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作业指导书(一)

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作业指导书(一)

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作业指导书(一)
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作业指导书(一)

作业指导书

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

目 次

一、作业介绍 (1)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2)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3)

1.确认风压 (3)

2.制动减压 (3)

3.充风缓解 (4)

4.试验结束 (5)

四、附件 (7)

1.作业定置示意图 (7)

2.安定试验命令代码说明 (7)

3.制动缸活塞行程 (7)

一、作业介绍

1.作业地点:车辆段各列检作业场。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人工检查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作业。

3.上道作业:列车制动机感度试验。

4.下道作业: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

5.人员要求:取得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检车员。

6.作业要点:制动时,减压140kPa(列车主管压力为600kPa时减压

170kPa),不得发生紧急制动,并确认制动缸活塞行程须符合规定;同时保压,1min内无线风压监测仪显示的列车主管压力下降不大于20kPa。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确认风压

1.1尾部正号检车员观察无线风压监测仪显示列车管压力情况,确认风压达到规定压力(500Kpa或600Kpa)后,准备进行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

1.2列检值班员确认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系统显示屏显示信息正确,如图1。

图1

2.制动减压

2.1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传递制动信号(昼间-用检车锤高举头上,夜间-用检车灯高举头顶上下摇动),机后正号检车员接到制动信号后,操作发码机,输入安定试验命令代码,执行安定保压试验。机车试风时,机后正号检车员向司机显示制动信号,如图2。

图2

2.2尾部正号检车员确认无线风压监测记录仪显示减压140Kpa(列车主管压力为600Kpa时减压170Kpa)达标后;向前传递车辆制动机确认信号,各段

检车员逐辆检查、确认车辆制动状态,并确认不发生紧急制动,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如图3。

图3

2.3列检值班员确认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系统显示减压到达140Kpa (600Kpa时减压170Kpa)达标后,列车主管保压1min,确认主管风压漏泄量不得超过20Kpa,向现场进行通报漏泄量,规范用语:“×组×道××次列车漏泄量××Kpa”,见图4。

图4

3.充风缓解

3.1车辆制动试验确认碰头到位后,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传递缓解信号(昼间-用检车锤在下部左右摇动,夜间-用检车灯在下部下部左右摇动),机后正号检车员接到缓解信号后,操作发码机,输入缓解命令代码,对列车实行充风缓解,各段检车员确认车辆开始缓解,机车试风时,机后正号检车员向司机显示制动缓解信号对列车实行充风缓解,如图4、5。

图4 图5

3.2列检值班员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系统显示安定保压试验合格后,向现场进行反馈,规范用语:“×组×道××次安定保压试验合格”如图6。

图6

3.3列检值班员确认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后,应确认检查感度试验、安定试验数据符合规定,并对列车制动试验数据进行保存。

3.4如遇有发出列车前方途经长大下坡道区间时,在“安定保压试验”结束后,按《3.

4.2.4 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指导书进行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

4.试验结束

4.1车辆开始缓解后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列车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信号(昼间——用检查锤由上部向车列方向作圆形转动,夜间——用检车灯由上部向车列方向作圆形转动),如图7。

图7

4.2机后正号检车员接到列车制动机试验完毕信号后,关闭车辆和微控地面试风装置管路塞门,摘下长软管安装防尘堵并定位存放。

4.3尾部正号检车员关闭尾部车辆后端折角塞门,缓慢摘下列车尾部无线风压检测记录仪,关闭记录仪电源,并向列检值班检车员进行报告,规范用语:“×组×道××次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列检值班检车员接到后需进行回复。

4.4列检值班员确认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系统显示合格后,保存试验数

据(不需执行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时)。

四、附件

1. 作业定置示意图

2.安定试验命令代码说明

代码:执行器号+4,如使用4号执行器,使用代码为044 3.制动缸活塞行程

序号

名称 限度 备注

空车位 115~135 85~135

356×254制动缸

重车位 125~160 未装闸调器

110~160

空车位 145~165 305×254制动缸 重车位 145~195 空车位 145~165 254×254制动缸 重车位 145~195 空车位 115~145 203×254制动缸 重车位 125~160 空车位 120~130 B 21、B 22-1型车 重车位

150~160 1

制动缸活塞行程

装有闸调器的单式闸瓦

B 19、B 22-2、B 23型车

130~150

电力机车DK-1制动机试验程序(五步和八步)

电力机车DK-1制动机试验程序 一、DK—1型电空制动机“五步闸”检查方法 DK—1型电空制动机“五步闸”检查方法 五步闸故障假设及判断 五步闸口诀 (1)大非小缓大小回运转;(2)最大到中立;(3)过充回运转;(4)单作单缓;(5)再把电空换。 要领 (1)列车管3秒内降为0,制动缸5秒内上升至450Kpa,均衡风缸也降为0,自动撒砂,安全阀喷气。列车管压力升至600Kpa在11秒内, 列车管压力升至500Kpa在9秒内,大闸手柄在运转位停留50秒,工作风缸充满风.

(2) 均衡风缸、列车管泄漏每分钟分别不大于5Kpa和10Kpa。 (3)均衡风缸600Kpa,列车管超过规定压力30-40Kpa,制动缸压力不变,因809号线无电,排风1254YV不得电。大闸手柄回运转位,机车缓解,列车管过充压力120s消除。 (4)小闸全制位,制动缸压力4秒内升至300Kpa,小闸手柄由制动位回中立位,制动缸压力不变,小闸手柄由中立位回运转位,制动缸压力在5秒内下降至35Kpa。 (5)电空转换 A、电空转换柱塞推向内测空气位; B、小闸缓解位; C、大闸运转位(SS4任何位); D、调整53或54号阀使列车管压力为500 kpa或600kpa; E、153号阀置空气位; F、下压手柄使机车缓解。 小闸制动位,看均衡风缸表针,均衡风缸减压140Kpa为5-7秒,减压170Kpa为6-8秒,闸缸压力上升到360Kpa为6-8秒,上升到420Kpa为7-9.5秒, 小闸手柄回至中立位或运转位,看闸缸保压,再回缓解位,下压手柄。 各步假设现象和假设设定以及区分方法 第一步: 一、大闸非常位,列车管压力不降 假设: 1、158塞门全关; 2、117塞门全关; 3、电动放风阀94YV线圈上804号线或负线断; 4、大闸上804号线断。 区分:

回弹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回弹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 承载板法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 1.2 仪器设备 1.2.1 杠杆压力仪:最大压力1500N 1-调平砝码;2-千分表3-立柱4-加压杆5-水平杠杆6-水平气泡7-加压球座8-底座气泡9-调平脚螺丝10-加载架 1.2.2 承载板:直径50 毫米,高80 毫米,如图19.1.2-2 所示。欠图 1.2.3 试筒:内径152 毫米、高170 毫米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 毫米;筒内垫块,直径151 毫米,高50 毫米;夯击 底板与击实仪相同。 1.2.4 量表:千分表两块。 1.2.5 秒表一只。 1.3 试样 按击实试验(T0131-93)方法制备试样,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按最佳含水量用上述试筒击实制备试件。 1.4 试验步骤 1.4.1 安装试样:将试件和试筒的底面放在杠杆压力仪的底盘上,将承载板放在试件中央(位置)并与杠杆压力仪的加压球座对正;将

千分表固定在立柱上,将表的测头安放在承载板的表架上。 1.4.2 预压:在杠杆仪的加载架上施加砝码,用预定的最大单位压力p 进行预压。含水量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 Pa,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预压进行1--2 次,每次预压1min。预压后调正承载板位置,并将千分表调到接近満量程的位置,准备试验。 1.4.3 测定回弹量:将预定最大单位压力分成4--6 份,作为每级加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时间为1min 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载,让试件恢复变形,卸载1min 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加载卸 载,并记录千分表读数,直至最后一级荷载。为使试验曲线开始部分比较准确,第一、二级荷载可用每份的一半,试验的最大压力也可 略大于预定压力。 1.5 结果整理 1.5.1 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L: L=加载读数-卸载读数(19.1.5-1) 1.5.2 以单位压力p 为横坐标(向右),回弹变形L 为纵坐标(向下),绘制p--L 曲线 1.5.3 按下式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模量: E=πpD/4L(L-μ2) 式中:E--回弹模量,kPa; p--承载板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 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 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 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 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 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 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33

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作业指导书(一)

作业指导书 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

目 次 一、作业介绍 (1)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2)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3) 1.确认风压 (3) 2.制动减压 (3) 3.充风缓解 (4) 4.试验结束 (5) 四、附件 (7) 1.作业定置示意图 (7) 2.安定试验命令代码说明 (7) 3.制动缸活塞行程 (7)

一、作业介绍 1.作业地点:车辆段各列检作业场。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人工检查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作业。 3.上道作业:列车制动机感度试验。 4.下道作业: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 5.人员要求:取得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检车员。 6.作业要点:制动时,减压140kPa(列车主管压力为600kPa时减压 170kPa),不得发生紧急制动,并确认制动缸活塞行程须符合规定;同时保压,1min内无线风压监测仪显示的列车主管压力下降不大于20kPa。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确认风压 1.1尾部正号检车员观察无线风压监测仪显示列车管压力情况,确认风压达到规定压力(500Kpa或600Kpa)后,准备进行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 1.2列检值班员确认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系统显示屏显示信息正确,如图1。 图1 2.制动减压 2.1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传递制动信号(昼间-用检车锤高举头上,夜间-用检车灯高举头顶上下摇动),机后正号检车员接到制动信号后,操作发码机,输入安定试验命令代码,执行安定保压试验。机车试风时,机后正号检车员向司机显示制动信号,如图2。 图2 2.2尾部正号检车员确认无线风压监测记录仪显示减压140Kpa(列车主管压力为600Kpa时减压170Kpa)达标后;向前传递车辆制动机确认信号,各段

试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钢筋试件法) (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准确度等级为一级的万能材料试 验机。 (二)环境条件 1.核查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 1.核查参数:拉力; 2.核查量程:日常检测采用的量程范围。 (四)核查标准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试样。 (五)技术要求 1.核查限:溯源性变动允许范围±1.0%; 2.钢筋试样要求:制样的钢筋应从同炉号同批号钢筋中选取,各项质 量指标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一般不应大于 0.5%,试样不得受潮锈蚀; 3.取样方法按照相关的产品和试验方法标准执行; 4.试样的拉伸试验按现行钢筋拉伸试验方法执行。 (六)核查方法 1.从符合技术要求的钢筋中抽取三根钢筋,按试样截取要求制作试 件,每根不少于 12 个试件作为一批;三根钢筋所制作试件分别为A、

B、 C 三批;每一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1 、A2、 B1、B2、C1、C2 六组存放; 2.检测试件的基准平均值,在设备检定后一周内,抽取A1 、B1、C1三组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分别计算其拉力基准平均值 F jb(计算到 1N); 3.两次周期检定之间,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分次抽取A2 、B2、C2 组试件进行多次核查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计算拉力核查 平均值 F hc(计算到 1N)。 (七)核查结果计算 计算核查平均值与基准平均值之差P, P=(F hc-F jb) 计算核查限绝对值jb,jb =F jb×1% 计算 E 值 E=|P|÷Δ jb (八)核查结果评价 当E≤1时,核查结论合格 (九)说明 1.剩余试件 B2、C2 可用于继续核查; 2.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以增减钢筋试件的取样批次; 3.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 析确定。

试验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人员配置要求 1.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质量检测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部门、地 方关于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规定;熟悉工程技术标准;熟悉抽样理论,能熟练地应用各类抽样标准,确定其样本大小;具备编制审定检测实施细则、审查检测报告的能力;熟悉掌握检测质量控制理论,具有对检测工作进行诊断的能力;熟悉国内外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检测仪器设备的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2.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要对整个中心的技术工作全部负责,应有工程师以上职 称,精通所管辖的业务,在业务上应该有较高的水平,并具有十年以上专业工作的经验;另外,由于技术负责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当技术负责人变动时,应检查在技术负责人变动后中心的工作水平。 3.质量负责人协助技术负责人对整个中心的全部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在技术负 责人不在时代行其职权;质量负责人不一定要求精通所管辖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但必须熟悉本单位的主要业务,并且有一定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质量负责人必须是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有助于质量工作中的有关决定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4.中心的人员应按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配置,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低于 70%。各业务岗位的配置应与所从事的检测项目相匹配,重要的检测项目应有两人,每人可兼作几个项目。 5.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任务,了解被测对象和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检测人员必 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才上岗操作。检测人员应掌握所从事检测项目的有关技术标准,了解本领域国内外测试技术、检测仪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具备制定检测大纲、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进行检测工作的能力。检测人员应了解误差理论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能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工作。检测人员应对检测工作、数据处理工作持严肃的态度,以数据说话,不受行政或其它方面影响和干扰。

列车制动机全部试验过程及要求

列车制动机全部试验过 程及要求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1. 检修作业完毕,应进行列车制动机性能全部试验。 2. 列车试验器应由专人操纵。 3.进行列车制动机性能全部试验,确认车列制动机性能。全体检车员地沟试风作业,作业过程依次传递确认制动机的性能试验号志。? 4. 尾部检车员确认列车主管压力达到600kpa后,首尾两端检车员核查首尾车风表压力与试验风表、列车试验器风表压力差不大于20kpa,同时确认总风管表压力。由专人进行微控大闸遥控操作试验。 4.1充风试验: 确认列车管压力达到定压并且全列贯通良好后,进行充风试验。 4.2列车管漏泄试验: 确认列车管压力达到600kpa时,保压1min,列车管压力下降不得超过20kpa。 4.3制动缓解感度试验: 列车管压力达到600kpa时,减压50kpa,检车员应按规定辆数检查确认全列车发生制动作用,保压1min内不得发生自然缓解。充风缓解时检车员按规定辆数检查确认制动机1min内缓解完毕。 4.4制动安定试验: 在风压达到600kpa时,减压170kpa,检车员按规定辆数检查确认全列车不得发生紧急制动,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 4.5制动保压试验: 在风压达到600kpa时,减压170kpa,在制动状态下保压1min,制动主管压力空气漏泄量不大于20kpa。 4.6总风管漏泄试验: 在风压达到600kpa时,保压1min,总风管压力下降不得超过20kpa。 4.7.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 4.7.1全部试验后,将自动制动阀手把置于制动区减压170kpa。? 4.7.2保压5min不得发生自然缓解,由尾部检车员显示试风完了信号,并逐段传递。 5.当遥控和电控失效时,开启手自动转换球阀,使用手动扳动微控列车试验器进行试验。 5.1漏泄试验。 5.1.1尾部检车员发出保压号志,依次前传给列车制动试验器操作员。 5.1.2 列车试验器操作员接到检车员保压号志后,关闭第一辆车前部折角塞门,使列车保压1min。 5.1.3尾部检车员检查试验风表,列车制动主管压力下降不大于20kpa/min。尾部检车员在确认列车主管压力达到600kpa后向前发出制动号志,依次前传给列车制动试验器操作员。 5.1.4 尾部检车员确认保压良好后,依次传递号志,列车试验器操作员将第一辆车前部折角塞门打开。 5.2 制动缓解感度试验。 5.2.1 尾部检车员在确认列车主管压力达到600kpa后向前发出制动号志,依次前传。 5.2.2列车试验器操作员接号志后,将自动制动阀手把移至制动区。减压 50kpa,检车员按规定辆数检查确认制动机发生制动作用,并在1min内不得发生自然缓解。

挂篮预压作业指导书

苏南运河常州段桥梁施工项目(SNCZ-SG-QL1标) 挂篮预压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苏南运河常州段SNCZ-SG-QL1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挂篮预压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明确横林东桥、新桥两座桥梁主桥连续梁挂篮预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挂篮预压施工,使其结果满足设计、施工规范和验标的规定要求。 2、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2.1苏南运河常州段桥梁施工项目SNCZ-SG-QL1标段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2.2苏南运河三级航道桥梁工程(常州段)横林东桥施工图设计 苏南运河三级航道桥梁工程(常州段)横林新桥施工图设计 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2004) 3、工程概况 横林东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桥梁位于中钢热电厂散热塔的东侧,横跨苏南运河航道,桥梁与航道夹角87.15°(路线前进方向与航道中心线的右偏角),航道改建标准为三级(通航净空为80×7.0m)。 横林新桥位于常州市横林镇现有横林新桥的东侧,距现有桥梁47m,主桥跨越苏南运河,桥梁与航道夹角90.96°(路线前进方向与航道中心线的右偏角),斜桥正做。航道改建标准为三级(通航净空要求为80×7.0m;引桥分别跨越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及吴中大道,其中跨铁路桥梁现已修建完成。 4、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所承建苏南运河常州段SNCZ-SG-QL1标的横林东桥、横林新桥混凝土连续梁挂篮预压作业。 5、预压方案 5.1、挂篮结构组成 挂篮由主桁、底篮、悬吊系统、后锚、行走系统及模板系统等组成。 (1)主桁 主桁主要由三角主桁、前横梁组成。主桁是挂篮的主要承重结构,主梁采用2[40,立柱采用2[40,斜拉杆采用2[40,平联采用[14,上横梁2I40。 (2)底篮

管道检测作业指导书

管道检测作业指导书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1、试验项目名称 CCTV管道检测 2、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CCTV检测和潜望镜检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和目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3、适用范围 本公司CCTV和潜望镜检测部的全体成员; 需使用CCTV检测仪器和潜望镜检测仪器的相关工作; 4、检测依据 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2012 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2016 5、管道检测前的准备及管道检测基本程序 现场检测人员的数量不得少于 2 人。 管道检测应按下列基本程序进行:①接受委托---②现场踏勘---③检测前的准备---④现场检测---⑤内业资料整理、缺陷判读、管道评估---⑥编写检测报告。 按照要求收集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相关资料,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掌握现场情况,制定检测方案,做好检测准备工作。 管道检测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1)已有的排水管线图等技术资料; (2)管道检测的历史资料; (3)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相关的管线资料; (4)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5)检测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

现场踏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察看待检测管道区域内的地物、地貌、交通状况等周边环境条件; (2)检查管道口的水位、淤积、和检查井内构造等情况; (3)核对检查井位置、管道埋深、管径、管材等资料。 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测的任务、目的、范围和工期; (2)待检测管道的概况(包括现场交通条件及对历史资料的分析); (3)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过程的控制; (4)作业质量、健康、安全、交通组织、环保等保证体系下具体措施; (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工作量估算及工作进度计划; (7)人员组织、设备、材料计划; (8)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现场检测程序就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前应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对管道进行预处理; (2)应检查仪器设备; (3)应进行管道检测与初步判读; (4)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保养设备。 管道缺陷的环向位置应采用时钟表示法。缺陷描述应按照顺时针方向的钟点数采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起止位置,前两位数字应表示缺陷起点位置,后两位数字应表示缺陷终止位置。如当缺陷位于某一点上时,前两位数字应采用00表示,后两位数字表示缺陷点位。 管道缺陷位置的纵向起算点应为起始井管道口,缺陷位置纵向定位误差应小于。

列车制动机简略试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列车制动机简略试验

目 次 一、作业介绍......................................................- 1 -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2 -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3 - 1.试验准备 (3) 2.确认风压 (3) 3.传递信号 (3) 4.状态确认 (4) 5.试验结束 (4)

一、作业介绍 1.作业地点:车辆段各列检作业场。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人工检查中转列车制动机简略试验作业。 3.上道作业: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 4.下道作业:中转列车撤除安全防护。 5.人员要求:取得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检车员。 6.作业要点:有列检参加的简略试验中,在列车最后一辆车尾部制动软管上安装无线风压监测仪,确认列车主管压力达到规定后,由机车乘务员负责操纵机车自动制动阀,置常用制动位减压100kPa,列车后部现场检车员确认最后一辆车发生制动作用,然后向机车乘务员显示缓解信号并确认最后一辆车发生缓解作用。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试验准备 安装尾压仪: 尾部检车员将无线风压监测记录仪电源开关打开,启动无线风压监测仪,并输入相关的股道等信息,将无线风压监测仪安装尾部车辆制动软管上,缓慢打开车辆折角塞门,如图1、2。 图1 图2 2.确认风压 2.1尾部检车员观察无线风压监测仪显示风压达到规定压力(500Kpa或600Kpa)后,对讲机向列检值班员进行报告。 2.2值班员确认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系统显示屏显示信息正确后,录入制动机简略试验相关数据。 3.传递信号 尾部检车员确认列车管达到规定压力后,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检车员传递简略试验制动信号(对讲机同时辅助),机后检车员接到制动信号后,向机车乘务员显示制动信号,并通知司机减压100Kpa。如图3。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范围 测定板式橡胶支座的抗压弹性模量、抗剪弹性模量、抗剪粘结性能、抗剪老化、摩擦系数、转角、极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它适用于检测公路桥梁用板式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试验。 2、仪具 2.1 试验机宜具备下列功能:微机控制,能自动、平稳连续、加载、卸载,且无冲动和颤动现象,自动持荷(试验机满负荷保持时间不少于4h,且试验荷载的示值变动不应大于0.5%),自动采集数据,自动绘制应力—应变图,自动存储试验原始记录及曲线图和自动打印结果的功能。试验用承载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平面尺寸必须大于测试试样的平面尺寸,在最大荷载下不应发生饶曲。 2.2 进行剪切试验时,其剪切试验机构的水平油缸、负荷传感的轴线应和中间钢拉板的对称轴相重合,确保被测试样水平轴向受力。 2.3 试验机的级别为Ⅰ级,示值相对误差最大允许值为±1.0%,试验机正压力使用可在最大力值的0.4%~90%范围内。水平力的使用可在最大力值的1%~90%范围内,其示值的准确度和相关技术要求

应满足JJG175的规定。 2.4 测量支座试样变形量的仪表量程应满足支座试样变形量的需要,测量转角变形量的分度值为0.001mm,测量竖向压缩变形量和水平位移变形量的分度值为0.01mm,其示值误差和相关技术要求应按相关的检测规程进行检定。 3、试验方法 3.1 抗压弹性模量 3.1.1试验步骤 a)将试样置于试验机的承载板上,上下承载板与支座接触面不得有油污;对准中心,精度应小于1%的试件短边或直径。缓缓加载至压应力为1.0Mpa且稳压,核对承载板四角对称安置的四只位移传感器,确认无误后,开始预压;预压。将压应力以(0.03~0.04)Mpa/s速率连续地增至平均压应力σ=10Mpa,持荷2min ,然后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将压应力卸至1.0Mpa,持荷5min,记录初试值,绘制应力—应变图,预压三次;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 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它: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 3 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橡皮锤碾散。 4 对分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本标准表B.1.1的要求过筛。对含

120型货车空气制动机单车试验规范

120型货车空气制动机单车试验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装用120型货车空气制动机的车辆,使用改造后的货车单车试验器(以下简称单车试验器),进行单车制动性能试验。 2、试验准备 2.1安装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以下简称120阀)之前,须将压缩空气对制动主、支管进行吹扫,待制动管吹净后,将120阀装上。 2.2制动机单车试验前须用200kPa压缩空气将制动机各风缸内水分及污垢吹净。 2.3装120阀的货车车辆按规定将手动空重车调整在空车位进行试验,若需进行重车位试验,应在有关技术文件另行规定。 3、试验设备 3.1总风源压力应不低于600kPa,货车单车试验器的试验风压调整到500kPa(以下简称定压),单车试验器与制动软管连接用的胶管内径为25mm,长度应为1.5-2m,单车试验器每月进行一次机能检查,机能检查要求见附录。不合格时,单车试验器不许使用。 3.2测定制动缸压力时,应在制动缸或120阀排气口安装1.5级压力表,压力表每三个月应校验一次。 4、试验步骤及要求 4.1制动管漏泄试验 将单车试验器与车辆一端制动软管相连,开放两端折角塞门,加软管堵,关组合式集尘器,操纵手把置1位充风,待制动管达规定压力,移操纵阀手把至3位保压1分钟,制动管漏泄不得超过10kPa。 4.2全车漏泄试验 将组合式集尘器置开放位,操纵阀手把置1位充气,待副风缸充气至定压后,将操纵阀手把置3位保压1分钟,制动管漏泄不得超过10kPa。 4.3制动、缓解感度试验 操纵阀手把置1位充气,待副风缸达定压时,将操纵阀手把移至4位。当制动管减压40kPa时,立即移操纵阀手把至3位。120阀须在制动管减压40kPa以前发生制动作用,其局部减压量不得大于40kPa,局部减压作用终止后,保压1分钟不得缓解。随后,将操纵阀手把移至2位充气。制动管长度为16m以下的车辆,120阀应在45S内使制动缸压力缓解至30kPa以下。制动管长度为16-24m的车辆,在制动感度试验后,将操纵阀手把移至4位使制动管继续减压30kPa,手把移至3位,待压力稳定后,将操纵阀手把移至2位充气,120阀应在45s内使制动缸压力缓解至30kPa以下。 4.4制动安定试验 操纵阀手把置1位充气,待副风缸达定压时,将操纵阀手把移至3位,打开常用排风阀,制动管减压200kPa后缓慢关闭常用排风阀,制动机不得发生紧急制动作用。 试验完毕,按表1要求检查制动缸活塞行程。随后,保压1分钟(当压力表装在120阀排气口

预压作业指导书

预压作业方案 ZQJ32/900移动模架造桥机重载试验方案 一、试验对象及其目的: 1、试验对象为ZQJ32/900型移动模架造桥机,跨度为32.6米。 2、试验目的:为确保箱梁现浇施工安全,需对造桥机进行重载试验以检验造桥机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值。通过模拟造桥机在箱梁施工时的加载过程来分析、验证造桥机主梁框架及其附属结构(模板及其支撑杆、横梁、牛腿支架等)的弹性变形,消除其非弹性变形。通过其规律来指导造桥机施工中模板的预拱度值及其混凝土分层浇注的顺序。 并据此基本评判设备的安全性能。 二、试验方法概述: 实验方法就是模拟该孔砼梁的现浇过程,进行实际加载,以验证并得出其承载能力。该试验方法不同于起重机械:因为其荷载是顺序逐加的、且观测时间(或卸载时间)长达24小时。当完成105%荷载加载,4小时之后需要观测一次,12 小时之后需要观测一次,24小时再观测一次. 1、关于载荷:简支砼箱梁长32.6米,计算重量约为788吨,涨模系数取1.05倍,另外内模重量约为30吨,因此试验的载荷为(788-84+30)X 1.05+17?788吨。其中位于墩顶部分的砼梁约42X2=84吨重量由墩顶直接承受,此外不再增加额外的载荷,故现场应模拟施加总载荷约为790吨,其沿纵向30米长度 方向分配,平均26吨每米。 2、关于基准点的设置:模拟实际空模床的准确位置,并以此姿态作为挠度、位移和应力应变测量的初始态。见附图一. 三、试验前的检查: 1、检查造桥机各构件联接是否紧固,机构装配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焊缝检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2、检查造桥机的立柱、墩旁托架及主梁框架与桥墩间的锚固是否牢固。 3、检查横梁与主梁框架间连接是否牢固。 4、照明充足,警示明确。 5、即完全模拟浇注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工作。 四、载荷准备: 关于载荷:根据前述现场应模拟施加的总载荷约为790吨。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790吨载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388吨水. 282吨砂袋:端头用砂袋码起来,共计80吨(一端各40吨),翼缘板一边各86 吨,腹板配重块上一边加15吨. 120吨配重块:两恻腹板各60吨. 五、加载方案及加载程序: 沿模床30米纵向,两端各3米长范围内由砂袋堆积封口(砂袋共重80吨),从而在中间形成一个24米长的大槽,槽内装水模拟梁的底板重量,翼模模板24 米范围内分别用86吨沙袋来加载。具体见加载附图(共两张). A :加载程序 加载分以下几个步骤:

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作业指导书(一)

作业指导书 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

目 次 一、作业介绍 (1)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2)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3) 1.确认风压 (3) 2.制动减压 (3) 3.充风缓解 (4) 4.试验结束 (4) 四、附件 (6) 1.持续试验命令代码说明 (6)

一、作业介绍 1.作业地点:车辆段各列检作业场。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人工检查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作业。 3.上道作业: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 4.下道作业:列车制动机简略试验。 5.人员要求:取得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检车员。 6.作业要点:发出列车运行前方途经长大下坡道区间的,在始发作业、中转作业时应实行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制动时,列车管减压100Kpa后保压3min,制动机不得发生自然缓解。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确认风压 1.1尾部正号检车员观察无线风压监测仪显示列车管压力情况,确认风压达到规定压力(500Kpa或600Kpa)后,准备进行列车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 1.2列检值班员确认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系统显示屏显示信息正确,如图1。 图1 2.制动减压 2.1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传递制动信号,机后正号检车员接到制动信号后,操作发码机,输入持续试验命令代码,执行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机车试风时,机后正号检车员向司机显示制动信号,并通知司机减压100Kpa,如图2。

图2 2.2尾部正号检车员确认无线风压监测记录仪显示减压100Kpa达标后,同时对讲机通知列检值班员和检车员开始保压。 2.3列检值班员确认监测系统保压到达3min时,向现场进行通报开始进行制动机状态检查,规范用语:“×组×道××次列车保压3min时间已到,开始制动检查”;列车后部现场检车员确认最后一辆发生制动作用,并确认不发生自然缓解。 3.充风缓解 3.1车辆制动试验确认碰头到位后,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传递缓解信号,机后正号检车员接到缓解信号后,操作发码机,输入缓解命令代码,对列车实行充风缓解,各段检车员确认车辆开始缓解。机车试风时,机后正号检车员向司机显示制动信缓解号对列车实行充风缓解,如图3。 图3 3.2列检值班员确认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后,应确认检查感度试验、安定试验、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数据符合规定,并对列车制动试验数据进行保存。 4.试验结束 4.1车辆开始缓解后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列车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检车员传递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信号,规范动作:昼间——用检查锤由上部向车列方向作圆形转动,夜间——用检车灯由上部向车列方向作圆形转动,如图4。

纸箱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名称纸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版次分发号 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仪器)检验频次 1配纸实际配纸应符合工单的要求(包括纸品等级、纸色等),实际用纸应生产单一致。目测首检 2规格尺寸长度尺寸偏差± 3mm;宽度尺寸及压线尺寸偏差±1mm, 对角线±5mm。钢卷尺首检 /每 30 分钟抽查一次3纸板表面纸板表面平整清洁,无脏污、裂纹、折皱、人为机损痕迹,表面不得拼接。目测,钢卷尺首检 /每 30 分钟抽查一次4瓦楞成型瓦楞成型正常,楞高无明显损失,不允许存在倒楞、斜楞、塌楞、高低楞、扭曲变形等缺陷。目测首检 /每 30 分钟抽查一次 5粘合纸板粘合良好,不能有明显假粘、漏楞现象,以手撕粘合面不完全撕开为准,纸板表面不许有起泡,露楞、目测,钢卷尺首检 /每 30 分钟抽查一次薄边、不许有缺材现象,脱胶。 6压痕线纸板线压线尺寸偏差为± 1mm,,压线折痕居中,不得有破裂断线,深浅适度,面纸不得有明显损伤现象,钢卷尺首检 /每 30 分钟抽查一次经 180 度五次反复折叠压痕处无裂纹。 7厚度纸板厚度符合要求。钢卷尺首检8水份手感首检9边压强度边压强度应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电脑测控压缩试验仪首检10耐破强度耐破强度应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电脑测控纸板耐破度仪首检11特殊要求有特殊要求的,应符合工单或图纸的要求。目测首检检测要点: 1.首检必须以工艺图为准,看清配纸栏、技术要求栏、工序栏,是否有特殊要求。 检测项目为:尺寸、配纸、强度、粘合、特殊要求等逐一检查。 2.对一砍几的纸板,在幅宽方向上几张均须进行检查,特别是尺寸,应逐一检查尺寸、粘合。 3.检查两侧的粘合是否良好,面纸是否有皮带压凹现象;面、里是否有打皱、起泡现象。 4.检查整批纸色是否一致;首检留样,巡检比较。 5. 巡检每 30 分钟一次,每次抽查3-5 个产品。 6.作好首、巡检及相关记录,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对不合格品如:粘合、缺材、尺寸、纸色差异等异常问题及时处理,作好标识,并监督执行。 编制:审核:批准:

制动机试验台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_1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8360 制动机试验台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制动机试验台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条认真执行《常用机械设备一般安全守则》。 第二条试验前,检查制动机外观,确认仪表指针在零位,各阀门开关作用良好,管路接口紧固,被试配件的型号与制动机阀座须一致并安装牢固,方可作业。 第三条拆装、搬挪配件时,防止磕碰砸伤,防止小部件掉入管路。 第四条调试部件时,防止被高压风伤害。

第五条调试结束,排除各风缸余风,关闭各截门,整理好配件。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标堆载预压作业指导书

堆载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福平二标段路基堆载预压施工。 2作业准备 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有关技术要求,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 2、验收基床底层路面,合格后进行堆载预压土方填筑施工。选择取土场,组织合理机械设备进场。 2.2技术准备 客运专线路基为了满足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快路基沉降,使其满足设计沉降要求。 按要求埋设观测元件,并在堆载过程及堆载完毕后进行沉降观测,做好观测记录。进行工后沉降评估。 2.3人员配备及机械配备 每个作业区段人员配备表

每个作业区段机械配备表 3技术要求 1 堆载应控制加载速率,分层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在各级荷载下路基的稳定性。 2 堆载时应推土边摊平,顶面应平整。 3 堆载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预压土污染已填筑的路基。 4 堆载预压前应控制定变形观测设施的保护措施,堆载时应派专人指挥卸料,观测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恢复。 5 堆载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变形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 6 卸载后路基堆载面应进行清理并达到验收标准,卸载后的预压材料应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铺设土工布→分层堆载土方→沉降观测(评估满足要求)→卸载 4.1工艺流程图

堆载预压在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基床表层施工前进行。 堆载预压前,应经监理验收路基基床底层路面,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堆载预压,并及时按设计要求修整成型路基边坡。 4.2.1铺设土工布 为防止污染路基,在基床底层顶面铺设土工布,并预留回折长度路基基床底层顶面铺设一层CB150土工布,土工布幅宽不小于2m,并考虑0.2m的搭接,铺设宽度应大于堆载范围每测不小于1.5m,预压土碾压后重度应不小于18KN/m3。 4.2.2分层堆载土方 堆载土方采用指定取土场取土。 填筑第一层时,采用轻型机具,以保护土工布不被破坏。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

列车制动机感度试验作业指导书(一)

作业指导书 列车制动机感度试验

目 次 一、作业介绍 (1)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2)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3) 1.确认风压 (3) 2.制动减压 (3) 3.充风缓解 (4) 四、附件 (6) 1.作业定置示意图 (6) 2.感度试验命令代码说明 (6)

一、作业介绍 1.作业地点:车辆段各列检作业场。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人工检查列车制动机感度试验作业。 3.上道作业:列车制动机漏泄试验。 4.下道作业:列车制动机安定保压试验。 5.人员要求:取得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检车员。 6.作业要点:制动时减压50kPa(编组60辆以上时减压70kPa),全列车须发生制动作用,并在1min内不得发生自然缓解。缓解时,全列车须在1min 内缓解完毕。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确认风压 1.1尾部正号检车员观察无线风压监测仪显示列车管压力情况,确认风压达到规定压力(500Kpa或600Kpa)后,准备进行列车制动机感度试验,见图1。 1.2列检值班员确认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系统显示屏显示信息正确后,录入车次、股道、辆数信息,如图1。 图1 2.制动减压 2.1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传递制动信号(昼间-用检车锤高举头上,夜间-用检车灯高举头顶上下摇动),机后正号检车员接到制动信号后,操作发码机,输入感度试验命令代码,执行感度制动试验。机车试风时,机后检车员向司机显示制动信号,见图2。 图2 2.2尾部正号检车员确认无线风压监测记录仪显示减压50Kpa(编组60辆

以上时,减压70Kpa)达标后;用对讲机通知各段检车员减压量达标,各段检车员逐辆检查、确认车辆制动状态,并确认1min内不得发生自然缓解,并将发现的“制动关门车”详细信息记载在车统-15A上,并报告值班员,如图3。 图3 3.充风缓解 3.1车辆制动试验确认碰头到位后,尾部正号检车员依次逐段向列车前部传递缓解信号(昼间-用检车锤在下部左右摇动,夜间-用检车灯在下部下部左右摇动),机后正号检车员接到缓解信号后,操作发码机,输入缓解命令代码,执行缓解。机车试风时,机后检车员向司机显示制动信缓解号,见图4。 图4 3.2车辆发生缓解作用后,各段检车员逐辆检查、确认车辆制动机缓解状态,并确认1min内缓解完毕,如图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