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20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课题: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年级:七年级课型:欣赏·评述课时:总2课时(此为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
本课通过花鸟画作品的赏析,学生感悟中国画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在农村,有些小学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很多的美术课仅仅临摹课本图片或自己来画画,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接触的较少,这节课是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欣赏课,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水平,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学生分析作品往往有很多的变化,课就很生动。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
所以从教师角度来说,往往比你自己讲一堂还辛苦。
因为你始料不及的很多问题会在这堂课出现。
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得到的最大体会和收获是什么?第一个是这种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就是如何在现代的环境当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知识的那种热情,我觉得通过这个课程得到一些有效的提高。
第二个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教育的对象——学生,认识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现代社会的认识。
第三点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少版七(上)中华博览的第1课,主题为《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通过介绍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内容包括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花鸟画的表现手法、著名花鸟画家的作品欣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和专业术语。
2. 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和表意,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四、学情分析: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对于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可能不太了解。
此外,学生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花鸟画。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幅精美的花鸟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告诉我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学生A:我觉得这幅画很美,色彩鲜艳,花鸟栩栩如生。
学生B:我觉得画中的花鸟都很自然,好像能飞出来一样。
教师:很好,你们的观察很细致。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中国花鸟画的奥秘。
步骤二:学习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的绘画传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现在,请看屏幕上的图片,这是一些古代花鸟画作品。
学生C:这些画作看起来很古老,有一种古典的美感。
教师:没错!古代的花鸟画注重形象的写实性,追求准确地描绘花鸟的外貌特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鸟画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
步骤三:理解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花鸟画的表现手法。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课题: l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主备人: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课型:欣赏·评述课时安排: 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学习美术技能技巧的能力大大提高。
然而学生美术素养还不高,不重视艺术理论的积累和学习,缺乏对专业语言的表达和能力的训练。
对中国画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对笔墨技法的认知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特别对国画抒情写意艺术特点的理解难以把握,因而兴趣不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花鸟画作品,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与态度:通过作品赏析,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问题设疑法、启示法、示范演示法、归纳总结法学习方法:探究体验法、分组合作设疑解答法课前准备:教具: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范画学具: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参观画展,感受国画韵味师利用课前几分钟带领学生参观一个小型国画展,并就画展讨论、交流。
(教师四周贴上国画作品)师:请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参观一个小型画展。
1)这是哪类绘画展?2)画面主要内容是什么?3)哪幅作品最能打动你,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参观画展,初步感受国画韵味。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中国花鸟画: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3.《芙蓉锦鸡图》,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工笔画,自创书法字体瘦金体4.《写生珍禽图》,黄筌,五代,工笔5.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和徐熙为五代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为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的代表人物6.徐熙,五代,《雪竹图》7.《双喜图》,崔白,宋代,工笔8.《墨竹图》,文同,宋代9.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10.《墨葡萄图》,徐渭,明代,写意11.《游鱼》,朱耷,号八大山人,清代,写意12.《从竹图》,郑燮(郑板桥),清代,写意,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世称"三绝"13.《花卉册》恽寿平,清代,写意(没骨画)14.《蟹篓图》齐白石,现代,写意,代表作品《墨虾》15.《松龄鹤寿图》陈之佛,现代,工笔二~四.熟悉的物品、情感的记录、人类的朋友1. 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2.感受不同工具的素描静物表现带来的不同效果,能识别钢笔、铅笔、炭笔和木炭条四种不同绘画工具的苹果画法。
3.(1)《静物》素描,马蒂斯,法国通过观察,我们看到了画家潇洒的作画状态。
(2)《冠军的象征》油画,杨志坚以饱满的构图,细腻地刻画了那些被打得“遍体鳞伤”得排球,叙述了中国女排夺冠之路得艰辛。
4.构图知识:(1)每一个局部可以入画,形成不同的构图(2)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感(3)其他构图方法有:水平线构图,四边形构图,S形构图等。
5.静物构图一般采用三角形构图方法,在静物组合摆放时要注意物体之间的大与小、前与后、多与少、聚与散等方面的关系。
6.能够识别静物画不同的工具材料带来的不同表现效果,比如有素描、水彩、色彩、色粉、油画等(1)《桌子上的花》色粉画,爱德华·维亚尔,法国(2)《瓶花》素描,毕加索,西班牙(3)《向日葵》油画,凡·高,荷兰(4)《静物》水彩画,塞尚,法国(5)《花卉练习》素描,达·芬奇,意大利7.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寺庙作品上,用水彩和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使作品更自然,更富有表现力,这通常被称为“淡彩画”。
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教案:《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和基本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赏析,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如何写形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通过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即兴创作一幅国画,问学生属于哪种画种。
学生回答:中国画。
二、探究欣赏:1、展示图片,观察画面,讨论作品中表现了哪些内容。
总结作品的表现内容,讨论中国画的分类。
讨论:什么是花鸟画?中国画除了以植物、动物、昆虫等生物为题材外还有哪些表现题材?展示图片并分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2、展示图片《芙蓉锦鸡图》宋朝皇帝___。
A、了解宋朝皇帝___。
B、分析画面色彩特点。
C、分析画面表现内容和寓意。
D、分析构图特点。
学生分组,仔细观察画面,讨论解决问题。
作品介绍:《芙蓉锦鸡图》是______绘制的花鸟画作品,描绘金秋景色中芙蓉盛开,蝴蝶翩跹,锦鸡回眸。
构图错综有度,用笔细劲准确,色彩晕染层次清晰,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画家借物寓意,表达儒家伦理道德。
3、讨论鸟类的种类。
教师展示麻雀、禅、蜜蜂等照片,问学生是否想看看古代画家如何描绘它们。
注:删除了“典雅中的寓意:《芙蓉锦鸡图》”一段,因为这段只是作品介绍的重复,并没有新增内容。
同时,对于“用笔”和“用色”两段,进行了小幅度改写,使得表达更加清晰。
展示《写生珍禽图》五代___,引导学生思考画家___注重写生,家里养了很多的鸟,长期观察写生,笔墨中的自然来源于真实的自然,充满着画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体现了画家对艺术美的追求。
教师适时点出这种绘画风格是工笔画。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2.自然界中的植物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二)发展阶段: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
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三大画科。
2.中国花鸟画的概念:3.作品名:《芙蓉锦鸡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4.作品名:《写生珍禽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5.作品名:《双喜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6.作品名:《墨竹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7.作品名:《墨葡萄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8.作品名:《游鱼》(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9.作品名:《丛竹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10.作品名:《花卉册》(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11.作品名:《蟹篓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12.作品名:《松龄鹤寿图》(中国画)作者时期技法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2.“静物”的概念:3.能够识别钢笔、铅笔、炭笔和木炭条四种不同绘画工具的苹果画法。
4.构图知识:(1)每一个局部都可以入画,形成不同的构图。
(2)三角形构图,具有(3)其他构图方法有5.在静物组合摆放时要注意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能够识别静物画不同的工具材料带来的不同表现效果,比如有素描、水彩、色粉、油画等。
(1)《静物》(水彩画)作者:(课本P12)(2)《桌子上的花》(色粉画)作者:(3)《静物》(水彩画)作者:(课本P14)(4)《插在玻璃中的白玫瑰》(水彩画)作者:(5)《花绘练习》(素描)作者:2.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和彩色铅笔淡淡的记下物体的色彩,是作品更自然、更富有表现力,这通常称为“淡彩画”。
根据步骤,感受淡彩画和谐自然的气息。
3.淡彩画绘画步骤:第四课人类的朋友1.作品欣赏:画家运用素描、水墨画等不同绘画形式,描绘出了动物千姿百态和性情。
(1)《归牧图》(水墨画)作者:(2)《猫》(素描)作者:(3)《羊》(素描)作者:(4)《牛》(素描)作者:(5)《虎》(水墨画)作者:2.临摹丢勒《兔子》的基本步骤是3.《昆虫记》的作者书中介绍了4.描绘动物还可以以寻访日记的方式探寻自然记录,用绘画和文字共同记录动物的一点一滴。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教案名称:《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中国花鸟画的能力;3.锻炼学生运用写意技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者视频资料: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发展和艺术特点;2.绘画工具:毛笔、墨、水彩颜料、宣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对中国花鸟画有什么了解?2.你认为中国花鸟画和其他绘画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兴趣。
Step 2:介绍中国花鸟画(1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者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发展和艺术特点。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花鸟画的起源: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装饰绘画,如陶瓷绘画;2.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从宋代开始,花鸟画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3.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点:追求意境、写意性、抒情性和诗意。
Step 3:欣赏中国花鸟画作品(20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些中国花鸟画的真迹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特点和情感表达。
通过欣赏的作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进行讨论。
Step 4:学习写意技法(20分钟)写意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写意技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运用墨色渲染、干湿笔画的变化等。
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掌握写意的艺术表达方式。
Step 5:创作中国花鸟画作品(3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欣赏的中国花鸟画作品,创作一幅自己的花鸟画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意技法。
Step 6:展示与分享(15分钟)让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所创作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创作的灵感和艺术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Step7:总结与反思(10分钟)总结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创作中国花鸟画的过程和体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
苏少版中考美术知识点作品
1、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1-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人文思维。
1-2.宋代赵估的书法被称为“瘦金体”,作品《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
1-3.被称为“黄家富贵”的画家是五代的黄,作品《写生珍禽图》
1-4.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朱耷,作品《游鱼》,属“清四僧”之一。
1-5.《墨竹图》是宋代文同的代表作
1-6.被称为“徐熙野逸”的画家是徐熙。
1-7.《双喜图》是宋代崔白的代表作品。
1-8.中国花鸟画到了明代发展出以徐渭为代表的写意派。
“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是明代的徐滑为《墨葡萄图》题的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1-9.《蟹篓图》齐白石,“为万虫写像,为百鸟传神”,笔墨简洁,擅作花鸟鱼虫,尤爱虾。
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1-10.清代晖寿平,善用“没骨法”作画,作品《花卉册》。
“没骨法”,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
1-11.陈之佛,代表作《松龄鹤寿图》
1-12.墨分五彩(宋):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效果,如色彩一样
表现丰富。
2、熟悉的物品
2-1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