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完善

目录

目录

第1章引言 (1)

第2章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发展和现状 (2)

2.1 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发展 (2)

2.2 我国人大预算监督的法律依据 (3)

2.3 我国人大预算监督的运行机制 (5)

2.3.1 预算编制阶段的监督 (5)

2.3.2 预算审批阶段的监督 (5)

2.3.3 预算执行阶段的监督 (6)

2.3.4 决算审批阶段的监督 (6)

第3章外国议会对政府预算监督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7)

3.1 美国的预算监督制度 (7)

3.2 英国的预算监督制度 (8)

3.3 法国的预算监督制度 (9)

3.4 新加坡的预算监督制度 (9)

3.5 澳大利亚的预算监督制度 (10)

3.6 国外预算监督制度的借鉴 (11)

3.6.1 完善有关预算监督的法律法规 (11)

3.6.2 完善预算监督的程序 (12)

3.6.3 构建专业的预算监督组织机构 (12)

第4章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制度存在问题 (14)

4.1 人大预算法律体系不健全 (14)

4.1.1 《宪法》 (14)

4.1.2 《预算法》 (14)

4.1.3 其他法律 (15)

4.2 人大预算监督组织建设存在局限性 (15)

4.2.1 预算监督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15)

IV

目录

4.2.2 人大代表的素养相对不高 (16)

4.2.3 审计机关作用发挥不足 (16)

4.3 人大对预算监督程序参与性不足 (16)

4.3.1 人大进行预算监督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16)

4.3.2 缺乏绩效预算监督理念 (17)

4.3.3 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缺陷 (18)

4.3.4 人大的预算审议程序仍需完善 (18)

4.3.5 人大对预算执行到决算阶段缺乏监督 (20)

第5章完善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建议 (21)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21)

5.1.1 《宪法》 (21)

5.1.2 《预算法》 (21)

5.1.3 其他法律 (22)

5.2 加强人大组织机构建设 (23)

5.2.1 成立专门的预算委员会 (23)

5.2.2 提高人大代表的素养 (23)

5.2.3 建立人大审计制度 (24)

5.3 完善人大对预算程序的参与性监督 (24)

5.3.1 合理安排人大进行预算监督的时间 (24)

5.3.2 健全预算信息公开制度 (25)

5.3.3 完善人大的预算审议程序 (27)

5.3.4 加强人大对预算执行到决算阶段的监督 (27)

5.4 强化绩效预算的作用 (28)

5.4.1 立法确立绩效预算理念 (28)

5.4.2 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 (29)

5.4.3 建立人大绩效预算监督运行制度 (29)

5.4.4 构建绩效激励和反馈制度 (29)

第6章结语 (31)

致谢 (32)

V

目录

参考文献 (33)

VI

第1章引言

第1章引言

预算制度体现了一种现代社会的公共决策机制与程序,在现代各国的国家治理和财政体系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国家整体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系统的运作;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政府的执政、施政能力、治理能力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政府预算的出现既符合政治民主化的要求,也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需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商品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量增加。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广大民众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日益膨胀的需求,政府部门和人员编制也大幅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①这就对政府如何合理有效的安排资金及其用途提出了要求,从而产生了作为公共财政基础制度的政府预算概念。

预算制度包含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对预算进行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和监督的整个过程。其中预算的监督是预算制度的重要一环,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的预算监督制度能够确保预算全过程运行的高效、透明。在大多数的西方国家,政府的预算只有经过议会的批准与监督才能够施行。在我国,作为民意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对各级政府的预算进行审核批准,并且监督政府部门执行预算。长久以来,各级人大对政府的预算监督是确保我国预算阳光运行、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的法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行的人大预算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亟需完善并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郭小聪、程鹏:《论政府预算的民主性:历史与现实》,《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第2页。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