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NSYS谐响应分析命令流

ANSYS谐响应分析命令流

ANSYS谐响应分析命令流
ANSYS谐响应分析命令流

/FILNAME, Beam,1 !定义工作文件名。

/TITLE, Beam Analysis !定义工作标题。/PREP7

!定义单元。

ET,1,BEAM188

!定义材料属性。

MPTEMP,,,,,,,,

MPTEMP,1,0

MPDATA,EX,1,,2.1e5

MPDATA,PRXY,1,,0.3

MPTEMP,,,,,,,,

MPTEMP,1,0

MPDATA,DENS,1,,7.9e-6

! 定义杆件截面■200。

SECTYPE, 1, BEAM, RECT, , 0 SECOFFSET, CENT

SECDATA,10,10,0,0,0,0,0,0,0,0

!建立几何模型。

K,1, ,, ,

K,2,350,, ,

!生成立柱。

LSTR, 1, 2

!以上完成几何模型。

!以下进行网格划分。

FLST,5,1,4,ORDE,1

FITEM,5,1

CM,_Y,LINE

LSEL, , , ,P51X

CM,_Y1,LINE

CMSEL,,_Y

LESIZE,_Y1, , ,50, , , , ,1 !定义单元大小。!分配、划分平板结构。

LMESH, 1

!分析类型施加载荷并求解。

ANTYPE,2 !定义分析类型及求解设置。MSAVE,0 !模态提取方法。MODOPT,LANB,40

EQSLV,SPAR

MXPAND,40, , ,0 !模态扩展设置。

LUMPM,0

PSTRES,0

MODOPT,LANB,40,0,0, ,OFF

!施加约束。

FLST,2,2,3,ORDE,2

FITEM,2,1

FITEM,2,-2

/GO

DK,P51X, , , ,0,ALL, , , , , ,

!求解。

FINISH

/SOL

/STA TUS,SOLU

SOLVE

!以下进入谐响应分析模式。

*AFUN,DEG !指定角度单位为度。FLST,2,1,1,ORDE,1

FITEM,2,81

/GO

FINISH

/SOL !重新进入ANSYS求解器。ANTYPE,3 !分析类型为谐响应分析。HROPT,FULL !求解方法为FULL法。HROUT,ON

LUMPM,0

EQSLV,FRONT,0,

PSTRES,1 !包含了预应力。

!施加载荷。

FLST,2,1,1,ORDE,1

FITEM,2,24

/GO

F,P51X,FY,-400*cos(30),-400*sin(30)

FLST,2,1,1,ORDE,1

FITEM,2,36

/GO

F,P51X,FY,300*cos(5),300*sin(5)

HARFRQ,0,100, !设置载荷子步。NSUBST,200,

KBC,1

!求解。

FINISH

/SOL

/STA TUS,SOLU

SOLVE

ANSYS命令流实例

/PREP7 !进入前处理 ANTYPE,STATIC !设置分析类型为静力结构分析 PSTRES,ON !用于后面的模态分析中考虑预应力(该开关不影响静力分析) ET,1,LINK10 !选取单元类型1(单向杆单元) KEYOPT,1,3,0 !设置仅承受拉应力,KEYOPT(3)=0 R,1,306796E-8,543248E-8 !设置实常数,包括绳索截面积(306796E-8),初始应变(543248E-8) MP,EX,1,30E6 !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1号材料) MP,DENS,1,73E-5 !定义材料的密度(1号材料) N,1 ! 定义第1号节点 N,14,100 ! 定义第14号节点 FILL ! 均分填满第2号至第13号节点 E,1,2 !由节点1及节点2生成单元 EGEN,13,1,1 !依序复制生成13个单元 D,ALL,ALL ! 对所有节点施加固定约束 FINISH ! 前处理结束 /SOLU ! 进入求解模块,求解预应力引起的应力状态 SOLVE ! 求解 FINISH ! 退出求解模块 /POST1 ! 进入一般的后处理 ETABLE,STRS,LS,1 !针对LINK10单元,建立单元列表STRS,通过LS及特征号1来获得单元的轴向应力 *GET,STRSS,ELEM,13,ETAB,STRS !针对单元列表STRS, 提取13号单元的应力 FINISH ! 后处理结束 /POST26 ! 进入时间历程后处理,处理支反力 RFORCE,2,1,F,X !将1号节点上的x方向支反力提取,并存储到2号变量中 STORE ! 存储 *GET,FORCE,V ARI,2,EXTREM,VMAX !将2号变量的最大值赋给参数FORCE /SOLU ! 再次进入求解模块,模态分析 ANTYPE,MODAL ! 模态分析 MODOPT,SUBSP,3 ! 选择子空间迭代法,求3阶模态 MXPAND,3 ! 设定3阶模态扩展 PSTRES,ON ! 用于在模态分析中考虑预应力(还需在前面的静力分析中也同时打开) DDELE,2,UX,13 ! 删除从2号节点到13号节点上的UX约束 DDELE,2,UY,13 !删除从2号节点到13号节点上的UY约束 SOLVE !求解 *GET,FREQ1,MODE,1,FREQ ! 提取第1阶模态共振频率,并赋值给参数FREQ1 *GET,FREQ2,MODE,2,FREQ ! 提取第2阶模态共振频率,并赋值给参数FREQ2 *GET,FREQ3,MODE,3,FREQ ! 提取第3阶模态共振频率,并赋值给参数FREQ3 *STATUS !列出所有参数的实际内容

ANSYS中的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

ANSYS中的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 作者:未知时间:2010-4-15 8:59:49 模态分析是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与结构受什么样的荷载没有关系,只要给定了质量、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材料参数,并施加了边界约束就可以得到此状态下的各阶自振频率和振型(也称为模态)。 谐响应分析是分析结构在不同频率的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是与结构所受荷载相关的,只是结构所受荷载的都是简谐荷载,而且荷载频率的变化范围在谐响应分析时要给出来。 比如,在ANSYS谐响应分析中要给出这样的语句 FK,3,FX,7071,7071 !指定点荷载的实部和虚部(或者幅值和相位角) HARFRQ,0,2.5, !指定荷载频率的变化范围,也就是说只分析结构所受频率从0到2.5HZ之间的荷载 NSUBST,100, !指定频率从0到2.5之间分100步进行计算 这样,结构所受的这个点荷载的表达式实际上是 F=(7071+i*7071)*exp(i*omiga*t) !式中omiga从0到2.5*2*3.1415926变化 分析得到结果是各点物理量随频率变化的,但物理量的值一般为复数,包括实部的虚部,这可以从后处理LIST结点值看出来。 个人认为进行谐响应分析并不一定要先进行模态分析(也叫振型分析、振型分解等),而直接进行谐响应分析后查看结构的物理量随频率变化曲线时也会看到在结构的自振频率处响应会放大(共振)。如果已经进行过模态分析的话,会发现谐响应分析时的共振频率和模态分析提到的自振频率是一致的。但有些时候模态分析中得到的有些频率在谐响应分析的频响曲线里可能很不明显。因此,只能说在谐响应分析前进行一下模态分析可以对结构的自振特性有个了解,以便验证谐响应分析结果是否合理。 另外,谐响应分析应该是频域分析方法的一个部分。对于相地震那样的时间过程线,直接进行时域分析(ANSYS里用暂态分析)可得到结构随时间的响应。而如果进行频域分析,就应该通过傅立叶变换把时域地震曲线变为由多个简谐荷载的叠加,然后再以此简谐荷载做为谐响应分析时的荷载进行谐响应分析,最后再对谐响应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傅立叶逆变换得到时域的结果。不知道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我也没有用ANSYS这样做过。如果正确的话,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模态分析的应用及它的试验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模

ANSYS谐响应分析命令流

/FILNAME, Beam,1 !定义工作文件名。 /TITLE, Beam Analysis !定义工作标题。/PREP7 !定义单元。 ET,1,BEAM188 !定义材料属性。 MPTEMP,,,,,,,, MPTEMP,1,0 MPDATA,EX,1,,2.1e5 MPDATA,PRXY,1,,0.3 MPTEMP,,,,,,,, MPTEMP,1,0 MPDATA,DENS,1,,7.9e-6 ! 定义杆件截面■200。 SECTYPE, 1, BEAM, RECT, , 0 SECOFFSET, CENT SECDATA,10,10,0,0,0,0,0,0,0,0 !建立几何模型。 K,1, ,, , K,2,350,, , !生成立柱。 LSTR, 1, 2 !以上完成几何模型。 !以下进行网格划分。 FLST,5,1,4,ORDE,1 FITEM,5,1 CM,_Y,LINE LSEL, , , ,P51X CM,_Y1,LINE CMSEL,,_Y LESIZE,_Y1, , ,50, , , , ,1 !定义单元大小。!分配、划分平板结构。 LMESH, 1 !分析类型施加载荷并求解。 ANTYPE,2 !定义分析类型及求解设置。MSAVE,0 !模态提取方法。MODOPT,LANB,40 EQSLV,SPAR

MXPAND,40, , ,0 !模态扩展设置。 LUMPM,0 PSTRES,0 MODOPT,LANB,40,0,0, ,OFF !施加约束。 FLST,2,2,3,ORDE,2 FITEM,2,1 FITEM,2,-2 /GO DK,P51X, , , ,0,ALL, , , , , , !求解。 FINISH /SOL /STA TUS,SOLU SOLVE !以下进入谐响应分析模式。 *AFUN,DEG !指定角度单位为度。FLST,2,1,1,ORDE,1 FITEM,2,81 /GO FINISH /SOL !重新进入ANSYS求解器。ANTYPE,3 !分析类型为谐响应分析。HROPT,FULL !求解方法为FULL法。HROUT,ON LUMPM,0 EQSLV,FRONT,0, PSTRES,1 !包含了预应力。 !施加载荷。 FLST,2,1,1,ORDE,1 FITEM,2,24 /GO F,P51X,FY,-400*cos(30),-400*sin(30) FLST,2,1,1,ORDE,1 FITEM,2,36 /GO F,P51X,FY,300*cos(5),300*sin(5)

Ansys常见命令流

Ansys命令流 第一天 目标:熟悉ANSYS基本关键字的含义 k --> Keypoints 关键点 l --> Lines 线 a --> Area 面 v --> Volumes 体 e --> Elements 单元 n --> Nodes 节点 cm --> component 组元 et --> element type 单元类型 mp --> material property 材料属性 r --> real constant 实常数 d --> DOF constraint 约束 f --> Force Load 集中力 sf --> Surface load on nodes 表面载荷 bf --> Body Force on Nodes 体载荷 ic --> Initial Conditions 初始条件 第二天 目标:了解命令流的整体结构,掌握每个模块的标识 !文件说明段 /BATCH /TITILE,test analysis !定义工作标题 /FILENAME,test !定义工作文件名 /PREP7 !进入前处理模块标识 !定义单元,材料属性,实常数段 ET,1,SHELL63 !指定单元类型 ET,2,SOLID45 !指定体单元 MP,EX,1,2E8 !指定弹性模量 MP,PRXY,1,0.3 !输入泊松比 MP,DENS,1,7.8E3 !输入材料密度 R,1,0.001 !指定壳单元实常数-厚度...... !建立模型 K,1,0,0,, !定义关键点 K,2,50,0,,

K,3,50,10,, K,4,10,10,, K,5,10,50,, K,6,0,50,, A,1,2,3,4,5,6, !由关键点生成面 ...... !划分网格 ESIZE,1,0, AMESH,1 ...... FINISH !前处理结束标识 /SOLU !进入求解模块标识 !施加约束和载荷 DL,5,,ALL SFL,3,PRES,1000 SFL,2,PRES,1000 ...... SOLVE !求解标识 FINISH !求解模块结束标识 /POST1 !进入通用后处理器标识 ...... /POST26 !进入时间历程后处理器 …… /EXIT,SAVE !退出并存盘 以下是日志文件中常出现的一些命令的标识说明,希望能给大家在整理LOG文件时有所帮助 /ANGLE !指定绕轴旋转视图 /DIST !说明对视图进行缩放 /DEVICE !设置图例的显示,如:风格,字体等 /REPLOT !重新显示当前图例 /RESET !恢复缺省的图形设置 /VIEW !设置观察方向 /ZOOM !对图形显示窗口的某一区域进行缩放

ansys实例命令流-弹塑性分析命令流

/FILNAME,Elastic-Plasitc,1 /TITLE, Elastic-Plasitc Analysis !前处理。 /PREP7 !**定义梁单元189。 ET,1,BEAM189 !定义单元。 !**梁截面1。 SECTYPE, 1, BEAM, HREC, , 0 !定义梁截面。SECOFFSET, CENT SECDATA,50,100,6,6,6,6,0,0,0,0 !定义梁截面完成。 !**定义材料。 MPTEMP,,,,,,,, !定义弹塑性材料模型。MPTEMP,1,0 MPDATA,EX,1,,2.05e5 MPDATA,PRXY,1,,0.3 TB,BISO,1,1,2, TBTEMP,0 TBDATA,,150,18600,,,, !定义弹塑性材料模型。!**建立几何模型。 K,1, , , , K,2 ,900, K,3 ,,50 LSTR, 1, 2 !**网格划分。 FLST,5,1,4,ORDE,1 !定义网格密度。FITEM,5,1 CM,_Y,LINE LSEL, , , ,P51X CM,_Y1,LINE CMSEL,,_Y LESIZE,_Y1, , ,50, , , , ,1 !定义网格密度完成。CM,_Y,LINE !网格划分。 LSEL, , , , 1 CM,_Y1,LINE CMSEL,S,_Y CMSEL,S,_Y1 LATT,1, ,1, , 3, ,1 CMSEL,S,_Y CMDELE,_Y CMDELE,_Y1 LMESH, 1 !网格划分完成。 !施加载荷及求解。 FINISH /SOL

!**施加约束。 FLST,2,1,3,ORDE,1 !施加约束。FITEM,2,1 /GO DK,P51X, , , ,0,UX,UY,UZ,ROTX, , , FLST,2,1,3,ORDE,1 FITEM,2,2 /GO DK,P51X, , , ,0,UY,UZ,ROTX, , , , !施加约束完成。 !**加载。 FLST,2,50,2,ORDE,2 FITEM,2,1 FITEM,2,-50 SFBEAM,P51X,1,PRES,100, , , , , , LSWRITE,1, !定义载荷步1完成。FLST,2,50,2,ORDE,2 !定义载荷步2。FITEM,2,1 FITEM,2,-50 SFEDELE,P51X,1,PRES LSWRITE,2, !定义载荷步2完成。!设定求解步并求解。 LSSOLVE,1,2,1,

ANSYS-结构稳态(静力)分析之经典实例-命令流格式

ANSYS 结构稳态(静力)分析之经典实例-命令流格式.txt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 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FILNAME,Allen-wrench,1 ! Jobname to use for all subsequent files /TITLE,Static analysis of an Allen wrench /UNITS,SI ! Reminder that the SI system of units is used /SHOW ! Specify graphics driver for interactive run; for batch ! run plots are written to pm02.grph ! Define parameters for future use EXX=2.07E11 ! Young's modulus (2.07E11 Pa = 30E6 psi) W_HEX=.01 ! Width of hex across flats (.01m=.39in) *AFUN,DEG ! Units for angular parametric functions定义弧度单位 W_FLAT=W_HEX*TAN(30) ! Width of flat L_SHANK=.075 ! Length of shank (short end) (.075m=3.0in) L_HANDLE=.2 ! Length of handle (long end) (.2m=7.9 in) BENDRAD=.01 ! Bend radius of Allen wrench (.01m=.39 in) L_ELEM=.0075 ! Element length (.0075 m = .30 in) NO_D_HEX=2 ! Number of divisions on hex flat TOL=25E-6 ! Tolerance for selecting nodes (25e-6 m = .001 in) /PREP7 ET,1,SOLID45 ! 3维实体结构单元;Eight-node brick element ET,2,PLANE42 ! 2维平面结构;Four-node quadrilateral (for area mesh) MP,EX,1,EXX ! Young's modulus for material 1;杨氏模量 MP,PRXY,1,0.3 ! Poisson's ratio for material 1;泊松比 RPOLY,6,W_FLAT ! Hexagonal area创建规则的多边形 K,7 ! Keypoint at (0,0,0) K,8,,,-L_SHANK ! Keypoint at shank-handle intersection K,9,,L_HANDLE,-L_SHANK ! Keypoint at end of handle L,4,1 ! Line through middle of hex shape L,7,8 ! Line along middle of shank L,8,9 ! Line along handle LFILLT,8,9,BENDRAD ! Line along bend radius between shank and handle! 产生 一个倒角圆,并生成三个点 /VIEW,,1,1,1 ! Isometric view in window 1 /ANGLE,,90,XM ! Rotates model 90 degrees about X! 不用累积的旋转 /TRIAD,ltop /PNUM,LINE,1 ! Line numbers turned on LPLOT

利用ANSYS谐响应分析结果导入LMS-Virtual-lab中进行声学分析步骤

1.前期用ANSYS对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然后保存结果文件.rst格式的,然后导入到Vritual lab12中进行声学分析,可能步骤有些长,大家尽量慢慢看,如果有不明白的,或者我的步骤有错误的,大家可以指正,还有我的VL版本是12的,12的版本和以前的微有不同,在后边大家会发现的。我的Q1728993717. 2.进入声学模块:开始—Acoustics—Acoustics Harmonic BEM ; 3.导入Ansys分析结果文件.rst格式:文件—Import—默认即可,看好单位,与模型统一; 4.更改文件名称,便于后续操作:在特征树中点开Nodes and Elements—右键点其子选项 (就是带有齿轮标志那个)—属性—特征属性—更改名称—StructuresMesh. 5.提取声学面网格:开始—Structures—Cavity Meshing—插入—Pre/Acoustics Meshers— Pre/Acoustics Meshers—Skin Meshers,出现一下图框, 在Grid to Skin 区域选择结构网格即:StructuresMesh,其余都默认不用改,之后点击应用,Close。 6.在次回到声学模块:开始—Acoustics—Acoustics Harmonic BEM ; 7.命名声学网格:点开特征树中的Nodes and Elements—右键Skin Meshpar1.—属性—特征 属性—改名称—AcousticsMesh;到这步之后为了方便起见,可以将结构网格StructuresMesh隐藏:右键StructuresMesh—Hide/Show; 8.设定分析类型:工具—Edit the Model Type Definitions—点击“是”出现对话框如下:

ansys旋转经典命令流

1 旋转摩擦 (1) 2. 电磁三d命令流实例(论坛看到) (11) 3. 帮助感应加热例子induction heating of a solid cylinder billet (15) 4. 感应加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论文)inducheat30命令流 (19) 5. 如何施加恒定的角速度?Simwe仿真论坛 (24) 6. 旋转一个已经生成好的物体 (27) 7. 产生这样的磁力线 (28) 8. 旋转摩擦生热简单例子(二维旋转) (32) 8.1. 原版 (32) 8.2. 部分gui操作 (35) 9. VM229 Input Listing (39) 10 轴承---耦合+接触分析 (47) 11. 板的冲压仿真 (52) 1 旋转摩擦 FINISH /FILNAME,Exercise24 !定义隐式热分析文件名 /PREP7 !进入前处理器 ET,1,SOLID5 !选择单元类型 MPTEMP,,,,,,,, MPTEMP,1,0 MPDATA,DENS,1,,7800 !定义材料1的密度 MPTEMP,,,,,,,, MPTEMP,1,0 MPDATA,C,1,,460 !定义材料1的比热 MPTEMP,,,,,,,, MPTEMP,1,0 MPDATA,KXX,1,,66.6 !定义材料1的热传导系数 MPTEMP,,,,,,,, MPTEMP,1,0 UIMP,1,REFT,,,30 !定义材料1的热膨胀系数的参考温度 MPDATA,ALPX,1,,1.06e-5 !定义材料1的热膨胀系数MPTEMP,,,,,,,, MPTEMP,1,0 MPDATA,EX,1,,206e9 !定义材料1的弹性模量 MPDATA,PRXY,1,,0.3 !定义材料1的泊松比 MPTEMP,,,,,,,, MPTEMP,1,0 MPDATA,DENS,2,,8900 !定义材料2的密度 MPTEMP,,,,,,,, MPTEMP,1,0

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

平面问题斜支座的处理 如图5-7所示,为一个带斜支座的平面应力结构,其中位置2及3处为固定约束,位置4处为一个45o的斜支座,试用一个4节点矩形单元分析该结构的位移场。 (a)平面结构(b)有限元分析模型 图5-7 带斜支座的平面结构 基于ANSYS平台,分别采用约束方程以及局部坐标系的斜支座约束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处理。 (7) 模型加约束 左边施加X,Y方向的位移约束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Displacement On Nodes →选取2,3号节点→OK →Lab2: All DOF(施加X,Y方向的位移约束) →OK 以下提供两种方法处理斜支座问题,使用时选择一种方法。 ?采用约束方程来处理斜支座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Coupling/ Ceqn →Constraint Eqn :Const :0, NODE1:4, Lab1: UX,C1:1,NODE2:4,Lab2:UY,C2:1→OK 或者?采用斜支座的局部坐标来施加位移约束 ANSYS Utility Menu:WorkPlane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Create local system →At specified LOC + →单击图形中的任意一点→OK →XC、YC、ZC分别设定为2,0,0,THXY:45 →OK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odeling →Move / Modify →Rotate Node CS →To active CS → 选择4号节点 ANSYS Main Menu: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On Nodes →选取4号节点→OK →选择Lab2:UY(施加Y方向的位移约束) →OK 命令流; !---方法1 begin----以下的一条命令为采用约束方程的方式对斜支座进行处理 CE,1,0,4,UX,1,4,UY,-1 !建立约束方程(No.1): 0=node4_UX*1+node_UY*(-1) !---方法1 end --- !--- 方法2 begin --以下三条命令为定义局部坐标系,进行旋转,施加位移约束 !local,11,0,2,0,0,45 !在4号节点建立局部坐标系 !nrotat, 4 !将4号节点坐标系旋转为与局部坐标系相同 !D,4,UY !在局部坐标下添加位移约束 !--- 方法2 end

ansys命令流最全详细介绍二

三 生成关键点和线部分 1.生成关键点 K,关键点编号,X坐标,Y坐标,Z坐标 例:K,1,0,0,0 2.在激活坐标系生成直线 LSTR,关键点P1,关键点P2 例LSTR,1,2 3.在两个关键点之间连线 L,关键点P1,关键点P2 例L,1,2 注:此命令会随当前的激活坐标系不同而生成直线或弧线 4.由三个关键点生成弧线 LARC,关键点P1,关键点P2,关键点PC,半径RAD 例LARC,1,3,2,0.05 注:关键点PC是用来控制弧线的凹向 5.通过圆心半径生成圆弧

CIRCLE,关键点圆心,半径RAD,,,,圆弧段数NSEG 例:CIRCLE,1,0.05,,,,4 6.通过关键点生成样条线 BSPLIN,关键点P1,关键点P2,关键点P3,关键点P4,关键点P5,关键点P6 例:BSPLIN,1,2,3,4,5,6 7.生成倒角线 LFILLT,线NL1,线NL2,倒角半径RAD 例LFILLT,1,2,0.005 8.通过关键点生成面 A,关键点P1,关键点P2,关键点P3,关键点P4,关键点P5,关键点P6,P7,P8... 例:A,1,2,3,4 9.通过线生成面 AL,线L1,线L2,线L3,线L4,线L5,线L6,线L7,线L8,线L9,线L10 例:AL,5,6,7,8 10.通过线的滑移生成面

ASKIN,线NL1,线NL2,线NL3,线NL4,线NL5,线NL6,线NL7,线NL8,线NL9 例:ASKIN,1,4,5,6,7,8 注:线1为滑移的导向线 四 目标:掌握常用的实体-面的生成 生成矩形面 1.通过矩形角上定位点生成面 BLC4,定位点X方向坐标XCORNER,定位点Y方向坐标YCORNER,矩形宽度WIDTH,矩形高度HEIGHT,矩形深度DEPTH 例:BLC4,0,0,5,3,0 2.通过矩形中心定位点生成面 BLC5,定位点X方向坐标XCENTER,定位点Y方向坐标YCENTER,矩形宽度WIDTH,矩形高度HEIGHT,矩形深度DEPTH 注:与上条命令的不同就在于矩形的定位点不一样 例:BLC5,2.5,1.5,5,3,0 3.通过在工作平面定义矩形X.Y坐标生成面 RECTNG,矩形左边界X坐标X1,矩形右边界X坐标X2,矩形下边界Y

ANSYS建模apdl命令流实例应用

大桥全长2996.8m,其中主桥采用跨度为101.5+188.5+580+217.5+159.5+116m的钢桁梁斜拉桥;非通航孔正桥采用6孔跨径64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东引桥采用16孔梁长32.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跨大堤桥采用48.9+86+48.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西引桥采用15孔梁长32.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及2孔梁长24.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其中宁安线采用箱梁,阜景线采用T梁。 主桥采用103+188.5+580+217.5+159.5+117.5m两塔钢桁斜拉桥方案,全长1366m。主梁为三片主桁钢桁梁,桁间距2x14m,节间长14.5m,桁高15m。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高程+204.00m,塔底高程-6.00m,斜拉索为空间三索面,立面上每塔两侧共18对索,全桥216根斜拉索。所有桥墩上均设竖向和横向约束,4#塔与主梁之间设纵向水平约束,3#塔与梁间使用带限位功能的粘滞阻尼器。主梁为”N”字型桁式,横向采用三片桁结构,主桁的横向中心距各为14m,桁高15m,节间距14.5m[2]。 结构构造 主桥采用两塔钢桁斜拉桥方案,主梁为三片主桁钢桁梁,主桁上下弦杆均为箱型截面,上弦杆内高1000mm,内宽1200mm,板厚20~48mm。下弦杆内高1400mm,宽1200mm,板厚20~56mm。下弦杆顶板向桁内侧加宽700mm与整体桥面板焊接。腹杆主要采用H型截面。H型杆件宽1200mm,高720和760mm,板厚20~48mm。根据不同的受力区段选用不同的杆件截面,在辅助墩附近的压重区梁段,腹杆采用箱型截面杆件。主桁采用焊接杆件,整体节点。在节点外以高强度螺栓拼接的结构形式,上下弦杆四面等强对接拼装。H型腹杆采用插入式连接。箱型腹杆采用四面与主桁节点对拼的连接形式。主桁拼接采用M30高强螺栓。

ansys谐响应分析

问题描述 本实例是对如下图所示的有预应力的吉他弦进行谐响应分析。形状均匀的吉他弦直径为d ,长为l 。在施加上拉伸力F1后紧绷在两个刚性支点间,用于调出C 音阶的E 音符。在弦的四分之一长度处以力F2弹击此弦,要求计算弦的一阶固有频率f1,并验证仅当弹击力的频率为弦的奇数阶固有频率时才会产生谐响应。 几何尺寸:l =710mm c =165mm d =0.254mm 材料特性:杨氏模量EX =1.9E5 Mpa ,泊松比PRXY =0.3,密度DENS =7.92E-9Tn/mm 3 。 载荷为:F1=84N F2=1N 取弹击力的频率范围为从0到2000Hz ,并求解频率间隔为2000/8=250Hz 的所有解,以便观察在弦的前几阶固有频率处的响应,并用POST26时间-历程后处理器绘制出位移响应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一.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Jobname ,将弹出Change Jobname (修改文件名)对话框,如图13.2所示。在Enter new jobname (输入新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字“CH13”,然后单击对话框中的ok 按钮,完成对本实例数据库文件名的修改。 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ference ,将弹出Preference of GUI Filtering (菜单过滤参数选择)对话框,单击Structural(结构)选项使之被选中,以将菜单设置为与结构分析相关的选项。单击按钮,完成分析范畴的指定。 二.定义单元类型 1.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将弹出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将会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库)对话框 2.在图13.4所示的对话框左边的滚动框中单击“Structural Link ”,选择结构连接单元类型。接着在右边的滚动框中单击“2D Spar 1”,使其高亮度显示,选择2维弹性单元。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单元类型库(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 3.在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中的已定义单元类型列表框中将会列出定义的单元类型为:“Type 1 LINK1”。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完成单元类型的定义。 三.定义材料性能和实常数 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 ,2.依次双击Structural , Linear ,Elastic 和Isotropic ,将弹出1号材料的弹性模量EX 和泊松比PRXY 的定义对话框。在EX 文本框中输入1.9E5,PRXY 文本框中输入0.3。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为1.9E5Mpa ,泊松比为0.3。单击对话框中的ok 按钮,关闭对话框。接着双击Density , 在DENS 文本框中输入7.92E-9,设定1号材料密度为7.92E-9Tn/mm 3 。单击ok 按钮,完成

范例 - 谐响应分析理论求解与ANSYS求解

虽然在ANSYS中进行谐响应分析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只需要几行代码就可以实现。很多朋友根据书上或者网上已有的分析代码稍作修改就可以进行分析了。但是其中很多概念是否理解了呢,得到的结果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下面通过介绍一个单自由度的弹簧振子的谐响应分析理论求解,然后在ANSYS中求解。通过两种结果的对比,以解释一些概念。这个例子是Help手册中的VM86,很多振动学的教材中都会有这样的例子。 1.问题描述 如上图是一个典型的单自由度弹簧振子系统。假设此系统承受谐激励载荷 。其中为激励载荷的幅值,为载荷的周期。 2.理论基础 此系统的动力方程为: (1) 这个方程的求解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一种最常用的求解方式:方程两边同除以,得到

(2) 如果令, 则上式可以写成: (3) 这个方程的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齐次方程的解,就是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响应,自由振动响应随时间衰减,最后消失,所以自由振动响应也叫瞬态响应。另一部分是特解,也就是强迫振动响应。不会随时间衰减,所以称为稳态响应。 由于系统是线性系统,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可分别求解,然后合成为系统的总响应。下面介绍如何求解系统的稳态响应,即方程(3)的特解。 由于激振力为简谐力,可以证明系统的稳态响应也是简谐的,并且与激振力有同样的频率。设系统的稳态响应有如下形式: (4) 其中,和分别是系统响应的幅值和相位。将式(4)代入方程式(3),可得 (5) 利用三角函数关系 故有,

(6) 求解上式可得到 (7) 这样就得到了系统稳态响应的幅值和相位角 对于方程(3)的齐次方程的解,也就是瞬态解这里只是给出求解结果,以后有机会再写详细的求解过程。 有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为: (8) 工程中阻尼一般比较小,此方程的解可以表示为: 于是振动微分方程的(1)的解为: 画出此响应曲线如下图:

ansys实例命令流-实体梁分析命令流

/FILNAME,SolidBeam ,1 !定义工作文件名。/TITLE,SolidBeam Analysis !定义工作标题。/PREP7 ET,1,SOLID95 !定义材料属性。 MPTEMP,,,,,,,, !定义材料属性。MPTEMP,1,0 MPDATA,EX,1,,2.06e5 MPDATA,PRXY,1,,0.3 !建立几何模型 K,1,,,, K,2,450,,, K,3,450,-55,, K,4,,-100,, FLST,2,4,3 FITEM,2,1 FITEM,2,2 FITEM,2,3 FITEM,2,4 A,P51X VOFFST,1,45, , !网格划分。 FLST,5,4,4,ORDE,2 FITEM,5,9 FITEM,5,-12 CM,_Y,LINE LSEL, , , ,P51X CM,_Y1,LINE CMSEL,,_Y LESIZE,_Y1, , ,3, , , , ,1 !* FLST,5,4,4,ORDE,4

FITEM,5,2 FITEM,5,4 FITEM,5,6 FITEM,5,8 CM,_Y,LINE LSEL, , , ,P51X CM,_Y1,LINE CMSEL,,_Y LESIZE,_Y1, , ,6, , , , ,1 !* FLST,5,4,4,ORDE,4 FITEM,5,1 FITEM,5,3 FITEM,5,5 FITEM,5,7 CM,_Y,LINE LSEL, , , ,P51X CM,_Y1,LINE CMSEL,,_Y LESIZE,_Y1, , ,30, , , , ,1 !* CM,_Y,VOLU VSEL, , , , 1 CM,_Y1,VOLU CHKMSH,'VOLU' CMSEL,S,_Y !* VSWEEP,_Y1 CMDELE,_Y CMDELE,_Y1 CMDELE,_Y2 !加载。

使用Ansys Workbench进行谐响应分析的基本流程 坐倚北风

使用Ansys Workbench进行谐响应分析的基本流程坐倚 北风 谐响应分析(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是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一个或多个随时间按正弦(简谐)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稳态响应的一种技术。分析的目的是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下的响应并得到一些响应值(通常是位移)对应频率的曲线。从这些曲线上可以找到“峰值”响应,并进一步考察频率对应的应力。如下图所示则为本文示例中最终求解出的轴承支撑座座的von-Mises米歇尔应力图。图1 轴承支撑座von-Mises米歇尔应力图谐响应分析技术只计算结构的稳态受迫振动。发生在激励开始时的瞬态振动不在谐响应分析中考虑。谐响应分析是一种线性分析,任何非线性特性,如塑性和接触(间隙)单元,即使被定义了也将被忽略,但在分析中可以包含非对称系统矩阵,如分析流体―结构相互作用问题,谐响应分析同样也可以分析有预应力的结构,如小提琴的弦(假定简谱应力比预加的拉伸应力小得多)。谐响应分析通常用于如下结构的设计与分析:(1)旋转设备(如压缩机.发动机、泵、涡轮机械等)的支座固定装置和部件等;(2)受涡流影响的结构,包括涡轮叶片、飞机机翼、桥和塔等。进行谐响应分析的目的是确保一个给定的结构能经受住不同频率的各种正弦

载荷(例如以不同速度运行的发动机);探测共振响应,必要时可避免其发生(例如借助于阻尼器来避免共振等)。 下面以一个轴承支座的谐响应分析为例,介绍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谐响应分析的基本步骤。(在Ansys Mechanical APDL中进行谐响应分析的方法可参考本站文 章《Ansys谐响应分析的步骤及单自由度系统求解实例》)进入Workbench后,首先新建一个Harmonic Response谐响应分析工程,如下图所示。图2 Harmonic Response 谐响应分析工程1、前处理前处理和其它有限元分析一样,进行模型处理、材料设置、网格划分,这里不再赘述。2、边界条件(1)如下图所示,本例中固定支撑座下端的4个螺栓孔,并在上端轴承孔中施加一个向下的大小为100N的力载荷。图3 轴承支撑座模型(2)如下图所示,在Analysis Settings中设置频率范围和步长,本例中设置频率范围为50-1000Hz,步长为50Hz。3、求解(1)设置求解选项如下图所示,点击Solution,并在Frequency Response下拉菜单中选择添加求解选项。可添加的求解选项有Stress、Strain、Deformation和Acceleration。通过添加求解选项,可以求解相应几何元素的对应结果。(2)求解添加完求解选项后,即可点击Solve按钮进行求解。求解结束后,点击相应的选项即可查看求解结果。如下图所示,为求解的支撑座轴承支撑端

ansys谐响应分析步骤

谐响应分析步骤 full(完全法)允许定义各种类型的荷载;预应力选项不可用;reduced(缩减法)可以考虑预应力;只能施加单元荷载(压力,温度等) mode superpos'n(模态叠加法)通过对模态分析的道德振型(特征向量)乘以因子并求和来计算出结果的响应,可以包含预应力,可以考虑振型阻尼,不能施加非零位移 1 Full法步骤 第1步: 载入模型Plot>Volumes 第2步: 指定分析标题并设置分析范畴 1设置标题等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 Utility Menu>File> Change Jobname Utility Menu>File>Change Directory 2选取菜单途径MainMenu>Preference ,单击Structure,单击OK第3步: 定义单元类型 MainMenu>Preprocessor>ElementType>Add/Edit/Delete,出现Element Types 对话框,单击Add出现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选择StructuralSolid,再右滚动栏选择Brick20node95,然后单击OK,单击Element Types对话框中的Close按钮就完成这项设置了。 第4步: 指定材料性能 选取菜单途径MainMenu>Preprocessor>MaterialProps>Material

Models。出现DefineMaterialModelBehavior对话框,在右侧 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指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系数,Structural>Density指定材料的密度,完成后退出即可。 第5步: 划分网格 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Tool,出现MeshTool 对话框,一般采用只能划分网格,点击SmartSize,下面可选择网格的相对大小(太小的计算比较复杂,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效果,一般做两三组进行比较),保留其他选项,单击Mesh出现MeshVolumes对话框,其他保持不变单击Pick All,完成网格划分。 第6步: 进入求解器并指定分析类型和选项 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将出现New Analysis对话框,选择Harmonic单击OK。 设定分析选项: MainMenu>Solution>AnalysisType>AnalysisOptions,出现谐响应分析选项设置对话框,设定“Solution method”为Full,设定“DOF printout format”为 Amplitud+phase,单击OK,出现完全法谐响应分析设置对话框,在其中可以设定求解器等,一般采用默认设置。 设定输出控制选项: MainMenu>Solution>LoadStepOpts>OutputCtrls>Soluprintout,设定打印频率为“Last substep”。 设置求解选项:

ANSYS谐响应分析实例-振动电机轴分析

AnsysWorkBench11.0振动电机轴谐响应分析 最小网站长:kingstudio 最小网Ansys 教程频道为您打造最 IN 的教程 https://www.doczj.com/doc/0f3417910.html,/ 1.谐响应分析简介 任何持续的周期载荷将在结构系统中产生持续的周期响应(谐响应)。谐响应分析是 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随时间按正弦(简谐)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的稳态响应的一种技术。 分析的目的是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下的响应并得到一些响应值(通常是位移)对频率的曲 线。从这些曲线上可以找到“峰值”响应,并进一步观察峰值频率对应的应力。 该技术只 计算结构的稳态受迫振动,而不考虑发生在激励开始时的瞬态振动。(见图1)。谐响应分析 使设计人员能预测结构的持续动力特性,从而使设计人员能够验证其设计能否成功地克服共 振、疲劳,及其它受迫振动引起的有害效果。 谐响应分析是一种线性分析。任何非线性特性,如塑性和接触(间隙)单元,即使定义了也将被忽略。分析中可以包含非对称系统矩阵,如分析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中问题。谐响应分析也可以分析有预应力结构,如小提琴的弦(假定简谐应力比预加的拉伸应力小得多)。谐响应分析的定义与应用介绍: https://www.doczj.com/doc/0f3417910.html,/ArticleContent.asp?ID=785 2. 工程背景 在长距离振动输送机、概率振动筛等变载荷振动机械中,由于载荷的变化幅度较大,且多为冲击或交变载荷, 使得作为动力源与振动源的振动电机寿命大为缩短, 其中振动电机阶梯轴的弹塑性变形又会中速振动电机的失效, 故研究振动电机轴的谐响应, 进而合理设计 其尺寸与结构,是角决振动电机在此类场合过早失效的主要途径之一。 现以某型振动电机阶梯轴为分对象,振动电机属于将动帮源与振动源合为一体的电动施转式激振源,在振动电机轴两端分别装有两个偏心块,工作时电机轴还动两偏心块作顺转 无能无力产生周期性激振力 t sin F F 1ω=,其中为施加载荷,由些电机轴受到偏心块施加 的变载荷冲击,极易产生变形和疲劳损坏, 更严重者,当激振力的频率与阶梯轴的固有频率 相等时,就会发生共振,造成电机严重破坏,故对电机进行谐应力分析很必要。 1F 3.分析关键 1.谐响应分析的载荷描述方式 概据定义,谐响应分析假定所施加的所有载荷随时间简谐(正弦)规律变化。指定一个完整的简谐载荷需要输入 3条信息:amplitude (幅值),phase angle (相位角)和 forcing frequency range (强制频率范围)。 Amplitude (幅值)指载荷的最大值。 phase angle (相位角)指载荷滞后(或领先)于 参考时间的量度。在复平面上,相位角是以实轴为起始的角度, 当同是要定义多个相互间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