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计算题试题和答案经典

化学计算题试题和答案经典

化学计算题试题和答案经典
化学计算题试题和答案经典

化学计算题试题和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将一定质量的NaCl和Na2SO4 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208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 (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

(1)所加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________。

(3)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__________。

【答案】10% 14.2g 23.4g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23.3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求出Na2SO4的质量,BaCl2的质量,由化学式求出B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可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中氯元素的质量,从而求得NaCl的质量;

【详解】

设BaCl2的质量是xg,Na2SO4的质量是yg,

Na2SO4+BaCl2=2NaCl+BaSO4↓

142 208 233

y x 23.3g

142/y=208/x=233/23.3g

y=14.2g,x=20.8g

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

B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g=7.1g

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中氯元素的质量=21.3g-7.1g=14.2g

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14.2g=23.4g

2.某硫酸铜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硫酸铜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样品20g加入81.8g足量的水搅拌充分溶解后,向其中加入56g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8.9g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滤液a;②再向上述滤液a中继续加入56g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又得到4.9g不溶于水的物质和只含一种溶质的滤液b。请计算:

(1)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2)最后所得滤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答案】80% 8.7%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根据“又得到4.9g不

溶于水的物质和只含一种溶质的滤液b”可知,20g样品中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需消耗氢氧化钾溶液质量为56g+56g=112g,则56g的氢氧化钾反应消耗样品的质量为10g,同时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质量为4.9g,则2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8.9g-4.9g=4g,则20g

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20g-4g=16g,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16g

20g

×100%=80%,故填

80%;

(2)设反应共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x,

160174

=

16g x

解得x=17.4g,反应所得滤液b的质量=20g+81.8g+56g+56g-8.9g-4.9g=200g,则所得硫酸钾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7.4g

200g

×100%=8.7%,故填8.7%。

答: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80%;最后所得滤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7%。

3.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_____(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答案】20g 27g

【解析】

【详解】

(1)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200g×10%=20g;

(2)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100g=40g,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g﹣40g)×10%=16g;

设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

22

CuCl+2NaOH=Cu(OH)+2NaCl 13580

x16g

135

80 =

x16g

解得:x=27g

答:(1)20g;(2)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27g。

4.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g;

(2)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5.74克(2)3.4%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5.74g

设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为X

NaCl + AgNO3=== A gCl↓ + NaNO3

170 143.5

X 5.74g

列比例式得:170:143.5= X:5.74g 解得:X ="6.8" g

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6.8g/200g×100% ="3.4%"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为:取该石灰石样品5g,把6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脸次数123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

(1)表中x=_______。

(2)第____次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钙已经反应完全。

(3)求原6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要求书写计算过程)。

【答案】2.00 3 7.3%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固体质量不变时应该为剩余的杂质,第一次加入15g稀盐酸,固体减少5g?3.5g=1.5g,则可以求出原6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详解】

(1) 第一次加入15g稀盐酸,固体减少5g?3.5g=1.5g,第二次加入15g也减少1.5g,故

x=3.5g?1.5g=2g。

(2)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三次和第四次加入稀盐酸时,剩余固体质量不变化,,碳酸钙已经反应完全,故碳酸钙完全是第三次。

(3)设原6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73

1.5g15g x ↑

?

100 1.5g

=

7315g x

?

x=7.3%

答:原6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点睛】

观察表格,看每次加入盐酸,剩余固体量的变化情况,据此推出反应的盐酸的量和反应的碳酸钙的量。

6.铜镁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为6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1)铜镁合金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表格中m=_____;

(4)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

(5)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多少g ?_____ 【答案】混合物 Mg+H 2SO 4=MgSO 4+H 2↑ 2 20% 0.2g 【解析】 【分析】

根据镁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详解】

(1)合金属于混合物,所以铜镁合金属于 混合物。

(2)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是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 2SO 4=MgSO 4+H 2↑;

(3)前四次每次加入硫酸都是固体都是减少了0.5g ,所以分析数据可知表格中m =2; (4)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0.6g

3g

×100%=20%; (5)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3g ?0.6g=2.4g 设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x

2442+=Mg H SO Mg +2422O .S H 4g

x

242

=2.4g x

x =0.2g

答: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0.2g 。 【点睛】

观察表格中前四次剩余固体变化情况,每次减少0.5g ,第五次开始,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则反应完全。

7.某实验室用含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液与混入了锌粉的铜粉(以下简称铜锌粉)反应来测定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和铜锌粉中锌的含量。操作如下:取200 g 混合液于实验容器中,分五次加入铜锌粉,边加边搅拌,以保证盐酸和硫酸铜同时与锌充分反应。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_。

(2)第四次加入铜锌粉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3)计算原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通过计算可知,每9 g铜锌粉中含有_______________g锌粉。

【答案】0.3ZnSO4、ZnCl27.3% 5.85

【解析】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答;(2)对比第四次、第五次加入铜锌粉分析解答;(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4)根据计算解答。(1)对比第一次、第二次可知,每加入9g铜锌粉可产生0.1g氢气,第四次加入铜锌粉后产生了0.4g氢气,m为第三次加入铜锌粉后产生氢气的质量。故m值为0.3;(2)对比第四次、第五次加入铜锌粉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第四次加入铜锌粉后盐酸与锌粉恰好完全反应,故第四次加入铜锌粉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ZnSO4、ZnCl2;(3)设产生0.4g氢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x,消耗锌的质量为y。

Zn+2HCl=ZnCl2+H2↑

65 73 2

y x 0.4g

65732

y0.4

x g

==

x=14.6g

y=13g

原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4.6g

200g

×100%=7.3%

(4)生成0.1g氢气时需要锌的质量为13g÷4=3.25g

设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A。

生成0.1g氢气时与硫酸铜反应的锌的质量为9-3.25g-(5.71g-A)=0.04g+A

Zn+CuSO4=Cu+ZnSO4

65 64

0.04g+A A

6564

=

0.04+

g A A

A=2.56g

9 g铜锌粉中含有锌粉的质量=2.56g+0.04g+3.25g=5.85g

答:(3)原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是7.3%;(4)每9 g铜锌粉中含有5.85g锌粉。点睛:解答本题的难点在于搞清楚第一次加入铜锌粉后,容器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包括铜锌粉中铜的质量及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8.现有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195.2g,向其中加入铁粉,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加入铁粉质量与反应就溶液中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

如图所示.

(1)m(剩余固体)>6.4g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此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原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FeCl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3)求当加入11.2g铁粉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Cu和Fe;Fe+2HCl═FeCl2+H2↑;(2)32.5;(3)25.4%。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象可知:0~5.6段是铁与氯化铁反应,5.6~11.2段是铁与氯化铜反应,11.2~16.8段的质量=6.4~12段的质量,说明该段是铁粉剩余。(1)m(剩余固体)>6.4g时,2FeCl3+Fe═3FeCl2进行完,反应 CuCl2+Fe═FeCl2+Cu正在进行,剩余固体的成分是Cu和Fe;此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设FeCl3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y,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Fe═3FeCl2

325 56 381

x 5.6g y

解得x=32.5g,y=38.1g,故填:32.5;

(3)设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z,生成铜的质量为m,

CuCl2+Fe═FeCl2+Cu

56 127 64

5.6g z m

解得z=12.7g,m=6.4g,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

=25.4%。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知识。

9.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 g。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2)11.7%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3g+100g+82.1g﹣200.0g=4.4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列比例式得:106:x=117:y=44:4.4克,解得:x=10.6g,y=11.7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2.3克-10.6克+11.7克)/200.0克

×100%=11.7%,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0.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碳酸钠溶液与熟石灰发生反应,之后将生成物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固体烧碱,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少量烧碱固体.实验过程中向200g碳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澄清石灰水,所加澄清石灰水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反应混合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填化学式);

(2)通过计算回答,此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Na+;5.3%.

【解析】

(1)a点为反应的过程中,此时碳酸钠没有完全反应,而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故填:Na+;

(2)由图中可以知道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x 10g

解得:x=10.6g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3%

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3%.

【点评】在对反应图象中曲线进行分析时,曲线的折点的意味着曲线所表示的反应在此时恰好完全反应,解答时要理清反应指所发生的反应,并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算题易错题经典

化学计算题易错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粗盐中除NaCl 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 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 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 完全溶解于150.0g 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 2+2NaOH =Mg (OH )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5.8 19.0% 17.4% 【解析】 【分析】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5.8g ,根据氢氧化镁的质量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氯化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可求出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以及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1)由图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5.8g (2)设样品中2MgCl 的质量为 x ,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 ()22MgCl 2NaOH 295581175.8Mg OH NaCl x gy +=↓+ 95585.8x g = 581175.8g y = x=9.5g y=11.7g 2MgCl 的质量分数9.5g 100%19.0%50.0g =?=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11.7g 50.0g 9.5g 100%17.4%50g 150g 105.8g 5.8g +-= ?=++-() 答: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5.8g ; 2() 样品中2MgCl 的质量分数为19.0%;

初三化学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经典习题汇总8

绝密★启用前 初三化学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经典习题汇总8 未命名 未命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一、计算题 1.香叶醛(化学式为C10H16O),存在于柠檬油中,具有柠檬、柑橘果香,泛应用于肥皂、花露水的加香剂中。请计算: (1)1个香叶醛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香叶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7.6g香叶醛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g。 2.如图是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新盖中盖牌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分]补钙每片中含: 钙(以Ca计)500mg 维生素D100 IU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规格]2.5g/片 (1)维生素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则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维生素D2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3.自从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一些医用消毒剂走进了百姓家。过氧乙酸(化 学式为:C2H4O3)就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用于新冠肺炎消杀。请计算:

(2)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4.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C3H7O2N)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60~70g,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1)丙氨酸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氨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5.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1)在碘酸钾中钾与碘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在100g碘酸钾含碘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6.酸奶中含有的乳酸对健康是有益的,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计算: (1)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2)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乳酸中含有12g碳元素,则该乳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7.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1)该醋酸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一个醋酸分子中含__________个原子。 (3)该醋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4)醋酸中氧元素所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用规范格式书写具体计算过程) 8.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计算: (1)一个蔗糖(C12H22O11)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原子。 (2)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2 g蔗糖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9.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为C20H14O4 ,试计算: (1)酚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组成。 (2)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 (3)实验室有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酚酞溶液,现在实验需要0.5%的酚酞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计算: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

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 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2)计算碘酸钾(KIO 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碘酸钾(KIO 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 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 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 3CH(NH 2)COOH 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 3O 3N 3Cl 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氰精中C 、O 、N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 .高氯精中C 、N 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 .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 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 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人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2.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许多农户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有效解决了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了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 ,氮元素42kg 。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 Cr )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

有机化学计算题练习及答案

有机计算题 1.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 C.1:2 D.1:1 2.将0.2 mol某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缓缓通入盛有0.5 L 2 mol/L的NaOH溶液中,生成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烷烃为() A.丁烷B.乙烷C.甲烷D.丙烷 3.同温、同压下,某气态烃1体积最多能和2体积HCl气体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0.5mol,最多和4mol Cl2发生取代,则该气态烃是() A.CH2===CH2B.CH2===CH—CH3 C.CH2===CH—CH===CH2D.CH3CH===CH—CH3 4.某气态烃和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取标准状况下此混合气体4.48L 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 2.8g,此两种烃是 () A.甲烷和丙烯B.乙烷和2-丁烯 C.甲烷和2-甲基丙烯D.乙烯和1-丁烯 5.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 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没有乙烷⑤可能有甲烷⑥可能有乙炔 A.②⑤⑥B.②⑥C.②④D.②③ 6.将a mol氢气和b mol 乙烯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它们部分反应生成c mol 乙烷,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3b+0.5a) mol B.(4b+0.5a) mol C.(3b+1.5a) mol D.无法判断 7.某温度和压强下,由3种炔烃(分子中只含一个C≡C)组成的混合气体4g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加成后生成4.4g三种对应的烷烃,则所得烷烃中一定有() A.异丁烷B.乙烷C.丙烷D.丁烷8.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

初中化学计算题汇总

初中化学计算题汇总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xx 甘肃兰州)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牌口服液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化学是:C12H22O14Zn每只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 45、5mg制药厂(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01%)(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___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2、(xx 甘肃兰州)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含碘量(20mg~30mg)/kg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贮存方法避光、避热、蜜蜂、防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

一是_____ ;(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_____ 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xx 四川)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 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____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 2、(xx南京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氰精中 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 C、N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最新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精选)

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类型有多种,其中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简单综合计算、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等, 解题口诀:注意五步骤、设写算列解、数据需处理、确定全反应、代入纯数量、气体用加减、 分步与累加、留意起拐点。 下面针对中考试题中的计算题进行一下归类: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 (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氰精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经典

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化学兴趣小组取2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答案】(1)11克(2) 26.7% 【解析】 试题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的,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26+90-105=11克,反应后的溶质是CaCl2,而溶液的质量等于105克减去石灰石中的不反应的杂质的质量,设:石灰石中CaCO3质量为X,生成的CaCl2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 + CO2↑ + H2O 100 111 44 X Y 11克 列比例式:100:X=44::11克解得:X=25克 111:Y=44:11克解得:Y="27.75" 克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7.75/105-(26-25)×100%≈26.7%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相关计算 2.将25.6 g 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 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1)上表中m的值为多少。_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8.7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次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第四次实验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40g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沉淀,所以第三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华法林(Warfarin)又名杀鼠灵,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药物。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为________,E 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由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⑧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种。 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含有-CHO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甲苯酯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13 【解析】 【分析】 由A的分子式及产物的性质,可确定A为,在光照条件下发生-CH3上的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C催化氧化生成D(),D 与CH3COCH3在NaOH、加热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和水。 【详解】 (1)A为,名称为甲苯,E为,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答案为:甲苯;酯基; (2)由以上分析知,B 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 (3)C()催化氧化生成D(),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为: ; (4)⑤为与(CH3CO)2O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和CH3COOH,则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⑧为与反应生成,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答案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5)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含有-CHO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种。它们为苯环上有-OH(酚)、-CH2CHO两个取代基的异构体3种,苯环上有-OH(酚)、-CHO、-CH3三个取代基的异构体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13;。 【点睛】 F的13种同分异构体,含有3个取代基的异构体为,,(其中,-CH3位于序号所在的位置),(共3种)。 2.(1)的系统名称是_________; 的系统名称为__________。 (2)2,4-二甲基-3-乙基戊烷的结构简式是_____,1mol该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消耗氧气_______mol。 (3)键线式表示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4-二甲基辛烷 1,2,3-三甲苯 14mol CH3CH2CH=CH2 【解析】 【分析】 (1)命名烷烃时,先确定主链碳原子为8个,然后从靠近第一个取代基的左端开始编号,最后按取代基位次—取代基名称—烷烃名称的次序命名。命名苯的

初中化学计算题专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1.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 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②茶碱(C8H10N4O2·H2O)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常用作食品防腐剂。请回答: (1)苯甲酸含有种元素。 ' (2)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 3.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⑴ KNO3属于(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 | ⑵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⑶ 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⑷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kg。 5.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请按要求进行计算: (1)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Al2O3 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求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 6.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求: ]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DMP分子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DMP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________。 7.某些厂家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C6H5COOH)作为防腐剂。回答下列问题: (1)苯甲酸是由种元素组成;

初中化学计算题精选

化学计算题精选 建议:1.认真读题,圈圈画画; 2.不要使用计算器,自己独立计算,锻炼计算能力。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找准,写对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找准已知量,设好未 知量,进行计算。(酸溶液的质量,碱溶液的质量,样品的质量等混合物的质量都不能直 接代入进行计算) 1.(鸡西市)右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颗粒中的铁属于元素(填“常量” 或“微量”);(2)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 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 mg。 2.(泸州市)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 加一倍,因向溶液加入硝酸钾 g,或蒸发掉 g。 3.(2011.南通市)(6分)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______污染。秸秆的主 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最简整数 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 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 4.(大连市)高温加热10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 分数为50%。 (1)若10g碳酸钙全部分解可产生多少克氧化钙? (2)实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多少克? 5.(肇庆市)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 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 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 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g.(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化学计算题试题和答案经典

化学计算题试题和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将一定质量的NaCl和Na2SO4 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208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 (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 (1)所加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________。 (3)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__________。 【答案】10% 14.2g 23.4g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23.3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求出Na2SO4的质量,BaCl2的质量,由化学式求出B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可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中氯元素的质量,从而求得NaCl的质量; 【详解】 设BaCl2的质量是xg,Na2SO4的质量是yg, Na2SO4+BaCl2=2NaCl+BaSO4↓ 142 208 233 y x 23.3g 142/y=208/x=233/23.3g y=14.2g,x=20.8g 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 B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g=7.1g 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中氯元素的质量=21.3g-7.1g=14.2g 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14.2g=23.4g 2.某硫酸铜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硫酸铜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样品20g加入81.8g足量的水搅拌充分溶解后,向其中加入56g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8.9g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滤液a;②再向上述滤液a中继续加入56g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又得到4.9g不溶于水的物质和只含一种溶质的滤液b。请计算: (1)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2)最后所得滤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答案】80% 8.7%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根据“又得到4.9g不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修正版)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4z y -) O2 →xCO2+2 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的x+ 4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引例】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耗氧量最多的是( A ) A .C 2H 6 B . C 3H 8 C .C 4H 10 D .C 5H 12 ③等质量的烃CxH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④等质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 完全燃烧时,先化成 Cx Hy ?mCO2?nH2O 的形式,耗 氧量决定于 ' '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最新化学计算题专题练习经典

最新化学计算题专题练习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 x 233/98 =x/9.8x=23.3 g 208/98 =y/9.8y=20.8 g (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g7.3%12.6% 【解析】 试题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 4z y ) O2 →xCO2+2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

量决定于的x+ 4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 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 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1分) △ 2.44 3.(5分)(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2分) 80 98 4.0g 10% x =(1分)

初中化学计算题精选

化学计算题精选 1.(泸州市)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 加一倍,因向溶液加入硝酸钾 g,或蒸发掉 g。 2.(大连市)高温加热10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 分数为50%。 (1)若10g碳酸钙全部分解可产生多少克氧化钙? (2)实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多少克? 3肇庆市)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 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 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 质量的影响)。请计算: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g.(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4天津市)将一定质量的C aCl和Na2SO4 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208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 为21.3g (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 (1)所加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 (3)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 5(乐山市)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样品消耗稀盐酸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 质量(g)9 75.4 80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化学计算题综合分类解析经典

化学计算题综合分类解析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2+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取55g工业纯碱,向其中加入269.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求: ①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答案】H2O 将混合物加热 96.4% 20% 【解析】 【详解】 (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不变可知, X的化学式为H2O。 (2)NaHCO3在加热的情况下可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可以用将混合物加热的方法。(3)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已知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为①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题思路:1、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钠的质量关系,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进一步求出其质量分数。2、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与氯化钠的质量关系,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再结合样品质量求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即可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过程如下: 解:设①55g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②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22g x=53g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6.4% y=58.5g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2-乙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3,3 -二甲基丁烷 D.2,3,3一三甲基丁烷 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1,2—二甲基丙烷B.CH3CH2CH=CH2:3—丁烯 C.CH2ClCHClCH3:1,2—二氯丙烷D.:1,5—二甲基苯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CH3CHCH CH2 CH32—甲基—3—丁烯B. CH2CH3 乙基苯 C.CH3CHCH3 C2H5 2—乙基丙烷D. CH 3CHOH CH 3 1—甲基乙醇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CH3CH2CH2CH2OH 1-丁醇 B.2-乙基丙烷 C. 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6.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3-甲基-1,3-丁二烯 B.;2-羟基丁烷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1,3,4-三甲苯 B.;2-甲基-2-氯丙烷 C.;2-甲基-1-丙醇 D.;2-甲基-3-丁炔 8.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羧基丁烷 B. 3-乙基-1-丁烯 C. 1,3-二溴丙烷 D. 2,2,3-三甲基戊烷 9.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 ;2-乙基戊烷 B. ;3-甲基-2-戊烯 C. ;2-甲基戊炔 D. ;1-甲基-5-乙基苯 10.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3-乙基戊烷 B.3-乙基-4,5-二甲基已烷 C.4,5-二甲基-3-乙基已烷 D.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11.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为测定某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0g硫酸溶液置于烧杯中,不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反应过程中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在Q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_____(用符号)。 (2)在反应过程中,杯中溶液的pH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答案】23.3 H+、Cl﹣、Ba2+变大 4.9% 【解析】 【详解】 (1)由图中信息可知,P点时氯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沉淀硫酸钡的质量,则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是200g+100g﹣276.7g=23.3g,故填23.3;Q点的氯化钡溶液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盐酸和氯化钡,在Q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H+、Cl ﹣、Ba2+,故填H+、Cl﹣、Ba2+; (2)反应的过程中硫酸不断被消耗,生成盐酸,随氯化钡溶液的加入,溶剂增加,溶液的酸性不断变弱,所以pH会不断变大,故填变大; (3)设氯化钡质量为x。 2244 BaCl+H SO=BaSO+2HCl 98233 x23.3g 98233 = x23.3g x=9.8g 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 200g ×100%=4.9% 答: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2.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盐酸,取该混合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BaCl2溶液呈中性)。求:

化学计算题培优题经典.docx

化学计算题培优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粗盐样品仅含NaCl 和 MgCl2,为探究粗盐中NaCl 的质量分数,某研究性小组取了 10g 样品,加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2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相关数据如图。 (1)请列式计算该粗盐样品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 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答案】 90.5% 10.22g 【解析】 (1)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氧化镁的质量求出氯化镁的质量即可 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再计算出粗盐样品中NaCl 的质量分数;( 2)根据图像分析解答。 (1)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 2NaOH=Mg(OH) 2↓ +2NaCl 9558117 x0.58g y 9558117 x0.58 g y x=0.95g y=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g-0.95g=9.05g 9.05g ×100% =90.5% 该粗盐样品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 10g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 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g-0.95g+1.17g=10.22g 答:( 1)该粗盐样品中NaCl 的质量分数90.5%;(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 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0.22g。 2.实验室有一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粉样品、未知浓度盐酸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兴趣小组同学为分析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和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株,进行如下探究: (1)用盐酸溶解样品(样品混合均匀),测定生成氢气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所取样品质量(g)所加盐酸质量(g)生成氢气质量(g) Ⅰ16.060.00.5 Ⅱ16.0130.0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