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舟山市腾立机械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

编制人:职务:

审核人:职务:

批准人:职务:

编制单位:舟山市鼎衡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7年2月2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地质情况概述 (1)

三、编制依据 (2)

四、施工工艺流程 (2)

五、施工准备 (2)

六、压桩工程施工方法 (3)

七、对周围建筑物的防护措施 (5)

八、施工设备计划 (5)

九、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6)

十、打桩工程质量控制 (7)

十一、施工人员组织管理 (8)

十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9)

十三、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1)

一、工程概况

舟山市腾立机械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位于金塘镇西堠工业园区,由舟山市腾立机械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杭州市教育建筑设计所有限公司设计,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勘察,监理为杭州广厦建筑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舟山市鼎衡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建筑总面积6093㎡,厂房一工程建筑面积为3123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地上三层,建筑高度为11.90米,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二级,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厂房二工程建筑面积为2970平方米,单层单跨钢结构门式刚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0.70米,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二级,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

本工程厂房一为桩承台基础,基础分为A、B、C共3个框架区域,其中A、B框架区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C框架区域采用泥浆护壁灌注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10-1全风化熔结凝灰岩为桩端持力层,进入持力层不少于0.5米,管径?500管桩,管桩选用PC-A500(100),单桩竖向特征值为850KN,压桩荷载1700KN以上。

二、地质情况概述

根据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岩石工程勘察报告中所报告的内容,按地基土的岩性特征、成因时代、埋藏分布规律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将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1层、素填土(Qml)

杂色、由块石、碎石及粘性土组成,块石、碎石含量约为50-60%,一般粒径8-10cm,最大可达10-20cm,新近堆积,结构松散。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2m)

②-1层、粉质粘土(Q

4

灰黄色,软可塑,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震反应缓慢,切面光滑。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2m)

②-3层、淤泥质粘土(Q

4

灰色、流塑,呈饱和状态,夹粉细砂薄层,含腐植物及少量贝壳碎片,高压缩性,干强度高,韧性高,摇震反应无,切面有油脂光泽,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2m)

⑤-1层、粉质粘土(Q

3

灰褐色、灰黄色,硬可塑,中等压缩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切面光滑,摇震反应缓慢。该层局部相变为粘土。该层场地普遍分布。

⑩-1层、全风化熔结凝灰岩(J

3

黄褐色,岩石风化明显,岩石结构基本破坏,岩体极破碎,岩芯呈土状或碎屑状,全

风化。该层局部揭露,在ZK21、ZK22缺失。

⑩-2层、强风化熔结凝灰岩(J

3

黄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锤击易碎,熔结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强风化。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三、编制依据

舟山市腾立机械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施工图纸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0浙G22图集

四、施工工艺流程

五、施工准备

1、技术资料准备

1)、作业前,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识读设计图纸及其技术说明文件,明确设计意图,了解设计要求。

2)、土建专业工程师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的图纸汇审,从施工操作的可行性、方便性、安全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接受设计单位技术交底,监理单位监理工程交底,办理图纸会审手续作为今后施工的重要依据。

3)、专业工程师根据设计图纸、工程量大小、工程复杂程度、工程施工和技术难点,以及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要求,编制详细的专业工程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对本工程的施工进度、操作程序和施工方法、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目标等进行明确地规定。针对性的对一些施工难点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以确保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2、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前,专业工程师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验收规范,对参与施工的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工程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交底,并办理施工技术交底手续,便于今后的焊接及施工管理。

2)、施工前,会同土建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整个施工工艺流程开会探讨,为下一步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3)、施工前,按照该工程量进行机具配置计划,优化配置好各种施工机具,做好施工机具的准备工作。

3、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准备

1)、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具要按公司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检验,只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桩进场后,材料员与专业工程师对进场的材料进行验收,核对材料的规格、厚度、质量等,把结果记录下来。

六、压桩工程施工方法

1、试打桩

根据桩基设计图纸及地质钻探资料,在开工前由各方选择有代表的工程桩或试验桩进行试桩工作,核查地质资料是否准确,打桩机及桩锤选用的合理性,并确定工程桩大面积施工时应控制的各项指标及施工标准。

2、测量放线

1)、测量员利用轴线控制网和控制点,准确放出桩位。此过程施工员必须跟踪复核,并形成记录,工程结束后整理归档。

2)、桩位测量放线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测量员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桩位的位置与控制点的相应关系,计算出放样所需的各项数据,并将计算结果提交给施工员进行复核。

②施工员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桩位的位置与控制点的相应关系,自行计算放样数据,并将结果与测量员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对,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放样。

③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利用前、后视点调整零度线,再利用极坐标法和已计算出的桩位数据进行准确放样。

④施工员在测量员放样结束后,利用经纬仪复核已放桩位,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⑤放样结束后,以工程桩位点中心,用白灰按桩径大小画一个圆圈,以方便插桩和对中。

3、压桩

1)、压桩机安装就位,按需要的总重量配置压重。

2)、检查有关动力设备及电源等,防止压桩中途间断造成土体固结沉桩困难。

3)、压桩前认真检查管桩质量,如有质量问题不得使用。

4)、认真监视压力变化,如有突然上升或下降,应暂停压桩,待处理正常后方能继续压桩。

5)、详细做好压桩记录,在试桩过程中必须记录每米压桩力变化以及地层变化处的压力值。

6)、严格按施工图和编制的压桩顺序施工,已压过的桩应在桩位编号图上标志以免漏桩。

7)、压桩过程设双向经纬仪成90度或线锤校验压桩的垂直度,确保压桩垂直度偏差以及上下节桩中心线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8)、打桩顺序应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周围建构筑物的关系:

①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②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③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④根据桩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根据管桩规格,宜先大后小。

4、焊接接桩

1)、焊接桩插入地下后,要留有0.5m以上置于地面上以方便焊接。

2)、焊接用的焊丝、规格、型号、性能等均应规范规定要求。

3)、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1‰,且不大于20mm。

4)、配二名焊工对向焊接以加快焊接速度和减少焊接应力对桩垂直度产生不利影响。

5)、焊接时,上下端头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刷干净,要求焊接电流合适、焊缝连续饱满,每个接头焊接时应分三层满焊,而且搭接头位置应该错开,以保证焊缝质量。

6)、焊接完成5分钟经自然冷却并由现场监理对焊接质量认可后,方可继续沉桩。

5、终止沉桩

成桩时的成桩标准应按试桩标准进行。当遇异常情况,如遇孤石、送桩深度过深等现象,应找有关人员商讨处理方法。

6、空孔处理

由于送桩后产生的空孔对工地安全及文明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防止人身伤害,送桩后产生的空孔应及时用砂回填至自然地面。

七、对周围建筑物的防护措施

预应力管桩施工时会产生挤土效应,随着桩的沉入,地层中的土体产生位移变形,土体中不同形态的水和气体被排出形成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垂直向上隆起位移和水平方向挤土位移,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产生影响,一般认为此孔隙水压力可达上部复土重的2-4倍,采用静压法施工时由于桩机重很大,施工区不会隆土,挤土应力主要向四周扩散。本工程距离北面建筑物较近,在靠近北面建筑物压桩施工时挤土应力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根据设计工程桩抗土置换量和地质土层特性,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控制压桩速率

在靠近建筑物的一排桩,适当控制日压桩速率,安排最高日压桩量5根以内,以降低超静孔隙压力的增量。

2、加强监测

1)、及时监测驳坎及周围建筑物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发现有挤土、位移现象发生将及时在相应位置设置单排应力释放孔。

2)在管桩施工过程中,以10m间距测施工现场地表的标高,并记录。及时监测场地内土体标高的变化,以指导桩基施工的压桩速度。防止压桩过快导致周边建筑物受挤土影响造成危害。

八、施工设备计划

主要设备配套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