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

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

二氧化硅的性质(尤其是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学习难点]

二氧化硅的存在等STS关注的拓展性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思考与交流]画出C、Si的原子结构简图,并由此分析:硅的化学性质活不活泼,为什么?硅的化合价主要是多少?

[思考]常温下,单质碳、硅的化学性质都不活泼,为什么碳在自然界中有稳定的单质(金刚石)存在,而硅却没有,说明了什么?

一、二氧化硅和硅酸

1、二氧化硅(SiO2 )

(1) 存在

(2) 用途

(3) 物理性质

熔点_____,硬度______的固体、_______溶于水,纯净的SiO2晶体无色透明

[思考]为什么SiO2与CO2的性质上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呢?

(4) 结构

(5) 化学性质:

○1具有______氧化物的性质:(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与强碱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与HF的反应:

○3弱氧化性:SiO2+2C 高温

Si +2CO↑(工业上制粗硅)

○4与某些盐反应:Na2CO3+SiO2高温

Na2SiO3+CO2↑

CaCO3+SiO2高温

CaSiO3+CO2↑(工业上制玻璃的主要反应)

[思考与交流]1、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

2、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2、硅酸(H2SiO3)

(1)硅酸是一种____酸,它____溶于水,______能使指示剂变色,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固体。(2) 制备硅酸

(3)硅酸加热,其可以分解生成SiO2

[自我评价]

1、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

A.晶体硅

B.二氧化硅

C.石墨

D.硅酸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溶于水显酸性

B.CO2通入水玻璃(硅酸钠的水溶液)可得硅酸

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D.SiO2晶体中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玻璃瓶来盛装的是( )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C.氢氟酸

D.碳酸钠溶液

4、要除去SiO2中的CaO杂质,最适宜的试剂是()

A.纯碱溶液 B 盐酸 C 硫酸 D 苛性钠溶液

5、加热熔融烧碱时应使用下列哪种坩埚()

A.石英坩埚

B.普通玻璃坩埚

C.铁坩埚

D.陶瓷坩埚

6、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 石灰水

B 饱和碳酸钠溶液

C 硅酸钠溶液

D 氯化钙溶液

P80 3、4 P107 5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硅酸盐、硅的主要性质

2、认识硅酸盐、硅等在生产、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学习重点]

硅、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掌握研究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学习过程]

<复习>

CO2SiO2

物理性质____色____味气体,熔沸点都

很低,微溶于水,存在于空气

中灰黑色固体,熔沸点都很___,不溶于水,存在于岩石中,俗名硅石、石英、水晶,纤维、玻璃、硅藻土中都大量含有

化学性质和碱性氧

化物

CO2+CaO==

SiO2 +CO2

高温

和碱CO2+2NaOH== SiO2+2NaOH==

和酸-------- SiO2+4HF==SiF4↑+2H2O 和水CO2+H2O===H2CO3--------

二、硅酸盐

1、定义:

硅酸盐结构________,一般_____溶于水,性质很_______。最简单的硅酸盐是__________

2、硅酸钠

(1)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_______溶于水,水溶液俗称_________或泡花碱,是一种泡花碱

(2) 化学性质:相对稳定,________燃烧,__________被腐蚀,热稳定性________

3、表示方法:

原则:金属氧化物(较活泼------较不活泼)

方法:○1找组成元素○2写成氧化物的形式

○3原子个数比不变○4检查有无遗漏

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 较活泼金属氧化物---- SiO2----- H2O

例、请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下列硅酸盐的组成:

硅酸钠(Na2SiO3)————————————

镁橄榄石(Mg2SiO4)————————————

高岭土{Al2(Si2O5)(OH)4} ————————————

4.传统硅酸盐材料:

(1) 陶瓷:日用器皿、建筑饰材、卫生洁具等都是以____________为原料,经_____________而成的.

(2) 玻璃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经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中熔融制得的.

(3) 水泥:以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要原料,经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中煅烧,再加入适量_________,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水泥.

5.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硅物质:

三、硅单质

1、存在形态:有_______硅和_________硅两种同素异形体

2、晶体结构:正四面体形

3、物理性质:______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熔点____、硬度_____、质脆、导电性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是好的__________材料。

4、化学性质

(1) 常温下的反应:

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 +H2O == Na2SiO3+2H2↑

(2) 高温下的反应:

Si+O2高温

SiO2

Si+2Cl2高温

SiCl4

5.硅的用途

5、硅的制备(1) 工业上制粗硅

SiO2 + 2C 高温

Si+2CO ↑

石英砂焦炭电炉中粗硅(2) 由粗硅制纯硅

Si+2Cl2高温

SiCl4

SiCl4+2H2高温

Si+4HCl

[自我评价]

1、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反应

2、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单质在加热时都能跟氧气反应

C、氧化物溶于水都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都有同素异型体

P80 1、5、7、8、9、1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2、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氯气与水、碱反应及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4、认识燃烧现象的本质。

[学习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

氯气的强氧化性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氯?如果没有,人们是怎样制得氯气的呢?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思考与交流]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多年。你从这一史实中得到什么启示?

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氯气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_____色、气体、有剧烈的_______气味、能溶于水、有___、密度比空气______;

易_________。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2Na+Cl2(产生大量白烟)

Cu+Cl2 ( 产生棕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2Fe+3Cl2(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生成棕色的烟)

[思考]比较一下Cl2与HCl 的氧化性强弱

[点击试题]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跟铝反应:.

2.跟镁反应: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H2+Cl22HCl

现象:

[讨论]1.比较Cu在Cl2中燃烧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共同点。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比较铁、硫、木炭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点击试题]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

2.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

[讨论]金属、非金属跟Cl2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交流探讨]打开自来水龙头,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你想过什么原因么?

(3)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 =

HClO 的性质:

[讨论]Cl2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4)与碱液反应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阅读后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l2跟NaOH溶液反应

2.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

3.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总结]氯气与碱反应的规律:氯气+碱==次氯酸盐+氯化物+水

[讨论]漂白液、漂白粉、漂白精有何区别?

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CaCl2,有效成分Ca(ClO)2))。漂粉精(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都是Ca(ClO)2 )。

[问]存放漂粉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 与盐溶液反应:

2Fe2++Cl2==2Fe3++2Cl―(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

2Br―+Cl2==2Cl―+Br2

2I―+Cl2==I2 +2Cl―(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2、氯气的用途

【自我评价]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氯离子比氯原子多一个电子。

C.氯气有毒,氯离子也有毒。

D.氯气和氯离子都呈黄绿色。

2.下列物质见光会分解的是()

A.HCl

B.Ca(ClO)2

C.HClO

D.NaCl

3.用自来水养鱼,在将水注入鱼缸之前需把水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目的是()

A.增加水中含氧量。

B.利用阳光中紫外线杀菌。

C.使自来水中少量次氯酸分解。

D.通过日照提高水的温度。

4、如图所示,A处通入湿润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装的是( )

A.浓H2SO4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5、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 )

A、CaCl2 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B. Ca(ClO)2见光易分解

C. Ca(ClO)2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作用,生成HClO

D. Ca(ClO)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P87 1、2、3、4、5、6、7、8、9、10、11、14 P107 1、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氯气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Cl―的检验方法。

2、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与氯的相似之处。

[学习重点]

Cl―的检验方法

[学习难点]

卤族元素单质的氧化性

[学习过程]

[复习提问]

1.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S、C在O2中燃烧,以及H2、Cu在Cl2中燃烧,有何共同特点?

二、氯离子(Cl-)的检验

[实验4-6]检验盐酸、NaCl溶液中的Cl-,并用Na2CO3溶液做对比实验,并填表。

检验Cl―的方法:

三、成盐元素—卤素

氟单质是淡黄绿色气体,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溴是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用水封,溴水是橙红色。碘是紫黑色固体,易升华,碘水是棕黄色,碘遇淀粉变蓝色。

1.与金属反应

3Br2+2Fe=2FeBr3I2+Fe=FeI2

2、卤素单质与非金属的反应

H2+F2=2HF(黑暗、低温、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H2+CI2=2HCI(光照)

H2+Br2=2HBr(加热500℃缓慢反应)

H2+I22HI(不断加热,缓慢进行,同时分解)

(1)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关系:F2 >Cl2>Br2>I2

(2)卤化氢的稳定性关系:HF > HCl > HBr > HI

3、卤素与水的反应

2F2+2H2O=4HF+O2(特例)

通式:X2+H2O=HX+HXO(X:Cl、Br、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Cl2 === 2NaCl+Br22KI + Cl2 === 2KCl + I2

2KI + Br2 === 2KBr + I2

氧化性:Cl2>Br2>I2还原性:I->Br->Cl-

P87 12、13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学习重点]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学习难点]

可逆反应

[学习过程]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一)硫: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_____色固体,____溶于水,可溶于____,易溶于____,熔沸点都很低。[思考]用何种方法除去沾在试管上的硫单质?

2、硫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Fe+S △

Cu+S

(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

2Na+S== (研磨并轻微爆炸)

Hg+S== (除去有毒的Hg的方法)

与非金属反应:H2+S △

H2S

②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

③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S+6NaOH===2Na2S+Na2SO3 +3H2O

(二)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____色、有__________气味、有____、比空气_____、容易________、______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这二个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2+ 2 NaOH == ;SO2+ NaOH ==

[思考与交流]1.能否与石灰水反应?有什么现象?方程式如何

2.能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O2 与CO2 ?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

(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2H2O

(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①与卤素单质反应:

SO2 + Br2+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Cl2+ 2 H2O = H2SO4 + 2HCl

②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O4 + 2H2O+ 5SO2 === K2SO4 +2MnSO4 + 2H2SO4

③SO2的催化氧化

(4) 漂白性

[小结]常见漂白剂及其原理比较

漂白剂HClO、Na2O2、O3、H2O2SO2活性炭

原理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

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吸附有色物质

特点不可逆,褪色后颜色不再复原可逆,受热或放置一

段时间可复原

-----

变化化学化学物理

(5) 用途:制____________;作________剂;杀菌,消毒

[思考与交流]1.如何鉴别SO2和CO2呢?

2.如何除去CO2中的SO2呢?

(7) SO2的污染

SO2的主要危害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是________的主要成分

(三) 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2、化学性质:具有_________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1) 与水反应:SO3 + H2O== (放出大量的热)

(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3 + CaO==

(3) 与碱反应:SO3 +C a(O H)2 ==

](四) 硫化氢

H2S的物理性质:_______色、有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有_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自我评价]

1.用1L1.0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SO2,所得溶液中SO32―,HSO3―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A.2:1

B.1:3

C.3:2

D.2:3

2.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3.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SO2气体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现溶液紫色褪去

B.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C.显红色的酚酞通入SO2后,红色褪去

D.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

P95 1、5、8、10

P107 4、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部分物理性质

2、酸雨的形成与防治,自主探究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自主探究雨水pH的测定。

[学习重点]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学习难点]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学习过程]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NO和NO2的生成

2、物理性质:

NO是一种_____色、_____味、_______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NO2是一种______色、有_________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易液化,_____溶于水[思考与交流]可用什么样的方法收集NO和NO2呢

3、化学性质

(1)NO与氧气反应:

(2) NO2的聚合反应:2NO2N2O4

(3) NO2的氧化性:

4NO2 +2KI ==2NO + 2KNO3 + I2

NO2 + SO2 + H2O == H2SO4 + NO

(4) 与碱反应:

NO+NO2+2NaOH==2NaNO2 +H2O

2NO2 +2NaOH==NaNO3 +NaNO2+H2O

(5) NO2与水反应

[思考与交流]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请思考这其中的原理及涉及的可能反应。

[自我评价]

1、对于氮的氧化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氮的氧化物都是无色气体

B、氮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

C、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将5 mLNO和15 mL NO2混合气体通入倒置水槽中充满水的试管里,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

A、20 mL

B、15 mL

C、10 mL

D、5 mL

第四节氨硫酸硝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氨气、铵盐的化学性质,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

2、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氨在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和制取

[学习难点]

氨气的还原性

[学习过程]

氮的固定:将游离的氮(N2)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合成氨工业:

一、氨

(一) 氨的物理性质

新闻阅读: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思考与交流]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氨的物理性质

1、______色, 有___________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

2、氨水密度比水________

3、极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________大量热

4、_________溶于水

[实验探究]喷泉实验

(二) 氨的化学性质

1、与H 2O反应

[思考]氨水为什么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H3是中学化学中惟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法检验NH3

2、与酸反应

[演示实验]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沾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近。现象: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HNO3==NH4NO3(白烟)

2NH3+H2SO4==(N H4)2S O4(吸收NH3的方法)

NH3+H2O+CO2==NH4HCO3(俗称碳铵)

3、氨的催化氧化

4、氨气的还原性

(1) NH3还原氧化铜:2NH3+3CuO △

3Cu+N2+3H2O

(2) 与纯氧的反应:4NH3+3O2(纯)点燃

2N2+6H2O

(3) 与氯气的反应:

若NH3不足,则2NH3+3Cl2 == 6HCl+N2

若NH3充足,则8NH3+3Cl2 == 6NH4Cl+N2

(三) 铵盐

1、物理性质:______溶于水______色晶体。

2、化学性质

(1) 铵盐受热易分解

[思考与交流]若NaCl 晶体中混合NH 4Cl ,可如何除去?

(2) 与碱反应

(3)NH 4+

的检验

原理:NH 4+

+OH

NH 3↑+H 2O

现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四)实验室制NH 3 1、实验原理:

2、干燥剂:碱石灰

3、收集方法:

4、检验:(1) (2)

5、棉花团的作用:防止试管内的NH 3与管外空气形成对流

[自我评价]

1、为了简单地制取干燥的NH 3,下列说法中适合的是( c )

A 、N 2 +3H 2

2NH 3 用NaOH 进行干燥

B 、加热NH 4HCO 3,气体用P 2O 5干燥

C 、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 、Mg 3N 2+6H 2O == 3Mg(OH)2+2NH 3 ↑用CaCl 2干燥

2、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 .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 .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 .NH 3·H 2O 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3、对于氨水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

B .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

C .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

D .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4、检验氨气可选用( )

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5、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温高压

催化剂

(1)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HCl和H2O B.NH3和H2O

C.NH 3和汽油D.CO2和NaOH溶液

(2)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硫酸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掌握浓硫酸的特殊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认识浓硫酸在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浓硫酸的特性

[学习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学习过程]

二、硫酸

(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与酸碱指示剂变色;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5、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大家从这五个角度指出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时具有代表性的离子方程式

(二) 浓硫酸物理性质

浓硫酸是一种____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98%,密度为 1.84 g/㎝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H2SO4是一种_____沸点、______挥发性的强酸,_____溶于水,能与H2O以任意比互溶,H2SO4溶解时________大量的热。

[思考与交流]1.如何稀释浓硫酸?

2.浓硫酸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三) 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做干燥剂:

1.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

2.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H2S、HI、HBr

3.能够干燥:SO2、CO2、H2、HCl、O2等

2、脱水性:

浓硫酸可以按水中H、O原子个数比2:1夺取有机物中的H、O,脱水后生成碳。浓硫酸的脱水性导致了它的强腐蚀性

[思考与交流]1.将浓硫酸滴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上,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2.万一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眼睛上、衣服上或桌面上,如何处理?

3、强氧化性

(1) 与金属反应

Cu +2H2SO4(浓)△

CuSO4 +SO2↑+2H2O

[练习]1.请同学们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在这个反应中,浓硫酸都起什么作用?

[思考与交流]1.稀H2SO4是否具有氧化性?这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有何区别?

2.常温下,浓H2SO4可以存放在Fe、Al容器中,为什么?

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加热条件下,浓H2SO4可氧化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产生_____,一般生成_______

○2常温下,浓H2SO4可使_________钝化(表现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起到保护的作用)

(2) 与非金属反应

(3) 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

H2S+H2SO4(浓)△

S ↓+SO2↑+2H2O

(四) 硫酸的用途

(五) SO42―的检验方法:

(六) 常见的硫酸盐

[小结]

硫酸盐俗名颜色用途

CaSO4·2H2O 生石膏白医疗上做石膏绷带,工业上水泥添

料,可调节水泥凝结时间

2CaSO4·H2O 熟石膏白

ZnSO4·7H2O皓矾白医疗上的收敛剂,木材的防腐剂,

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制白色染料。

FeSO4·7H2O绿矾浅绿色作补血剂、净水剂,制蓝墨水

CuSO4·5H2O 胆矾、蓝矾蓝色变色可检验H2O,常用杀菌剂,工

业上用来精炼铜、镀铜。

BaSO4重晶石白医疗上做钡餐,射线不能穿透,也

可作白色染料。

Na2SO4·10H2O茫硝白

KAl(SO4)2·12H2O明矾白净水剂

MgSO4泻盐白泻药

[自我评价]

1、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硫酸表现出的性质为:A、高沸点性B、强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

(1)实验室制取氢气___

(2)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___

(3)干燥二氧化硫____

(4)浓硫酸溶解金属铜___

(5)浓硫酸用钢瓶保存__

(6)浓硫酸与蔗糖反应___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碳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SO2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3、3mol Cu和含7mol H2SO4的浓H2SO4共热,未被还原的H2SO4有()

A、3mol B.4mol C、少于4mol D、一定多于4mol

4、通常状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用NaOH干燥的一组()

A、CO 、 O2、 H2

B、O2、NH3、SO2

C 、H2、Cl2、CO2

D 、HI 、Cl2、H2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硝酸物理性质,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认识硝酸在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硝酸的氧化性,加深对氧化还原的理解

[学习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对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深化。

[学习过程]

三、硝酸

(一) 硝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硝酸是____色、有_______气味的液体, 密度比水-_____,能以任意比溶解于水。

2、低沸点(83℃),_______挥发。

3、质量分数为69%的硝酸为浓硝酸。

4、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二) 硝酸的化学性质

1、硝酸具有酸的通性HNO3= H++ NO3―

(1)使指示剂变色

A、稀硝酸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

B、浓硝酸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热)

[思考与交流]1.氯水、过氧化钠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

2.将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分别滴在三块蓝色石蕊试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与碱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某些盐反应: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前面我们遇到什么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能否根据其保存预测硝酸有什么样的性质?

2. 硝酸的不稳定性

4HNO3 4NO2↑+O2↑+2H2O

3、强氧化性

(1) 与金属反应

HNO3与金属反应规律小结:

⑴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⑵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

⑶氧化性:浓硝酸> 稀硝酸(均比浓硫酸强)

⑷一般情况下:浓硝酸被还原为NO2,稀硝酸被还原为NO

(2)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3) 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

6HI+2HNO3 (稀) == 3I2 +2NO↑+4H2O

2Na2SO3 +2HNO3(稀) == 2Na2SO4+ 2NO↑+H2O

4、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以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混合而成,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

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硝酸的用途

(四) 硝酸盐的性质:

1、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多数硝酸盐为无色晶体。

2、由于硝酸盐在高温时受热易分解出O2,故硝酸盐在高温时是强氧化剂。

3、酸性条件下,硝酸盐有强氧化性。

[自我评价]

1、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最好用( B )

A、稀HNO3

B、浓HNO3

C、浓H2SO4

D、浓盐酸

2、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打开浓硝酸的瓶盖会有棕色的烟

B、硝酸常用于制炸药、农药、化肥

C、稀硝酸与硫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S2―== H2S

D、浓硝酸和浓硫酸都可用铝槽车运输

3、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D )

A、把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

B、把硝酸银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C、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

4、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A )

A、硝酸与氢硫酸反应

B、硝酸与氢氧化亚铁反应

C、硝酸与氧化铜反应

D、浓硝酸与锌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