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生产组织案例分析

港口生产组织案例分析

港口生产组织案例分析
港口生产组织案例分析

港口生产组织案例分析

第四章:综合案例分析

案例一:船舶排队作业

一:原因

1船舶集中到港等待装卸,

2气象因素导致作业中断,以及船舶到达造成船舶排队压港。

二:解决方案

可以采用1,船舶平均在港时间最短的作业排序原理。即将所有的船舶按照装卸时间的长短,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就是最佳排序方案这叫SPT规则

优点:简单,常用。

缺点:大船,重点船处于长时间排队

2,船舶在港运力损失最少的作业排序原理。此种作业排序原理即考虑了船舶装卸生产,停泊时间的长短,又考虑了船舶载重量的大小。将所有的船舶按照单位载重量的装卸停泊时间的大小,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就是最佳排序方案。这叫STD规则。即要求总停泊的吨天最少,则单位载重量所需装卸时间少的船舶首先装卸,而单位载重量所需装卸时间长的船舶排在后面。

三:案例

有五艘船同时靠一个泊位,其相关资料如下:船舶编号依次为A,B,C,D,E船舶载重量依次为12000MT,25000MT,3000MT,18000MT,10000MT。舶载货量依次为:12000MT,24000MT,2000MT,16500MT,9900MT。

相关计算:1,船舶载重量利用率依次为:1,0.96,0.6667,0.917,0.99

2,船天装卸效率依次为:4000吨/天,4000吨/天,2000吨/天,3300吨/天,2475吨/天。

3,按SPT计算装卸时间依次为:3,天6 天,1天,5天,4天。

4,按STD计算单位装卸时间依次为:0.00025,0.00024.0.00033,0.000278,0.0004 排序结论1,若按SPT规则排序依次为:C,A,E,D,B。

2,若按SPT规则排序依次为:B,A,D,C,E。

案例二:船舶抢吃水作业

抢水就是指大吃水船在航道水深,泊位水深无法满足载货船舶入港所需要的安全吃水[60CM的富余水深]的情况下,利用潮汐差进行抢装,抢卸的作业方式。

基本原则:抢卸的作业即趁涨潮进港卸货,以减少船舶吃水,抢装,抢卸的作业在高潮时,大船装卸结束,趁高潮离港。可以说,“抢水”就是抢时间。若失败则进行二次抢装,抢卸或在锚地利用浮吊或船吊进行过驳作业。

所需要资料:船舶资料,泊位资料,潮汐资料,相关机械的操作效率

案例:2006年3月有一艘10万吨的煤进行抢装的作业。相关资料如下:泊位水深-13。5米TPC:120吨/厘米,装卸效率3000吨/小时。潮汐资料2006年3月8日:第一次高潮4;40潮高4米,第一次低潮10:40,潮高2米,第二次高潮17;40,潮高4.2米。第二次低潮23;40,潮高2.1米。

计算:1,第一次低潮10:40,吃水为155米

2,需要抢装吨数[17-15.5]*120*100=1.8万吨

3,正常装卸吨数10-1.8=8.2万吨

4,抢装时间1.8/3000=6小时

综合考虑时间因素能够完成装卸.调度命令如下;2006年3月8日,10:40前只能装8.2万吨.10:40后开始抢装,以装卸效率3000吨/小时作业,连续6小时作业完成装卸,并组织联检,解缆,引航完成离港作业.

案例三:重点舱作业与配工,配机

重点舱作业解决方案:

1,调整重点舱货种,由于船舶预配图已做好,并计算了相关的船舶稳性,吃水差等航行数据,同时须经大副同意后方可以改动,并涉及到卸货港港序的问题及重新计算相关数据难度较大,较少采用。

2,调整库位,库位优先安排,畅通无阻。

3,司机,人力,机具重点舱优先安排考虑。

4,重点舱换班吃饭,保证不中断作业。

5,对重点舱组织帮舱作业,加开作业线,通常采用门机,船吊。

6,组织多路作业。

案例3:

现有一艘船装有24000吨袋装化肥,该船共分5个舱,1-5舱舱量依次为:3600吨,7200吨,3900吨,4800吨,4500吨,现在卸船入库,以40包为一钩,每钩4吨重。因船期因素,定为重点船对重点舱组织作业。

货种:袋装化肥。操作过程:船-库

工艺流程:船-———船吊/门机————拖车————叉车————库

相关机械资料:门机额定起重量8吨,操作周期180秒。船吊额定起重量4吨,操作周期90秒。叉车额定起重量8吨,操作周期120秒。

相关机械效率计算:船吊为3600/90*4=160吨/小时。门机为3600/180*8=160吨/小时。叉车为3600/120*4=120吨/小时。舱内人力为20吨/小时,拖车为90吨/小时。

工艺方案:利用门机,加开作业线,组织帮舱作业,合理安排司机,人力,机具。作到保班。

船吊在1-5舱作业时间依次为:22.5小时,45小时,24,375小时,30小时,28.125。第一步:平均装卸时间T;24000/[160*5+160]=25小时

重回第一步:平均装卸时间T:[24000-3600-3900]/640=25.78小时。

第三步:计算门机在各舱的作业时间:

2仓门机T:7200-258*160/160=19.2小时。4仓门机T:4800-258*160/160=4.2小时。5仓门机T:4500-258*160/160=2.3小时。

门机总的作业时间:19.2+4.2+2.3=25.8小时.

作业线配工:根据作业线合理配工原则,确定作业线生产效率为:160吨/小时。开6条作业线。门机,船吊工人数:6人。叉车司机:6/2*3=9人。拖车司机:2*6=12人。舱内成组工人数:8*6=48人。舱内,岸边辅助作业工人数:2*6=12人。库内作业工人数:2*6=12人。库内辅助作业工人数:1*9=9人。

合计作业线配工:108人。可以分两个工班作业,共计需108*2=216人。

案例四:好望角型船舶的装卸

好望角型船舶是指载重吨在80 000吨以上、一般为9个舱口、主要承运矿石等大宗散货且营运航线相对单一的船舶。BCI(波罗的海好望角型船舶运价指数)现时作为定价基准的好望角型船舶通常规范为:161 000载重吨,散装舱容176 000立方米,最大船长280米,最大船宽45米,满载航速14节,耗重油52吨/天。

目前,靠泊我国港口的主要是重载进口矿石且需要到专业码头接卸的好望角型船舶。因此,我们对此类船舶在港装卸作业的分析,也要侧重于针对进口矿石的接卸上。好望角型

船舶船型特点如下:

1.船舱容积小。矿石密度大,所需容积小。虽然船舶排水量大,但货舱容积仅占全船容积的40%左右,其它容积作为压载舱使用。

2.船舶底层高。为保持船舶的重心平衡,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增大船舶的双层底高度。

3.舱两舷设置较大的压载舱。较大边舱的设置,减小了货舱容积,增大了压载能力,有利于货物的平舱和清舱。

4.货舱较少。由于货种单一,且具有两道纵向边舱壁。从货物配载和船体强度方面考虑,没有必要设置过多的横舱壁使货舱数增加,但舱口数仍按需要设置。

5.船上不设置装卸设备。

6.船体结构满足不同的装载方式。

7.绝大部分好望角型船舶满足于货物的均匀装载或隔舱装载。

好望角型船舶的相关概念

1.船舶纵强度。在卸货期间主要考虑船体的纵强度。船舶抵抗沿船长方向产生弯曲变形的能力称为船体纵强度。船舶在水中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产生了剪力和弯距,是船舶在装卸货期间所要考虑的主要数值指标之一。剪力的最大值在距船首和船尾约1/4船长附近,而最大弯距值则在船中前后。由于弯距的作用使船舶产生两种变形:中拱和中垂。

2.中拱。船体受正弯距的作用,中部上拱,甲板受拉伸,船底受压。3.中垂。船体受负弯距的作用,甲板受压,船底受拉伸。

4.作业过程中应考虑的船舶拱、垂变形值的区间。有利范围小于:LBP/1 200米;正常范围:LBP/1 200~LBP/800米;极限范围:LBP/800~LBP/600米;危险范围大于:LBP/600米。

LBP为沿夏季载重水线从船首柱前缘至舵柱后缘的长度(船舶资料中会给出)。对于大型船舶(长度常在150米以上),船舶资料中给出的剪力和弯距的许用值是针对新船舶状态的。营运中的船舶可按每年扣除腐蚀量的0.4%~0.6%,使用年限小于5年的船舶取下限值,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的船舶取上限值。

好望角型船舶如何提高装卸效率

均衡装卸各舱货物,合理安排装卸顺序。货物在装卸过程中,应尽量使船长各段上的浮力和重力保持一致,所以做到各舱均衡装卸尤其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应坚持采取多头作业,及时更换作业舱室,即各舱必须交替进行装卸,以防在作业过程中因某一舱内货物与其客它舱内货物重量悬殊太大而出现过大的剪力和弯距。因此,船方需制定货物装卸计划,确定各舱装卸数量、顺序及压载水注入和排放的数量、顺序。

由于此类船舶在满载货物时中垂、空载满压载水时中拱现象偏多,满载时应先卸中部舱位货物,以减小船舶的中垂弯距;空载时先装中部舱位货物,以减小船舶的中拱弯距。打压载水也应按类似原则确定其排注顺序。

港口如何在保证船舶、货物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装卸效率,可从以下方面来做分析。

1.在矿石专业码头的作业

1)加强与船方合作。港口具备装卸条件后,单船指导员应向船方大副介绍港口的作业能力及班次、人员、开收工时间安排,使船方明确港口的作业特点,积极配合港方作业。与此同时,单船指导员要明确船舶配载和装卸顺序以及装卸顺序可调整的余地。为保证船舶的强度,每一货舱内货物的最大装载量一般留有10%的余量,因此,船方所给出的船舶强度数值指标在理论上是比较保守的,一般情况下都有可调整的余量。装卸顺序及装卸量的调整使之更加有利于整体作业效率的提高。

2)充分考虑货种及货物分票。目前,港口所装卸的主要是矿石货种大致可分为三类:矿粉;矿块;球团。每一类矿石货种的积载因数、货物的静止角(决定货物可自由堆取的高度)以及货物的流性差异都直接影响到专业装卸机械及相关工属具的选用和货物堆场的有效利用率。在同船多票货物的情况下,因为港口矿石装卸条件受限,多票货物只能逐一进行。因此,在参考船舶配载和保证船舶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该票货物的特性及数量。无论先装卸哪一票货物,应把握的总体原则是,要使船舶在港停时最短,平均装卸作业效率最高。

3)倒运及堆场。由于好望角型船舶接卸港目前普遍面临着堆存能力不足,卸率在一定程度上受货物倒运进度的影响。因此,在作业安排上对倒运机械和堆场的作业环节要做重点保证。

4)清舱。在整个卸货过程中,初期作业效率最高,后期作业效率最低,特别当货物在舱内分布不均无法满足抓斗正常的抓取比时,需要机械及时进入舱内配合作业。因此,抓好卸船后期舱内机械的作业效率,也是提高全船作业效率、顺利完成清舱的重要环节。清舱机械的操作司机要安排熟练工;合理安排清舱作业的舱室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清舱机械吊装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吊装索具至少要保证两套,机械吊装完毕后把索具放置在舱盖或甲板上,以缩短吊装时间;不留重点舱,清舱阶段每台卸船机可安排两个舱室轮流作业,以提高卸货效率。配备足量的清舱人手,卸船指挥要得力,人机配合要合理,保证作业安全可靠。

2.矿石码头减载移泊作业

好望角型船舶接卸港除了要做好正常的卸货以外,还应重点抓好移泊后的平衡卸船作业,使门机卸货的效率不至于比专用卸船机低太多。好望角型船舶减载移泊作业需做好以下工作:

1)据船方配载、货物分票情况,均匀卸货。最好是先清空3至4个舱,保持其它舱内货物余量均匀。好望角型船舶长度一般为280米左右,移泊后最多可安排8台门机。所清空的货舱包括1个压载水舱,以便于船方利用更多的压载水合理调整船舶干舷高度,来满足岸边门机卸货起升高度的要求。

2)船方和单船指导员要清晰把握每日潮汐情况,及时提醒船方在每日高潮来临时提前

2至3小时灌注压载水,最大限度延长门机抓斗作业时间,当抓斗限位时需及时更换卸货工艺。

3)抓好扒舱机械的作业效率与最佳时机的利用。门机最大伸幅为30米,不能满足好望角型船舶宽度要求,舱内部分货物往往抓取不到,只有依靠扒舱机械协助才能完成卸货。因此,重点抓好扒舱作业环节,抢在高潮时安排扒舱机械,再迅速扒取船舱里的货物。

4)合理利用船舶干舷差。接近于卸完船阶段,船舶压载水已经全部利用完。高潮时门机抓斗会因船舶干舷太高而限位,这时使船舶向里档偏杆在2度之内,使里档的船舶干舷低于外档而延长门机抓斗的作业时间。这里介绍一个简易公式:H=3.1416ABm/360(H -船舶一侧干舷高于另一侧干舷的绝对高度;3.1416为圆周率的近似值;A为船舶偏杆度数;Bm为船舶宽度。该公式虽有较小误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较为方便。

5)尽早完成1舱和2舱的卸货。为便于空船航行,完货满压载水的船舶前后吃水差一般为2米左右。因此,船头部分的干舷高度高于船体的其它位置。所以要尽快完成1舱和2舱的卸货,以减小因船舶干舷过高对门机抓斗卸货的影响,有利于船舶总体卸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港口生产组织案例分析

港口生产组织案例分析 第四章:综合案例分析 案例一:船舶排队作业 一:原因 1船舶集中到港等待装卸, 2气象因素导致作业中断,以及船舶到达造成船舶排队压港。 二:解决方案 可以采用1,船舶平均在港时间最短的作业排序原理。即将所有的船舶按照装卸时间的长短,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就是最佳排序方案这叫SPT规则 优点:简单,常用。 缺点:大船,重点船处于长时间排队 2,船舶在港运力损失最少的作业排序原理。此种作业排序原理即考虑了船舶装卸生产,停泊时间的长短,又考虑了船舶载重量的大小。将所有的船舶按照单位载重量的装卸停泊时间的大小,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就是最佳排序方案。这叫STD规则。即要求总停泊的吨天最少,则单位载重量所需装卸时间少的船舶首先装卸,而单位载重量所需装卸时间长的船舶排在后面。 三:案例 有五艘船同时靠一个泊位,其相关资料如下:船舶编号依次为A,B,C,D,E船舶载重量依次为12000MT,25000MT,3000MT,18000MT,10000MT。舶载货量依次为:12000MT,24000MT,2000MT,16500MT,9900MT。 相关计算:1,船舶载重量利用率依次为:1,0.96,0.6667,0.917,0.99 2,船天装卸效率依次为:4000吨/天,4000吨/天,2000吨/天,3300吨/天,2475吨/天。 3,按SPT计算装卸时间依次为:3,天6 天,1天,5天,4天。 4,按STD计算单位装卸时间依次为:0.00025,0.00024.0.00033,0.000278,0.0004 排序结论1,若按SPT规则排序依次为:C,A,E,D,B。 2,若按SPT规则排序依次为:B,A,D,C,E。 案例二:船舶抢吃水作业 抢水就是指大吃水船在航道水深,泊位水深无法满足载货船舶入港所需要的安全吃水[60CM的富余水深]的情况下,利用潮汐差进行抢装,抢卸的作业方式。 基本原则:抢卸的作业即趁涨潮进港卸货,以减少船舶吃水,抢装,抢卸的作业在高潮时,大船装卸结束,趁高潮离港。可以说,“抢水”就是抢时间。若失败则进行二次抢装,抢卸或在锚地利用浮吊或船吊进行过驳作业。 所需要资料:船舶资料,泊位资料,潮汐资料,相关机械的操作效率 案例:2006年3月有一艘10万吨的煤进行抢装的作业。相关资料如下:泊位水深-13。5米TPC:120吨/厘米,装卸效率3000吨/小时。潮汐资料2006年3月8日:第一次高潮4;40潮高4米,第一次低潮10:40,潮高2米,第二次高潮17;40,潮高4.2米。第二次低潮23;40,潮高2.1米。 计算:1,第一次低潮10:40,吃水为155米 2,需要抢装吨数[17-15.5]*120*100=1.8万吨 3,正常装卸吨数10-1.8=8.2万吨 4,抢装时间1.8/3000=6小时

港口物流行业分析

港口物流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港口物流行业分析 一、港口物流行业简介 1、港口物流行业定义 港口物流是指港口集物流、信息流与一体,可提供货物运输、信息配送以及运输、转运、存储、拆装箱、仓储管理、加工、信息处理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在内提供一篮子的综合服务。 随着对外贸易的往来频繁,港口运输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催生了港口物流业。中国拥有1.8万km海岸线,11万km内河航道,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1460多个商港。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物流涉及到综合运输,外贸货物的物流更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内河港口都是公铁水联运的货运中心,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可以说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香港和记黄埔、新加坡港务、丹麦马士基、荷兰铁行渣华等纷纷介入中国港口物流市场,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布点与寻求合作。同时,中远、中海、海丰、招商局物流等国内领先的物流和航运企业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把港口作为发展基地,加快构筑面向全球的物流体系。另外,我国东部沿海五大港口群已完成各自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采取客户细分与服务深化的策略。各地方港口建设的“局部最优”,港口物流市场形成了内外资的双重网络格局,国内外港口经营组织的资源整合为我国港口物流市场注入了竞争的活力。我国港口物流从原来“港到港”模式向“门到门”的一体化物流模式转变,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向涵盖报关、加工、包装、库存管理、配送、信息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延伸,港口物流资源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 2、港口的类型

河北港口集团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河北港口集团:从“一煤独大”到多点开花 读完此案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针对秦皇岛港来说,首先秦皇岛港是以煤炭运输为主,在此案例中提到,每个港口要有自己的主要业务,秦皇岛港采用集装箱运输,这样可以增强秦皇岛港口物流竞争力,因为衡量一个港口是国际枢纽港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集装箱货物中转量。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可带动与集装箱有关的综合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增长得益于船舶大型化和港口集疏运的优势。完善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网络,应当首先完善集装箱的公路、铁路、海铁联运的按比例的发展。应当加强港口码头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船舶大型化和班轮密度增加的要求,逐步开展集装箱运输海铁、海空国际联运。 其次就是我认为争取设立秦皇岛自由贸易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基于秦皇岛港的区位特点分析,应当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仓库、出口加工区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秦皇岛临港自由贸易区,进而最终建立秦皇岛自由港。秦皇岛是河北省拥有优良大港的城市,是河北省经济的增长极,也是提升地区经济的拉动点,秦皇岛港作为沿海开发的延伸和提升,将会为国际资本落户河北省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为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载体。河北省应该紧紧抓住国家即将审批自由港的战略机遇,不失时机地积极申报在秦皇岛港区建立自由贸易港。 再次,文中提到煤市场春季研讨会,很多企业一起来探讨价格走势,从这点我认为,秦皇岛港完全可以与这些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煤码头,通过长期出租泊位、场地,实行煤炭“场地交货”的新方式,与用户结为战略统一体,实现互利共赢。秦港新出台的用户长租模式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从2006 年至今先后与浙能富兴、国电燃料、中煤公司等大的货主单位签订了长期租用场地协议,最长的签订了10 年,港、贸双方通过共同管理场地、泊位,保证煤炭单堆单走,从而实现规模经营,互利共赢。这样做,不但提升了港口的竞争能力,也为煤炭市场产运需的及时衔接建立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机制。 最后,文中提到了煤炭价格指数,但是我认为在港口物流中这个指数可能体现的不是那么明显,因为煤炭综合价格中,铁路运费和港杂费是两项主要费用,秦皇岛港的港杂费相对其他港口较低,基本降到了不能再降的地步。铁路运费方面,大秦线是所谓的“新线新价、特线特价”,运费较普通铁路收费高,造成从秦皇岛港下水的煤炭价格相对要高。由于在市场竞争中商品的价格与质量同样重要,价格过高不但加大了煤炭企业的负担,而且使秦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铁路方面应积极适应煤炭市场的新变化,适度降低铁路运费,从而降低煤炭综合价格,提高从秦港下水煤炭的竞争能力,薄利多销、增加货源。 第二:从这个案例中给我们的启示,发展河北省港口物流要注意的问题 1.警惕港口煤运“同质化”竞争 在为河北省港口高速发展的同时,港口发展的“规划者”也应该警惕“高速”背后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河北港口煤运的“同质化”竞争。作为“北煤南运”的主通道与枢纽,煤炭自然是这些“北方大港”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正因为如此,煤运的“同质化”竞争压力也由此产生,压力来自于煤炭“进”与“出”的矛盾。 2.港口货运走向“多元化”

港口生产组织管理程序

港口生产组织管理程序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化生产管理,促进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地组织生产系统的各项活动,确保生产系统均衡高效运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组织管理以及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2相关文件和术语 2.1相关文件 2.1.1生产计划管理程序 2.1.2合同评审管理程序 2.1.3服务投诉控制程序 2.1.4能源管理程序 2.1.5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2.1.6新业务开发管理办法 2.1.7检修工程管理办法 2.1.8汽车运输管理办法 2.1.9铁路运输管理办法 2.1.10物资计量管理办法 2.2 术语 2.2.1 生产管理

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以及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 2.2.2主体生产单位 矿石车间、钢材件杂车间。 2.2.3辅助生产单位 运行车间、生产供应单位、技术设备部运输及承担生产与检修的保产劳务公司等单位。 3职责 3.1 生产安环部是公司生产组织管理部门,是公司生产组织指挥中心,在公司生产经营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编制生产经营作业计划,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日常作业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3.2 营销部以市场为导向,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生产扩展计划,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向生产安环部提出需求计划及变更要求。 3.3 技术设备部根据公司生产需要,保障公司生产建设所需各种物质的供应。 3.4 技术设备部负责组织公司大、中修,负责承担各项在线技改工程的实施及各种设备(计量)的计划、抢修、管理等。 3.5技术设备部负责进出厂物资、各生产单位之间的生产流转物质的计量工作,为生产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3.6技术设备部负责技术标准、工艺规程的制订,原(燃)料质量异议,不合格品控制及工艺纪律、工序质量督促检查考核工作,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工作。 3.7 生产安环部根据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法令和法规,对公司安全

国际物流案例分析

题目名称西安国际港务区— 中国内陆港模式的缔造者 姓名 班级统本物流1102班 学号 课程国际物流与货代课程实训(二)任课教师 物流贸易学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

开放透明分享责任西安国际港务区—中国内陆港模式的缔造者 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一个正在兴建中的大型物流园区;是陕西省人民政府“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从2006年起至2015年,用十年时间,分三期开发完成。它以现有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在内陆形成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 国际港务区目前规划形成了以综合保税区、国内物流区、集装箱作业区、国际贸易拓展区、空港物流园区、综合配套区、产业转移承接区、湿地景观区、综合服务区、国家应急物流园区为核心的十大功能分区,是目前西安市规划最完善的综合商务区,也是彰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气质的核心区域。 200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目标为建设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2010年4月20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验收,7月1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竣工开通,保税物流中心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竣工建成,标志着西安国际陆港口岸服务功能初步成型。 2010年底,港务区已建成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起航公园以及节能示范广场等。未来将“建设西北地区枢纽性、全国最大的国际陆地港口,黄河中上游最大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 国际货物通关报检说明 西安国际港务区不仅具备普通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还具有保税、仓储、海关、边检、商检、检疫、结汇银行、保险公司、船务市场及船运代理等国际港口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它是沿海国际港口多种港务功能在西安的延伸,是沿海国际港口在西安的集中服务区,也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结合部。它整合了海关所有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是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西安综合保税区可开展业务: 1) 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 2) 国际转口贸易 3) 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 4) 国际中转 5) 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 6) 商品展示 第 2页共5页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劣分析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劣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2T15:01:53.9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符传飞 [导读]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探讨,不可否认,港口物流成为了当前我国物流形式的一个新的部分。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各领域的改革发展上得以提高的,在现代化的物流发展模式应用下,从多方面提高了物流的效率。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力量,通过科学完善的现代物流模式的应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其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就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其相关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策略详细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能有助于我国港口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引言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探讨,不可否认,港口物流成为了当前我国物流形式的一个新的部分。近几年,我国港口物流才开始作为一个重点话题在媒体上以及学术上被关注和研究。新的时期,我国的港口物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立足于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现实情况,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索其发展路径,为新时期我国的港口物流发展提供借鉴。 1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我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位于全球第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目标是在总量的基础上增长了7%,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物流需求,这其中就包括对港口物流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的态势会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呈上升趋势.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贸易的发展对港口运输发展的要求,针对入世以来带的机遇和挑战,国内主要港口城市纷纷努力探索寻求适合本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一般来说,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港口物流发展程度的影响,只有港口的物流发展到比较先进的阶段,才能加快国家对外开放的步伐,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物流的发展关系到所在城市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命脉.目前,在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方面,现有的国内港口物流的研究分析都停留在宏观层面上,没有从微观上分析港口的物流系统,注重统计,轻视评价及改革意见,只反映了某个港区的一些具体指标,并不能反映我国国内港口的整体发展水平,具体到某个港口而言,也难以得出港口的物流系统到底应该在哪些部位改进重新规划,港口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深入分析较少,单个分析多,比较分析少,联系性比较弱,尤其是对于国内外港口的物流综合比较分析更少.因此,我国的港口物流分析需要深入开展和研究,并努力拓宽研究领域,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2新时期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港口物流区域统一规划效果不理想,周边资源未能充分调动 从我国当前的港口物流区域来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效果还不是很理想,重复建设、超前建设等情况仍然存在,既浪费社会资源,又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港口物流通常依赖着某个港口中心城市,这个港口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都和整个区域的港口物流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港口中心城市带动一片区域的物流发展,在我国不乏其例,如重庆港的物流发展,水路可直接连接长江八省二市,陆路与成渝、襄渝、渝黔、渝怀相连,而铁路可以和成渝、渝黔、重庆至武汉、重庆至长沙等高速公路相连,直接联动着整个中西部地区物流服务。从区域来说,其他有些港口则还需进一步抓好对周边资源的运用和辐射,在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上还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2.2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先进,港口物流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近几年,港口物流发展逐渐作为一个新兴的话题出现在媒体和一系列的学术领域中,港口物流发展在我国时间并不长,相比国外的一些港口物流发展情况来说,我国的港口物流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能做出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就当前我国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情况来看,不仅仅是数量上还不够多,更表现在其对科技的应用方面也不够先进。在基础设施不够先进的情况下,港口吞吐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的速度快不起来,一个地区的港口物流发展将受到制约,很难实现大的突破。 3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路径分析 3.1港口现代物流发展要充分注重融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化 港口在当前已经成为综合物流网络的重要地点,在服务的范围和功能的发挥也愈来愈重要。而要想进一步提高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就要注重融资,加强对中小港口的投资环境优化,吸引投资,使港口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方面得以完善化。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市场空间,将港口现代物流的优势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样才能为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2注重采取科学发展观来建设港口现代物流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融入,注重以人为本和树立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理念,在港口现代物流发展中加以应用,这对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要能统筹不同运输方式加强物流间的协作,注重现有的物流资源整合等,通过这些措施方法的实施,才能真正有助于我国港口现代物流的稳步全面发展。 3.3加强港口物流的基础建设,同时致力于引进港口物流人才 港口物流的基础建设是实现港口物流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夯实了,整个物流发展才能被有效推动。一方面,做好基础建设的规划,加强对港口物流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尽可能提前一个合理时间将基础建设搞好,不断提高港口吞吐能力,继续改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运输通道;扩大港口集装箱航线覆盖范围,提高航班密度;大力推行“前港后园”功能布局,发展聚集物流,在临港区域加快建设仓储配送、集拼加工、定制物流、贸易通关、商品展示、代购分销、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综合物流中心,形成储、供、运、销产业发展链,构筑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港区“三位一体”的区港联动,为商贸中心、物流中心、航运中心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提升现有集装箱场站的堆存、拆装箱、简单仓储功能,倡导“场外场”模式,大力发展物流增值功能。同时,要关注港口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对港口物流人才进行培训,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港口物流的知识和能力。 3.4港口现代物流发展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只有注重港口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为物流发展所用,才能提高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而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港口现代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引导企业建立信息化的物流平台,从而形成信息交互

工作报告之港口物流开题报告

港口物流开题报告 【篇一:合理运输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 姓名: 学院:外语与经管学院专业:港口物流管理 年级、学号: 指导教师: 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印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开题报告: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互动效应的研 究】 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互动效应的研究 ------福州港厦门港为案例 一、论文选题依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物流的发展以及国家对运输业的重视,众多学者在探 讨物流与腹地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比如刘南、李燕(2007)从供需的角度[1]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与腹地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浙江省物流发展与腹地经济 发展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发现两者存在紧密的关系,相互关联。 司林胜、童超(2007)则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2]的建模方法建立中国 物流业与腹地经济增长的模型,运用ev1ews软件定量得分析出物 流业与腹地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宋炳良、宁涛、张萍等运用投入- 产出模型、乘数模型和系统动力学等模型[3]分别定量研究了上海港、天津港和南京港对腹地经济发展的经济影响。倪蔚颖运用协整理论 和状态空间模型[4],分析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运用经 济计量学模型对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横向比较。但是, 具体研究到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目前这还是 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 但是现阶段关于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现有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相关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三方面[5]:①港口

物流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影响;②腹地经济对港口物流发展的影响; ③港口物流发展与腹地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但从文献综述的总结 看来,基于港口物流对腹地经济的影响的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另 外两个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为港口物流的发展与腹地经济的 增长均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而两者的关系则更加复杂,因此给定量 分析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带来较大的困难,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文献研究主要采用线性回归法、关联度 分析相关性分析、协调度函数等方法来定量计算港城之间的协调关 系[6]。而这些定量方法存在以 下缺陷:指标过少,不能代表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只 是说明了两子系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未明确具体系统互动效应 程度;只能计算出现阶段的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程度,不能反映出系统当时所处的实际发展水平。 1.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港口物 流与腹地经济相关性的研究上。taafe等人在研究港口物流与腹地经 济发展相关性的研究上,首次将动力模型运用到研究中,是第一个 将动力学理论引入到现代港城发展模型的研究中。该模型主要解释 了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互动效应的动力问题,并且同时侧重考虑了 交通因子对港口物流的作用[7]。bristowr等从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 的影响以及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和侧重点来分析 港口与腹地之间的互动关系[8]。bill hillier借鉴taafe的研究提出运 用拟合方程来计算港口与腹地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进而分析出 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9]。william seabrook则在前人的 基础上釆用定量的方法对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10]。wei-bin zhang(2007)研究了在港口区 域运输中港口的运输条件等基础设施情况与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带发 展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发展之间的 内在联系性关系[11]。 1.3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综上所述,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的研究存在以下的局限: (1)国外研究更侧重于微观层面 国外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往往被纳入港口发展的分析框架中,而不 是单独针对港口物流进行研究。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范围内

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1952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0f6082122.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1952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

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口物流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层面的内容。港口有很多新的理念在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也是港口发展的一个新理念。现代服务业趋势是将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我国各大港口非常重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流技术将港口、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与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互连,为制造业、贸易、物流企业和船代、货代、报关等中介机构提供贸易、采购、物流、仓储、电子通关等“一条龙”服务。 从这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码头上市公司净利润尽管保持增长,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持续下滑。随着港口行业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未来我国港口发展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一方面,港口绿色发展以及港城一体化将是长期趋势;另一方面港口行业也在尝试着向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产业以及围绕码头业务相关领域进行延伸。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对我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港口物流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港口物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港口物流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我国港口物流行业竞争力及发展建议分析

我国港口物流行业竞争力及发展建议分析 在物流被企业高度重视的今天,港口物流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是所有港口城市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港口物流发展的竞争力在于建立以物流业务为核心的“内功”和以物流服务为依托的周边服务的“外力”,这是赢得客户青睐的关键因素。 1、内功是必要条件 港口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其便捷、高效、吞吐量大等货物运输能力,只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快速升级,但用户对货物的转运能力的考量依然是第一位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货物转运能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服务体系是港口物流三个必要条件。 随着客户对物流效率要求的提高,港口物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缩短货物停留的时间,同时做到准确、安全。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逐年增多,港口物流的市场机会也在增大,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能够使港口具有更大的容量来吸纳更多的业务。 提到物流效率和港口容量的问题,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也要注重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的建设。基础设施建立的是实体供应链,而信息化能够通过虚拟供应链的形式优化现有的基础设施,在硬件设备等同的条件下,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效率除了能够满足客户对货物运输的高效要求,也能够使货物运输在各个节点上安全、准确,同时还会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在硬件设施和配套的信息系统到位的前提下,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是用户关注的关键点,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是能够将上述基础建设发挥到最大化效应的主要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也是港口物流加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步,当然,客户对服务人员的态度是否感到舒服也很重要。 2、外力是充分条件 近几年,随着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港口物流正在从单纯的货物运输向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转变。这是客户需求的导向,也是港口物流新的利润增长点。物流基础功能之外的周边服务在建立客户粘性的同时也将带动港口城市整体的发展。 物流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多维交错的运输渠道,现代化港口物流不应单一的发展水路运输,货物到港后的其他短途运输也是近年来港口物流周边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与其他城市相通的公路、铁路交通将使客户对该港口更具有依赖性。 另外,各种与港口贸易相关的商业中心和工业中心的建立也是对客户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有“欧洲门户”之称的鹿特丹港就有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同时,建立大规模的离岸码头和物流工业园还可以让客户可以进行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等事宜。除此之外,便利的休闲、娱乐、消费场所也可以为客户提供舒适周到的服务。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国际物流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年3月,A(卖方)与B(买方)签订了以FOB术语成交的2000吨甜菜籽销售合同,装运期不迟于8月20日。A方于15日将货物运到港口。码头工人16日下午开始作业装船(当天未装完),17日上午由于第九号台风影响,装卸工人作业时,突降阵雨,持续5分钟左右。由于来不及关闭舱盖和采取其它防雨措施,使得108吨货物全部淋湿。当时A、B都在现场,考虑到运输途中淋湿部分可能霉变。在没有考虑由谁承担风险情况下,将淋湿部分全部扒舱,19日全部装船完毕。 A方认为此108吨货在下雨时,已越过船舷,风险已经转移给买方,货损由买方承担。但买方和船方均认为只收到1892吨货物,拒不签发2000吨货物的提单。A方几经交涉,毫无结果。此时船已抵达目的港,无法提货,且货轮滞港费用极大。考虑此种情况B公司电告船方签发2000吨货物提单。 问:此案例中采用何术语比FOB更优? 案例二 某年H公司与英国D公司签订一份出口轻工产品的CIF合同。合同中订立两项特殊条款: (1)当年10月由中国上海港运至英国某港口,D公司须于当年8月底前将有关信用证开到H公司,H公司则保证运载船只不迟于12月1日前抵达目的港。 (2)如果载运船只迟于12月1日前抵达目的港,D公司可以撤销合同,如届时货款已收妥,则须将所收货款如是退回D公司。 合同签订后,H公司在清理合同过程中对该合同CIF性质发生异议。一种意见认为该合同虽然订有两项特殊条件,但仍属CIF合同;另一种意见相反。 请问:你支持哪一种意见,原因是为什么? 案例三 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0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天津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2月25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 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2月上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抢救不及,12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吨。否则无法按期装船。 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按合同赔偿。 问:该公司术语选择是否准确?如不准确,有何术语更适合?

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8259151:号编告报.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行业政策法规 重点企业分析投资机会分析市场规模分析行业宏观背景 行业研究报告发展前景趋势市场供需状况产业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现状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1519528报告编号:←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6750 元优惠价:¥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咨询电话:Email:网上阅读: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温馨提示: 二、内容介绍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口物流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层面的内容。港口有很多新的理念在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也是港口发展的一个新理念。现代服务业趋势是将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我国各大港口非常重视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流技术将港口、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与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互连,为制造业、贸易、物流企业和船代、货代、报关等中介机构提供贸易、采购、物流、仓储、电子通关等“一条龙”服务。 从这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码头上市公司净利润尽管保持增长,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持续下滑。随着港口行业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未来我国港口发展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一方面,港口绿色发展以及港城一体化将是长期趋势;另一方面港口行业也在尝试着向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产业以及围绕码头业务相关领域进行延伸。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对我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港口物流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港口物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港口物流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最后阐明港口物流行业的投资空间,指明投资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战略建议,以供投资决策者参考。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报告是相关港口物流企业、研究单位、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港口物流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正文目录.

物流系统案例

案例一美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运作介绍 在美国,铁路集装箱专列平均速度为70~90km/h,在专用线、编组站等环节疏导很快,基本上不压箱。在港口,进口货在船舶到港之间一般都向海关预申报。它每天运距可以达到1500km以上。因而船到港后,当天就可以卸箱装上集装箱货车或铁路车辆(若当天有车辆),或在第二天转运到口岸地区其他集装箱站场。美国的多式联运服务大致包括4个独立的作业环节:(1)港口作业。船停港总共3~5天,其中通关作业一般为1~2天。(2)港口附近周转作业(即从港口转到火车上)。(3)铁路长途运输。多式联运长途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平均运行速度60~80km/h.一般工作日集装箱在列车出发前3~4h集中到站场,列车的运输距离可以达每天1200~1500km. (4)内陆中转站的内陆作业集装箱的停留时间主要取决于物流工作的商业考虑,如集装箱运输过程是由集装箱所有者来控制当港口至货主的运距为1500kin时,采用集装箱货车运输。集装箱从船上运到集装箱货车后,其运送速度一般为80km/h,若配备两个驾驶员则会减少停车时间。在24h内集装箱最大运输范围可达2000km.这样集装箱运到货主手中只需片刻,返空箱再用2天,总周转时间为4天。对于出口货物公路运输则只需3天。 思考题 1.结合案例分析集装箱的概念? 2.集装箱在运输的过程中注意事项是什么? 3.结合案例分析集装箱的作用? 答案: 1.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的、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容器。在本案例中集装箱是一个用来储存货物的可以在多式联运中在不同运输工具上周转的容器。 2.集装箱运输应注意:(1)集装箱的装载。对不同的货物要用不同的装载方式,比如本案例中集装箱装载的是长途运输的货物,因此要对装载的货物进行一定的温度设置,使货物不会因时间而变质。(2)集装箱的集合包装。装载货物时要避免货物与箱壁和箱底直接接触,尤其是本案例中的货物周转次数多,时间长,应该对相应的货物加以相应的衬垫。(3)集装箱的标志和识别。由于货物运输过多,且周转过程中集装箱都不会被打开,所以在集装箱外一定要有货物标志和识别。 3.集装箱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起到一个方便货物周转,保持货物质量和数量的作用。对于多式联运,由于交通工具多,路线杂,且运输时间较长。为了保证货物的数量和质量,只能够用一个大的容器将货物保存起来,在周转过程中,无需将货物从箱内取出,使货物安全。 案例二连云港外贸冷库 连云港外贸冷库于1973年由外经贸部投资兴建,是我国外贸系统的大型冷藏库之一,由12000吨的低温库(-18℃)和5000吨的保鲜库(0℃)组成,配备双回路电源。另有3000平方米的普通仓库、100多吨运力的冷藏车队、年加工能力为1500吨的冷冻品加工厂。其经营范围为物资储存,商品储存、加工;食用油及制品、副食品、饲料、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的销售、代购、代销、公路运输服务等。 冷库所处区位优越,在连云港港区内,门前公路东接港口,西接宁连、徐连、汾灌高速公路,距离连云港民航机场只有50千米,库内有铁路专用线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相连,毗邻公路、铁路客运站,交通十分便捷。 设备完善的主库和从日本引进的组装式冷库构成了一流的冷冻冷藏条件,保鲜库为国内外客户储存苹果、蒜头、洋葱等果品、蔬菜类保鲜食品。冷冻品加工厂设备完善,质保体系严格,采用恒温避光作业,拥有蔬菜、水产品两条加工生产线,可常年同时加工鲜、冻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其富庶仓库在存放商品方面条件优越。 案例思考题: 1. 结合案例谈一下在仓库的选址和设计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2. 冷库管理在冷

典型港口物流模式分析

典型港口物流模式分析 2005年11月9日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世界港口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运输中心”,主要提供船舶停靠、海运货物装卸、转运和仓储等;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 输中心+服务中心”,除了提供货物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 港口具有了货物增值功能;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除了作为 海运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 商品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集散于一体物流功能。 目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 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 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港口物流发展轨迹是一个由成本理念到利润理念再到综合物流服务理念过程。成本理念追求是降低物流总成本,利润理念追求是获 取最大利润,而综合物流服务理念则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效率和费用外,还要强 化客户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要求进行整合,以客户 为中心进行管理和控制,提供完善物流服务。 鹿特丹港模式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目前,该港年吞吐量有 超过5亿吨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世界第一大港地位。鹿特丹港口物流发展经 验与模式分析如下:(1)多样化集装箱运输形式。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集装箱码 头,它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鹿特丹集装箱 运输形式主要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 (2)港城一体化国际城市。鹿特丹作为重要国际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港 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由”政策,是一个典型港城一体化国际城市,拥有大约 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

鹿特丹港物流案例分析英文版

Analysis about Port of Rotterdam Name : 刘沁 Student ID : 1302041077 Class : 13级国贸2班

Key words Port of Rotterdam Logistics Contents 1.Location Advantages (2) 2.Development Status (2) 3.Logistics Analysis (3) 4.Summary (5)

1、Location Advantages The Port of Rotterdam is Europe's largest seaport, and it is the second biggest city in The Netherlands. Located about 34 nautical miles downstream from the Port of Moerdijk on the New Meuse and 70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the Port of Amsterdam, the Port of Rotterdam is about 100 nautical miles directly east of the Port of Felixstowe in England. In my point of view , Location is one of the vital elements to all ports,It can provides a lot of convenience.Rotterdam's logistic success is largely based on its strategic location . The port area includes 12,500 ha (land and water, of which approx 6,000 ha is business sites).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port area is more than 40 km. Approximately 30,000 seagoing vessels and 110,000 inland vessels visit the port of Rotterdam every year. With depth of 24 meters, the Port of Rotterdam has no locks. Rotterdam experiences a temperate oceanic climate similar to almost all of the Netherlands. Located near to the coast, its climate is slightly milder than locations further inland, so the Port of Rotterdam can handle the largest ocean-going vessels 24 hours a day throughout the year. From these information we can see that broad waters and favorable climatic conditions als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port. The Port of Rotterdam is the base of the city's economy.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Europe's industrialized, highly-populated triangle of the German Ruhr district, Paris, and London, the Port of Rotterdam is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on the world's busiest sea. It is an important distribution point for products going all over inland Europe. These economic conditions bas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of Rotterdam. 2、Development status The port of Rotterdam’s annual throughput amounts to some 465 million tonnes. This makes the port of Rotterdam the largest port in Europe. Rotterdam’s main target countries are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Britain, France, Italy and other EU countries. Moreover, bulk cargo transit shipments accounted for 85% of the total, of which crude oil and petroleum products accounted for 70%, the rest for ore, coal, grain and fertilizer. Today's high-profile projec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Maasvlakte 2, a new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