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食堂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钢结构食堂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钢结构食堂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钢结构食堂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市槐荫区北小辛庄办公楼食堂装饰工程

施工单位:益通安装有限公司

编制:裴彩霞

审核:雷富胜

一、总体概述:施工概况、设计依据、总体设想和部署

(一)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市槐荫区北小辛庄办公楼食堂装饰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并结合现场勘察、参考有关施工规编制的。本工程施工、材料、验收规和标准的参考依据如下: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202-8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1)

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4、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1-2012)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

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试验法;(JGJ52-92)

7、普通混凝土用碎和卵质量标准及检验法;(JGJ53-92)

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2011)

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法;JGJ70-2009

10、《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11、《门式钢架房屋钢结构技术规》(CES102--2002)

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

1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GB50018--2002)

14、《钢结构焊接规》(GB50661--2011)

15、《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JGJ82--91)

1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1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9--2012)

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19、《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3--2011)

20、其它有关技术规、标准。

(二)编制原则

遵循科学、合理、均衡、优化的原则。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确保安全生产、按期保质竣工。

(三)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234m,建筑高度为8.0m。一层为厨房餐厅,二层为餐厅。本建筑为平屋顶,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

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承包式为包工包料,要求施工总工期40天。

(四)工程特点:

本工程工种交叉多,工序配备复杂,工期紧。

二、施工进度计划图(附后)

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案、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一)施工准备

本工程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选拔优秀施工队伍。认真贯彻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在工程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加快工程进度。

1.项目部在总进度计划的指导下,由专业工长配合项目经理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并由各工长做好交底工作,使一线施工人员明确工作目标。

2.项目经理按时参加现场指挥部会议,并按期召开施工队长以上的部会议,及时协调有关劳动力、材料、资金、等有关事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各专业密切配合,组织力量抓质量,抢工期,保证按期保质完工。

(二)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本工程坚持合理的施工顺序: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维护。

(三)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法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法如下图所示:

(四)分部分项工程工程的主要施工法

A、测量工程

1、测量准备工作

1.1测量仪器

(1)根据工程性质,测量在保证工程质量要求中属重要一项,故要求测量精度较高,所以,在测量工作中对测量仪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公司在测量工作中采用全站仪作为主控仪器,建立施工用坐标控制点及轴线控制网。

(2)局部区域角度测量用北京博飞的J2经纬仪,长度测量用100M或50M钢卷尺配合10KG拉力器进行测量。

(3)水准测量或标高引测采用3台一光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

(4)测量仪器都持有技术监督局认可的鉴定单位鉴定合格证书并定时检验,强制鉴定。

1.2测量人员配备

(1)项目部将专门设立一个测量小组,由项目工程师负责,下设专业测量人员若干。

(2)测量人员都已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3)测量人员与复核人员如下表:

1.3测量标准

(1)本工程所用测量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标准《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执行。

(2)在设立施工用平面控制网工作中,做到测角中误差不大于5″。边的相对中误差≤1/3000。

(3)水准测量引测精度不低于原有水准控制点的精度。

(4)当由外部控制转换成部控制及在放线工作时,投点误差不超过±3MM。

2、测量案

2.1案说明

(1)先根据总平面设计及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设立施工用的平面控制网,并在工程四确定长向的控制轴线。

(2)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原点,将水准标高引测至施工现场。做好临时控制点(定期校核),并做好保护。

2.2平面控制

(1)本工程的平面控制采用平面控制网结合极坐标法。

(2)先用全站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制点。要求控制点精度在±5MM。并且定期(二个星期左右)复测一次。

(3)控制点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上,地面上留200MM,上焊铁板并在铁板上划十字线。位置设立在离工程边轴线10M以外,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

(4)控制点保护做法为在控制点外砌500MM高砖墙,中间浇捣素砼至控制点面并在砖墙上加盖,防止杂物进入。

2.3标高控制

(1)本工程的标高控制是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用DSZ2水准仪引测至施工场地四,每100M左右设立施工用水准控制点,约为六~七个施工用水准控制点。水准点精度不小于三等水准点或原水准点的精度,并且定期(二个星期左右)与原水准控制点校核一次。

(2)在施工过程中,随施工过程每道工序做一个水准基点,记录水准点的标高。法是采用钢卷尺配合水准仪向上或向下引测至要求标高,每次测量偏差要求不大于±3MM。

2.4垂直度及轴线控制

(1)本工程的垂直度控制采用以控为主,外控复核的法。

(2)±0.000以下施工采用外控法,即在基坑每施工段的四设立轴线控制点。

B、基础工程

1、基础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交接→定位放线→验线→土开挖→清槽→人工钎探→支模浇筑砼垫层→垫层养护→基础钢筋绑扎→埋地脚锚栓、支模板→基础砼→回填土

2、分项施工法:

(1)、土开挖:

本工程土开挖全部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的施工法。机械开挖采用日立挖掘机,开挖时一次挖至设计标高上10-20cm,剩余土人工清理,余土暂存现场,然后进行人工钎探。开挖前应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2)、土回填

回填的土料首先考虑利用挖出的原土,并且土质符合要求,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300mm,分层夯实。每层填土按规定做土壤实验。

C、钢筋工程

钢筋采用现场定型加工制作,运至各主要施工部位。

1、材料要求

钢筋进场需具有准用证和出厂质量证明书。每捆(或盘)都应有标志。进场时,分品种、规格、炉号分批检查,核对标志、检查外观,并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可使用。

钢筋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连接性能不正常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及专项检验。

2、钢筋加工

由专业班组根据钢筋加工配料单,使用钢筋机械统一加工,按《材料采购控制程序》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分品种、型号、规格分别挂牌堆放。加工成型的钢筋应分类堆放,经过半成品检查合格后统一领料,分部位、构件,运输至需要部位由人工绑扎成型。

小于Φ12的盘圆钢筋,使用冷拉调直,准拉率不宜大于4%,大于Φ12的钢筋应进定尺钢筋,采用机械切断、弯曲。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锈污等,并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颗粒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钢筋施工技术措施

按施工进度,分阶段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交底,容包括绑扎次序,钢筋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垫块,搭接长度与错开位置,以及弯钩形式等。

所用的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和焊接试验合格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均应进行抽样试验,并应附有抽样报告,不得未经试验盲目使用。因为市场上没有Φ6钢筋,所有Φ6钢筋均用Φ6.5施工。

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预热法校正,沾染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干净后可使用。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发现钢筋与埋件或其他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不

得任意弯、割、拆、移。

为了满足设计规定的保护层要求,应按设计规定的厚度,所有梁、柱、板的下层筋,均采用塑料垫块,设置间距为@0.7M设置。平板上层筋,用同主筋直径的钢筋做马凳支撑,间距700×700。

浇捣砼时要派专人负责看铁,随时随地对钢筋进行纠偏。

4、钢筋工程质量标准

施工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允偏差及检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