;

E -紫外线强度探头测得的紫外线强度,mW/cm 2;

D -紫外线强度探头到紫外灯中心的距离,m ;

L -紫外灯弧长,即灯两端灯丝的距离,m ;

α-紫外线强度探头与紫外灯弧长的半夹角,rad 。

图C.1 紫外线强度测试示意图

紫外线强度探头与紫外灯弧长的夹角2α随着探头到紫外灯心的距离D 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探头设计结构的特点,不同的夹角对探头的响应有不同的影响,所以要在不同距离测试紫外线强度,直至找到合适的测试距离(通常测试距离为D=L/2~4L),使得测试得到的紫外线功率P 不再随着探头与紫外灯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C.3 试验仪器和测试要求

C.3.1 试验仪器

C.3.1.1 紫外线辐射强度测量仪及254 nm 紫外线强度探头(简称紫外线强度探头)。

C.3.1.2 测室内温度用温度计。

C.3.1.3 侧室内湿度用湿度计。

C.3.2 测试要求

C.3.2.1 测试房间无空气流动,且不反射紫外线。紫外灯应水平放置。

C.3.2.2 测试过程应避免紫外线辐射人体眼睛和皮肤。

C.4 测试探头与紫外灯距离的确定

C.4.1 将紫外灯水平放置在测试房间的一侧,离墙壁0.5 m 以上并高出地面1 m ,接上镇流器和电源。

C.4.2 在1 m 高度的紫外灯中垂线上设置若干个测试点。

C.4.3 将紫外线强度探头放置在第一个测试点处,探头的感光面正对紫外灯中心。

HJ 2522-2012

C.4.4 开启紫外灯,预热至紫外灯工作稳定,记录紫外线强度探头测得的紫外线强度。

C.4.5 将紫外线强度探头移至第二个测试点处,测试和记录紫外线强度,并依次测试每一个测试点的紫外线强度。

C.4.6 利用公式C.1计算紫外线功率。

C.4.7 以测试点处紫外线强度探头到紫外灯中心的距离(D )为横坐标,紫外线功率为纵坐标作图。当某一个测试点之后所测得的紫外线功率不再随D 的增加而增加时,这个距离为最小测试距离D min 。对于同一个紫外线强度探头和相同型号的紫外灯,D min 是固定不变的,以后作相同型号紫外灯的紫外线功率测试时可以不必重新确定D min 。

C.5 测试步骤

C.5.1 将紫外灯水平放置在测试房间的一侧离墙壁0.5 m 以上并高出地面约1 m ,接上镇流器和电源。

C.5.2 将紫外线强度探头放置在1 m 高度的紫外灯中垂线上,距离紫外灯中心D min ,探头的感光面正对紫外灯中心。

C.5.3 记录测试房间温湿度。

C.5.4 开启紫外灯,记录紫外线强度、紫外灯输入功率、电压和电流。

C.5.5 每隔5 min 记录一次紫外线强度,并注意记录最大紫外线强度(此时为峰值状态),直至紫外线强度稳定(此时为稳定状态)为止。

C.5.6 再次记录测试房间温湿度。

C.5.7 每支紫外灯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用公式C.1计算峰值和稳定状态时紫外灯的紫外线功率。

C.5.8 用公式C.2计算紫外灯的紫外线效率。

W 100W ×紫外线功率()紫外线效率(%)=紫外灯输入功率()

……………………(C.2) C.6 报告内容

C.6.1 紫外灯型号、厂家。

C.6.2 镇流器型号、厂家。

C.6.3 紫外线辐射强度测量仪及紫外线强度探头型号、厂家。

C.6.4 紫外灯弧长。

C.6.5 紫外线强度探头到紫外灯中心的距离。

C.6.6 测试时房间温湿度。

C.6.7 测试时紫外灯输入功率和紫外线功率。

C.6.8 紫外线效率。

HJ 2522-201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紫外灯老化系数测试

D.1 原理

在紫外灯规定的寿命终点测试紫外线功率,将测试结果除以新灯紫外线功率即得到紫外灯老化系数。根据公式C.1,对于固定弧长的紫外灯,当紫外线强度探头到紫外灯中心的距离一定时,紫外线功率与紫外线强度成正比。本方法通过测定一定时间间隔的紫外线强度变化,用不同时间测得的紫外线强度除以新灯的紫外线强度得到不同时间的紫外灯老化系数。

D.2 试验仪器和测试要求

D.2.1试验仪器

D.2.1.1紫外线辐射强度测量仪及254 nm紫外线强度探头(简称紫外线强度探头)。

D.2.1.2 测室内温度用温度计。

D.2.1.3测室内湿度用湿度计。

D.2.2 测试要求

D.2.2.1测试时测试房间的温度应为25℃±1℃,湿度应小于等于70%。

D.2.2.2 测试房间应无空气流动,且不反射紫外线。紫外灯应水平放置。

D.2.2.3紫外灯水平放置在测试房间的一侧,离墙壁0.5 m以上并高出地面1 m以上。

D.2.2.4测试过程应避免紫外线辐射人体眼睛和皮肤。

D.3 测试步骤

D.3.1将新紫外灯按D.2.2.3要求放置,接上整流器和电源,开启紫外灯工作100 h,测新灯紫外线强度。

D.3.2 测试时,对于弧长小于1m的紫外灯,紫外线强度探头放置在离紫外灯1 m处;对于弧长大于1 m的紫外灯,紫外线强度探头放置在离紫外灯2 m处。探头在紫外灯弧长中心的法线上,离地面高度与紫外灯离地面高度相等,感光面正对弧长中心。

D.3.3开启紫外灯,直至紫外灯工作稳定,记录此时紫外线强度。

D.3.4紫外灯每工作2000 h测试紫外线强度,步骤同D.3.2和D.3.3。注意紫外灯每工作12 h需关闭15 min。

D.3.5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不同时间测得的紫外线强度与新灯紫外线强度的比值(也即功率比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随时间变化的紫外线老化系数曲线。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程序指南中国水网水行业专业门户网站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公开文件 CCAEPI-GK-301-2005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程序指南 (A版) 2005年1月1日颁布2005年1月1日实施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发布

1 引言 1.1 为保证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CCAEP)I 开展环境保护产品(以下简称环保产品)认证工作的质量,加强环保产品认证的监督管理,规范环保产品认证工作,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是环保产品生产企业自愿申请环保产品认证、获取环保产品认证应遵守和满足的通用要求。 1.3 本指南供认证中心开展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作时使用,也供境内外企业申请环境保护产品认证时使用。 1.4 本指南包括环保产品认证申请、受理、认证实施、发证、认证后监督管理及复评等内容。 1.5 环保产品认证模式一般采用“产品检验+工厂(现场)检查+认证后监督”。 2 环保产品认证程序图(见图2-1 ) 3 环保产品认证程序 3.1 认证申请条件和材料 3.1.1 申请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基本条件 (1)申请单位法律地位明确,持有合法的法人执照证书; (2)申请方(受检查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并符合CCAEPI-GK-305-2009《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3)产品属国家推行的或CCAEPI推行的幵展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产品种类目录范围;

(4)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能正常批量生产,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具备售前、 售后服 务和备品、备件的保证供应; 产品依据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并可满足 C CAEPI 确认的产品标准或技 术要求。 (8)产品介绍材料,包括: (5) 3.1.2 申请方(受检查方)提交正式申请材料,包括: (1)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申请书; 申请方 (2) 图J2-1 产品认证程序 营业执照副本及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年审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 (4) (5) 已经当地主管部门备案登记的产品企 申请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管理文件; (6) (7) 的产品,应附 应有国家批准的制造计量器具 关批准文厂"(如环境监测仪器类产品,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申请产品的主要用户名录及联系方式,两个以上的用户意见; 属国家强制 许可证 );

环境目标及环境保护管理系统方案

环境目标 第一章总则: 依据重要环境因素及其他要求,公司及公司相关部门和项目部制定相应的环境目标,以实现公司的环境方针。 第二章:环境目标 一、确保违规文件为零; 二、污水、废气、噪音、扬尘、废弃物等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三、年能源资源消耗量降低率1%以上: 四、杜绝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五、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 六、投诉率为零。

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第一章总则 1.1.为有效保护网朱项目部沿线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公路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的质量和水平,结合本项目实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1.2.本项目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包括沿线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郴宁11标项目部全线主体工程占地(含桥梁、涵洞)、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土场、弃渣场等。 1.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由省指挥部统一领导,总公司派专人督促落实,本项目部设专人、专岗、专职负责该项工作。 1.4.本标段全线环保与水保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结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理念,彻底改变“先破坏后恢复”的错误观念,建一流工程,修一条绿色大道。 1.5.在全线推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各施工部位务必增强环保与水保意识,强化环保措施,项目部组建环保领导小组,

建立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职责到人。 1.6.本项目部自觉接受、主动配合地方行政机关和环境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环保与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落实到位,力争各项环境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组织机构 标项目经理部成立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环保工程师: 第二章施工准备阶段 2.1.施工临时用地规划、布置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规划不合理、设计不达标、标识不明晰的不开工。 2.1.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照“安全、环保、合理、运用”的原则规划取土场、弃土场、工区、水池、油库、炸药库等建设用地。 2.1.2.堆料场远离饮用水源地、水井、河、渠、池塘等地表水体。混凝土拌和场、预制场、机械加工点均远离居民集中点,距离不得小于500m。砼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场应设在居民区的下风向。当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适当的防范和隔离措施。 2.1. 3.划出标识明确、醒目的施工用地界线,禁止越界施工。

环保认证流程及所需资料

一、环保产品认证的模式: 产品检验工厂质量体系检查认证后监督++ 二、流程. 三、环保产品认证程序 认证申请条件和材料 3.1 申请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基本条件 3.1.1 ()申请单位法律地位明确,持有合法的法人执照证书;1 ()申请方(受检查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并符合《环境保护2CCAEPI-GK-305-2009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产品属国家推行的或推行的开展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产品种类目录范围;CCAEPI3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能正常批量生产,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具备售前、售后服务和备4品、备件的保证供应; ()产品依据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并可满足确认的产品标准或技术要求。5CCAEPI 申请方(受检查方)提交正式申请材料,包括: 3.1.2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申请书;(注:境内企业产品认证申请书(版)本申请书使用条C1件、本申请书只针对中国境内的企业申报环境保护产品认证时使用;、申报单位须是12:产品的生产企业,不受理经代理机构或咨询机构的代理申报) ()营业执照副本及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年审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

()已经当地主管部门备案登记的产品企业标准;4 ()申请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管理文件;5 ()申请产品的主要用户名录及联系方式,两个以上的用户意见;6 ()属国家强制管理的产品,应附相关批准文件如环境监测仪器类产品,应有国家批准7(的制 造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产品介绍材料,包括:8 )工作原理及产品结构图;1 )关键元器件和主要原材料清单及说明;2 )产品使用说明书和产品维护手册;3 )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说明;4 )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一致性说明及其差异说明;5 ()其他需要的文件。9 认证申请指南等公开文件的索取 3.1.3 凡有意申请环保产品认证的单位,可向认证中心或认证中心设在各地(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办事机构索取下列公开文件,或通过相关网站(或)https://www.doczj.com/doc/0e11740318.html, https://www.doczj.com/doc/0e11740318.html,查询或下载。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程序指南;1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申请文件申请书;认证变更申请书;认证扩项申请书;境外企业(2申请书)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管理规定;3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4.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检查评审报告;5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收费办法;6 ()环保产品认证合同;7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保密规定;8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简介;服务方针;公正性声明。9 认证申请与受理 3.2 认证申请 3.2.1 申请单位按照本指南要求向设在各地的办事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及条要求的材 3.1.2CCAEPI/料,各办事机构对报送的申请书及有关材料进行初步确认,符合要求的同时通知申CCAEPI/请单位向缴纳申请(含文件审核)费。CCAEPI 确认申报材料 3.2.2 对企业所填报的申请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型式审查,并对申请认证CCAEPI 3.2.2.1产品是否属于开展认证范围进行确认。CCAEPI 对产品明示标准的确认 3.2.2.2 ()依照发布的环保产品认证用标准技术要求目录中所确定的产品标准,对申请CCAEPI1/方提交的产品明示标准进行确认。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八、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目录 一、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指导思想 二、环境保护目标 三、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四、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五、施工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针对本标段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应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重点考虑,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劳动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环境,本工程地处即有居民小区,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时制定专项环境保护措施,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切实作足作好环境保护,为工程修建一条绿色环保通道。 一、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指导思想 在本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运行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标准,系统的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以期得到最优化的结果。我们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的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进工艺,节约资源,为企业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确保国家、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业主的要求得到有效识别和贯彻执行。 环境方针:遵纪守法,提高素质;健全制度,加强预防和报告;强化教育,持续改进。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满意度。 三、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项目全面环境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成员:质检员、施工员、各班组组长 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基础工作,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形成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实现环保目标。环境保护管理逻辑框图见图 2.;环境保护责任保证体系见图 3.;环境保护体系框图见表 4.。 四、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s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equipment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2-7-31发布 2012-11-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 次 前 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性能要求 (4) 6 试验方法 (5) 7 检验规则 (5)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测试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紫外线生物验证剂量测试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紫外线功率测试和紫外线效率计算 (14) 附录D(规范性附录)紫外灯老化系数测试 (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石英套管紫外线透射率测试 (17)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产、制造,提高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年7月3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 甲方:_______ 地址:_______ 电话:_______ 传真: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 乙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地址:_______ 电话:_______ 传真: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有关规定, ________ 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申请对其生产的产品按有关产品认证的规则程序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实施产品认证范围及依据的标准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的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展认证所依据的标准及技术要求为________ 二、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的基本程序 1.认证申请和受理; 2.抽样检测; 3.现场检查;4.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5.获得认证后的监督。 三、双方的责任和义务1.甲方的责任和义务始终遵守认证计划安排的有关规定;为进行评介做出必要的安排,包括审查文件,进入所有的区域查阅所有的记录和评价所需人员和解决投诉的有关规定; 仅允许在获准认证的产品或包装上使用认证标志; 在使用产品认证结果时,不得损害乙方的声誉,不得做出使乙方认为可能误导或未经授权的声明; 当证书被暂停或撤销时,应立即停止涉及认证内容的广告,并按乙方要求交回所有认证文件和标志; 认证仅用于表明获准认证的产品符合特定标准;确保不采用误导的方式使用或部分使用认证证书和报告;在传播媒体中,对产品认证内容的引用应符合乙方的要求;按时付清认证的有关费用。 2.乙方的责任和义务按照标准和有关认证程序的要求,客观、公正地为甲方申请的产品提供认证服务;按照认证活动计划,在收到甲方支付的认证费用后,立即进行各阶段的认证工作并保证工作的质量; 在认证的各个阶段,乙方向甲方提出的要求,内容应明确、具体,不应使甲方产品理解上的歧义; 保守甲方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秘密等知识产权,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四、费用 1.乙方按有关认证收费标准和甲方实际申请产品认证时发生的项目收取认证费用。2.甲方应交纳的认证费用。

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护公司生活和生产环境,防治污染,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确保全面完成污染减排指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逐步实现清洁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_____________公司。 第三条、总经理是公司最高管理者,是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认真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公司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召开公司级会议,解决有关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并对本制度的贯彻落实负领导责任。 第四条、公司领导实行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对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并进行内部考核。组织本单位职工专业技能培训,确保职工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错误或习惯性操作引发污染事故。 第五条、公司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或监管队伍,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 第六条、公司安全环保处环保科负责具体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配合督察室共同推进公司清洁生产工作,对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各排污单位进行考核,负责组织对污染事故的调查,并有权力提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工作。 第七条、公司生产部门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将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确保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并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环境事件负责。 第八条、工程管理部门在组织新、扩、改建项目论证审查时,要将环境保护列入项目重要内容,确保环保“三同时”,并采用先进适用的污染物治理、防护技术。 第九条、设备管理处要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设施的统一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并对环保设备的技术状况和正常运行负责。 第十条、安保人员对厂区绿化维护负有兼管责任,将对厂区草坪、树木等的管理纳入考核,避免因兼管不善造成的草坪、树木等踩踏、坏死、丢失等现象。 第十一条、公司所购原材料要确保优先选用清洁、无害、无毒或低毒的,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第十二条、公司各单位要重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安全环保处环保科负责编制环保培训教材,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 第十三条、公司要有计划的培养和引进环保专业人才。各单位在进行职工培训教育时,应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职工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保专业技术水平。 第十四条、安保人员要对公司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计调查,并汇总上报公司领导。 第十五条、公司任何员工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破坏环境、毁坏花草、树木的行为向公司领导或有关部门举报。 第十六条、公司各生产工序应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努力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第十七条、公司每年投入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及防治,新技术研发应用,持续改善厂区环境状况。 第十八条、生产车间必须保证环保设施随生产同步运行,环保设施或设备进行检修,须向设备机动处、安全环保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实施。环保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第十九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同时加强节水管理,避免浪费水资源现象。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编制组 二〇〇八年七月

目 录 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1) 1.1 任务来源 (1) 1.2 目的和意义 (1) 1.3 法律依据、编制原则和技术依据 (1) 1.4 标准编制工作过程 (1) 2 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及发展趋势 (1) 2.1 环境保护产品标准方面 (1) 2.2 标准编制规范和指南方面 (3) 3 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 (3) 3.1 本标准的结构和内容编排 (3) 3.2 本标准的前言 (4) 3.3 本标准的范围 (4) 3.4 本标准中的术语 (4) 3.5 产品技术要求编制的基本要求 (4) 3.6 产品技术要求的构成要素 (4) 3.7 产品技术要求构成要素的编制要求 (4) 3.8 产品技术要求编写的其他要求 (5) 4 与执行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标准的关系 (5) 5 实施本标准的措施建议 (5)

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1.1 任务来源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的制定任务,来源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下达的编制任务,项目编号为1539,序号93号。 1.2 目的和意义 为了加强和规范环境保护产品标准编制工作,推进环境保护产品标准化进程,促进环境保护产品生产行业健康发展,制定《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 本导则是为统一环境保护产品标准编制工作而制定的基本规定。导则以标准的形式规定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写的基本要求、标准的构成、条文的编排和条文的写法等,旨在指导环境保护产品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是环境保护产品标准的基础标准。 1.3 法律依据、编制原则和技术依据 本标准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41号)等。 编制本标准采用的原则为:以GB/T 1.1和GB/T 1.2系列标准为基础,参考化工、机械、船舶等行业的产品标准编写规范,遵照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政策、标准及其规划,以及环境保护产品的特点进行编制。 本导则主要采用的技术依据为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 1.4 标准编制工作过程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下达的任务,本标准编制工作从2007年1月开始,主要进行了国内外资料的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编写标准大纲。2007年7月完成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指南》开题报告和标准编制大纲,进行了专家论证。开题论证会上明确了标准的编制方向和原则,通过了编制大纲,并将标准的名称改为《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随后,根据开题报告提出的方法和原则,按照编制大纲进行了标准初稿的编写。经过多方咨询、讨论,对初稿进行修改后,于2008年5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中,主编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合作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助收集相关资料、参与编制方案拟订、标准编制技术咨询。 2 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及发展趋势 2.1 环境保护产品标准方面 2.1.1 国外情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发布了环境保护产品相关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保护产品技术标准和产品分类标准,如《清水和污水用管》(ISO 559-1991),《空气或其它气体的净化设备 除尘器的分类》(ISO 6584-1981);美国国家标

环保认证及意义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及意义 首先,阐述环保协会在中国体制内及环保领域的重要作用及其权威性; 其次,被环保协会认证后的企业的责任及意义; 然后,介绍水质监测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最后,作为研发、生产、制造为一体的深圳市航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在获得环保认证后, 在水质监测领域的责任及意义。 一、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简介 1996年,原国家环保局开始实施环保产品认定制度。根据《关于调整环境保护产品认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发[2000]130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环保产品认定工作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进行。为适应新的认证制度的需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建了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实施的环保产品认定工作将转移到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是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授权承担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惟一机构。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将按照“工厂(现场)检查+产品检验+认证后监督检查”这一国际通用的认证模式开展环保产品认证,产品认证的范围包括水污染治理产品、空气污染治理产品、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品(包括焚烧炉产品)、环境监测仪器、环保药剂及材料等六大类产品,目前列入认证目录的产品100余项。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建,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专业环保产品认证机构。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依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专业能力,认证具有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与全国环保企事业单位和环保系统建立了广泛的社会联系,并参与国家环境保护产品标准制(修)订工作,熟悉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使其认证工作更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 二、环境保护产品的分类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详解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详解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目录 305文件概述 1、职责与资源 2、质量文件与产品标准 3、供应商质量控制 4、生产过程控制 5、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 6、检验仪器和设备 7、不合格品的控制 8、内部质量评审制度 9、产品的一致性 10、标志、铭牌、包装、搬运和储存 305文件概述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CCAEPI-GK-305) 简称305文件,2009年改版 10个方面24个质量控制要素305文件概述 认证中心评定规则 A级B级C级 符合要求 或存在微 量缺陷 较少缺陷, 短期整改后 可符合要求 较多缺陷或 严重不足, 短期内难以 符合要求 305文件概述认证中心评定规则24个质量评审要素中: ●全部为A ●1项≤B ≤8项,其余为A ●出现C项,B>8项合格 基本合格,整改 不合格 1、职责与资源 1.1 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产品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相互 关系。 工厂应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授权其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 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1、职责与资源 1.2 资源 工厂应配备必要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 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 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人员具备 必要的能力。 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要的环境。职责与资源常见问题 工作区域小 实验室 不规范 区域划分 不清晰 工作环 境较差 例1: 原材料存放应设有固定的区域应设有专门的废物废料区 各工作区域应界限清晰

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 1防止水土流失 对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不同的区域进行绿化、硬化或覆盖等,以保证现场没有裸露的地表土防止水土流失。适当位置设置排水沟及相应的滤网和沉淀池来沉积雨水中的泥土,定时清理防止流失。 种植花草裸土覆盖 2扬尘控制措施 2.1材料堆放、储运引起的扬尘控制方法 (1)对水泥必须贮存在密闭的仓库,在转运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戴防尘口罩,搬运时禁止野蛮作业,造成粉尘污染。 (2)对砂、灰料堆场,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堆放在规定的场所,按气候环境变化采取加盖措施,防止风引起扬尘。 2.2对作业活动的扬尘控制方法 (1)工人清理建筑垃圾时,首先必须将较大部分装袋,然后洒水,防止扬尘,清扫人员戴防尘口罩,对粉灰状的施工垃圾,采用吸尘器先吸后用水清洗干净。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设专门的垃圾存放棚,并将垃圾堆放区设置在避风处,以免产生扬尘,同时根据垃圾数量随时清运出施工现场,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后,用苫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 (2)拆除过程中,要做到拆除下来的东西不能乱抛乱扔,统一由一个出口转运,采取溜槽和袋装转运,防止拆除下来的物件撞击引起扬尘。 (3)气割和焊接按一般要求在敞开环境中作业,若在通风不畅

场所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另外采取通风措施。 (4)对于车辆运输的地方易引起扬尘的场地,首先设限速区,然后派专人在施工道路上定时洒水清扫。 洒水清扫降尘棚 (5)砂、灰料的筛分,在大风的气候条件下不要作业。 (6)五级风以上不得进行土方施工。回填土工程时运土车辆在出大门口外,马路上铺设草垫,用于扫清轮胎上外带土块,出入工地的车辆必须冲洗干净。现场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也应当进行洒水压尘。每天收车后,派专人清扫马路,并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3噪声控制 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执行GBl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的噪声限值,并按GBl252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进行声级测量。 3.1机械设备的噪音控制 (1)进行土方施工作业的各种挖掘、运输、运输设备,应保持机械完好,在施工前应按照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作好维修保养,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低噪声型冷却塔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HJ HJ/T 385-2007 代替HCRJ 018-1998

目录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2) 6 检验规则 (2) 7包装和运输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噪声测量方法 (4)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提高低噪声型冷却塔产品质量水平,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低噪声型冷却塔的技术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低噪声型冷却塔》(HCRJ018-1998)废止。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浙江联丰集团公司、广东省阳江市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 12 月 3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08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II

低噪声型冷却塔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噪声型冷却塔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机力通风式单台冷却水量≤500m3/h的低噪声型冷却塔(以下简称冷却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 7190.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1462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T 15173 声校准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冷却塔标准点 指冷却塔进风口方向,离塔壁水平距离为一倍塔体直径,距安装基准平面1.5m高的点。 a×,当塔体直径小于1.5m时,取1.5m;当塔形为矩形时,取塔体的当量直径D=1.13b 其中a、b为塔的边长。 3.2 风机直径 指风机叶轮直径。 3.3 出风筒斜45°外上方测点 指出风筒上缘外斜上方45°,离开风筒上缘距离等于风机直径的点。当风机直径小于1.5m时,测量距离取1.5m。测点应位于塔进风侧。 4 技术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冷却塔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及技术文件进行制造。 4.1.2 冷却塔的设计、制造及性能应符合GB 7190.1的规定。 4.2 噪声限值 1

环保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环保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环保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编号:C CAEPI-RG-Q-020 燃煤常压热水锅炉 2005-1-1发布 2005-1-1实施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发布

目录 1.适用范围┈┈┈┈┈┈┈┈┈┈┈┈┈┈┈┈┈┈┈┈┈┈┈┈┈1 2.认证模式┈┈┈┈┈┈┈┈┈┈┈┈┈┈┈┈┈┈┈┈┈┈┈┈┈1 3.认证的基本环节┈┈┈┈┈┈┈┈┈┈┈┈┈┈┈┈┈┈┈┈┈┈1 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1 认证申请┈┈┈┈┈┈┈┈┈┈┈┈┈┈┈┈┈┈┈┈┈┈┈1 型式检验┈┈┈┈┈┈┈┈┈┈┈┈┈┈┈┈┈┈┈┈┈┈┈1 初始工厂检查┈┈┈┈┈┈┈┈┈┈┈┈┈┈┈┈┈┈┈┈┈2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3 认证后的监督┈┈┈┈┈┈┈┈┈┈┈┈┈┈┈┈┈┈┈┈┈3 5. 认证证书┈┈┈┈┈┈┈┈┈┈┈┈┈┈┈┈┈┈┈┈┈┈┈┈┈4 认证证书的保持┈┈┈┈┈┈┈┈┈┈┈┈┈┈┈┈┈┈┈┈4 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4 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5 6. 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5 准许使用的标志式样┈┈┄┈┈┈┄┈┈┄┈┈┄┈┈┄┈┈5 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5 加施方式┈┈┄┈┈┄┈┈┄┈┈┄┈┈┄┈┈┄┈┈┄┈┈5 标志位置┈┈┄┈┈┄┈┈┄┈┈┄┈┈┄┈┈┄┈┈┄┈┈5 7. 收费┈┈┄┈┈┄┈┈┄┈┈┄┈┈┄┈┈┄┈┈┄┈┈┄┈┈┄5附表1民用燃煤常压锅炉检测项目及要求┈┄┈┈┄┈┈┄┈┈┄6附表2 检验报告内容┈┈┄┈┈┈┈┄┄┈┈┄┈┈┄┈┈┄7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977 The Civil Subjects Establish, Change And Terminate Their Corresponding Civil Legal Relations, And Then Determine Their Respectiv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Terms Are Binding On The Parties And Need To Abide By Them. (示范文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签署时间:_______________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正式 样本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合同资料可用在各个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其对应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订立,进而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条款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甲方: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乙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有关规定,_________(甲方)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乙方)申请对其生产的产品按有关产品认证的规则程序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实施产品认证范围及依据的标准 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的范围为_________,开展认证所依据的标准及技术要求为_________。 二、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的基本程序 1.认证申请和受理; 2.抽样检测; 3.现场检查; 4.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

环境保护管理与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与措施 第一节环境保护体系 1. 环保施工目标 我公司本着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视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尽 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严格按照ISO14000标准,采取有效环境保护与控制扬尘污染措施,保证绿色施工。 1.1总体方针 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本企业《环境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把“预防、控制、监督和监测”这一环境管理基本思想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以“预防”为核心,以“控制”为手段,通过“监督”和“监测”不断发现问题,约束自身行为,调节自身活动,为实施环境持续改善,营造“绿色工地”取得依据。 1.2绿色施工的思路 识别环境因素→ 确定绿色施工目标、指标→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建立绿色 施工组织机构→ 培训、提高意识和能力→ 环保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监督与监测→持续改进 1.3绿色施工目标 (1)施工现场场界噪声 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 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 (2)扬尘控制

现场目视无扬尘。 现场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3)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中的COD达标(COD=300mg/L)。 (4)废弃物管理 分类管理,合理处置各类废弃物,有毒有害物回收率100%。 (5)室内环境控制 从结构施工阶段开始到装饰装修工程,严格控制各项原材料中有害 物质、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6)其他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不产生光污染。 采取措施节约水电能源,节约纸张等资源。 2. 环保因素的识别、分析及管理 在工程施工期间有效控制现场的扬尘、噪音等污染,防止污染周围水体和周边等是本工程环境控制的要点。 针对本工程特点,开工初就首先识别施工生产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主要是水、气、声、渣)及其会造成的影响,对挥发性气味的材料,要采用隔离封闭等措施进行控制。针对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编制环境管理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标准范本)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nd clea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parties, the following terms are reached on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iness,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本合同书下载后可随意修改

合同编号:YH-FS-504325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 说明:本服务合同书根据有关规定,及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同时对当事人进行法律约束,本着自愿及平等互利的原则达成以下条款。文档格式为docx可任意编辑使用时请仔细阅读。 甲方: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乙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有关规定,_________(甲方)向中国质

量认证中心(乙方)申请对其生产的产品按有关产品认证的规则程序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实施产品认证范围及依据的标准 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的范围为_________,开展认证所依据的标准及技术要求为_________。 二、实施产品环保认证的基本程序 1.认证申请和受理; 2.抽样检测; 3.现场检查; 4.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 5.获得认证后的监督。 三、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1.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始终遵守认证计划安排的有关规定; (2)为进行评介做出必要的安排,包括审查文件,进入所有的区域查阅所有的记录(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和评价所需人员(例如检验、检查、评定、监督)和解决投诉的有关

CQC环保产品认证

C Q C环保产品认证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CQC中国环保产品认证 一、定义 环保产品认证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展的自愿性产品认证业务之一,以加施“中国环保产品认证”标志的方式表明产品符合相关环保认证的要求,认证范围涉及污染防治设备和家具、建材、轻工等环境有利产品。旨在通过开展环保认证,推广环境有利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推动居住环境及自然环境的改善,力促达到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流程 1 基本流程 A. 认证的申请 B. 产品检验 C. 初始工厂检查 D.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E. 获证后的监督 F. 复审 一般情况下,产品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初始工厂检查;必要时,可在工厂检查时抽样。 2.认证申请 按认证单元申请认证。申请质量环保认证的家具首先应满足相应的产品标准,家具所用的原材料需满足相应的产品标准和认证要求(如玻璃的CCC认证)。申请认证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申请资料 A. 正式申请书(网络填写申请书后打印或下载空白申请书填写) B. 工厂检查调查表(首次申请时) C. 家具产品表述() 证明资料

A. 申请人、制造商、生产厂的注册证明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生产许可证(首次申请时) B. 申请人为销售者、进口商时,还必须提交销售者和生产者、进口商和生产者定力的相关合同副本 C. 有效的监督检查报告或工厂检查报告(如有) 三、费用: 认证费用按CQC有关规定。 表2 初始工厂检查/监督检查/复审检查人·日数 四、单元划分 家具的主要组成材料有:木材、人造板、皮革。纺织品、石材、金属材料、软体填充料等材料。家具认证单元首先按材主材质性状来划分认证单元:木质家具系列、软体家具系列、金属家具系列;然后按照家具功能来划分认证单元,具体单元的划分见表1.不同的生产场地的生产为不同的认证单元。 表1 家具环保认证单元划分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一、创建文明工地得目得与意义 文明施工就是指科学组织施工,提倡工程质量优良与施工安全,建造舒适得生产、生活与办公环境,保持施工场地整洁、卫生,创造工地良好得文明气氛,组织严格、合理管理得一项施工活动。 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就是建筑行业落实国家政策、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抓得结合点,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同时也就是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创建文明城市得重要部分。 创建文明工地对于施工企业树立得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效益,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得队伍等具有不可估量得作用。 创建文明工地对建筑行业中得“脏、乱、差”、违章施工、野蛮作业得状况就是强有力得一击,就是对简单粗放管理、乱堆放、丢失损坏、浪费严重、危险作业、打架斗殴、嫖赌等不文明行为与愚昧落后管理敲响警钟。 创建文明工地就是企业展示实力得一个窗口,就是自我提高与进步得进行曲,对增强企业在社会上得知名度、竞争力,提高企业得规范化管理,发扬我企业“立志中天,争创一流”得精神等具有不可低估得作用。 抓住公司已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综合管理体系认证,认真执行各项标准与要求,通过文明工地得创建,使公司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1.1创建文明工地得基本内容 1、施工管理现场规范化 围档围护;

场容场貌; 标识标牌; 作业条件环境保护; 防火防爆防毒; 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 2、施工安全达标创优 安全管理; 脚手架与平台; 施工用电; “三宝”与“四口”; 模板支撑施工荷载; 塔吊提升设备; 中小型机械设备。 3、工程质量优良 质量管理; 计量管理; 主体结构质量; 安装工程; 工程技术资料。 4、办公、生活设施整洁卫生办公环境; 食堂; 宿舍; 厕所; 卫生与急救; 生活环境。 5、工地具有良好得文明氛围文明教育; 综合治理;

[整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hjt 389- ).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 Catalytic gas cleaner for industrial organic emission (发布稿) 2007—12—03 发布2008—03—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 HJ/T 389-2007 代替HCRJ 038-1998 I 目次 前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2 5 检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4 7 包装和标牌-------------------------------------------------------------------------------------------------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性能检验方法------------------------------------6 I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技术要求,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HCRJ 038-1998)废止。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环境保护分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2 月3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 年 3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风量为50m3/h~20000m3/h,可去除气态或气溶胶态有机污染物的工 业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