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学习指南

《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学习指南

《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学习指南
《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学习指南

第一章绪 论

学习指导

在学习本章时,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下面的主要内容:

1、弹性力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认清他们与材料力学的区别;

2、弹性力学的几个主要物理量的定义、量纲、正负方向及符号规定等,及其与材料力学相比的不同之处;

3、弹性力学的几个基本假定,及其在建立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时的应用。

§1-1弹性力学的内容

弹性体力学,简称弹性力学,弹性理论(Theory of Elasticity或Elasticity),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这里指出了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弹性体;研究的目标是变形等效应,即应力、形变和位移;而引起变形等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外力作用,边界约束作用(固定约束,弹性约束,边界上的强迫位移等)以及弹性体内温度改变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比较几门力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力学一般不考虑物体内部的形变,把物体当成刚性体来分析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如柱体、梁和轴,在拉压、剪切、弯曲和扭转等作用下的应力、形变和位移。结构力学研究杆系结构,如桁架、刚架或两者混合

的构架等。而弹性力学研究各种形状的弹性体,除杆件外,还研究平面体、空间体,板和壳等。因此,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要广泛得多。

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既有相似之外,又有一定区别。弹性力学研究问题,在弹性体区域内必须严格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在边界上严格考虑受力条件或约束条件,由此建立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得出较精确的解答。而材料力学虽然也考虑这几方面的条件,但不是十分严格的。例如,材料力学常引用近似的计算假设(如平面截面假设)来简化问题,使问题的求解大为简化;並在许多方面进行了近似的处理,如在梁中忽略了бy的作用,且平衡条件和边界条件也不是严格地滿足的。一般地说,由于材料力学建立的是近似理论,因此得出的是近似的解答。但是,对于细长的杆件结构而言,材料力学解答的精度是足够的,附合工程上的要求(例如误差在5%以下)。对于非杆件结构,用材料力学方法得出的解答,往往具有较大的误差。这就是为什么材料力学只研究和适用于杆件问题的原因。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实际上它也是各门固体力学的基础。因为弹性力学在区域内和边界上所考虑的一些条件,也是其他固体力学必须考虑的基本条件。弹性力学的许多基本解答,也常供其他固体力学应用或参考。

弹性力学在土木、水利、机械、航空等工程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许多工程结构是非杆件形状的,须要用弹性力学方法进行分

析;並且对于许多现代的大型工程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矛盾十分突出,既要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又要尽可能减少巨大的投资,因此必须对结构进行严格而精确的分析,这就须要用弹性力学的理论。例如,现在许多大型水库的坝高达到200米左右,常采用复杂的坝体结构形式,而水庫、水电站等的安全性又十分重要,就必须用弹性力学方法进行分析。

思考题:

1、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相比,其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

2、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相比,其研究方法有什么区别?

3、试考虑在土木、水利工程中有那些非杆件和杆系的结构?

§1-2 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本节着重说明弹性力学中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初学者必须清晰地了解各物理量的定义、记号、量纲、正负方向及其符号的规定,以及与材料力学中的符号规定的区别。否则,在求解弹性力学问题时常常会发生错误,而将错误的结果应用于工程上时则会发生严重事故。例如,对于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材料,其抗压强度很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如果把正应力的符号搞反了,就有可能造成结构的破坏。

外力是指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弹性体)的作用力。外力包括体力和面力。

体力、面力分别作用于弹性体的体积内、边界面上,用记号,,

f f f,

x y z

和,,

f f f表示,並且分别用单位体积、单位面积所受的力来量度,因

x y z

此它们的量纲分别为L-2MT-2和L-1MT-2。读者须注意本书的量纲一律用国际单位制表示,其基本物理量取为长度(L)、质量(M)和时间(T)。体力和面力均以坐标正向的为正,反之为负。这里须要注意的是,(1)无论在哪一个位置的体力,在哪一个边界面上的面力均以正标向为正。在正、负坐标面、斜面上的面力也都以正标向为正,并且在斜面上的面力以单位斜面面积上的作用力数值来表示的。(2)体力和面力都是表示单位体积、面积上的作用力(即力的集度),因此,在考虑平衡条件求合力时,须要乘以相应的体积和面积。

内力通常指截面上的合力和合力矩,而应力是表示单位截面面积上的内力值。其量纲是L-1MT-2。由于在截面两边的物体上内力和应力都是成对出现的,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应力的符号规定就不同于外力。简单地讲,应力以正面正向、负面负向为正,反之为负。即作用于正坐标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以正标向为正,作用于负坐标面上的应力以负向为正;相反的方向均为负。

应力与面力相比,在正坐标面上,正的正应力和切应力,与对应的正的法向和切向面力的方向相同,即正方向及其正号规定相同;而在负面上,应力与对应的面力异号,即应力的正方向与对应面力的正方向相反。这点是必须认清的,并且在应用边界条件时必须特别加以注意。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相比,正应力的符号规定两者一致;而切应力的符号规定不完全相同,如图1-1所示。材料力学中切应力以外法线顺时针

方向转90。

角为正,这样就与弹性力学有区别。

图1-1

这两门力学关于切应力的正负号规定至今不能统一。其原因是,材料力学通常研究平面上的问题,可以清楚地标明顺时针指向,并且可将其符号规定用于莫尔圆来求斜面上的应力;而弹性力学要考虑的不仅是平面问题,也不再用莫尔圆方法来求斜面应力,而且用弹性力学符号规定表示切应力互等定理十分简便,如 xy yx ττ=,它表示等式两边的切应

力不仅数值相等,符号也一致。

形变是指形状的改变,在弹性力学中用线应变和切应变来表示。按定义,一点的应变以通过此点作三个沿正标向微分线段的应变量来表示。线应变以伸长为正,且正的正应力(拉应力)与正的线应变对应。切应变以直角减小为正,以弧度为单位来表示。同样,正的切应力与正的切应变对应。读者可考察图1-2中的微分体,当正的一组切应力作用时(按切应力互等定理,图中4个切应力同时存在),若令PA 边固定,则微分体将如虚线所示发生变形,4个直角分别增大或减小了α值。按定义,PA、PB 是通过P 点沿正向的微分线段,其直角的改变(减少α角)

(z O )(z O

才符合切应变的定义,所以xy γα=+。由此可见正的切应力也必然对应于正的切应变。应变均是量纲为1的量。

图1-2 位移是一点位置的移动,用u 、v 、w 表示,量纲为 L,且均以正标向为正。

以上所定义的体力、面力、应力、应变和位移都是从微分角度导出的,可以精确地表示某一点附近的状态及由于位置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并且表示的都是直角坐标系中的量。例如应力只表示了直角坐标面上的应力,斜面上的应力还须进一步求解;应变只表示了沿坐标方向线段的应变,斜线上的应变也须另行求解。

本节详细地敍述了弹性力学中关于体力、面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的定义、量纲和正负号规定。读者要特别注意应力的符号规定与材料力学的不同之处。还应注意,在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中,由于以压应力为主,常常将压应力取为正号,这些都是在应用中应加以注意的。

思考题:

1、试画出正负y面上正的应力和正的面力的方向。

2、在1

××的六面体上,试问x面和y面上切应力的合力是否dx dy

相等?

§1-3 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定

弹性力学问题究竟是如何求解的?其实,其研究方法是很简单而明确的:即根据已知的物体边界形状、弹性常数、物体所受的体力,及边界上的面力和约束,来求解应力、形变和位移等未知函数。求解的方法是:在弹性体区域内,根据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的条件,分别建立平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等三套方程;在边界上根据约束情况和面力情况,分别建立位移边界条件和应力边界条件。然后在边界条件下求解微分方程组,从而解出应力、形变和位移等。

为什么在弹性力学中要提出一些基本假定?这是因为任何学科在进行研究时,总不可能将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否则该问题将会变成非常复杂而无法求解。因北,任何学科总是首先对事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既必须抓住那些主要的因素,又必须略去那些影响很小的因素。然后概括这些主要因素建立一种抽象的物理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研究。当然,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于任何符合该物理模型的实际事物。

弹性力学的五个基本假定,就是概括了弹性力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而建立的一种力学计算模型。即弹性力学是研究理想弹性体(符合连

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的物体)的小变形问题,这也就确立了弹性力学研究的范围。

对于这五个基本假定,我们既要理解其定义,也要了解它们在建立弹性力学基本方程中的用途:

连续性――从宏观角度上认为物体是连续的。因此,所有物理量均可以用连续函数来表示,从而可以应用数学分析的工具。

完全弹性――这里包含完全弹性和线性弹性两个概念,因此,物体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胡克定律来表示。

均匀性――假定物体内都由同种材料所组成。因此,材料的性质,即弹性常数等均与位置(坐标)无关。

各向同性――假定任一点的各个方向材料性质相同。因此,弹性常数等与方向无关。

小变形假定――它包含两点含义:(1)假定形变分量<<1。例如普通梁中的正应变ε≤10-3<<1,切应变γ用弧度表示角度,也是γ<<1;(2)假定物体各点的位移<<物体尺寸。如梁的挠度<<梁的高度。在小变形假定下,我们在建立平衡微分方程时,可以用变形前的尺寸代替变形后的尺寸,从而使该方程的建立大为简化;在建立几何方程时,由于ε<<1,所以ε>>2ε>>3ε……,因此在同一方程中,可以只保留形变分量的一次幂,而略去形变分量的二次幂及更高阶的小量,从而使几何方程成为线性的方程。

对于超出以上五个基本假定的情况,则不在本教科书中敍述。如应

力和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弹性关系,属于非线性弹性力学;塑性和蠕变属于塑性力学和蠕变力学。薄板的大挠度问题,属于几何非线性问题。对于岩石地基,不仅有塑性和蠕变性质,还有节理、裂隙和断层,因此连续性条件也不满足;而土质地基,除了蠕变,还有固结过程,及较大的变形等。因此,它们分别在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进行研究。

弹性力学的主要解法可以概括如下:

1、解析法--根据上述的静力学、几何学、物理学等条件,建立区域内的微分方程组和边界条件,并应用数学分析方法求解这类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得出的解答是精确的函数解。

2、变分法(能量法)--根据变形体的能量极值原理,导出弹性力学的变分方程,并进行求解。这也是一种独立的弹性力学问题的解法。由于得出的解答大多是近似的,所以常将变分法归入近似的解法。

3、差分法--是微分方程的近似数值解法。它将上面导出的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化为差分方程(代数方程)进行求解。

4、有限单元法--是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非常有效、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值解法。它首先将连续体变换为离散化结构,再将变分原理应用于离散化结构,并使用计算机进行求解的方法。

5、实验方法--模型试验和现埸试验的各种方法。

对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由于边界条件、外荷载及约束等较为复杂,所以常常应用近似解法--变分法、差分法、有限单元法等求解。

对于工科学生,学习弹性力学的目的是:

1、理解和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及一些基本解答。

2、能阅读弹性力学文献,并应用已有解答为工程服务。

3、能应用近似解法――变分法、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由于解析法须要求解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从而得出函数式的精确解答,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不要求学生求解新的弹性力学问题的解答。这点不同于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要求。但我们要求学生能用近似解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简略地介绍一下弹性力学的发展史。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从这门力学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认识自然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确,甚至从错误到正确的演变历史。许多数学家、力学家和实验工作者做了幸勤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使弹性力学理论得以建立,并且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弹性力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发展初期(1660-1820)――这段时期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索了物体的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1678年,胡克通过实验,发现了弹性体的变形与受力之间成比例的规律。1807年,杨做了大量的实验,提出和测定了材料的弹性模量。

其次,伯努利(1705)和庫侖(1776)研究了梁的弯曲理论。一些力学家开始了对杆件等的研究分析。

2、理论基础的建立(1821-1855)――这段时间建立了线性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并对材料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纳维(1820)从分子结构理论出发,建立了各向同性弹性体的方程,但其中只含一个弹性常数。柯西(1820-1822)从连续统模型出发,建立了弹性力学的平衡(运动)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和各向同性的广义胡克定律。

格林(1838)应用能量守衡定律,指出各向异性体只有21个独立的弹性常数。此后,汤姆逊由热力学定理证明了上述结果。同时拉梅等再次肯定了各向同性体只有两个独立的弹性常数。至此,弹性力学建立了完整的线性理论,弹性力学问题已经化为指定边界条件下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学问题。

3、线性理论的发展时期(1854-1907)--在这段时期,数学家和力学家应用已建立的线性弹性理论,去解决大量的工程实际问题,并由此推动了数学分析工作的进展。圣维南(1854-1856)发表了关于柱体扭转和弯曲的论文,并提出了圣维南原理。艾里(1862)提出了应力函数,以求解平面问题。赫兹(1882)求解了接触问题。克希霍夫(1850- )解决了平板的平衡和震动问题。还有,爱隆对薄壳作了一系列工作等等。弹性力学在这段时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4、弹性力学更深入的发展时期(1907- )--1907年以后,非线性弹性力学迅速地发展起来。卡门(1907)提出了薄板的大挠度问题;卡门和钱学森提出了薄壳的非线性稳定问题;力学工作者还提出了大应变问题,非线性材料问题(如塑性力学等)等等。

同时,线性弹性力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如薄壁构件力学、薄壳力学、热弹性力学、粘弹性力学、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等。

弹性力学的解法也在不断地发展。首先是变分法(能量法)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贝蒂(1872)建立了功的互等定理,卡斯蒂利亚诺(1873-1879)建立了最小余能原理,以后为了求解变分问题出现了瑞利-里茨(1877,1908)法,伽辽金法(1915)。此外,赫林格和瑞斯纳(1914,1950)提出了两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胡海昌和鹫津(1954,1955)提出了三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

其次,数值解法也广泛地应用于弹性力学问题。迈可斯(1932)提出了微分方程的差分解法,并得到广泛应用。

1946年之后,又出现了有限单元法,并且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成为现在解决工程结构分析的强有力的方法。

在20世纪30年代及以后,出现了用复变函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表示弹性力学的物理量,并用复变函数理论求解弹性力学问题的方法,萨文和穆斯赫利什维利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解决了许多孔口应力集中等问题。

弹性力学及有关力学分支的发展,为解决现代复杂工程结构的分析创造了条件,并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思考题:

1、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是否也采用这五个基本假定?

2、举例说明常用的工程材料中,哪些符合这五个基本假定,哪些不符合这五个基本假定?

本章小结

1、弹性力学的内容――弹性力学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

2、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记号为,,x y z f f f ,量纲为L -2MT -2

以正标向为正。

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记号为,,x y z f f f ,

量纲为L -1MT -2,以正标向为正。

应力――单位截面面积上的内力,记号x σ、y σ、z σ、xy τ、yz τ、zx τ,量纲为L -1MT -2,以正面正向,负面负向为正;反之为负。

形变――用线应变x ε、y ε、z ε和切应变xy γ、yz γ、zx γ表示,量纲为1,

线应变以伸长为正,切应变以直角减小为正。

位移――一点位置的移动,记号为u 、v 、w ,量纲为L,以正标向为正。

3、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定

理想弹性体假定――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 小变形假定。

4、弹性力学的研究方法

已知:物体的边界形状,材料性质,体力,边界上的面力或约束。

求解:应力、形变和位移。

解法:在弹性体区域内,

根据微分体上力的平衡条件,建立平衡微分方程,

根据微分线段上应变和位移的几何条件,建立几何方程,

根据应力和应变之间的物理条件,建立物理方程。

在弹性体边界上,

根据面力条件,建立应力边界条件,根据约束条件,建立位移边界条件。

然后在边界条件下,求解区域内的微分方程,得出应力、形变和位移。

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学习指导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及两种基本解法。这些内容在弹性力学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学好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就可以方便地学习其他各章。为此,我们要求学生深入地理解本章的内容,掌握好以下几点:

1、两类平面问题的定义。

2、在平面区域内的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的建立。

3、在平面边界上的位移和应力边界条件的建立,及圣维南原理的应用。

4、按位移求解方法和按应力求解方法。

5、关于一点应力状态的分析。

为了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做到(1)清楚地了解上述有关问题的提出和分析的方法;(2)自己动手推导公式,以加深理解;(3)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掌握其要点。

有关数学知识可参考附录一。

§2-1 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是平面问题?一是基本未知函数均是平面(xy面)内的物理量。一般的弹性力学空间问题中,有15个未知函数(6个应力分量,6个形变分量和3个位移分量),而平面问题只有8个未知函

数(3个应力分量,3个形变分量和两个位移分量)。二是这些未知函数仅为x,y 两变量的函数。因此,平面问题比一般空间问题简单得多。

哪些问题可以简化为平面问题?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平面应力问题。这类问题的条件是:

弹性体是等厚度的薄板(在图2-1中沿z 向都是等厚度t )

;体力、面力和约束都只有xy 平面内的量(x f ,y f ,x f ,y f ,u ,v )

,都不沿z 向变化;并且面力和约束只作用于板边,在大板面(,22z z δδ==?)没有任何面力和约束的作用。

根据上述条件,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 1、由于大板面(,22z z δδ==?)上无面力和约束作用,以及薄板

很薄,可以得出(z σ、zx τ和zy τ )=0(在平面域A 内)

。因此,只有在x σ、y σ和xy τ三个平面内的应力分量。

2、由于物体形状和外力、约束沿z 向均不变化,因此应力分量只是x ,y 两变量的函数。以后还可从物理方程得出,应变分量也只是x 、y 的函数;而从几何方程积分求位移可见,位移与z 有关。

归纳起来讲,所谓平面应力问题,就是只有平面应力分量 (x σ、y σ和xy τ)存在,且仅为x 、y 的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例如,厚度较薄的浅梁和深梁,受上部荷载及自重的墙,以及有分缝的重力坝等,都属于平面应力问题。进一步讲,凡是符合上述这两点的问题,均属于平面应力问题。读者可以由此来判断习题2-1和2-3的问题。

图2-1

第二类是平面应变问题。其条件是:弹性体为常截面的很长柱体(图2-2),体力、面力和约束条件与平面应力问题相似。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

1、假想柱体为无限长时,任一截面(z 面)都是对称面,于是w =0,只有平面位移分量u 和v 存在,因此,此问题可称为平面位移问题;同

样由于对称性,0z ε=和0zx zy γγ==(相应的0zx zy ττ==)

,只有平面应变分量x ε,y ε和xy γ存在,所以此问题又称为平面应变问题;

2、由于截面形状、体力、面力及约束沿z 向均不变,因此,它们只是x 、y 的函数。

图2-2

由此可见,所谓平面应变问题,就是只有平面应变分量(x ε,y ε和xy γ)存在,且仅为x 、y 的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进而可认为,凡是符合这两点的问题,也都属于平面应变问题。读者由此可判断习题2-2,2-4中的问题。

思考题

设有厚度很大(即z 向很长)的基础梁放置在地基上,力学工作者想把它近似地简化为平面问题处理,问应如何考虑?

答案是:基础梁和地基均作为平面应变问题,这样的考虑较为妥当。

§2-2 平衡微分方程

平衡微分方程表示区域内任一点(x 、y )的微分体的平衡条件。z

x

y

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作用于整个物体(V ),任一有限部分(V Δ)和任一微分体(dV )上的力都应该是平衡的。

现在我们考虑任一点(x 、y )的微分体1dV dx dy =i i ,作用于此微分体上有体力和各面上的应力,如图2-3所示。这里应注意:(1)在正负x 、y 面上,应考虑到由于坐标增量而引起的应力的增量。(2)在推导任何基本方程时,通常都以正的物理量来表示,这样可以避免带负号物理量的运算。因此,图2-3中的体力、应力都以正方向、正号表示。(3)在列平衡条件时应力和体力应分别乘以其面积和体积,才能得出其合力。(4)在导出平衡微分方程时,应用了两个基本假定:一是连续性假定,由此,应力等可以用连续函数来表示。二是小变形假定,我们可以用变形前的微分体尺寸代替变形后的尺寸。

图2-3

平面问题应有三个平衡条件,即0C M =∑,0x F =∑和0y F =∑,由

此得出

xy yx ττ= (2-1)

0,0.yx x x y xy y σf x y σf y x ττ???++=????????++=????

(2-2) 对于上述平衡微分方程,我们应强调说明几点:

1、平衡微分方程表示任一点(x 、y )的平衡条件,(x 、y )属于平面域A,所以也代表A 中所有点的平衡条件。

2、式(2-2)第一式中所有的各项都是x 向的力,第二式均是y 向的力。式(2-1)又一次导出了切应力互等定理。

3、在任一等式方程中,各项的量纲必须相同,读者据此可以作为检查公式是否正确的条件之一。

4、平衡微分方程适用的条件是,只要求符合连续性和小变形假定。

5、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平衡微分方程相同。

6、由于xy yx ττ=,以后只作为一个独立未知函数处理。因此,两个

独立的平衡微分方程(2-2)中含有三个应力未知函数。

7、我们再比较一下几门力学是如何考虑平衡条件的:理论力学考虑整体(V )的平衡,只能用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状态;材料力学考虑的是有限部分(V Δ)的平衡;而弹性力学考虑的是微分体(dV )的平衡。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微分体的平衡,必然保证有限部分和整体的平衡,而反之则不成立。因此,弹性力学对平衡条件的考虑是严格和精确的。

“少教多学”理论研究实施意见及策略

“少教多学”理论研究、实施意见及策略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少教多学”的思想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有过论述。 孔子有很多精辟的论述。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叶圣陶对此也有表述,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探索——发现”式教学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及受训。这应成为一条原则。”

新加坡政府于2004年明确提出“少教多学”的理念,是“少教多学”理念执行比较好的国家。这个实验研究就是从新加坡引进的。 目前,国内关于探讨“少教多学”的学术论文已经多达十余篇(王海平、陈曦、寇平平、汪惠迪、张小菊、、于红霞、何志波等) 纵观国内的学术研究,大家对“少学多教”普遍持支持态度并且对它的实施前景也表示乐观。但是,在对新加坡实施情况分析之后,如何将此与中国的具体教育情况进行结合,仍然有待于我们进行理论和实践双向的探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对理论修改。 2、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少教多学”进行了探索。 (1)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 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2)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实验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讲学稿”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_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 学校:区伊克昭中学 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

“少教多学”实验课题阶段性汇报总结—“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从课题立项到今,八个多月已过去了,回顾我们学校实验的历程,特将实验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 一、承办开题确立子题 2012年10月,由鄂尔多斯市教育局主办,区教育局、教研中心承办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开题活动,在我校隆重开幕。 同时,我校加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的实验研究行列。 在校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导下,我们确定研究实验的子课题是“‘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又将子课题细化,每个年级组各侧重负责一个版块,初一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初二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作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初三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经过周密的准备与安排,“‘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实验课题于10月20日正式开题,从11月10日开始,全校

15名实验教师全部承担了公开课教学研究工作,伊克昭中学实践“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实验正式启程,并很快步入科学的愉悦而神奇的旅程。 二、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根据开题仪式明先生及其他专家、领导的指导和深入我们学校15位教师的“少教多学”公开课的课堂,我们深切的认识到:(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达成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结果,其实质则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 叶圣先生还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之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而这种“自能”式的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状态的下的教师,自然不能“多教”,不能霸占课堂,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或者说,《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

学校少教多学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学校少教多学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学校“少教多学”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因此,这一僵化的教学思想禁锢了广大教师的思维,那种在课堂上,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沦为看客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学生的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提高。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相信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也就成为了一种必需。 一、课题的界定: 1、学生因其年龄的特征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学力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不少同学厌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少教多学”对于他们来说,”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要”精细化”地教,高质量地教;”多学”并不是无序地学,无限制地延长时间学,而是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高效率地学。这些都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进行操作。 2、什么是”少教多学”?那就是当学习者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后,尽可能地用学生自己的阅读学习与交流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听讲’,在他们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就他们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去讲解、答疑、讨论、实验、调查、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是模式的基本内涵,也是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重要的教学改革收获。 3、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和场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与主阵地。而一种模式的构建,其操作性强便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便于大范围内的推广。”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还可对其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修改与调整,灵活运用 二、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 通过对”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体意识,促进教学质量持续和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使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实现师、生的同步发展,让老师在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2、理论意义 通过对小学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初步形成系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操作体系,积累与丰富其课堂操作技巧,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的素材。 三、研究目标: 1、丰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理论,形成比较系统的课堂操作策略与技巧。 2、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形成一支开放型的、具有过硬教学素质的老师队伍,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子课题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拟成立以下几个子课题:

“少教多学”课题实践活动活动小结

“少教多学”课题实验活动小结 从201X年参加工作以来,10余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过,个人基本偏向于老师先教,学生后练的教学模式,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对以后学习的影响,在来到四中后,加入了学校“少教多学”课题组,通过持续学习,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对“教”与“与”的理解有了质的升华。在去年申请通过成为“少教多学”实验教师后,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少教多学”理念,摸索适合自身“少教多学”路子。下面,就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少教多学”的理解 在我自己10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我的老师基本上也都是先教后学,在我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最准确的路子,偶尔也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总结,但往往偏于形式,虽多有困惑,但却苦于无法打破桎梏。在接触到“少教多学”理念后,无异于在我心里开了个天窗,久久探索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豁然开朗。在现在,我认为“少教多学”是要通过“少教”从而达到“不教”,从单纯的照搬照抄机械模仿,转为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激励、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在学习过程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引发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理解和应对态度与水平,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少教多学”实验状态 因为我所教科目为数学,在实施“少教多学”是难度较大,而且很多学生从小学起就对数学有恐惧症,无意识的心理就抗拒和排斥数学,导致难度进一步增大。在接触到“少教多学”理念伊始,我对理念的共鸣,引发了我投身实验的积极性,这些困难也成了我实施的巨大动力。在我的教学中,我逐步融入“少教多学”理念,根据学生情况实行课堂环节设计,对提问形式实行改变,对激励语言实行改进,对学生态度实行转变,把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在我当前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环节定为五个: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巩固,对前一阶段内容的简单练习,以及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点的复习;第二个环节是引入新课,根据教学内容,寻找和生活有联系的切入点,以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望;第三个环节是学习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实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老师实行辅导;第四个环节是基础性练习,由学生实行解答、释义,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老师实行解决;第五个环节是巩固练习,根据第四个环节的情况,有针对性实行练习,解决难点问题;第六个环节课堂小结,由学生对学习实行总结;第七个环节作业布置,根据所学内容

轻度认知障碍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轻度认知障碍的原因 导语:生活当中,无论是老年朋友们,还是儿童,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疾病,轻度认知障碍,相信各位朋友们,都非常的陌生,这种病常见的会出现无法识别 生活当中,无论是老年朋友们,还是儿童,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疾病,轻度认知障碍,相信各位朋友们,都非常的陌生,这种病常见的会出现无法识别,甚至说对家人都会不认识,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在痴呆(主要是指老年性痴呆,即AD)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临床状况,表现在记忆减退与年龄不相称,但没有达到目前AD的诊断标准。追踪观察发现这些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往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具有临床特征的AD,因此,被认为是合适的治疗干预期,目前许多治疗研究中心正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MCI诊断标准一般为:(1)存在由患者本人、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记忆障碍主诉;(2)记忆测验成绩低于相应年龄和文化程度的正常对照者1.5个标准差;(3)总体认知分级量表轻度异常,即总体衰退量表2~3级或临床痴呆量表0.5分;(4)一般认知功能正常;(5)日常生活能力保持正常;(6)除外痴呆或任何可以导致脑功能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疾患。 由于上述诊断标准所描述的认知损害特征与AD的早期或临床前阶段极其相似,因此,适用于以AD或临床前期诊断和治疗干预为主要目的的研究,且这个标准已经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公认。 所有患有MCI综合征患者,有些并不发展成AD,有些则进展成其他类型的痴呆,也有些个体不进展。现在已明确MCI患者在极早期就出现AD的病理改变,如果随访的时间足够长,他们可发展为AD。大部分MCI临床研究表明,符合MCI诊断的患者中约有44%的患者在3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诊断学》 第十八节 关节痛

第十八节关节痛 关节痛(arthralgia)是关节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根据不同病因及病程,关节痛可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关节痛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为主,慢性关节痛则以关节囊肥厚及骨质增生为主。 【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关节疼痛的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关节痛可以是单纯的关节病变,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常见病因有如下几类。 1.外伤 (1)急性损伤:因外力碰撞关节或使关节过度伸展扭曲,关节骨质、肌肉、韧带等结构损伤,造成关节脱位或骨折,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关节肿胀疼痛。 (2)慢性损伤:持续的慢性机械损伤,或急性外伤后关节面破损留下粗糙瘢痕,使关节润滑作用消失,长期摩擦关节面,产生慢性损伤。关节长期负重,使关节软骨及关节面破坏。关节活动过度,可造成关节软骨的累积性损伤。关节扭伤处理不当或骨折愈合不良,畸形愈合所致负藿不平衡,造成关节慢性损伤。 2.感染细菌直接侵入关节内如外伤后细菌侵入关节;败血症时细菌经血液到达关节内;关节邻近骨髓炎、软组织炎症、脓肿蔓延至关节内;关节穿刺时消毒不严或将关节外

细菌带入关节内。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等。 3.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因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药物、异种血清与血液中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流经关节沉积在关节腔引起组织损伤和关节病变。如类风湿关节炎,细菌性痢疾,过敏性紫癜和结核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如外来抗原或理化因素使宿主组织成分改变,形成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引起器官和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关节病变是全身性损害之一,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软骨进行性破坏,形成畸形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病变。 4.退行性关节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或肥大性关节炎。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无明显局部病因。多见于肥胖老人,女性多见,有家族史,常有多关节受累。继发性骨关节病变多有创伤,感染或先天性畸形等基础病变,并与吸烟、肥胖和熏体力劳动有关。病理变化为关节软骨退化变薄,软骨细胞萎缩,碎裂坏死,软骨下组织硬化,骨小梁稀疏囊性变,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滑膜充血水肿。 5.代谢性骨病维生素D代谢障碍所致的骨质软化性骨关节病,如阳光照射不足、消化不良、维生素D缺乏和磷摄入不足等。各种病因所致的骨质疏松性关节病,如老年性、失用性骨质疏松;脂质代谢障碍所致的高脂血症性关节病,

少教多学问卷调查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学生卷)同学,你好! 你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哪些疑难和困惑?请依据这份问卷如实回答。该问卷纯属调研性质,目的是了解高中生语文学习及对文言文学习态度的真实情况,你提供的信息和意见非常重要,请务必保证答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调查的结果仅作为语文教学研究之用,不用作其他目的,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请放心作答。 年级: ______ 班级性别:_______ 说明:以下问题有单选、有多选,请根据题目作答。(可另附页) 1、你学习语文,感到() A.很有兴趣 A.语文太难 B.有兴趣 C.兴趣一般 D.没有兴趣 D.语文枯燥无味如果没有兴趣,主要原因是:_______ B不喜欢语文老师 C.语文用处不大 E.其他原因: 2 、你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 A.升学要求 B.考试 C.未来职业需要 D.迫于家长压力 E.培养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F.语文的人文性、探究性吸引了我 3、你的语文成绩怎么样() A.好 B. —般 C.很差 4、你觉得自己学习语文最认真的阶段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5、你认为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方法是() A.加大作业训练量 B.加大时间投入 C.增加阅读量 D.增加社会实践

E其他:比如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语文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因素有() A.投入时间少 B.方法不对 C.训练量少 D.缺少老师指导 7、你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哪些环节() A.预习 B.听课 C.练习 D.复习 8、你语文课前预习情况() A.经常预习 B.偶尔 C.从不预习 9、在语文课堂上,你() A.经常主动提问,老师也鼓励我们提出问题。 B.很少主动提问,老师也不要求我们提出问题。 C.偶尔提出一些问题,但老师很少认真对待。 D.有时想提出一些问题,但没有时间和机会。 E.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学生没有必要提出问题。 F.有时不知道怎 样提问题,有时感到题目太死,不好发问。 10、你在语文课堂上最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A.以被动的听记为主(如听讲、记笔记) B.以积极思考为主(如跟上老师的思维节奏) C.以讨论活动为主(如小组讨论,同桌交流) D.以个人活动为主(如不听讲,自我安排) 11、说说你心中喜欢的语文课是怎样的: 12、你每天是否有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

(完整版)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认知是大脑皮层复杂高级功能的反映,任何直接或间接导致大脑皮层结构和功能慢性损伤的因素均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认知障碍,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慢性脑损伤 1.脑组织调节分子异常 (1)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异常:大多数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及其相应的受体完成的。这些神经递质或受体异常改变均可导致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认知异常。 1)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以酪氨酸为底物,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和多巴脱羧酶(dopamine decarboxylase)的作用下合成的。研究发现:脑中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时可导致动物智能减退、行为情感异常、言语错乱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例如,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性及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明显卞降。此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多巴胺过多也可导致动物认知功能的异常改变。多巴胺受体有D1和D2受体两大家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大脑额叶皮层的D1受体功能低下和皮层下结构D2受体功能亢进双重因素有关,因此有人提出用D1激动和D2阻断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概念。 2)去甲肾上腺素(non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是最早被发现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是多巴胺经β羟化酶作用生成的产物。在脑内,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1、α2和β受体发挥调节作用。在突触前,α2受体通过Gi蛋白介导,减少cAMP的生成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活性,减少蛋白激酶对N-型Ca2+通道的磷酸化,以至Ca2+通道关闭,Ca2+内流减少,从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起抑制作甩(负反馈调节);α2受体激动还可抑制在警醒状态下的蓝斑神经元的放电增加;在突触后,α1受体激动可引起K+通道开放,K+外流增加,神经元倾向超极化而产生抑制效应。而α1受体激活则使K+通道功能降低,K+外流减少,神经元去极化产生兴奋效应。一般认为,脑中α2受体激动与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有关,而α1受体持续、过度激活可致认知异常。在正常警醒状态时,脑细胞含适量去甲肾上腺素,α2受体功能占优势,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在应激状态下产生大量去甲肾肾上腺素,α1受体功能占优势;这可能是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更易出现认知障碍的机制之一。 3)乙酰胆碱(aeetylcholine):乙酰胆碱由乙酰辅酶A和胆碱在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

渭源县莲峰中学2012-13第一学期“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阶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渭源县莲峰中学“少教多学”子课题组 袁爱忠王国斌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总课题组: 现将我校“‘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子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请审批。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课题研究成功立项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我们的做法)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申报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成功立项。我校语文教研组申请立项了市级科研课题两项,国家级课题一项。我校成为“少教多学”课题首批实验学校。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12年9月10日召开了课题研究开题暨培训大会。 制定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渭源县莲峰中学课题研究成果绩效排名办法》,制定了《莲峰中学“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印发了《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2012年9月23日开展了“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并由几位实验教师撰写了调查报告。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找到了方向和研究思路。 2、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培训 课题总负责袁爱忠校长培训了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引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就教育不能只重“教授”,力倡“教学生学”、“教学合一”,以“做”为中心,“做”既是“教”又是“学”,“教师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等深刻的教育思想做了系统化的讲述。揭示了“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中蕴含的“少教多学”许多合理元素。布置了第一阶段各实验教师具体的研究任务。 邀请了渭源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张保藩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作文教学指导,为我校实验教师的研究打开了新视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信心。 组织观看了“少教多学”课题组核心研究员何文宏的优质课光盘,组织学习了有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文章。 进行问卷调查、解题方法训练,为实验研究收集了感性材料。 印发了课题研究需要的资料《渭水奇葩》。采用多种形式大量地培训实验教师,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平时与教研组活动相结合,为实验研究做了理论准备。 3、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初见成果(我们的成果) ①设计制作了《高(中)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课堂训练表》,大量地大面积地在初高中学生中进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但是,我们的设计还不够成熟,还不够合理,更没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验和实践,还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所以给实验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再加上部分实验教师自己都没有理解实验用表的各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内容清晰)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 1. 存在记忆障碍(自诉,他人提供); 2. 记忆检测成绩低于年龄和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1.5SD; 3. 总体衰退量表(GDS)2~3级,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0.5分; 4. 一般认知功能正常; 5. 日常生活能力正常; 6. 除外其他导致痴呆和脑功能障碍的躯体和精神疾患; aMCI(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1)主诉主要为记忆障碍 (2)有记忆减退的客观证据(记忆下降程度低于年龄和文化匹配对照的1.5个标准差以上)(3)一般认知功能正常 (4)日常生活能力保留 (5)没有足够的认知障碍诊断为痴呆 3.1.1 MCI的诊断标准 MCI: (1)认知功能下降: 主诉或知情者报告的认知损害,而且客观检查有认知损害的证据;或/和客观检查证实认知功能较以往减退。 (2)日常基本能力正常,复杂的工具性能力可以有轻微损害。 (3)无痴呆。 VCI的分型诊断标准 一、VCI的诊断 (一)VCI的诊断需具备以下3个核心要素 1、认知损害:主诉或知情者报告的认知损害,而且客观检查有认知损害的证据,或/和客观检查证实认知功能较以往减退。 2、血管因素:包括血管危险因素、卒中病史、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影像学显示的脑血管证据,以上血管因素不一定同时具备。 3、认知障碍与血管因素有因果关系: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导致认知障碍的原因。 VCI的程度诊断 1、VCI-ND(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日常能力基本正常,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以有轻微损害,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 2、VaD:认知功能损害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痴呆程度。 VCI诊断成立后需进行以下分型诊断: 1、危险因素相关性VCI 1)有长期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2)无明确卒中病史

“少教多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少教多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批准单位: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三五规重点总课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立项号:SW1704 承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磨盘乡中心小学 主持人:蔡牛牛 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蔡牛牛、杨旭、马如荣、马庆东 课题组成员:蔡牛牛杨旭王成刘霞王霞马庆东马如荣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这里的“渔”指的就是少教多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只有通过少教多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指导,才能真正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谓数学少教多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实现某种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一些相对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措施,它既是由多种具体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体系,同时又是由多个步骤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有序的学习活动程序。有效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去获得较大的学习效果。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片面地强调技能而忽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只能导致学生越来越不会学习。不仅致使总体教育质量下降,而且间接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对学习感到痛苦,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在国内外方兴未艾,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而我校已成立精干的骨干教师课题研究队伍,致力于国家级重点课题“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基于上述认识和思考,我们重拾“小学数学少教多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一课题进行专项研究,既有先行的理论实践经验为依托,又能为我们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既能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又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真乃一举多得,有着不凡的意义。 二、理论研究依据。 1、符合现在认知心理学发展观。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了解到人的认知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不仅需要学习者感知、理解、领会外界事物,而且需要学习者有效地运用思维、记忆、识别、选择、分类等心理过程。因此,学习者不只是被动的“受刺激者”和“反应者”,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所以,研究学习者内隐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研究的重点。这为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同时还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少教多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指导。 3、符合现代教学理论观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曾多次指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会学生学习,是现

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研究课题 (1)

编号: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研究》 课题负责人周代群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课题研究指导人杨春华 申报日期2014年4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本申报书可复制) 课题负责人 承诺保证书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管理办法(试 行)》的有关规定,保证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及时提交 年度汇报,接受中期检查,不借课题研究之名谋 取不当利益,同意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 员会无条件使用课题研究成果。 负责人签章:周代群

2014年4月10日一、课题相关情况 课题名称《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研究》 课题单位单位名称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二小学邮编542700 负责人 简况 姓名杨春华职称副高手机号 电子邮箱 课题负责人 姓名周代群职称小高职务副校长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QQ 本课题其他立项单位无 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 性 别 出生年月学历 职称 职务承担研究任务杨春华女1976.1 本科副高校长课题指导 周代群女1971.2 本科小高副校长课题策划与组织 李依阑女1972.12 本科小高后勤副主任后勤保障 周媛媛女1979.7 本科小高具体实施、资料收集何小琼女1979.12 本科小高具体实施 廖英女1964.6 专科小高教研组长具体实施 李冰女1972.10 专科小高具体实施 任艳女1970.6 专科小高教研组长具体实施 廖淑英女1966.5 专科小高教研组长具体实施 王辉男1977.1 专科小高具体实施 岑春霞女1980.3 本科小高具体实施 胡永萍女1975.12 专科小高具体实施 李艳女1970.1 专科小高教研组长具体实施 毛芳女1975.1 本科小高具体实施 何伟男1974.10 本科小高资料收集、汇总(注:课题组若由跨校人员组成,还应加“工作单位”一栏)

14年二学期少教多学课题计划

2013—2014学年度“少教多学”课题计划 额旗中学刘雪萍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高二年级三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本年级为首批实行新课改的年级,使用人民版教材,并将面临新的学业测试和新的高考。本期教学任务为完成选修一、选修三的新课教学,必修1-3三本历史教材复习。 二、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 1、实施“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全面贯彻课堂教学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 2、在上学期学习基础上,继续狠抓基础知识,。 3、提高课堂效率,争取每一堂课使学生都有不同收获,全面调动学习兴趣。 4、扎实打好基础,授课落实主干知识,把重难点分析透彻,同时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如阅读、分析、归纳等历史能力。 5、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独立思考的习惯、错题整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等。 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更新教育思想, 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度,为实现“少教多学”寻找智慧。 2、狠抓学风建设, 管理好自己的课堂, 加强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 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用良好的学风为“少教多学”保驾护航。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 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 做到精心命题, 细心阅卷, 认真讲评,以考促学。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作业,教师平时加强监督, 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通过练习、检测发现学生的不足,做好评讲,解决学生的存在问题。 5、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分层教学和小组进行知识竞赛,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幸福感,扩大学生的主动参与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少教多学问卷调查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学生卷) 同学,你好! 你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哪些疑难和困惑?请依据这份问卷如实回答。该问卷纯属调研性质,目的是了解高中生语文学习及对文言文学习态度的真实情况,你提供的信息和意见非常重要,请务必保证答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调查的结果仅作为语文教学研究之用,不用作其他目的,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请放心作答。 年级:_______ 班级性别:________ 说明:以下问题有单选、有多选,请根据题目作答。(可另附页) 1、你学习语文,感到() A.很有兴趣B.有兴趣C.兴趣一般D.没有兴趣 如果没有兴趣,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语文太难B.不喜欢语文老师C.语文用处不大D.语文枯燥无味E.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 A.升学要求B.考试C.未来职业需要D.迫于家长压力 E.培养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F.语文的人文性、探究性吸引了我 3、你的语文成绩怎么样() A.好B.一般C.很差 4、你觉得自己学习语文最认真的阶段是() A.小学B.初中C.高中 5、你认为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方法是() A.加大作业训练量B.加大时间投入C.增加阅读量D.增加社会实践 E.其他:比如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语文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因素有() A.投入时间少B.方法不对C.训练量少D.缺少老师指导 7、你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哪些环节() A.预习B.听课C.练习D.复习 8、你语文课前预习情况() A.经常预习B.偶尔C.从不预习 9、在语文课堂上,你() A.经常主动提问,老师也鼓励我们提出问题。B.很少主动提问,老师也不要求我们提出问题。C.偶尔提出一些问题,但老师很少认真对待。D.有时想提出一些问题,但没有时间和机会。E.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学生没有必要提出问题。 F.有时不知道怎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高效课堂》课题开题报告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高效课堂》课题开题 报告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随着我市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查找,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 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 6、课型研究少,课堂效率低。 7、题海战术多,有效延伸少。 8、继续传统多,自主创新少。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在教师的口

头上,并没有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 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二、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概念及界定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题申报之初,我们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关于“高效课堂”,国内外专家专著未有明晰的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 学校:区伊克昭中学 时间:二O—三年三月 少教多学”实验课题阶段性汇报总结 —“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从课题立项到今,八个多月已过去了,回顾我们学

校实验的历程,特将实验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 一、承办开题确立子题 2012 年10 月,由鄂尔多斯市教育局主办,区教育局、教研中心承办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开题活动,在我校隆重开幕。 同时,我校加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的实验研究行列。 在校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导下,我们确定研究实验的子课题是“‘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又将子课题细化,每个年级组各侧重负责一个版块,初一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 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初二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作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初三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经过周密的准备与安排,“‘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 赢”实验课题于10月20日正式开题,从11月10日开始,全校15 名实验教师全部承担了公开课教学研究工作,伊克昭中学实践“少教 多学”课题研究实验正式启程,并很快步入科学的愉悦而神奇的旅程。 二、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根据开题仪式明先生及其他专家、领导的指导和 深入我们学校 15 位教师的“少教多学”公开课的课堂,我们深切的认识到: (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

“少教多学”课题结题通知书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教 育 部 规 划 课 题 关于实验学校结题工作的通知 中学: 贵校报来的结题申请收悉。经研究,同意贵校“少教多学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工作转入结题鉴定阶段;望你们按照课题组的要求,认真总结自开题立项以来的研究成果及工作经验,接受全 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评审鉴定,并请按如下程序及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一 结题工作的程序 1. 实验学校向课题组提出结题申请 2. 课题组审查同意,通知学校商定结题时间及结题形式 3. 评审鉴定专家组赴校开展工作,或参加会议鉴定、通讯鉴定 4. 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二 申请结题的学校须提交的相关材料 1. 立项申报审批材料(复印件) 2. 阶段性检查评估材料(复印件) 3. 结题鉴定书(课题组提供,学校填写) 4. 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报告 5. 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报告 6. 实验教师资格证、各项研究成果的复印件 7. 各种奖励的获奖证书的复印件 8. 写作教学展示课(或参评的录像教学优质课) 9. 开展研究与实验活动的音像资料 10 .其他能反映研究成绩和效益的各种资料 三 专家组在校的主要活动

1.听取学校汇报、 2 .听课、3.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 4 .审阅各种材料 5.召开鉴定会,写出鉴定意见(如参加会议鉴定、通讯鉴定, 1 、2、3 项内容略) 四结题的形式 1.现场结题。由学校邀请专家组亲赴学校实地考察、指导,开展结题工作。 2. 会议结题。学校派校课题组负责人及实验教师携带相关材料,参加课题组组织的结题现场会;会议 期间接受专家组的审查、鉴定。 3. 通讯鉴定。将结题材料邮寄课题组,由课题组邀请专家进行审查、鉴定。 以上三种形式,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采用,并与课题组秘书处沟通商定。 五费用会议鉴定、通讯鉴定需收取学校结题鉴定费2500 元、个人100 元,用于支付专家评审费、交通接待费及证书制作、邮寄等费用。如学校不结题,个人结题费用每人500 元。 课题研究结题是一项组织性、学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希望你们认真工作,争取一次结题成功。 此致 敬礼!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 2015 .04 .18 .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赋予了语文课堂教学新的活力,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极力去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地实践中得到发展。“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可节约学习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新课程把“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摆上了议事日程,促进了这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化。教师自己就是一个研究者。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而适当的帮助。在传统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专题开展之后,它与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且对本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量化。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把学生的智力、情感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医学诊断学全部考试大题

发热 1发热的分度: 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 ③高热39.1—41 ④超高热>41℃。 2发热的病因与分类: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①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②非感染性发热a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b抗原抗体反应 c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d皮肤散热减少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f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 调节过程,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范畴,常见的 功能性低热有:①原发性低热②感染后低热③夏季低热④生 理性低热 皮肤黏膜出血 1病因:①血管壁功能异常 ②血小板异常 ③凝血功能障碍 水肿 1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 ①钠水潴留 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⑤淋巴回流受阻 2水中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①全身性水肿: a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发生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也会吸收减少所致。水中特点: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为对称型,凹陷性。通常有颈静脉怒张,肝大,静脉压升高,胸水腹水等。 b 肾源性水肿可见于个型肾炎和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

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水肿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 c肝源性水肿失偿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水机制: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干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醛固酮增多等。 d 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或VB1缺乏,可产生水肿特点:水中发生前常有消受,体重减轻等表现。水肿常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 E 其他:粘液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综合症,药物性水肿,特发性水肿, ②局部性水肿:常由于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见于局部炎症,丝虫病,创伤,肢体血栓形成致血栓性静脉炎。 咳嗽与咳痰 1病因: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因素 2问诊要点: ①发病性别与年龄,咳嗽病程,起病方式,与昼夜或季节气候关系 ②咳嗽程度,音色,连续性发作性,单声咳嗽 ③是否伴有发热,胸痛,气喘 ④痰的性状,量,有何特殊气味,是否伴有血痰或咯血,体位对咳痰有何影 响等。 咯血 1病因: ①支气管疾病,常见有支气管扩装,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接合和慢性支气管 炎等,发生机制:主要是炎症,肿瘤,结石,致支气管黏膜等,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粘膜下血管破裂所致 ②肺部疾病:常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 ③心血管疾病,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 压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因肺淤血造成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和支气管粘膜下层和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 ④其他:血液病,急性传染病,风湿性疾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