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考试资料

心理学考试资料

公共课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题型及分数分布:

考试大纲:

第一章导论

1、概念: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用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填空、判断、选择):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人的心理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活动、意志活动;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智力、人格)。

行为是对情境的反应;行为反应的三种基本形式:内在生理性反应、外在躯体性运动、反应形式是人的言语活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或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大脑是心理的最重要的器官);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生活中,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反射,第二信号系统反射的例子。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心理现象的观念性;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心理反映的能动性(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人要求认识客观现实的本质与规律;能维持与调节目的性的活动);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

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认为心理的元素主要有感觉、意象、感情三类。

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精神分析学派创立者: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道德性。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刺激变量、个体变量、反应变量。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选择和确立课题、确定研究设计、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心理学的教育作用体现在:测量与描述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发展水平;解释与说明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预测与控制教育主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

3、简答:

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不同: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

联系: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

简述心理与教育的辨证关系。

学生的心理是教育依据的背景与前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心理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实践丰富和深化着心理学研究。

第二章心理过程

1、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观察、记忆表象、挫折

2、(填空、判断、选择)

感知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一切比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知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感觉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和外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用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感觉的适应)。

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根据记忆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

识记按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分: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按材料有无意义分: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保持是对识记的内容进行积累、加工和巩固的过程。

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量和质的变化。

遗忘是指识记的材料不能再现或错误地再现。遗忘分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艾宾浩斯发现,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的最初时间遗忘得最快,之后逐渐减慢,最后几乎不再遗忘,即“先快后慢”。

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能回忆的则一定能再认。

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

思维凭借媒介不同: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探索目标方向不同:集中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同: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直觉式、分析式、试误式、顿悟式。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

思维品质: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根据有无预定目的,是否经过意志努力,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根据创造性水平和新颖程度不同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理想是积极的幻想,空想是消极的幻想。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调节功能。

情绪情感导致下列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脑电波。

情绪情感导致下列机体外部的表情变化: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情感体验表现在下列几方面:情绪的强度、情绪的紧张度、情绪的快感度、情绪的复杂度。

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挫折后积极的表现形式:升华、补偿、改变策略;消极的表现形式:攻击行为、固执行为、退化行为、白日梦、逆反;妥协的表现形式:自我安慰、自我整饰、推诿。

处理挫折的策略;情景转移、精神宣泄、代偿转移、心理咨询、宽容受挫者。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意志的特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品质:自觉性(盲目性、独断性);果断性(优柔寡断、草率从事);自制性(任性、懦弱);坚持性(顽固性、动摇性)

3、简答:

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心境、激情、挫折是怎样引起的?他们对现实生活有何影响?

简述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

简述意志的过程。

第三章心理状态

1、概念:心理状态;自我觉知;注意

2、(填空、判断、选择)

心理状态本身是心理活动存在的直接形态。

心理状态的特点:动态性、直接现实性、综合性。

心理状态的不同水平代表着主体心理活动的积极水平和脑功能的激活状态。

意识状态是指能够被主体清晰觉知到的心理活动,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状态。

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或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

注意是一种比较紧张、积极的心理状态。

人的一切自觉的心理活动,都是以注意为基础的。

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形成与产生的根本条件在于练习与熟练。

随意后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3、简答

简述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简述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如何利用注意规律来组织学习?

第四章个性心理

1、概念:个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

2、(填空、判断、选择)

个性是稳定的。

个性是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个性是个体的社会本性,是个体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个性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共同之处。

个性的独特性和共同性是统一的。

个性的共同性寓于独特性之中,而个性的独特性又是共同性的具体表现。

正是因为有了稳定性,才使得一个人在心理面貌上能够区别于另一个人,形成他的独特性。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个性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个性诸因素的内在统一性,也表现为个性在发挥整体功能时所具有的多层次性。

个性的社会性并不否定个性的自然性。

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

个性心理倾向性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所有心理活动起着支配、控制作用。

个性心理倾向性在个性心理结构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个性心理倾向性只有依赖个性心理特征才能表现出来。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智力、能力、人格。

智力、能力是人心理活动的效率系统,影响决定着人完成活动的速度和质量,使不同个体表现出活动效率上的差异。智力、能力主要是决定了个体“能干与否,能干什么”的问题。人格是心理活动的风格系统,所影响的是个体活动的方式、风格;即决定了个体“怎么干”的问题。

个性心理特征以稳定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色表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

需要的特点: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周期性、发展性。

根据起源,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对象的性质不同,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是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

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基础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式: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动机是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而行为是实现动机的外部活动。

由于人的动机的多样性和人的行为的多变性,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好心办坏事”体现了动机和行为关系的复杂性。

动机是一种内部因素,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根据需要的起源分;生物性动机、社会性动机;产生过程,需要与诱因哪个起主导分:内因性动机、外因性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分: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

兴趣使人对感兴趣的事物予以优先注意。

兴趣使人对感兴趣的事物抱有向往的心情和愉快的情绪体验。

兴趣的产生与主体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

实践活动是兴趣产生的源泉。

兴趣根据内容分:物质兴趣、精神兴趣;起因分: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发展程度的深刻性、广泛性、稳定性分:有趣、乐趣、志趣。

兴趣品质: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性。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

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环境教育的影响是决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价值观对行为具有动力作用、定向作用。

一定的能力总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无论什么能力都离不开具体的活动。某种活动总是需要相应的能力作为条件和保证。

能力并不是完成某种活动的全部心理条件。

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是某种单一能力在起作用,而是需要多种能力的共同参与。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被称为才能。

才能发展的最高阶段,即杰出的才能,被称为天才。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的。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认为能力是由一群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或因素组成的。

吉尔福特把智力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产物。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有成分性、经验性、情境性三种成分。

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气质是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与遗传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天赋性。

气质虽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也具有可塑性。

人的气质不仅随环境、教育、职业、主观努力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气质的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包括:强而不平衡类型——兴奋型;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兴奋和抑制都比较弱类型——弱型(抑制型)。

性格在个性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性格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重要心理生活标志。

性格是一个人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人的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好坏之分。

性格的结构特点:整体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塑性。

3、简答

简述动机的产生过程。

兴趣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活动中具有什么意义?

价值观具有哪些特点?

价值观对人的生活与活动具有什么意义?

简述气质对教育活动的影响。

简述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

在性格的态度特征中,人对现实的态度特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第五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1、概念:自我意识、自尊感、心理年龄特征

2、(填空、判断、选择)

青少年期是一个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时期,是生理迅速发育的时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

心理发展是惯穿人一生的主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心理发展是人的一生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育领域研究的“心理发展”,特指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之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包括:连续性、阶段性、稳定性、可变性。

婴儿期(1岁前);童年期(2-6岁);童年中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初期(15-18岁)。

心理发展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过分强调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就会忽视社会条件和教育工作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过分强调心理发展的可变性,容易夸大教育的作用而违背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差异的可能性。

生理成熟制约着心理发展的次序和规律。

生理发展并不能决定心理的发展。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遗传和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范围。

个体的社会生活、教育条件决定了他在某个范围内的实现水平。

内部矛盾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是发展的条件。

少年期被称为人生的关键期、危机期、急风暴雨期、过渡期、、困难期。

少年期是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青年初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困惑期、抗拒期。

青年初期还具有冲动性。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注意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注意的外部表现不够明显。

青少年知觉和观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能区分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必然的和偶然的属性。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具有更多的社会指向性。

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着个体自我认识乃至整个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

青少年自我认识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自我形象更趋丰富、完整,自我感知更加概括、全面,自我评价更为谨慎、客观。

独立性是少年期自我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青少年关注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自我反省能力的提高,在反省中观察、体会、评价自

己的内心世界。

青少年的自我体验日益丰富,逐渐具有敏感性、深刻性、稳定性的特点。

初期的成功和失败能够相应地提高或降低自尊心的水平。

父母、老师的态度和评价,在同学中的地位,学习成绩都会影响到学生自尊心的水平。

无法建立良好“自我同一性”的个体将会面临角色混乱,这对青少年人格、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有影响。

同一性的形成过程是一种社会化过程,是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由于没有建立深刻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很脆弱,少年常常会出现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

在道德理想方面,初中生表现出具体性、单纯模仿性和多变性。

高中生能够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

高中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

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高中生已初步形成可以支配生活、学习、工作与事业的态度与观念。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源头,,社会化最初的场所。

父母在与青少年的相处中,应该具有家长兼朋友的双重身份。

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只是暂时的,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也是相对的。

3、简答

简述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青少年生理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青少年记忆发展表现在哪些发面?

青少年思维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论述、案例分析)

第六章学习心理

谈谈应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试述学习迁移的指导?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第七章教学心理

试述实现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具备的条件。

如何实现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有效地进行个体化教学?

第八章学生群体心理

在教育学生“服从”的问题上,学校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如何实现维护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的统一?

如何做到正式学生群体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协调?

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影响师生关系的心理因素有哪些?联系实际分析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常见原因,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论述同伴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价值?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及如何指导与协调同伴关系?第九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试述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与矫正?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章心理健康

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和任务?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第十一章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案例分析:

1.小明最近上课总是提不起精神,作业不能完成,老师多次找其谈话,晓之以厉害,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经专家诊断为厌学。

就小明的情况,请你帮助其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P362

2.某位心理学家到一所学校做实验,让同学们做一份测试题,测完后,心理学家当着全班及班主任的面宣布,“测试结果显示,坐在第一排的同学是本班最有潜力的同学。”期末考试,果不出所料,第一排同学的语、英、数三科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提高幅度高出全班10分。根据这一现象,请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效应分析。P207

3.王老师,在课堂上,每次学生做完习题或回答完问题,他都会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学生,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不足,也都会得到这位老师的点评;结果,这个班的同学学习热情特别高,期末考试全班的平均成绩和优秀率都在全级名列前茅。

试从学习动机激发的角度,分析王老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178

4.李老师是一个同学喜爱的老师,平时在课前课后他经常给同学们提一些问题(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让他们思考,这些问题不易不难,同学们只要用点时间思考,总能解决,为此,同学们在李老师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非常有热情。

试从学习动机激发的角度,分析王老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177

5.陈老师每次接一个新班,他都会注意做好下列工作,见好第一次面;讲好第一次课;批好第一次作业;开好第一次班会;结果,陈老师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工作都开展得很顺利,学生也非常配合。

试从教学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来分析这一现象。P206

6.有人认为“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法改变的”。用认知改变技术帮助他。

P355绝对化要求

(过去会影响现在,但是不能说这些事件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人们可能以过去为借口来逃避对行为的改变。事实虽不可改变,但是对事件的看法

却是可以改变的,因而人们仍然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

7.有人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你怎么看,用认知改变技术帮助他。

P356 糟糕至极论

(人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问题都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坚持寻求某种完美的答案,只会产生持续的焦虑,并且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

8.“强强是一个很用功学习的人,对自己处处要求都高,平时考试和做作业还看不出来,一遇到重大考试,就经常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每当这类考试前,他总是提前一个月就失眠,注意力下降、思维涣散,为此极为痛苦”。请你给他诊断一下原因,并提出改进办法。

P363学习过度焦虑(原因、指导手段)

9.有人认为“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灾难性的事情”。用认知改变技术帮助他

P356 糟糕至极论

(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情境都是我们可以期望的,受挫折是很正常的事。受挫可能是令人不快的、烦恼的,但并不是灾难。把一件事情看作灾难,只会使我们感觉更糟。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事,我们可以试着去改变;如果无能为力,那么我们就应该接受它。)

10.“一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扬”。用认知改变技术帮助他。

P355绝对化要求

(这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如果某人坚持这个信念,她就可能要千辛万苦、委曲求全地取悦他人,以获得他人的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她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

心理学考试资料

公共课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题型及分数分布: 考试大纲: 第一章导论 1、概念: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用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填空、判断、选择):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人的心理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活动、意志活动;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智力、人格)。 行为是对情境的反应;行为反应的三种基本形式:内在生理性反应、外在躯体性运动、反应形式是人的言语活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或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大脑是心理的最重要的器官);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生活中,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反射,第二信号系统反射的例子。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心理现象的观念性;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心理反映的能动性(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人要求认识客观现实的本质与规律;能维持与调节目的性的活动);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 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认为心理的元素主要有感觉、意象、感情三类。 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精神分析学派创立者: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道德性。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刺激变量、个体变量、反应变量。

心理学考试复习材料

心理学 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现象: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想象、情感、气质等。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 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他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又都有其发生、发展、终止或升华的过程,所以这些心理活动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心理状态: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称之为心理状态。 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生命物质发展的最高阶段,被称之为“自然的王冠”。 (2)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狼孩。 (3)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里是人脑的主观映像;其次,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再次,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最后,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心理学的内容:①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学基础;②感觉、知觉与意识;③学习、记忆与思维;④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⑤动机与情绪;⑥个别差异;⑦社会心理;⑧心里异常与心理治疗 心理学的任务 描述:即对心里事实用科学语言予以叙述,以便人们认识它;只说明事实的真相,不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 解释:对个体行为作进一步分析,探究产生该行为的可能原因。 预测:根据现有的资料,估计将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控制:控制影响心理的因素来控制心里,减少心理因素的消极影响,增强积极影响。 提升: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或直接利用心理学基础研究所发展的理论,提出改善生活品质的建议。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观察法可分为客观观察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在自然情境中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语言等外部表现,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和自我观察法(人对人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一定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和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两种形式。 测验法: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如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是一种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对问题进行陈述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又叫问卷法)和口头调查(又叫访谈法)两种。 个案法:是指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研究对象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方法。 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P35)

大学心理学考试测验试题(带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测验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2、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3、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D应激 4、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 .发展的关键期 5、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C A.接受过程; B.认知过程;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6、()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B A.概念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7、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A A.社会心理; B.社会知觉;

C.社会态度; D.社会归因 8、印象管理是指我们有意地控制和管理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叫做()A A.印象整饰; B.印象形成; C.印象提升; D.印象策略 9、社会心理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A A.社会行为; B.社会舆论; C.社会潮流; D.社会传统 10、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又被称为()B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11、“木桶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品德发展的()D A.稳定性; B.个体性; C.道德性; D.整体性 12、我们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B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3、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D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14、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D A.班级管理能力; B.心理辅导能力;

大学心理学专业试卷(完整版)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心理学专业试卷(完整版)考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语言以自己的风格特色吸引或者促使人们在生活生产中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语言这个工具直接或者()着相关的人群,或者波及其他更广泛的区域。达到传承的效果。 A、生理过程 B、间接影响 C、自然过程 D、物理过程 【参考答案】:B 2、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的发展。如果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影响能力 D、制度文化 【参考答案】:C 3、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A、释意 B、澄清

C、提问 D、具体化 【参考答案】:A 4、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参考答案】:A 5、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参考答案】:B 6、道德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是() A、醒悟 B、遵从 C、转变 D、巩固

【参考答案】:A 7、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态度测定 D、制度文化 【参考答案】:C 8、在个体锻炼时,会呼吸加快吸进更多的氧气,机体释放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心脏跳动更快更强以运输这些东西。在下丘脑探测到体内失衡时,它启动这些改变。不过,下丘脑也接收()极有可能被将来的活动损害的线索,帮身体做相应的准备。 A、身体平衡 B、意识动机 C、高尚动机 D、生理性动机 【参考答案】:A 9、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最新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知觉恒常性 答案: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标准答案: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2.使用特定的心理量表作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点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测验法 标准答案:D 3.“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标准答案:C 4.()是个性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性和选择性,是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A.情绪与情感 B.个性心理特点 C.气质与性格 D.个性心理倾向性 标准答案:D 5.()是指通过观察实物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参观等方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式。 A.教具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像直观 D.言语直观 标准答案:B 6.有些人对某事物的兴趣虽也达到了迷恋的程度,但很容易”见异思迁“,难以持久,这是缺乏兴趣的()品质的表现。 A.广度 B.有效性 C.稳定性 D.专一性 标准答案:C 7.简述智力三元理论。 答案: 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 (1)组合性智力 (2)经验性智力 (3)情境性智力 标准答案: 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 (1)组合性智力 (2)经验性智力 (3)情境性智力 8.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标准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心理学教育学考试资料(独家)

心理学 填空题 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 2、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特征中的 3、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的结果。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5、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6、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的特性。 7、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8、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思维的是指个体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是个体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10、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被称为。 11、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12、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 13、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 14、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分别是: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 1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实践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16、看见红颜色觉得温暖,看见蓝色觉得清凉,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现象。 17、当环境或任务发生了变化,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 叫。 18、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这是意志的的表现。 19、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特征。 20、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这之前的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 21、看小说时,我们根据作者对人物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这个人的模样,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 22、人在感知活动中能够从周围环境的许多事物中优先地分出当前所要感知的对象,这是由于知觉具有的原故。 23、人类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这是一种的心理现象。 2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25、人们常说“江山易移,禀性难改”,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的特性。 26、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27、和是思维的敏捷性两个重要指标。 28、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被称为。 29、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的特点。 30、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和言语表情。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普通心理学试题+答案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普通心理学试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 1、性格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

(完整word版)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答案)-整理版(1)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自1879年德国的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才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个体心理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3.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三、选择最佳答案 1.心理现象又称为C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心理规律 B、精神 C、心理活动 D、意识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D 的科学。 A、(心理学)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 D、心理现象 3.个性心理是通过A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4.通过分析学生的图画、日记、作文、考卷以及课外小组活动中制作的模型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称为 C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产品分析法 D、调查法 5.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控制条件,并结合自己的任务,来探求人世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 D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 四、辨别正误 1.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两个不同的心理现象。√ 2.认识过程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五、简答 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有何联系?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其意义表现在哪方面? 第二章需要和动机 一、名词解释 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尖人脑中的反映。 2.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二、填空 1.需要可根据起源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对象的性质可分为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马斯洛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3.动机的功能体现在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维持和调整的功能三方面。

心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有的学生希望通过交往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得到别人接纳,其想要满足的人际需要是(C )。 A情感的人际需要B控制的人际需要C包容的人际需要D 利用的人际需要 2、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导致的印象形成的效应有(B ):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C、定型; D、刻版印象。 3、、挫折是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因而挫折也可以说是一种(A )。 A、主观感受 B、客观感受 C、心理防御机制 D、生理状态 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一种(B )。 A、文饰 B、投射 C、假设 D、以上都不对 5、“爱屋及乌”是一种(B )的人际偏见。 A、刻板印象 B、光环效应 C、第一印象 D、自我头射 6、“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假意逢迎行为违反了人际交往的(B )原则。 A、尊重原则 B、诚信原则 C、适度原则 D、宽容原则 7、一位学生向咨询师讲述其与辅导员的矛盾及辅导员对其的歧视和否定后。咨询师未征该学生同意找班主任谈话。这位咨询师:(B) (A)增加了求助者的信任感,是咨询关系更有利于咨询进程。 (B)违反了保密原则。(C)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依据评判求助者。 (D)超出了咨询师的职责范围。 8、心理咨询最终的目标是(D )。 (A)帮助求助者认识内部冲突(B)深化求助者的自我意识 (C)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观念(D)帮助求助者做出新的有效行为 9、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对象是:(A )。 (A)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B)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 (C)严重的神经症患者(D)有严重人格障碍的患者 10、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D ) A.没有身体疾病 B.没有身心疾病 C.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D.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11、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C) A 刻板印象 B 社会吸引 C 从众 D 服从 12、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下列不是产生诱因的是( D ) 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B. 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 C.优势地位的丧失 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 13、考试焦虑主要属于(A )方面的问题。 A.情绪 B.气质 C.性格 D.行为 14、小强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学生。他的老师教给他三件事情需要他完成:一件比较容易、一件中等难度、一件很难。如果小强可以挑选其中一件来完成,你估计小强会(C) A.挑选最难的那一件 B.挑选最容易的那一件 C.挑选中等难度的那一件 D.寻求老板的意见以避免老板对他的可能的负面评价 15、下列陈述不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是:(A) A.避免类似情境 B.总结经验教训 C.调节抱负水平 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6、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 C ) A. 自卑者 B. 自负的人 C. 完美主义者 D.偏执者 17、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以及( D ) A. 独立质 B. 严谨型 C. 兴奋型 D.胆汁质 18、学校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 A) A. 心理健康教育 B. 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 C. 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 19、关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哪一个是错误的(D ) A 接近性 B 相似性 C 外貌 D 自尊 20、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A) A和解B妥协C容忍D调解

心理学基础题库

心理学基础习题库 一、选择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B )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B ) A.弗洛伊得 B.罗杰斯 C.威特海默 D.斯金纳 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 )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A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 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A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B ) A.感觉及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 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 )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 10.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11*.能够将外界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C )A.感觉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感受性 12*.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C )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13*.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D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14*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C )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心理学健康测试试题(含答案)

心理学健康测试试题(含答案) 1、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 [单选题] * A、无意识 B、遗忘(正确答案) C、幻想 D、幻觉 2、心理异常按程度由轻到重排列,应为()。 [单选题] * A、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问题 B、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C、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问题 D、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正确答案) 3、在心理咨询的治疗阶段中来访者可以()。 [单选题] * A、被动接受咨询师的建议 B、具有自主性(正确答案) C、依赖咨询师 D、完全服从咨询师 4、自杀作为心理障碍的最极端的后果,最常出现在以下哪一种的神经症中()。[单选题] * A、厌食症 B、强迫症

D、贪食症 5、()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单选题] * A、消沉 B、自卑 C、妄想(正确答案) D、多疑 6、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不包括()。 [单选题] * A、超我 B、本我 C、自我 D、他我(正确答案) 7、成长心态的人,往往会把考试成功归因于()。 [单选题] * A、能力 B、任务难度 C、努力(正确答案) D、运气 8、 自主学习者能敏锐地发现学习中已经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如学习动机、兴趣、策略或学习的结果,及时拿出有针对性地措施,在学习上有进行()的能力。[单选题] * A、自主选择

C、主动适应 D、积极参与 9、()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更自信的人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 [单选题] * A、蝴蝶效应 B、破窗效应 C、巴纳姆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正确答案) 10、 学习过程中,如果()受到威胁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去维护它。只是维护的方式有所不同,有些逃避学习,有些人则会过度努力。 [单选题] * A、自我感受 B、自我体验 C、自我价值(正确答案) D、心理健康 11、 ()认为,人的能力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加强的。 [单选题] * A、成长心态(正确答案) B、变化心态 C、灵活心态 D、努力心态

大二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动机:是指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 2、诱因: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景和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 3、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4、强化: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当被试表现出主试所期望的动作之后,给被试提供满意快 活的刺激,就叫做正强化;当被试表现出主试所期望的动作之后,某种不愉快的经验或事物因此而消失,就叫做负强化. 5、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固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 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6、归因: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 的原因,这种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论就称为归因。 7、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8、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9、学习定式: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 式,以及需要、愿望、态度等都能构成其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发生定势作用,从而使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方向性。 10、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以人的心 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11、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心理发展。 12、注意:指心理活动队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3、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柑橘赫尔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 1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 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15、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德尔心理过程。 16、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17、情绪智力: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测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 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18、气质: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 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典型饿、稳定的心理特征。 19、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20、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 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21、品德:指个体子在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 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2、心理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3、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主观题. 一、自我意识:指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 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三个反面: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的形成:1、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自我;2、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3、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 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考试资料

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自编) 一、名词解释 1.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用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4.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5.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6.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7.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通常指及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8.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计划和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9.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它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10.挫折——是一个人的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11.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一定情绪时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状态及特征。 12.自我觉知——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及行为能否予以清晰觉察。 13.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14.个性——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反映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 15.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 16.动机——指直接推动人类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17.兴趣——是人力求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18.价值观——是人们用以评价事物并指导自己行为的心理价值倾向系统。 19.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0.气质——人的心理活动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第 1 页

电大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年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就要开始了,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取得满意好成绩,加油,你最棒! 年电大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个体所具备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过程,或信息加工过程,这是人心理最基本过程。 3.观察法:是一个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观察,从中发觉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方法。 4.试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并对其引发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方法。依照试验情境不一样,试验法可分为试验室试验法和自然试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对现实生活知觉体验。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一个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类似睡眠又非睡眠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最初阶段。外部物理刺激作用于人感觉器官,人头脑接收和加工了这些刺激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经过感官取得挖补世界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才能引发感觉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差异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自然定律”-

韦伯定律,该定律关键观点是:引发最小可觉差刺激改变量和原刺激强度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似动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一样波长光敏感。当它们受到不一样波长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一样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成份,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一个颜色成份(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个成份感受就会被抑制。依照对立过程理论,伴随系统恢复,由一个反应引发疲劳将产生对立颜色后像,即一个刺激移开后视觉连续。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简述心理学功效。 (1)描述和测量。(2)解释和说明。(3)预测和控制。 2.列举几个常见不一样意识状态,并简明说明意识作用。 意识状态包含:(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品下意识状态。 意识作用:(1)意识对人所觉察核注意范围进行限制,从而降低刺激输入流量。 (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规律,把连续不停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记忆兑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好判断和行为。 (4)意识能动性使人们能够有程度地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意识内容。 3.简述注意特点及外部表现。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史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包括: 两个主要部分:一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特征;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生理因素的发展;三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二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4、年龄特征的研究 (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2)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故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5、儿童心理学诞生标志 1882年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 6、发展心理学诞生标志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1、弗洛伊德发展心理学理论 (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 (2)力比多发展的五个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1)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人格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2)八个阶段 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或游戏期、游戏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3、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环境决定论 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一是三种非习得性的研究即非学习性的情绪反应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二是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

【20春】《心理学》易考通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 1、单选题 下列哪项选项属特殊能力:() A. 观察力 B. 思维能力 C. 曲调感 D. 记忆能力 答案:C 知识点: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判断题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知识点: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单选题 自私、勤劳、自负等是对人的哪种性格特征的描述:() A. 性格的态度特征 B. 性格的情绪特征 C. 性格的意志特征 D. 性格的理智特征 答案:A 知识点:人格的结构 4、单选题 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的是()。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语词逻辑思维

D. 抽象思维 答案:A 知识点:思维的种类 5、判断题 决定助人行为的第一步是个人责任判断。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知识点:亲社会行为 6、单选题 ()是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减少驱力,恢复机体平衡。 A. 动机 B. 驱力 C. 诱因 D. 需要 答案:B 知识点:驱力理论 7、单选题 ()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属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的。 A. 普通心理学 B. 教育心理学 C. 生理心理学 D. 发展心理学 答案:B 知识点: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8、单选题 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

B. 枢纽特质 C. 核心特质 D. 次要特质 答案:C 知识点:人格特质学说 9、判断题 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知识点:刺激与感觉的关系 10、判断题 反复玩暴力游戏会提高儿童攻击性人格形成的可能。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知识点:攻击性行为 11、单选题 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间接性、目的性与问题性和()。 A. 概括性 B. 发散性 C. 丰富性 D. 情境性 答案:A 知识点:思维的概念 12、单选题 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性属于()。 A. 胆汁质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复习资料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心理学是研究 3 及其规律的科学。 (1)行为(2)客观现实(3)心理现象(4)抽象思维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4 。 (1)客观反映(2)想象(3)记忆(4)主观反映 3、心理现象分为 1 。 (1)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2)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与个性倾向性(4)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4、心理过程包括 3 。 (1)认识过程、行为过程、知觉过程 (2)认识过程、感觉过程、知觉过程 (3)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记忆过程 5、个性心理是通过 4 _ 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认识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4)心理过程 6、 1 _ 是理论为主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3 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5 _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

支 6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4 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及动物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 (4)实验心理学(5)生理心理学(6)比较心理学 7、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_1_ 。 (1)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2)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3)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4)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8、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称为 2 。 (1)横向比较研究(2)纵向跟踪研究 (3)跨文化研究(4)定性研究 9、 3 _ 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或心理学之父。 (1)弗洛伊德(2)华生(3)冯特(4)马斯洛 10、精神动力学派的创始人是 2 。 (1)冯特(2)弗洛伊德(3)华生(4)马斯洛 11、 1 _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一大势力”。 2 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二大势力”。 3 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大势力”。 (1)精神动力学派(2)行为主义学派 (3)人本主义学派(4)认知主义学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