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

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

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
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

IPO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

主讲人:苏欣

引言: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就“IPO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与大家做一个交流,应主办方的要求,我们今天组织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上市的基本流程;第二部分,上市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基本问题;这次的培训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财务的问题相对多一点,我看了以前做的培训计划,有很多律师讲法律相关的问题,我这次主要针对财务方面侧重讲。第三部分,IPO的否决案例和原因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对IPO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部分IPO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讲,IPO的基本流程包括5个阶段:

1.引进战投和股份制改制

2.上市辅导

3.材料制作及申报

4.发行审核

5.上市发行

引进战投和股份制改制与材料制作及申报,这两个阶段对于券商也就是保荐机构和律师、会计师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发行审核这个阶段,主要是中介机构和企业一起和证监会进行沟通的一个阶段,我认为在这5个阶段中,股份制改制和材料制作、发行审核是上市公司工作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

一、第一阶段: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阶段是一般企业上市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因为很多企业在上市之前还不是股份有限公司,必须从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之后然后才有资格向证监会申请上市,这是上市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工作,在这个工作过程中,需要中介机构包括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对企业的资产负债、业务、人员、机构等全部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要设臵改制的方案,一般来说,改制的方案包括对公司业务构架的设计,公司资产组成的设计,股权架构的设计和组织架构的设计,业务架构就是公司的业务包括哪几块,有采购、有销售、还有生产,后续可能还有运营服务,这个业务架构怎么搭设,原来公司的资产可能很杂,要从中剥离出优质的资产装到你上市公司里。

公司的股东都有哪些人构成,股权比例分别涉及多少,股本涉及多少,组织架构主要是公司的治理方面,比如说公司的“三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这些怎么构成的,具体的部门怎么设臵。在这里面,改制方案的设计一定要做到资产完整,所有的资产从研发到采购到销售,整个资产的各个部分都要完整,不能缺失,不能出现某一部分采购或者销售依赖于别人的情况,要保证装到上市公司里的资产盈利比较强,发展前景比较好。另外,证监会比较强调独立性,独立性包括5个方面:资产、业务、财务、人员和机构,这里面资产、财务、人员和机构都比较好理解。比如说,你的资产和大股东共用了,那你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这种关系处理掉,把这个资产放到上市公司里就行了,财务和人员都可以

和控股股东完全分开,机构也不和控股股东做交叉设臵,这几方面就独立了,但业务这方面,证监会在审核时,是它关注的重点,那怎么保证业务的独立?从表面上看,首先不能和你的股东包括股东控制的其它企业发生关联交易,比如说采购、销售包括研发方面,都不能依赖股东,这样的话,业务就是独立的。

为了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我们一般建议企业在上市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入管理层持股,引入的规模一般不会太大,5%--20%就可以了,如果原来的公司,一股独大,那么你引入管理层持股,把你的核心团队、核心技术骨干都引进来,有利于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使管理层认为在资本市场上有一定实力财务投资者的认同,这对于以后发行审核比较有帮助。

在设计完改制重组方案之后,就聘请有资质的审计师和评估师对企业进行审计和评估,这里必须有证券期或业务资格的审计师和评估师进行审计,如果聘请的中介机构,比如说审计师和评估师没有资质,最后证监会审核时,可能还要求你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和评估师进行复核,这就比较麻烦。审计和评估完之后,就按审计后的净资产对折算为股份公司的股本,股份公司就可以召开创立大会进行设立了,如果是国有企业,可能还涉及到报主管部门的批准,如果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话,在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股份公司时,也需要商务部门的批准,这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就是股份制改制的重要性,一般有很多企业的老板包括参与股份制改制的律师或者会计师,可能有认识的误区,觉得股份制改制离最后发行上市的时间很长,离申报材料较早,他对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视,他觉得这个事光是律师、会计师一方面就能完成这个工作,但从保荐机构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股份制改制是企业上市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它相当于打下了上市公司的底子,就整体变更来说,整体变更就是有限责任公司把它原来所有的资产在审计之后,折算成公司的股本,相当于两个公司是完全延续下来,只是公司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净资产折股的规定,如果在股份制改制过程中,比如说,企业原来的财报表有问题,审计之后没有发现,企业实际上的净资产有1亿,但审计师审计出2亿,折股时就按2亿折,最后,上市时,有资质的会计师审计出当时的净资产就是1亿,这样的话,出资就不实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股份制改制阶段,一定要引起大家特别的重视。另外,在股份制改制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股权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股权方面存在纠纷或者出资的瑕疵,我们也建议尽量在股份制改制之前把这个事做完。

二、第二阶段:上市辅导

主要是企业和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签订辅导协议之后,按规定是5天之内报给当地的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证监局在10个工作日之内对辅导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没有异议,报送材料那天就作为备案的登记日辅导,辅导正式开始。在辅导期内,保荐机构以及律师、会计师要共同对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管以及持股5%以上的自然人股东,如果是法人股东的话,就是他的法人进行上市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辅导机构每1个月——3个月要向证监局报送一次辅导工作备案报告,不同地方的证监局要求不一样,有的要求时间短一点,1个月一报,有的要求3个月报一次。

在辅导中期,有的证监局会要求在报纸上做一次公告,这个企业已经开始接受某个证券公司的辅导了,有发行上市的计划了,在报纸上需要公告一下,但不同的地方要求不一样,有的地方不要求做这个公告。

在辅导后期,需要由辅导机构组织一次书面考试,书面考试里,所有参加辅导人员也就是董、监、高以及5%的股东都要参加这个考试,而且考试必须合格。整个辅导过程,一般来讲,最短4个月左右,长一点根据企业的申报过程,如果报材料报得早,辅导期长一点,可能达到半年、一年。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一般不太建议企业过早的进入辅导期,因为进入辅导期之后,相当于受到证监局的监管了,有些事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我们一般建议企业在申报材料之前6个月内进入辅导期。

在辅导鉴定结束时,我们把辅导工作的总结报告报到证监局,然后向证监局提出辅导验收的申请。

三、第三阶段:辅导验收,制作申请材料

辅导验收完成之后,保荐机构和律师、会计师一起做整套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中间涉及到法律部分,比如说法律意见书,律师工作报告,财务部分,审计报告等等,最重要的还是招股说明书,整套文件制作完,由保荐机构也就是券商内核部门对材料进行内核,内核完成之后,就可以报送证监会了。

当然,不同的证监局要求不一样,有的地方要求保荐机构先进行内核,内核通过之后,证监局再进行辅导验收,为什么?如果证监局验收通过了,保荐机构内核时没通过,就说明有些问题证监局没有发现,券商自己内核时,觉得它有问题,但证监局之前都没有看出来,所以从证监局的角度来看,对他自己有风险,对证监局的权威性有一点的质疑,所以他一般要求保荐机构先内核,然后再报材料。

四、第四阶段:中国证监会审核

上市的申报材料报到中国证监会之后,在5天之内,发行部的受理处会把受理函发出。他们把这个材料分配给两个人,一个是负责财务方面的审核员,一个是负责法律方面的审核员,两个审核员对这个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会进入见面会程序,见面会是证监会对上市的企业、报材料的企业宣讲证监会对IPO审核的一些基本政策,然后和企业的高管进行一个简单的座谈,了解一些企业的基本情况,这个过程中,包括发行部的主任和处长会参加,之前他们对材料不是特别清楚,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企业的基本情况,见面会之后,证监会内部的发行部包括审核处的主任、部长、审核人员就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初步意见,把他们不太清楚的问题总结出来,然后,把反馈意见发给企业和保荐机构,拿到反馈意见之后,和律师、会计师、企业一起对反馈意见提出的问题进行落实,然后把回复的材料报给证监会,中间这个反馈意见可能会有几次反复,正常的就是一次书面的反馈意见,但接下来,审核员审核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口头的反馈意见,要补充几份材料,材料都补充清楚之后,证监会就安排初审会,初审会是他们内部的一个审核会,在这个时候,证监会的发审委员已经确定下来了,发审会委员及发行部主任、审核员会一起就公司的情况进行一次审核,形成初审报告。

初审会召开之后,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上会,在上会之前,有一个披露的过程,企业的招股说明书,如果是创业板的话,还包括历史沿革的过程,在证监会网站上进行披露,披露出来之后,5天证监会就召开发审会,对IPO上市是否可行进行表决,如果审核通过,发审委委员可能有一些反馈意见,拿到意见之后,对委员的意见做一次的书面的回复,回复完成之后,基本上就是等待拿核准批文了。

中小板IPO所需时间(创业板和中小板差不多):

按目前情况来看,从发行申请上报证监会到通过发审会审核通过平均在7-8个月左右。现在IPO的审核是保荐制加核准制,保荐制由保荐机构或者说保荐人来负责培育、选择和推荐企业,券商觉得这个企业不错,上市盈利能力挺好,就向证监会推荐这个企业,推荐的责任挺大,现在保荐制加核准制的特点主要是以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规定需要披露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必须要披露出来的,要告诉给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在明确监管和披露标准、规则前提下,市场各方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各担风险”。这是证监会的官方说法。

从审核的角度来看,参与各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首先是证监会,证监会是上市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制定下的条条框框,必须按照他的那个来,要报哪些材料,哪些材料要写哪些内容,在审核时,流程怎么样,这都是他定的,而且证监会还负责材料的预审,所谓预审主要是对材料合规性的审核,其它的几方面,包括保荐机构就负责推荐企业。律师和会计师负责分别在财务方面和法律方面提供专业意见的中介机构。发审委是在证监会进行合规性审核的基础上做一个实质性的判断,判断企业是否具备上市的资格,从现在的监管的思路来讲,在企业发行股票的规模上,证监会表面上是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的,有一个底限。在审核方面,在遵循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合规性审核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的独立审核功能。把一部分交给发审委了,最后决定企业是否通过,证监会说这不是我自己定的,不是一个行政的审批,而是从外部聘请的专家对审核是否核准进行决策。

在发行价格上,现在放开了,发行价格可以由保荐机构和企业共同定。

IPO审核的核准制基本上有3层意思:

1.审查企业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这也就是合规性的审核。

2.审查企业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充分、清楚地披露信息;

3.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判断后决定是否核准。

从前两条来看,审查是否合规,是否符合法律的基本规定以及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这两条实际上是一个形式性的审查,美国对IPO的审核采用的注册制,注册制是只对企业进行形式的审查,如果发行条件、企业的基本情况符合上市的基本条件,而且信息披露都很准确、完整,都是真的,美国那边的交易所就会让你上市,企业是否盈利,它是不做判断的,而是交给市场去判断,对于美国来讲,即使上市前一年还在亏损也可以上市,但投资者可能认为,你这个企业有价值了,现在虽然亏损,但以后的发展前景可能比较好,这就是核准制和美国的注册制的一个区别,我们是发审委对能否上市做的判断,为什么要请发审委做实质性的判断呢?首先国内的上市资源比较少,从现在来看,国内的上市公司也就

两千家左右,在上市公司数量这么少的情况下,要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不能盈利能力很差的企业都推荐上去。

在审核时,委员们有对企业的导向性,比如对所在的行业做一个判断,国外可能有一些不太光明的行业也能上市,比如说赌场、色情行业,但在中国国内这根本不可能,国内对于上市企业的行业的判断导向性有要求。我们国家现在的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从小股民来讲,不知道哪些企业是好的,哪些企业是差的,如果新股发行了,他一股脑儿就去抢购,都去打新股了,为了保证企业公司的质量,也需要专家对这个企业是否具有上市的质量进行判断,另外,上市带来的财务效应实在太强了,有些公司为了上市可能铤而走险,像造假,造假的后续处罚力度不是很高,所以就需要专家在中间发挥作用,比如说会计师事务所财务专家、法律专家,可能看出这个企业是否有造假的嫌疑,如果涉及到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出现通过造假上市,导致后面股民的损失,而造假者又得不到制裁,从审核的角度来看,证监会的基本要求就是真实、准确完整,这是最基本的,这不止是对企业的要求,包括中介机构,其实现在都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律师会计师以及券商,这块,证监会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前一段时间,证监会出了保荐人尽职调查的要求,要求在审核过程中,保荐人承诺对他列出了37条应该去调查的地方,都要亲自去调查,比如说亲自到工商局调查企业有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到知识产权局调查专利情况,而且前一段时间,又出来一个律师对证券法律事务的执业规则,现在对中介机构发表意见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对应的中介机构的责任要求都很高。从合法性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合法性非财务部分都要律师来把关,财报表的编制合规性、合法性由会计师来把关。

对实质性的判断,要求的更是一个合理性,这个合理性包括材料是否合理,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是否能对应上。比如说最近炒得比较热的胜景山河,马上就挂牌了,第二天挂牌,大家正开会庆祝,证监会告诉其需要暂停上市,要对财务和经营业绩进行核实。

合理性还包括募投项目,募投项目要扩大产能,或者上新产品能不能保证卖得出去,这些方面证监会审核时,都会做重点的关注。

发审会工作程序:

发审委的构成中小板来看,是25个人,创业板是35人,任期1年,但可以连任。问责:7人审核,5票通过,如果在审核中,有5人觉得还有问题,有些问题需要核查的话,5个人同意的话,可以暂缓表决,但暂缓表决,只能暂缓一次。

初审报告格式: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发行审核过程及基本发行上市资格和本次发行上市合规性的审核。主要是针对合规性发表一些基本意见。

三、举报信及核查情况。对于现在的IPO企业来讲,举报信非常多,曾经我做了一个项目,材料还没有报到证监会,举报信就先到了。

四、提请发审委关注的事项。虽然最后投票决定这个企业是否能够上市的审核是发审委的委员,但对企业情况了解最清楚的是我们的审核员,是初审阶段的那两个人。如果他们在初审报告里提出了几个问题,比如说他认为企业的业绩可能存在虚假或者你的历史沿革很大的问题,股权存在纠纷或者国有资产有流失,这几个点如果提出,发审委委员一般是不敢轻易放你通过的,因为这是审核员提出来的问题,就代表了证监会的意见,如果证监会觉得你这个企业问题很大,委员们一般都会尊重证监会的意见。

我们做项目,尽量保证和审核员充分沟通好,千万不要在发审委关注的问题上出现问题。尽量没有,有的话,提几个不是太重要的事作为发审委关注的问题。

发行监管部下的设处室的工作职责:

主管IPO审核这块,一个有7个处室:

综合处: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及审核工作的组织协调,证券发行这块的一些问题也是由他们来负责的。负责IPO审核主要是一处和二处。

发行审核一处:负责IPO项目法律方面的审核。

发行审核二处:负责IPO项目财务问题审核。

发行审核三处和四处主要负责再融资。发行审核五处主要负责保荐人保荐制度的管理。

发审委工作处主要为发审委员提供服务。

第二部分企业IPO之前应关注的相关事项

IPO应该关注的问题,主要是“首发管理办法”里的那几个方面:主体资格,独立性、规范运作、财务以及红筹项目。

一、IPO前注意事项——主体资格

应重点关注企业和股东行为的合规性和合理性,从历史沿革来看,证监会审核时最关注的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出资的问题,一个是股权的问题,对出资的问题,要避免出现出资不实的情况,如果有出资的问题,尽量把出资的问题在申报之前予以解决,从证监会的要求来看,如果用实物资产出资或无形资产出资,如果你没有评估,占的比较大,需要评估师进行一次复核,如果以前房产注资没有过完户,这种情况可以尽量在申报之前把房产过户手续过完,这些问题在审核时,都不会形成实质性的障碍,但如果历史上的出资瑕疵比较大,比如说,用实物出资值1000万的东西,你评了2000万,证监会一般的要求都是用现金不足,把你出资的金额和实物资产真实金额的差额用现金补上,补上之后,从账务初审上来看就相当于股东把一笔钱打到上市公司里,然后上市公司增加一部分资本公积金,只要肯用现金补,一般都会通过,但比例不能太大,如果比例大的话,证监会要求你运行一段时间,在股份制改制之前有这种问题的话,最好在股份制改制之前把出资补足,先补的话,出资补完一年之后,再去申报材料,或者不到一年

就申报材料,但申报材料到上会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从弥补出资到最后上会的时间超过一年,证监会可能不会再要求你运行一段时间了。

第二部分就是股权有没有纠纷,上市股东的价值会实现非常大的增长,所以证监会不希望你的股权存在任何纠纷,如果股权存在纠纷,证监会必须要落实,没有任何纠纷才有可能让你上会。

公司历史上存在的委托持股、职工持股等情况在律师和券商做材料的过程中,必须完全清理干净,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比如说给他补一些现金,保障在发行审核时不会闹事。如果要涉及到国有股权或者国有资产这块应该特别注意,一定要符合国有资产的相关规定,避免有人说你国有资产流失,如果涉及到国有资产的流失,证监会肯定不会承担这个责任,这里面,会要求中介机构发表核查意见,有没有国有资产流失,要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一定要要保证实际控制人不要发生变化,对于中小板和主板来说,上市前三年的实际控制人不能发生变化,对于创业板来讲是两年不能发生变化,对于国有企业来讲,证监会对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一般不会追溯到国资委。以前有一个企业,是天津市国资委下属的一个企业,原来的股东是当地的一个信托公司,后来信托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国资委下面的一个企业,从当时的股权关系来看,天津市政府文件有规定,信托公司为国资委管,如果实际控制人都追溯到国资委,那相当于是国资委下面的两个公司之间把这个上市公司的股权做一个转让,由信托公司转让给另外一个公司,但证监会在审核时,不认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国资委,他认为实际控制人就应该是国资委下面那一层,信托公司和后来接受股权的那个公司,这种情况就认为是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所以大家做国有股时,对股权转让的情况要注意。

IPO申报前的股权转让和增资的价值以及转让行为的合理性要关注。对股权转让和增资的价格,证监会也会要求。

二、IPO前注意事项——独立性和规范运作

独立性就是保证财务、人员、机构和资产、业务这几方面的独立性。

从规范运作来讲,要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定帮企业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秘书制度要严格运行。

从管理团队的稳定性来讲,证监会对此有要求,要求不能发生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在实际的审核过程中,具体把握一般都是三分之一,董事和高管人员的比例合计变动不要超过1/3,在上市前的三年内不要超过1/3,我们一般建议,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公司最核心的官员人员尽量不要发生变化,可能有些企业在改制之前还是有限责任公司,按最低的标准只设了执行董事、监事,改制成股份公司之后,董事的数量最少还是5个,一般7—9个比较多,董事的人数从一个变成7个、9个,肯定要新增很大一部分数量的董事,证监会在审核时也比较明确,这种情况不属于重大变化,你选进来的这些董事以及增选的董事一定是原来公司里的管理人员。

另外,增选独立的董事,这不属于重大变化。但独立董事在增选时要特别注意,独立董事到底是否具备任职独立董事的资格,这样证监会审核时也会关注,曾经有一个项目,在上会时我问了保荐人,说某一个独立董事是不是不具备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当时就把那个保荐人给问傻了,因为他以前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另外,如果历史上有对外担保的话,一定要彻底清理,不能留任何尾巴,大股东不能以任何方式占用拟上市公司的企业资金和资产。

如果上市公司占用大股东的资产,这是可以的,但建议少量的占有,不要占用太多,如果占用太多,人家以为你对大股东有依赖,如果大股东不帮着你的话,公司就生存不下去。

三、IPO前注意事项——主营业务

IPO对主营业务的关注是核心,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讲,我们建议这个企业突出一种主营业务,尤其注意不能什么都干,注意避免从事多个不相关业务,因为从中小板的要求来讲,要求主营业务突出,如果有多个业务也可以,没关系,但对创业板来讲,必须只有一种主营业务,只能作为一种业务。现在创业板审核有一点放松,很多企业报上去之后,会发现很多企业都不只做一种产品,都是两种产品、两种业务,有一种可能是另外一种业务的附产品。现在对创业板的要求可以有两种业务,但主营产品的收入必须占收入比例的70%以上,小的业务比例不能超过30%,如果超过30%是不符合创业板的上市条件。

第二,加强技术管理和新产品的研发,对创业板来讲,对技术的关注程度、创新性要求很高,如果企业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的数量比较多的话,对发行审核上市很有利。

第三,企业尽量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高新技术企业从利益的角度来看,最明显的影响可以把企业的税率从25%降到15%,尤其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来讲,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税率非常高,如果想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标签非常有含金量,价值很高,如果有条件,可以要求企业尽量去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现在证监会审核时也会关注:高新技术企业是不是买来的。因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省税,所以很多企业都去申请,而且很多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拿到高新技术企业,比如说他通过购买别人的专利使用权去评定高新技术企业,这是否可以?这可以操作,没有问题,因为高新技术评定的话,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就可以,国家都这么要求,人家通过购买专利来购买专利使用权去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有两点要注意:1.购买的专利一定要和主营业务相关,不能购买一个和你的产品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专利。2.注意购买专利的时间。

第四,梳理、分析和优化自身的盈利模式。证监会要了解一个企业,首先要关注的也是企业的盈利模式。会关注赚钱的持续性、稳定性以及是否存在风险。

第五,建议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适当加强自身的宣传力度,尽量去获得荣誉证书。第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生产经营。

第七,尽量减少关联交易。

对于同业竞争这块,一定要避免,上市之前可以有,上市之后一定不能有。四、IPO前注意事项——财务方面

很多企业在上市之前可能有意识地做一些避税的安排。

收入确认这一块,每个项目基本上会涉及到这个问题,收入确认的政策做得是否合适,一定要保证收入确认符合会计准则里的收入确认的5条标准。

加强财务指标的分析,财务指标包括资产方面的,比如说资产的周转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存货的周转率等等,最重要的还是盈利方面的指标,比如说毛利率,如果毛利率在报告期内出现大幅波动,必须要有合理的解释。

注意销售客户和供应商的集中程度,如果过于集中,需采取措施尽量分散。

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很多上市公司不太重视这个问题,尤其是盈利能力还不错的企业,现金流可能不是很好,但就觉得收回来的款已经满足企业生产运营的需要了,就不要,就不去催收了,但证监会对现金流的要求越来越关注。

存货这块也应该重视,因为存货涉及到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成本结转,和成本相关,另外有些企业可能会有大量的外部存货,就是不在自己的仓库里,放到别人的仓库里,这个存货怎么管理要解释清楚。

第三部分IPO申报前并购重组的注意事项

上市公司做并购重组越来越多,在IPO前很多企业提出并购重组的需求,IPO之前比较敏感,尤其招股书里有一个标题说,上市前一年并购重组的情况。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对IPO前的并购重组非常重视。

一、重组方式

重组方式有几种:

1.发行人收购被重组方股权。这块指的现金收购。

2.发行人收购被重组方的经营性资产。

3.公司实际控制人以被重组方股权或经营性资产对发行人进行增资。

4.发行人吸收合并被重组方。

重组一定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性要求是最基本的。

在收购过程中避免不了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定价,对收购标的资产历史上的财务指标进行审核,这时,尽量聘请具有财务资格的审计师和评估师进行审计和评估。

二、IPO前的同一控制企业合并

并购重组分两种,一种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谓同一控制就是一个自然人控制的资产,比如说老板对A公司持有90%的股权,对B公司持有80%的股权,如果A把B吸收进来,这个就属于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对国有企业来讲,要求的是同一个国有公司下面的国有企业。国资委下面的两个企业之间的收购不能认为是同一控制的,证监会对是否为同一控制这块比较关注。

对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证监会是鼓励的,比较支持的,一般来讲,如果是同一控制的企业之间,有可能会因为历史上存在同一竞争,比如A公司和B公司都是做一个业务的,如果你不把它收进来的话,以后就是同业竞争,或者B公司是给A公司提供服务的,这样的话,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关联交易的关系,如果你把它收进来,以后就不存在关联交易。所以证监会鼓励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目的是消除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证监会的要求,只要关注3个指标,收购资产的总资产收入和利润总额和你要上市的公司相比,要收购的公司这三项财务指标不能超过100%,如果超过,就要多运行一年。如果超过50%不超过100%的,由保荐人、律师对这次收购的被重组方纳入到尽职调查,并发表相关意见。这没有时间上的要求。

三、IPO前的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

这块证监会的意见是不禁止的,但不鼓励,也就是说,不反对你去收购,但也不支持你去收购,为什么?如果不是你控制企业的资产,对它的情况不了解,你把它收购过来之后,企业能不能管理得好,能不能和你的企业形成协同效应,这个证监会没有办法判断,为了保证上市公司在重组之后运营的稳定性,会要求你等一段时间。

第四部分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的选择

整体上市就是指一家公司把主要的资产和业务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分拆公司是指一家公司把一部分资产和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

上市。对国内比较早的国有企业上市,当时上市的还是审批制,通道制,上市相当于摸着势头过河的阶段,很多企业都是为了挽救企业,企业可能活不下去了,把一部分资产(可能不是好资产)装到公司里去上市,这个问题很多。

在集团公司内部业务联系较多的条件下,分拆上市容易导致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同业竞争问题,这种条件下,以集团方式上市更好。

对于个别公司,公司业务完全独立,和集团的其它部分一点关系都没有,这种可以单独拿出来上市。

证监会特别提出保荐人的培训问题,一个集团里,部分比较强,部分是辅业资产,给主要业务提供服务,但主营业务比较突出,辅助业务的业绩比较差,对于这种情况,证监会要求侧重于整体上市。

第五部分企业上市前财务包装的基本思路

从中介结构的角度来讲,不应该替企业做任何包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包装,包括最近出事的胜景山河,他们肯定做了幅度比较大的包装。如果企业要上市,对它的财务报表进行规范非常必须,是必要的程序,怎么对它的财务进行包装呢?

一、常见的财务包装方法

常见的包装方法(不建议采用):

1.利用关联交易虚增利润

2.提前确认营业收入

3.推迟确认成本费用

4.改变坏账准备计提政策

5.改变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政策

6.研发费用资本化

7.向名义第三方销售虚增收入和利润

8.转嫁费用

二、企业上市前财务包装的基本原则

1.尽量与企业真实情况保持一致

2.保证收入确认和成本结转均有据可依,其波动可以合理解释

3.保证毛利率、期间费用率波动可以合理解释

4.符合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行业发展变化趋势

5.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趋势基本一致

三、报告期内的业绩规划

理想的是:收入和净利润每年都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样的话,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中小板都没有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为企业的经营本身波动很大,所以有很多企业不能满足这种增长,但没有关系,因为这不是必须的。逐渐增长的趋势是证监会希望看到的,但也不是必须的。只要能解释清楚业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未来的成长性还是好的。

如果报告期内业绩不可避免的出现下滑,也没有关系,如果收入是持续增加的,但因为毛利率下降导致净利润有所下滑,这个比较好解释,可能是短期的毛利率下滑,有特殊原因,如果收入和净利润同时下降,这样的话,就不是很好解释。经常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报告期第1年业绩比较好,第2年突然下滑,第3年又上升了,对于这种情况,如果第3年的净利润大于第1年,这种情况可以,如果第3年净利润比第1年还低,这样的趋势是不行的。

形象解释:

第六部分企业估值与如何募集更多资金

企业估值在上市过程中有两个阶段可能用得着,第一个阶段引进股权投资时,涉及到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判,以什么样的价格把私募股权投资者引进来。另外一个是发行时,发行价怎么确定,发行价的确定和募集资金的多少紧密相关。

一、上市公司主要估值方法

一种是直接的方法,即现金流折现法,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的情况进行预测。一般预测5—10年,以后就按零增长的趋势去估算一个综值,按一定的折现率把以后的现金流折到现在,得到企业的价值。

另外一种是可比公司法,运用最多的是市盈率法,买股票都是看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看得很少。市盈率就是股票的价值和股票每股收益的商。

现金流折现法是国际上比较认同的一个方法,因为它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能力来折现的价值,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方法更准确一些,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情况,但在具体的运用方面问题比较多,首先预测是否准确,预测以后5—10年的,这个不确定性非常大,未来10年净利润达到多少,企业的董事长自己心里也没数。可比公司主要是市盈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般的投资者比较好理解的也是市盈率的计算方法。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价格的确定

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发行价是由于保荐人和公司向特定的机构投资者询价得来的。询价对象包括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财务公司这几大类。

确定发行价由保荐人和企业共同确定,原来证监会有指导。比如说市盈率不能超过多少倍,现在把这个放开了,实现了真正的市场化,只要投资者能够接受,发多高都行。

保荐人确定价格时,考虑什么因素?询价时,每个机构、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财务公司都会给你报价,保荐时会愿意以多少的价格买,愿意买多少,这些都有,在这个时候,拿到询价结果之后,我们就会看所有的股票的配售规定,加权平均价是多少,报价的中位数是多少,在这里面,尤其要特别考虑基金,因为现在基金的持股的市值在二级市场上占的比例非常大,而且基金研究定价的能力,可以说是所的机构里最强也是最专业的,所以,定价时要考虑基金的报价情况。

三、影响募集资金的因素

募集资金的金额=发行新股数*发行价格

按最底限发,发行4亿股以后,只能是发25%,超过4亿股就是10%,可以多一点。

发行价格=发行后每股收益*发行市盈率。决定募集资金多少的因素就是发行后的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

发行后的每股收益指的是发行前会计年度的净利润除发行之后的股本,如果想多募集资金,要提高每股收益,那就必须提高前一年的净利润。

募集资金总额与发行前股本数无关。

决定发行市盈率的因素包括:

1.发行时股票二级市场状况

2.发行人所属行业

3.发行人的盈利模式与核心竞争力。这需要企业在研究报告和招股说明书特别强调,企业靠什么赚钱,和别人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未来年度的盈利预测;

5.路演推介的成功与否(未来发展前景的故事描绘)

要募集更多的资金,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发行前一年的净利润。要做好利润规划,尽量把发行前一年的利润做大一点。

2.选择合适的发行时间,在二级市场趋势良好的条件下发行。这对于再融资有一些借鉴意义。

3.行业分类。

4.做好投资价值报告。把亮点、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都突出一下。

5.适当的时候邀请行业资深研究员撰写定价报告。

6.未来的预测。如果向股价定高,需要提高预测,但一定要做到合理,不能让人家质疑预测实现不了。

7.认真准备路演推介。

第七部分私募股权与企业上市

一、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方式

私募股权投资建议企业在上市之前引入的股权比例5%—20%就可以,不建议引入太多。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大多数私募股权投资都是以财务投资者为主,他们纯粹是以赚钱为目的进来的,就是看你这个企业上市前景比较好。但也有个别的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确实是看好这个行业,是从行业的大趋势觉得你有发展前景,会投进来,投进来可能参与你的生产经营,然后和你一同把生产经营做好,和企业共同成长。

引入私募股权投资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现金增资。发行人股本增加,而且有一笔大的现金进来。

另外一种是大股东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向投资者转让部分股权,大股东借此机会套现。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选择,证监会也没有什么偏好,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是不同的,对于轻资产的公司,现金流非常好,如果增资,这笔钱进来花不掉,人家就觉得你没有融资的必要性,这种情况下,建议以股权转让的方式来做。二、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定价

一般来讲都是按市盈率来定的,具体由企业和投资者双方协商、谈判,前几年市盈率一般在5—15倍左右,最近因为国内的私募雨后春笋,但上市的资源有限,所以IPO这块投资的市盈率都炒得很高。

国有企业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定价应注意至少不低于引入时点的每股评估净资产。

民营企业没有要求,但我们建议不要低于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

企业在引入PE时,最好先请中介机构把律师、会计师、券商先请来,之后让他们帮着参谋,如果你这个企业有良好的上市前景,未来的发行上市通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注意事项

引入私募股权投资时应对投资者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从股东层面追查到私募股权投资的最上面的自然人股东,看私募的实际控制人是谁,要避免和保荐人以及其它的中介机构扯上关系,公司在历史上是否有违规的情况,本身的出资有没有问题,财报表有没有造假,不要因为投资者有问题,影响自己本身上市。

对国有性质的私募股权投资也要注意,证监会有一个规定,新股上市时,国有股要把发行新股数量的10%划转到社保。

引入私募股权投资时,避免原控股股东的控股权旁落或过分稀释。

第八部分业绩连续计算问题

业绩的连续计算问题比较简单,企业在上市时,什么条件下业绩可以连续计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有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需要强调的是,股份制改制过程中是可以按评估值调帐的,只是调账后必须运营3年后进行IPO申报。

第九部分企业上市过程中主要的会计工作

会计方面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梳理前一年度的财务报表,原来的财务报表有可能因为避税等原因和企业实际的盈利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和会计师一起对财务报表进行梳理,把历史上存在的财务不规范的情况都规范起来。

第二,配合审计师和评估师进行审计、评估工作,审计至少包括改制审计报告和IPO申报审计报告,评估为改制时用于工商登记的评估报告;

第三,配合保荐人和律师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包括介绍企业基本面,包括经营状况、运营模式、资产状况、工作流程、重大风险等。这一块不管是律师、保荐人还是会计师,如果想真实的判断企业的真实情况,不只是看自己做好自己那一方面。

第四,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

第五,保荐机构撰写管理层分析与讨论内容,是对企业报告期内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现金流情况、盈利情况做非常细致的分析,这需要企业的财务配合来做。

第六,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七,编制和制作IPO申请所需的财务及税务相关文件。

第十部分选用会计政策的规划

一、会计政策的定义及会计政策规划的原因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

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企业为什么要做会计政策的规划呢?会计准则有一个大的规定,但内部会给企业一部分空间,有一些方法企业可以自己选择,尤其是对一些上市之前选会计政策、会计处理的方式,可能根本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做的是错的,如果做错了,在申报期内就必须把这种错误改过来,如果要改,会计政策的变更会导致原来报给税务局和证监会的财务报表不一致,这样的话,证监会就要求对这个差异进行说明,另外要充分披露报告期内变更的会计政策的原因、性质、内容,对利润有多大影响都是要披露的。

二、会计政策规划的原则

1.合法性

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财政部、证监会的规定,必须在相关规定的框架内去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相对独立性

会计财务做账时,和国家税法上的要求可能不一样。做账时,要根据会计准则来,而不用考虑纳税。

3.一贯性原则

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但如果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原来选择的会计政策不满足它现在的经营模式,会发生一些变化,不是一定不能改,要改的话,要有理由。

4.适用性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

5.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要考虑财务做账的成本有多大。

6.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三、企业的主要会计政策

1.最重要的是收入确认,所有的项目在审核时,都会问到收入确认的问题,有没有提前确认收入,有没有推后确认收入,收入确认的条件是不是满足。

2.金融工具。

3.存货计价。是先进先出还是加权平均。

4.长期投资核算: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现在基本是两种方法,一种是成本法,一种是权益法,选择时,一定要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5.折旧计提:指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

6.无形资产。现在比较关注的资本化部分,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在什么条件下确认为无形资产。

7.合并报表。合并范围怎么确定,合并的时间怎么选择,怎么确定合并报表的范围。

8.资产减值。

四、选用会计政策中的常见问题举例

1.收入确认方法模糊,比如风险报酬没有转移就提前确认收入了。

2.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政策不稳健、不合规,如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3.长期股权投资。

4.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政策选取、合并范围和合并时间的选取。这一块是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

5.不同会计年度随意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6.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时点滞后、借款费用资本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事先一定要征得会计师的同意。

第十一部分企业持续盈利的规划

一、企业持续盈利规划的必要性——上市和再融资的盈利要求

好的企业标准主要是盈利能力,如果盈利能力好,即使历史沿革上有一点瑕疵,只要说得过去,都不形成你的障碍,如果盈利能力很差,历史沿革也有问题,最后的结果就很悲惨。

IPO对盈利的要求不高,三年3000万,这是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是两年1000万,或者最近一年盈利利润累计不少于500万。

未来如果再融资还是有要求,如果想做公开增发或者可转债,要求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如果配股,3年必须盈利,不能出现亏损的情况。如果是发债,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利息。

二、企业持续盈利规划的必要性——证监会审核重点关注

持续盈利能力是证监会审核关注的重点,从2009年审核情况来看,中小板IPO 公司,否决13家,其中4家是由于盈利能力问题;截至2010年3月末,创业板发审委共审核106家创业板IPO公司,否决17家,其中8家涉及盈利能力的问题。

证监会对保荐人的要求:保荐人对发行人财务情况进行核查时,需要每一个科目都清清楚楚,先了解公司盈利模式,再看财务报表能否反映公司的盈利模式,再从每年的增减变化来判断是否符合常理,考虑每年的变动能否合理解释。

三、证监会对企业持续盈利审核要求的深入分析

1.连续性盈利要求

连续性的盈利要求也是稳定性的要求,要求利润是在同一个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取得利润;

同一主营业务、产品结构下取得的利润;

同一经营管理层情况下取得的利润;

同一经营资产情况下取得的利润;

2.独立性要求

不能有关联交易,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援助形成利润。

3.经常性利润要求

必须是正常经营的利润。

证监会认为可能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

1.发行人的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

2.发行人的行业地位或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

3.依赖的技术、资产可能发生变化。

4.对关联方或者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

5.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

四、企业持续盈利的规划与思路

这块我们列了几个公式:

1.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开源节流,做大收入,降低成本。

2.利润=制造利润+营销利润+管理利润+财务利润。制造角度可提高产品销售价格,降低生产成本;从营销和管理角度来讲,分别由各大销售的思路,降低成本,各个环节做优化。

3.利润=主营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证监会强调,利润一定要集中在主营方面,其他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可以有,但不要太大。

4.利润=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

5.利润=现金性利润+非现金性利润。

第十二部分资本负债结构的规划

一、资本负债结构规划的必要性

企业的股本在上市之前有要求,上市之前股本不能少于3000万,上市之后不能少于5000万,股本一定要满足这个要求,这是底限。

创业板发行之后股本不能少于3000万。

从资产负债结构来看,资产结构不能太高或者太低,如果资产负债率太高的话,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很高,如果银行贷款不能及时偿还,就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如果资产负债率太低,说明融资没有必要性,不需要到资本市场上圈钱。

二、拟上市公司股本规模与股权结构的规划

关于股本规模的合理性: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本要求不低于5000万,创业板不低于3000万。

净资产折股:折股之后,应该适当考虑发行之后的每股收益,我们建议每股收益在5毛钱以上比较好,在此前提下适当多折股有利于上市前原始股东的利益。

对于国有控股企业折股比例不低于65%。

股权结构不要高度集中,高度集中大股东控制风险比较大,也不要过度分散,如果过度分散,说明股权结构不稳定,决策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高效治理。股权结构要相对集中,大股东能控股,但控股的比例不要太高。

三、拟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规划

2009年7月-2010年6月过会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布情况如下:

第十三部分收入及利润确认、补缴税款

一、重视收入及利润确认的必要性

收入及利润是挖掘企业经营业绩、持续盈利能力的重要数据指标,也是审核部门关注重点。

二、常见的收入确认适用准则和处理方式

1.货物销售

主要条件: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日常操作:

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一次确认收入。

合同收款采用递延方式,实际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公允价值(现值)确认收入。现金折扣,在一个月内付款给1折扣,这个进财务费用。商业折扣和销售折让指的是正常的打折,比如说一个商品按9折的价格给别人,这可以递减收入。销售退回可以冲减当期收入。

2.提供劳务

可靠估计条件:

①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③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④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让渡资产

主要提供资金或者租赁。

三、从收入到利润相关项目处理应注意问题

收入确认一定要符合收入确认的标准,如果货物还没出库,或者需要安装验收没有安装没有验收就确认收入,就开发票了,即使开发票,也不能确认收入。延迟确认收入,为了避免纳税。

从营业成本角度来讲,强调收入和成本的配比。

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里讲的也是配比,费用和收入要有一个比例关系。

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关注的资产减值是否足额计提,计提得是否合理,有没有少计提。

投资收益:要确定好合并范围,对权益法和成本法的核算有一个合理的选择。

营业外收入支出:政府补贴这一块不能太大。

其它的利润指标,比如说资本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需要合理,并且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相匹配。

四、不规范产生的常见问题和可能障碍

申报报表与原始报表存在重大差异需合理解释。

对于补税问题,最好和当地的税务机关进行沟通,不要出现滞纳金和罚款。

第十四部分IPO被否决的案例及原因分析

一、最近几年主板和中小板IPO审核通过情况

2006年至今的主板和中小板IPO审核情况统计:

2009年的通过率比较高,正常来讲,中小板的5通过率为85%左右。

二、最近两年创业板IPO审核通过情况

2009年至今的创业板IPO审核情况统计:

这是截止到2010年9月份的数据,80%左右。中小板的通过率较创业板有明显的优势,这和企业的规模有关。

三、未过会的原因分析总结

被否决的原因大致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企业自身的原因:1.企业盈利能力差(最重要的一定);2.独立性较差(采购、销售、技术方面存在对他方的依赖);3.主体资格问题(出资、股权等历史沿革不规范);4.财务问题(财务处理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5.经营业绩对税收优惠存在较大依赖;6.募投项目存在较大风险;7.规范运作和内部控制不健全。

发行人自身问题部分是历史形成的,难以或不能进行技术处理,部分是可以通过技术处理解决的。

另外一部分是信息披露的问题:1.申报材料制作粗糙,不完整、不准确、不真实;

2.发审会答辩准备不足,未能现场解释清楚发审委的疑虑。

2009年主板和中小板IPO否决原因统计:

2009年13家未过会,主要问题分布情况如下(证监会正式文件统计结果):

持续盈利问题:5家

独立性问题:5家

募集资金运用问题:2家

规范运作与内部控制:3家

信息披露问题:2家

经营业绩对税收优惠存在较大依赖:1家

2009年至2010年3月的创业板IPO否决原因统计(证监会正式文件统计结果):

四、被否决的具体案例分析

1.人为利用会计政策粉饰业绩

案例1:有一项研究费用1100万被资本化,没有作为当期费用,资本化的理由是自己要拿这个技术和其它的公司工作,并且和另外一个公司签订一个股权转让合同,但证监会审核时,让他继续提供股权合作的合同以及技术转让的合同,看其执行得怎么样,核查结果表明,这个技术还不具备实施的充分条件,而且合同还没有生效,买这个技术的公司也不具备实施这个项目的条件,如果这个技术完全可以实施的话,作为资本化是可以的,会计准则有规定,可以这么做,但现在不具备这个技术条件,但他把它资本化了,导致2008年的利润总额多出了1000万。

发审委认为该研究费用的费用化处理将使2008年度净利润低于2007年度,无法满足创业板发行条件的财务指标要求。

2、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

案例2:创业板企业做汽车设计,但以前没有做过相关汽车制造的业务,现在在审核时,报的材料是:斥重资收购做跑车的企业,这样,产品经营模式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发审委认为,从设计行业去做制造会导致持续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且财务上存在重大的风险。

案例3:一个做轮胎的企业,轮胎大多数出口,而且募集资金投向也是继续扩大产能,但2009年,外国开始对他的轮胎进行3年的惩罚性关税,惩罚性关税加收之后,他的公司经营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持续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利影响。

3、发行人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

案例4:是一个供应链的公司,对主要客户存在严重依赖。其中惠普占的比例更大。客户过度单一,依赖一个客户,这种经营风险非常大。

4.关于申报报表与原始财务报表差异问题

案例5:2006年是报告期的第一年,营业成本原始报表、申报报表差了900万,占申报报表的34%。发审委认为重要会计处理事项的确认、计量结果,反映出申请人报告期内会计核算基础较弱。实际上当时不只是这一个问题。

5.关于独立性问题

案例6:市场销售依赖

申请人,在公司前身设立时,控股股东没有把全部资产装进来,改制时是有问题的,只把一部分业务放进来。在报告期的前两年,因为资产技术不完整,所以没有办法独立的面对客户开拓业务,合同的签订合履行以及运营资质都在控股股东那儿,必须介入控股股东才能把业务运营下来。发审委认为缺乏独立性,所以这个项目也否决掉了。

案例7:技术依赖

搞生物空间技术的公司,他在招股书里披露的核心技术是要用他控股股东的上级单位的实验设备和资源。以后的技术能否突破,不取决于他和控股股东的能力,还要依赖其他人。

案例8:采购依赖

一个中小板企业,2006年到2008年每年的采购金额比较大,采购原材料的比重最高达到60%多,最低也是50%左右,同期原材料采购的比重都是13%,而且采购的价格明显偏低,存在利润输送的嫌疑。而且项目达产之后,自己的材料供应还不能满足,上市之后还要对原来的关联方存在依赖关系。

6.经营业绩对税收优惠存在较大依赖

案例9:这个人主要搞退税,且金额比较大,2006年出口退税占到同期净利润的130%,如果没有出口退税是亏损的,2007年、2008年的比例也很高。

发审委认为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出口退税存在严重依赖。

7.关于募投项目

案例10:项目不确定性较大被否决

某申请人要募投的项目,技术还不成熟,还处在国家有关部门技术评审阶段,如果技术未来没有拿到批准或者技术上不可行,那小股民把钱投给你就白投了。发审委认为申请人本次募集资金投向的产品风险太大。

案例11:募投项目产能消化风险

某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产能为5000吨左右。据统计,2009 年国内市场的年需求量约11 万吨左右。预计今后几年内,每年增长率为10~15%左右,此次扩产累计增长6倍。

案例12:申请人主打产品历年来的产能利用率都不高,低于90%。证监会怀疑他的产品产能扩大之后能否卖出去。

案例13:募投项目资金匹配性不足,缺乏必要性

申请人募投的两个项目只有1.38亿,其中7900万是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是成本中心,提供技术研发的支持,不能直接产生利润,但占的比例非常高;另外一个项目是技术改造和扩建的项目,募集资金是6000万,而且这个企业账面上的货币资金比较多,经营现金流也很好,因此证监会审核时,认为没有必要去募集现金。

8、持续盈利能力问题

案例14:

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价格下滑,产品销量下滑,开工普遍不足,募投项目还是要继续扩大同种产品产能。证监会认为这个企业盈利能力有问题。

案例15:申请人报告期内原材料采购有不稳定和不足的情形,现有项目及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扩张较快,且继续依赖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原材料。

上市流程及时间表

公司上市需要经历的流程及费用 一、企业上市前准备阶段 1、首先企业必须是股份制企业,不是股份制企业的需要进行企业股份改造,符合国家股份制企业的要求,这是企业上市的基本条件。 2、进行上市咨询,聘请上市中介专业机构对企业考察,确认企业是否符合上市的条件。 3、聘请专业机构进行上市辅导,准备企业上市必备的各种证明或文字材料。 4、聘请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审核所准备的材料是否符合上市要求。 5、请保荐机构或财经攻关机构与相关的国家监管机构进行沟通,修改不符合相关机构要求的文件。 6、上报材料经国家主管上市机构进行审批。 7、进行招股说明。 8、挂牌销售股票和上市流通。 二、公司上市必经流程: 1、股份改制(2—3个月):发起人、剥离重组、三年业绩、验资注册、资产评估。 2、上市辅导(12个月):三会制度、业务结构、四期报告、授课辅导、辅导验收。 3、发行材料制作(1—3个月):招股说明书、券商推荐报告、证券发行推荐书、证券上市推荐书、项目可研报告、定价分析报告、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 4、券商内核(1—2周):现场调研、问题及整改、内核核对表、内核意见。 5、保荐机构推荐(1—3个月):预审沟通、反馈意见及整改、上会安排、发行批文。

6、发审会(1—2周):上会沟通、材料分审、上会讨论、表决通过。 7、发行准备(1—4周):预路演、估值分析报告、推介材料策划。 8、发行实施(1—4周):刊登招股书、路演推介、询价定价、股票发售。 9、上市流通(1—3周):划款验资、变更登记、推荐上市、首日挂牌。 10、持续督导(2—3年):定期联络、信息披露、后续服务。 三、公司上市所需要的时间: 从拟写可行性报告准备上市时起,到通过审核上市,大约需18个月。 四、公司上市的支出中介费用 1、律师费:20万以上。 2、注册会计师费:60万以上 3、券商中介费:150-200万以上

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汇报doc

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有利于企业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区按照“政府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推动、优势企业带动、梯次推进互动”的方针,大力推动企业多渠道、多形式上市融资。去年以来,******公司、******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公司、******公司、XX公司先后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首发上市募集资金共计亿元,占全市8家上市企业首发募集资金37亿元的65%;私募股权融资亿元,占全市6家在天交所挂牌交易企业募集资金亿元的%,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推动了地方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一、厚基础,提升企业上市竞争力

坚持把培育优质企业作为上市融资的前提,强力实施“三大工程”,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推动企业做优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围绕全市工业发展整体布局,依托西部工业集聚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着力延伸氟、钛、硅、锆和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链条”,加快氟化学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光伏产业园区、风神轮胎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创业园区“五大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储备了一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从根本上增强企业上市的竞争力。二是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坚持科技驱动,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积极推进研发基地建设,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区连续五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全区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立国家级认可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博士后研发基地3个。三是实施科技“小巨人”打造工程。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对符合高成长

公司上市的要求及流程

公司上市的要求及流程 一、公司上市的条件,以下条件必须全部满足,缺一不可:1、其股票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经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五以上; 5、公司最近三年内无重大XX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公司上市大致要经历以下步骤:1、拟写公司上市方案及可行性报告。 2、聘请律师介入为公司完善有关公司管理的法律文件,按公司法的规定完善公司的组织机构,并拟写、整理有关公司上市的法律文书,如有涉诉案件的,律师代理完成有关诉讼工作。 3、聘请注册会计师介入完成有关公司上市的审计工作,并完善财务报表和原始凭证。 4、聘请券商进行上市辅导、推荐。 5、律师出具法律意见及有关上市法律文件报证监会审批。 6、审批。 7、上市。 8、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上市后三年财务审计。 三、公司上市所需要的时间从拟写可行性报告准备上市时起,到通过审核上市,大约需18个月。四、企业上市所需要提供的基本资料 1.公司股本结构(股东构成) 2.公司管理层介绍(副总以上人员介绍) 3.产品介绍 4.市场分析 5.技术分析(在行业内技术所处地位) 6.行业分析(市场份额、经营状况等方面) 7.近三年公司财务状况 8.公司三年经营发展计划 公司上市条件和情况分析 公司上市概述

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在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品

座谈会上的讲话稿在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抢抓机遇、加速推进,不断丰富上市服务工作2019年是资本市场改革年,新股发行、新三板扩容、沪港通等重磅政策落地. 当前,资本市场也逐步回暖,这些都为企业上市带来了更多机遇.我们将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后备改制一批、申报上市一批的总体思路,分层推进、滚动培训、形成梯队,努力形成企业主动、服务促动、政策驱动的三维联动发展格局. 1、抓模拟上市,助推企业打好基础、练好内功.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证券化的思路,率先在全市启动实施企业模拟上市制度,及时推出中小企业模拟上市主要指标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对照上市公司的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国际化标准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对健康档案数据进行认真梳理,将主业突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及时纳入模拟上市后备库.目前30家重点企业已基本完成模拟上市,另有20家左右的后备企业. 2.抓服务指导,帮助厂长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为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领导,单设区金融工作办公室,集体牵头负责区企业上市工作. 分行业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企业主真实想法和思想现状,帮助企业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为顺利开展模拟上市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举办全区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培训班,邀请华泰证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等机构赴重点培育企业开展业务指导,帮助企业理解思路,找准方向和突破口,做好上市前期准备工作. 先后组织10多家企业赴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学习,60多家企业到上海、无锡实地参观上市公司,让企业亲自感受经济结构转型的紧迫性,增强资本运转意识的能力.3.抓政策扶持,促进企业加快上市、做强做大. 区委、区政府在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对经批准设立或变更的股权明晰、治理结构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通过上市辅导验收且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发行申请材料并受理后,一次性奖励20万元;企业成功上市,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调动了企业上市的积极性.现阶段我区海企仓储

物业公司年度经营分析及管理总结

物业公司年度经营分析及管理总结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创百年卓越服务企业”不仅是公司的美好发展愿景,更是公司对服务品质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提出了“客户第一”、“市场第一”、“业务第一”的经营管理准则,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为业主创造美好生活”而展开,并成功实现在经营规模、品牌价值等多方面的突破。 1、三品牌融合并进,主营业务规模再创新高 2018年,公司在“3+X”战略指引下,深耕江浙沪地区,并大步拓进国内其他重要城市群,成功打开深圳、芜湖、榆林、乌鲁木齐等地市场,全国化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 2018年6月,公司完成江苏金枫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70%股权的收购工作,夯实公司在江浙沪地区的市场根基,并强化了公司在该地区的市场开拓能力。报告期内,南都物业、采林物业、金枫物业三品牌融合发展,各具经营特色。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总签约项目433个(包含金枫物业),比上年同期增加158个,增长率57.45%,公司累计总签约面积5,542.5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657.61万平方米,增长率42.67%。 2、深挖客户需求,多品类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公司的商办服务在2018年实现了新突破。在阿里西溪园区三期亲橙里购物中心项目中,公司除了全面覆盖开业基础筹备、商家各类前沿技术对接、

装修管控、先进设施设备管理等服务,更深挖客户需求,向前端作延伸,承接了该项目的招商运营、营销策划、运营管理等工作,为公司推进和拓展商业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服务对象方面,公司跨出了传统物业的大业主、小业主服务圈,将美好生活的外延扩展至城市空间,尝试探索城市物业的服务产品开发。通过目前对各类场馆、城市道路、河道水系、旅游景点等的服务提供,积累并升华城市物业服务产品设计,为广大客户打造一个完整的美好生活圈。 3、规范管理、殷勤服务,获广大业主认可 针对广大业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公司不断提高自身对服务标准、服务品质的要求。2018年,公司加大技术投入和标准化建设,新设施设备投入使用与服务标准梳理双管齐下,实现人员优化配置和服务效率提升。同时,将释放出的人力投入到有温度的人性化服务中,一系列丰富业主精神生活的传统文化活动相继推出。在年度多方满意度调查中,公司整体满意度、满意率取得双提升,其中社区文化、秩序管理、安全管控、公共设施设备维护的满意度提升幅度较大 4、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主办的2018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及评选中,公司再次荣登榜单,获“2018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综合排名第19名殊荣;公司旗下金枫物业获“2018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综合排名第63名。 同时,在各市级优秀物业服务企业的评选中,公司服务的多个项目获得“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五星项目”、“优秀物业项目”等荣誉称号。

公司上市的步骤及必须程序

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要上市,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把公司“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步,在公司“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后,公司进行规范运作,满足各项发行上市条件后,与各中介机构共同制作申报文件,向中国证监会申报核准。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要符合《公司法》《证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及证监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等的硬性要求规定。 一、其中股份制改造的一般流程有: 1、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有关股东会决议,决定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企业改制筹备小组。 2、选择发发起人。 3、聘请中介机构。 4、审计和资产评估。 5、涉及土地作为出资的,国有土地处置方案获得国有土地部门批复。 6、制作改制文件。 7、申报。 8、批准。 9、注资和验资。 10、召开创立大会。 11、办理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 改制有几个原则:效益最佳;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保证公司的经营管理独立性。 二、股份制改造以后,督促公司进行规范的运作: 1、督促拟发行公司的独立运营,规范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关系。

2、督促拟发行公司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内部决策和控制制度。 3、督促拟发行公司健全公司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杜绝会计虚假。 4、督促拟发行公司形成明确的业务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并制定可行的筹股资金投向及其他投资项目计划。 5、督促拟发行公司要主营业务突出,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另一方面,公司要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包括公司章程草案,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等。 四、再则,与保荐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提出整改方案,主动调整和完善规范运作方案和计划,跟踪督促完成整改。 五、在公司满足各项发行上市条件后,与各中介机构共同制作申报文件,向中国证监会申报核准。 中国企业在中国上市需要经过的步骤和程序 (一)改制阶段 企业改制、发行上市牵涉的问题较为广泛复杂,一般在企业聘请的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完成。企业首先要确定券商,在券商的协助下尽早选定其他中介机构。股票改制所涉及的主要中介机构有: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土地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 (1)各有关机构的工作内容 拟改制公司 拟改制企业一般要成立改制小组,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统筹,小组由公司抽调办公室、财务及熟悉公司历史、生产经营情况的人员组成,其主要工作包括:

金融及企业上市工作情况汇报

金融及企业上市工作情况汇报 (2010年1月) 邓又林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金融及企业上市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突出“一条主线、六个重点”的工作部署,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面出色地完成了2009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一、以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金融发展和企业上市工作呈现六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全市存贷款增量分别突破两百亿元大关。截止2009年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29.46亿元,比年初增加242.55亿元,同比多增85.90亿元,增长27.35%,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23.09亿元,比年初增加240.03亿元,同比多增83.87亿元,增长27.18%。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合并各项贷款637.51亿元,比年初增加211.07亿元, 增长49.50%,同比多增117.6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634.71亿元,比年初增加208.86亿元,同比多增115.55亿元,增长49.05%,比全省平均增长水平高9.99个百分点。全市存贷比达56.78%,比上年提高了8.56个百分点。 第二个亮点:贷款投放结构更加优化。2009年12月末,我市新增短期工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共40.24亿元,增长88.50%,同比多增34.15亿元。短期农业贷款余额99.34亿元,比年初增加30.69亿元,同比多增18.96亿元;全市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为130.55亿元,比年初增加58.61亿元,同比多增34.40亿元。截至

2009年11月末,累计发放10491笔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金额6.54亿元,完成省定任务的247.65%,发放量连续三年排全国地级市首位。 第三个亮点:企业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去年12月16日,崇义章源钨业公司首发申请在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第146次工作会议上成功“过会”,实现我市从实施核准制(2001年3月)以来股票发行零的突破,目前进入“路演”和询价阶段,有望在今年一季度成功发行上市。虔东稀土公司也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上报中国证券会的申报材料,而且我们已将该企业的情况向国家证监会发行监管部的领导作了详细介绍,预计今年三月中旬可完成材料申报工作。 第四个亮点:企业担保体系日臻健全。随着去年底我市两家注册资本达1亿元的担保公司——赣州市城投担保有限公司和江西明弈鸿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经省金融办批准设立,目前全市已设立了44家信用担保企业,为将近2600户企业提供了约17亿元的贷款担保。全国首家新市民创业贷款担保中心运作良好,共发放新市民创业贷款2290万元。省委苏荣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对赣州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五个亮点:地方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去年,我市成功发行了15亿元的江西省第一个地方发行债券项目——2009赣州发展债,我市地方铁路公司与江西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一笔约3亿元的信托银信理财产品;我市首只创业投资基金——赣州高能矿业及能源基金与首批五家拟投资企业举行了投资签约仪式;平安证券与市政府合作设立20亿基金顺利签约,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向工商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票据贴现业务,至12月末,

2017年物业管理企业对比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物业管理企业对比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 第一节业务模式已经分化,社区增值服务成新增长点 (4) 一、彩生活:打造社区家庭服务平台 (4) 二、中奥到家:管家服务与“爱到家”平台推动长期成长 (4) 三、绿城物业:领先的高端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供应商 (5) 四、中海物业:提供中高端物业优质管理服务,O2O平台起步 (6) 第二节大行业小公司背景下,市场面临整合 (8) 一、百强企业发展态势:集中度正在提升 (8) 二、4家研究公司经营对比 (10) 第三节财务分析 (15) 一、盈利规模与增长:四家企业均增长迅速,彩生活最为耀眼 (15) 二、盈利能力:彩生活与中奥到家各指标改善显著 (18) 三、成本控制 (22) 四、核心财务指标 (27) 第四节总结:扩张速度和消化能力是关键,O2O是新增长点 (29)

图表目录 图表1:2011-2014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服务规模变化趋势 (8) 图表2:2014全国各类物业竣工面积及百强企业管理业态 (8) 图表3:2011-2014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业务收入变化 (9) 图表4:2014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收入构成 (10) 图表5:2012-2015年4家公司的在管项目建筑面积 (10) 图表6:2012-2015年4家公司的在管项目数量 (11) 图表7:4家研究公司2015年收入构成对比 (13) 图表8:2012-2015年彩生活收入(酬金制为主) (15) 图表9:2012-2015年另外3家公司收入(包干制为主) (15) 图表10:彩生活、中奥到家、中海物业、绿城物业毛利润对比 (16) 图表11:彩生活、中奥到家、中海物业、绿城物业EBITDA对比 (17) 图表12:彩生活、中奥到家、中海物业、绿城物业核心净利润对比 (18) 图表13:彩生活、中奥到家、中海物业、绿城物业毛利率对比折线图 (19) 图表14:彩生活、中奥到家、中海物业、绿城物业EBITDA利润率对比折线图 (19) 图表15:彩生活、中奥到家、中海物业、绿城物业核心利润率对比折线图 (19) 图表16:彩生活业务线毛利率 (20) 图表17:中奥到家业务线毛利率 (20) 图表18:中海物业业务线毛利率 (21) 图表19:绿城物业业务线毛利率 (22) 图表20:彩生活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22) 图表21:中奥到家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23) 图表22:中海物业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24) 图表23:绿城物业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24) 图表24:中奥到家销售及服务成本主要项目 (25) 图表25:中海物业销售及服务成本主要项目 (25) 图表26:绿城物业销售及服务成本主要项目 (26) 表格目录 表格1:4家研究企业的业务模式优缺点 (6) 表格2:4家研究公司的在管建筑面积和项目的增长率 (11) 表格3:O2O平台建设对比 (14) 表格4:4家研究公司的核心财务指标 (27)

企业上市流程

企业上市流程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企业实现上市需要经过改制重组、辅导推荐、材料申报、发行上市四个阶段完成相应工作。 一、企业改制重组阶段 企业的股份制改组是一般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工作的第一步,通过改组,使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理顺企业产权关系,是企业发行上市的前提条件。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1、发起人符合法定的资格,达到法定的人数。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程序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程序设立方式主要有: 一、新设设立,即5个以上发起人出资新设立一家股份公司; 二、改制设立,即企业将原有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经评估或确认后作为原投资者出资而设立股份公司; 三、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即先改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新设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然后再将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1、新设设立基本程序

(1)发起人制定股份公司设立方案; (2)签署发起人协议并拟定公司章程草案; (3)取得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对设立公司的批准; (4)发起人认购股份和缴纳股款; (5)聘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6)召开创立大会并建立公司组织机构; (7)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2、改制设立基本程序 (1)拟定改制设立方案; (2)聘请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有关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和国有资产评估; (3)签署发起人协议并拟定公司章程草案; (4)拟定国有土地处置方案并取得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复; (5)拟定国有股权管理方案并取得财政部门的批复; (6)取得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对设立公司的批准; (7)发起人认购股份和缴纳股款、办理财产转移手续; (8)聘请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9)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并建立公司组织机构; (10)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3、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基本程序 (1)向国务院授权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变更申请并获得批准; (2)聘请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3)原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作为拟设立的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将经审计的净资产按1:1的比例投入到拟设立的股份公司; (4)聘请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5)拟定公司章程草案; (6)召开创立大会并建立公司组织机构; (7)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工作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积极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精心培育上市资源,加快企业上市工作步伐。现将企业上市推进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1、明确重点。根据我县的产业特点,我县把特色产业作为培育上市资源的重点和突破口。同时,精心选择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具有一定资源和技术优势、经济效益较好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培植、扶持。 2、扎实推进。重点对有上市意愿的企业进行帮助和引导,调查了解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和筹备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企业共同探讨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保障企业上市的基础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一确定工作目标,初步确定用3~5年时间,按上市公司的要求规范、完善各项工作,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上市目标。考虑到公司成长性较好,主要体现在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较高,以及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且为细分行业中的龙头等因素,拟首选创业板上

市。二规范上市主体。三优化股权结构,目前公司内部已进行了企业合并,已完成了增资扩股和股权结构调整。四改善企业管理,针对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离上市企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的状况,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五明确发展方向,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及盈利条件要求,公司明确立足自身条件与现有基础,牢牢抓主要产品,做出特色。针对行业特性,培植核心竞争力,以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延长产业链,培植新的增长点,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3、加强沟通。企业实现上市与保荐券商密切相关,为了解企业上市要求和程序,邀请券商到公司进行考察并进行咨询。证券公司根据企业目前资产规模、财务与经营状况及独特的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认为公司具备运作上市的特质和潜力,但离上市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和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公司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打造、内部控制与管理、公关能力与企业形象等方面都亟待改善、加强和提升,对管理团队更是重大考验。通过沟通,认清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努力方向。 二、存在问题 1、对企业上市的认识有待深化。通过到企业走访、了解,不少企业对上市存在畏难情绪和模糊认识。一是上市知

企业上市完整流程

企业上市完整流程 企业上市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其中做好税务方面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因为各个资本市场都相当重视企业的税务问题,而且现在从整个趋势去看,税务问题越来越被重视。那么,企业在上市前有哪些税务问题是特别值得关注?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来说企业应特别关注历史遗留、企业重组、转让定价三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上市之前一般要接受审计和信贷方面的调查,被调查出来的历史问题往往需要处理掉,特别要关注这些遗留历史问题的处理是否合乎税法的相关规定,否则企业无法实现“干干净净”地上市。在现实工作当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就是因为一些历史的税务问题延缓了上市的进程,甚至放弃了上市。比如,2007年东部某省有数十家企业因为股改遗留下来的股东数目太多、产权关系不明晰、土地使用权获取方式不当等问题,而无法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最终影响了上市进程。 企业上市前遇到的最重要的税务问题应该是重组中的税务问题。企业重组可能要涉及股权或者是资产的剥离、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税务问题。这些税务问题很多情况下是一个时间的差异,比如说资产的转移。资产的转移如果是价值性的转移,那么要在以后的纳税期进行抵扣。对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因为要上市要重组而使得纳税时间点前移的话,对企业的税务压力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这一点上应该谨慎处理。 在重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律师甚至是注册会计师在整个股权交易过程中都建议客户采用成本价去转移,其实这是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比如某民营企业下属有6家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分散在不同的自然人的名下,上市之前必须要把几家公司合并在一起。在实践当中,我们见到相当多的企业在把自然股权装进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采用成本价去转让,这是我国税法所不允许的。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监管,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已经专门发文对转让交易实行共同监管,一旦违规将会遭受很严厉的处罚。 还有转让定价的问题。在公司经营业务当中,通过分割业务,从而把利润安排在不同的主体当中去的时候会涉及转让定价。企业上市微信公众号TL189********比如一个靠建筑业 起家的房地产企业,当面临很重的土地增值税税负时,可能会采取把建筑、设计、装修工程分离出去,从而把利润放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这些安排时,必须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则,并经得起税务机关的评估和检查。 另外,一些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前,为了规避更多的监管,很多企业会选择搭建一个跨境的公司架构的安排。这些安排因为牵涉跨境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利益而可能面临反避税调整。因此,这些企业不仅要关注本国的税法,还要关心国际税务问题。特别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我国对跨境非经营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企业传统的搭建跨境多层结构来间接规避实际运营主体公司的所得税的方法,在新税法中已经受到了严格的约束,最近一两年已有相当多的案例。企业应该引以为鉴,多多关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纳税调整的相关规定。 基于上述原因,企业在上市之前首先应当选择一个资深的财税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整体的税务健康检查,对企业以前的税务风险进行清理。然后跟中介机构的律师、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就重组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设计最优的公司架构,让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运营效果达到最佳。企业只有进行了这些比较完整科学的安排,上市之后才不会因为税务问题而产生麻烦和困难。

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总结doc

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总结 篇一:全面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结合实际积极引导 全面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管理,着力完善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按照市统一要求和部署,我区切实完善企业上市工作网络,明确区分管领导负责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区上市办),主要负责为企业发展解决资金、帮助融资和上市工作,并列入年度考核。同时,建立了工作联系人制度,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统一协作,区财政局、税务局、环保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为企业改制、上市提供政策指导,公开办事程序,开辟“绿色通道”,主动提供服务,全方位推动了我区企业上市工作。 二、跟踪调研,着力提供上市服务 目前,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90%。针对辖区服务业企业较多的特点,我区将上市的工作重点放在成长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选取培育上。上半年,

区上市办会同区统计局、科技局等对全区属地企业进行了细致的排查,- 1 - 确保把符合条件的后备企业一个不漏地纳入后备企业信息资源库。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对照后备企业的有关标准,向部分企业发放了上市和融资意向表进行意向调查,了解后备企业的上市意向及情况。同时通过区国资局对有发债意向的企业进行摸底。经过走访调查,目前我区有上市意向的企业为数不少,如万亚资讯网络有限公司、恒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亿明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等。恒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女性健康服务,是国内最强、最具有服务意识的女性健康连锁机构,拥有全国百家直营专卖店。泛亚是江苏较大的服务外包企业,XX年成立,主要从事域名注册,软件开发,虚拟主机的业务,是位立百度前三的合作伙伴。XX年实现销售3个亿,拥有镇江等5个分公司。万亚动漫则是一家跨越网络、电视、无线、手机等各媒体平台的新兴数字动漫文化企业。这些企业均具备高成长特点。但创业板对拟上市企业的资产规模、股本要求以及财务报表等都有严格要求,如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最近期末净资产不得少于XX万,公司资产不得全部或者主要为现金、短期融资或者长期融资。万亚无土地房产和机器设备,用其计算机和办公设备计入资产无法达到要求。恒堂、万亚等也同样面临严格的上市企业财务要

2019年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物业管理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10月

目录 一、春华秋实,中国物管企业增值服务气候渐成 (4) 1、非业主增值服务:开发商导向,受母公司影响较大 (5) 2、社区增值服务:改善社区环境,聚焦业主生活品质 (11) 二、中外典型物管企业增值服务发展探索 (15) 1、北美和日本物管企业的增值服务探索之路 (16) (1)FirstSerivce:北美龙头住宅物业管理公司 (16) (2)Nihon Housing:日本领先的公寓物业管理公司 (19) 2、中国物管企业的增值服务探索之路 (22) (1)绿城服务:中国物管企业增值服务先行者 (24) (2)雅生活服务:从单一增值服务走向多元化、全方位 (29) 三、战略视角与资本视角下的物管增值服务 (30) 1、增值服务对于物管企业的意义:弱化地产周期影响,拓展新增长点 (30) 2、合理的增值服务对于估值有提振作用 (31) 四、看好龙头开发商系的物管企业和社区增值服务领军企业 (32) 五、主要风险 (33) 1、房地产长期低迷 (33) 2、人力成本上升 (33) 3、多元化发展失败 (33)

本报告将探究中国物管企业增值服务业务的运作模式、发展模式及财务指标,并借鉴海外成熟物管企业增值服务的演进历程,借此描绘中国物管企业增值服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蓝图。 围绕开发商和业主,国内物管企业的增值服务形成了两大类型。物管企业的增值服务主要分为非业主增值服务和社区增值服务两类。非业主增值服务主要围绕开发商进行,针对开发、销售、竣工各个环节提供相关服务,盈利模式比较确定。从主流物管企业来看,不同企业间毛利率差异较大,波动区间在20%~50%,中枢在35%左右。社区增值服务主要围绕改善业主居住环境、提高业主生活品质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目前仍处于探索期,独立于地产周期的业务模式尚未取得稳定盈利,毛利率区间在20%~90%,中枢在65%左右。 海外成熟物管企业呈现低净利、高周转的特点,增值服务内容丰富度低于国内。北美及日本的物管企业增值服务侧重于“房屋保值”服务,满足的是房屋使用过程中整修、改造、防护及室内设计的需求,频次较低,通过房屋保值来提升业主的生活质量。物管企业更多通过收购和成立子品牌来提供专业服务,母公司则负责整体的物业运营。经营上体现出低利润率,高周转率的特点,依靠高效的资产运用提升ROE,其ROE能维持在20%左右。中国的物管企业的社区增值服务经历了从O2O平台模式向商品及服务提供商的转变,非业主增值服务则是中国相对于海外物管企业的特色业务。国内物管企业目前普遍体现出高利润率,中周转率的特点。 增值服务将为物管企业带来长期增长动力,并且提升在二级市场

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情况汇报3.

关于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XX 上市办 (20XX 年 XX 月 XX 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组织机构建立情况 为推进我县企业上市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经信、发改、财政、金融办、人社、国土、住建、国税、地税、工商、质监、审计、环保、科技、人行等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委,安排 3名人员具体负责全县企业上市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推进工作,解决企业上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扶持政策制定情况 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意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后备资源、上市质量、上市渠道、分类指导、资金支持、战略投资、融资支持、专项资金、奖励力度、体制机制、协调服务、调度机制等方面,在总体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中,县上市办已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安徽新林服装有限公司拟申报为市重点上市培育企业。 三上市企业资源库建立及规划情况 根据我县现有 1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状,选择一批主营业务突出,产品竞争力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的优势企 业, 认真筛选入库, 有重点的培育扶持。目前, XX 时装有限公司、 XX 面粉有限公司、 XX 食品有限公司、 XX 轻纺科技有限公司等 4家企业已列入我县有培育价值的上市培育资源库,县里将重点培育扶持。重点上市培育企业安徽新林服装有限公司,已积极落实上市工作规划,成立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团队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正对企业各项上市前期工作进行梳理。 四、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拟对列入市、县重点培育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优先推荐享受国家及地方贴息和扶持资金,支持培育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优势企业,以及申请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资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科技三项经费等各项政策性扶持资金;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对培育企业优先安排贷款和中小企业投资担保;政府有关部门对培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人员进行适当表彰,在评定劳动模范时予以优先考虑。在项目建设用地方面,县上市办协调县国土部门优先安排土地使用指标,如安徽 XX 时装有限公司在 XX 镇工业园区新增 100亩用地扩建,已协调好用地指标。 五、重点上市培育企业进展情况 我县选择 XX 服装有限公司作为市重点上市培育企业。安徽 XX 服装有限公司2011年总资产 2.5亿元,净资产 1.2亿元,销售收入 2.8亿元,净利润 1800万元。三年上市规划为 2013年按上市公司的标准严格规范公司运作,为公司上市做好各项基础性 工作。 2014年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券商接触,着手公司股份制改造工作; 2015年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 力创进入辅导期并正式完成。

2018年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 在管面积:增量市场和存量并购助推规模确定性增长。物业上市公司在管面积近4年CAGR约为25-40%,未来在管面积增长具有较强的确定性。除了新委任拓展外,收并购是最为直接的拓展方式,但未来也将更加考验内功。 物业费:分化竞合提升,寻求业态拓展。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平均物业费用存在明显分化,中高端收费约为3元/平米/月以上,中等水平在1.8-2.4元/平米/月左右。从提升物业费的潜力来看,存量物业费提价难度高,但是增量高端项目和非住宅物业的物业费存在提升空间。 成本:智能化投入助力降本增效。目前各家公司纷纷在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减轻对人力的依赖。从效果来看,智能化的投入,使得百强物业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基础服务对人力的大量占用,扩大了管理半径,百强企业人均在管面积2017年提升12.5%至5913平方米,主流企业销售及行政费用率在7-10%区间。 增值服务:进入2.0时代,共筑美好生活场景。目前数家主流物业企业的增值服务毛利占比达到3-5成,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且增值服务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国际视野:日本最大物业服务公司如何创造增值服务?长谷工是日本第一大物业管理公司,2017年传统物业服务板块营收达529亿日元,净利润29亿日元,两者近6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13%和6.39%,远超同期日本GDP增速。除了单纯的物业服务,公司在地产相关服务领域的拓展值得借鉴,业务包括房屋中介、租赁、修缮、养老等,目前增值业务的业绩贡献已经超过传统的物业服务板块。 估值及投资建议:物业服务公司属于轻资产行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理应拥有比重资产开发更高的估值,我们认为PE的估值中枢在20-30倍上下具有支撑。我们建议关注:1、具备资源禀赋以及内生扩张能力带来的确定性增长的企业,如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以及绿城服务等。2、增值服务方面具备突破空间的社区服务运营商,如彩生活等。 一、物业管理行业:资本赋能,格局重塑 我们早于2015年开始研究物业管理及社区增值服务,2015年《社区O2O:万亿市场空间,得家庭者得天下》和2016年《社区O2O深度系列之二:构建生态圈,分享共赢》两篇研究报告深度探讨了社区O2O的发展路径与成长空间,提出社区生态圈里分享共赢是未来的必由之路,也是房地产后市场业务真正实现其巨大成长的突破口。站在当前时点回顾,整个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也在兑现我们之前的判断,我们社区O2O深度系列的第4篇,也是围绕物业管理行业

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工作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积极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精心培育上市资源,加快企业上市工作步伐。现将企业上市推进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1、明确重点。根据我县的产业特点,我县把特色产业作为培育上市资源的重点和突破口。同时,精心选择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具有一定资源和技术优势、经济效益较好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培植、扶持。 2、扎实推进。重点对有上市意愿的企业进行帮助和引导,调查了解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和筹备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企业共同探讨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保障企业上市的基础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一确定工作目标,初步确定用3~5年时间,按上市公司的要求规范、完善各项工作,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上市目标。考虑到公司成长性较好,主要体现在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较高,以及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且为细分行业中的龙头等因素,拟首选创业板上市。二规范上市主体。三优化股权结构,目前公司内部已进行了企业合并,已完成了增资扩股和股权结构调整。四改善企业管理,针对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离上市企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的状况,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五明确发展方向,根据上市公司的财

务及盈利条件要求,公司明确立足自身条件与现有基础,牢牢抓主要产品,做出特色。针对行业特性,培植核心竞争力,以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延长产业链,培植新的增长点,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3、加强沟通。企业实现上市与保荐券商密切相关,为了解企业上市要求和程序,邀请券商到公司进行考察并进行咨询。证券公司根据企业目前资产规模、财务与经营状况及独特的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认为公司具备运作上市的特质和潜力,但离上市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和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公司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打造、内部控制与管理、公关能力与企业形象等方面都亟待改善、加强和提升,对管理团队更是重大考验。通过沟通,认清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努力方向。 二、存在问题 1、对企业上市的认识有待深化。通过到企业走访、了解,不少企业对上市存在畏难情绪和模糊认识。一是上市知 识缺乏。企业的经营者对资本市场的知识和上市运作程序了解较少,不了解上市的有关要求、规则,缺乏上市信心,认为上市高不可攀,是很有实力的企业才能考虑的事。二是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了解不够。企业还没有实现从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的转变,还没有摆脱投入单纯靠向银行借贷的惯性思维。三是对运作上市有顾虑,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后将按上市要求规范财务管理,将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问题,税收负担将较同类企业增加,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涉及土地、产权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公司及股东切身利益。如企业在股份制改造时,提出了资产转移、交易过程中,涉及的营业税、所得税、契税、增值税等,特别是评估增值部分,如存货增值、土地增值、固定资产增值等问题,可能金额

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汇报 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有利于企业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区按照“政府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推动、优势企业带动、梯次推进互动”的方针,大力推动企业多渠道、多形式上市融资。去年以来,******公司、******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公司、******公司、XX 公司先后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首发上市募集资金共计亿元,占全市8家上市企业首发募集资金37亿元的65%;私募股权融资亿元,占全市6家在天交所挂牌交易企业募集资金亿元的%,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推动了地方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一、厚基础,提升企业上市竞争力 坚持把培育优质企业作为上市融资的前提,强力实施“三大工程”,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推动企业做优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围绕全市工业发展整体布

局,依托西部工业集聚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着力延伸氟、钛、硅、锆和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链条”,加快氟化学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光伏产业园区、风神轮胎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创业园区“五大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储备了一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从根本上增强企业上市的竞争力。二是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坚持科技驱动,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积极推进研发基地建设,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区连续五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全区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立国家级认可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博士后研发基地3个。三是实施科技“小巨人”打造工程。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对符合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两高六新”特征的新气源公司、爱尔福克公司、东方海钠公司等中小型企业,提升经营理念、提升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