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良地质条件下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不良地质条件下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不良地质条件下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不良地质条件下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不良地质条件下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我国高速公路中有不少路段通过山岭重丘地带,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自然坡陡。在施工过程中,路堑边坡的崩塌、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其危害严重、损失极大,使工程往往无法正常实施,也可能给工程竣工后正常运营留下安全隐患。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性质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路堑边坡失稳原因分析治理措施

我国高速公路中有不少路段通过山岭重丘地带,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自然坡陡。在施工过程中,路堑边坡的崩塌、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其危害严重、损失极大,使工程往往无法正常实施,也可能给工程竣工后正常运营留下安全隐患。某高速公路K83+950~k84+600段右路堑边坡多处失稳滑塌即属此类问题的实例。

1 工程现场情况

某高速公路K83+950~k84+600段最大挖深为28.3m。在进行K84+340~K84+600段开挖过程中,主线右侧曾出现坍塌并有沿路线方向的裂缝,但因挖方深度小,坍塌数量少,未引起高度重视。在开挖至K84+340处主线右侧出现了较大滑塌,滑塌数量约5000m3。在进行K84+175~K84+225段开挖时,在坡顶距边坡开挖线6~8m处出现了裂缝,现已滑塌,数量约1000m3。

不良地质条件下管道基础处理与施工

不良地质条件下管道基础处理与施工 [ 摘要] 管道输送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运输手段,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设计、施工管道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以及灰土及砂垫层处理方法。 [ 正文] 0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管道输送各种介质的范围及领域越来越广,距离越来越远。输送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有它的特殊性,它和地形、地质、输送的介质、管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距离管道安装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采用直埋的方法最为普遍,而直埋管道的基础对不同地基、土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良地质主要有:软粘土、杂填土、冲填土、膨胀土、红粘土、泥炭质土、岩溶、湿陷性黄土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在我国土地面积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在这种土质中敷设管道,对地基的处理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着重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基础的处理与施工的几种方法。 1湿陷性黄土的分布 在我国,黄土和黄土状土广泛分布在华北、西北等地,且地层多、厚度大。在这些地区,一般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黄土分布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50~500 mm之间。黄土在自重或一定荷重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其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以至在其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坏。这是黄土的一种特殊性质。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约占黄土分布面积的60%,大部分在黄河中游地区。 由于各地黄土堆积环境、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致使其在堆积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别,湿陷性有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规律。 2管道地基处理 由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因此管道对地基强度、稳定性及不均匀沉降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2.1影响地基的几个因素 (1)强度及稳定性。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撑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载时,地基就全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 (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当地基由于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载作用而产生过大的压缩变形时,特别是超过管道所能允许的不均匀沉降时,则会引起管道过量下沉,接口开裂,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3)地震造成的地基土震陷以及车辆的振动和爆破等动力荷载可能引起地基土失稳。

深路堑、高边坡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泰顺县文福公路改建工程 (横坑至泗溪段、仕阳至龟湖段)03合同段 高边坡、深路堑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浙江省泰顺县交通工程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 2015年 12月25日 1、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1) 编制目的 (1) 适用范围 (1) 2、工程概况 (2) 工程简介 (2) 水文地质条件 (2) 施工准备情况 (2) 3、施工工艺 (2) 技术方案 (2) 施工工艺 (8) 技术参数 (9)

4、施工计划 (9) 5、危险因数分析 (11)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11) 危险因素评估 (11) 6、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2) 组织保障 (12) 技术措施 (12) 监测监控措施 (12) 安全应急措施 (14) 7、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3)

1、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G F80/1-2012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 F10-2006 3、《爆破安全规程》 GB 6722-2014 4、《泰顺县文福公路改建工程(横坑至泗溪段、仕阳至龟湖段)03合同段施工图》、招标文件及合同及现场踏勘 编制目的 本工程路线区域地形起伏不定,高差相差较大。路线区为山岭重丘地貌类型,区内岩体风化强烈,山体雄伟,山脊浑圆,植被发育,河谷及坡麓地带发育第四系堆积地貌。 该段施工难度大,施工危险系数高,为明确高边坡、深挖路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高边坡深挖路堑作业的施工,特制定本方案。 适用范围 此高边坡深路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只适用于泰顺县文福公路改建工程 (横坑至泗溪段、仕阳至龟湖段)03合同段。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4年12月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与定义 (2) 3 总体风险评估 (5) 3.1 一般要求 (5) 3.2 专家调查评估法 (6) 3.3 指标体系法 (8) 4 专项风险评估 (18) 4.1 一般要求 (18) 4.2 风险辨识 (20) 4.3 风险分析 (23) 4.4 风险估测 (24) 4.5 重大风险源评估 (27) 5 风险控制 (53) 5.1 一般要求 (53) 5.2 风险控制措施 (54) 6 风险评估报告 (56) 6.1 一般要求 (56) 6.2 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内容 (56) 6.3 风险评估报告评审 (59) 附录A 路堑高边坡评估单元工序分解表 (61) 附录B 评估单元(工程措施)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63) 附录C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64)

附录D 本指南用词说明 (77) 附件 《指南》条文说明 (78) 1 总则 (78) 3 总体风险评估 (80) 4 专项风险评估 (92) 5 风险控制 (108)

1 总则 1.0.1 为指导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以下简称“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科学规避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路堑高边坡的建设安全,编制本《指南》。 1.0.2 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新建、改建、扩建的高速公路,在工程实施阶段应进行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1.0.3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应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项目开工前完成。专项风险评估贯穿施工整个过程,可分为施工前专项风险评估和施工过程专项风险评估。 1.0.4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根据路堑高边坡的特点,选择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本《指南》推荐量化的评估方法为指标体系法,对指标的选择及其重要性排序,应结合工点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1.0.5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除遵守本《指南》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相关规定。

不良地质处治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处治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龙潭隧道右洞起讫桩号为YK65+515-YK74+114,全长8599M;左洞起讫桩号为ZK65+515-ZK74+209,全长8694M;隧道最大埋深为500M。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四车道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隧道中线线间距50M,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本合同段龙潭隧道右洞起讫桩号为YK69+860-YK74+114,全长4254M;左洞起讫桩号为ZK69+860-ZK74+209,全长4349M。F2断层带对隧道影响较大,右洞影响里程为YK73+790-YK73+030,760M;左洞影响里程为ZK73+770-ZK73+026,744M。 F2断层带范围内均为溶洞充填物,即块石和粘土的混合物。左洞块石成分主要为灰岩,块石间充填物为软-可塑状粘土,局部有空洞,有漏水现象。钻探时孔壁不稳定,易垮孔、卡钻等,表明该层较松软,但钻孔中动探击数较高,主要是由于块石直径较大所致,同时也反映隧道底部充填堆积物仍具有一定承载力。充填物下伏基岩仍然为南津关组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仅在ZK72+660钻孔31.4m处揭露出相对隔水的薄层泥灰岩。但溶洞底板岩石中仍发育形态各异、规模不等的多层小溶洞、溶孔、溶隙等,属岩溶化岩层。总体而言,该段隧道穿行于厚层松散洞穴充填块石中,密实度不一、厚度不均匀、自稳性差,饱含地下水,隧道开挖极易坍塌、涌水,并有底板隆起、二衬开裂现象发生。表明该段围岩工程性能与饱水的块碎石土相当,且由于岩溶溶洞形态的复杂多变

导致充填物空间形态亦复杂多变,致使洞身上下左右的土压力在各处不尽相同,总的趋势是随隧道朝小里程掘进,底板下的松散层由厚变薄,而顶板松散层由薄变厚,导致前段易产生较大沉降,后段易产生较大顶压。 右洞块石成分主要为灰岩,块石间充填物为软-可塑状粘土,有漏水现象。钻探时孔壁不稳定,易垮孔、卡钻等,但钻孔中动探击数较高,其底部灰岩仍发育着岩溶化现象。 松散洞穴充填物呈长线不规则管状分布,虽然具有一定承载力,但厚度及体积大,稳定性差,成分不一、密实度不均匀、厚度不均匀、与前后位于完整基岩中的洞段相比,势必存在该段洞身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问题。此外,原始状态下地下水有其长期形成的径流排泄通道,对充填物沉积状态改造作用较小。但隧道施工后,由于改变了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在洞周形成了新的渗流排泄通道,块石间粘性土及细粒物质有可能潜蚀流失,使原有充填结构破坏,进而引起塌陷、陷落危害,成为今后运营的一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采用复合地基,复合地基采用钢花管注浆加固,选用φ76钢花管压注水泥浆。 二、施工标准 底板处治参数:注浆孔间距1m×1m,每排13根;注浆压力0.5-3.5MPa;左洞注浆深度按15m控制,右洞注浆深度按平均8m控制。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1:1。根据现场注浆试验确定,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1:1,注浆终压为2.8-3.2MPa。 处治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治效果检查,每10M设一检查

不良地质条件(含滑坡体)施工安全隐患排查

不良地质条件(含滑坡体)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合江县福宝镇土玉路公路工程,k8+100--k8+255段大面积山体滑坡 (一)基本知识 不良地质是指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它们既影响工程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隧道洞室等工程的施工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受到特定地质条件的影响,工程的施工环境变得复杂,如果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施工中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垮塌(包括脚手架、边坡、基坑、隧道洞室和构筑物垮塌)、机械伤害、中毒和窒息等安全事故。因此,施工监理人员应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隐排查工作,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施工安全。 (二)隐患排查 1,崩塌地段施工安全隐 表现形式:由于崩塌形成的特点,在崩塌区域施工涉及高陡边坡防护工程及危岩的处置施工,如边坡上下通道设置、临边防护和防坠落设置、操作平台脚手架设置、登高作业防护、危岩处理下方的安全区域警示与围挡等不符合规范要求,则易引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脚手架倒塌等安全事故。 原因分析: ①边坡上进行防护工程作业、危岩清理作业时未按要求设置操作平台、临边防护或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未经现场安全人员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护措施。 ②预防岩石塌落的措施不满足规范要求,在进行防护工程作业、危岩清理作业时边坡下方的危险区域未设置有效的警戒隔离措施和警示标志,人员进入到警戒区域。 ③上下边坡没有设置安全有效的通道,存在违章登高的现象。

④防护工程施工的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要求,搭设人员无证上岗,脚手架未经验收就使用。 处置措施: ①危岩、落石、岩堆与崩塌地段路基施工前,应督促施工单位对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并对既有的建(构)筑物和交通设施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或迁移措施。 ②施工期间应督促施工单位设置观测点,由专人监测和巡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工,人机撒离,评估危险程度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危岩、落石、岩堆与崩塌影响范围内严禁搭盖临时房屋、堆放机具。 ④刷坡时应要求施工单位明确清刷范围,并设置警示标志。施工应先清理危岩、危石或其采取加固措施,并根据情况修建拦截建筑物等防护设施。各项防治工程应及时配套完成。 ⑤爆破开挖时应采取控制爆破技术,并加强现场防护及爆破后的检查。 ⑥进行防护工程及刷坡作业中有登高作业的,督促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做好高处作业防护。 ⑦进行防护工程作业时,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搭设作业平台、上下边坡的安全通道等安全设施。 2.滑坡地段施工安全隐患 表现形式:滑坡治理常用的方法有削坡减载、抗滑段加重反压和抗滑支挡三种。滑坡治理工程施工中,如削坡机械设备作业、削坡顺序、边坡上下通道设置、临边防护设置、操作平台脚手架设置、登高作业防护、边坡施工下方的安全区域警示与围挡、抗滑桩(人工挖孔桩)通风等不符合规范要求,则易引发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垮塌、物体打击及窒息等安全事故。 原因分析: ①滑坡地段施工前,未能制订应对滑坡和边坡危害的安全预案,施工过程中未能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交安监发〔2014〕266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 估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完善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体系,加强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完善专项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预控,部组织编制了《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现予以发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为规范有关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现提出有关要求如下: 一、凡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新建、改建、扩建的高速公路,在施工阶段应进行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二、应充分重视对老滑坡体、岩堆体、老错落体等不良地质体地段,膨胀土、高液限土、冻土、黄土等特殊岩土地段,以及居住区、地下管线分布区、高压塔等周边地段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三、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划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个阶段。 (一)总体风险评估。以高速公路全线的路堑工程整体为评估对象,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地质条件、工程特点、施工环境、诱发因素、资料完整性等,评估全线路堑边坡施工安全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并提出控制措施建议。总体风险评估结论应作为编制路堑边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二)专项风险评估。在总体风险评估基础上,将风险等级达到高度风险(Ⅲ级)及以上的路堑段作为评估单元,以施工作业活动为评估对象,根据其施工安全风险特点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估测;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专项风险评估可分为施工前专项评估和施工过程专项评估。专项风险评估结论应作为编制或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的依据。 四、应结合被评估项目的工程特点,采用相应的定性或定量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具体评估方法可参照《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选用。 五、总体风险评估应在项目开工前实施。专项风险评估应在路堑边坡分项工程开工前完成。施工中,经论证出现新的重大风险源,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险情)等情况,应补充开展施工过程专项评估。 六、评估组织与评估报告。 (一)总体风险评估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专项风险评估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组织单位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对评估工作质量负责。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6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本章要点: 岩(土)质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岩体稳定的结构分析—赤平极射投影图法 学习目标: 会分析岩(土)质边坡破坏类型;了解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斜坡的形成,使岩土体内部原有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出现坡体应力重新分布,主应力方向改变,应力又产生集中;而且,其应力状态在各种自然营力及工程影响下,随着斜坡演变而又不断变化,使斜坡岩土体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形与破坏。不稳定的天然胁迫和人工边坡,在岩土体重力、水及震动力以及其它因素作用下,常常发生危害性的变形与破坏,导致交通中断、江河堵塞,塘库淤填,甚至酿成巨大灾害。 根据组成边坡的主体材料不同,边坡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而这两者主体材料的结构、性质差别很大,其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也不相同,需要分开进行研究。 边坡的稳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简单归纳起来有边坡体自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的形状和尺寸、边坡的工作条件及边坡的加固措施等几个方面。 6.1 岩质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6.1.1岩体结构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一、岩体结构 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断层面、不整合面等,统称为结构面。岩体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岩块)称为结构体。所谓岩体结构,就是指岩体中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的组合特征,它既表达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程度组合,又反映了结构体的大小、几何形式及排列。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无论是边坡岩体的破坏,地基岩体的滑移,还是隧洞岩体的塌落等,大多是沿着岩体中软弱结构面发生的。也就是说.岩体受工程作用力的破坏过程,主要是结构体沿结构面的剪切滑移、拉开以及整体的累积变形和破裂。因此,从岩体结构的观点分析岩体稳定问题,首先应研究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1、结构面及类型 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五类。其主要特征见表6-1。 2、结构体及类型 不同形式的结构体的组合方式决定着岩体结构类型。常见的岩体结构类型可划分为块体结构、镶嵌结构、碎裂结构、层状结构、层状碎裂结构和等六类。其主要特征见表6-2。 二、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在公路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工程地质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就是路堑边坡稳定问题以及路、桥地基稳定问题和隧道围岩稳定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岩体的稳定问题。所谓岩体稳定,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岩体不产生破坏性的剪切滑动、塑性变形或张裂破坏。 岩体稳定分析,目前一般多通过岩体结构分析、力学分析及对比分析进行,三者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验证,作出综合评价。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

高边坡施工监控措施 一、施工技术方案 (一)深挖路堑施工方案 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将大块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凿平,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齐,要有两个面相互

垂直。 (3)、护坡的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砌筑沉降缝采用角石加工整齐,以保证沉降缝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宽度上下一致。(4)、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 ~ 14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二)一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挖方高边坡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上拴2 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 人以上。 高边破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麻昭胡家湾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胡家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麻昭高速公路B2工区项目部

目录 1、工程地质概况 (2) 1.1、工程概况 (2) 1.2、水文地质条件 (2) 2、编制依据 (3) 2.1、编制依据 (3) 2.2、编制原则 (3) 3、风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4) 3.1风险源分析 (4) 3.2预防措施 (4) 4、不良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 (10) 5、施工准备 (10) 6、施工部署 (11) 7、应急预案 (20)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工程地质概况 1.1、工程概况 胡家湾隧道位于分离式路基段,为小净距隧道。隧道右线起讫桩号为K24+108~K24+821,全长713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24+~ZK24+857,全长774m。本隧址区属峡谷地貌,中线地面高程1215~1385m,相对高差170m,植被不发育,进、出口均处于山前斜坡地带,隧道进口自然坡角32°~42°,位于岩堆上,出口自然坡角40°~55°,上部发育有危岩体,斜坡稳定性较差。隧址区麻柳湾端洞口处仅山路通过,端洞口西北侧约50m处有地方道理通过,交通条件较差。 1.2、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表水主要进出口斜坡段大气降水顺坡面产生的面流,水量不大。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中孔隙水及基岩中得裂隙水。隧址麻柳湾端洞口所在斜坡地段广泛分布有块石,孔隙主要赋存与块石层孔隙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多在沟谷底部以下降泉形式排泄。隧址区泥灰岩、泥质灰岩及泥岩等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含少量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冲沟等低洼部位以地下径流形式排泄;斜坡部位以沿裂隙渗流形式或地形切割排出地表。勘察期间,钻孔未揭露到地下水。 本隧道为越岭隧道,本次勘察钻孔均未揭露到地下水,钻孔上部漏水较严重,进行水文地质实验为能成功,本隧道洞口地段未见赋水构造和地表水体通过,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故采用《铁路工程水文地

山区公路路堑高边坡的综合治理

山区公路路堑高边坡的综合治理 谭冬生1 张忠平 1 (1.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对山区公路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些综合治理措施和方法,同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证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路堑高边坡;挡土墙;锚索;坡率;排水 1 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建设的日渐完善,一方面大量旧有道路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越来越高的路况要求,另—方面高速公路迅速延伸至边远山区。但由于山区地质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和脆弱.因此地质灾害的发生相对较多.尤其是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要进行切坡而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一旦处理不好则可能诱发灾难.导致公路建设投资成本的增加和工期的延误.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高边坡是指土方开挖高度≥20m 的边坡,其中路堑高边坡受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成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的多发地段,现己引起土木、地质和公路建设等相关领域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广泛关注。 2 高边坡稳定机理及治理措施 边坡综合治理方案应考虑合适的坡率、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规范的施工方法等因素,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作为参照进行选择,因此只能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进行比选后确定。 2.1 坡率的确定 合适的坡率对于山区公路的施工和运营安全、工程造价等均相当重要,过陡则施工中容易引起坍塌,严重的甚至导致安全事故,且即使完工时结构完好,但在日后公路营运中仍存在安全隐患,而坡率过缓则往往需将山坡劈削去根大一部分,导致土石方量大增,工程造价也明显提高。 为了获得合理的坡率,必须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边坡坡率的稳定性,并调查公路附近已建工程的人工边坡和自然山坡的稳定情况,从而作出决定。对于规模较大的土质边坡和散体结构岩质边坡,其破坏模式是沿45°+φ/2结构面拉裂滑移,据此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如图 1)计算其稳定系数,即: ()s i i i i i k tg N cl T ?=+∑∑ (1) 式中:K s 为边坡稳定系数;i ?、i c 分别为第i 计算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kpa);N i 、T i 分别为第i 计算条块滑体在滑动面法线、切线上的分力;l i 为第i 计算条块滑动面长度(m)。 条块上的合力包括条块重力、孔隙水压力、水压力、地震惯性力等,在具体分析路堑边坡稳定性时,由于地下水作用相对不明显,故可采用总应力法来简化计算。当岩土体存在结构面时,应以平面破坏模式或楔体破坏模式进行分析。 2.2 高边坡的加固防护 (1)支挡结构 从加固潜在滑坡体的角度看,可以有多种支挡形式,如预应力锚索(杆),高大挡土墙。抗滑桩等,以下主要对目前较常见的“锚杆、格子梁、挡土墙联合支护”方案进行探讨。 ①“削头”:是指对高边坡顶部土体适当放缓,主要表现为下陡上埋式的放坡,可有效减少潜在滑坡体的下滑力(从陡边坡的圆弧滑动面可知,上面土条滑动线与水平线夹角较大,因而切向分力也大,如图1),可以说“削头”卸载也是一种间接的支挡措施。

8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Ⅰ、名词解释(5道) 1、岩质边坡得变形:就是指边坡岩体只发生局部位移或破裂,没有发生显著得滑移或滚动,不致引起边坡整体失稳得现象。P170 2、松动:边坡边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部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得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得岩体便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P170 3.边坡卸荷带:发育有松动裂隙得坡体部位、P170 4。剥落:边坡岩体在长期风化作用下,表层岩体破坏成岩屑与小块岩石,并不断向坡下滚落,最后堆积在坡脚,而边坡岩体基本上就是稳定得。P171 5。蠕动:边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长期缓慢得变形。P171 6、表层破坏:岩质边坡得表层破坏主要就是地表应力释放、物理风化等原因引起得,其破坏深度一般为几cm~几m,主要表现为松动与剥落。P171 7。深层蠕动:主要发育在边坡下部或坡体内部,按其形成机制特点,深层蠕动有软弱基座蠕动与坡体蠕动两类。P171 8.松驰张裂:指边坡岩体由卸荷回弹而出现得张开裂隙得现象。 9。倾倒:也称崩塌落石。P173 10。顺层边坡:发育在单斜岩层地区得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坡面与层面一致,被称为顺层边坡、P174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8道) 1.松动裂隙,张开程度及分布密度由坡面向深处()。P170 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2、当( )时风化剥落可能引起崩塌。P171 A。在软硬互层边坡上B、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C、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 D。岩层倾角与坡脚相差很大 3。下列边坡最易发生蠕动变形得就是()。P171 A。页岩B.砂岩C。灰岩D、花岗岩 4、下列能产生剪切裂隙得就是( )。 A.松弛张裂B.卸荷裂隙C。滑坡后壁D。边坡坡脚 5.边坡格构加固起到了( )作用。P185 A.提高抗滑力 B.减小下滑力 C.传力结构D、美观 6、土质边坡发生表层滑塌得主要因素就是( )。P169 A。日照 B.地下水C、人类耕作D、地震 7、当边坡(),且层间接触面得倾向与边坡方向一致,有时由于水得下渗使接触面润滑,造成上部土质边坡沿接触面滑走得破坏。P170 A.上层为土,下层为基岩 B.上层为土,下层为土C、上层为基岩,下层为基岩 D、上层为基岩,下层为土 8。有时反坡向得薄层岩层会向临空面一侧发生弯曲,形成“点头弯腰",这就是因为( )、P171 A.风化B。软硬岩互层C.人工开挖D。倾角大于坡脚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法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二、工程概况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

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2 边坡坡率按1:1;11;1:1; 1:1; 1:1.25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1.13;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28,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 (1)、边坡坡形、坡率

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二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三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四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五级边坡坡率均为1:1.25。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 (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 边坡防护设置一览表 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 ②、边坡坡脚设置边沟; ③、堑顶外设置山坡截水沟。 三、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

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推荐)

新建织金至毕节铁路站前工程U标 隧道)不良地质段专 项施工方案文件编号:版本号: 修改状态: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效状态: 中铁X集团有限公司XXXX工程指挥部 二O XX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自然条件及工程环境 (1) 1.地貌特征 (1)

2.水文条件 (1) 3.气象特征 (2) 4.不良地质及特殊土 (2) 三、不良地质段施工方法 (2) 四、不良地质段施工措施 (3) 1.超前地质预报 (4) 2.岩溶预测预报 (6) 3.注浆堵水 (7) 4.维系岩溶既有通道,采用暗沟排水 (14) 5.小型溶洞的封填处理 (15) 6.规模较大溶洞的综合处理措施 (16) 7.不良地质洞段支护 (17) 五、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23) 六、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24) 七、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24)

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采用的施工规范、标准) ; (2)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报告; (3)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和招投标文件; (4)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5)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动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 (6)根据IS09001质量标准、IS0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职业健 康安全标准建立的中铁四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二、自然条件及工程环境 1.地貌特征本线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腹地,属低中山、中山溶蚀、剥蚀地貌, 绝 对高程一般为1100?1800m相对高差一般100?600m乌江上游的落脚河、 架盖河、底拉河等河谷强烈下切,山峦起伏,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深切 河谷相对高差可达300?600m沿线可溶岩分布广泛,约占线路长度的 75.6%,喀斯特地貌发育,水土保持差,地表石漠化严重。 2.水文条件沿线河流属于乌江水系。乌江发源于贵州赫章县北和威宁县,在涪 陵 入长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全长1018 km,流域面积8.68 X 104 km2, 流域内年均径流总量503X 108m3支流众多,呈羽状水系分布,主要支流有六冲河、三岔河、猫跳河、清水江、濯河、洪渡河、芙蓉江等。乌江水系源头分南北两源,北源称六冲河出自贵州赫章县北,南源称三岔河出自贵州威宁县东,两源汇合后称鸭池河;向东北流到息烽县乌江渡以下始称乌江口。乌江渡至龚滩为规划IV 级航道。 六冲河是乌江源头之北源,发源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老水营,流域呈西

路堑高边坡处理原则

1路堑高边坡处理总体原则 1)遵循“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采用稳定为本,加固为主,排水、防护并重的综合处理措施,确保施工中的临时稳定和通车后的长期稳定。2)工程措施紧密结合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 尤其是倾向临空面的不利结构面及地层构造、风化程度、水的作用等影响因素。3)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结合路基的取土,尽量刷方减重,减少支挡工程,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措施,以提高岩土的抗剪强度,增加坡体的稳定性4)考虑全线工程的绿化问题,综合用到多种防护措施,重点采用了稳定与绿化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条件允许时,尽量绿化种植,美化环境。 2设计 根据现场调查及各工点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了解各高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分布范围以及它们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根据规范、工程地质类比法、工程经验确定边坡坡 率采用工程地质力学分析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坡率,以便得到 合理的边坡坡率,并对各种坡率下的支挡防护措施方案进行比较、优化,选择合理的坡率和防 护措施作出设计。 1)路堑边坡坡率的确定主要依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边坡高度而定。一般土质及全风化岩 土地段,采用1 : 1.25~1 : 1,强风化岩石路段采用1 : 0.75~1 : 1,弱~微风化岩石路段采用 1 : 0.5~1 : 0.75。对存在不良结构(层)面的边坡,因地制宜采用削坡与加固方案,有条件的路段,尽量放缓边坡,并与路基取土相结合,降低边坡高度,以减少支挡工程。原则上边坡每10 m 高分为一级各级间设置2 m 宽平台及平台截水沟。 2)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对于稳定边坡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菱形框格内填 土绿化、混凝土框架内码砌框格填土绿化、框架内填土绿化等工程进行坡面防护,并与绿化工程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坡面风化、剥蚀;对于易风化、岩石破碎严重、易产生滑塌的高陡边坡坡面采用预应力锚索、锚杆框架植草等进行加固防护,确保边坡稳定。 3)边坡开挖要求:边坡的开挖方式对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求慎用爆破方式,严禁使用大爆破,可依地质条件、边坡防护形式选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等控制性爆破技术,特别是临近设计坡面3 m~5 m 范围岩层开挖,要采用小孔小药量(1 kg~2 kg)爆破,以保证边坡岩体的完整和稳定。边坡上方的取土爆破必须严格控制,不得松动设计边坡岩层。自上而 下逐级开挖,逐级支护。雨季施工时,必须做好所开挖坡面未防护前的防水工程,可采用遮挡、 拦截方式防止雨水、地表水对边坡的损害。 4)为排除地下水、提高岩土的抗剪强度,在坡面上设置排水孔,采用带孔的100 PVC 硬塑排水 管。 5)采用信息化施工管理措施,边坡开挖后其地质情况与设计采用的地勘资料可能会有出入,若出入过大,对边坡稳定有影响时,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开挖的边坡地质情况进行动态设计。对部分重要的边坡,应在边坡上布置钻孔测斜仪或多点伸长计,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长期监测。 3施工高边坡处理工程较复杂、合理确定项目的施工顺序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施工和运营过程中 边坡的稳定,除采用合理的支挡加固措施外,还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工艺及程序, 避免施工过程中边坡失稳破坏,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留下后患,影响边坡的长期稳定和运营的安全。1)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前修筑施工临时便道,保证施工队伍进场后能顺利开工建

8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Ⅰ.名词解释 (5道) 1.岩质边坡的变形:是指边坡岩体只发生局部位移或破裂,没有发生显著的滑移或滚动,不致引起边坡整体失稳的现象。P170 2.松动:边坡边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部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便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P170 3.边坡卸荷带:发育有松动裂隙的坡体部位。P170 4.剥落:边坡岩体在长期风化作用下,表层岩体破坏成岩屑和小块岩石,并不断向坡下滚落,最后堆积在坡脚,而边坡岩体基本上是稳定的。P171 5.蠕动:边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长期缓慢的变形。P171 6.表层破坏:岩质边坡的表层破坏主要是地表应力释放、物理风化等原因引起的,其破坏深度一般为几cm~几m,主要表现为松动和剥落。P171 7.深层蠕动:主要发育在边坡下部或坡体内部,按其形成机制特点,深层蠕动有软弱基座蠕动和坡体蠕动两类。P171 8.松驰张裂:指边坡岩体由卸荷回弹而出现的张开裂隙的现象。 9.倾倒:也称崩塌落石。P173 10.顺层边坡:发育在单斜岩层地区的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坡面与层面一致,被称为顺层边坡。P174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8道) 1.松动裂隙,张开程度及分布密度由坡面向深处()。 P170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时风化剥落可能引起崩塌。P171 A.在软硬互层边坡上 B.岩层倾向和坡向相同 C.岩层倾向和坡向相反 D.岩层倾角和坡脚相差很大 3.下列边坡最易发生蠕动变形的是()。 P171 A.页岩B.砂岩 C.灰岩 D.花岗岩 4.下列能产生剪切裂隙的是()。 A.松弛张裂 B.卸荷裂隙 C.滑坡后壁D.边坡坡脚 5.边坡格构加固起到了()作用。 P185 A.提高抗滑力 B.减小下滑力C.传力结构 D.美观 6.土质边坡发生表层滑塌的主要因素是()。 P169 A.日照B.地下水 C.人类耕作 D.地震 7.当边坡(),且层间接触面的倾向与边坡方向一致,有时由于水的下渗使接触面润滑,造成上部土质边坡沿接触面滑走的破坏。P170 A.上层为土,下层为基岩 B.上层为土,下层为土 C.上层为基岩,下层为基岩D.上层为基岩,下层为土 8.有时反坡向的薄层岩层会向临空面一侧发生弯曲,形成“点头弯腰”,这是因为()。P171

高边坡路堑施工方案1

炎汝高速第17合同段 高边坡路堑安全施工方案 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炎汝高速公路 第17合同段 二0一0年三月

为规范高边坡安全施工,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高边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及基本原则 1、此项边坡工程施工采用自上而下分级施工的原则,开挖一级、施工一级、防护一级。在上一级的防护工程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级的坡面开挖。 2、施工准备——清表——测量放样——埋设观测桩——第一阶路堑开挖——边坡防护施工——埋设观测桩、开挖下一阶边坡及边坡防护——检查验收 二、施工技术方法及要求 1、施工准备 1)、在每段高边坡路堑工程施工之前,项目部将进行相关人员的组织,包括现场施工负责人1名,现场技术负责人1名,试验员1名,质检工程师1名,安全员1名,配备相关的机械班、钢筋班、木工班、砼班、杂工班等班组,并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相应数量的操作工人。 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和关键要点进行研究核对领会。认真学习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要求和本工程中的技术规范及监理细则。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由项目总工组织施工、质检、试验、安全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学习;由各技术人员、安全人员等组织施工班组负责人及操作工人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

和学习;由各班组负责人组织各班组操作工人,根据具体的施工工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交底。使所有参与该项工程施工的人员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和安全操作程序和规定。 2)、开工前,项目部设备部门根据工程规模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和器具,以满足施工需要。应配备挖掘机、自卸汽车、爆破所需设备器具、锚杆钻孔机具、钢筋制作设备、砼浇筑所需的设备和器具等,具体数量根据工程数量和工期要求而定。 3)、确定所需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料等)的料源,并应经过试验检测合格。提前做好所需砂浆、砼的配合比,并经过审批合格,以便用于施工。 4)、在施工前必须查清施工段地下、地上设施的情况,查清光缆、电缆、管线、管道、地面以上的通讯电杆及电力设施的位置、数量,联合有关部门对这些设施进行迁移或保护。 5)、修筑临时便道,便道应修在公路占地范围以内,宽度不小于3.5m,根据地形条件在较宽的地方加设错车平台,以满足施工行车要求。根据现场情况,搭设临时工棚、材料库、水池等一些必要设施,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6)、用挖掘机清除红线内的表层土,草皮、树木等杂物。 2、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根据已批准使用的导线网,将路堑开挖边线桩定出来,并用白灰撒出边线,以便于开挖边坡。 三、高边坡施工规定

不良地质施工方案

中复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 1岩溶施工方案 1.1岩溶施工对策 本隧道存在岩溶的可能性,施工中需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洞体稳定和施工安全,一般地段按一般隧道组织施工。安全穿越岩溶地段的前提是做好施工前的地质预报工作,摸清岩溶沿隧道轴线的分布位置、大小、岩溶水流向、压力、流量、补给源等,然后从两个方面对溶洞进行处理:一是岩溶水处理,二是溶洞的封填处理,对开挖中已暴露的溶洞,按溶洞处在隧道的位置和大小,实测后,编制封堵方案并报业主、设计、监理批复后实施。对已探测到的岩溶水,按设计的治水原则,编制治水方案报业主、设计、监理批复后实施。岩溶段隧道施工对策见表1.1。 表1.1岩溶段隧道施工对策表 1.2岩溶预测预报 1.2.1定性预测方法及步骤 采用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定性预测。其具体方法及步骤见表1.2.1。 1.2.2地表复查预测

地表复查了解隧道轴线地段的地下水与地表落水洞、断层、泉水暗河的对应关系。查清降雨与地下水位、暗河出口的水位关系,升降时间、滞后时间、变化幅度,查清地下水的补给、泾流、排泄条件,分点绘制Q-T曲线,摸清地下水规律、来源,宏观预测洞身各段可能涌水情况、地下水来源和形成溶洞的可能性。 1.2.3洞内超前钻孔预探预报 超前钻孔是在长、短期地质预报的基础上再采用超前探水孔进行验证。在开挖面布置超前钻孔,孔底超出开挖轮廓线外1.5m,因岩溶裂隙管导分布很不规律,探水孔不一定遇到岩溶管道,因此在钻爆破孔时将拱顶和隧道底钻孔加深进行超前探测,孔深5m以上,如遇溶洞,采取超前支护、注浆堵水等措施通过。 表1.2.1 定性预测方法及步骤 1.2.4隧底岩溶探查 隧底探查是对事先测绘的地质资料布孔的补充,对岩溶较发育和发育地段进行钻探。通过隧底大量钻探、物探、岩溶调查等综合手段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查明隧底岩溶,以便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除了上述几种预探预报方法外,在隧道施工期间还须加强对地表河床、断裂薄弱地带、已塌陷坑及洞内施工地质等观测,定期提出地质预报和决策建议,为制定岩溶整治方案提供依据。 1.3岩溶地段地下水处理 1.3.1地下水处理原则 对岩溶含水层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

(建筑工程管理)第八章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第八章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和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第壹节路基工程地质问题 路基所出现的各种软化、变形和整体失稳壹般称为路基病害。路基病害常和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关,其实质是路基工程地质问题。 壹、路基不均匀变形 路基不均匀变形以路基沉陷变形较为常见,但也包括鼓胀变形。除路基施工碾压不够外,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常是主要原因。软土、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岩溶空洞和地下矿山采空区等分布区域的路基常出现路基沉陷变形,而在盐渍土和膨胀土分布地区的路基则出现不均匀鼓胀变形。 1、软土路基沉陷 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和透水性小等不利的工程性质。在软土上修筑公路时,经常遇到软土地基压缩变形和地基剪切破坏带来路堤过大沉陷和破坏俩大工程问题。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壹般有换填法,抛石挤泥法,反压护道法,砂垫层法,预压、沙井或袋装沙井、挤密沙桩、塑料板等排水法,石灰、水泥或化学药剂加固法等。 2、黄土地基沉陷 黄土路基常出现路堤下沉、坡面冲刷、边坡滑塌和滑坡、冲沟侵蚀路基等工程病害。特别是湿陷性黄土浸水后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工程病害更是经常发生而且强烈。 3、多年冻土路基变形 由于修筑公路破坏了多年冻土的水热平衡状态,吸热大于散热,多年冻土逐渐融化,引起路基基底发生不均匀沉陷,或由于水分向路基上部集聚而引起冻胀、翻浆。另外,路基下的冰丘、冰锥和季节活动层的冻融作用往往会使路基鼓胀,引起路基、路面的开裂和变形;当冰丘、冰锥溶解后,路基又发生不均匀沉陷。 4、膨胀土路基变形 膨胀土因特殊的工程性质对工程建筑产生多种危害,而且变形破坏具有反复性。在膨胀土地区,房屋建筑常普遍出现开裂变形;,路面常出现大范围、大幅度的随季节变化的波浪变形;路基常出现的病害有不均匀鼓胀和沉陷,沿路肩部位的纵裂和坍肩,在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的剥落、冲蚀、溜塌、坍滑和滑坡,有“逢堑必滑,无堤不坍”之说。 这些病害的产生必须具备俩个基本条件:壹是土具有胀缩特性,;二是水的渗入,。因此,控制填土的性质或改善土的胀缩性,减小路基、路面水的渗入,是防治膨胀土道路病害的重要手段。 5、盐渍土路基变形 影响路基盐胀的主要因素有土质、含盐类型、含盐量、土的含水量、土体密度、温度及其变化过程等。 空隙较小的粘性土和空隙较大的砂性土不利于水和盐分的迁移,对盐胀不利。壹般来讲,盐胀最为强烈的土为粉性土。 各种盐类中,以硫酸盐的胀缩最为明显,其中又以Na2SO4最强烈,氯盐和碳酸盐类的胀缩性较小。 6、岩溶和采空区路基沉陷 岩溶地区路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由于地下洞穴顶板的坍塌,引起位于其上的路基及其附属构造无发生坍塌、下沉或开列;由于地下岩溶水的活动,或因地面水的消水洞穴阻塞,导致路基基底冒水、水淹路基、水冲路基以及隧道涌水等病害。 地下矿山采空区塌陷常造成地面大范围沉陷,给位于其上的公路带来路基路面变形和破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