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

项目名称:景县安信光伏产品制造厂风力发电附件生产线补充项目

建设单位:景县安信光伏产品制造厂

编制日期:年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围集中居

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

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垃圾发电)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简本

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简本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项目名称: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 建设地点:龙泉驿区洛带镇万兴乡鲤鱼村四组(距离原拟建地址西北面400m)。 项目业主:成都市兴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2.建设项目内容及生产工艺 (1)建设规模 项目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400t/d,全年约为87.6万t,采用焚烧处理工艺,配套装机容量2x25MW。预计投产日期2015年,服务年限25年。 (2) 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项目总建筑面积44005m2,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区(包括焚烧厂房、汽机房及主控楼)、污水处理区、调压站、供排水系统、厂外取水管、天然气管网、员工宿舍、办公楼、食堂及其它公用辅助设施等。 (3) 工程投资 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估算总投资117291.86万元,其中全厂环保投资总计19248.86万元。 (4) 建设周期 本工程建设期2年,2013年~2015年。 (5) 生产工艺 采用焚烧处理工艺。

(6) 工程特性表 垃圾焚烧系统主要性能参数表 3.建设项目选与相关政策符合性 该项目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的决定》中鼓励类20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6]120号)中相关规定。 本项目符合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发〔2006〕82号《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环发〔2008〕8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广东恒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5万吨/年废催化剂综合回收再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粤环审〔2019〕247号 广东恒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批的《广东恒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5万吨/年废催化剂综合回收再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和茂名市生态环境局的初审意见等材料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广东恒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5万吨/年废催化剂综合回收再利用项目选址位于茂名市茂南区内,建成后拟处理处置危险废物HW50废催化剂3.5万吨/年,其中包括综合回收1.5万吨/年,减量化处理2万吨/年。 二、根据报告书的评价结论,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且符合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项目按照报告书中所列性质、规模、地点和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可行。项目建设和运营中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产生的各类废气采 —1—

取有效的收集和处理措施,由15至6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其中,一次焙烧回转窑及二次焙烧回转窑烟气排放分别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相应的排放限值;生产工序产生的粉尘、硫酸雾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限值。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密闭设备,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控点浓度限值为2.0毫克/立方米,硫酸雾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项目外排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应控制在35吨/年和58吨/年以内。 项目应按报告书论证结果,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并配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护距离内的规划工作,严禁建设学校、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循环用水”的原则设置给排水系统,进一步优化项目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案和工艺,强化其深度处理和回用。项目生产废水与初期雨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工艺,不外排。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排入茂名市河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全厂生活污水排放量应控制在40吨/日以内。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采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声环境—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 (一)环境违法行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 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违反法律、法规条款: 1、《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 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 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

境影响登记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三)适用罚则条款: 1、《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二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 第11 章概述 我国自七十年代末从西方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以来,在开发建设项目的准备期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已成为一项法定制度,在我国推行了二十几年,在新污染源的控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生了从法定制度到法律制度的质量飞跃,回顾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有了深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与国际环境评价制度接轨,深入探索、研究区域或跨区域、国家或跨国家的战略环境评价,从广度上,扩大环境评价工作面,从深度上,进一步提高环境评价的质量,使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使之在工农业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中起到污染防治与制导作用。 1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知识储备,是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 1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工程建设和生存环境的相互影响,有些是能够事后修补的,有些是属于不可逆转的,事后很难挽救,于是人们便积极探索事先预防环境损害的途径。环境影响评价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脱颖出来的一种实用技术。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概括地说:就是用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种战略防御手段。它是由多种学科组成的协调技术体系,既属于软科学的理论范畴,又含有硬科学的技术内涵,它包括了工程污染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经济分析和污染防治对策等相关技术内容。 狭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对特定建设项目在动工兴建以前,即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到生产、运营等全部过程进行工程污染分析,找出环境污染因子,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项目周边的人们具有近期和远期的生存环境质量。 广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类在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设、城市规划、计划决策、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环境立法等)之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该项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研究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也要研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要研究污染物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途径;也要研究污染因子在环境中传播、渗透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生物物种的危害程度。从而制定出有效率的防治策略,把环境影响损害限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水平,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保障。 11.1.2 规范性特点 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既体现了环境科学的综合技术,又表现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性质,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既是有价值的环境科学技术报告,又是待批的环境保护管理文件。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报告性质决定了它的规范性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从头至尾地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各项规定进行编制。有学者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规范性技术报告是非常正确的,它包括法律规范性、格式规范性、政策规范性、技术规范性、语言规 范性、文件规范性、审评规范性等。必须强调指出,不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写的评价报告不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因为它违背了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 - 105 -

电子元件生产环评报告补充

1 变更内容介绍 1.1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本项目工艺不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工艺设备和生产原料,变更后,产品规模、种类、规格均不发生变化,产品质量提高。本项目年产晶体管和双列直插式元器件8亿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汽车、电玩、电脑、照明、仪器仪表等行业。采用纸箱进行包装销往北京、宁波、韩国等地。 本项目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见表1。 表1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亿支/a) 序号产品名称规格标准数量 1 晶体管TO-92系列:TO-92、TO-92S、TO-92L; TO-251、TO-252、TO-126、TO-220 SJ/T 10150-91、 YS/T 678-2008、 SJ/T 11126-1997、 SJ 3262-89、 SJ/T 11363-2006 6 2 双列直插 式元器件 DIP8 2合计8 本项目产品分别执行以下标准: SJ/T 10150-91《电子器件图形库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图形》;YS/T 678-2008《半导体器件键合用铜丝》; SJ/T 11126-1997《电子器件用酚醛系包封材料》; SJ 3262-89《电子件包封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1.2 车间布置调整介绍 由于泽华电子引进2条全自动一体化电镀锡生产线,取代原有人工操 作,建成后,为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对车间布置进行调整。原环评中电1#楼1F电镀锡间与切中筋间合并为电镀锡间,2F仓库改为本成品堆放区、自动测试和粘片、键合间、包装间、打字间、改为仓库;2#楼1F粘片、键合间改为切中筋、打印间、动力间改为仓库、包封间和仓库合并为包封间,2F测试、打字、编带间改为粘片、键合间,仓库改为维修间,3F会议室改为包装间、仓库改为底筋间、右侧仓库改为测试、编带间。详见图 车间平面布置图1-1和1-2。 根据现有情况,对泽华电子主体、公用和辅助工程重新核实,相关变化可见表2。 表2 项目组成 序工程 类别 环评内容变更后 1 主体 工程 电子元件生产线一套,年产电子元件8亿只。未变化划片间1#楼1F,将晶圆处理成独立芯片未变化 粘片、键 合间 1#楼1F,1#楼2F,2#楼1F,将芯片装到引线框上, 并用铜丝焊接 1#楼1F,2# 楼2F 塑封间1#楼1F,将框架用塑封料包裹起来2#楼1F 去溢料间 1#楼1F,2#楼1F,去除塑封料上的溢料、毛刺、 飞边 未变化电镀锡间1#楼1F,在工件上镀锡,防止锈蚀,提高易焊性未变化 切中筋间1#楼1F,2#楼2F,切除工件中间部位横筋2#楼1F 切底筋间1#楼2F,2#楼2F,将工件分开,形成独立产品2#楼3F 2 辅助 工程 给排水 给水由向阳工业集中区供给,年用水量13920m3, 其中生产用水12780m3/a,生活用水1140m3/a; 产生废水经厂区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辽 阳县污水处理厂,年排放量7600m3/a;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辽阳县污水处理 未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由来及评价目的 山西环科小伙儿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中心大街汽贸路0号,是专业从事冷却塔和空气冷却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山西环科小伙儿伴生产的专利产品“轻型高效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于一体,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改变了冷却塔由水泥浇注的百年历史。该产品与传统冷却塔相比,具有投资省、重量轻、工期短、安全可靠、外形美观的特点。近两年已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建成多座冷却塔,山西近期上马的电厂,几乎都采用环科小伙儿伴公司的冷却塔,如山西一一集团、山西美锦集团,山西大土河煤焦公司、临县新民焦化、太原侨友化工等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之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山西环科小伙儿伴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由环科132301班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着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一致的原则,在对项目建设区域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投入使用后的主要影响程度和范围,论证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污染控制对策和建议,从环保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结论,以此为项目的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功能区划 1.2.1 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建设位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拟建于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中心大街汽贸路0号,选址为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建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钦港环管字〔2018〕14号 关于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乙醇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 报来《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乙醇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报告书”)、钦州市环境保护技术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告书的技术评审意见及相关材料收悉。经审查,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广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项目代码:2017-450700-26-03-027697)拟建于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果鹰大道北面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厂区内,项目属改扩建项目,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利用现有产品乙醇,延长产业链,主要包括新建2套3万吨/年的乙醇制乙醛装

置,改建现有的甲醇制甲醛装置(12万吨/年37%甲醛提浓为8.8万吨/年50%甲醛),新建2套2万吨/年吡啶合成及精制装置,新建1套5万吨/年乙醇制乙基胺装置,并配套建设危废处置中心(包括2台危险废物焚烧炉等处置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等,部分配套工程依托厂区原有。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改建原有甲醛生产装置,新建1套2万吨/年吡啶吡啶合成及精制装置、1套3万吨/年乙醇制乙醛装置,以及危废处置中心、变配电室、冷冻站、液氨罐组、原料成品罐组、中转罐组等公用设施及配套设施;二期工程建设1套5万吨/年乙醇制乙基胺装置,建设1套3万吨/年乙醇制乙醛装置、1套2万吨/年吡啶合成及精制装置,以及配套建设相应的变配电室、冷冻站、液氨罐组、原料成品罐组、中转罐组等。项目总投资6430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90万元。 项目主要生产工艺为:乙醛生产以乙醇为原料,采用空气做氧化剂,将酒精蒸汽和空气混合加热至130℃左右自顶部进入装有银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氧化脱氢反应生成乙醛,经精馏后得到乙醛产品。在银催化剂的作用下,蒸汽中的乙醇和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醛和水;采用甲醇空气氧化法生产甲醇,醇空气氧化法采用“电解银法”,又称“甲醇过量法”;吡啶生产将甲醛、乙醛与氨三种原料按比例经计量泵送至预热汽化器加热后送入装有硅酸盐催化剂的流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赫章县松林坡乡泥炭矿环评文件受理公示1136.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赫章县松林坡乡泥炭矿环评文件受理公示1136.doc

目录 前言 (1) 1 总则 (2) 1.1编制依据 (2) 1.2评价目的、原则及评价时段 (5)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6) 1.4评价标准 (10) 1.5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 (13) 1.6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 (15) 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6) 2.1建设项目概况 (16) 2.2项目组成 (17) 2.3工程分析 (23) 2.4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7) 3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35) 3.1区域自然环境 (35) 3.2社会经济环境 (36)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8) 4.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8) 4.2建设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50) 4.3项目开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0) 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2) 5.1水文地质条件 (62) 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3) 5.3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68) 5.4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8)

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72) 6.1地表水环境污染源现状调查 (72) 6.2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72) 6.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3) 6.4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9) 6.5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81) 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3) 7.1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 (83) 7.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4) 7.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85) 7.4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7) 7.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90) 8 声环境影响评价 (92) 8.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2) 8.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93) 8.3运营期地面生产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98) 8.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03) 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06) 9.1建设期固体废物的处置 (106) 9.2运营期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与处置措施分析 (107) 9.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9) 10闭矿期环境影响分析 (112) 10.1闭矿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112) 10.2闭矿期水、气、声、固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13)

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安环建〔2019〕48号 关于潮州市潮安区万和达食品有限公司糖果制品生产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潮州市潮安区万和达食品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审的《潮州市潮安区万和达食品有限公司糖果制品生产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它材料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该报告表的评价结论,我局同意你公司为“潮州市潮安区万和达食品有限公司糖果制品生产改扩建项目”的设立办理环保手续。 二、该项目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霞露南干渠工业区,占地面积2265m2,建筑面积11000m2;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进行扩建,拟投资200万元新增生产设备,增加产品产量,扩建后项目年产糖果制品4400吨,并将现有1台2t燃成型生物质蒸汽锅炉拆除,新增1台4t燃成型生物质蒸汽锅炉。 三、根据该报告表的评价结论,该项目生活废水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第二时段的三级标准,后接入潮安区污水处理

厂处理排放;厂界粉尘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表2工艺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锅炉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中臭气浓度二级标准的新改扩建标准值;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表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2类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 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废水不设总量控制指标;SO2: 0.102t/a;NO x:0.408t/a;颗粒物:0.025t/a。 四、项目应按照《潮州市潮安区万和达食品有限公司糖果制品生产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建议落实相关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五、项目应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应按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 六、该项目今后的生产项目、生产规模、生产地点如有较大改动,必须另报我局审批。 潮州市潮安区环境保护局 2019年3月5日 抄送:潮安区庵埠镇人民政府、广西新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001]

中山市惠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搬迁扩建 项目环境阻碍报告书

托付单位:中山市惠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宿州市环境爱护科学研究所 编制时刻:二零一二年五月 第1章总则 1.1 项目由来 中山市惠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原位于中山市东区沙岗南下工业区,要紧从事运动健身器材及零配件、塑胶制品、五金制品、汽车零配件、防盗器材、家具和模具的生产,现由于生产需要,拟搬迁至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环村东稔坑厂房A栋进行生产,并增加喷油工序。 受中山市惠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托付,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爱护法》、《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价分类治理名录》等建设项目环境治理的有关规定,宿州市环境爱护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搬迁项目环境阻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按照规范程序,评价单位首先对该项目进行了资料调研、现场踏勘以及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境阻碍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工程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环境阻碍预测、清洁生产分析、污染防治措施措施论证及公众参与调查等多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阻碍报告书。

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原位于中山市东区沙岗南下工业区,要紧从事健身器材、塑胶五金家具、五金制品的生产,现由于生产需要,拟搬迁至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环村东稔坑厂房A栋进行生产,并增加喷油、注塑等工序。 2.1 搬迁前工程概况 2.1.1 差不多情况 (1)建设单位:中山市惠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2)行业类不:C3489 其他日用金属制品制造。 (3)法人代表:尚小勤 (4)建设规模:年产健身器材15万套。 (5)项目地址: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环村东稔坑厂房A栋。 (6)占地面积:2000m2,建筑面积1800 m2。 (7)投资情况:总投资5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0万元。 (8)劳动定员:劳动定员75人,在厂内食宿。 (9)工作制度:全年生产日数300天,每天生产8小时,年工作2400小时。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赣县大田乡冷水陂水电站 编制单位: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九月

目录 1 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任务由来 (1) 1.3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2) 1.4评估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 (3) 2 评估依据 (4) 2.1编制依据 (4) 2.2环境现状评估目的及原则 (6) 2.3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估因子 (7) 2.4评估标准 (8) 2.5评估范围及重点保护目标 (10) 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3) 3.1工程概况 (13) 3.3环境影响分析 (18) 4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24) 4.1自然环境 (24) 4.1.5土壤植被 (25) 4.2社会环境 (26) 4.2.3名胜古迹 (26) 4.2.4矿产资源 (27) 5 环境现状及影响调查与评估 (28)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8) 5.2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28) 5.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29) 5.4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30) 6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39) 6.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39) 6.2选址符合性分析 (39) 6.3与流域规划相符性分析 (39) 6.4项目与各类生态功能区要求的相符性 (40) 6.5环境相容性分析 (40) 6.6用水合理性分析 (40) 7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 (41) 7.1已有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 (41) 7.2环保整改或补救措施及建议 (42) 7.3防止污染措施的结论与建议 (43)

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

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Zhejia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ncy Co., Ltd.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 二○一五年八月

目录 1 前言..................................................................................................................... - 1 - 2 项目概况 ............................................................................................................ - 2 - 3 项目允许接纳废物类别分析 ............................................................................ - 5 - 3.1 本项目处理处置设施特点 ..................................................................... - 5 - 3.2 本项目允许接纳废物类别分析 ............................................................. - 5 - 3.3 建议........................................................................................................ - 10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项目公开信息一览表.doc

环评报告书(表)项目公开信息一览表 项目名称扩建移动式X 射线探 伤项目建设地点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港口工业三区江海 路189 号 建设单位惠生(南通)重工有 限公司环评单位 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 咨询中心现因生产需要,公司拟为32 吨外场及250 吨外场两个移动探伤场所各新增 3 台X 射线探伤机。公司每次仅有一个现场开展现场X 射线探伤,现场探伤时,根据船舶钢板厚度选择 1 台相适应的X 射 项目概况 线探伤机,同一探伤现场的两台相同型号的X 射线探伤机的其中一 台作为备用机。 主要环境影响: (1)X 射线探伤机在对工件进行探伤时,X 射线经透射、反射,对作业场所及周围环境产生的外照射辐射影响。 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1、屏蔽防护措施: X 射线探伤作业前,清理并确认现场控制区、监督区内无关人员全部撤离。 主要环境影 X 射线现场探伤时,通过辐射检测仪现场巡测,将被检物体响及预防或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在15μGy· h -1 以上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控制 -1 以上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控制 者减轻不良-1 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在 1.5μGy· h 以上的范围内划为监督区。 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主射线、漏射线、散射线方向增加一定环境影响的 对策和措施的防护装置如铅防护挡板等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确保X 射线现场探伤时厂区边界满足监督区边界剂量率不大于 1.5μGy· h -1 要求。 -1 要求。 X 射线探伤尽可能地安排在傍晚或夜间工人完全离场的情况 下进行。 公司每次仅有一个现场开展现场X 射线探伤,现场探伤时,根据船舶钢板厚度选择 1 台相适应的X 射线探伤机。 配备符合GBZ 117-2006要求的控制区、监督区警戒绳、警示 灯及警告牌,控制区警告牌应写明“禁止进入X 射线区”,监督区警

关于对江苏万德工具有限公司塑料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020)

关于对江苏万德工具有限公司塑料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020) 公告期限:即日起7天。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电话(略) 通讯地址:镇江市冠城路8号,镇江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市环境局窗口 镇环审〔2020〕83号 关于对江苏万德工具有限公司塑料制品加工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江苏万德工具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报你公司报送的《江苏万德工具有限公司塑料制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告表》)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镇江市丹徒新城工业园华园路6号。形成年产塑料手机壳100万个,美术用品1000万件和日用刷1000万只的产能规模。 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根据《报告表》评价结论,在全面落实《报告表》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不利影响能够得到减缓和控制。我局原则同意《报告表》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在项目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你公司须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求,并在项目建设及运营中重点落实以下要求: (一)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和环保管理,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二)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质处理”原则设计、建设、完善厂区给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管至镇江市水业总公司丹徒污水处理厂。 (三)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类废气处理措施,确保各类工艺废气的处理效率及排气筒高度等达到《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有效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注塑废气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表9标准,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国诸暨政府门户网站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20套大型燃煤电站新型高效除尘 装备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简要本) 绍兴市环球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号第2005号 二0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1.1项目由来 (1) 第二章项目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3) 2.1项目地理位置 (3) 2.2环境质量现状 (3) 2.3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 (3) 第三章企业现有概况 (4) 3.1企业现有概况 (4) 3.2企业现有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汇总(排入环境) (4) 第四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6) 4.1建设项目概况 (6) 4.2生产工艺流程 (8) 4.3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 (10) 4.4项目实施前后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 (11)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12) 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 4.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2) 4.3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4) 第六章污染防治措施 (15) 第七章总量控制和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7) 7.1 总量控制 (17) 6.2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7) 第七章环评总结论 (21) 环评总结论 (21)

第一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由来 我国环境保护虽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其中燃煤电站烟尘排放量居第一位。燃煤电站排放的大量烟尘基本上都是属于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吸附了大量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特别严重。PM2.5是汞、砷等有毒元素沉积的主要载体,能长期悬浮于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进入支气管,损伤肺部组织,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多种疾病。同时PM2.5对光的散射作用较强,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易导致大气灰霾形成,导致“蓝天不蓝”,影响大气能见度。据北京、上海、广州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三座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中,来自燃煤的比例分别高达21%、17%、20%,是最主要的集中性污染源。 为有效解决在日趋严格排放要求下燃煤锅炉粉尘的治理需要,实现对PM2.5微细粉尘的有效控制,并有效降低运行费用,解决国内外大型燃煤锅炉配套除尘技术的瓶颈。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1000万元,在牌头厂区利用现有厂房,实施年产20套大型燃煤电站新型高效除尘装备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为此,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绍兴市环球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目录》的类别划分,项目属于K机械、电子中的第1小类“通用、专用设备制造”,目录上规定:有电镀、喷漆工艺的为报告书,其他为报告表,项目为生产工艺中不包含电镀、喷漆工艺,因此本项目环评类别为报告表。 根据《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09年本)、《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09年本)以及《浙江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权限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44号),该项目不属于国家、省以及区设市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因此该项目属于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

草原改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草原改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版)

前言 (1) 1总论 (2) 1.1编制依据 (2) 1.2采用标准 (3) 1.3评价等级 (5) 1.4评价范围 (6) 1.5评价重点 (6) 1.6评价因子 (6) 1.7保护目标 (7) 2工程概况 (9) 2.1现有工程概况 (9) 2.2改扩建工程概况 (15) 3工程分析 (24) 3.1现有工程污染源分析 (24) 3.2改扩建工程概述 (30) 4项目地区环境状况 (37) 4.1自然环境概况 (37) 4.2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概况 (38) 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0)

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7) 5.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47) 5.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7) 5.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0) 5.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1) 5.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3) 5.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4) 6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6) 6.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分析 (56) 6.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7) 6.3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57) 6.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59) 6.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9) 7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62) 7.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62) 7.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62) 8环保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64) 8.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64) 8.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64) 9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67) 9.1环境效益分析 (67) 9.2社会效益分析 (67) 10公众参与 (69) 10.1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 (69) 10.2公众参与原则 (69) 10.3公众参与方式、对象和内容 (69)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 报告书的批复 【法规类别】环境标准 【发文字号】苏环管[2006]221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06.11.17 【实施日期】2006.11.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苏环管〔2006〕221号)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你委报批的《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技术评估意见、南京市环保局、江宁区环保局预审意见均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根据《报告书》结论、《报告书》技术评估意见、南京市环保局、江宁区环保局预审意见,从环保角度分析,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环境可行性。鉴于开发区规划面积已超出了省政府批复的6.8 平方公里,超出部分的开发建设还需得到有关政府及部门的正式批准。

二、开发区在规划和开发建设中,须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并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开发区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开发区建设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按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指导开发区建设,推进开发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实践。鼓励与扶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选择清洁原辅材料和先进工艺、副产品与能源梯级利用,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提倡与推行节水措施,积极探索中水回用途径。进区项目必须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进区企业必须采用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污染治理技术,各企业资源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应达相应行业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按ISO14000标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将开发区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 2、优化区内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和研发基地,具居住功能的生态型产业园,

某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 总则 (1) 1.1项目由来 (1) 1.2编制依据 (1) 1.3评价标准 (2) 1.4评价目的与评价重点 (4) 1.5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 (5) 1.6评价工作等级 (5) 1.7评价因子 (6)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特征 (1) 2.1自然环境特征 (1) 2.2社会环境特征 (2) 3.项目工程分析 (1) 3.1项目概况 (1) 3.2接纳污水水量、水质调查及分析 (1) 3.3处理工艺比较分析 (6) 3.4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14) 3.5厂区总平布置原则 (16) 3.6污染因素分析 (17) 4. 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1) 4.1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1) 5.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 (1) 5.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1) 5.2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2) 5.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分析 (9) 6. 环境噪声影响分析 (19) 6.1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19) 6.2噪声影响分析 (20) 6.3预测结果及影响分析 (21) 7. 固废环境影响及处置分析 (22) 7.1固废种类及产生量 (22) 7.2固废的处置方式 (22) 7.3污泥堆放与处置的环境影响分析 (23) 8.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5) 8.1生态影响分析 (25) 8.2施工扬尘的环境影响分析 (25) 8.3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分析 (26) 8.4施工排水、及建筑垃圾的环境影响分析 (28)

9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厂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29) 9.1项目建设必要性 (29) 9.2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29) 9.3项目可达标性分析 (30) 10.环境风险简析 (31) 10.1污水处理厂事故风险识别 (31) 10.2事故风险防范对策 (31) 10.3污水管网的风险事故及防治 (32) 11.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33) 11.1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 (33) 11.2营运期环保措施 (33) 11.3事故排放污染防治对策 (35) 11.4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36) 11.5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37) 12.环境经济损益简析 (38) 12.1项目的社会效益 (38) 12.2项目的环境效益 (38) 12.3项目的经济效益 (39) 13.评价结论和建议 (40) 13.1主要评价结论 (40) 13.2环保措施建议 (42)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

1总则 1.1任务来源及评价目的 1.1.1任务来源 汉江平川段位于汉江干流上游,西起勉县武侯镇,东到洋县小峡口,东西长105km,南北宽5-25km。汉江平川段防洪工程建设始于建国后。五十年代修建了38.4km砌石护岸,有效地操纵了局部河段的河岸坍塌;六十年代初,提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在干支流两岸筑堤73.5km,造林4万多亩,新建、加固了一些险工段;1974年以后,按照“向汉江要地”的错误精神指导下,筑堤83.8km。由于过度缩窄河道,导致所修建的大堤大部分毁于“81.8”、“90.7”洪水。1991—1994年,一期工程新修堤防52.02km。1998年开始续建,到2000年底完成新修堤防12.97km,加高培厚16.16km。截止2001年4月底,汉江干流两岸共建有堤防工程171143m,其中左岸堤防工程20段长93935m,右岸堤防工程21段、长77208m;各类坝垛228座,其中左岸81座,右岸147座;涵闸(洞、管)138座,其中左岸61座,右岸77座。但仍存在城防段防洪标准偏低,部分地段堤线布置不合理,排涝设施不健全、尚未构成完整的堤防防护体系等防洪问题。继1998年“三江大水”之后,为汲取大灾之后的经验教训,水利部及所属各大流域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按新的技术规范重新编制河流防洪规划。为此,汉中市河道治理处托付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原防洪“一期工程”和“续建工程”基础上完成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依照《建

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要求,汉中市河道治理处于2002年3月21日托付我院进行该项目环境阻碍评价。 1.1.2评价目的 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环境阻碍分析,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的阻碍,从环境角度论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将不利阻碍减小到最低限度,使经济建设和环境爱护协调进展,为环境治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2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1989.12); (2)《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阻碍评价规范》SDJ302—8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治理条例》; (6)《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3);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利部SL204—98; (8)《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95),1995年; (9)《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阻碍》(HJ/T 19—1997); (10)《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汉中市河道治理处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环境阻碍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