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卸汽车上装设计手册

自卸汽车上装设计手册

改装指南

目录 (1)

第一章改装总则 (4)

1.1目的 (4)

1.2改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法规 (4)

1.3禁止事项 (5)

第二章解放系列产品车型参数 (6)

2.1汽车外形尺寸图 (6)

2.2车型参数表 (6)

2.3各系列车型车架尺寸 (6)

2.4车轮弹跳高度 (6)

2.5整车后悬的规定 (6)

第三章整车计算及质心位置的确定 (7)

3.1轴荷计算及上装部分质心位置确定 (7)

3.1.1参数说明 (7)

3.1.2轴荷计算(4*2、6*2、6*4、8*4) (8)

3.13上装长度尺寸的确定 (8)

3.14上装质心位置(高度)的确定 (9)

3.2动力参数计算 (10)

3.2.1最高车速 (10)

3.2.2最大爬坡度 (10)

3.3变速器取力器的功率和扭矩 (11)

3.4侧倾稳定角的计算校核 (11)

第四章上装部分(以自卸车为主) (12)

4.1 副车架 (12)

4.1.1 副车架的要求 (12)

4.1.2 副车架的结构形式及尺寸要求 (12)

4.1.3 副车架与主车架的固定 (15)

●1车架上的止推连接板………………………………………………...

● 2 止推连接板……………………………………………………………

● 3 托架连接……………………………………………………………….

● 4 U形螺栓………………………………………………………………..

● 5 弹性元件连接…………………………………………………………

● 6 组合连接……………………………………………………………….

4.2 液压系统的要求 (19)

4.2..1 油缸规格及安装技术要求 (20)

4.2..2 油泵规格及安装技术要求 (22)

4.2..3 高、低压油管规格及安装技术要求 (24)

4.2.4 液压阀的选配与技术要求 (28)

4.2.5 几种典型的自卸车液压系统与技术特点 (29)

4.3专用装置与底盘的布置关系 (31)

4.4自卸汽车上装 (31)

4.5提高后翻自卸车稳定性的措施 (32)

第五章取力器 (33)

5.1 概述 (33)

5.2 取力器的选择与改装 (33)

5.3解放系列车型取力器类型、参数及安装位置汇总 (34)

第六章底盘改装注意事项................................................... .38 6.1制动系统与电器系统的改装. (38)

6.1.1 管路的布置 (38)

6.1.2 电气装置………………………………………………………………………………38.

6.2 车架的钻孔与焊接 (39)

6.3 鞍式牵引车鞍座的安装及定位技术要求 (41)

6.3.1鞍式牵引车鞍座的安装技术要求 (41)

6.3.2鞍式牵引车鞍座的定位 (42)

第七章各类专用汽车的改装(待编) (43)

附录 (44)

第一章改装总则

1.1目的

目前,使用解放商用卡车系列车型底盘改装各种专用车辆的改装厂家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证改装后的质量,希望各改装厂家能依据本指南指导改装。本改装指南就是以此目的而制定的,是上装制造和安装的指导性文件。

本改装指南适用于一汽解放生产制造的中重型系列卡车的底盘。改装厂家要对上装的专业设计及其在底盘上的安装负责。对于未经一汽解放批准及检验、由于上装配置不当造成的底盘非正常损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将概不承担经济和法律的责任,底盘的保修保证也自动作废。

本改装指南在技术上有助于改装厂家对上装进行设计、安装及对底盘进行必要的改制。改装厂家同时要依据所有的法规规定、事故预防规程和其他的规则(如企业标准、操作说明书、改装手册等)。

改装厂家要对改装后的车辆在交通安全性、维修保养方便性、行驶性能等方面予以负责。特别是对出口汽车,要考虑出口国的法律、法规及其特殊的使用条件。

一汽解放保留对本改装指南的及时更改以及对各底盘的不同说明。

1.2改装技术要点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法规

改装时的技术要点是:

1.改装部分的结构与车架连接的合理性;

2.改装后整车重心位置的合理性(轴荷分配、重心高度、左右承载均匀等);

3. 在原底盘上进行再加工的合理性、安全性及符合法规限制的情况。

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法规

1.专用车辆的各项参数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改装车辆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GB7258)、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以下简称GB1589)的有关条款和相关专用汽车国家标准及法规的规定。

2.改装后的车辆外廓尺寸和后悬不得超过标准限值

3.上装设计时,应遵守底盘方面的有关规定,不要随意改动底盘上已有的功能。上装制造和安装时,未经许可不能随意改变底盘轴距和轮距、有关部件及其位置。

4.为了尽可能利用法规允许的最大轴荷限值,应尽量使上装的重心与底盘有效载荷的中心重合。

5.改装后的专用车辆的轴荷必须符合相应的法规。改装车的最大总质量及其轴载质量应尽可能与原车接近,不得随意增大汽车的总重。

6.各种改装车应遵循的法规摘录于附录。

1.3一般注意事项

?整车空载时至少整车总重量30%的载荷施加在转向桥上以防止转向特性的改变

?整车满载时至少整车总重量20%的载荷施加在转向桥上以防止转向特性的改变

?上装的设计应该保证左右侧的重量差不大于3%,如超过3%可能会导致整车倾斜

?汽车或汽车列车驱动轴的轴荷不允许小于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允许总质量的25%。

?要当上装伸出在驾驶室之上时、应保证翻转驾驶室的自由通过性(见图)

①翻转驾驶室必要的空间

②变速器换档机构的自由空间,半挂牵引车的半挂车回转范围

③驾驶室翻转点区域里的自由空间

?上装应该不妨碍进行底盘和部件的检查与维护作业

?在装配某些变速箱与取力器车型上,推荐在其上装的地板上开维修天窗,以易于接近变速箱换档组件;对发动机后部安装了非离合器控制型取力器(如

混凝土搅拌车全功率取力器)的车来说也应该容易接近。

?上装应该为悬架运动和扭转期间的车轮和轮胎留出足够的空间。

?※在开始工作之前,应仔细阅读所有有关上装的资料,如改装车手册、使用说明书等。

第二章解放系列产品车型参数

2.1汽车外形尺寸及参数表

各型车具体尺寸、质量参数可通过《解放年度改装车技术手册》查询,本指南不再赘述

2.2各系列车型车架尺寸

各型车具体车架尺寸可通过《解放年度改装车技术手册》查询,本指南不再赘述

2.3车轮弹跳高度

●车轮最大弹跳高度以车架上翼面为基准测量,其值在100-190mm,上装

与车轮上方之间必须保证此间隙。

●装雪地防滑链的车轮须再加50 mm

2.4整车后悬的规定

●车辆的后悬应符合GB 7258中4.3条款的规定:

客车及封闭式车厢(或罐体)的机动车后悬不允许超过轴距的65%。对于专用作业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其后悬可按客车后悬要求核算,其它机动车后悬不允许超过轴距的55%。机动车的后悬均不应大于3.5m。

注:对于多轴机动车,其轴距按第一轴至最后轴的距离计算(对铰接客车按第一轴至第二轴的距离计算),后悬从最后一轴的中心线往后计算。

对于客车,后悬以车身外蒙尺寸计算,如后保险杠突出于后背外蒙皮,则以后保险杠尺寸计算,不计后尾梯。

第三章 整车计算及质心位置的确定

3.1参数说明

● 轴荷计算所需数据:

底盘整备质量时前、后桥载荷;前、后桥允许最大载荷;理论轴距。 L 0 ——理论轴距

F V ——前桥允许有效载荷=前桥允许最大载荷—底盘整备质量时前桥载荷 F H ——后桥允许有效载荷=后桥允许最大载荷—底盘整备质量时后桥载荷

G ——允许有效载荷总质量= F V + F

H (上装质量+载质量+驾驶员) 注:1。上装和其它装备,例如随车吊,未包括于底盘整备质量中。

2.允许前桥载荷和后桥载荷受法规限制。

3.理论轴距: 计算如下:

◆ 4*2—前、后单桥 L 0= a

◆ 6*4—后平衡桥

L 0= a + b 2

◆ 8*4— 双转向桥加平衡杆、后平衡桥

L 0= a 2 + e + b 2

◆ 6*2—中间支撑轴

L 0= a + b - d

d =允许中支撑轴轴荷×b 允许总的后轴荷(驱动轴+支撑轴)

◆ 6*2—后支撑轴

L 0= a + d

d

=

允许支撑轴轴荷×b

允许总的后轴荷(驱动轴+支撑轴)

3.1.2轴荷计算

对以4*2、6*2、6*4、8*4、

8*2驱动形式的底盘,均可以下式

计算上装及载荷的重心位置。

C = F V × L 0 G

或C = (G —F H ) × L 0 G

※各种驱动形式的理论轴距L0计算

见上述说明

※对于8*2支撑轴的计算可参照6*2

带中间支撑轴的计算形式计算L0

3.13上装长度尺寸的确定

货箱长度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L=(L1-L2)×2 或L=(L0-L2-C)×2 其中:L货箱外部尺寸

L1货箱重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

L2货箱最前端到前轴中心线的距离,不小于810mm

另外,车架后端距上装后端的距离不得超过200~300mm。后牵引销中心距整车后端的距离不得超过300mm。

3.14上装质心高度的确定

从横向稳定性出发,主要应使汽车能做到先侧滑后滚翻。先侧滑后滚翻的条件是:

B/(2hg)〉ψ

公式中:B——前轮距,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