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法律文化

中西方法律文化

中西方法律文化
中西方法律文化

简答:

1. 中国法律和谐无讼的目标倾向。

中西法律文化都以秩序和正义为价值目标

在具体取向上,中国法律文化以秩序为重心,以至于无讼

一、和谐无讼的理想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追求和谐有序,追求法律制度与自然秩序的一致,直接导致了无讼目标的形成

道家鼓吹“小国寡民”,墨家倡导“兼爱非攻”,儒家向往大同世界

——基本精神一致,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处融洽,安宁无争

无讼是和谐理想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落实

和谐无讼属于精神范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独特的伦理意义

伦理上,谦让、和气、不争,既是个人美德的体现,也是地方良好风尚的开端

和谐无讼在传统中国具有重要政治价值,不仅关系到统治秩序的稳定,还涉及到官员的职责与政绩

官吏的的首要职责在于息讼,移风易俗,化有讼为无讼

二、和谐无讼的具体取向

1、表现:刑事领域,刑罚执行讲究时日,以求人类与宇宙的和谐

民事领域,权利的取得与否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维护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对于各种细故纠纷,各界力求和解。已成讼者,各级官员尽力和息

2、和谐无讼的具体价值取向有四:

(1)维护秩序。重点在于维护国家政治秩序和家族伦理秩序

(2)维护伦理纲常。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成为立法、司法的直接准则

官吏决狱,情、理、法等多种标准并重,重在伦理;重孝

道,对孝子复仇宽大处理;法律维护家长权;身份成为判断

是非的重要根据

(3)漠视权利。轻视实体民事权利,财产纠纷被视为“细故”。

不承认当事人程序上的诉讼权利

(4)贱讼息讼

滋讼、聚讼、健讼、讼棍等贬义词

诉讼程序的设计使人感到“贱”和“厌”。父母官式的审理模式,刑

讯逼供合法化,司法黑暗,诉讼成本高,诉讼参与者无尊严

息讼文化趋向。从皇帝到乡绅,皆宣扬诉讼之害

2. 西方的私法传统

一、私法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1、早期法的私法色彩

早期法的形成过程中,西方法律已具有明显的私法特色。氏族内部斗争的中心是权利,法律发展促进个人权利的扩大,法律中心也由集团转向个人。《国法大全》时期,已形成以私法为主的法律体系

2、民法的发达

西方法因其民法而闻名于世

罗马法的私法内容丰富,体系宏大

中世纪,欧洲民法化传统得到延续

近代以后,刑法独立发展,宗教法地位下降,私法空前发达,代表作《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欧洲大陆各国都编纂民法典,形成民法法系

英美法系国家虽无统一民法典,但具有民法内容的立法也很发达,如合同、侵权行为、财产、公司、票据、婚姻、继承等法

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商法不断发展

二、刑事民法化和公法私法化

1、刑事民法化

刑事民法化是西方社会处理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即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件通过民事赔偿的方式加以解决,是私法文化的重要体现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法典中,有大量刑事内容民法化现象,即刑事犯罪,民事处理

2、公法私法化

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形成,民主宪政制度不断完善,公法内容大幅度增加。但公法不仅未成为法律体系的主干,而且呈现强烈的私法化倾向。原因:

(1)公法在私法的历史传统和坚实基础上发展起来

(2)垄断资本发展,国家通过私法的法律形式直接作为经济活动主体,或通过由国家控制的公司参与经营,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3)公法与私法的实质区别淡化。行政法发展,侵犯私人权利的行为受到积极限制。坚持法律对国家自身的适用,国家成为其中的法律主体。法学家将私法研究中的概念、结构运用于公法领域

(4)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社会以市场共同体化、经济合法化为基础,用以规范经济关系的法——私法自然占主导地位

(5)法律的个人本位,传统权利法哲学,近代以前国家观念与权力相对薄弱促成刑事民法化发展

3. 中国的公法传统

一、中国传统法律的刑事性

1、法典刑法化

中国成文法发达,但法的核心是刑,《法经》,《唐律疏议》

,“一断以律”

令、格、式等被“律”化,是刑法化的官僚机构与行政执行法

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行政法

礼被刑事化,出礼入刑

2、刑法刑罚化

现代的刑法是有关犯罪与处罚的法律规定,功能主要是教育,其次才是惩罚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刑法重在惩罚和报复,轻在教育和惩戒

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均用刑罚处罚解决,刑罚化,分别只在于刑罚的轻重不同

中国古代刑罚种类繁多,手段残忍

3、民事刑法化

民事刑法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处理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是公法文化的主要体现

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问题

民事案件刑事处罚

民事内容在传统中国国家法律体系中所占比例有限

民事纠纷民间自理,依据是习惯和宗族法规

习惯与宗族法的性质:非刑非民

1、人性观原因

中国:儒家的性善论,法家的性恶论

两派对犯罪与人性关系认识的一致

法家:人性趋利避害,是犯罪的惟一根源

儒家:在解释犯罪及其成因时发生分化,多数人走向了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制礼必用刑罚。董仲舒的性善情伪、人性三品说。儒家认为法是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手段

2、社会原因

主要是国家权力和国家观念发达

刑法保护的客体是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

国家权力和观念越强,刑事立法越发达

传统中国专制集权发达,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依归,以社会秩序稳定为最高价值

——废私立公,国家以强力干预私人事务

小农经济,需要用国家形式推动共同利益

家国一体,对家内关系的侵犯威胁国家整体利益

缺少社会团体对国家权利的制约

3、其他原因

商品经济欠发达

集团本位

泛道德责任等

4. 中西法律自然主义的异同

法律自然主义,指将法律与自然现象相联系,认为法律具有与自然现象相同的性质和功能,并以自然变化阐释法律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立法上以自然法则作为制定法律的根据,司法上以自然现象为司法依据,追求司法程序与自然现象的一致

一、中国的“法自然”

1、天人合一

2、伦理即自然

自然的本质是宗法伦理。效法自然就是效法自然中所体现的伦理,依照自然中存在的伦理秩序,建立、恢复、加强人间以伦理秩序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秩序

一元法理论,自然法就是伦理法

二、西方的自然法

1、二元法理论

自然法基于人类的自然状态而自生,制定法则是人有意制定,二者分别体现自然正义与法律正义,自然法高于制定法,制定法必须符合自然法。

自然法论者实际上是假定世俗法律之上有至善至美的自然法存在,以此为标准批判现行法,促使立法不断完善,并限制统治者的权威人有理性,可对制定法做出判断,无须绝对服从

两分法体现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2、理性即自然

自然法是理性的推论,自然非简单指自然界,而是指一种精神。理性是人的自然。自然法不仅有程序意义,而且有实体、价值判断的意义

判断智慧乃每人生而具有,是本能

评价:中西方虽然都强调自然与法律的关系,但结论却明显不同。西方走向自然法与制定法的两分,突出理性的地位,而中国却走向天人合一,突出遵守伦理

西方的两分法体现人类独立精神,上帝与人间合作分工,相对于自然(上帝),人类是独立的,拥有自主权

中国的法律自然主义则缺乏独立精神,不承认人的相对独立性

西方的理性崇拜体现为对人的尊重

中国传统学说认为人有善性、恶性而无理性,无理性就无自主能力,当然无与上帝签约以及相互签约的能力

5. 中国法律形成的途径及影响

一、部族战争与中国法的形成

法最初借征战而形成。“刑始于兵” 中国古代法的最初形式主要是死刑与肉刑刑罚,最早都是在战争中使用。禹刑、汤刑、九刑都与战争有直接关系。部族征战还是古代司法官员和司法机构产生的重要渊源早期调整部族内部关系的规范主要是原始习惯,后来演变成礼,民事法律主要以礼的形式出现

二、战争对中国法的影响

(1)残暴性。历代刑法志中所能看到的几乎都是残酷的刑罚

(2)集团性。早期的法主要用于外族,具有封闭性,缺乏社会性、正义性

(3)军事独裁性。早期法的主要内容是部族首领发布的训令,体现军事独裁的需要

(4)重结果,轻程序

6. 西方法律形成的途径及影响

一、氏族内部斗争与古希腊法的形成

法随着氏族内部斗争和改革而发展

提修斯改革:中央管理机关的设立、一般民族法形成、社会阶层取代氏族血缘关系

德古拉改革:成文法的制定

梭伦改革:立法废除贵族政治世袭特权,进入“法律统治” 时代

二、平民贵族斗争与罗马法的形成

结语:西方法律是氏族内部的长期斗争、改革的结果,较少受到暴力干涉,民主共和直接由内部妥协产生

三、氏族斗争对西方法的影响

1、法主要从氏族内部的阶级对立所导致的改革而产生,法等同于国家,具有权威性

2、法几乎等同于全部国家政治制度,内涵丰富,具有广泛性、普遍性的特征

3、国家形成和发展,通过不断的改革和立法而实现,法在西方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作用,意味着文明进步

4、法主要是社会阶层间妥协的结果,非一方强加于另一方的命令,具有正义、平等、权利等性质

5、较早摆脱血缘伦理束缚,走上世俗化、契约化的道路

6、法的产生程序是拟订议案后提交公民大会讨论通过,且受到外域文化影响,具有一定开放性

7、重程序。“程序优于权利”的传统形成

7. 西方法律与基督教的关系

宗教(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影响深刻,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等均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这种影响不能与伦理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深度相比拟,西方法律并未被宗教所控制。

一、早期基督教与罗马法

古希腊、罗马法形成早期,与其原始宗教、道德、习惯混同,具有神权法色彩。在涉及法律问题时,人们常引用神意,司法仪式中渗透宗教仪式。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思想大变,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将法看成人类自身的创造。罗马的人神分离则比较晚,前5世纪的《十二铜表法》仍然是法律与宗教混合。公元前1世纪进入帝国阶段后,罗马的法律排除了原始宗教。4世纪时又遭受基督教的冲击。基督教起源于1世纪,313年米兰敕令发布,基督教得到罗马皇帝承认,392年成为罗马国教。

基督教对罗马法观念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律分类。此前人们认为法律只有两类,一是永恒的自然法,一是制定法。永恒自然法是自然理性和人类正义的体现,制定法服从永恒法。基督教则使人们相信,还存在体现神意的神法——永恒上帝法,世俗法律不仅要服从自然法,还要服从神法。

(2)犯罪理论。在基督教产生以前,人们认为犯罪是个人对国家、社会的侵害,因个人堕落或社会不公而造成。而基督教认为,罪并非个人行为的结果,而是祖先遗传的“原罪”,人类犯罪非外力所迫,乃本性使然。

(3)立法内容。教徒编纂各种教令教规集,皇帝也不断就基督教事务立法,《查士丁尼》法典第1卷的内容就包括《教会法》等,但总体而言,由于教会实力有限,当时的教会法仍处于辅助地位。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圣化和法律化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在西方具有重要法律地位。随着西罗马的灭亡,蛮族征服了罗马,但罗马的基督教却反过来又征服了蛮族。从西罗马灭亡到1640年,基督教经历了曲折发展、显赫和衰落的过程。在教权与王权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教会法的地位不断上升,在11~14世纪终于统一了欧洲法,凌驾于世俗法律之上,直到宗教改革运动时走向衰落。

教会法是基督教当局为基督教教会的组织管理而制订的法律,渊源于罗马法、《新约》、惯例、教皇和宗教大会的立法,以及具体案件的判决等,原来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教会内部。随着教权扩张,管辖范围与世俗法混同。7~8世纪,欧洲各国颁布敕令,开始了基督教神圣化和法律化的历程。9~11世纪,教会的地位继续上升,逐步取得经济、知识和道德的支配权。格利高利七世宣布罗马教皇在教会中有政治、法律上的至高无上地位,僧侣不受世俗法控制,教皇有权废除国王,不受任何人的审判。12~13世纪,罗马教会组织健全,构成以主教法庭、大主教法庭、教皇法庭为主体的独立审判系统,另有“异端”宗教裁判所。凡是涉及教会利益、宗教信仰的民刑案件,甚至一般案件,均归教会法庭审理。政治、法律成为神学的分支。

三、教会法衰落及影响的继续

14~16世纪,基督教相继受到多重冲击,一方面是基督教的内部腐败引发信仰危机,另一方面,世俗政权日益强大,教会扩张遭到民族主义的反击。第三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的兴起,理性的地位明显上升。在这一阶段,基督教进入分裂和改革时期。教会法管辖领域缩小,对遗嘱诉讼、公证契约的管辖权被剥夺,不得与世俗法相矛盾。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政教分离原则,教会法庭的地位降到世俗法庭之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终止,作为精神文化现象,其影响仍然巨大。对于法律、道德观念和行为有积极影响,在延续古希腊、罗马法律思想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中世纪上帝法、理性法和自然法观念并存,对古典自然法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教会法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实体法方面被西方法律所接受。婚姻、财产、继承、犯罪与刑罚、证据等方面尤其突出,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准则,也为国际法做出贡献。基督教一直是西方各国的国教或主要宗教,多数立法者、法学家接受新教信仰,其个人价值和理论影响法律的制订和实施,对法学教育、研究等也多有影响。

8. 西方法律的价值目标

中西法律文化都以秩序和正义为价值目标

西方法律文化以权利为重心,追求正义

一、西方法学家对正义价值的追求

1、“正义之谜”

其变化不断表明其强大的生命力

2、正义与法律有密切联系

法是善良公正的艺术

正义始终是法律文化的根本目标

3、对正义的追求是西方法学发展的主线

古希腊思想家无不关注正义

罗马的思想家普遍将正义视为法的目的和衡量其优劣的标准

在中世纪,正义成为上帝的意志

资产阶级思想家对正义论述更多

二、以法律为实现正义的途径

西方法律文化的历史决定了以法律作为实现正义的一般途径

首先,西方很早就从认识上确认法律为实现正义的一般途径

其次,西方长期以来注重通过法律实践实现正义

(1)自古至今,西方一直将法制建设作为最重要的事务

(2)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以正义为目标的民主政体,是西方通过法律实现正义的另一体现

(3)通过法律的具体应用——司法实践追求正义

三、法律正义论的基础

1、理论基础

正义和理性以自然法为依据,法律以正义、理性为基础

2、社会经济基础

西方的法律正义论以非血缘的社会结构为社会基础,物质基础则是商品经济

论述:

1.中西方法本位的差异、原因及影响。

一、集团本位法的形成:氏族到宗族

中国最初的法主要通过部族战争而形成,自然以氏族为本位。夏禹以后,氏族向宗族发展,氏族首领逐渐转化为奴隶主贵族,氏族统治转化为国家统治,最显赫的家族的家长就是国王。西周初年,虽然划分居民

的标准由血缘转换成地域,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统治却以家族的形式保留下来,其发展即宗法制度,以宗族谱系集中政治权力。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宗法制度与国家制度紧密结合,成为最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

二、集团本位法的发展:宗族到国家

1、西周法律中的宗族本位

西周实际上是姬姓家族政权,最大特色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就是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权威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特点是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分节宗族制。主支向分支分化,权力则逐层集中于大宗。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存在,西周时期,实现了宗法制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政治关系与宗族关系合而为一。

西周法律制度的宗族本位体现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统治者的地位安排,依血缘关系而定:周天子是全族宗主,是大宗,同时也是最高统治者,由嫡长子继承。天子的弟弟们分封为诸侯王,对天子是小宗,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分封为卿大夫,下一层是士。即嫡长子继承父位,为大宗,庶子实行分封,为小宗,实质是血缘宗族统治。法律以维护这种统治为目的。

2、战国至清代:宗族与国家本位法并行

战国时期政治大变革,家国一体被打破。孔子通过对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忠”“孝”的沟通解释重新弥合家国关系: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家是国的细胞,从而为新的非同姓血缘的君父一体制奠定理论基础。孟子论证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相互关联和一致。但总体而言,在孔孟思想中,国家的地位不够突出,所以难以得到统治者的青睐。西汉时期,儒家吸收法家的国家本位思想,创立家族本位加国家本位理论,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法律思想,直到清末。

法家是典型的国家本位论,在春秋至秦盛行一时,因与中国家族社会特性相悖而衰落。但其国家主义思想为儒家所吸收,与儒家的宗族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外儒内法的中国正统法律思想。在中国正统法律思想中,家族本位是社会性的,是基础,国家本位是政治性的,是核心,国家本位优于家族本位,实质是皇权本位。这在法律制度中有多种表现,

如“十恶”大罪(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前三种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王朝利益,后七种维护宗族社会伦理,对前者的处罚重于后者。汉代确立“容隐”原则,但有明确限制,一是限于五服之内,二是不能危害王朝根本利益。宗族法本身也体现集团本位,五服制罪。对私人复仇行为的容忍与制裁。

清末修律,宗族法丧失原有地位,但残余仍存,影响至今未断。

3、近代以来国家本位法发展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成为当务之急,国家本位随着民族观念的兴起而得到强化,国家主义盛行,成为法律惟一的本位。国家主义:以国家权力为核心、权力至上为价值基础的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意识形态内的观念体系,可以表述为权力主义或集体主义。清末以来一百多年的宪政未能从根本上消除以皇权为本位的国家主义的影响。国家主义凭借长期形成的雄厚的法律文化基础,以及计划经济时代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潜存于制度性法律文化和民众观念性法律文化中,导致人们迷信国家,迷信权力,严重影响中国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

三、影响及评价

重国家,轻社会。国家凌驾于社会,忽略社会本身的自我调节作用,以主要以国家强制力解决社会冲突。传统法律高度伦理化,个体权利严重受限制,社会本身的导向功能受到国家权力抑制。社会主义时期,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强化权力至上,难以形成市民社会。

重权力,轻权利。权力:指挥和支配他人的力量。权利:特定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依法直接拥有的,或与他人约定的,作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的可能性,表现为独立主体间的平等关系。权利与权力的合理配置是现代法治的基础。国家主义片面强调国家权力对个体权力的支配,侵害个体权利。

重集权,轻分权。权力滥用,权力高度集中易生政治腐败。建国以来计划经济模式,强化国家权力意识,长期为集权与分权(中央部门间、中央与地方间)纠缠不清,行政诉讼以及国家赔偿制度一再受挫与此有直接关系。

重集体,轻个体。作为伦理要求,集体主义有其合理性,是对极端个人主义的制约。但个体安全和利益永远是集体主义存在的价值基础。国家主义往往以集体主义的名义侵犯个人利益,歪曲集体和个体的应有关系。私有产权观念和制度长期缺失。缺少对人格的基本尊重和保护,典型如文化大革命。

重国家意志,轻个人意志。在中国,遗嘱地位低下,遗产诸子均分,女儿权利有限。强调息讼,个体无独立人格。司法审判方面,采用家长制的审判模式,实行有罪推定,当官者先知先觉观念盛行。古代行政司法合一,近代受大陆法系纠问审判方式影响,建国后对诉讼的偏狭理解,均导致不断强化国家在诉讼中的地位。现行刑事诉讼中对辩护权施加多

种限制,控辩双方在庭审中地位悬殊。认为国家权力的公正性不容质疑,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立法内容大量存在。行政权行使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程序制约。国家主义对公民经济活动的强力干涉。

对法学理论的影响。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形式宣扬主权高于人权,人权研究薄弱。对法的性质、功能的认识上,突出法律的阶级性、国家意志性,公法高于私法,实体法高于程序法,刑事高于民事。在法的概念上,西方三大流派,中国只对分析法学的“法律命令说”情有独钟。就法律体系看,强制性规范多,授权性规范少,典型如示威游行法。

集团(家族、国家)本位之所以能在中国长期存在,是因为它适应中国社会结构的需要,小农经济、计划经济产物。有利于社会秩序维持,但却压制人性,限制法律和社会发展。

第二节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氏族到个人:早期个人本位法的形成

雅典早期的法是氏族本位,提修斯改革后成为民族法,梭伦改革后转变为城邦本位法,实质上是公民本位法。按照法律规定,村社男子年满20岁就是全权公民,有机会成为议事会成员。城邦事务由公民决定,法律全面维护公民权益。

罗马从氏族到个人本位的转变则比较曲折。在早期(王政时代)为氏族本位,氏族利益优先于贵族利益。氏族解体后,仍处于农业社会时期,家本位盛行,家长权受到保护。随着罗马的不断向外扩张,成为世界性的商业军事帝国,个人本位发展,个人权利受到重视。

二、氏族、上帝到个人:个人本位法的发展

476年西罗马灭亡,进入蛮族统治时期,适用氏族本位的原始习惯法。按照蛮族法典的规定,所有作为战胜者的日尔曼人都是自由民,其他民族,特别是罗马人被排除在自由民之外,法律维护自由民利益。民族集团不平等。日尔曼民族内部集团本位也很明显,氏族成员无论居住何地,都受本氏族法律支配,法律致力于维护族内团结。

11~15世纪,基督教统治欧洲,上帝被认为是人类的化身,《圣经》成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制定法以它为指导,神意优于人意,是典型的上帝本位法时代。在封建制、文艺复兴、商业革命的冲击下,氏族本位、上帝本位破裂,人本位重现。特别是随着骑士阶层形成,宗教改革,以及古典自然法兴起,西方社会更加强调人的理性,形成了系统的资产阶级人权理论,保护人的价值成为至高无上的使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国先后制定宪法,维护基本人权,直接影响了其他法律制度的发展。

三、社会到个人:个人本位法的再次确立

资本主义前期(自由资本主义),个人本位法空前发展。资本主义后期(垄断资本主义),历史法学、分析法学、社会连带主义法学兴起,强调人类生存的社会基础,突出个人的义务,通过立法对所有权、契约自由等进行限制,个人服从社会,限制私权、扩张公权。其初衷在于匡正个人自由主义的缺失,但却被法西斯所利用,德国纳粹法、日本的军国主义法由此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然法理论复兴,各国通过立法纠正以往的偏颇,进一步重视对人权的保护,强调保护个人基本权利与自由是国家应尽的义务。

西方法律经历了三次从集团到个人本位的变迁,结果是个人主义不断得到深化,正如梅因所言,西方法律的发展历程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法律越来越强调尊重个人意志,法官是中立的仲裁者,审判的权威来自当事人委托。

第三节中西法本位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法律本位的差异与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有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人民观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人民观认为,人民是愚昧的群氓。法家认为人性自私,儒家认为人兼有善恶二性,若不教化,必走向恶。其基本理论是,民众原是无理智的愚民,必须由圣贤以法律严加管制,此类人当然不能授予权利,即所谓的“法律以警顽愚”。西方的人民观则是将人类假定为世界上惟一有理性的生物,每人都有自我管理的基因。在此基础上,得出所有人自由平等的结论。在西方人看来,法律的任务不在于管教民众,而在于保障人们的自由、平等与权利。

二、经济基础的差异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家庭是农垦型家庭,农业生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手段。农业生产严重依赖日积月累的经验,子弟在经验丰富的父兄面前显得无知,自然要接受长辈们的管教,因此,形成了家族依赖和等级。西方属于商业贸易型经济,商品交换必须以自由、平等、权利为基础,经济生活中的市民,就是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法律就是契约,是协议的结果,强调个人的独立,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形成。

2.中西法伦理结合问题的看法。

一、中国亲属法伦理

主旨是将一切关系视为亲属关系

优长:重视亲情、家庭、和谐,反对以物欲害亲情,法律重视保护亲属的权利、敬爱亲属的义务,有利于社会和谐

缺陷:一旦发展到极端,将一切国家政治简单地视为亲属关系,过分扬尊抑卑,为礼教而蔑视个人人格,就会成为糟粕

二、西方的市民法伦理

市民法伦理的核心内容:所有人生而有基本权利,平等,自由,义务与权利双向性,市民自治,公平竞争,交易自主,等价有偿

法律上,体现为保障人权、自由、平等、契约自由、私有权神圣等法律制度

实质:将一切人际关系视为市民关系,产品交换关系

优点:重视个体自由、平等,反对依附,激发人的竞争力、创造力

缺陷:走向极端,将一切简化为物欲需求与交易,忽视亲情与人格尊严,会导致人格异化

三、中西法伦理结合的必要性

中西法伦理各有合理性,但都不能走向极端

吸取各自的优长,重铸中华法治之魂

保护人类的亲情伦理和社会法则,符合人性的根本需求

社会主义法治应该尊重人性,重视人的亲情,也重视人的社会性

全面确立市民法伦理,矫正传统法伦理的偏误

适度保留传统亲属法伦理的精华,矫正市民法伦理的偏误

第二节中西法伦理结合的可能性

一、寻找讲求亲属之爱的合理途径与限度

法律上,应设定对亲属的利益义务责任不等同于对常人的义务责任,即绝大多数情况下相同,以体现平等,少数情况下不同,以合亲情

二、探寻实现公平、自由的合理方式

法律可以规定特权,但不能指明把特权赋予某个人,无论权利或义务,都不能针对个别对象

法律可以区分亲疏,但必须适度

第三节中西法伦理结合的方式与途径

一、全面客观地宣传法伦理

不仅要教育民众谦让、奉献,更要向他们宣传民主、自由、平等、权利,坚持以后者为重点

法治的基本要求是讲权利,宣传无私奉献必须以个人权利为基础

二、通过立法、执法向民众灌输新型法伦理

1、改变、创新行为规范。法律规定为亲属利益而得以享有的特殊权利,如容隐权、拒绝作证权、参与司法监督权,对亲属应负更重义务与

责任

2、改革裁判权。在少年犯法庭、治安法庭审理中,指定近亲属为陪审员,亲属代表有参与审判的权利义务

设立家事法庭,专门审理亲属争讼

扩大亲属会议在民事法律中的权力,发挥其对亲属间民事纠纷的仲裁作用

扩大社区和邻里的司法参与权

3、柔化裁判程序

规定不得强迫近亲属作证

当被告处理自己的重大诉权时,法院应征求亲属意见

事关亲属关系的诉讼采用更符合亲情的诉讼程序,如庭外审理、轻微刑事案件以调解解决

改革自首制度

4、感性化地执行裁判

亲属参与、监督裁判执行,轻微犯罪或少年犯罪的刑事裁决交近亲属或由近亲属与官方共同执行

民事裁决设立亲属具保执行制度

缓刑、假释处分执行方面,设立亲属具保监督执行、定期向有关机关报告制度

徒刑与拘禁的执行适度考虑亲情

死刑执行应考虑亲情需要

社区团体监督裁判执行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摘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 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

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 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

中西方法律文化

简答: 1. 中国法律和谐无讼的目标倾向。 中西法律文化都以秩序和正义为价值目标 在具体取向上,中国法律文化以秩序为重心,以至于无讼 一、和谐无讼的理想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追求和谐有序,追求法律制度与自然秩序的一致,直接导致了无讼目标的形成 道家鼓吹“小国寡民”,墨家倡导“兼爱非攻”,儒家向往大同世界 ——基本精神一致,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处融洽,安宁无争 无讼是和谐理想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落实 和谐无讼属于精神范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独特的伦理意义 伦理上,谦让、和气、不争,既是个人美德的体现,也是地方良好风尚的开端 和谐无讼在传统中国具有重要政治价值,不仅关系到统治秩序的稳定,还涉及到官员的职责与政绩 官吏的的首要职责在于息讼,移风易俗,化有讼为无讼 二、和谐无讼的具体取向 1、表现:刑事领域,刑罚执行讲究时日,以求人类与宇宙的和谐 民事领域,权利的取得与否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维护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对于各种细故纠纷,各界力求和解。已成讼者,各级官员尽力和息 2、和谐无讼的具体价值取向有四: (1)维护秩序。重点在于维护国家政治秩序和家族伦理秩序 (2)维护伦理纲常。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成为立法、司法的直接准则 官吏决狱,情、理、法等多种标准并重,重在伦理;重孝 道,对孝子复仇宽大处理;法律维护家长权;身份成为判断 是非的重要根据 (3)漠视权利。轻视实体民事权利,财产纠纷被视为“细故”。 不承认当事人程序上的诉讼权利 (4)贱讼息讼 滋讼、聚讼、健讼、讼棍等贬义词 诉讼程序的设计使人感到“贱”和“厌”。父母官式的审理模式,刑

讯逼供合法化,司法黑暗,诉讼成本高,诉讼参与者无尊严 息讼文化趋向。从皇帝到乡绅,皆宣扬诉讼之害 2. 西方的私法传统 一、私法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1、早期法的私法色彩 早期法的形成过程中,西方法律已具有明显的私法特色。氏族内部斗争的中心是权利,法律发展促进个人权利的扩大,法律中心也由集团转向个人。《国法大全》时期,已形成以私法为主的法律体系 2、民法的发达 西方法因其民法而闻名于世 罗马法的私法内容丰富,体系宏大 中世纪,欧洲民法化传统得到延续 近代以后,刑法独立发展,宗教法地位下降,私法空前发达,代表作《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欧洲大陆各国都编纂民法典,形成民法法系 英美法系国家虽无统一民法典,但具有民法内容的立法也很发达,如合同、侵权行为、财产、公司、票据、婚姻、继承等法 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商法不断发展 二、刑事民法化和公法私法化 1、刑事民法化 刑事民法化是西方社会处理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即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件通过民事赔偿的方式加以解决,是私法文化的重要体现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法典中,有大量刑事内容民法化现象,即刑事犯罪,民事处理 2、公法私法化 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形成,民主宪政制度不断完善,公法内容大幅度增加。但公法不仅未成为法律体系的主干,而且呈现强烈的私法化倾向。原因: (1)公法在私法的历史传统和坚实基础上发展起来 (2)垄断资本发展,国家通过私法的法律形式直接作为经济活动主体,或通过由国家控制的公司参与经营,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3)公法与私法的实质区别淡化。行政法发展,侵犯私人权利的行为受到积极限制。坚持法律对国家自身的适用,国家成为其中的法律主体。法学家将私法研究中的概念、结构运用于公法领域 (4)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社会以市场共同体化、经济合法化为基础,用以规范经济关系的法——私法自然占主导地位

浅论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

浅论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 摘要:法律文化是理解法律制度与法律行为的关键。所有对法律文化的类型划分中,中、西法律文化是一个最基本的划分。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比较,我们能够发现二者的不同和相同点。本文将从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关于法的语义、法的地位、法的作用这三方面,比较二者的不同,以及简要概括二者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中国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 根据现有的文献材料看,在国外,美国法学家倾向于把法律文化界定为“人们对待法和法律制度的态度、信仰、评价、思想和期待”。很多日本学者倾向于把法律文化理解为以法律意识为核心、包括法律意识、法律制度和设施在内的社会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由于地理条件、经济生产方式、宗教影响等因素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国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法律文化。这使得二者的法律发展自诞生时,就走上了两条完全相反的道路。 一、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中关于法的语义差异 中国的法,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要内容,在商代是刑,在春秋战国是法,而秦汉以后是律,但不管是刑、法、还是律,它们三者的核心都是刑事法律,包含的内容是刑法和刑罚,都不含有权利和正义的含义。在西方,能译作“法”的拉丁语词汇很多,但它们共同的基本含义有三:一为法,二为权利,三为正义。这个词一开始就把法、正义和权利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西方,“法是公正的艺术”。透过中文“法”与西文“法”之间语义的差别,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对法的价值取向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在中国,法不意味着权利,因此中国传统法律缺乏权利文化,人们不知权利为何物。在中国人看来,法律要么是纯义务的规定,要么是暴力统治工具,们对待法律的态度是非理性的。而西方则具有悠久的权利文化传统,他们崇尚法律,他们认为法律是保护人的权利的工具,他们讲求诚实信用原则,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是理性的。我们从法的语源分析,可以看出东西方权利义务观念的不同导致对法律态度的不同,因而西人在积极主动的权利斗争中求利益,中国人则在被动或被迫的义务风险中求利益。 二、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中法的地位差异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的不同之处突出体现在法的地位差异。这样的差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 (一)法的权威 考察西方法律史,我们会发现在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是和核心文化,并且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无论是持基督教教会与王权长期对立和争斗,任何一方无法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这种二元对立主导下的多元政治格局是西方法律传统形成条件的观点;还是商人阶级在中世纪后期欧洲各王国的崛起是西方法律传统的现实基础的观点,都可以看出法律之所以在一个社会成为核心文化和权威性地位,实际上是为了平衡各种权力和利益冲突,从而不至于同归于尽的妥协产物。11世纪末到12世纪末是西方法律体系的形成期差不多是所有学者的共识,在这个时期各种法律体系在罗马天主教会和西欧各王国的城市和其他世俗政治体中被创立出来,法律体系真正脱离了社会习惯、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的社会母体,形成了系统化的、独立的法律体系,其特征是有成文的法律、专门的司法制度、职业法律家阶层、也有专门的法律著作。在这之后,西方的法律制度持续发展达数代和数个世纪之久,每一代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建设。 在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是最高的统治者,基于人性本恶之认识,人们对任何人包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读后感

青春岁月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由法学博士张中秋先生编著。在不可摧、不可动摇的特性,因为皇权这一特性,也使它成为了造书中,作者通过对中西方法律文化及其所处历史社会背景的比较成中国法巨大时代落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国的法律文化与西方的法律文化在形成、本中西法律文化在法律学术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律学位、属性、伦理、体系、学术、精神,价值等八个方面的差异,与法学的区别。中国古代到底有无法学,这个问题在学界有长期细致的描述了法律渊源、价值精神以及文化属性、学术体系的基的讨论。“律学”主要是从文字与逻辑上对法律条文进行详细的本形成以及内容,揭示了法律文化的差异,冲突及其协调的理论解释,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刑罚宽严与否、“律”“令”等法律和制度性安排,对这些差异的形成的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在每条文具体的运用上以及刑与礼的关系上。传统中国的法学家(实个差异的背后都细致的介绍了差异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次的原因。质上可以称之为律学家)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规则来治理民众书中得出的关于中西法律文化的各类差异并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描以及如何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喜好。发展下来,则更加热衷于述,而是建立在充分的历史资料实证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作者清汇编总结历代的法典,并用主流的儒家思想解释现有条文,并不晰的勾勒出了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这一主体轮廓。这本书并进行创新,更谈不上批判、反思和升华,这些做法实际上是与法不追求或者意图给法律文化下一个科学性的具体的定义,而是给的内涵相违背的。所以,在官员审理案件中,主要是为了解决纠研究的问题设定了一个相对开放的逻辑框架,并使其最大化的挖纷,将一般民事、财产问题转化为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他们希掘出其中的结构性要素,促使作者以及读者从多维角度去审视法望百姓能够淡薄名利、尽可能的减少物质的纠纷。“法学”则是律文化。 关于正义与否的科学,探讨的重点主要是自然法、法的本质、法在第一章“法的形成:部族征战与氏族斗争”中作者认为,的价值、法与自由、法与平等、法与权利、法与民主、法与政中国古代的法始于部族征战,而西方古代法始于氏族内部的斗治、法与道德和宗教的关系、法和法律的权威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争,是贫民与贵族之间的冲突。地缘因素和地理政治对一个国家位与作用等。而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正义与权利”这一核心而展法的传统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从古以来特殊的地缘开,且进一步阐释和强化这一核心的。除此之外,法学为了实现因素使得血缘政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依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正义,还必须关注法和法律的形式以及表达方式,法律规范的分氏族部落在长期的互相征战中逐步形成了各种对付其他氏族的残析及系统归类等程序性问题。换言之,离开围绕正义与权利而进暴的制裁方式。随着氏族内部的发展,这些所谓对外族的制裁方行的探讨的学术,若称之为法学都是不甚妥当的。上述的这个判式或手段也适用于对氏族内部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这些可以说断隐含了以西方为标准的思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学能够成是中国法的最初的起源。另一方面,除了残暴的制裁手段以外,为一门科学,其产生于西方并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它坚持围绕正氏族部落还开始进行联姻用来维持部落间短暂的和平,这种方式义与权利所发展起来的一套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虽然这不是绝更为温和,以及富有经济效益。所以,中国法最初的形式是从对对的,但它的价值依然具有某种超越时代的意义。在比较中西方外的具有暴力性的讨伐中形成的以刑为主的法,并且由于联姻的法律文化的差异时,没有必要放弃公认的科学标准,而是应该把关系,在家族内部和部落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点就与其科学部分提取出来作为共同财富。所以,传统中国的法律学术古希腊(雅典)法不同,古希腊法的形成是由于氏族内部矛盾冲是实际上是“律学”而并非“法学”。至此,中国法律文化的价突所需要的,为了缓解冲突,就必须进行改革,进行就会打打破值取向就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下来,造成了百姓对“法”的恐惧和血缘氏族关系,创造行的开始了漫长的权利斗争史,而这恰恰是排斥、以及对“法”的否定和淡漠,这些都造就了传统中国特殊法形成的必要基石和真正精神的体现。概括下来就是传统中国视的“法”的状态,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法为刑,把它作为一种暴力工具用以军事镇压。而西方的氏族内但我认为本书中略有不足的在于书中作者只对比较中发现的部的冲突导致的是一系列的改革,进而平衡各方的力量,所以是“异”进行了阐述,却没有阐述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同之处。如权力分散和相互妥协的过程。所以西方把法当作一种权利,对其张中秋教授在本书的第二版的序言中所说的,“这本著作的名加以管理,是自由、平等的表现。对于中国的氏族间的征战可以称,准确的说,应该是‘中西法律文化八大差异之比较’。”而看作它们是具有行动性的,但是氏族内部的改革是具有深刻的社中西法律文化之间虽有差异,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共同性的。所会性和开放性的,它是人类权利意识觉醒的铺垫,而权利意识的有的法律关系实质上都可以理解为人的关系,中西方的法律在协觉醒和争取就换取了民主与平等,这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调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虽形成了不同一个深刻的转折点。 的法律文化,但人总是这两种差异文化的主体和原点,即便是中在本书的第四章中,认为传统中国将法定义为伦理纲常,它世纪的欧洲,上帝也是一个人格化的神。所以,不管这种关系表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规则,比起古代西方的遵守上帝意现为哪一种形态,人始终是作为关系的主体和原点。 志的宗教法来说,它更具有世俗性,也可以称之为一种理智的进步。但由于传统中国的法是用以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是以【参考文献】 [1] 张中秋.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1.集团为本位,“人治”的色彩越来越浓厚,加之等级和尊卑的分[2] 芹 夫. 关于中国法律文化的几个问题——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明划分,使得人民对权威产生课恐惧以及对权力开始崇拜,而忽比较研究》若干观点商榷[J]. 比较法研究, 1993,(2). 略了对个体权利的追求。而在西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日[3] 柯伐江. 法律及其比较的意义——读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益开拓的眼界,依附着上帝的宗教法就被瓦解了,随之催生了民究》感悟[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1994,(2). 主、自由、平等这些具有现代性的精神,总体上说更倾向于个人本位。从法的文化属性来看,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实质上一种刑【作者简介】 事性或者是国家性的法律体系,而西方的法律文化则是具有民事曲扬(1988—),女,甘肃天水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0级研究生。 性或者个人性的法律体系。在这一章的对比中,皇权显示出了牢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感 □ 曲 扬(四川大学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由法学博士张中秋先生编著。在书中,作者通过对中西方法律文化及其所处历史社会背景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国的法律文化与西方的法律文化在形成、本位、属性、伦理、体系、学术、精神,价值等八个方面的差异,细致的描述了法律渊源、价值精神以及文化属性、学术体系的基本形成以及内容。本文是读完该书之后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

中西法律文化中的差异

中西法律文化中的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法院图腾意味着(1)西方法学家认为,法律是一个没有感情偏私的中道的权衡,法治优于人治。所以,法官在审判的过程中应是中立的。蒙目女神的职责是"裁断"而不是发现,所以女神蒙住了双眼,眼睛并不重要,而且眼睛还可能会因为看见诉讼双方的情况而造成主观上的倾向性,也可能因为受到各种干扰而难以实现正义。所以,法官在审判的过程中应是中立的。(2)独角兽体现的是儒家文化的人治思想。在断案中,他们提倡用灵感、顿悟,靠包公式的"青天大老爷"来主持正义。独角兽怒目圆睁,努力地去发现犯罪,惩罚犯罪,集侦查、起诉、审判、执刑于一身,无视程序的法律价值,刑讯逼供滥用,冤狱频发,具有浓厚的儒家的人治文化特征。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尤其是法制现代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追本溯源,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在西方法律文化冲击下起步的,因此,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中西两种法律文化的冲突。对这种冲突的性质、机理、根源和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成功地立足中国、合璧中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法制。有鉴于此,探寻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理解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和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法的观念上。传统中国的法的观念主要以“刑”为核心和内容,因此,在传统上,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刑、律、法等同起来,以为法即是刑法。这种观念源于中国古代法的特殊形成,并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加强。刑与暴力相联系,而且最

初主要是针对异族的,后逐渐转化和扩大到在性质上类于异族的所有违犯礼教的人。刑归根到底是一种血缘集团性的压迫法,并长期局限在血缘范围内。西方法的观念主要以权利为轴心,这是因为古希腊、古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所以,尽管这种法不能不因社会集团力量的消长而偏于一方,也不能不因为它是国家的强制力而具有镇压的职能,但它毕竟是用以确定和保护社会各阶层权利的重要手段,并因此获得一体遵行的效力。 应该承认,同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中西法律文化存在差异与冲突的同时,也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每一文明都有关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不同文明的理想自有差异,但都是人类心性的表现,都是人类对生活秩序化和正义性的追求。这提示我们,既不应忽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关注它们基于人类共性的相通性,并努力在人类文化的差异中寻求各种可能的互补,最终经由理解和化解而达于会通。 一般地,我们习惯将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法与国家的观念不同以及法的起源上的不同。 传统的中国法的观念主要以“刑”为核心和内容,因此,在传统上,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刑、律、法等同起来,以为法即是刑法。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有刑法而无民法,民事侵权行为(甚至违约行为)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浅谈中西方文化

中西方文化比较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在中秋佳节来听我的讲座,我确实非常感动。我今天也打算讲简短一点,留一点时间给大家去享受一下中秋之夜的浪漫气氛吧。 那么今天我们就讲中西文化比较了,这就是一个更大的题目了,就仅仅是西方文化,我们用了两个晚上,也只能算是浮光掠影。好在我们通过两个晚上,对西方文化已有一个粗略的印象,那么今天我将重点讲中国文化,之后反观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大家知道,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源远流长,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我们说西方文明如果从克里特文明开始算起的话,距今已经有4千5百年左右的历史了;而我们中国文明呢,我们常说中国文明5千年的历史,而实际上只有3100年左右,即便是从夏代开始,至多也只有4100年。但是西方学术界只承认我们的文明史是从商代而不是从夏代开始。因为,他们认为夏代只是一种传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是一个文明,尤其是没有找到文字。没有文字的文化只能算是一种原始文化或者是一种传说。不过,我们自己还是坚持我们的文明是从夏代开始,也就是和西方的文明历史大抵一致。下面,我打算比较系统地从四个方面来对中西文明进行比较。 一、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这三大文明之间是具有极大反差的,到了近现代文化,这三大源流才算是百川归海,都汇入西方近现代文化之中。 中国源流呢,我们知道中国这个概念就是“中间”的意思,正宗的中国实际上是指华夏。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夏”的概念,而与之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明显的夏夷之分,夏就是中央、华夏。那么“夷”呢,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就是指市民。

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 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法的观念上。传统中国的法的观念主要以“刑”为核心和内容,因此,在传统上,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刑、律、法等同起来,以为法即是刑法。这种观念源于中国古代法的特殊形成,并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加强。刑与暴力相联系,而且最初主要是针对异族的,后逐渐转化和扩大到在性质上类于异族的所有违犯礼教的人。刑归根到底是一种血缘集团性的压迫法,并长期局限在血缘范围内。西方法的观念主要以权利为轴心,这是因为古希腊、古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所以,尽管这种法不能不因社会集团力量的消长而偏于一方,也不能不因为它是国家的强制力而具有镇压的职能,但它毕竟是用以确定和保护社会各阶层权利的重要手段,并因此获得一体遵行的效力。 中西法律文化的另一个差异是法的本位,也即法以什么作为其权利义务的基本单位。在最早的时期,中西法律都是以氏族或扩大了的氏族(部族、部落联盟等)为本位,但在古代世界的转换过程中,却走了两条日益分离的道路。中国法律走上了一条从氏族/部族到宗族/家族再到国家/社会的集团本位道路,这可以图示为氏族/部族→宗族/家族→国家/社会,其特点是日益集团化。西方的法律本位则经历了一条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神到个人的道路,图示为氏族→个人→上帝/神→个人,其特点是日益非集团(个人)化。不过,本世纪以来,中西法律的本位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个人在法律中的地位愈益提高,而连带主义、民族主义则对西

方法律本位一度产生了非个人化的影响。 从法律文化所体现的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公法文化,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上是一种私法文化。所谓公法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刑事性(刑法化或国家化)的法律体系;私法文化则是一种民事性(民法化或私人化)的法律体系。中国传统法律中确有关于民事、婚姻、家庭、诉讼等方面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在性质上都被刑法化了,也即以刑法的规定和方式来理解和处理非刑事问题。西方法律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私法文化,其主要标志是民法和商法的发达。此外,我们还应看到,西方法律在近代以前的刑事民法化和近代以来公法的发展及其私法化现象。 伦理化与宗教性可以说是中西法律文化比较上最具对极性的差异。传统中国的法律在西汉以后逐渐为儒家伦理所控制,儒家伦理的精神和原则日益规范着法律的变化和发展,至隋唐终使中国法律完全伦理化,这一情形延及清末而毫无变化。儒家伦理使传统中国的法律成为一种道德化的法律,法律成为道德的工具,道德成了法律的灵魂。这不仅使传统中国法律丧失了独立的品格,也从根本上阻碍了它向现代的转变。西方法律文化从罗马开始就受基督教的影响,到中世纪时,基督教逐渐控制了世俗的法律,虽然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使政教分离,法律在整体上摆脱了基督教的束缚与控制,但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并且深入到西方法律文化的思想和制度深处。 中西法律文化在体系和学术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中华法系”母法的传统中国法律文化是一个带有封闭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_英文_

综 合 191 #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黄文娟 摘 要: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交流中的误解,引起了很多不便。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典型现象如婚姻家庭,餐厅礼仪和日常招呼等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些文化现象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和其所植根的文化根基,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平等概念和等级观念,自我中心和牺牲精神等方面做出解释,为困顿于中西方文化的学习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文化根基作 者: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1Cited phenomena A 1Mar riage A Chinese gir l got mar ried with an Amer ican boy and sett led down in Los Angeles not far away from wher e her par ents-in -law lived.T he fir st few months went by much smoothly and the Chinese girl got along very well with her new family. Six months later,she got pr egnant and infor med her par ents -in-law at the fir st moment.The r eady grandparents blessed her and her baby and went to Europe where they planned to enjoy a half -year holiday.The Chinese gir l was surprised at their decision:/Don .t you stay to take car e of me and my baby?Don .t you think the baby is the most import ant thing in the family now?0T he parents-in-law also got confused:/We love this baby,but does it mean we should give up our own life and do everything for it?0 B 1Rest aur ant customs A young Chinese tourist sat in a Par is caf and or der ed tea.Twice he asked for more hot water to top it up while putting the saucer on the cup to keep the tea warm,as he would have done at home. T he waiter grew impatient./This Chinese is too stingy t o pay for mor e tea.And doesn .t he know t he saucer goes under the cup to cat ch the dr ips?0 T he Chinese man noticed the displeasure on the wait er .s face and lost pat ience himself./This Wester n waiter is r ea lly stingy and silly!Why is he so reluctant to serve me hot water?Why does he put the lid under the cup?0he got angry,and left the caf st eam ing with resent ment. C 1Greeting An American student Charlie went to China and continued his study in Peking University.Ever ything went well with him except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were hard to understand for him somet imes. One day afternoon,he was on his way back from the super market when he encounter ed two Chinese classmates./H i,Charlie,wher e are you going?0one of the Chinese classmates greeted him./I .m just back from the supermar ket.0H e answer ed./What did you buy?0T he Chinese student continued./Er ,0Char lie felt ver y awkward,/I bought a bar of bread,five apples,a bott le of salad jam and ,0/You don .t have to tell us all these specific t hings,we ar e just greeting you by asking you questions.0/What?You confused me!0 ò.Analysis on the cited phenomenon and the cor responding cultur al implications In the fir st case,both the Chinese girl and her par ents-in -law can keep their own opinion.In China,it is par ents .dut y t 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childr en and this responsibility will last (4)勤巡视病房,观察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及有无感染、周围组织坏死等。当出现因插管技术而导致的并发症(如穿破脐血管造成出血插进或堵塞腹主动脉分支、空气栓塞、血栓形成、误插在门静脉沟处、穿破肝实质等)时,应通知医生尽早拔管,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使症状得以改善。 (5)细菌学检测。每周1次分别做外周血和脐部穿刺处皮肤的细菌培养。本组病例共做16次外周血和脐部穿刺处皮肤的细菌培养,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等插管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余波,李莎莎.新生儿126例脐静脉插管末端细菌培养的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4) [2]宋新志,曹明艳,何咏梅,等.新生儿窒息血肌钙蛋白T 变化[J ]湘南学院学报,2005(1) [3]周宇,周晓光.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分型与特点的初步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5) [4]高树辉,周杰,张映辉,等.早产儿血脂水平与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3)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感 【摘要】《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由法学博士张中秋先生编著。在书中,作者通过对中西方法律文化及其所处历史社会背景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国的法律文化与西方的法律文化在形成、本位、属性、伦理、体系、学术、精神,价值等八个方面的差异,细致的描述了法律渊源、价值精神以及文化属性、学术体系的基本形成以及内容。本文是读完该书之后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法治;文化传统;中西法律文化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由法学博士张中秋先生编著。在书中,作者通过对中西方法律文化及其所处历史社会背景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国的法律文化与西方的法律文化在形成、本位、属性、伦理、体系、学术、精神,价值等八个方面的差异,细致的描述了法律渊源、价值精神以及文化属性、学术体系的基本形成以及内容,揭示了法律文化的差异,冲突及其协调的理论和制度性安排,对这些差异的形成的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在每个差异的背后都细致的介绍了差异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在第九章又重新回溯到了人,人乃文化的原点和轴心,无论多么复杂的文化现象都是从人这个原点发散出去的。张中秋先生在本书中不仅系统的论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及背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理论:一切法律关系都可以而且应当还原为人的关系。不论这些关系表现为何种形态,人最终都是主体和原点。中西方在协调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但归根到底仍是以人为主体和原点,即便是上帝也是人格化的神。①从本书中我体会到了,要想深刻了解某种文化,不能舍本逐末,而应追根溯源,以人为出发点,才能看到本质,任何忽视人的存在的文化、制度的研究都是肤浅的。 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七章,也是与当今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章。本文就以第七章为切入点,来谈谈中西方的法文化传统与法治的关系。在第七章“法的精神:人治与法治”中作者认为中国法的传统精神是“人治”,而西方法的传统精神是“法治”。“法治”之法是指具有民主政治背景体现大众意志的法。传统中 ①张中秋:《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页。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狗的不同内涵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狗”的不同内涵 Diffent Connotations of “Dog”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作者:高书立(Slade gao)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狗”在汉语里往往包含着贬义,而在英语里却常常带着褒义。文章通过对英语“狗”的词汇的研究,论述了“狗”在中西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在语言这一层面上的具体内涵的不同。 [关键词] 狗文化内涵差异中西方文化 [Abstract] Language is a cultural carrier,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and national cultures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vocabulary.“Dog” is a commendatory term in English while it is a derogatory term in Chinese.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datafrom a large corpus to analyze the words signifying“dog”and explor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nd their various connotations. [Keywords] dog;cultural connotations;difference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一,引言 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深深根植于其民族的文化之中,既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其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语言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便是作为同意实体的动物名称“狗”,其所包含的寓意及其文化内涵也迥然不同,各自形成了独特额的狗文化观,本文主要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