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指定教材

1.《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系列课教案及学生作业选*一年级建筑设计》郭逊、俞靖芝、卢向东、刘念雄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二)参考书目

1.《人体工程学图解》阿尔文?R?蒂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维托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家具设计图集》劳智权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

4.《商店设计》Arian Mostaedi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商店设计》奥托?瑞伍德特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6.《室内设计资料集》张绮曼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建筑空间论》(意)赛尔维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9.《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形态构成解析》田学哲、俞靖芝、郭逊、卢向东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形态构成学》辛华泉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12.《平面设计基础》陈菊盛著工业美术协会1981;

13.《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1981;

14.《美术设计的基础》(日)王秀雄译(台湾)大陆书店1984;

15.《图案设计构成研究》(日)青木正夫著郑丽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16.《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17.《立体构成原理》王无邪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18.《立体构成》辛华泉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

19.《纸品立体艺术造型》冯啸著(香港)万里书店1976;

20.《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

21.《构图原理》清华大学民用建筑教研组编;

22.《建筑构图概论》苏联建筑科学院编著顾孟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3.《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4.《色彩艺术》(瑞)约翰内斯·伊顿著赵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5.《色彩技法》(日)深泽孝哉著白鸽译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26.《绘画色彩论析》冯健亲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27.《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8.《国外钢笔画技法: 建筑配景》柴海利、高祥生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1;

29.《建筑钢笔画》王时刚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0.《建筑与树木铅笔写生教程》周宏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1.《工程字的书写方法》于国平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32.《钢笔仿宋字书法》马子民著新时代出版社1984;

33.《新编园林建筑设计图选》王庭熙周淑芳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4.《建筑小品实录》华南工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35.《中国园林建筑》冯钟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6.《桂林风景建筑》桂林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7.《中国新园林》北京园林局设计室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38.《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9.《建筑史论文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

40.《图解思考》[美]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41.《建筑·空间和秩序》(美)弗朗西斯·D.K.钦著周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42.《外国古代建筑名作百例》刘晓惠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43.《外国名建筑》建筑师编辑部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4.《别墅建筑设计》邹颖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5.《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三)期刊杂志:

1.《建筑学报》

2.《世界建筑》

3.《建筑师》

4.《新建筑》

5.《建筑知识》

6.《世界建筑导报》

7.《实用美术》

8.《装饰图案》

9.《PROCESS》

10.《ARCHITECTURE DESIGN》

11.《ARCHITECTURAL RECORD》

12.《E+P》

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

控制工程基础课后习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亲抄而不思则殆奥 第一章 1-1 解:(1)B (2) B (3)B (4)A 1-2 解: 优点缺点 开环简单,不存在稳定性问题精度低,不抗干扰 闭环精度高,抗干扰复杂,设计不当易振荡 第二章 2-1 解: (1): F (S) L[( 4t) (t)] L[5 (t )] L[t 1(t)] L[2 1(t )] 0 5 1 2 S 2 S 5 1 2 S 2 S (2): F (S) 3s 2 2(s 5 25) s 1 e (3): F (S) 2 s 1 5t t (4): ) 1( )} F (S) L{[ 4 c os2(t )] 1(t e 6 6 s s 4Se 1 4Se 1 6 6

(5) : F (S) 0 0 6 2s 2s e e 6 S S (6): )] F (S) L[ 6 c os(3t 45 90 ) 1(t 4 L[ 6cos3(t ) 1(t )] 4 4 S 6Se 6Se 2 S 4 2 3 S 2 S 4 9 6t t t e 6 t t t (7): ( ) [ cos8 1( ) 0.25 sin 8 1( )] F S L e S 6 2 S 8 (S 6) 2 2 2 S 2 S 2 8 (S 6) 8 12 100 (8): F (S) 2 s 6 2 5 9e 2 s 2 s 20 (s 20) 9 2-2 解: 1 e e t 1 2 2t 3t (1): ) ( 2 ) 1( ) f (t) L ( S 2 S 3 1 (2): sin 2 1( ) f (t) t t 2 1 t (3): sin 2 ) 1( ) f (t) e (cos 2t t t 2 s e 1 e t 1 t (4): ) 1( 1) f (t) L ( S 1 t t 2t t (5): ( ) ( 2 2 ) 1( ) f t te e e

建筑设计基础

建筑设计基础 2014简答(15) 1. 一个好的室外空间环境,一般应主要考虑哪些组成部分? 2. 公共枢纽空间设计时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3. 人工照明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4.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有何特点? 5. 寒冷地区住宅设计规划布局有何特点? 论述(5) 公共建筑设计强调功能分区,请论述这样做的优点。 2013简答(15)同2011 1. 什么是走廊式空间组合?有何特点? 2.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区别。 3. 人工照明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4. 放射状的空间组合形式有何特点。 5. 寒冷地区住宅设计规划布局有何特点? 论述(7)2013 1. 在设计中如何确定建筑的层高数值,层高瘦哪些因素的影响,请 简要说明原因。 论述(7)2011 1.在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如何把握建筑室内的空间尺度问题。 建筑史 2014 简答(15) 1.请简要分析北京标注四合院布局特征。 2.简要说明金厢斗底槽。 3.简要说明高技派。 4.简要说明新建筑五个特点。 5.简述古典复兴。 论述(5):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013 问答题(12)同2011 1. 请分析北京天坛建筑其设计如何体现“祭天”的主题。 2.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建筑设计基础 2010 简答题12 1. 建筑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 宅院与庭院的区别。 3. 住宅的适应性及可变性是指什么? 4.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区别。 5. 建筑参数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 如何理解利用环境。 论述题40 1. 如何理解建筑空间组合形式遵循多样统一是所有建筑环境艺术创 作中的重要原则这句话。 2. 如何理解建筑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3. 如何理解建筑师的环境观。 4. 请分析北京天坛建筑其设计如何体现“祭天”主题。 5.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2009 简答题(10X2+2X8) 1. 蒸汽采暖的特点是什么? 2. 住宅的潜伏设计是指什么? 3.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区别。 4. 建筑中常见的设备系统有哪些。 5. 山地地区住宅设计原则是什么? 6. 为什么说光影是建筑师设计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素材。 7. 在建设人工环境时,通常是按照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及创造环境 的步骤进行的,为什么? 8. 说说电梯垂直交通形式的特点。 9. 人工照明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10. 防火分区是如何划分的? 11. 请分析北京标准四合院建筑的空间及布局特征。 12. 简述巴黎卢浮宫东立面的建造时代、设计人、基本特点和所属时 代风格。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 住宅建筑设计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 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 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 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 它由设计说明书、 设计图纸、 投资估算、 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 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 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 型。 建筑方案 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 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 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建筑方案设计的 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 建筑、结构、给水排 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 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 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 简图进行表示。 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 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 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 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 、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 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 1.封面; 2.扉页; 3.初 步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图纸; 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7.工程概算书。在可以用设计 也可以采取 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基础(讲义)

建筑设计基础(1) 讲义 建筑,英语写作Architecture,它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archi意为“占第一位的, 主要的”,tekt意为“技艺”,可见古代 欧洲人对它的重视程度之甚。而我中华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亦创造了光辉灿 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 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式 建筑为主,传播至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泛东亚建 筑风格”,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绪论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 1.专业上的相关性 2.工作内容上的交叉、配合 ·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根据这一含义,城市规划与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性,工作中须紧密配合。 二、建筑的属性 1.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设计 2.建筑的物质技术性 3.建筑的社会文化性 ·艺术 ·哲学:如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与“整体内向” ·心理学:意识、精神 ·历史、文化:建筑历史价值的体现 三、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参考书 叶佐豪:房屋建筑学(上)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芦原义信〔日本〕外部空间设计 扬·盖尔〔丹麦〕交往与空间 中外建筑史 期刊、杂志 第一章建筑概论 1 建筑的内涵及外延 1-1房屋、建筑物、建筑 一、建筑的含义(或意义) 建筑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词性:名词、动词

英文中与“建筑”相关的词汇:Architecture. Building. House 建筑:建筑是根据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为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过程(包括生产,生活,文化等)的需要,而建造的有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环境。 〔提示〕在这一概念中,有三点应注意: ①建筑是……空间环境 ②建筑是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③这种空间环境包含内部的和外部的空间环境 (这个定义是否完整?如何理解这一定义?) 二、建筑的空间性 1.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对空间的认识:“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在该句之前句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2.芦原义信的建筑空间观: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作 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即使是同一空间, 根据风,雨,日照的情况,有时印象也大为不同。 他将空间划分为积极空间(positive)和消极空间(negative),分别具有以下性质: P空间:积极性、求心性、阳性、凸性、实等。所谓空间的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 N空间:消极性、远心性、阴性、凹性、虚等。所谓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 P空间和N空间的划分实际上更多考虑的是在这两种空间中人类行为与心理的不同。这对人类行为与空间的结合方式是有很大启发的。 芦原义信详细分析了一系列空间特征,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关于空间比例的分析工作。在人类感知的统计基础之上,它用比例的方式描述空间围合与 三维体量对人的意义,其中几何特征是主导性的,而不是符号或其他象征性元 素。另外,他以格式塔心理学和东西方空间结构的探索为基础,分析更为细化 的空间形态、建筑元素以及其他的环境因素。 芦原义信指出:“所谓建筑,通常是指包含由屋顶和外墙从自然中划

清华大学-理论力学-习题解答-2-03

2-3 圆盘绕杆AB 以角速度rad/s 转动,AB 杆及框架则绕铅垂轴以角速度 100=?10=ωrad/s 转动。已知mm ,当140=R °=90θ,rad/s ,时,试求圆盘上两相互垂直半径端点C 点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5.2=θ 0=θ 解:圆盘的运动是由三个定轴转动组成的复合运动,且三个轴交于O 点。取O 点为基点,建立动坐标系Oxyz ,Oxyz 绕铅垂轴以角速度ω转动,则牵连角速度e ω=?ωk 。圆盘相对于动坐标系的运动是由框架绕Ox 轴的转动和圆盘绕Oy 轴的转动组成,则圆盘的相对角速度为: r θ =?+?ωi j 所以圆盘的绝对角速度为: r θω′=?+??e ω=ω+ωi j k C 点及 D 点的矢径分别为: 0.140.5()C m =?+r i j 0.50.14()D m =+r j k 由公式可得C 点及D 点的速度: =×v ωr 5 1.412.75(/)C C m s ′=×=++v ωr i j k 190.35 1.25(/)D D m s ′=×=+?v ωr i j k 下面来求加速度。首先求圆盘相对于动系的相对角加速度ε,在动系中,我们可以步将 框架绕Ox 轴的转动看作牵连运动,牵连加速度为r 1e θ=?ωi 1r ,牵连角加速度为ε;将圆盘绕Oy 轴的转动看作相对运动,相对角速度为1e = θ =?j 0ωθ ,相对角加速度为。则根据角加速度合成公式并由此时1r 0==ε? e e r r =+×+εεωωε= 可得: 211250(/)r e r rad s θ =×=?×?=?εωωi j k 接下来求圆盘的绝对角加速度,再次利用角加速度合成公式,并由0e =ε可得: 2100025250(/)e r r rad s ′=×+=+?εωωεi j k 利用公式a 可得C 点及D 点的加速度 : (=×+××εr ωωr )

建筑设计基础作业

建筑设计基础作业 指示书 建筑表达(一) 作业一线条练习 一、教学要求: 1、 2、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练习各种规格的直线、园弧线画法及线条的各种连接。 二、内容: 按附图标注的尺寸绘制墨线图,但附图上的尺寸线及辅助线不必绘制。 三、进度: 讲课2学时,绘制底稿上墨线6学时完成正图(尺规及徒手绘制各1张)。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白卡纸、硫酸纸墨线绘制,要求: 1、准确:各种线条间距、长短、粗细、形状、规格、启止和交接等要求准确。 2、清晰:墨线线条均匀光洁、粗细分等明确、接头圆滑。 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作业二建筑抄绘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建筑图平、立、剖面的形成及其表达方法和图例的正确运用; 2、了解各种线条与字体以及建筑环境表现方式在建筑方案设计图中的运用。 二、内容: 绘制指定的建筑方案设计图(同济工会俱乐部)。 三、进度: 讲课2学时,绘制铅笔底稿上墨线10学时。四、图纸要求: 用400mm×550mm铅画纸或白卡纸墨线绘制,要求: 1、尺寸精确、线条清晰、粗细得当; 2、环境布置恰当、构图美观、不喧宾夺主,平立面图相互对应,表现细致; 3、字体大小恰当,清晰工整。 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作业三建筑测绘 一、教学要求: 通过实际建筑物的测绘,进一步了解建筑物平、立、剖面的表达方法,提高墨线制图、字体和环境表现的质量。 二、内容: 对指定的建筑物进行实测并绘制成图。 平面图1:100(包括周围环境) 立面图1:100(二至三个) 剖面图1:100(一个) 三、进度:

讲课2学时,测量、绘制徒手铅笔草稿图4学时,画墨线正图6学时完成。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铅画纸或白卡纸墨线绘制,要求: 1、建筑物平、立、剖面表达正确; 2、环境表现细致、尺寸适宜、构图美观; 3、墨线清晰、准确,图面整洁均衡。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作业四渲染练习(课外) 一、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裱纸和渲染的方法和步骤,对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彩度的知识 有所了解。 二、内容: 按附图的渲染格式尺寸进行裱纸、平涂、退晕和分格退晕的练习。 三、进度: 讲课2学时,裱纸、调色和渲染6学时完成。 四、图纸要求: 用500mm×360mm水彩纸采用单色水彩渲染,要求: 1、平涂:均匀无疵; 2、分格退晕:近看每格颜色均匀,远看有退晕感; 3、接色退晕:深淡区别明显,中间无深淡突变。五、参考书目:《建筑初步》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6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6-1 图示半径为r 的齿轮由曲柄OA 带动,沿半径为R 的固定齿轮滚动。曲柄OA 以等角加速度α绕轴O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角速度0ω= 0,转角0?= 0。试求动齿轮以圆心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 解:?cos )(r R x A += (1) ?sin )(r R y A += (2) α为常数,当t = 0时,0ω=0?= 0 22 1t α?= (3) 起始位置,P 与P 0重合,即起始位置AP 水平,记θ=∠OAP ,则AP 从起始水平位置至图示AP 位置转过 θ??+=A 因动齿轮纯滚,故有? ? =CP CP 0,即 θ?r R = ?θr R = , ??r r R A += (4) 将(3)代入(1)、(2)、(4)得动齿轮以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为: ??? ? ?? ??? +=+=+=22 2212sin )(2cos )(t r r R t r R y t r R x A A A α?αα 6-2 杆AB 斜靠于高为h 的台阶角C 处,一端A 以匀速v 0沿水平向右运动,如图所示。试以杆与铅垂 线的夹角 表示杆的角速度。 解:杆AB 作平面运动,点C 的速度v C 沿杆AB 如图所示。作速度v C 和v 0的垂线交于点P ,点P 即为杆AB 的速度瞬心。则角速度杆AB 为 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 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 v R v A A ==ω R v R v B B 22==ω B A ωω2= 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子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杆BC 一端与滚子铰接,另一端与滑块C 铰接。设杆BC 在水平位置时,滚子的角速度=12 rad/s ,=30,=60,BC =270mm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角速度和点C 的速度。 习题6-1图 A B C v 0 h 习题6-2图 P AB v C A B C v o h 习题6-2解图 习题6-3解图 习题6-3图 v A = v v B = v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热学部分 一、选择题 1.425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A) (B) (C) (D) [ ] 2.425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的平均值 (A) (B) (C) (D) 0 [ ] 3.4014: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平动动能 有如下关系:(A) 和都相等 (B) 相等,而不相等 (C) 相等,而不相等 (D) 和都不相等 [ ] 4.4022: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V 1 / V 2=1 / 2 ,则其内能之比E 1 / E 2为: (A) 3 / 10 (B) 1 / 2 (C) 5 / 6 (D) 5 / 3 [ ] 5.4023: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内能增加了百分之几(不计振动自由度和化学能)? (A) 66.7% (B) 50% (C) 25% (D) 0 [ ] 6.4058: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K /V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分别有如下关系:(A) n 不同,(EK /V )不同,不同 (B) n 不同,(EK /V )不同,相同 (C) n 相同,(EK /V )相同,不同 (D) n 相同,(EK /V )相同,相同 [ ] 7.4013: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 ] 8.4012: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4);(B) (1)、(2)、(3);(C) (2)、(3)、(4);(D) (1)、(3) 、(4); [ ] 9.4039:设声波通过理想气体的速率正比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速率,则声波通过具有相同 温度的氧气和氢气的速率之比为 (A) 1 (B) 1/2 (C) 1/3 (D) 1/4 [ ] 10.4041:设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 和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A)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4 (B)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1/4 (C)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1/4 (D)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 4 [ ] m kT x 32= v m kT x 3312 =v m kT x /32=v m kT x /2 =v m kT π8= x v m kT π831=x v m kT π38= x v =x v εw εw εw w εεw ρρρρρ2 2H O /v v ()2 O p v ()2 H p v ()2 O p v ()2 H p v ()2O p v ()2H p v ()2 O p v ()2 H p v ()2 O p v ()2 H p v

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课后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

控制工程基础课后习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亲 抄而不思则殆奥 第一章 1-1 解:(1)B (2) B (3)B (4)A 1-2 解: 第二章 2-1 解: (1): )](12[)](1[)](5[)]()4[()(t L t t L t L t t L S F ?+?++=δδ S S S S 215215022++=++ += (2): ) 25(253)(2++=s s S F (3): 11)(2++=-s e S F s π (4): )}(1)6(1)]6(2cos 4{[)(5t e t t L S F t ?+-?- =-ππ 5144512 426226+++=+++=--S s Se S s Se s s π π (5): S e S e S F s s 226600)(--+=+++=

(6): )]4(1)90453cos(6[)(π- ?--=t t L S F 9 636)]4(1)4(3cos 6[24224+=+=-?-=--S Se S Se t t L S S ππππ (7): )](18sin 25.0)(18cos [)(66t t e t t e L S F t t ?+?=-- 100 1288)6(28)6(622222+++=++++++=S S S S S S (8): 99)20(52022)(262++++++ =-s e s s S F s π 2-2 解: (1): )(1)2()3 221()(321t e e S S L t f t t ?+-=+++-=--- (2): )(12sin 2 1)(t t t f ?= (3): )(1)2sin 2 12(cos )(t t t e t f t ?+= (4): )1(1)1()(11 -?=-=---t e S e L t f t s (5): )(1)22()(2t e e te t f t t t ?-+-=--- (6): )(1215sin 15158))2 15()21(21515158()(2221t t e S L t f t ?=++?=-- (7): )(1)3sin 3 13(cos )(t t t t f ?+= 2-3 解: (1) 对原方程取拉氏变换,得: S S X x S SX x Sx S X S 1)(8)]0()([6)0()0()(2=+-+--?? 将初始条件代入,得: 61)()86(1)(86)(6)(22++=++= +-+-S S S X S S S S X S SX S S X S

建筑设计基础--答案-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徒手画的特点是:P170 2.法国巴黎圣母院采用了一种叫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3.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P17 4.角梁分为两层:下面称为老角梁,上面为—仔角梁 5.建筑形态要素是: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P23 6.把各个开间左右延续,上下叠合,使建筑显得完美和谐,富于韵律感,人们把这种处理手法称为7.西方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是 8.流水别墅的设计者是赖特 9.明清时期的彩画多做在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和天花与柱头上 10.形的基本要素分为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 11.宿舍楼,教室楼就空间的组织形式而言属于—并列关系 12.在制定古典建筑各部分和各种构件的大小尺寸时,度量的基本单位是—母度 13.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的发明人是古罗马人 14.古代常用的框架材料是中国木材西方石材 15.古代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一般都是长方形,度量长度的一面称为面阔,短的一面称为进深 16.中式传统建筑的屋顶不包括(包含硬山悬山庑殿歇山重檐庑殿卷棚单坡圆攒尖等等)17.雅典的卫城它的建筑群组是由山门和什么共同组成---三个神庙 18.希腊的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19.苏式彩画又称“园林彩画”起源于南方园林 20.正殿前左右对立着的称为配殿或厢房 21.意大利建筑师帕拉蒂奥是哪个时期的著名建筑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22.在建筑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是柱、梁板和拱券结构 23.属于人文环境的是 24.对于建筑而言,其主要目的考虑的是(使用功能) 25.建筑设计的方案构思采用 26.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建造技术采用了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2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除了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广为流传外,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28.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设计者是...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 年)建筑师:密斯凡德罗29.建筑施工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 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 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 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 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 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 五、课时数: 3课时 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 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 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 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 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九、教学小结、后记: 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 (一)、讲授新课 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学科的形成以及与 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1)建筑及其范围 (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1)掌握设计的意义 (2)明确设计的程序 (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 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 (二)、学时小结 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控制工程基础考试试题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控制工程基础(A卷) 2006 年 6月 14日1.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1所示,k1=1000N/m, k2=2000N/m, D=10N/(m/s),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15分) 图1 2.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2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10分)

(a) (b) (c) 图2 3.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3,如果使用PD控制器,K P, K D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15分) 图3 4.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是多少?(5分) 问:(1)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K (2)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5分) (3)如果采用PI形式的串联校正,K 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 I 开环系统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之间?(5分)

图4 5.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其中K>0。设采样周期T=1s 图5 (1)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5分) (2)试判断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5分) (3)当系统干扰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5分) 6.针对本学期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教学实验,基本原理图见图6,其中,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电枢电阻为1.7Ω,电感为3.7mH,反电势系数Ce为0.2 13V/(rad/s),力矩系数Cm为0.213Nm/A,等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为3 92×10-6Nms2,设R =470KΩ,α=0.9,速度调节器传递函数为6,电流调节器传递 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本课程综合性强,反映了学生的制图水平与空间投影、空间尺度及建筑的平立剖组成特征的掌握情况,该门课程主要对建筑的功能要求、技术支撑、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授,为室内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要想让每个同学学好建筑设计这门课,作为授课教师,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基础,从理论上力求建立清晰的建筑立体结构框架,从理论上进行认真梳理,从系统构成到局部构成,同时在54个学时中教会学生做出建筑别墅设计方案,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详细拟定实践课计划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保华 2013.7.1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承担了园林专业10级的专业课《园林绿地规划设计》。通过这一学期教学讲授实验,现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课程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能认真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依据大纲的要求,首先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归纳,虽然多次讲授本课程,但仍要找出课程的难点、重点,克服难点,突出重点,难点要化为简单,并反复强调,一般知识提示到位,了解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内容,会做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并完成图纸的出图。 该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是一门体现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表现能力的课程,也就是说通过学习会做图纸设计,既是理论性较强又是实际动手设计能力提及的一个过程。该课程强调动手绘图训练成为本课程的一个重点。 为此,本学期加强动手训练的方法是:一是每周有图纸制作设计,现完成的图纸有:行道树设计、公车带绿化设计、交通岛、立体交叉、防风球、校园居住区、公园等十种绿地图纸设计(每周有图但近完成了十种,其中公园设计是图册,图册由9种图文组成,实际上共完成了22张图纸)。其二是不仅在数量加大即每周有图画,而是强调内容、质量的提高,采取的方式:一对一辅导,不合格的重做,过期的不收等方法,提速、提质量来以期达到目标。 同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公园,现场教学,通过识树、分析地形变化,构景要素运用等,增加一些设计元素的认识。 最后,评讲学生作品,把学生设计图纸展示讲评,使大学彼此了解,互相共勉。 朱美英 2013.7.1

清华大学物理光学课件(第1节)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光学工程基础Ⅱ ——物理光学
孙利群 教授
办公室:3104# 62783033 sunlq@https://www.doczj.com/doc/1116110072.html,
2013-4-22
1

2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物理光学与几何光学的关系
? 几何光学:不涉及光的物理本性 ? 将光视为传输能量的几何线(光线) ? ? 物理光学在波长趋于0时的一种近似 ? ? 光学 ? ? ?光的干涉 ? ? ? ? ? 波动光学 ?光的衍射 ?物理光学: 研究光的本质 ? ?光的偏振 ? ? ? ? ?量子光学 ? ?
2013-4-22 2

3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绪论:物理光学的研究对象
光(物质)的基本属性 光的传播规律 光与其它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量子光学 电磁光学 波动光学 几何光学
2013-4-22
3

4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物理光学(波动光学)研究内容
光在各向同性媒质中的传播规律(折射、反射、 现 象 & 规 律 吸收、色散、散射); 传播过程中光波叠加(干涉)时、 光波受阻(衍射)时的现象、规律; 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偏振、双折射)
2013-4-22 4

5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物理光学的应用
2013-4-22
5

6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物理光学的应用
2013-4-22
6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_____第6章刚体平面运动分析汇总

6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6-1 图示半径为r 的齿轮由曲柄OA 带动,沿半径为R 的固定齿轮滚动。曲柄OA 以等角加速度α绕轴O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角速度0ω= 0,转角0?= 0。试求动齿轮以圆心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 解:?c o s )(r R x A += (1) ?sin )(r R y A += (2) α为常数,当t = 0时,0ω=0?= 0 22 1t α?= (3) 起始位置,P 与P 0重合,即起始位置AP 水平,记θ=∠OAP ,则AP 从起始水平位置至图示AP 位置转过 θ??+=A 因动齿轮纯滚,故有? ? =CP CP 0,即 θ?r R = ?θr R = , ??r r R A += (4) 将(3)代入(1)、(2)、(4)得动齿轮以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为: ??? ? ?? ??? +=+=+=22 2212sin )(2cos )(t r r R t r R y t r R x A A A α?αα 6-2 杆AB 斜靠于高为h 的台阶角C 处,一端A 以匀速v 0沿水平向右运动,如图所示。试以杆与铅垂线的夹角θ 表示杆的角速度。 解:杆AB 作平面运动,点C 的速度v C 沿杆AB 如图所示。作速度v C 和v 0的垂线交于点P ,点P 即为杆AB 的速度瞬心。则角速度杆AB 为 h v AC v AP v AB θθω2 000cos cos === 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 v R v A A == ω R v R v B B 22==ω B A ωω2= 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子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杆BC 一端与滚子铰接,另一端与滑块C 铰接。设杆BC 在水平位置时,滚子的角速度ω=12 rad/s ,θ=30?,?=60?,BC =270mm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角速度和点C 的速度。 习题6-1图 习题6-2图 习题6-2解图 习题6-3解图 习题6-3图 v A = v v B = v ωA ωB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NAA3-01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之一,是建筑设计课程的准备及起步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以简单的小型建筑设计训练为核心,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后一阶段的课程设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该课程也可以作为有志于专门从事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参考课、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任务 本课程全面贯彻建筑学教学总纲、建筑设计部分教学子纲,并在此教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与建筑视觉原理的介绍,以及基于实践的视觉思考与分析,重点强调艺术观熏陶、概念与实践的结合、建筑观与建筑设计方法论等相关素质与能力的构建;本课程强调利用手脑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建筑观和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论。 本课程为56学时,2学分。本课程需配套课程设计《建筑设计1-别墅》32学时,3学分。 (三)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类等相关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 基本的建筑设计法则、图底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8学时) 1.1 相似与不同(理解) 1.2 秩序(掌握)(重点) 1.3 秩序——最重要的设计概念(掌握)(重点) 1.4 边界(理解)(重点) 1.5 形状(理解) 1.6 大小(理解)

1.8 重复与韵律(理解)(重点) 1.9 建筑总平绘制与图底关系(掌握)(重点) 2 基本的建筑平面设计(8学时) 2.1 单元与组团的平面排布(掌握)(重点) 2.2 建筑平面组合(掌握)(难点) 2.3 建筑平衡(掌握)(重点) 2.4 建筑色彩(了解) 2.5 图案(了解) 2.6 建筑平面交通分流设计(掌握)(重点) 2.7 整体中有关联的各部分(理解) 2.7 建筑平面的功能意识与布置(理解)(难点) 3 基本的建筑空间设计(8学时) 3.1 延伸点、线、面,构成形式与体量(理解)(重点) 3.2 调整正负形空间(理解)(重点) 3.3 体块构成几何体(理解)(重点) 3.4 结构与施工初步(识记) 3.5 竖向空间设计(掌握)(重点) 3.6 建筑空间与形式、功能的关系(理解)(难点) 3.6 正负形式与空间(理解) 3.7 建筑剖面(掌握)(重点) 4 建筑环境与尺度认知(8学时) 4.1 对比(理解)(难点) 4.2 环境中的建筑(理解) 4.3 建筑场地的规划(理解) 4.4 平面(理解) 4.5 功能与形式(理解)(难点) 4.6 取自自然界的形状(了解) 4.7 尺度(理解)(难点) 4.8 考虑各方向的视觉效果(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