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doc

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doc

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doc
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doc

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第3版翻译版)【(美)Margareta Nordin 等著邝适存郭霞译

本书分3篇18章,深入讨论了肌肉骨骼系统的组织结构、关节力学及

临床应用,包括对肌肉骨骼的发育、组成结构、功能及功能评定、创伤

的力学机制、临床力学结构重建等相关的最新研究信息。同时也涉及肌

肉骨骼系统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郭霞

博土早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曾做过骨科临床医生,后在德国从事骨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多年。现任职于香港理工大学康复医疗科学系,从事骨科康复研究及教学工作。她文通中英语,学贯骨科临床与基础,具备了编写这部词书的优越条件。本书编校人员本着治学严谨的原则,用六年时间参阅了中英文有关名词的权威性著作8部,相关的临床及科研期刊7种,专业网址4个编辑成此书。初稿完成后又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推敲内容,最后定稿。序言

生物力学是了解人类肌肉骨骼系统的根基,用以协助医科和康复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评估,设计实证治疗方案,为肌肉骨骼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服务。

本书的英文原著深受学生、老师、研究员和临床医师的欢迎,是学习生物力学的热门教科书。课本内容按组织类型、结构和关节三大篇章依序编辑,大大方便了读者掌握不同课题的概念和原理;课本也收进了几篇有关生物力学应用的文章,以解决常见的临床问题。这样的内容编排迎合了医科和康复科学生及临床医师们的学习需求。本书内容丰富,附有详细图解,适合专业学习及深造研究之用,并且透过实例解析,加深读者对生物力学的概念。

这本教科书的中文译本由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的副教授邝适存博士和郭霞博士领导编译。邝博士专攻生物工程,郭博士则专长研究骨骼成长与修复。出版中文译本的原意与本系的学术理念非常相符,同样着重可转化和以实证为本的临床研究。作为亚洲区内康复治疗科学领域的学术先锋,中文译本的出版,让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和临床医师们,能够学习和应用生物力不于医科和康复治疗领域,获益良多。

Margareta Nordin教授是英文原著的作者,也是本系的客座教授,她在临床生物力学方面的专长,加强了本系在肌肉骨骼、运动康复和职能康复方面的研究。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有赖Nordin教授的大力支持,谨表示由衷的谢意。也特别感谢邝适存博士和郭霞博士的领导,以及所有参与翻译人员、编者和出版社的精诚协作,让中文译本力臻完善。他们的热诚参与,使译本之用语及词汇更能迎合国内读者的需求。

陈智轩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

康复治疗科学系

讲座教授及系主任

节选

生物力学是生物工程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生物工程学作为一门跨领域学科,主要利用工程学,基础科学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设计、检测及制造医用设备,了解、定义及解决生理和生物领域问题。生物工程学属于生物医学工程学众多研究领域的一支。生物力学应用经典力学理论分析生物和生理体系。生物力学的不同方面应用不同的力学原理。例如,静力学(statics)原理用于分析肌肉骨骼系统中关节和肌肉的受力大小和性质。动力学(dynamics)原理用于动作描述,步态分析及分段运动分析,并已广泛应用于运动力学。固体力学为本构方程在生物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需的工具,该方程可用于评估生物体系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功能性行为。流体力学已被应用于研究循环系统的血流,肺内的气体流动以及关节内的润滑。

生物力学的研究旨在增进我们对生物体——这一复杂结构的认识。生物力学研究分为三个方面:实验研究,模型研究和应用研究。实验研究测定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包括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皮肤和血液。包括数学模型分析在内的理论研究也是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基于实验发现的模型研究可以用来预测环境及操作因素的影响,而不必付诸实验。

生物力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应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我们知道,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和疾病是工业国家主要的职业病之一。通过了解肌肉骨骼系统在日常工作条件下如何调节,制定指导方针以保证体力劳动更符合人体的生理极限及自然运动,我们就可能克服这些疾病。

第1章生物力学简介:基础术语与概念

引言

基础概念

肌肉骨骼系统的基础生物力学

小结

推荐读物

附录一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公制系统

特别命名的单位

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标准单位

由其他制式单位转为SI单位

参考文献

附录二计量单位换算表

第一篇肌肉骨骼系统组织结构生物力学基础

第2章骨的生物力学

引言

骨的组成和结构

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骨的重建

年龄相关性骨退化性改变

小结

参考文献

流程图

第3章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引言

关节软骨的组成与结构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行为

关节软骨的润滑作用

关节软骨的磨损

关于关节软骨退化的生物力学假说

小结

参考文献

流程图

第4章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引言

肌腱和韧带的组成与结构

肌腱和韧带的机械特性

韧带断裂和肌腱受伤的机制

影响肌腱和韧带生物力学特性的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流程图

第5章周围神经及脊神经根的生物力学引言

周围神经解剖及生理

脊神经根的解剖及生理

周围神经的生物力学表现

脊神经根的生物力学表现

小结

参考文献

流程图

第6章骨骼肌生物力学

第二篇关节生物力学

第7章膝关节的生物力学

第8章髋关节的生物力学

第9章踝关节和足部的生物力学

第10章腰椎的生物力学

第11章颈椎生物力学

第12章肩部的生物力学

第13章肘的生物力学

第14章腕与手的生物力学

第三篇应用生物力学

第15章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

第16章关节成型的生物力学

第17章站立、坐位、卧位的工程学方法

第18章步态的生物力学

索引

更多内容请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105667665.html,/book/html/?3614.html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10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 -试卷10 (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关于脊髓型颈椎病,下列陈述中不适当的是 A.可引起瘫痪 B.可导致大小便失禁 C.早期可行按摩,牵引治疗√ D.早期应积极手术治疗 E.MRI可见脊髓受压 解析: 2.腰椎间盘突出最易发生的部位是 A.T 12~L 1 B.L 1~L 2 C.L 2~L 3 D.L 3~L 4 E.L 4~L 5√ 解析: 3.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病变是骨膜炎 B.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C.有皮下结节示病情活动 D.类风湿因子为阳性 E.不引起脏器损害√ 解析: 4.患者,女性,24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入院,面部蝶形红斑明显。对该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A.用清水洗脸 B.不用碱性肥皂 C.禁忌日光浴 D.可适当使用化妆品√ E.坚持用消毒液漱口 解析: 5.患者,男性,25岁。外伤后出现肘部关节肿胀,鉴别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是 A.手臂功能障碍 B.肘部剧烈疼痛 C.是否可摸到尺骨鹰嘴 D.肘后三点是否失去正常关系√ E.跌倒后因手掌撑地而受伤 解析:肘后三角: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在肘关节伸直时成一条直线,肘关节屈曲90°时呈等腰三角形,理论上肘关节后脱位时,三角关系紊乱,伸直型髁上骨折时三角关系正常。 6.类风湿关节炎所造成的关节痛的性质是 A.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 B.多呈对称性、持续性,逐渐加重 C.不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 D.不对称性、间断性,逐渐加重

E.不对称性、间断性,时轻时重 解析: 7.某女病人手足小关节痛已5年,查体见双手指间关节萎缩,手指向尺侧偏移,X光见关节腔变窄,关节半脱位,应考虑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风湿性关节炎 D.骨关节炎 E.先天关节畸形 解析: 8.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均有的脏器损害是 A.关节 B.肾脏√ C.皮肤 D.心脏 E.肺 解析: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均有肾脏损害。 9.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机制是 A.抗休克,改善循环 B.抑制过敏反应 C.控制炎症,抑制免疫反应√ D.降低内毒素反应 E.抑菌,避免继发感染 解析: 10.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特点 A.主要侵犯大关节 B.属单纯系统疾病 C.全身游走疼痛 D.关节病呈对称性病变√ E.发病者男女比例1:2 解析: 1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损害最常见的部位是 A.暴露部位√ B.口腔 C.胸部 D.腹部 E.四肢 解析: 12.类风湿关节炎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 A.关节滑膜炎√ B.静脉炎 C.周围神经病变 D.骨质增生 E.软骨增生 解析: 13.患者,女性,32岁。因全身关节痛,面部蝶形红斑,查血抗体,确诊为SLE,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避免日光照射,原因是 A.紫外线可致雌激素作用增强 B.紫外线是本病的重要诱因√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第二章骨骼和肌肉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骨肌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X 线表现为主。 2、常见部位骨骼骨折的X 线、CT 表现,椎间盘病变的CT、MRI 表现。 3、骨、关节化脓性和结核性感染的X 线表现。 4、最常见骨肿瘤影像学表现,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鉴别。 5、佝偻病的X 线表现。 (二)熟悉: 1、骨骼及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的影像学表现。 3、常见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 4、退行性骨关节病X 线表现。 5、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和正确应用。 (三)了解: 1、骨骼和关节CT、MR 检查技术。 2、其他全身疾病的骨骼改变。 3、骨肌系统影像学诊断的进展。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内容: 1、骨骼系统基本病变的X 线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含关节外伤) (1)骨折:1)长骨骨折X 线平片、CT 2)脊椎骨折X 线平片、CT、MRI。(2)椎间盘脱出、CT、MRI。 (3)肌腱与韧带损伤:CT、MRI。 (4)关节脱位:1)、X 线平片2)、CT、MRI。(5)关节软骨损伤MRI。 3、骨与软组织感染 (1)化脓性骨髓炎:1)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平片、CT、MRI (2)软组织感染:CT、MRI (3)类风湿性关节炎:X 线平片 4、骨骼与关节常见病: (1)脊椎结核:1)X 线平片2)CT、MRI (2)关节结核:1)X 线平片、分型和表现2)CT、MRI 5、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及良恶鉴别。 (1)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骨囊肿、骨软骨瘤X 线平片、CT 表现。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第十二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A1 型题 1.间歇性跛行常见于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下肢外伤恢复期 C、下肢静脉曲张早期 D、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E、血栓性静脉炎 2.血栓闭塞行脉管炎的营养障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肢端发黑、干性坏疽 B、间歇性跛行 C、持续性静息痛 D、游走性静脉炎 E、患肢末端溃疡经久不愈 3.诱发骨质疏松的病因不包括 A、膳食结构中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等物质 B、妇女在停经后缺乏雌激素的分泌 C、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会大量流失钙 D、长期大量的饮酒、咖啡、吸烟 E、长期服用补充维生素的药物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护理哪项是错误的 A、常用清水清洗 B、忌用碱性皂液 C、忌用化妆品 D、避免阳光照射 E、10℃冷水湿敷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损害最常见的部位是 A、暴露部位 B、口腔 C、胸部 D、腹部 E、下肢 6.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机制是 A、抑制滑膜炎 B、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 C、抑制T细胞功能 D、抑制B细胞功能 E、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 7.病变累计骨、关节及肌腱、滑囊、筋膜等 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的是 A、风湿性疾病 B、类风湿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骨质疏松症 E、骨筋膜室综合征 8.类风湿关节炎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有关的因素是 A、遗传、雌激素、阳光照射等因素 B、感染、潮湿、寒冷及创伤等 C、物理性损伤因素 D、化学性损伤因素 E、精神性损伤因素 9.类风湿关节炎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 A、关节滑膜炎 B、血管炎 C、周围神经病变 D、骨质增生 E、软骨增生 10.脊柱骨折急救搬运的基本原则是 A、始终保持脊柱中立位 B、始终卧硬板转运 C、不可背驮运送 D、不可抱持运送 E、不可座位检查和运送 11.肘关节后脱位的特征变现是 A、活动障碍 B、疼痛 C、肘后三点关系失常 D、肿胀及淤血 E、尺神经麻痹 12、关节脱臼复位后,一般需外固定的时间为 A、1周 B、2~3周 C、4~5周 D、5~6周 E、8周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第二章骨骼和肌肉系统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骨肌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X 线表现为主。 2、常见部位骨骼骨折的X 线、CT 表现,椎间盘病变的CT、MRI 表现。 3、骨、关节化脓性和结核性感染的X 线表现。 4、最常见骨肿瘤影像学表现,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鉴别。 5、佝偻病的X 线表现。 (二)熟悉: 1、骨骼及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的影像学表现。 3、常见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 4、退行性骨关节病X 线表现。 5、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和正确应用。 (三)了解: 1、骨骼和关节CT、MR 检查技术。 2、其他全身疾病的骨骼改变。 3、骨肌系统影像学诊断的进展。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内容: 1、骨骼系统基本病变的X 线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含关节外伤) (1)骨折:1)长骨骨折X 线平片、CT 2)脊椎骨折X 线平片、CT、MRI。 (2)椎间盘脱出、CT、MRI。 (3)肌腱与韧带损伤:CT、MRI。 (4)关节脱位:1)、X 线平片2)、CT、MRI。 (5)关节软骨损伤MRI。 3、骨与软组织感染 (1)化脓性骨髓炎:1)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平片、CT、MRI (2)软组织感染:CT、MRI (3)类风湿性关节炎:X 线平片 4、骨骼与关节常见病: (1)脊椎结核:1)X 线平片2)CT、MRI (2)关节结核:1)X 线平片、分型和表现2)CT、MRI 5、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及良恶鉴别。 (1)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骨囊肿、骨软骨瘤X 线平片、CT 表现。

6、代谢性疾病:维生素D 缺乏佝偻病X 线表现。 (二)详细讲解内容: 1、骨、关节正常X 线表现: (1)长骨的发育(2)正常脊椎骨X 线解剖(3)小儿、成人长骨 的不同点(4)关节正常X 线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的影像学表现。 3、常见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4、退行性骨关节病:X 线平片1)四肢关节2)、脊椎 5、肿瘤影像学诊断的要求和X 线鉴别要求。 (三)一般介绍内容: 1、骨骼与关节检查技术: (1)骨骼系统检查技术 1)X 线检查:平片、血管造影。 2)CT:平扫、增强扫描。 3)MRI:平扫、增强扫描。 (2)关节检查技术。 2、骨折愈合及并发症。 3、全身性疾病的骨骼改变:侏儒症、肢端肥大症、类风湿关节炎。 4、骨肌系统影像学诊断的进展。 第一节骨与软组织 一、检查技术 1、X线检查:普通X线检查是该系统疾病临床诊断最常用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2、CT检查:分辩力高,无影像重叠,对骨内小病灶和软组织的观察远较X线检查为佳。 对骨骼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如骨盆、脊柱检查,可首选CT。 3、MIR检查:三维成像,对软组织和骨髓病变的分辨力比X线和CT更优。如膝关节半 月板、韧带损伤。但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不如X线与CT。 二、正常影像表现 1、长骨: 1)小儿长骨:掌握小儿长骨特点,包括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及骨龄的概念、应用 2)成人长骨:骺与干骺端已愈合,骺线消失 2、脊柱:由脊椎和椎间盘组成,脊椎分椎体和椎弓(C1除外)。椎弓由椎弓根、椎弓板、 棘突、横突、关节突组成。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组成。 3、软组织:以CT跟MRI观察为主 三、基本病变表现 1、骨质疏松:

骨骼肌肉系统考题

骨骼肌肉系统护理常规考题 —、填空题 1.骨折专有体征:(畸形、假关节活动(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2.下肢牵引时,床尾抬高(20---25cm ) 3.牵引分(皮肤)牵引、(骨)牵引 4.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5.骨折的早期并发症包括休克(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内脏损伤脂肪栓塞,感染开放性骨折可并发化脓性感染和厌氧菌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 6.骨折的晚期并发症包括(压疮)坠积性肺炎(缺血性肌痉挛)骨化性肌炎(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 7.膝关节置换术后,口服止痛药后(_60分钟)_观察止疼效果。 8.膝关节置换术后,当引流量过多时,每小时大于(100ml)时,需通知医生。 9.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体位应是(外展中立位)。 10.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严禁(内收),(外旋),患髋屈曲小于(90)度 11.足下垂是由于损伤了(腓总)神经。 12.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宜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 13.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为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避免过度负荷,应控制(体重)。 14.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为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应进行的静态功能锻炼是(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15.骨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期间,应间歇夹尿管,训练(膀胱功能),一天(2)次会阴护理。 16.脊柱肿瘤患者出现感觉障碍时,应避免(热敷),以免烫伤。 17.颈椎骨折或脱位的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颈部制动),(颈托固定)或颌枕带牵引。 18.颈椎骨折病人翻身应确保(头、)(颈、)(肩)一条直线,轻微轴线翻身。 19.患者感觉异常,肌力下降,需注意安全,防(坠床跌倒)、避免(热敷),防(烫伤)。 20.长期卧床患肢保持踝关节在(90度)左右,防止足垂 21.长期卧床患者初次下床应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22.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局部症状有:(进行性疼痛)、(活动障碍)、(肿胀)、(压痛)及(肌被动牵拉疼)。 23.骨科术后患者为预防肌肉萎缩,根据患者的能力尽早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蹦运动)。 24.分离型骨盆骨折避免单纯牵引,必须加以骨盆悬吊。下肢牵引时髋关节屈曲(20度),(腘窝处)垫软枕。 25.髋臼骨折牵引时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 26.膝关节炎急性期患膝(抬高伸膝放置),患肢禁负荷,患膝(制动)。 27.膝关节急性损伤(48小时内),可以冷敷。 28.膝关节置换术前要及时处理脚癣、下肢溃疡、感染,保护好膝部皮肤。 29.大腿截肢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展挛缩,小腿截肢要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30.观察血运情况应注意(足背)或(桡动)脉波动情况、指端(皮温)、(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二、单选题 1.按骨折的程度来分类,可以把骨折分为 A.损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B.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骨折 C.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 D.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正确答案』C 2.下列哪些不是骨盆骨折本身的并发症E A、神经损伤 B、血管损伤 C、直肠损伤 D 肾脏损伤 『正确答案』D 3.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锻炼贯穿骨折愈合的全过程 B.范围由小到大 C.包括固定范围内的肌原位收缩 D.所有关节应禁止活动. 『正确答案』D 4.下列哪项不是血运障碍的表现 A.指尖青紫色 B.肢体肿胀 C.指尖温度升高 D.局部麻木刺痛 『正确答案』C

骨骼肌肉系统考题

骨骼肌肉系统护理常规考题 一、填空题 1.骨折专有体征:(畸形、假关节活动(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2. 下肢牵引时,床尾抬高(20---25cm) 3. 牵引分(皮肤)牵引、(骨)牵引 7.膝关节置换术后,口服止痛药后(_60分钟)_观察止疼效果。 8.膝关节置换术后,当引流量过多时,每小时大于(100ml)时,需通知医生。 9.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体位应是(外展中立位)。 10.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严禁(内收),(外旋),患髋屈曲小于(90)度 11.足下垂是由于损伤了(腓总)神经。 12.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宜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 13.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为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避免过度负荷,应控制(体重)。 14.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为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应进行的静态功能锻炼是(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15.骨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期间,应间歇夹尿管,训练(膀胱功能),一天(2)次会阴护理。 16.脊柱肿瘤患者出现感觉障碍时,应避免(热敷),以免烫伤。 17.颈椎骨折或脱位的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颈部制动),(颈托固定)或颌枕带牵引。 18.颈椎骨折病人翻身应确保(头、)(颈、)(肩)一条直线,轻微轴线翻身。 19.患者感觉异常,肌力下降,需注意安全,防(坠床跌倒)、避免(热敷),防(烫伤)。 20.长期卧床患肢保持踝关节在(90度)左右,防止足垂 21.长期卧床患者初次下床应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22.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局部症状有:(进行性疼痛)、(活动障碍)、(肿胀)、(压痛)及(肌被动牵拉疼)。 23.骨科术后患者为预防肌肉萎缩,根据患者的能力尽早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蹦运动)。 24.分离型骨盆骨折避免单纯牵引,必须加以骨盆悬吊。下肢牵引时髋关节屈曲(20度),(腘窝处)垫软枕。 25.髋臼骨折牵引时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 26.膝关节炎急性期患膝(抬高伸膝放置),患肢禁负荷,患膝(制动)。 27.膝关节急性损伤(48小时内),可以冷敷。 28.膝关节置换术前要及时处理脚癣、下肢溃疡、感染,保护好膝部皮肤。 29.大腿截肢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展挛缩,小腿截肢要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30.观察血运情况应注意(足背)或(桡动)脉波动情况、指端(皮温)、(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二、单选题 1.按骨折的程度来分类,可以把骨折分为 A.损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B.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骨折 C.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 D.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正确答案』C 2. 下列哪些不是骨盆骨折本身的并发症E A、神经损伤 B、血管损伤 C、直肠损伤 D、肾脏损伤 『正确答案』D、 3.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锻炼贯穿骨折愈合的全过程 B.范围由小到大 C.包括固定范围内的肌原位收缩 D. 所有关节应禁止活动. 『正确答案』D 4.下列哪项不是血运障碍的表现 A.指尖青紫色 B.肢体肿胀 C.指尖温度升高 D.局部麻木刺痛 『正确答案』C

盂肱韧带解剖及其生物力学特征

盂肱韧带解剖及其生物力学特征摘要: 肩关节前方稳定性结构包括静力性稳定结构和动力性稳定结构,其中盂肱韧带是肩关节前方最重要的静力性稳定结构。盂肱韧带包括: 盂肱上韧带、盂肱中韧带、盂肱下韧带。近来研究表明盂肱韧带的稳定作用与其体位有很大关系,在肩关节外展0°时,肩胛下肌与盂肱上韧带是保持肩关节前上方稳定的重要结构; 外展45°时,盂肱中韧带和盂肱下韧带前束为肩关节保持前方稳定的重要结构; 而当肩关节外展> 45°时,盂肱下韧带的腋袋部和前束为保持肩关节前方稳定的重要结构。 关键词: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 盂肱韧带; 解剖 Progress of Glenohumeral Ligament Anatomy and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Traumatic anterior instability of shoulder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is poor,mainly because of its unknown mechanism. The advanced study of the anterior shoulder tissue is key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ic anterior instability of shoulder. The anterior stability structure of shoulder includes the static and the dynamic stability structures. Glenohumeral liga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tic structure. Glenohumeral ligament includes superior, middle and inferior glenohumeral ligament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function of glenohumeral ligamen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glenohumeral joint. When the glenohumeral joint being 0° in abduction,the subscapularis and SGHL are the important structures to maintain the superior stability of the joint; when it being 45° in abduction,MGHL and AB-IGHL are the vital structures to keep the anterior stability of the joint; but when it being more than 45° in abduction, the axillary pouch of IGHL and ABIGHL are the vital structures to keep the anterior stability of the joint. Key words: 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 Glenohumeral ligament; Anatomy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误诊率高,治疗效果欠佳,主要原因是其发生机制不明。对肩关节前方稳定性结构的深入研究是预防和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的关键。肩关节前方稳定性结构包括静力性稳定结构和动力性稳定结构,前者包括肩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关节面的几何形态、盂唇、关节腔内负压、肩肱平衡机制等; 后者包括三角肌、肩袖肌、肱二头肌[1]等。其中盂肱韧带是肩关节前方最重要的静力性稳定结构,近年引起关注,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1 解剖 1.1 一般解剖Dodson 等[2]认为盂肱韧带( glenohumeral ligament,GHL) 包括盂肱上韧带( superior glenohumeral ligament,SGHL) 、盂肱中韧带( ( middle glenohumeral ligament,MGHL) 、盂肱下韧带( inferior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经典药方

1.颈腰椎疾病 内服:(药疗) 1.颈椎: (1)通痹汤:白芍30—60克、木瓜10克(药店买)、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葛跟30 克、姜黄10克、当归20克、川芎25克。每天1服,吃两次。 (2)当归、红花、三七粉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服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疗程。 2.腰椎: (1)腰脱:生芪120克、当归30克、熟地30克、制川乌30克、制附子30克、黑小豆 30克、麻黄15克、细辛8克、桂枝45克、白芍45克、防风30克、蜂蜜150克、鲜生姜45克、枣21枚、杞子30克、菟丝子30克、补骨脂30克、仙灵脾30克,加冷水2500毫升(7到8碗)文火煎3个半小时,煮取600毫升(1碗半),日分3次,饭后服。7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1至两个疗程 (2)腰疼:青风藤50克,黄芪50克,黑豆50克,用2斤水泡2小时,武火煎25分钟,文火半小时,第1次药汁倒出,再加1斤热水,武火15分钟,两次药汁倒一起,每日两次。每隔12小时服1次。严禁葱蒜韭洋葱并肉鱼蛋奶之类。连用20天。 以上药方由华天宝桂龙药膏专家提供,仅供参考,如需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内服:(食疗) 1.腰椎病: (1)杜仲枸杞腰花汤:杜仲30克,枸杞20克,猪腰子1对。核桃仁4枚。杜仲洗净,用纱布袋装好。猪腰子去掉外膜,剖开两片,去臊腺,在里面切10字花刀。再分切成小方块。共同煲汤。对于肾虚引起的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川乌粥:制川乌头3~5克,粳米50克,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碾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煮沸后加入川乌末,改为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1~2沸即可。每日分作两次趁热服用。 外用: 1.颈椎病: (1)颈椎药袋:当归,川芎,桂枝,川乌,红花,鸡血藤各10克,白芷12克,苏木15克,仙鹤草9克,磨碎,装入布口袋缝好。固定在患处,晚上用,早上拿下来。1个药袋子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肌肉骨骼系统和结蹄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1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肌肉骨骼系统和结蹄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 -试卷1 (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颈椎病临床上最常见的分型是 A.神经根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E.食管型颈型颈椎病 解析: 2.关于颈椎病患者行推拿、按摩治疗的目的,错误的是 A.减轻肌痉挛 B.根治本病√ C.缓解疼痛 D.改善症状 E.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解析: 3.诱发骨质疏松的病因不包括 A.膳食结构中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等物质 B.妇女在停经后缺乏雌激素的分泌 C.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会大量流失钙 D.长期大量的饮酒、咖啡、吸烟 E.长期服用补充维生素的药物√ 解析: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护理哪项是错误的 A.常用清水清洗 B.忌用碱性皂液 C.忌用化妆品 D.避免阳光照射 E.10℃冷水湿敷√ 解析: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损害最常见的部位是 A.暴露部位√ B.口腔 C.胸部 D.腹部 E.下肢 解析: 6.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机制是 A.抑制滑膜炎 B.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 C.抑制T细胞功能 D.抑制B细胞功能 E.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

解析: 7.病变累及骨、关节及肌腱、滑囊、筋膜等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的是 A.风湿性疾病√ B.类风湿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骨质疏松症 E.骨筋膜室综合征 解析: 8.类风湿关节炎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有关的因素是 A.遗传、雌激素、阳光照射等因素 B.感染、潮湿、寒冷及创伤等√ C.物理性损伤因素 D.化学性损伤因素 E.精神性损伤因素 解析: 9.类风湿关节炎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 A.关节滑膜炎√ B.血管炎 C.周围神经病变 D.骨质增生 E.软骨增生 解析: 10.脊柱骨折急救搬运的基本原则是 A.始终保持脊柱中立位√ B.始终卧硬板转运 C.不可背驮运送 D.不可抱持运送 E.不可坐位检查和运送 解析: 二、 A2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11.患者,女性,35岁。面部有严重的蝶形红斑,关节疼痛,最近查出尿毒症,患者情绪低落,对治疗与护理不配合。当前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禁止日光浴 B.清水洗脸 C.心理疏导,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D.高蛋白饮食 E.告知患者疾病的诱因 解析: 12.患者,女性,25岁。面部有蝶形红斑,严重关节疼痛,最近查Hb 90g/L。乏力,Sm抗体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需要首先解决的护理问题是 A.乏力 B.疼痛√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有感染的危险 E.输营养液 解析: 13.患者,女性,28岁。因全身关节痛,面部蝶形红斑,查血抗体,确诊为SLE,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避免日光直射,原因是 A.紫外线可致雌激素作用增强

骨骼肌肉系统

如何看破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骨骼肌肉系统(下文简称骨肌)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MRI可敏感显示骨(尤其是骨髓)及软组织的病变,准确地评估病灶范围,反应病变组织的病理变化,是软组织肿瘤及关节炎症性病变最为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除能反映病变的一般形态学特征及血供外,还可进一步反映组织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由于骨肌良恶性肿瘤、活动性及非活动性炎症在微血管的形态、密度及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DCE-MRI即具备了帮助判断病变性质、病灶活动性、治疗后改变及鉴别肿瘤复发等功能,在骨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CE-MRI vs. 骨肌肿瘤 鉴别诊断:DCE-MRI中,肿瘤的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三种因素,即肿瘤的血管化程度、血管内皮对小分子对比剂的通透性及肿瘤组织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骨肌肿瘤里侵袭性程度高的恶性肿瘤(如骨肉瘤),强化程度往往很高,而且呈现早期快速强化,随后快速廓清,表现为“快进快退”的强化方式,反映病灶具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较强的微血管通透性及较大的微血管表面积。而良性肿瘤,往往表现为轻度至中度强化,反映了肿瘤组织较低的MVD、较弱的微血管通透性及较小的微血管表面积。 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时,需将MRI形态学表现与DCE-MRI相结合。对于形态学表现独特的病变,以形态学表现为诊断依据;对于没有特征性形态学表现的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可分析DCE-MRI获得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TIC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通常,Ⅱ型(流入型)、Ⅲ型(平台型)及Ⅳ型(流出型)TIC曲线反映病变恶性的可能性依次升高。 此外,骨肌良恶性肿块之间的早期增强斜率(Slope)值有极显著的差异,恶性肿瘤的Slope 值明显大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活性部分及肿瘤浸润的肌肉组织早期常快速增强,其Slope值往往较高,而良性病灶、水肿区域Slope值较小。 化疗评价及复发判断:DCE-MRI可在肿瘤大小改变之前,早期对肿瘤治疗后的反应进行评价。TIC的形态由IV型(流出型)曲线向Ⅱ型(流入型)或Ⅴ型转变,提示肿瘤组织的血供及通透性逐渐降低,肿瘤化疗效果较好。而化疗后肿瘤组织TIC持续表现为Ⅲ型(平台型)或IV型(流出型),反映肿瘤组织的血供及通透性改变不明显,肿瘤化疗效果欠佳。同时,化疗敏感的大部分肿瘤化疗后其Slope值均能降至40%/min或以下。

骶髂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

骶髂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 概述当人体处于直立位时.人体上部躯体的负载主要由骶骨承受.并经其自双侧骶髂关节迅速分散至双下肢。骶髂关节参与了下腰痛及退变性疾患中的许多病理过程。从解剖上看,骶髂关节具有关节所有的结构。是活动关节.较小的活动度是适应生活中减少某些应力的需要;从功能上看,它是微动关节.活动有限.从而有助于保持骶骨必要的稳定。 这是由骶髂关节所处的特殊的解剖位置及其骨与韧带的特殊解剖结构决定的。 2骶髂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骨盆环的后方由数个复杂的关节构成:骶髂关节、轴向骶髂关节(axial sacroiliac joint)、副骶髂关节(accessory sacroillac joint).骶骨呈楔形.尖端自前向后、自上向下.以凹面紧密嵌入髂骨的凸面。骶髂关节外形变异很大,有耳状、C形或钝角形,不同性别及左、右关节面间有差异.骶髂关节角(横断面关节轴向与横轴间夹角)83.0°(54°~124°)X(min~max)下同;骶髂骨间角(横断面关节后方骶、髂骨间夹角)35.4°(0°~75°)。此两角及关节腔的宽度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平面差异较大,但左右两侧及性别间相差不显著。骶髂关节的结构很特殊t①骶髂关节面的骶骨侧为透明软骨,髂骨侧为纤维软骨,二者厚度比为3:1。髂骨侧软骨的退变重于骶骨侧,中央区重于两端;②骶髂关节逐渐由尾侧、前方的滑膜性关节向头侧、后方移行为韧带联合性关节,二者间无明显分界,软骨面渐呈退行样变而模糊不清。2.1骶髂关节特殊的骨性解剖结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五个骶骨融合为一体以承受体重的机械应力。从进化的角度看,下肢承担的应力越大.参与构成关节的骶骨数就越多。骶髂关节的表面有软骨覆盖的凸起和凹陷,足月胎儿的骶髂关节是光滑、平整的,且两侧关节面相互反向成形,而非相互吻合。随着年龄增加.关节内突起与凹陷增加并发生相互交锁,男性比女性更明显。30岁后关节开始强硬并影响运动,使骶髂关节活动受限。骶骨面凸起主要位于头侧和尾侧,其最大平均高度2 mm(足月胎儿)~11 mm(50岁以上)。髂骨结节楔形突入骶骨侧块,骶髂关节骨间韧带附着于此,使此处牢固固定,而女性的骶骨的凹陷和髂骨的凸出皆呈以此结节为圆心的圆弧形分布,提示骶髂关节沿此轴旋转运动.这与以往关于骶髂关节运动轴的研究结果相符。这种凹凸不平究竟是正常生理表现,还是病理变化的结果,争议较大。有人认为它是骶髂关节适应非病理性应力的结果,男性与女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妇女怀孕的重负和重心的不同造成的,籍此增强关节的稳定性。这种不规则会被误认为是骨赘。2.2骶髂关节特殊的韧带性解剖结构骶髂关节的韧带结构显示适应于强大或长期作用的应力,是固定和限制关节活动的重要因素。髂腰韧带连接骨盆和脊柱,骨间韧带和背侧韧带均紧密附着于关节,而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具有阻止骶骨向腹倒倾斜的作用。骶髂关节囊内上韧带(superior intracapsular ligament)位于髂骨后上方至骶骨前下方.可能是骨间韧带在骶髂关节前方的延伸.会因关节退化性或病理性改变而缺如,或与骨间韧带融合。骶髂关节囊内上韧带具有防止骶骨相对于髂骨下沉并向腹侧旋转运动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所有邻近骶髂关节的肌肉均有纤维扩张部折入其前、后的韧带,加强关节囊及韧带的力量,

完整版肌肉骨骼康复+运动系统疾病康复习题.docx

慢性运动系统疾病康复习题 1.肌筋膜触发点是() A敏感小点B 活化部位C由两部分组成敏感小点和活化部位D局部压痛点E肌腱联合部位 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指() A是因潜在触发点受病理条件作用后活化而引起疼痛的一组综合征 B是软组织急性损伤后的一种并发症 C 是指肌筋膜附着点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D 是指一组常见的非关节风湿痛 D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 A 确定和治疗基础病理损伤 B 痛点局部封闭治疗 C 痛点局部物理治疗D口服药物治疗E对症治疗 4.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的一般原则() A 选择关键触发点行针刺治疗B对所有触发点行针刺治疗C在行针刺治疗的同时治疗基础病理损伤 D在考试行触发点注射治疗前,首先治疗引起触发点活化的基础病理损伤,然后对触发点行保守治疗,最后选择针刺治疗。 E 首选针刺治疗 5 肩周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疼痛B 活动受限C 局部肿胀D 局部压痛E 关节畸形 6 肩周炎的临床分期依次可大致分为() A 疼痛期,冻结期和恢复期 B 疼痛期,冻结期和终末期 C 冻结期,疼痛期和恢复期 D 肿胀期,疼痛期和恢复期 E 肿胀期,冻结期和恢复期 7 肩周炎急性期的治疗首选() A 推拿等物理治疗 B 功能锻炼 C 固定和局部封闭或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镇痛治疗 D针刺治疗 E 运动疗法 8 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有() A 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展翅 B 手指爬墙,俯卧撑,抱颈,旋肩,展翅 C 手指爬墙,引体向上,抱颈,旋肩,展翅 D 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力量训练 E 手指爬墙,牵引,力量训练 9.腱鞘炎是指() A 实质上它是腱鞘的炎症 B 实质上它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 C 实质上它是肌腱的炎症 D 实质上它是肌肉组织损伤所致的炎症反应 E 实质上它是肌肉组织损伤 10.腱鞘炎的诊断要点是() A 活动受限 B 局部肿胀 C 局部压痛,抗阻试验阳性,关节的弹响 D MILL 征阳性 E X线检查 11.跟痛症好发于() A 10-20岁 B 30-40岁 C 40-60岁 D 60岁以上 E 任何年龄段 12.跟痛症X线检查() A 跟骨底一定有骨刺B跟骨底一定没有骨刺 C 跟骨底可能有骨刺,也可能没有骨刺 E 临床症状与骨刺大小成反比 13 马蹄内翻足是临床最常见的() A 成人足部畸形 B 小儿足部畸形 C 老年人足部畸形 D 各年龄阶段的足部畸形 E 损伤性疾病 14 关于马蹄内翻足的治疗(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