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采区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和采掘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大,工作面的耗电量骤增。如果继续采用以往由采区变电所用低压向工作面供电的方式,显然是不经济、不合理的。为此,专门设计、制造了移动变电站,移动变电站可以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平巷的轨道上,可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并将采区变电所送来的高压电降为与采掘设备电压等级相符的电压后,供给采掘设备使用。供电距离大大缩短,可大幅减少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的经济性。本设计通过对采区负荷的分析和计算选取变压器,根据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并校验高压配装置和低压保护箱。最后,选取并校验了电力电缆,进行了必要的继电保护整定,完成了整个设计。

关键词:高压配电装置;干式变压器;低压保护箱

I

ABSTRACT

As the depth of mining equipment to extend the capacity of growing, the consumption leve l face.if you continue to be used to face with low power,that is not the economy and unreasonal. In this regard, special design making mobile substations, and move parts can be placed in orbit around face, but in the face of moves and power is reduced to a level consistent with equipment of the voltage on, the supply of equipment using.Power distance is shorten,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voltage lo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upply of the economy. This design through to the mining area load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election transform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current, Select and check high pressure devices and low voltage protection case.In the end, select and check the power cable, the necessary of relay protection setting, to complete the whole design.

KEY WORDS: High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Dry type transformer;Low voltage protection case

II

1 概述

1.1移动变电站的结构和功能

KBSGZY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作为一种煤矿井下常用供(变)电设备,因其在设计上具有防爆和防潮性能,因此,它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环境潮湿和含有甲烷混合气体、煤尘、并且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KBSGZY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的紧凑性设计,使其可以不受安装条件的限制,能够安装在距离采掘工作面50-300m的地方,负荷电缆长度大大缩短,可大幅减少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的经济性;KBSGZY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的整体式设计,使移动变电站能够整体装在小车上,便于在井下拆除、移动和安装;KBSGZY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完善的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同时在高、低压开关之间,高压开关与上一级断路器之间具有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装置,能够防止对设备进行错误的操作和错误打开,能够有效的保护操作及维护人员的安全和避免供电设备、线路的人为损毁,使供电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延续,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KBSGZY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独特的设计使设备经济耐用(设计寿命可达30年)、运行可靠。

移动变电站是将井下采区的变电所引来的6000伏电压变为1200伏或690伏电压等级的电压向采掘工作面供电。移动变电站采用防爆结构,适用于具有瓦斯爆炸危险性的矿井,安装在距工作面较近的运输巷道中,容量大,供电距离远,可达500~800米(低压供电距离)。

移动变电站可以随着采掘工作面的向前推进而移动,采用能够移动的变压器(变电站)就可以缩短变电站和采掘工作面动力设备的距离,减少传输损失,并能适当加长工作面的走向长度。现在一些的煤矿综采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已达上千米,就是采用移动变电站的结果。

综采综掘的生产对供电的要求比较特殊,针对综采综掘的电气设备量大,供电距离远的特点,在采掘工作面采用了移动变电站作为主动力电源,移动变电站在采煤和掘进巷道中可以随时移动,极大的减小了供电电压损失。能够保证负荷端子上有足够的电压,保证了综采综掘设备效率的发挥。

从供电的要求上来看,移动变电站有着供电可靠,供电安全,能保证充足的供电量,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减少低压电缆的截面积,即为技术经济合理,极大的减少了建造变电硐室的费用,随着移动变电站的推广应用,油浸变压器将被逐渐取替,极大地减少了因使用

1

油浸变压器产生的漏油、溢油事故,甚至发生火灾事故,消除了矿井安全生产的特大隐患。

1.2煤矿负荷资料

负荷资料见表1-1。

表1-1 采区负荷统计表

Table

1-1

mining area load statistics 编号设备

电流

A

电压

kv

额定功

率kw

需要系

d

K

cosφ备注

1 采煤机183 1140 300 0.58 0.7

2 液压泵站65 1140 75 0.58 0.7

3 液压绞车20 1140 22 0.58 0.7

4 转载机9

5 1140 110 0.58 0.7

5 刮板输送机95 1140 110?2 0.58 0.7

6 破碎机95 1140 110 0.58 0.7

7 喷雾泵35 1140 40 0.58 0.7

8 带式输送机65 1140 75?2 0.58 0.7

2

3 2 负荷计算

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负荷计算的目的是了解用电情况,合理选择供配电系统的设备和元件,如导线、电缆、变压器等。负荷计算过小,则依此选用的设备和载流部分有过热的危险,轻者使线路和配电设备寿命降低,重者影响供电系统安全运行。负荷计算偏大,则造成设备的浪费和投资的增大。为此,正确的负荷计算是供电设计的前提,也是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

2.2 负荷计算方法

供电系统设计常用的负荷计算的方法有二项系数法、利用系数法、需用系数法、和产品单位电耗法等。需用系数法在计算上简便,对任何性质的企业负荷均适用,且计算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公式简单,计算方便只用一个原始公式e d c P K P =就可以表征普遍的计算

方法。该公式对用电设备组、车间变电站乃至一个企业变电站的负荷计算都适用。对不同性质的用电设备、不同车间或企业的需用系数值,经过几十年的统计和积累,数值比较完整和准确,查取方便,因而为我国设计部门广泛采用。

本设计运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设备负荷计算,步骤如下:

(1)用电设备组的负荷计算

用电设备组是由工艺性质相同需要系数相近的一些设备合并成的一组用电设备。在一个车间中根据具体情况将用电设备分为若干组,在分别计算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计算公式为:

e d c P K P = (2-1)

?

t a n c c P Q = (2-2) 22c c c Q P S += (2-3)

式中:

c P 、c Q 、c S ——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无功计算负荷、视在功率计算负荷;

e P ——设备组设备的总的额定容量;

?t a n ——设备功率因数正切值;

d K ——设备的需要系数,由参数表1-1查得。

第六章 采区供电设计

第六章采区供电设计 一、采区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采区变电所的位置一般设在两条采区上山之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设在其它合适的地方,采区变电所的位置应遵循下述原则: 1、应尽量靠近采区用电设备的负荷中心; 2、顶底板条件好,且无淋水及地质构造影响; 3、通风条件好、设备运输方便,且进出线易于敷设。 二、确定供电电压及供电方案 1、采区及设备的供电回路确定 采区用电设备的供电回路数,决定于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工作面的所有机电设备,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对它们停电,仅仅对产量有所影响,而不会引起人员生命发生危险等重大事故,此时,可采用单回路供电。 对于采区变电所的电源进线回路数要通过分析决定,如果一个矿井的采区较多,那么某一采区停电一段时间,对整个矿井的产量影响并不大,对这样的采区供电时,采用一路电源的供电系统便可满足要求了,不需要设置备用电源。 对于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矿井,如果仅设置一个或两个采煤工作面就能完成全矿的计划产量,频繁停电,必将影响全矿生产任务的完成,因此对这类采区供电时,便可考虑设置备用电源,采用双回路或环形供电系统。 对采区中的每一台机电设备来讲,如果停电,仅局部影响生产,采用一路电源对它们供电即可。 对于个别设置了地位十分重要的分区水泵的采区,由于这样的水泵属于一类负荷,如果它和采区机电设备由同一个采区变电所供电,那么对这样的采区变电所供电时,必须设置备用电源,而且由采区变电所对这些水泵供电时,也必须采用双回路或环形供电系统。 2、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目前,在采区供电设计中,采区变电所的入线电压,一般采用6000V。对出线电压,380V 的电压已逐步淘汰。由于设备的功率越来越大,为了减少线路的电能损失,一般在660V与1140V电压之间。对于功率较大的设备,要尽可能选用1140V的电压等级。对一般功率的设备,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部分大型现代化矿井综采工作面电牵引采煤机组已使用3000V电压。 三、负荷分析与统计 为了正确地设计一个新采区供电系统,首先必须对采区的负荷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其内容包括:用电设备的名称、数量、电压等级、功率、功率因数、负荷系数等有关参数,另外

GB_50417_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1

GB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 under the coal mine 2007—05—21发布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46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7—2007,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0.1、2·O·3、2·0.5、2.0.6、2.0.9、4.1.1、4.2.1、4.2.9、5.1.3、5·1·4(4、5、6)、6.1.4、6.3.1(4)、7.1.1、7.1.2、7.1.3、7·1·4、7·1·5、7.2.1、7.2.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 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42号,邮编:43006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建民周秀隆于新胜刘兴晖刘建平马自玫张焱杨敢李明胡腾蛟周桂华杨晓明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

————————————————————————————————作者:————————————————————————————————日期: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GB50417-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7年05月21日发布2007年12月01日实施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GB50417-2007 2007—05—21 发布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4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417—2007,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0.1、2.O.3、2.0.5、2.0.6、2.0.9、4.1.1、4.2.1、4.2.9、5.1.3、5.1.4(4.5.6)、6.1.4、6.3.1(4)、7.1.1、7.1.2、7.1.3、7.1.4、7.1.5、7.2.1、7.2.8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8 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 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42号,邮编:43006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建民周秀隆于新胜刘兴晖刘建平马自玫张焱杨敢李明胡腾蛟周桂华杨晓明 目次 1.总则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题目: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姓名: 编号: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何俊华 专业矿山机电 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 系(部)主任 年月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电力工程系矿山机电专业,学生何俊华于年月日 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专题(论文)题目: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指导老师: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何俊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

员:,,,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 1 页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摘要 电力是煤矿企业的主要能源,由于井下特殊环境,为了减少井下自然灾害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对煤矿企业采取一些特殊的供电要求和管理方法。由于电能够方便而经济地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得,又能简便而经济地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供应使用;无论是工业还是居民生活,电能的应用极为广泛,一旦中断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停顿、居民生活混乱。所以搞好供电工作对工矿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的正常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设计注重能力和技能训练的原则,结合工业企业电气化、电气工程自动化电气控制的目标,以供电设计基础能力为主兼顾供电系统的运行和设备维护与管理等知识。设计搜索、总结了供电方面的知识,为供电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次设计的对象是——平煤股份六矿公司采区供电,由于矿区开采煤层深、用电负荷大井下涌水量大、机械程度高所以选用深井供电系统。 采取供电要求——采区供电是否安全可靠,技术和经济合力将直接关系到人身,矿井和设备的安全及正常生产,由于矿井工作环境特殊,正确选择电气设备和导线,并采用合理供电控制和保护系统,以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和防止瓦斯煤尘爆炸。 关键词:电力,供电,采区,设计

煤矿采区变电所的设计

煤矿采区变电所的设计 摘要 采区供电是否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将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矿井生产。在开拓系统、采煤方法及采区生产机械确定之后,需要进行采区供电计算。其主要内容包括:负荷计算、选择动力变压器或移动式变电站的容量、型号并确定台数、供电系统的拟定、电缆线路的计算、开关设备的选择,以及整定保护的计算。对于上述涉及的计算内容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方面提出的要求:一、要保证供电的安全和经济合理;二、要保证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 该文结合平煤集团八矿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某采区变电所的设备选择与计算,中央变电所的计算,并且对该变电所运行的经济情况进行了概算。在实际运行中表明:该变电所的故障率大大减少,并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文对煤矿井下各类变电所的设计、井下供电系统结构的了解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变电所,防爆型,矿用变压器,采区供电,保护装置 第1章绪论 1.1 平煤八矿的自然条件 1.交通位置 八矿位于平顶山市东11Km,东距京广铁路孟庙车58Km,孟宝支线斜穿井田,许南公 路南北贯穿井田中部,交通方便。 2.地形及地貌特征 采区南部地表地势平缓,为村庄和田地,属第四系地层覆盖。北部为山坡地,出露 地层为下三迭石千峰组,采区地面标高总体在+84m~+230m间 3.气象与地震 本区属于大陆半干燥湿度不足带,年降雨量平均742.6mm最大降水量1323.6mm (1934年),年最小降水量373.9mm最大蒸发量2825mm(1959年),最小蒸发量1490.5mm (1964年),平均绝对湿度13.5%平均相对湿度67%,冰冻期一般为11至次年3月,最大冻土深14cm(1977.1.30)冬、春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最大风速24/s,平均风速28/s. 本区为6度地震烈度区 4.瓦斯、煤尘、自然及地温 瓦斯:依据渝煤科研[1989]124号文《关于平顶山市八矿出煤层及突出矿井坚定意见》,

煤矿供电设计参考

某煤矿(整合0.15Mt/a)供电设计 (仅供参考) 第一节供电电源 一、供电电源 某煤矿矿井双回路电源现已形成,其中:一回路电源由1#变电所10kV直接引入,LGJ-70型导线,距离矿区7公里;另一回路电源由2#变电所10kV直接引入,LGJ-120型导线,距离矿区20公里。 第二节电力负荷计算 经统计全矿井设备总台数84台,设备工作台数66台;设备总容量1079.64kW,设备工作容量696.34kW,计算负荷为: 有功功率:513.24 kW 无功功率:425.94 kVar 自然功率因数COSΦ=0.77 视在功率:666.96 kVA 考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乘0.9同时系数后: 全矿井用电负荷 有功功率:461.92 kW 无功功率:383.35 kVar 功率因数COSΦ=0.77 视在功率:600.27 kVA 矿井年耗电量约243.89万kW·h,吨煤电耗约16.26kW·h/t。 负荷统计见表1。 第三节送变电 一、矿井供电方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应有两回电源供电,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根据本矿井现有的电源条件,设计在本矿井工业场地内建10kV变电所。两回10kV电源分别引自10kV 1#变电所

和2#变电所。 二、10kV供电线路 设计对线路导线截面,按温升、经济电流密度、线路压降等校验计算如下: 1、根据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截面积 导线通过的最大电流:(两回10kV线路,当一回故障检修时,另一回10kV线路向本矿供电时,导线通过的电流最大) I j=P/(3UcosΦ)=513.24/(1.732×10×0.77)=38.5A 导线经济截面: S=I j/J=38.5/0.9=42.8mm2(J为经济电流密度) 通过计算,实际选用的钢芯铝绞线截面满足要求。 2、按电压降校验 由10kV1#变电所和2#变电所向本矿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供电的两回10kV线路供电距离分别为7km和20km,正常情况下两回线路同时运行,当两回10kV线路中一回线路事故检修时,由另外一回10kV线路向本矿供电。按正常情况及事故情况对两回电源线路分别做电压降校验如下:1)正常情况下 两回10kV线路同时运行,线路电压损失: ⑴1#变电所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 ΔU%=Δu%PL/2 =0.745×0.51324×7/2 =1.34%。 线路能满足矿井供电。 ⑵2#变电所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 ΔU%=Δu%PL/2 =0.555×0.51324×20/2 =2.85%。 线路能满足矿井供电。 2)事故情况下 单回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 ⑴1#变电所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

煤矿地面变电所设计

第一章矿井(区)概况 一、概述 1、目的与任务 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生产供电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为满足煤矿对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需要,迫切要求增长供电容量,拟新建35k V 变电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此设计任务旨在体现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检验本专业的学习结果,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既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2、矿井概述: 本矿井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东部,地跨茄子河区、桃山区,东起铁东-新富附近,西止308省道;南自万宝村断层,北至华楠县边界。东西长40~150km,南北宽135k m左右,面积约127平方公里。百年最高洪水位0.2米,交通便利,地处山区, 所在海拔高度120M。最高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月平均气温16摄氏度。该矿采用综合开拓方式,年产200万吨,服务年限为100年,瓦斯等级为2级,煤尘爆炸指数为0.15% 二、拟建变电站概况 1、本变电所电源以双回路与 5km外的电厂相连。该电厂为汽轮机发

煤矿采区变电所供电设计

XXXX煤矿 采区变电所设计 设计: 审核: 批准: 二0一三年二月五日

一、概况 -400西变电所位于-520水平上平台,负责-350水平变电所、西五采区、-520水平的供电,-350水平变电所负责西四采区和西三采区的供电;西五采区现有一个掘进工作面,一个采煤工作面,-520水平现有一个掘进工作面;各采区采掘均分开供电,并实行“三专两闭锁”,掘进工作面均采用双风机双电源,采区变电所设在大巷进风流中,高压供电电压为6kv,采区用电设备电压为660v,信号照明电压为127v。 二、采区设备负荷统计 1、-350水平变电所负荷统计 2、西五采区负荷统计 1、采煤设备负荷统计表

3、-520水平负荷统计

三、高压电缆截面确定 (1)-400西变电所电缆截面 按设计规定,初选MYJV 22-3×35交联聚氯乙烯干式高压电缆,其主芯线截面A=35mm 2。电缆长度为实际敷设距离1900m 的1.05倍,为1995m 。 ①按照长时允许电流校验高压电缆截面 查表得这类电缆在25°的环境中的长时允许负荷电流为I g =148A , pj pj e x e g U k P I ηcos 3∑ = ∑ e P ——高压电缆所带的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 x k ——需用系数;计算取0.5; e U ——高压电缆额定电压(V), 6000v ; pj cos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0.6; pj η——加权平均效率,0.8-0.9; A U k P I pj pj e x e g 1365.61 760.55 0.90.661.7320.51.1521ηcos 3∑ ==××××= = 注:负荷统计中,包括三台水泵电机的负荷。 I g =136A<148A,故所选电缆能够满足长时工作发热需要。 ②按照经济电流密度校验高压电缆截面 24.6025 .2136 mm j I A n === >253mm 查表经济电流密度: 2 25.2mm A J = 所选电缆截面略小,不够经济,但能满足使用要求。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2)

内蒙古蒙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呼和乌素煤矿煤矿4101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单位:机电科 编制:张东东 日期: 2012年8月1日

呼和乌素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一、原始资料: 1、井田设计能力120万吨/年。 2、井田内布置方式:采区式,运输大巷底板岩巷。 3、矿井瓦斯等级:低等级。 4、采区煤层倾角:0°─5° 设计煤层:4#。 1 / 26 5、 二、设计要求: 1、设计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设计规程、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 2、设计遵循煤炭工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最佳方案。 3、设备选型时,应采用定型的成套设备,尽量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电能损耗,节约能源。 4、设计质量要确保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安全适应性。

目录 第一节、采区移动变电站位置的确定 (4) 一、采区供电对电能的要求 (4) 二、环境要求 (5) 第二节拟定采区供电系统的原则 (5) 一、采区高压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 (5) 二、采区低压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 (6) 第三节采区主要设备 (6) 第四节采区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容量、台数确定 (8) 一、变压器选择注意事项 (8) 二、台数的确定 (8) 三、采区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容量、台数确定 (8) 第五节采区低压供电网络的计算 (11) 一、电缆型号确定 (11) 二、电缆长度确定 (11) 三、选择支线电缆 (12) 四、干线电缆的选择 (17) 第六节采区电气设备的选择 (18) 一、矿用低压隔爆开关选择 (18)

三、磁力起动器的选择 (19) 第七节采区接地保护措施 (19) 第八节采区漏电保护措施 (21)

采区变电所供电设计

煤矿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725水平采区变电所供电设计 一、725水平采区变电所供电概况 725水平采区变电所6kv高压供电,电源取自725水平中央变电所6KV不同母线侧高压开关。根据采区巷道布置,要使采区变电所能顺利的通过运输平巷向整个采区(采煤工作面)进行供电。在回风上山和运输上山联络巷处,低压供电距离合理,并且不必移动采区变电所就能对15102采区的采煤、15103掘进及回采等进行供电。所以把采区变电所布置在回风上山和运输上山联络巷处。 二、725水平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的拟定 (一)、725水平采区变电所高压供电电源回路数的确定 725水平采区变电所供电的2趟6KV电源,取自725中央变电所不同母线侧的高压开关。 (二)、拟定采区供电系统的原则 1、采区高压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 (1)、双电源进线的采区变电所,应设置电源进线开关; (2)、采区变电所的高压馈出线宜用专用的开关。 2、采区低压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 (1)、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所用的设备最省; (2)、原则上一台起动器只能控制一台设备; (3)、当采区变电所动力变压器超过一台时,应合理分配变压器负荷;(4)、变压器最好不要并联运行; (5)、从变电所向各配电点或配电点到用电设备采用辐射式供电,上山及顺槽运输机采用干线式供电; 煤矿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6)、工作点配电点最大容量电动机的起动器应靠近配电点进线; (7)、电系统应尽量避免回头供电; (8)、区域、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组都应实行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9)、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在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的所有掘进工作面应装设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实施。 (三)、725水平采区变电所主要出线概况 1、 725皮带巷胶带运输机、运巷辅助设备(绞车、水泵等)由设立在725胶带顺槽车场处的移动变电站供电,该配电点高压电源取自725采区变电所5#高压开关。

某煤矿井下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所需原始资料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所需原始资料 在进行井下采区供电设计时,必须首先收集以下原始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1)矿井的瓦斯等级,采区煤层走向、倾角,煤层厚度、煤质硬度、顶底板情况、支护方式。 (2)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区段数目、区段长度、走向长度、采煤工作面长度,采煤工作面数目,巷道断面尺寸。 (3)采煤方法,煤、矸、材料的运输方式,通风方式。 (4)采区机械设备的布置,各用电设备的详细技术特征。 (5)电源情况。了解采区附近现有变电所及中央变电所的分布情况,供电距离、供电能力及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容量等情况。 (6)采区年产量、月产量、年工作时数,电气设备的价格、当地电价、硐室开拓费用、职工人数及平均工资等资料。 此外,在做井下采区供电设计时还需要准备下述资料: 《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整定细则》、《矿井保护接地装置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煤矿电工手册》第二分册(下)、《中国煤炭工业产品大全》、各类有关的电气设备产品样本、各类供电教材。煤矿采区供电设计供电系统的拟定

拟定采区供电系统,就是确定变电所内高、低压开关和输电线路及控制开关的数量。在拟定供电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所用的开关、起动器和电缆等设备最少; (2) 原则上一台起动器只控制一台低压设备;一台高压配电箱只控制一个变压器。当高压配电箱或低压起动器三台及以上时,应设置进线开关;采区为双电源供电时,应设置两台进线高压配电箱。 (3)当采区变电所的动力变压器多于一台时,应合理分配变压器的负荷,原则上一台变压器负担一个工作面的用电设备;且变压器最好不并联运行; (4)由工作面配电点到各用电设备宜采用辐射式供电,上山及顺槽的输送机宜采用干线式供电;供电线路应走最短的路线,但应注意回采工作面(机采除外)、轨道上下山等处不应敷设电缆,溜放煤、矸、材料的溜道中严禁敷设电缆,并尽量避免回头供电; (5)大容量设备的起动器应靠近配电点的进线端,以减小起动器间电缆的截面; (6)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可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采用掘进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 (7)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都应实行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 (8)局部通风机与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煤矿供电设计规范

煤矿供电设计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 工作面电力负荷计算是选择变压器和移动变电站台数、容量的依据,也是配电网络计算的依据之一。 1、负荷统计 按表1-1内容,把工作面的每一种负荷进行统计。 表1-1 工作面负荷统计表格式 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en e e en en e e e e pj P P P P P P ++++++= ...cos ...cos cos cos 212211???? 加权平均效率计算公式: en e e en en e e e e pj P P P P P P ++++++=......212211ηηηη 注:负荷统计表的设计参考北京博超公司的负荷统计表的设计 2、负荷计算

1)变压器需用容量b S 计算值为: pj e x b P K S ?cos ∑= ()KVA 2)单体支架各用电设备无一定顺序起动的一般机组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 ∑+=e x P P K max 714 .0286.0 3)自移式支架,各用电设备按一定顺序起动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 ∑+=e x P P K max 6 .04.0 max P ——最大一台电动机功率,kw 。

二、高压电缆选择计算和校验 1、按长时负荷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长时负荷电流计算方法:pj pj e x e g U k P I η?cos 3103 ??= ∑ ∑e P ——高压电缆所带的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 果) x k ——需用系数;计算和选取方法同前。(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 e U ——高压电缆额定电压(V) V 10000、V 6000; pj ?cos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 pj η——加权平均效率。、电缆截面的选择 选择要求是: g y I KI ≥ ―> 长时最大允许负荷电流应满足: K I I g y ≥ ,初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电缆 g I ——电缆的工作电流计算值,A ; y I ——环境温度为C o 25时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A ; K ——环境温度校正系数。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电缆载流量修正系数K

煤矿井下采区变电所搬迁安装方案.教学内容

采区变电所搬迁安装方案 审批: 总工程师: 机电经理: 审核: 安监部: 生产部: 通风科: 机电部: 编制单位: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 采区变电所搬迁安装方案

随着工作面形成,供电距离不断延伸,我司现有供电系统不能保证工作面正常供电,根据设计方案,现决定将临时变电所搬迁至变电所,以确保我司井下供电安全可靠。 一、变电所概况: 变电所位于+南运输大巷与+南回风大巷之间,设计净长56米,净高3.5米,净宽3.6米;回风通路斜巷,坡度20度,长度25.4米,转平巷道,长度12米,此转平巷道安设两道风门,一道防火门;进风通路安装一道防火门,防火门净尺寸为1.5米×1.8米。 二、供电方案: 现变电所主要向设备供电,而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设备供电距离超过最大范围,不能满足供电质量要求,所以考虑在运输大巷尽头设置高压配电点,专为运输大巷、西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西回风大巷设备供电。 1、运输大巷高压配电点供电方案: 在运输大巷尽头车场处设一运输大巷高压配电点,专供运输大巷、西运大巷、回风大巷和西回风大巷,高压电源取自中央变电所采区I回路馈出柜,电缆选用YJV22-6000-3×50,长度约120米。由XX队负责完成. 2、变电所供电方案: ⑴变电所I回路电源由+运输大巷顶头车场处高压隔爆装置一次并连引出,II回路电源直接由中央变电所馈出,高压电缆采用YJV22-6000-3×50,长度约1400米。由XX队负责完成。 ⑵综采工作面: 变电所3#高压隔爆开关柜主要承担1501综采工作面(200A)两台移动变电站的供电。现工作面及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不变,高压一次接线由XX队完成,XX队配合敷设高压电缆并负责将多余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蔡仁飞

福建邵武煤业有限公司 采区供电设计 一、原始资料: 1、井田设计能力50万吨/年。 2、井田内布置方式:采区式,运输大巷底板岩巷。 3、矿井瓦斯等级:低等级。 4、采区煤层倾角:18°─32°/26° 5、设计煤层:K2=1.76-2.15m/2.15m。 6、年工作日:300天,日工作小时:14小时。 7、矿井电压等级及供电情况:该矿井供电电源进线采用双回路电 源电压35kv,变电所内设有630kv,35/6.3kv变压器两台和400kv,6/0.4kv变压器两台,承担井下和地面低压用电负荷。用两条高压电缆线下井,电压等级为6kv,经中央变电所供给采区变电所。二、设计要求: 1、设计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设计规程、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 2、设计遵循煤炭工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最佳方案。 3、设备选型时,应采用定型的成套设备,尽量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电能损耗,节约能源。 4、设计质量要确保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安全适应性。

目录 第一节采区变电所位置的确定-------------------------------------------4 一采区供电对对电能的要求----------------------------- 5 二费用和环境要求--------------------------------------------------------5 第二节拟定采区供电系统的原则-----------------------------------------6 一采区高压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 7 二采区低压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7 第三节采区主要设备------------------------------------- 7 第四节采区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容量、台数确定-------------------8 一变压器选择注意事项-------------------------------- 8 二台数的确定---------------------------------------- 8 三采区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容量、台数确定----------------------9 第五节采区低压供电网络的计算----------------------------------------9 一电缆型号确定----------------------------------------------------------10 二电缆长度确定----------------------------------------------------------10 三选择支线电缆----------------------------------------------------------11 四干线电缆的选择-------------------------------------------------------15 第六节采区电气设备的选择----------------------------------------------21 一采区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22 二矿用低压隔爆开关选择------------------------------ 22 第七节短路电流的计算----------------------------------------------------24

采区变电所的设计说明

引言 对于采区供电,由于煤矿供电的特殊性和井下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为此,对供电的布局和正确选择电器设备,提出很高的要求,以便加强电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采区供电通常以相对固定的采区变电所,是通过放射式电缆网向用电比较集中的配电点供电,而为了供电的安全,通常都是要以双回路供电,因此对于采区供电,要对采区的采高、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对电缆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确定了电气设备后,要对各种配电开关进行整定计算,对电缆选定后,要对它的距离进行确定,所以对电缆支线的电压损失和各负荷电缆的电压损失进行计算。对各种保护的灵敏度校验是否合格,所以采区供电是一种复杂的供电,要经过严格的选择和供电的布局,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采区供电。

第一章绪论 1.1 采区变电所的发展 采区是井下动力负荷集中的地方,采区供电是否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将直接关系到人身、矿井和设备安全及采区生产的正常运行。由于井下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在供电上除采取可靠的防止人身触电危险的措施外,还必须正确的选择电器设备的类型和参数,并采取合理的供电、控制和保护系统,加强对电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防止井下瓦斯和煤尘爆炸。[1]随着煤炭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采掘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机电设备的总装机容量和单机容量在不断增加。以采煤机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150kW 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375×2kW,目前国外采煤机单机功率已超过1000kW;综采工作面总容量也从几百千瓦增加到2000-3000kW。由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这就要求采区走向长度加长,从而使供电距离增大,给供电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供电电压等级一定时,输送的功率越大,电网的电压损失越大,电动机的端电压越低,这将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解决的办法有:加大电缆截面,但有一定的限度,因为电缆截面过大,不便移动和敷设,而且也不经济;采用移动变电站使高压深入到工作面顺槽来缩短低压供电距离,可是供电电压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提高用电设备的等级也是一个提高电压质量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内生产的综采工作面电气设备电压等级为1140V,而且还将继续提高,现正研制3kV的采掘运电气设备,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电压等级和采用移动变电站供电不仅保证了供电质量,而且还降低了电网输电损耗。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无疑带动了采区用电的发展,则合理的设计采区变电所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煤矿采区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采区供电系统设计编制: 审核: 机电科: 机电副总: 主管矿长: 总工: 机电动力科

二零一七年十月 一、15**采区负荷统计 根据15**采区巷道布置情况,按照负荷点统计负荷如下表:

电设备计算有功功率:2574.75kW;由于15**采区与1504采区回采、掘进交替进行,所以15**采区实际最大需用计算有功功率为:1979.2 kW。 二、供电方式及设备选型 根据矿井井下开拓方式、采掘机械设备布置,经方案比较计算,15**采区设立15**采区变电所,采用双回路进线单母线两段式供电,变电所高低压开关全部选用矿用隔爆型设备。 (一)采区变电所位置确定 根据15**采区巷道布置情况,15**采区变电所设置在15**轨道下山下部车场附近,设有两个出口,通风系统与回风大巷相通。 (二)采区变电所供电方式 15**采区变电所主要用电负荷按负荷类型分类,主要配电方式为: 1.综采工作面按两回路高压配电; 2.综掘工作面两顺槽各采用一回路高压供电; 3.15**皮带下山延伸巷输送机采用一回路高压供电; 4.采区变电所所内低压系统配置两台干式变压器,为采

区就近低压负荷供电; 5.采区局部通风机供电采用“三专两闭锁”供电,在采区变电所所内配置两台干式变压器; 6.采区变电所附近照明及信号系统电源就近取自采变所内照明综保或所内低压系统,距离远的地方就近负荷点取电源,配电专用照明信号综保供给照明和信号电源; 7.采区变电所供电具体接线方式见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图。 (三)采区变电所设备选型 1.高压防爆配电装置选型 选用PBG-**/6型高压防爆配电装置,进线及联络选用600A,其余开关根据负荷大小选用同型号高压防爆配电装置。进线及联络选用600A,其余开关根据负荷大小选用同型号高压防爆配电装置。 2.低压馈电开关选型 变电所低压总馈电开关选用带检漏继电器保护的BKD20-400/1140(660)Z馈电开关,其余各分路开关根据负荷大小选用同型号馈电开关。 3.变压器选型 变压器选用KBSG-500/6/0.69KV、KBSG-630/6/0.69KV 干式变压器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变压器低压采用660V 供电。

煤矿采区变电所施工设计

审批表

会审时间:年月日

参加学习人员签到表贯彻人:

审批表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与原则 (2)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2) 第二节编写依据 (2) 第二章单位工程 (2) 第一节概况 (2) 第二节工程布置及开口位置选定 (3) 第三章施工方法 (3) 第一节施工方法 (3) 第二节爆破作业 (4) 第四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 第一节劳动组织 (9) 第二节循环作业 (9) 第五章生产系统 (11) 第一节通风系统 (11) 第二节防尘系统 (12) 第三节瓦斯管理 (13) 第四节避灾路线 (15)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18)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与原则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煤炭工业有关煤矿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煤矿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工程定额等,结合本矿的实际地质条件,吸取硐室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合理确定工程施工进度及工期。 2、在确保安全、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程的施工顺序及衔接关系。 3、在施工过程中依靠现有工字钢材料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使原材料得到反复利用。 第二节编写依据 1、《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2、《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根据默勒三矿长远规划及年度生产计划 5、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的采区划分和实际开采情况。 第二章单位工程 第一节概况 一、工程名称:101采区变电所硐室。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满足采区供电。 三、设计长度:变电所硐室总长度为29m。

煤矿供电设计规范

一、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 工作面电力负荷计算是选择变压器和移动变电站台数、容量的依据,也是配电网络计算的依据之一。 1、负荷统计 按表1-1内容,把工作面的每一种负荷进行统计。 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en e e en en e e e e pj P P P P P P + + ++ + + = ... cos ... cos cos cos 2 12 2 1 1 ?? ? ? 加权平均效率计算公式: en e e en en e e e e pj P P P P P P + + ++ + + = ...... 2 12 2 1 1η η η η 注:负荷统计表的设计参考北京博超公司的负荷统计表的设计

2、负荷计算 1)变压器需用容量 b S 计算值为: pj e x b P K S ?cos ∑= ()KVA 2)单体支架各用电设备无一定顺序起动的一般机组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 ∑+=e x P P K max 714 .0286.0 3)自移式支架,各用电设备按一定顺序起动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 ∑+=e x P P K max 6 .04.0 max P ——最大一台电动机功率,kw 。

二、高压电缆选择计算和校验 1、按长时负荷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长时负荷电流计算方法:pj pj e x e g U k P I η?cos 3103 ??= ∑ ∑e P ——高压电缆所带的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 (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 x k ——需用系数;计算和选取方法同前。(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 e U ——高压电缆额定电压(V) V 10000、V 6000; pj ?cos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 pj η——加权平均效率。0.8-0.9 2、电缆截面的选择 选择要求是: g y I KI ≥ ―> 长时最大允许负荷电流应满足: K I I g y ≥ ,初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电缆 g I ——电缆的工作电流计算值,A ; y I ——环境温度为C o 25时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A ; K ——环境温度校正系数。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电缆载流量修正系数K

煤矿采区供电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南二下延采区供电设计。从实际出发进行系统分析,除满足一般设计规程及规范要求外,还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本设计变压器选用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和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高压开关与低压馈电开关都选用具有技术先进的智能化综合保护装置的高压防爆真空开关和低压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各种设备的开关选用矿用隔爆型真空起动器。高压铠装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通过短路电流、开关继电保护整定的计算和保护接地的确定,使其设计可靠性高、功能完善、组合灵活,以及功耗低,保证采区供电安全、经济、高效平稳运行。 关键词:供电设计选用变压器开关电缆

目录 摘要............................................................................................................... I 1采区供电设计的原始资料.. (1) 1.1采区地质概况 (1) 1.2采煤方法 (1) 1.3采区排水 (1) 1.4采区设备及材料的运输 (1) 1.5煤炭的运输 (1) 1.6采区压气系统 (2) 1.7采区通风系统 (2) 2采区供电系统及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3) 2.1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3) 2.2电压等级的确定 (3) 2.3采区负荷计算及变压器、变电站容量、台数的确定 (3) 2.3.1向临时施工的普掘I工作面供电变压器确定 (3) 2.3.2向普掘II工作面供电的变压器(变电站)确定 (4) 2.3.3向煤仓供电的变压器确定 (4) 2.3.4向综采工作面供电的变压器(变电站)确定 (5) 2.3.5向采煤生产准备面设备供电变电站确定 (7) 2.3.6向采区主提升绞车等设备供电变压器确定 (8) 2.3.7专用风机变压器的选择确定 (8) 2.4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的确定 (8) 3采区的设备选型 (11) 3.1低压电缆的选择计算 (11) 3.1.1电缆的选择原则 (11) 3.1.2电缆型号的确定 (11) 3.1.3电缆长度的确定 (12) 3.1.4低压电缆截面的选择计算 (13) 3.2高压电缆的选择计算 (23) 3.2.1电缆型号与长度的确定 (23) 3.2.2电缆截面的选择与校验 (23) 3.3采区高、低压开关的选择 (28) 3.4低压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 (28) 3.5高、低开关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