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TV电视系统安装哪家好

IPTV电视系统安装哪家好

IPTV电视系统安装哪家好
IPTV电视系统安装哪家好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IPTV 已经在公众中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包括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设备商、终端厂商在内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在积极推动IP产业的发展。那么IPTV电视系统安装哪家好,以及IPTV电视系统都有哪些好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IPTV电视系统安装哪家好?推荐郑州云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云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楼宇智能系统、家居智能系统、弱电智能化系统等多种技术系统的集成设计、工程安装以及技术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高质量的施工、周到的技术服务和专业的经营理念,赢得广大客户信任和大力支持。

最近,IPTV被国内外普遍认为是“三网融合”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杀手

级”业务。与非交互型的数字电视相比,IPTV因具有IP网的对称交互优势,具有十分灵活的交互特性和优势,这主要体现在:

首先,IPTV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内容服务。数字电视依赖广播电视网向用户提供电视节目,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点播节目制作公司预先提供的电视节目,实现个性化收看。而对于IPTV来说,电视节目只是它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目前电信部门可以提供如下三类IPTV业务:电视类业务、通信类业务以及各种增值业务。电视类业务有广播电视、点播电视、个人视频录制等;通信类业务主要有基于IP的语音业务、即时通信服务、电子邮件、电视短信等;增值业务主要包括电视购物、互动广告、网络游戏、电子理财、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其次,IPTV真正实现了互动。数字电视优于模拟电视,在于它弥补了电视线性传播的劣势,使受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能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选择,部分地实现了互动。数字电视对于模拟电视的许多技术革新,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虽然数字电视通过设置一定的菜单供用户挑选,可以实现用户简单的互动,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种交互式服务。

IPTV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在于,它的数据传输和接收完全依靠IP网络,通过采用广播、组播、单播等多种发布方式,可以非常灵活地实现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计费管理、节目编排等多种功能,这使得IPTV不仅能实现受众观看节目的个性化需求,而且受众也可以参与到电视节目中来,与电视台一起完成节目。

最后,IPTV解决了传输的灵活性问题。数字电视应用电路交换的形式,通过一个固定的通道,把视频内容传过去,还属于原有的广电传输模式。而IPTV 是在传输的过程中把视频内容按IP协议封装成数据包来传,如此一来就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动态适应不同的需求,灵活解决网络传输的问题。如果用户的频带宽,就可以压缩率低一些、传的包多一些,质量就会好一点;如果不要求节目有太高的清晰度,那可以压缩率高一些、包少一些,画面质量稍微差一些。IPTV电视系统安装哪家好?那就选择郑州云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上就是关于IPTV电视系统安装的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关注我们的更多文章。

有线电视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有线电视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1、安装施工工艺 1)按有关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施行。 机房设备连线排列整齐有序,以利调试、维修、除尘保养等。信号线与电源采用正交排列,避免干扰。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 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 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 ①?明装: a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②暗装: 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颜色与墙面相同。在木箱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 固定。采用铁箱结构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 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

3)用户终端安装 ①.检查修理盒子口: 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应及时检修平整。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见图3-74所示。 ②?结线压接 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 ~ 150mm 的长度,然后把25mm 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 , 留出3mm的绝缘台和12mm 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Q卡压牢铜网套处见下图: ③.固定盒盖 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75 Q (也有300 Q),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阻抗为75 Q,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同时调整好面板再固定牢固。 3、调试和试运行 在系统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基础上,负责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 及试运行工作 3.1.前端设备调试 1)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200-94 ~F~ ~A1~前言 中华人民国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Technical code for regunation of CATV system GB 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的通知 建标[1994]19 号 根据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 50200-94为强制性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 ~A2~1 总则 1.0.1 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

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2.1 射频同同轴缆。 1.0.2.2 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 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 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 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A3~2 系统的工程设计 ~B1~2.1 一般规定 2.1.1 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 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 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2.1.2 传输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FH)、超高频(UHF)直接传输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式或邻频传输式。 2.1.3 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 2.1.4 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法及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放线→管槽安装→穿线放缆→放大器安装→终端插座、分配器及分支器安装→系统调试→工程交验 2.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工艺及措施 现场定位测量 按照施工图中的设备、线路位置,进行现场实地测量安装支、吊架均属标准件,其长度往往不能满足安装位置的要求,需要现场测量实际尺寸,制作必要的支架、吊架,将标准支、吊架安装在自制支、吊架上。测定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钢管的敷设位置,支、吊架安装固定位置,确定敷设方位,测量具体尺寸,画出支、吊架草图,测出桥架、金属线槽三通、弯头等尺寸,以便进行施工材料选购订货。 支、吊架加工制作: 首先根据支、吊架设备的重量,选用适当的型材,如角钢或扁钢。按照现场测绘的尺寸进行加工,支架、吊架应焊接牢固,外观尽量美观,加工完毕的支、吊架及其他附件均应除锈,除锈干净后涂一遍防锈底漆,再涂两遍色漆,油漆颜色要和设备颜色或建筑物的颜色一致。 线路敷设 信号线路不宜与强电线路同管或并行敷设,走线方式及要求应符合下表。

大器 的安 装, 在各 视频 电缆 敷设 完 毕, 电源 线引入室内,接地线已敷设完毕,室内的地面施工完毕,粉刷和装饰工程已经结束,可进 行。 设备配接线 电缆由监控台、柜底部引入地槽,电缆离开机柜弯点10cm处开始成捆绑扎,根据电缆 的数量每隔200~400cm绑扎一次。所有电缆整根都应逐根标示明显永久性标志,以区分电 缆去向和传输信号。 引入室内或引出室外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弯,以免雨水顺电(光)缆 流入设备或监控台、柜。 视频电缆传输的电平信号很弱,其接续不但要求可靠牢固,同时不能使信号衰减太大, 连接处不允许扭接,要进行焊接,端头接续插头是,线芯和屏蔽层均应焊接在插头上,插 头不但要与设备插座相配套,还要与电缆外径相配套,插头插入设备插座后,用插头外套

某医院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汇编

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综合楼弱电及系统集成工程项目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 . (3) 1.1 工程概况 (3) 1.2 系统概况 (3) 1.3 用户需求分析 (3) 1.4 系统信号源 (4) 1.5 遵从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4) 2、系统结构与配置 .................. .. (5) 2.1 系统结构 (5) 2.2 系统说明 (6) 3、系统功能描述 ..................... (6) 3.1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功能 (6) 3.2 卫星电视系统功能描述及机房技术要求. (6) 4、系统性能及技术指标 .............. . (8) 4.1 系统技术性能指标. (8) 4.2 系统前端 (10) 4.3 传输分配系统 (10) 4.4 用户终端盒 (10) 4.5 系统设备工作环境. (10) 4.6 设备技术指标 (11) 4.6.1 分配器 (11) 4.6.2 分支器 (12) 4.6.3 终端电阻 (12)

4.6.4 设备箱 (12) 4.6.5 解调器 (13) 4.6.6 混合器 (14) 4.6.7 用户终端盒 (15) 4.6.8 同轴电缆与接头 (15) 4.6.9 射频放大器 (15) 4.6.10 无源器件 (16) 5、其它必须的内容 (17) 5.1 系统调试 (17) 5.1.1 系统调试所需仪器 (17) 5.1.2 系统检验设备 (17) 5.1.3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7) 5.1.4 系统调试 (17) 5.2 系统供电及接地. (17) 5.3 竣工验收 (18) 5.4 附表—涉外宾馆等单位申请接收的境外卫星电视收费表(2008) 18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法及措施

(2)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法及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放线→管槽安装→穿线放缆→放大器安装→终端插座、分配器及分支器安装→系统调试→工程交验 2).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工艺及措施 ①现场定位测量 按照施工图中的设备、线路位置,进行现场实地测量安装支、吊架均属标准件,其长度往往不能满足安装位置的要求,需要现场测量实际尺寸,制作必要的支架、吊架,将标准支、吊架安装在自制支、吊架上。测定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钢管的敷设位置,支、吊架安装固定位置,确定敷设方位,测量具体尺寸,画出支、吊架草图,测出桥架、金属线槽三通、弯头等尺寸,以便进行施工材料选购订货。 ②支、吊架加工制作: 首先根据支、吊架设备的重量,选用适当的型材,如角钢或扁钢。按照现场测绘的尺寸进行加工,支架、吊架应焊接牢固,外观尽量美观,加工完毕的支、吊架及其他附件均应除锈,除锈干净后涂一遍防锈底漆,再涂两遍色漆,油漆颜色要和设备颜色或建筑物的颜色一致。 ③线路敷设 信号线路不宜与强电线路同管或并行敷设,走线方式及要求应符合下表。

④放大器的安装,在各视频电缆敷设完毕,电源线引入室内,接地线已敷设完毕,室内的地面施工完毕,粉刷和装饰工程已经结束,可进行。 ⑤设备配接线 电缆由监控台、柜底部引入地槽,电缆离开机柜弯点10cm处开始成捆绑扎,根据电缆的数量每隔200~400cm绑扎一次。所有电缆整根都应逐根标示明显永久性标志,以区分电缆去向和传输信号。 引入室内或引出室外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弯,以免雨水顺电(光)缆流入设备或监控台、柜。 视频电缆传输的电平信号很弱,其接续不但要求可靠牢固,同时不能使信号衰减太大,连接处不允许扭接,要进行焊接,端头接续插头是,线芯和屏蔽层均应焊接在插头上,插头不但要与设备插座相配套,还要与电缆外径相配套,插头插入设备插座后,用插头外套螺母应将插头插座琐紧。安装时应合理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按照每盘电缆的总长综合考虑,尽量减少中间接头。 监控室一般采用单相220V、50HZ电源供电,电源内部允许混入脉冲干扰脉刺(可控硅开关电源、电弧焊接脉冲刺等),否则要隔离变压器供电。 在配电箱中的电缆余量应为配线箱周长的二份之一,电缆应沿配线槽、或绑扎整齐敷设在配线箱内。若绑扎配线时,每10cm绑扎一次。 ⑥地、供电、屏蔽、布线及防雷措施 系统的供电及接地好坏直接影响系统干扰能力,总的思路是消除或减弱扰,切断干扰的传输途径,提高传输途径对于干扰的衰减作用,具体措施是:

卫星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卫星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1.4.1施工范围 1.机房前端设备的安装、调试。 2.传输系统的安装、调试。 3.天线安装、调试。 1.4.2施工程序 1. 施工准备阶段 A.在设计交底的基础上,施工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以确保今后施工的顺利进行。 B.根据安装要求和技术要求编制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C.编制材料需求计划,明确质量要求。 D.配套设备、材料在进工地现场前必须经过检验为合格品。E.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以书面形式使施工队明确施工内容,关键工序,关键设备的质量要求和操作要领。2. 施工阶段 .在天线安装之前,首先要将以上的天线基础施工完A.成。根据业主的要求在选定天线后,将天线的基础图纸提供给土建单位,由土建单位进行天线的基础施工。天线基础预埋螺丝的尺寸、位置,天线基础的方位在土建施工中很重要,因此在施工中与土建的密切配合是很重要的。 B.天线的可靠接地,避雷问题也是施工中要注意的。要求

天线底座与大楼避雷带焊接牢固,作到安全接地。 3. 收尾阶段 A.工程的小范围的完善与改进。 B.做好资料的整理,测试数据的汇总。 4. 施工系统图 施工准备→配合基础的预埋→管道或桥架的安装→ 系统穿线→传输系统设备安装→共用天线安装→前端机房设备的安装→天线调试→ 前端设备调试→传输系统调试→总体调试→ 交工验收 1.4.3主要施工方法 根据提供的天线基础图纸进行基础施天线基础施工:.1.工,天线基础预埋螺丝,基础铁板的安装位置、方位要求准确。天线预埋铁与避雷带相焊接。 2.前端天线的安装: A.天线与地脚螺丝可靠连接。 B.天线抛物面的安装,面与面之间采用对鞘螺丝牢固连接。C.天线馈源支架安装与抛物面中心垂直,调整好馈源焦距,使之达到接收图像的最佳效果。 3. 前端机房设备的安装: A.所有设备全部安装在标准机柜内,机柜可靠接地。B.设备与设备之间安装时保持一定的距离,达到通风的要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1、安装要求 承担有线电视机房内机架及所有电视设备的安装及线缆接驳,要求线缆走向清晰,走线整齐,设备排列合理美观。 充分利用提供的管道和电缆支架敷设CATV干线电缆并有效地接续。所有接口均在地面上,不得留在地下管道处,系统设置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 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各垂直,水平电缆走线槽桥架,引下线铁管,进行电缆穿敷。 负责对大楼内的有线电视分接箱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线缆接续以及终端盒的安装和接续。 2、安装施工工艺 1)按有关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施行。 机房设备连线排列整齐有序,以利调试、维修、除尘保养等。信号线与电源采用正交排列,避免干扰。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 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 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①.明装: a 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φ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 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②.暗装: 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颜色与墙面相同。在木箱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采用铁箱结构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 3)用户终端安装①.检查修理盒子口: 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应及时检修平整。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见图3-74所示。 ②.结线压接 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留出3mm的绝缘台和 12mm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Ω卡压牢铜网套处见图3-75所示。 ③.固定盒盖 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75Ω(也有300Ω),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阻抗为75Ω,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同时调整好面板再固定牢固。 3、调试和试运行 在系统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基础上,负责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及试运行工作。 3.1.前端设备调试 1)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 接入有源放大型混合器输入端,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2dB左右。 2)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接衰减器),调整混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2dB内。 3)调整交、互调干扰: a 混合器输出端与线路放大器输入端相接,以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出电 平。 b 放大器输出端接一电视接收机观察: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Technical code for regunation of CATV system GB 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的通知 建标[1994]19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 B 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 ~A2~1 总则 1.0.1 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 2.1 射频同同轴缆。 1.0.2.2 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 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 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1.0.4 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A3~2 系统的工程设计 ~B1~2.1 一般规定 2.1.1 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 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 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2.1.2 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FH)、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 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 2.1.4 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 2.1.5 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 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 2.1.5.2 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 2.1.5.3 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Ω。

(技术规范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19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目次 1总则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3接收天线 2.4前端 2.5干线传输 2.6分配网络 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10供电 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2接收天线 3.3前端机房 3.4干线架设 3.5支线和用户线 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3.7系统的调测 4系统的工程验收 4.1一般规定 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4.3系统质量的测试

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4.5验收文件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1总则 1.0.1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2.1射频同轴电缆。 1.0.2.2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HF)、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 2.1.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 2.1.5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 2.1.5.2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2.1.5.3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Ω。 2.1.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35℃;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19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 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 目次 1总则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3接收天线 2.4前端 2.5干线传输 2.6分配网络 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10供电 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2接收天线 3.3前端机房 3.4干线架设 3.5支线和用户线 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3.7系统的调测 4系统的工程验收 4.1一般规定

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4.3系统质量的测试 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4.5验收文件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1总则 1.0.1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2.1射频同轴电缆。 1.0.2.2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HF)、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2.1.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2.1.5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2.1.5.2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2.1.5.3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Ω。 2.1.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35℃; 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10~+55℃; 室内工作的设施:-5~+40℃。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有线电视施工合同新通用版

合同编号:YTO-FS-PD621 有线电视施工合同新通用版 In Order T o Protect Their Own Legal Rights,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Negotiate And Reach An Agreement, And Sign Into Documents, So As To Solve Dispute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mmon Interest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有线电视施工合同新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合同文件可用于合作多方为了保障各自的合法权利,经共同商议并达成协议,签署成为文件资料,实现纠纷解决和达到共同利益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有线电视施工合同范文1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就本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有线电视工程位置及内容: 施工地点:乙方负责甲方区路号工程,供栋户住宅。 施工内容:需乙方逐户进行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交付使用后的维护任务。 二、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总天数:天: 三、质量标准与质保期 工程质量标准: 质保期:工程完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年 二、甲方责任: 1、按照青政发〔2001〕37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强城市新建住宅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通知》中规定的配套范围,负责提供有线电视工程设计的必要图纸。(建筑管网综合图、电图) 2、如工程需办理市政报批手续,负责到市规划局市政处办理道路图纸报批手续,需要乙方配合的,乙方因予以积极。 3、按照青建规字〔2002〕24号《关于加强有线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管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意见》中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负责为小区楼栋内有线电视系统安装箱盒、预埋线管(预埋管内需穿铁丝)和接地线的施工,并保证管道畅通,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4、负责在有线电视1号箱内单独敷设1.5平方电源线并引入220V/50HZ交流电,电源由本单元电表前引入,增加电表,配合乙方与物业公司签订用电协议。 5、为保证有线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甲方必须到乙方处购买楼内有线电视器件箱,乙方负责终身维护。否则,乙方不给予穿线施工及开通信号等,由此产生的后果,由甲方负责。 6、甲方负责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提前向乙方提出有线电视工程的施工时段,便于乙方安排施工。 7、在乙方工程完成后,甲方应承担有线电视设备及线路的保管任务。截至乙方开通信号前,有线电视设备发生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工艺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工艺 1、安装要求 承担有线电视机房内机架及所有电视设备的安装及线缆接驳,要求线缆走向清晰,走线整齐,设备排列合理美观。 充分利用提供的管道和电缆支架敷设CATV干线电缆并有效地接续。所有接口均在地面上,不得留在地下管道处,系统设置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 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各垂直,水平电缆走线槽桥架,引下线铁管,进行电缆穿敷。 负责对大楼内的有线电视分接箱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线缆接续以及终端盒的安装和接续。 2、安装施工工艺 1)按有关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施行。机房设备连线排列整齐有序,以利调试、维修、除尘保养等。信号线与电源 采用正交排列,避免干扰。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 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 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 ①. 明装: a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 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 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 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 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②. 暗装: 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颜色与墙面相同。在木箱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采用铁箱结构,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1.1 施工控制的重点和施工技术措施 1.1.1 前端系统的安装 有线电视系统的规模决定了前端系统的规模,对于XXXXXXXX的中大型前端设备,一般都配有机架,甚至控制台,通常都配有安装说明书,不管采用哪个厂家的何种型号的产品,对于前端设备和控制台的安装,都应符合以下要求: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标准机柜与控制台定位。 机柜和控制台到位后,应进行垂直度调整。几个机柜并排在一起时,两机柜间的缝隙不得超过3mm。 1.1.2 主干部分铁管线路、箱、盒的敷设 箱、盒支架埋件测位:根据施工图纸,按已弹好的水平线、墙厚度线等测定位置,并弹线划出标记。 剔槽、打洞、钢板钻孔:按已划好的标记剔槽、打洞或钻孔:预制圆孔板及预制板打灯位洞时,应由下往上打,然后在上面扩孔;需固定在钢筋上的箱、盒安装好卡铁。 管路固定:暗敷设管路在距箱、盒0.5m以内和每隔1m左右用铁丝与钢筋或结构绑扎固定;明敷设管路用卡或卡具按规定距离与支架或结构固定。 地线连接:使用专用接地线卡应压接牢固。 箱盒位置正确,固定可靠,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排列整齐。穿过变形缝处做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有保护层。 1.1.3 放大器、分支器的安装 放大器的安装应牢固,并充分注意防雨、防尘和防腐蚀。

分支器的工程安装有明装和暗装两种。 系统输出口有的带串接单元,有的即是终端盒,使用时注意分清,对于只有一墙之隔的相邻两户的穿线管和接线盒,常常采用带串接单元的输出口。 1.2 施工中的难点 系统调试是有线电视工程的最后工序,除了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安装的正确性外,需要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精心调整并使各个部分达到最佳组合。主要包括前端和机房设备的调试、干线传输的调试和分配网络的调试。 1.2.1 前端和机房设备的调试 前端和机房设备的调试包括宽带放大器、解调器、有源混合器等设备的调试。根据前端设备设计组合图,检查各设备连接是否正确,各连线有无断路、短路,各接插器是否装配良好,然后通电。 前端主要调试内容包括:(1)各设备的输入输出电平和调试;(2)有源器件AGC功能的调整;(3)邻频前端中的图像伴音载波功率比调整;(4)各频道间电平差的调整;(5)各部件最佳工作状态的调整。举例如下: 调制器的调整应使调制度适当。调制度过大容易出现负像,调制度过小,图像暗淡,不清晰。伴音的输入调整也不能调得太大,否则会干扰邻频道图像。最简单的方法可把监视器的音量开到最大,调整伴音输入电位器到中间位置,听得声音不刺耳即可。 1.2.2 干线传输的调试 干线传输的调试主要分两步:干线放大器的调试和调整分配网络输入端电平。 1)干线放大器调试 干线放大器调试的应注意: 输出电平应满足最末端用户电平的要求; 调整电平的平坦度,要求高端及低端电平的输出功率基本相等。

有线电视施工 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有线电视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大全 有线电视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为保有线电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网络的安全、优质、加强有线电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程序而制定本制度。一、在街道、公路、机耕道上、架空电缆接头处施工,在地沟、杆坑、拉线... 为保有线电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网络的安全、优质、加强有线电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程序而制定本制度。一、 在街道、公路、机耕道上、架空电缆接头处施工,在地沟、杆坑、拉线洞、手孔井、人孔井的处所,都必须设立信号标志。二、在工作进行时,制止非工作人员走近工作区。注意禁止接近和触碰下列事物: 1.揭盖人孔井或立杆吊架以及悬挂物。 2.正在使用的绳索、滑车、紧线钳以及其他料具。 3.使用着的各种机械设备:起重吊车、抽水机、机械绞盘机等。三.1.跨越铁路时,最低线路距轨面为7.5米; 2.跨越公路和市区马路时,最低线路距路面为5.5米; 3.线路在人行道上时,最低线路距路面为 4.5米。 4.与供电线接户线的距离不少于0.6米; 5.与市区树木的树枝隔距不少于1.5米。 6.架空电力导线与有线电视线路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少于最高杆塔的高度。四.电力线有防雷保护装置时,线路与电力线之间最小隔距是:一千伏以下为1.25米;1-10千伏为2米;20-110千伏为3米;154-220千伏为4米。五.线路与强电力线交叉时,交越角度最好为90°角,一般应不少于45°角。六.患有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不得从事高空作业。七.施工中禁止饮酒及酒后施工。八.登高工作前应检查脚扣、保安带、梯子、高凳、人字梯是否安全完好。九.检查脚扣的完好要达到三条要求: 1、勿使脚扣过于滑钝或锋利 2、脚扣皮带必须坚韧耐用 3、脚扣登板与钩处必须铆固十.上杆前必须检查电杆、角杆拉线是否安全、牢固、不腐朽,附近地区是否与电力线、其他通讯线有接触之处,或有无其他障碍物。十一.上杆时要穿带安全帽、脚扣、保安带、绝缘胶鞋。脚扣大小要合适,保安带各扣套要扣妥;皮带头要穿过皮带上的小圈。十二.上下电杆和梯子时不准两人同时上下同一根电杆和同一个梯子,不准随手携带笨重料具。十三.上到杆顶时应将脚扣搭固,保安带应放置于距杆梢50公分的下面,扣好保安带环,才可开始工作。十四.站在杆上或建筑物上工作时,要注意不要用抛掷方法传递料具。杆下人员应距电杆2米以外处,防止坠落物具伤人。在杆上紧线时,不要用力过猛,将线崩断伤人。十五.遇有恶劣气候或雷雨天气或风速在六级以上时,禁止在杆上、屋顶上或梯子上工作。十六.任何时候上电杆前都必须检查电杆根部是否牢固。十七.在楼房上装机引线时,窗外无走廊、晒台的,不要立或蹲在窗台上工作;如必须站在窗台上工作时,须扎保安带。十八.在房顶上作业移动时,在移动时,瓦房走尖,平房走边,石棉瓦走钉,水泥瓦走脊,楼顶内走梭,谨防塌陷坠落。十九.梯子靠在墙上、吊线上时,梯子上端的架靠点与下端的支撑点距离的1/3至1/4。当梯子靠在吊线上时,梯子上端至少应高出吊线30厘米。不能大于梯长1/3。梯子所靠支持物必须足够坚固,能承受梯上最大负荷。梯子下端必须架靠稳固,在打蜡,有油,有水等光滑地面应

有线电视放大器分配器安装方法

有线电视放大器、分频器作用及安装方法 一、有线电视信号要求: 1:信号强度 用户信号电平:60-80dBμV 信号电平低于60dBμV时,电视屏幕出现雪花点或杂乱的干扰条纹,信号电平高于80dBμV时,电视屏幕出现扭曲或浮雕状画面. 2:信号质量 载噪比:≥43dB 载噪比达不到要求,即使用户信号电平合适,电视屏幕出现的也只是一幅充满雪花点的干扰图像。 载波互调比:≥54 dB 载波互调比达不到要求时,表现为电视画面上产生斜网状干扰。 交扰调制比:≥46 dB 交扰调制比达不到要求时,表现为图像上产生垂直白条或两个图像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的串像现象。 注:信号质象在传输中不断下降,任何一个部件的接入都会降低信号质量。 二、有线电视信号放大器的主要作用: 1. 电视信号强度不够时,增强信号电平,减少屏幕雪花点。 2. 多台电视机同时使用时,补偿分支分配器的信号损耗,保证信号强度。 3. 远距离收看电视时,补偿电缆传输的信号损耗。(标准75-5 电缆750MHz/100 米的损耗约18 dB.) 三、使用效果欠佳原因分析: 1.使用效果不明显。 当信号电平强度达到规定要求,信号质量(载噪比,载波互调比,交扰调制比)的某项指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造成电视画面出现不清晰的图像时,装上电视信号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此时信号强度增强,但信号质量没有改变,由于信号强度在放大前已经达到规定要求,所以电视画面依然出现不清晰图像,使用效果不明显。 2.使用后图像反而变差。 当信号电平强度较强时(75-80 dB μV),信号质量的某项指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造成电视画面出现不清晰图像时,装上电视信号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较强的信号放大后,输出的信号电平超出放大器自身最大的输出电平,放大器工作于非线性区,非线性失真使系统中产生大量的谐波对图像造成严重的干扰,即载波互调比及交扰调制比严重下降,所以图像反而变差。 3.使用后图像好差颠倒。 当信号电平不同频段内偏差较大时(通常V段电平较强,U段电平偏低),信号质量基本满足规定要求,收看时部分频道清晰,部分频道雪花干扰。装上电视信号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后,原先清晰频道出现干扰,而原先出现雪花干扰的频道反而清晰,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原先清晰的频道信号电平较强,放大后失真产生谐波干扰图像,而原先有雪花干扰的频道由于信号电平不够,放大后信号电平达到规定的要求,图像清晰。解决这种现象的办法可以通过带斜率调整的放大器,将V段较强信号电平适当衰减后再放大,保证整个频段内信号强度平衡,使所有频道的图像清晰。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 9 9 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 994]19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 9 8 6 ] 4 5 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 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 9 9 4年3月11日 目次 1总则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3接收天线 2.4前端 2.5干线传输 2.6分配网络 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10供电 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2接收天线 3.3前端机房 3.4干线架设 3.5支线和用户线 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3.7系统的调测 4系统的工程验收

4.1—般规定 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4.3系统质量的测试 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4.5验收文件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附录E常用测试表格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1总则 1.0. 1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 计、 施工及验 收: 1.0. 2.1射频同轴电缆。 1.0. 2.2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 2.3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 规定。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 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 0 0dB时,可采用甚高频 (VHF )、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 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 y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 2.1.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 2.1.5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 2.1.5.2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 2.1.5.3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 Qo 2.1.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一40?+35C; 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一10?+55C; 室内工作的设施:一5?+40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