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收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罗治强(1977—),男,安徽芜湖人,硕士,工程师,从事电网调度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E -mail:luo-zhiqiang@https://www.doczj.com/doc/103870471.html,

活动,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和过程控制;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强化电网运行调度,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深入排查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与隐患,切实做到“三个百分之百”;组织安全生产诊断分析,深入推进反事故斗争;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克服自然灾害、电煤供应紧张、负荷大起大落、历史罕见秋汛、电源集中投产等不利因素,取得了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圆满完成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调试、奥运保电和迎峰度夏度冬等重点工作,确保了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08年,除去冰冻雨雪灾害和地震灾害影响,

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随着对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加强和反事故斗争的深入开展,电网事故总数有所下降。据调度口径统计,2008年国家电网范围内发生对电网影响较大的故障54起(2次灾害各算1起,下文同此),比2007年(69起)下降21.74%。其中,220kV 及以上厂(站)全停13起,220kV 及以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网架结构不断得到加强。调度系统管理的精细化,运行方式安排的更加合理,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更加深入,在客观上减小了电网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2008年各类因素引发的电网事故数量均较往年有所减少,全年事故总量也明显下降。

2008年电网事故类型与近年来的情况基本相

似。其中对电网影响较大的“220kV 及以上发电厂、变电站全停”故障以及“220kV 及以上母线停电”故障数量占事故总量的半数以上,局部地区特别是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电网结构薄弱的地区,比较容易受到局部恶劣天气或单一设备故障的影响,局部小电网解列事故和变电站全停事故时有发生。此

图1

2008年电网各类型故障所占的比例

Fig.1The proportion of each type fault in power grid in 2008

罗治强等: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

第5期电力系统

外,重要发电厂全停、受恶劣天气影响导致跨区送电系统断面破坏等严重威胁电网稳定运行的“其他”类型事故也占据了相当比例。2004—2008年国家电网故障统计如表1。

22008年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

排除2次罕见重大自然灾害影响,2008年全年

电网总体运行情况较好,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员违章作业仍是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三大主因。按事故原因分类统计,共发生自然灾害引起的电网事故

15起,占全部的27.78%;发生26起由设备故障引

起的电网事故,占全部的48.15%;发生7起由人员责任引起的电网事故,占全部的12.96%;发生6起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电网事故,占全部的11.11%。近

5a 来的事故原因分类比较如图2所示。

2.12次严重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自然灾害一直是危害电网安全,尤其是电网设

备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且近几年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逐年增强,危害逐年增大。2008年因自然灾害、恶劣气候引起的突发事件和电网故障共计15起,比去年减少3起。

2008年上半年,我国中南部地区电网、四川地

区电网先后遭受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特大地震灾害侵袭,灾区电力设施在灾害中损毁严重,主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电网损失历史罕见。

2.1.1

华中、华东电网“1·10—2·5”受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

受全球气候拉尼那现象影响,1月10日—2月

5日,华中、华东地区遭受50a 来最严重的冰雪灾

害,灾害影响到华中和华东电网的全部省市,其中湖南、江西和浙江受灾最重,冰雪持续天数、积雪深度、冰害范围、影响程度等均超过历史纪录,电力线路倒塔、断线等严重损毁情况普遍发生,江西电网5次与主网解列,福建因联络线中断孤网运行,湖南、江西、浙江的500kV 主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公司

35kV 及以上变电站累计停运884座;停运输电线路15284条,其中35kV 及以上线路1611条;损毁杆

塔184074基,其中35kV 及以上杆塔7200基。公司经营区域内37个地市的545个县(区)供电受到影响,其中80个县(区)供电几乎全部中断。

2.1.2“5·12”四川汶川地震对电网造成破坏

2008-05-12T14∶28∶04,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自

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公司经营范围内共有四川、甘肃、陕西、重庆4个省级电网、23个地市的110个县、1885个乡镇、18046个行政村供电受到影响,累计停电用户525.36万户。地震发生时,国网送南网的江城直流系统江陵站因换流阀振动导致双极跳闸,损失送南方电力187万kW ;华中、西北电网分别下降约550、230万kW ;四川电网负荷由1185万kW 下降至754万kW ,降幅达36.3%,共有21座水电厂与系统解列,甩出力205.8万kW ;

4座火电厂与系统解列,甩出力106万kW ;220kV

及以上主变压器跳闸21台。在这次地震中,公司

35kV 及以上变电站停运245座;停运线路3322

条,其中35kV 及以上线路370条;倒塌房屋19005栋(间);损毁机器设备58611台(套)。岷江流域6座水电站受到严重损坏。

这2次自然灾害历史罕见,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远超电力设施建设抵御自然灾害标准,电力设施在这2次灾害中受损严重,部分地区电

网甚至遭到毁灭性破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有序供电遭到严重破坏。

2.2局部恶劣天气对远距离送电走廊造成较大危害

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几年夏季局部地区突发性

极端气候现象时有发生,且发生时间短,发生区域集中,破坏力强。由于我国特殊的能源格局分布模式,远距离跨区输电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这种送电方式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经济效益高,但途经地势地貌复杂,沿途发生突发性极端气候的几率大。而且远距离跨区送电通道内线路多采用同杆并架或紧凑型输电线路,送电走廊相对集中,输电系统受这种恶劣天气侵袭,易发生风偏、雷击、冰闪跳闸等事故,甚至造成送电断面全失,对表1

2004—2008年电网故障分类统计

Tab.1The fault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in power grid in

2004-2008

图2

2004—2008年故障起因分类比较

Fig.2The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of fault cause in

2004-2008

第42卷

中国电力电力系统

全稳定运行构成极大威胁。2008年,此类典型故障共发生2起,简要介绍如下:

2.2.1华北电网“8·21”500kV 万顺三回线跳闸

2008-08-21T16∶00,河北宣化局部地区出现雷

雨、冰雹及飑线风天气。16∶35—16∶37,华北电网内蒙古送出南通道500kV 万顺(万全—顺义)三回线相继故障跳闸,稳控装置正确动作切除达旗一、二厂、包头、国华准厂、丰镇、岱海电厂共8台机组,损失出力283万kW ,系统最低频率至49.88Hz 。

事故原因为局部地区飑线风造成线路风偏,对塔身放电,造成线路跳闸。

2.2.2东北电网“9·17”500kV 科沙双线跳闸

2008-09-17T19∶42,东北电网500kV 科沙I 、II

线(科尔沁—沙岭)故障跳闸,造成通辽II 厂、霍林河电厂送出通道500kV 阿科(阿拉坦—科尔沁)I 、II 线,霍阿(霍林河—阿拉坦)I 、II 线,通科(通辽II 厂—科尔沁)线停电;通辽II 厂、霍林河电厂、阿拉坦、科尔沁4个厂站500kV 系统全停;通辽II 厂5号机和霍林河电厂2号机跳闸,分别甩出力30.3、

53.7万kW ,东北电网低频49.64Hz 运行2min 。巡

线发现科沙I 、II 线共倒塔4基,塔头折断1基。

事故原因为通辽地区出现龙卷风、冰雹天气,科沙双线送电通道在恶劣天气中受损。

为应对恶劣天气造成的跨区送电断面全失这类电网故障,以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为主的各级调度机构积极应对,制定出详细可靠的事故预案,开展事故预想,尤其是对同杆并架线路及紧凑型线路输电通道,有针对性地实施反事故演习,建立起完善的应急制度,提高此类事故的应变处置能力。同时,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局部地区气候跟踪研究分析,对特殊地区特殊气候,有针对性地提高电力设施设计、建设、维护的标准,加强电力设施抗灾害能力。对于特别重要的送电断面,加装安全自动装置并完善动作策略,将事故的影响有效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保证主网的安全。

2.3设备故障是诱发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

2008年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电网事故共计26

起,是诱发电网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从历年电网事故诱因统计分析来看,设备故障的原因多样,而且十分隐蔽,不易发现,因此对于设备故障及隐患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电网公司针对设备故障加强了对运行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定期开展电网设备运行分析,不断加强设备运行监视,及时发现、诊断、处理设备隐患及缺陷,加大设备改造力度,应用新技术,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加强对同类设备的家族性缺陷的治理,有效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避免了设备故障发生。同时在厂站内开展安全分析,制订设备故、方法,尽可能将故障影响限制在有限范

围内。2008年设备故障引发的几起典型事故如下:

2.3.1安徽电网“7·3”220kV 恒兴变电站单母线停电

2008-07-03T16∶25,安徽电网220kV 恒兴变电

站(西开GIS 设备)220kV II B 母线因支撑绝缘子存在制造工艺质量问题,造成1号气室筒故障短路,II

B 母线母差保护动作,该母线上所有运行元件跳闸,

母线失压。故障发生前,恒兴变220kV I 、II A 、II B 母线并列运行。故障造成恒兴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跳闸,损失负荷5.7万kW 。

此次事故暴露出电网中一些一次设备的设计制造存在严重缺陷,而运行维护单位又缺乏对此类设备隐患的评估和认识,实际运行中未采取针对性的维护和改造措施,最终导致电网事故的发生。生产运行部门需在实际运行维护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的运行评估和技术改造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从而减少因一次设备故障引起电网事故发生的次数。

2.3.2

山西电网“8·9”220kV 太原第一热电厂机组全停

8月9日凌晨,山西电网220kV 太原第一热电

厂(简称太一电厂)发生一起机组全停事故。01∶45,太一电厂与山西省调通信、自动化联系全部中断;

02∶00—04∶00,太一电厂12~14号、16号机(3×30万+5万)相继停运,因其他机组正在检修,电厂机组全

停,共损失出力80万kW 。

事故原因为太一电厂13、14号机循环水泵2号电源电缆头爆炸,电缆沟起火,造成循环水泵双电源失电停运。

此次事故暴露出电厂电缆明显的设计缺陷,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等同沟同层敷设,防火封堵不足。经排查,部分厂站的电缆铺设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深入分析研究,采取合理防范措施,并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发现一项处理一项,切实消除安全风险。

2.4人员责任事故仍时有发生

2008年,因人员责任造成的电网事故共7起,

其中检修、施工人员责任事故占绝大多数。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一方面说明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设备维护量不断增加,潜在危险增多的情况下,对于运行、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单位在深入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安全活动流于形式,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松懈,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标准化作业不到位,安全责任事故屡禁不止。2008年几起典型的人员责任事故如下:

2.4.1华北电网“6·17”500kV 准格尔电厂母线停电

2008-06-17T10∶04,华北电网准格尔电厂唯一

外送通道500kV 准宁I 线(准厂—宁格尔)跳闸,电

罗治强等: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第5期电力系统

厂2号机跳闸,3、4号机手动从升压站解列,3号机带厂用电运行,全厂损失出力90万kW。事故前准格尔电厂500kV II母检修,事故后电厂全部机组从升压站解列,500kV I母停电。

事故原因为现场工作人员在进行准格尔厂准宁I线5013开关C相TA介损试验时,将TA二次绕组短接接地,导致C相分流,准宁I线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此次事故暴露了检修人员技术水平不够,不能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对于潜在危险分析不深入,标准化作业不到位等问题。各相关单位应当认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深入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认真实施全过程技术监督和管理。2.4.2华中(河南)电网“11·7”短时功率波动2008-11-07T17∶55/17∶57,三峡近区500kV斗江线(斗笠—江陵)出现明显功率波动,幅度从140万kW到200万kW,斗笠、江陵、葛换流站三峡安控装置报警。根据实测曲线,华中电网发生了功率波动,波动频率为0.599Hz,持续时间2min。在功率波动过程中,鄂豫、鄂湘联络线波动较大,湖北电网作为华中电网南北潮流的汇集地有较大的穿越功率摆动。

经调查分析,当时河南110kV新安电厂未经调度同意擅自并网,对华中主网激发振荡频率为0.6225Hz、阻尼比为3.33%的功率振荡。振荡发生2min后机组因功率波动较大解列,由于系统阻尼较强,在扰动源消除后,功率波动现象迅速消失。

此次事故暴露出涉网单位人员严重违反调度纪律,相关调度机构对于涉网单位人员培训、管理、监督不到位。需严肃调度纪律,加强自备电厂、小机组、地区小电网等的调度运行管理,加强对涉网单位人员培训力度,执行涉网单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2.5局部地区电网结构薄弱,稳定问题突出

由于电网建设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电压等级低,电源支撑点少,小地区电网与主网间多为单线串联,单线送电距离长,电气联系弱,安全稳定储备水平低,系统稍有扰动即会发生局部电网解列或稳定破坏事故。2008年第三季度,藏中地区先后发生4次造成局部电网解列的事故,新疆南部电网发生一起典型稳定破坏事故:8月30日,新疆南部电网因电源支撑点库车电厂1号机组无功控制模式不当,龟兹变电站电压由229kV左右瞬降至213kV,同时1号机有功功率由3万kW突降至1.2万kW,联络线功率进一步扩大,导致振荡发生。稳控装置按既定策略动作解列220kV台兹(台远—龟兹)一线、苏鹿(哈克苏—金鹿)线,造成220kV阿克苏变电站、龟兹变电站、库车电厂失压,阿克苏地区共计损失负荷28.6万kW;疆南电网、和田电网与主电网解列,引起系统静态稳定破坏事故。此次事故暴露出新疆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稳定问题突出。

为应对当前突出的电网稳定问题,首先要加快电网建设,完善网架结构,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其次,应深入研究安全稳定自动控制装置的配置,制定科学的控制措施,合理调节不同控制装置的配合环节,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将故障威胁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样问题在西藏、青海地区电网也十分突出,亟待解决。

2.6外力破坏事故有所增加

我国电网不断发展扩大,尤其是220kV及以下等级电网已经发展至空前规模,城镇地区电网日趋密集,受人为干扰因素不断增多,电网安全隐患增多,电网安全的不可控性增加。2008年,因其他原因造成的电网故障有6起,与往年持平,但因外力破坏造成的电网故障比例明显提高,且造成较大损失。

7月2日,上海电网崇明岛与长兴岛联网的110kV 海底电缆家长(陈家镇—长兴)线架空档因过往船只外力破坏跳闸,长兴岛电网与主网解列,损失负荷约10万kW;7月11日,湖北电网220kV徐巡一线因吊车碰线跳闸;9月13日,陕西电网330kV北郊变电站因人为盗窃破坏,造成站内主变跳闸,与北郊变电站相连的4个110kV变电站停电,损失负荷7.3万kW。

针对这类不确定性高、防范难度大的电网故障,各相关单位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安全巡视,提高电网运行的后备保障能力,制定可行的重要供电用户保障措施,确保对重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3加强电网安全管理工作

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总体势头良好,电网安全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公司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深化“百问百查”活动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和过程控制;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切实做到“三个百分百”;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强化电网运行调度,深入排查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与隐患,认真落实电网安全运行组织管理与技术措施;深入开展反事故斗争,建立常态机制,实现电网安全可控、在控、能控;认真总结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加强大电网安全稳定研究,提高电网分析计算和运行控制水平;加强完善调度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应急汇报制度,制定应急处理的组织和协调流程,防止了电网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200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电力安全生产面临更大压力。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三华”同步电网即将付诸实现,提高电网调度对电网运行的实际控制能力,

第42卷

中国电力电力系统

Analysis of state grid security in 2008

LUO Zhi -qiang,DONG -Yu,HU Chao -fan

(National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Beijing 100031,China )

Abstract:State Grid,which went through the test of the two severe disasters,the winter storm in early 2008and the Wenchuan earthquake,achieved the goal of ensuing the power supply in the 29th Olympic Games and meeting the peak power demand in summer.State Grid strengthened it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power security by the adoption of an all-process security management method in which all staff were involved.Many problems,such as crisis of coal shortage,natural calamity attacks and the changing social requirements,had been https://www.doczj.com/doc/103870471.html,bined with the security accidents,occurred in 2008,which were of great influence over the power,the attributes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for the accidents were analyzed.To address the new challenges of power production in the scenario of 2009,it is hoped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would focus on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strengthening power security management,and normalizing security procedures,to enhance the anti-fault capabilities of the power system.

power grid;fault analysis;security management

华”同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调度保障,是电网调度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为确保电网持续安全稳定运行,特别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安全指导和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百问百查”安全活动,将安全活动落到实处;强化安全生产流程,深入开展标准化作业,规范作业人员行为;坚持严格管理,用“三铁”反“三违”,杜绝“三高”现象,认真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对于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

第二,大力加强电网建设,夯实安全生产的物

质基础。坚强的网架结构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当前电网尤其是西部地区电网建设明显滞后,存在严重的网架布局不合理、网络结构薄弱问题。东部地区电网建设明显好于西部地区,但是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存在检修安排密集、局部地区改造集中、新设备调试投产集中等问题。相关规划、建设、调度机构应加快网络规划研究,监督电网建设进度和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电网运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针对不同电网的薄弱点以及电网关键点的安全稳定问题,深入分析研究,科学安排装设低频、低压减载装置以及解列装置,合理制定稳定控制装置策略,统筹安排工程进度、安排检修计划,减少局部电网解列事故和稳定破坏事故的发生。

第三,加快对大电网运行机理的研究,提高对大电网的驾驭能力。随着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胜利完成,全国互联电网格局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空前规模的“三华”电网即将在不远的未来实现。网络结构日趋扩大,系统电气联系日趋复杂,当前电网运行中电磁环网普遍存在,动态稳定及电压稳定问题突出,部分电网短路容量超标问题突出,低频振荡和功

率波动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日益复杂的新局面和日益提高的安全新要求,各级调度机构应积极准备,深入研究电网安全存在问题,加快建设电网在线安全分析预警系统,强化电网安全的科技支撑,深入加强“三华”电网运行的协同管理,确保地区电网和互联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四,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健康运行。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设备的维护力度,特别要加强对枢纽变电站、重载线路进行特巡,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防止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分析,推广状态检修等新的检修作业方法,切实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深入研究不同地质气候条件下电力设施的设计选型方案,必要时提高重点地区设备的安全防护等级,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第五,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认真总结抗冰、抗震抢险的经验,细化应急调度预案,规范应急报告制度,强化各级调度间、调度与厂站间的协调统一;推进备用调度建设,完善通信应急系统建设,改进和完善应急技术手段;强化专业人员应急值班制度,扎实开展反事故演习,检验多单位协调性和事故预案适应性,增强事故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赵

晔,罗治强,赵玉柱.2007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J ].

中国电力,2008,41(5):65-69.

ZHAO -Ye,LUO Zhi -qiang,ZHAO Yu -zhu.Analysis of national power grid security in 2007[J ].Electric Power,2008,41(5):65-69.[2]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网安全情况简报(2008年第1~12

期)[R ].2008.

National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The bulletin of power grid safety condition (No.1~12,2008)[R ].2008.

(责任编辑李博)

电力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的)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2009年7月6日 目录 1 总则 (5) 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6) 2.1 在电力线路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6) 2.2 现场勘察制度 (6) 2.3 工作票制度 (6) 2.4工作许可制度 (10) 2.5 工作监护制度 (11) 2.6工作间断制度¨ (11) 2.7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 (12) 3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2) 3.1在电力线路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2) 3.2停电 (12) 3.3验电 (13)

3.4装设接地线 (14) 3.5使用个人保安线 (15) 3.6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15) 4 线路运行和维护¨ (16) 4.1 线路巡视 (16) 4.2 倒闸操作 (16) 4.3 测量工作 (17) 4.4 砍剪树木 (18) 5 邻近带电导线的工作 (18) 5.1在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 (18) 5.2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 (19) 5.3 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 (20) 5.4 邻近高压线路感应电压的防护 (21) 6 线路施工 (22) 6.1 坑洞开挖与爆破 (22) 6.2 杆塔上作业 (22) 6.3 杆塔作业 (23)

6.4 放线、紧线与撤线 (24) 7 高处作业 (26) 8 起重与运输 (27) 8.1 一般注意事项 (27) 8.2 起重设备一般规定 (28) 8.3 人工搬运 (28) 9 配电设备上的工作 (29) 9.1配电设备上工作的一般规定 (29) 9.2架空绝缘导线作业 (30) 9.3装表接电 (30) 10 带电作业 (30) 10.1一般规定 (30) 10.2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31) 10.3 等电位作业 (33) 10.4 带电断、接引线 (34) 10.5 带电短接设备 (35) 10.6 带电清扫机械作业 (36)

电力调度中心职责

电力调度中心职责 1、负责编制电网调度运行相关制度和规程规范,具体实施电网经济运行、安全可靠地调度管理。 2、负责电网潮流计算,拟定公司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编制年、季(月)、日运行方式,制定重大节假日或迎峰度夏期间保电应急预案。 3、负责辖区内调度协议管理,参与新建和改建工程初设和接入系统审查工作。 4、负责所辖系统内无功补偿管理,发、输、配电可靠性管理,编制负荷曲线,开展电力电量平衡和考核结算。 5、负责制定发输配电设备设施检修期间的停电计划,组织具体实施。 6、负责编制公司电网年度继电保护整定运行方案,开展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继保与安全自动化系统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7、负责指挥电网内发电厂的调峰、调频和调压,科学分配需求侧负荷,处理电网异常运行工况、一般事故和故障。 8、负责公司调度技术装备一般故障及缺陷处理,解决通讯及自动化装备在生产运行中的问题。 9、设置片区操作班,负责无人值守变电站电力调度相关操作的远程处理。 10、负责公司各部门计算机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 11、负责公司各部门计算机的防病毒工作和计算机设备的简单维修。 12、培训、指导、管理和监督其他各部门信息化系统使用人员相关业务工作。 13、管理范围主要针对公司机关和发电厂内部程控交换机、电话及光端设备的维护管理。 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电力调度中心组织架构 主任 副主任 继保保护管 理岗通讯设备管 理岗 信息系统 管理岗 班长 调度员编制数(31人) 主任/1、副主任/3、继保保护管理岗/1、通讯设备管理岗/3、信息系统管理岗/6、班长/3、调度员/14

湖北电网运行情况分析(2011-2014)

2011年湖北省电力运行情况 来源:电力处 2011年,我省电力运行总体平稳有序,电力供应保障有力。全省电力行业抗击了三季 连旱和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经受了电煤资源与运力持续紧张、煤价飞涨以及火电企业全面亏损等特殊困难的严峻考验,在全国18个省市尤其是周边省市都在拉闸限电的情况下,资源禀赋最差的我省打赢了保电这场硬战、恶战、苦战,为全省“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截止年底,全省全口径装机容量达5314.08万千瓦,增长8.28%;全年发电量2101.67亿千瓦时,增长4.20%;全社会、工业用电量分别为1450.76、1046.01亿千 瓦时,同比增长9.04%、8.60%。 一、电力生产与供应难中求进,成绩斐然 全年发电形势复杂多变,省内主要河流全年总体偏枯,但“丰期不丰、枯期不枯”,火电增发对全省电力供应起主要支撑作用,煤价上涨导致火电企业普遍严重亏损。前三季度我省水电来水少,火电组煤难;四季度枯水期来水充沛,水电大发,火电被迫让路压至最小开机方式运行。从全年电力运行情况看,来水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电煤组运工作,也增大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困难。 (一)全口径发电量稳步增长,发电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全年全口径发电量2101.67 亿千瓦时,增长4.20%。总发电量居全国第7 位。不含三峡,全省发电1324.58亿千瓦时,增长12.58%,其中水电389.63亿千瓦时,下降4.36%;火电933.28亿千瓦时,增长21.12%。厂网密切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发电量计划(完成率100.35%),其中水电100.41%,火电100.28%。 (二)全年来水总体偏少,水电欠发严重。全年湖北电网统调水电厂累计入库水量约8500亿立方米,同比减少一成多,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春、夏季丰水期来水严重偏枯, 冬季枯水期却来水较丰;鄂西北汉江干流来水总量较多,其他水库来水同比减少一至二成。全年水电发电量1166.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35%,水电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55.51%,较去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主力水电厂中,除葛洲坝受益于三峡调节年发电量略增外,其他均不同程度减发,其中,三峡累计发电777.09亿千瓦时,下降7.31%;丹江41.08亿千瓦时,下降8.16%;水布垭、隔河岩分别为31.31、23.8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47%、4.13%,非统调小水电共计发电79.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97%。 (三)火电大幅增发支撑全省电力供应,发电量及设备利用小时数创历史新高,但煤价居高不下火电企业全面亏损。全年火电发电933.28亿千瓦时,增长21.12%;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5049小时,同比增加543小时,火电机组发电量和设备利用小时数均创历史新高,对全省电力保供工作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在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上升、煤耗下降的前提下,由于电煤资源及运力持续紧张,煤价居高不下,煤质普遍下降,广大火电企业“买市场煤,发政治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力支持全省保电工作。但由于火电机组“越发越亏”,企业自身经营十分困难。初步统计,全省火电企业本年度累计亏损18.5亿元。四季度以后,水情及用电需求有所缓解,加之全力组煤,统调电厂存煤最高达46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二、电力消费稳步增长,工业后发地市用电增速相对较高 全年电力需求前高后低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省用电持续保持两位数平稳较快增长,四季度后逐步放缓。从单月用电量绝对值来看,7月份全社会用电144.85亿千瓦时,工业用电108.16亿千瓦时,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7月份我省工业用电量首次过百亿。 (一)全社会和工业用电稳步增长,第一产业用电同比微降,第二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稳健,第三产业用电快速增长。2011年,我省全社会及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9.04%、

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措施研究

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电网运行方式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为了提升电网运行方式的经济性、 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注重对电网运行方式的综合管理,要重点管控电网运行中 的各个环节,从电网调度、继电保护、电网预警等方面,实现对电网运行方式的 综合管理,推进电网运行方式的安全高效、稳定与可靠。 关键词: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 引言 在我国的电网运行方式不断丰富多样的背景下,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可 靠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目标,而电网的综合管理则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了更好地实?F对电网运行方式的控制和管理,要基于其计算量大、整理繁杂琐 碎等特点,从各个方面实现对电网运行方式的综合管理。 1 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电能的需求量也 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使得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在电网 运行方式上进行综合的管理,对综合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电网运行管理涉及相关条件多 电网运行管理涉及很多的资料、管理方案以及别的检查维修手段,想要在全 部有关要素中选择出最适宜的管理形式进行电网运行的管理非常困难,进行电网 运行管理还必须要提供电网运行方式的报告,例如电网装置的检查维修、电网电 量设计和电网建设过程以及调度过程中的决策依据,管理人员对出现的问题都要 进行重视。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 给予高度的重视。 1.2 电网运行管理计算数据繁杂 电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会牵扯到很多部分的使用资料,例如电量所需资料、制造管理资料、装置情况资料、发电性能资料、检查维修设计资料等,这些资料 在电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都要非常清楚,进行精确的计算,电网运行繁多并且容 易出现差错,要认真进行管理。 2 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伴随着电力顾客对电能需求电的日益提高,各个区域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电网运行的装置也越来越完善,增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十分必要。 2.1 保证不同运行方式下电网的安全运行 由于电网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电网的运行管理只凭借当班的调度执行人员 进行调度已经无法完成和计算管理和协调工作。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方式会出现 不同的情况,因此,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其中,负荷和 运行状况以及季节变化都会对电网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电网运行方 式综合管理非常必要。 2.2 实现电网经济运行 电网运行需要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方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和分析,这样能够保 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调压 方式的落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方面要对运行方式 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要保证管理方式的最佳效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要保证 薄弱的环节都能进行保证,同时,要在管理方面进行不断的提升,这样能够保证 电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电业安全操作规程》

《电业安全操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结合电力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第2条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第3条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变、送、配、农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一切人员包括基建安装人员。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补充条文经厂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第4条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第5条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约两年一次。二、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且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三、学会紧急救护法附录G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第6条电气工作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温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参加带电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领导批准后方能参加工作。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干部、临时工等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对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电气工作人员工作前应介绍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和有关安全措施。第7条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第8条对认真遵守本规程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程者应认真分析加强教育分别情况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事故者应按情节轻重予以行政或刑事处分。第9条本规程

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收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罗治强(1977—),男,安徽芜湖人,硕士,工程师,从事电网调度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E -mail:luo-zhiqiang@https://www.doczj.com/doc/103870471.html, 活动,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和过程控制;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强化电网运行调度,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深入排查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与隐患,切实做到“三个百分之百”;组织安全生产诊断分析,深入推进反事故斗争;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克服自然灾害、电煤供应紧张、负荷大起大落、历史罕见秋汛、电源集中投产等不利因素,取得了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圆满完成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调试、奥运保电和迎峰度夏度冬等重点工作,确保了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08年,除去冰冻雨雪灾害和地震灾害影响, 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随着对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加强和反事故斗争的深入开展,电网事故总数有所下降。据调度口径统计,2008年国家电网范围内发生对电网影响较大的故障54起(2次灾害各算1起,下文同此),比2007年(69起)下降21.74%。其中,220kV 及以上厂(站)全停13起,220kV 及以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网架结构不断得到加强。调度系统管理的精细化,运行方式安排的更加合理,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更加深入,在客观上减小了电网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2008年各类因素引发的电网事故数量均较往年有所减少,全年事故总量也明显下降。 2008年电网事故类型与近年来的情况基本相 似。其中对电网影响较大的“220kV 及以上发电厂、变电站全停”故障以及“220kV 及以上母线停电”故障数量占事故总量的半数以上,局部地区特别是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电网结构薄弱的地区,比较容易受到局部恶劣天气或单一设备故障的影响,局部小电网解列事故和变电站全停事故时有发生。此 图1 2008年电网各类型故障所占的比例 Fig.1The proportion of each type fault in power grid in 2008

配电网闭环运行方式研究

配电网闭环运行方式研究 徐琳1,张群2,卢继平3,辜锡峰4王磊4张炜4 (1.绍兴电力局用电管理所,浙江省绍兴市312000; 2.绍兴市汤浦水库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312364; 3.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4.贵阳市供电局,贵阳 550001) [摘要] 目前,双端供电已成为常用的供电模式,但国内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方式。在倒负荷或检修时,通过合、解环操作来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合、解环操作必然会引起非故障线路不必要的停电,给用户造成损失。为了更加有效地减少停电范围和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增加供电量,可以采用配电网闭环运行方式。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使用户获得两个或更多个电源供电,在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的同时,也大大节省了投资。 [关键词] 配电网;环网;运行方式 Study on the Closed loop Operation Mod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XU Lin1,LU Jiping1,GU Xifeng2 wanglei 2 zhangwei2 (1.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 System Security and New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44,China; 2.guiyangpower guiyang550001,chian) [Abstract]At present, two terminal power supply has been the common mode. But closed loop design and open loop operation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domestic distribution network. When load is switched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maintained, power blackout time and range can be decreased by closing the loop or opening the loop so that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can be improved. But the operation would bring unnecessary blackout of normal line and consumers’ lost. In order to reduce blackout time and range and improv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increase the supplied power, closed loop operation mode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can be used. In the closed operation mode, the network resources could be full of use and it could provide two or more power source to the consumers. It can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reduces investment largely.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Loop Network; Operation Mode 1 简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的可靠与否将直接对用户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用户的损失就会减少,供电部门的经济效益也就会增加。但是,电力部门要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就必须改进生产技术或新建、扩建和改造现有的电力设施,增大系统容量,提高系统和设备的健康水平,因而也就必须增加额外投资[1]。本文在分析了配电网闭环运行的可行性,及其低投资的良好经济性的基础上,提出对配电网中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线路进行分段,并采用闭环运行方式的方案,这样就可以避免线路故障时,因倒换开关进行负荷转移而引起的不必要停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闭环运行方案及实例分析 配电网要进行环网运行主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根据配电网的供电现状,选择要进行闭环改造的线路及其闭环联接方式;二是对配电网的接线图及其设备数据参数整理得到其数学模型,进行基本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判断是否可以闭环运行,及改造前后电能质量是否有所改善;三是对改造后的线路进行保护装置动作值的整定和校验,并对闭环运行方式的故障处理和运行操作情况进行分析,论证改造后供电可靠性是否有所提高。 2.1 贵阳市供电局城南配电网基本情况

电力安全操作规程

电力安全操作规程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1条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载波产品的安全运行,结合电力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各分公司、办事处的技术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第2条各分公司、各部门、各办事处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充分监管,对存在隐患,可预测危险等应坚决杜绝现场作业人员违规操作。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对造成安全事故的相关领导,应坚决采取措施,做相应的违规惩处。第3条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东软相关产品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作中。以及用户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一切人员(包括基建安装人员)。 各分公司、各部门、各办事处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补充条文,经总公司相关领导批准后执行。 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第4条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 第5条东软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年一次)。 二、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具有经国家权威机构考试合格并颁发的《电工证》同时熟悉用电环境中的各种作业危险。 三、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第6条东软现场工作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现场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温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新参加现场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临时工等),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 对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现场工作人员,工作前应介绍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和有关安全措施。 第7条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

电力工程第二章例题

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的参数及等值网络 一、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 2-1 一条110kV 、80km 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 LGJ 线间距离为4 m ,求此输电线路在 40 C 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2-1 解: D m BjD ab D bc D ea 4 5.04m=5040mm 单位长度的电抗: 查表:LG J — 300型号导线 d =24.2mm 对 LGJ —150 型号导线经查表得:直径 d =17mm 31.5 mm 2/km =17/2=8.5mm 单位长度的电阻: 「 20 31.5 150 0.21 /km 「40 「20 [1 (t 20)] 0.2 1 [1 0.0036(40 20)] 0.225 / km 单位长度的电阻: 31.5 r 1 0.105 / km S 300 单位长度的电抗: c ……7560 X 1 0.1445lg 0.0157 0.42 / km 12.1 单位长度的电纳: 7.58 6 6 ― b 1 10 2.7 10 S/km 1 , 7560 lg 12.1 临界电晕相电压: D m U cr 49.3m 1m 2. .rig 于是 r =24.2/2=12.1mm r —150,水平排列,其 D m X 1 0.1445lg — r 0.0157 单位长度的电纳: 7.58 下 lg - r 10 5040 0.1445 lg 8.5 7.58 5040 lg 0.0157 0.416 /km 10 6 2.73 10 6S/km 8.5 R □ L 0.225 80 18 = -j1.09 W -4S - -j1.09 K)-4S X x 1L 0.416 80 33.3 B b 1L 2.73 106 80 2.18 10 4 S 习题解图2-1 B 2 1.09 10 4 S 2-2 某 220kV 输电线路选用LGJ — 300 型导线 ,直径为 24.2mm, 水平排列, 31.5 mm 2/km D m 3 6 6 2 6 7.560 m=7560mm 集中参数: 线间 18+j33.3Q —□- 距离为6 m ,试求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电抗和电纳,并校验是否发生电晕。 2-2 解:

电气运行状况分析报告

2*35000Nm3/h空分装置电气专业设备 运行状况分析报告 一、电气专业主要设备: 10KV配电系统装置两套,由33面杭州杭开电气有限公司的KYN28-12开关柜组成,配SIEMENS保护装置、SIEMENS真空断路器、大连互感器等。10KV高压无功集中补偿装置两套,补偿容量为2*7800KVar,由14面深圳三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压柜组成,配大连第二互感器生产的CKSC-72(144、108)/11-6串联电抗器、Hertz SKE5-064-400I(300I)并联电容器等。宁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SCB10-2000/10 干式变压器4台、QOSG-78000/10干式起动自耦变压器2台。低压配电系统装置两套,由24面杭州杭开电气有限公司的GCS抽屉柜组成,配SIEMENS断路器、ABB接触器等。苏州友明科技有限公司的加热器调功柜四面,直流系统装置一套。Schneider变频柜9面。SIEMENS 15100KW 1TV1-749-8AE02-Z型10KV电机2台。SIEMENS 2500KW 1RN4 560-2HE80-Z型10KV电机2台。ABB 2700KW AMI 560L2L BSH型10KV电机2台。佳木斯560KW YKK500-6型10KV电机3台。低压电机约52台,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20KW备用柴油发电机1台。二、安全生产情况 从2013年6月中旬送电至今,除了2014年8月16日10KV进线2132穿墙套管暴雨时放电,金川操作人员误操作使2129进线失电,1#空分设备停车(2#空分设备未运行);2014年9月16日10KV进线2129、2132穿墙套管台风暴雨时炸裂,1#空分设备停车(2#空分设备未运行);2014年4月11日后1#增压机电机差动隔时日动作停部分设备五次,但没影响给金川供

基于地区电网运行方式研究与分析

基于地区电网运行方式研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15T10:56:55.1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0期作者:丁晓辉 [导读]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用电需求,相继建成了大量的电源和电网项目。 (国网宁夏银川供电公司) 摘要: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提高电网企业经济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针对电网运行方式的现状及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区;电网运行方式;研究与分析 1电网运行方式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用电需求,相继建成了大量的电源和电网项目,大大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电力负荷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电力建设相对滞后于负荷的增长,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电网中仍有相当数量的老化设备,给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带来了隐患同时由于受电网结构的限制,电网内许多合环点的控制条件在正常运行中很难满足。 2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措施 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需要从设备、网络结构、调度管理等多方面着手进行,进一步挖掘电网运行的潜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管理,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尽可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具体的改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搞好无功电压管理 电网的无功平衡是电网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着电网的运行水平,也是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的重要手段搞好无功电压管理首先是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各变电站都应按要求配足无功补偿设备,不能因一时电压的高低而不配或少配电容器;对110kV及以下的变电站电缆线路较多时,在切除并联电容器组后,若仍出现向系统倒送无功,则应在变电站的低压母线上装设并联电抗器,以加大该变电站的无功负荷,达到无功平衡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也要配置合理,变电站内的无功补偿设备的单组容量不宜太大,如单组容量太大,那么在负荷较轻时,不投电容器,造成力率偏低,线损增大,投电容器,造成向网上倒送无功:在配置时应考虑负荷的发展,便于运行操作。然后是合理配置与选择变压器变比和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各电压等级变压器的额定变压比、调压方式(有载或无载)调压范围以及每档调压值,都应满足发电厂变电站母线和用户受电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并考虑到电力系统10~15年内系统电源建设和结构变化的影响发电厂升压变压器一般采用无励磁调压变压器,调压范围一般可选择±2×2.5%,高压侧额定电压为1.1倍的系统额定电压,对于地区小电厂来说,因上网线路短,为了便于同附近的降压变压器分接头配合,建议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调整为1.05倍的系统额定电压。其次是做好用户端的平衡,用户无功补偿设各的投人容量,应随用电负荷的大小增减,并维持一定的功率因数,不向电网倒送无功,做到无功就地平衡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的投人容量,应随时与本站所供的无功负荷相平衡,不得向高压侧电网倒送无功220kV以上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的投人容量和发电厂的无功出力,由调度部门按照系统调压要求和网络经济运行的原则实行最优分配。最后是积极采用无功、电压自动调节设备,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如用户安装的高低压电容器组,采用按功率因素以及电压自动投切方式;变电站的电容器组和电抗器组,采用按无功功率加电压闭锁的自动投切方式;变电站安装的有载调压变压器,采用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装置。 2.2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网络 首先,合理的网络结构是保证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建设中首先应对主要负荷集中地区的最高一级电压网络加强网络联系及电压支持,逐步形成一个坚固的受端系统采取潮流计算和分析可以为电网分析提供定量的理论指导,分析不同负荷、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网运行情况,可以提高运行方式调整的灵活性其次是优化低一级电压网络,实行分层供电,为了提高可靠性,可采用环形布置开环运行等结构方式,在正常和事故运行方式时,均能满足有关电压质量的要求合理确定环网的运行方式,在同一电压等级的均一网络宜采用合环运行以降低网损在同一电压等级的均一网络中,各段线路的R/x值相同,环网中功率分布与各段电阻呈反比,这时采用合环运行可取得很好的降损效果在同一电压等级的非均一程度较大的网络宜采用开环运行以降低网损非均一程度较大的网络中,包括电缆和架空线构成的环网截面相差太大的线路或通过变压器构成的环网等,其功率按阻抗成反比分布(功率自然分布),这时选择最优解列点采取开环运行,负荷调整适当对降损是至关重要的。然后是中、低压电网的供电范围应根据电压损失允许值、负荷大小、无功潮流及可靠性要求,并留有一定的裕度,尽可能使供电半径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后是要实时保证无功电源与无功负荷间的平衡。不但要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平衡,同时也要做好分层、分区及每个点(变电所)内的平衡;在规划建设时,无功电源应与有功电源同步进行:电力系统中应有足够的无功电源备用容量和补偿装置,并分散装设于无功平衡和电压调整比较敏感的变电所内。 2.3合理安排电网特殊及事故运行方式 首先,加强设备检修的计划性,检修、基建、技改、用电工程等应配合进行,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大力推广设备状态检修以及带电检修等,避免因设备检修而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频繁调整。然后,合理安排频率异常突发事件下的运行方式频率出现异常时,应该分不同的情况进行拉闸限电处理当频率低于49.1赫兹时,地调值班调度员变电运行值班员应主动迅速将装有低频减负荷装置应动而未动的线路拉闸当频率低于49.0赫兹时,地调调度员应主动按“事故拉路顺序”拉闸;当频率低于48.8赫兹时,各发电厂按本厂“事故拉路顺序”立即拉闸,当频率低于46.0赫兹时,按地调批准的“保厂用电方案”,各发电厂可自行解列一台或数台发电机带本厂厂用电和地区部分负荷单独运行,同时将其他机组自行从电网解列。最后是,合理安排电压异常突发事件下的运行方式。为了应对电压异常事件无功电源中的事故备用容量应主要储备于运行的发电机、调相机和无功静止补偿装置中,以便在发生因无功不足,可能导致电压崩溃事故时,能快速增加无功电源容量,保持电网稳定运行既有电容器又有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变电站,当电压低时,应先投人电容器,投人后,电压仍低,可再调整主变压器的分头,直至合格为止,电压高时,先停用电容器,电压仍高时再调整变压器分头电压出现异常时现场值班人员应利用发电机事故过负荷能力,增加无功出力以维持电压,同时报告所属调度值班调度员处理。 结语 随着环网变电站的增加,调度人员、运行人员的操作难度操作复杂性及操作风险显著增加,且操作时间明显延长,造成有效检修时间

电力电缆安全作业规程

电力电缆安全作业规程 1.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公司电气人员在电力电缆作业时的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电力安全操作规程》GB26860-2011 2.3国家能源局《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4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程》 3.术语与定义 电力电缆作业:电缆的敷设、制作及安装。 4.电力电缆作业安全作业规定 4.1开工前准备工作: 4.1.1应编制施工方案及“三措”,经审核批准后办理工作票;并进行现场复查措施; 4.1.2电力电缆作业应设专职安全监护人,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正确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4.1.3作业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向作业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代紧急情况下安全撤离路线及方法; 4.1.4根据电力电缆作业性质,工作现场做好设备、地面及周边其它设备的有效防护、隔离工作。 4.1.5现场所使用工器具、材料、备品备件等物件应放置要整齐有

序,通道应随时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清洁; 4.1.6检查所使用工器具安全可靠,无触及人身伤害的危险; 4.1.7检查所使用安全用具应检验合格; 4.2电力电缆作业前的安全措施: 4.2.1拉开电力电缆进线、出线电源开关(有操作电源的须将操作电源拉开、二次插头拔下,开关拉至检修位置); 4.2.2高压电缆电源开关拉开后,合上接地刀闸; 4.2.3在所拉开关操作把手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4.2.4在电缆作业现场设“在此工作”标示牌,周围应设置围栏或遮拦,并挂设安全警示牌; 4.3电力电缆作业安全作业规定: 4.3.1电力电缆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公司相关安全作业规程; 4.3.2起重、高空、动火、受限空间、易燃易爆品作业应按照《起重安全作业规程》、《脚手架安全作业规程》、《高空安全作业规程》、《动火安全作业规程》、《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规程》、《易燃易爆品安全作业规程》执行; 4.3.3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改变或现场安全措施及安全警示标; 4.3.4严禁进入作业区域以外的其它生产区域; 4.3.5工作现场工器具按定置摆放,随时清理垃圾和杂物,及时整理现场零乱物品,以免影响安全文明生产,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组网研究

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组网研究 作者:彭清卿,向力,卢长燕,邹国辉,孙炜摘要:综合考虑调度管理体制,探讨网络应用特性,有效分析了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组网需求。在综合电力通信的现状和深入研究目前IP技术的基础上,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组网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0引言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电网的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电网调度系统是引入数字化电网应用较早的领域之一。目前,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EMS)、调度员培训模拟(DTS)系统、电能量计量(TMR)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等。尽管在应用层面取得了实效,但在数据传输网络化方面,仍然是局部的、不完整的和初级的。因此,针对调度系统的特点,适应各应用系统的需要,建设满足实时性要求、安全可靠的数据网络,为调度各应用领域数据传输提供网络平台已成为当前调度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目前IP网络技术的深入分析,在调度业务需求和电力通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目前调度管理体制,结合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网络设计,提出调度数据网的组网研究方案,该方案将在工程实施中进一步优化。 1电力调度数据网要考虑的因素 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必须考虑调度数据业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组建调度数据网应考虑的基本要素。 1.1 数据信息是网络承载的主要业务 目前调度系统数据通信业务大致可分为2类,即以EMS、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等为代表的实时监控业务和以电力交易支持系统、调度日报传输、TMR等为代表的调度运行管理的相关业务。这两类业务的共同特点是以数据处理为主,周期性传输,所占用信道带宽不大。数据具有分布采集、分层传输、集中汇聚的特点。数据一般在调度对象(发电厂、变电站)产生,送至对其直接调度的上一级调度部门,处理后按需向更高一级调度转发。 1.2 实时性要求 实时监控业务的数据传输周期为秒级。例如按设计规定,遥测数据传送时间不大于3s,遥信数据变化传送时间不大于2s,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不大于4s,自动发电控制命令发送周期为3s~15s。这些实时性要求,除了数据网必须具有较短的延迟,还需要有优先级机制来保证这些时间敏感数据的可靠传输。 1.3 可靠性要求 实时监控业务除了反映电网运行工况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电气设备的投入和退出,下达功率调节命令,对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直接影响。这类业务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数据网络必须满足所承载业务可靠性的要求。在网络设计时应该考虑单点设备或通道故障时网络不分裂,不影响业务系统的数据传输。 1.4 安全性要求 调度系统相关业务的安全是调度安全生产的基础,部分业务具备实时监控功能,直接关系到调度生产安全,此类业务对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高要求。按照国家经贸委[2002]30号令《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以及“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承载调度业务的调度数据网应通过SDH/PDH的n×2 Mbit/s专线组建,实现与其他网络系统的物理隔离,成为调度业务可信赖的网络。 1.5 数据通道现状

电网运行情况介绍及工作安排

电网运行情况介绍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4年5月份,500kV武川变投运,新增武川变到察右中变双回线路,内蒙古电网500kV输送能力有所提高,各断面输送能力分别为:布乌+断面磴河断面1200MW、响布断面1200MW、坤德断面450MW、呼包断面3150MW、呼丰断面5000MW、内蒙外送断面4000MW。电网西部断面极限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乌海地区电力送出问题;500kV呼丰断面极限虽然增加500MW,但呼包断面极限只增加了150MW,电网西部装机富裕容量仍然不能送到呼市及以东地区,电力平衡依然困难。 一、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电网运行情况 内蒙发电机组容量的构成:截止2014年6月底全网统调发电装机容量4783万千瓦。其中直调装机容量4635万千瓦,火电机组装机容量3318.7万千瓦(燃煤机组装机容量3252万千瓦,燃气机组装机容量66.5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54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1129.6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133万千瓦。自备机组装机容量为696.7万千瓦,占直调火电机组的20.99%。 供电负荷运行水平: 1-6月份电网地区用电负荷最大1564万千瓦(6月17日),同比增加15.5%,最小1077万千瓦(1月31日)同比增加16.8%;网供(网供=全网发电-东送)最大负荷2259万千瓦(6月17日),同比增长13.3%,最小1780万千瓦,同比增长14%。

发电负荷运行水平: 1-6月最大发电负荷2622万千瓦(6月18日),同比增长10.13%,接纳风电769万千瓦(5月24日),同比增长8.41%。 二、存在问题 1、由于电网中东部地区(包括呼市、薛家湾、乌兰察布及锡林郭勒地区)电源点缺乏且东部地区负荷增长较快;西部地区(包头及其以西地区)装机容量富裕,负荷增长较慢,电网存在电源点分布不均衡、西部窝电的问题。中、东部地区在现有负荷基础上,中、东部机组开全方式且机组出力不受阻的情况下(不考虑风电和光伏出力),基本可满足中、东部地区及东送供电,但是没有裕度。一旦机组正常检修或发生非停,会造成电网中、东部地区供电及东送电力平衡困难。2014年1-7月,发生降低东送电力81次(7月份次数最多,23次),最大降幅2000MW;地区供电受限天数36天,最大受限电力1860MW(5月29日)。电网西部装机富裕容量仍然不能送到呼和浩特及以东地区,电力平衡依然困难。 2、内蒙古电网的电源结构比较单一,供热机组装机比例较高,导致供热期电网调峰能力不足。同时,自备电厂在全网装机中占比较大,自备电厂机组自发自用,不参与自由负荷波动调整,不参与全网日常调峰,严重影响电网调峰能力及新能源接纳。 3、风电受季节性的制约,不能作为电网常规电源使用,风电的大规模接入及其随机性、间歇性、难以准确预测给电网运行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策略分析 胡志全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策略分析胡志全 发表时间:2018-04-18T15:48:13.2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作者:胡志全孔运生李光明钱金锁吴新年郑金星 [导读] 摘要:电网运行方式是电网合理调度的基础保障,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良好运行的关键所在。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望江县供电公司安徽省安庆市 246200) 摘要:电网运行方式是电网合理调度的基础保障,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良好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对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对现今使用的电网运行方式进行改进,使电网运行更加有保障。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排方式;管理策略 1 引言 电网运行管理方式具有难度大、工作量大的特点,并且在其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方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力系统结构愈加复杂化,其运行方式也正在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式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的运行管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是充分提高电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 2 电网运行方式的类型 2.1 年度运行方式 年度运行方式就是对电网运行安排进行整年的统筹规划。一般在对电网的年度运行方式进行统筹和安排时,工作人员要以上一年的电网运行特点和问题为基础,结合当前电网与电源的投产现状、检修停电计划等,对目前的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合理的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对年度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安排,保证电网年度运行的稳定,加强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协调性和安全性。 2.2 月度运行方式 月度运行方式就是根据月度电力系统的负荷量预测实现对供电情况的预测,然后参照最终的预测结果对电网月度发电量以及停电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在进行月度运行安排时,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地用电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测,使月度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更加合理。 2.3 日度运行方式 与前两种运行方式一样都是对电网发电量和停电检修计划进行安排的过程。在进行日度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时,工作人员要对电网进行详细的检修,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后,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电网运行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能够更好地保证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良好状态。 3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原则 电网运行方式的主要原则有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其中安全性是运行方式安排中需要首先考量的问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主要是指设备的安全运行,这需要保证设备各项运行指标不超出本身的参数要求。可靠性是指电网在安排运行方式时保证本级、下级变电站与用户三方之间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主要是指电网在运行时频率、电压和功角三个方面的稳定性,其中功角的稳定性要求的是发电机同步运行的稳定问题,发电机的的稳定性可根据受到扰动的程度分为静态稳定、动态稳定和暂态稳定。这主要是指电网的稳定性,在设备的稳定性方面则指的是热稳定和动稳定。灵活性是指在不同的负荷潮流下需要不同的运行方式,保持较好的灵活性,满足负荷潮流不断变化的需求,并适应意外事故发生中负荷转移、调整的需求。经济性是指变压器及其电力线路的经济运行方式,运用实用性较强的节能技术能够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实现变压器的调整和电网的改造,利于降低系统地损耗率,以此促进电网经济效益的提高。 4 加强对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 4.1 改造电网的节电技术 对电网节电进行改造,目的是将电网的投资增加,按照当前的电网改造费用将电网供电容量增加,在对供电质量不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改造电网,进而实现降低线路损伤与老化的目的,从而把电力损耗降低,确保电网更加经济的运行。在改造期间,工作者要提升对变压器质量与性能的需求,按照城市与农村的用电情况,选择负荷不同的变压器。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供电网线与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也会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产生影响。就农村电网而言,公司需要加大力度控制电网计算机设备,从而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为电网的安全性建设和经济型建设而做出贡献。在整个电力总损耗中,供电电路线网与变压器的电力损耗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工作者需要按照专业性的技术科学的规划与分配网线与变压器设备,利用二者之间的优化与组合,进而将电力损耗降低。 4.2 合理安排运行设备的检修制度 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须注意将检修时间安排于负荷较低阶段进行,并且需要尽量算段检修时间。最好是制定检修计划,做好规范化的细节管理,可以引进先进的高科技管理方式,开展经济的、合理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查找电网系统中需要检修的设备和线路,尽量降低电网在检修期间的损耗程度,减少电网停电的次数。在检修人员的素质方面,需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专业化检修训练,引导检修人员确定认真谨慎的检修态度,不断提升自己对设备的检修能力和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给予电网设备及时的、准确的维修方式,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在配网的优化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式,运用现代先进的数据化方式加深对电网的数据分析程度,将电网的运行环境和各运行参数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如加强对电网故障类型的分析力度,和对母线与电感回路稳定性的核算分析能力,以强化电网对故障的排除能力。 4.3 建立故障预警机制和保护机制 这主要是为了对电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故障出现之前解决异常情况,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安全状态。主要是利用一些新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建立较为先进的电网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电网运行的异常状况,然后发出预警,方便工作人员尽快解决处理。而保护机制主要是实现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继电器的保护,能够有效控制电网运行线路的损耗。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要根据本地区具体的电力需求合理安排,科学管理,才能保证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最优化,保证电力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