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选择题部分答案(10班同学自己找的)

测量选择题部分答案(10班同学自己找的)

测量选择题部分答案(10班同学自己找的)
测量选择题部分答案(10班同学自己找的)

题型如下:

一,判断题:1×4=4分。工程测量

二、选择题:1×20=20分。工程测量8分+地籍测量学12分

三、简答题:共3题,16分。来自地籍测量学教材。

四、看图题:10分。

五、计算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主要来自于实践计算。其中有一题是误差的计算。以下为部分复习参考。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测量学的任务是()。

A.高程测量 B.角度测量 C.距离测量D.测定和测设

2.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仪器校正不完善B.目标像与十字丝板平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3.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 C.高差

4.在土木工程测量中,地面点的空间三维位置一般用()来表示。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和高差

C.平面直角坐标和高程

5.在距离测量中,衡量精度的指标是用()。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 )。

A.A 点比B 点低 B.A点比B 点高

C.A 点与B 点可能同高 D.A、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7.表示直线方向的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

A.0°~270°B.-90°~90°C.0°~360° D.-180°~180°

8.坐标方位角是以()的北端为标准方向,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水平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

9.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A.方向B.高程 C.距离

10.竖直角是()。

A观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B在同一竖直面内,观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C在同一水平面内,观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11.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2000 B.1:500 C.1:10000 D.1:5000

12.距离测量的计算成果是求出两点间的()。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 C.垂直距离

13.使用测量望远镜时转动目镜调焦螺旋的目的是使( )十分清晰。

A.目标像B.十字丝C.目标像与十字丝

14.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气泡居中

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16,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几何连线称为()。

A、视准轴

B、水平轴

C、中心轴

D、横轴

17,一个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并穿过大陆和岛屿所形成的闭合曲面是()

A、平均海水面

B、大地水准面

C、平均水平面

D、大地水平面

18,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高程之差 B.水平距离 C.间距

19,在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 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20,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

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注记

B.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 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

21,地面0.04 KM2在地形图上的面积为100CM2,则比例尺为()。

A、1:400

B、1:2000

C、1:500

D、1:200

22,绘制纵断面图时,高程比例尺与水平距离比例尺的关系为()。

A. 10(或20): 1 B. 1 : 1 C. 1 : 10(或20)

23,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 ( )。

A. 24″ B.-12″ C.-24″ D. 12″

24,我国现在采用的1980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在()。

A、北京

B、上海

C、西安

D、广州

25,相对高程是由()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大地水准面

B、水平面

C、任意水准面

D、竖直面

A、26与31

B、27与32

C、29

D、30

26,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要素是水平角()和高程。

A、水平距离

B、竖直角

C、铅垂线

D、水准面

27,我国现在采用的高程系统的原点在()。

A、北京

B、上海

C、青岛

D、西安

28,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符号是()。

A、比例符号

B、等高线

C、非比例符号

D、高程注记

29,利用GPS技术进行单点定位时,至少要同时接收到()颗卫星信号。

A、2

B、4

C、6

D、8

30,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A、水平面

B、竖直面

C、海洋面

D、水准线

31,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m。

32,已知一直线的坐标增量为⊿xAB为负,⊿YAB为正,则该直线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3,已知A点高程HA=112.665M,高差HBA=3.382没,则B点的高程HB为( )。

34,符号“‖”表示()。

A、草地

B、竹子

C、剑麻

D、菜地

35,一幅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

A. 1m B.10m C.100m D.0.1m

36,测量工作基准面是指()。

A、平均海水面

B、大地水准面

C、平均水平面

D、大地水平面

37,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求出各控制点的()。

A、坐标

B、高程

C、高差

D、距离和水平角

38,已知一直线的坐标增量为⊿xAB为负,⊿YAB为负,则该直线落在()。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9,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的误差。

A、读数误差

B、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

C、气泡居中

D、立尺不直

40,导线角度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反其符号按()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A、角度大小成正比例

B、观测角个数平均

C、边长成正比例

D、各边高差大小

41,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A. 180° B. 90° C. 270°

42,高差的大小与起算面()。

A、有关

B、无关

C、平行

D、正交

43,在B点安置经纬仪测水平角∠ABC,在盘左位置测得左方向A点读数为120°01′12″、测得右方向C点的读数为28°15′48″,则半测回角值为 ( )。

A.91°45′24″B.268°14′36″C.148°17′00″ D. 91°14′36″

44,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名称及取值范围是()。

A.象限角、0o~ 90o B.象限角、0o~ ±180o

C.方位角、0o~ 360oD.方位角、0o~ ±90o

45,一附合导线观测5个左角,角度闭合差?

β=-20″,则左角改正数为()。

A.-20″ B.+20″ C.-4″ D.+4″

46,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C.整平后全部重测

47,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C.竖盘指标差

48,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工程施工依据的工作称为()

A.测定B.测设 C.控制测量

49,确定点的平面坐标(x、y)的主要工作是测量()。

A.距离与角度 B.距离与高差 C.高差与坐标方位角

50,下列五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51,地面两点间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5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A.x 轴,向东为正 B.y 轴,向东为正

C.x 轴,向北为正 D.y 轴,向北为正

53,导线测量内业中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号按边长正比例分配

54,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工程施工依据的工作称为()。

A.测定B.测设 C.控制测量

地籍测量:

l. 地籍在我国历史悠久, 古代主要为政府登记土地作为( ) 的簿册。

A. 征收田赋依据

B. 征税登记

C. 课税对象

D. 课税对象登记

2.国家对各项地籍管理工作所做的各项规范化政策、法律规定、称()。

A.地籍调查规程B.土地登记规则

C.土地确权规定D.地籍制度

3.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

A.地籍图片B.地籍卡

C.地籍资料D.地籍表册答案:C

4.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A. 权属调查 B 土地登记

C. 地籍测量 D 土地统计

5.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A. 地块

B. 县

C. 村和街道

D. 宗地

6.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

C.地籍测量 D. 土地登记

7.二调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______个。

A.10 B.6

C.8D.12

8.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地类应确定为()。

A.旱地B.水浇地

C.望天田D.灌溉水田

10. 初始地籍调查时, 调查人员应将每一宗地勾绘到工作用图上, 并对街道或地籍街坊按( ) 顺序统一预编宗地号。

A. 从西到东、从南到北

B.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C. 从东到西、从北到南

D. 从西到东、从北到南

11.下列( )内容不属于初始地籍测量。

A.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B.界址调查

C.面积量算D.界址点测量

12.地籍测量的核心是( )。

A. GPS控制测量B.面积汇总统计

C.地籍细部测量D.绘制宗地图答案:C

13.地籍测量以测定( )为重点,实地无论有无明显界线,都必须查明、测量界址点线并标定于地籍图上。

A.宗地B.界址

C. 界址点

D. 界址线

14.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A.初始权属调查B.初始面积量算

C.初始土地登记D.初始土地统计

15.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比较,不要重点测量的要素是()。

A.重要地物B.等高线

C.土地权属界线D.河流

16,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计算步骤为( )。

①坐标计算;②数据整理;③成果输出;④边长改化;⑤归档

A. ②④①③⑤B.①②④③⑤

C.④②①③⑤D.①④③②⑤

17,测定界址点的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下列()方法在测定界址点中不太采用。

A. 极坐标法B.距离交会法

C.角度交会法D.GPS法

18,《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厘米。

A.±10 B.±5

C.±7.5 D.±15

20,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 )。

A.区县编号B.街道号

C.街坊号D.宗地号

21,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幅( )坐标数编码。

A.东北角B.东南角

C.西南角D.西北角

22,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 )。

A.地类号B.宗地号

C.面积D.界址点号

23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毫米。

A.±0.4 B.±0.3 C.±0.5 D.±0.7

24,(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A.地籍图B.宗地图

C.宗地草图D.房产图

25,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叫做( )。

A.坐标面积计算法B.解析法

C.图解法D.图解坐标法

26,有一个三角形宗地,界址点坐标分别为J1(3,1)、J2(7,1)、J3(3,4),三角形

宗地的面积为( )。

A.10 B. 6

C.7.5 D. 30

27,有一矩形宗地,宗地界址点J1(7,1),J2(3,4),界址边长J2J3=12,J2J4=13,宗地的面积为( )。

A. 60

B. 156

C.78 D. 30

28,下面选项中,需要重新进行界址调查的是( )。

A.继承土地使用权 B. 交换土地使用权

C. 城市改造拆迁D.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答案:C

解释:C涉及界址的变化。

29,以下哪种宗地变更情况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可以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直接应用原测量结果( )。

A.宗地分割B.调整边界新增界址点

C.宗地合并且没有增设界址点D.新增宗地

30,变更地籍测量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

A.权属调查B.地籍调查C.变更权属调查D.变更地籍调查

31,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其检查距离与原勘测距离较差允许

误差为( )cm。

A.±7.5 B.±10C.±5 D.±15

32,采用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时,界址点点位允许误差是点位中误差得( )倍。A.1 B.1.5 C.2 D.2.5

33,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其点位允许误差为( )cm。

A.±5 B.±7.5 C.±10 D.±15

34,在变更地籍测量时,无论变更宗地界址是否发生变化,都应当重新绘制( )。A.宗地草图B.宗地图

C.地籍图D.二底图

35,( )是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的核心。

A.土地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D.边界确定

答案:C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机械制图选择试题库带答案

机械制图选择题库 第五章零件图的表达与识读 1.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一组图形、完整的尺寸、技术要求和(B )。 A 明细栏 B 标题栏 C 零件序号 D 总体尺寸 2.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一组图形、完整的尺寸、(D )和标题栏。 A 明细栏 B 总体尺寸 C 零件序号 D 技术要求 3.基本视图配置中,俯视图在主视图的( D )方。 A 上 B 左 C 后 D 下 4.基本视图配置中,右视图在主视图的( B )方。 A 上 B 左 C 后 D 下 5.六个基本视图仍然保持“长对正、高平齐、(A )”的“三等”投影关系。 A 宽相等 B 左 右等高 C 前 后一致 D 上 下对齐 6.六个基本视图仍然保持“(C )、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投影关系。 A 上 下对齐 B 左 右等高 C 长对正 D 前 后一致 7.分析轴承座三视图,高度方向基准是A 、B 、C 、D 中的( C )。 8.分析轴承座三视图,长度方向基准是A 、B 、C 、D 中的( D )。 A C D B

9.分析阶梯轴视图,长度方向基准是(右端面)。 10.分析阶梯轴视图,径向基准是(轴线)。 轴线 右端面左端面 圆柱面

代表的结构名称。(D)11.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d a A 分度圆直径 B 齿厚C齿根圆直径D 齿顶圆直径 12. 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d 代表的结构名称。(C) f A 分度圆直径 B 齿厚C齿根圆直径D 齿顶圆直径 13. 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d代表的结构名称。(A) A 分度圆直径 B 齿厚C齿根圆直径D 齿顶圆直径 14.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h代表的结构名称。(A) A 全齿高 B 齿厚C齿根高D 齿顶高 15.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h 代表的结构名称。(D) a A 全齿高 B 齿厚C齿根高D 齿顶高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1.5710.793后5 1.384 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2.121 2.196后6 1.934 6.621

ZD1 A 1.747 1.821前5 2.008 6.796 后—前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完整版)大学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 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某点的经度为118°45′ ,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N=INT(118°45′/6+1)=20 L=20*6-3=117° n=INT(118°45′/3+1)=40 l=40*3=120°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而累计增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答: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测角、量距、测高差。 第二章 水准测量 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是20.016m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问A 、B 两点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m h AB 304.0428.1124.1-=-= m H B 712.19304.0016.20=-= B 点比A 点低 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它可消除哪几项误差? 答: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仪器误差对观测的影响,还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等外界环境对观测的影响。 7、调整表2-3中附合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最新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Alan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

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 该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 轴,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北,东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经度,纬 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A,B两点之间的 高差记为。高差, h AB 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椭球体,6371 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首子午面,二面 9.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球面法线, 赤道平面 10.测量工作的程序是、。先控制后 碎部,步步检核 11.测量学的任务是、和监测。测绘,测设 12.某点的经纬度为123°28', 45°12',该点在高斯6°投影带的带号为,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51,123° 13.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向移动

机械制图试题库中职全套

《机械制图》课程试题库(中专)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 1、机械制图当中基本图幅有哪五种A0 、A1 、A2 、A3 A4 其中A4图纸幅的尺寸为210×297 。 2、机械制图当中常用的线型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等,可见轮廓线采用粗实线,尺寸线,尺寸界线采用细实线线,轴线,中心线采用细点画线。 3、机械制图当中的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 *4、图样中的尺寸以㎜为单位。 5、在标注直径时,在数字前面应该加φ,在标注半径时应在数字前加R 。 6、尺寸标注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组成。 7、在标注角度尺寸时,数字应水平书写。 ★8、机械制图中通常采用两种线宽,粗、细线的比率为2:1 。 9、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左方。 ★10、平面图形中所注尺寸按作用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二、选择题 1、下列符号中表示强制国家标准的是(C )。 A.GB/T B.GB/Z C.GB 2、不可见轮廓线采用( B )来绘制。 A.粗实线B.虚线 C.细实线 3、下列比例当中表示放大比例的是(B ) A.1:1 B.2:1 C.1:2 4、在标注球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 C ) A.R B.Φ C.SΦ 4、下列比例当中表示缩小比例的是(C ) A.1:1 B.2:1 C.1:2 5、机械制图中一般不标注单位,默认单位是( A ) A.㎜B.㎝ C.m 6、下列尺寸正确标注的图形是( C ) 7、下列缩写词中表示均布的意思的是(C ) A.SR B.EQS C.C 8、角度尺寸在标注时,文字一律( A )书写 A.水平B.垂直 C.倾斜 9、标题栏一般位于图纸的( A ) A.右下角B.左下角 C.右上角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就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 1、5710、793后51、384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ZD1 2、1212、196后61、9346、621 1、7471、821前52、0086、796 后—前

A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测量学_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000=464m ,==d D Mm m 2000×=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 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 -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1B x ×cos236°41′49″=-67.922m , =?1B y ×sin236°41′49″=-103.389m 。 =?12x ×cos155°35′33″=-89.702m , =?12y ×sin155°35′33″=40.705m 。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1x 2997.425m =1y 2031.876m =2x 2907.723m =2y 2072.581m 、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一测回 B A 左 0 06 24 111 39 54 111 39 51 C 111 46 18 A 右 180 06 48 111 39 48 C 291 46 36 8、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 (° ′ ″) 半测回竖直角 (° ′ ″) 指标差 (″) 一测回竖直角 (° ′ ″ ) A B 左 81 18 42 8 41 18 6 8 41 24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 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 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测量学_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 绪论 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56年黄海高程系 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D.1985国家高程基准 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A.1954北京坐标系 B. 1954年北京坐标系 C.1980西安坐标系 D. 1980年西安坐标系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 B.y 轴,向东为正 C.x 轴,向北为正 D.y 轴,向北为正 1-3、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1-4、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 B 50km C 25km D 10km 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 在以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 在以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 不能代替 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 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 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1-7、地理坐标分为( A )。 A 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 B 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 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 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 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 A 28 B 29 C 27 D 30 1-9、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 1-10、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B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C x 与y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D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第2章 水准测量 2-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 D 管水准器轴 2-2、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内圆弧的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2-3、在普通水准测量中,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D )位数。 A 5 B 3 C 2 D 4 2-4、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 的读数a=2.713m ,前尺B 的读数为b=1.401m ,已知A 点高程为15.000m ,则视线高程为( B )m 。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2-5、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 A )。 A.A 点比B 点低 B.A 点比B 点高 C.A 点与B 点可能同高 D.A 、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2-6、自动安平水准仪,( D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B.没有圆水准器 C. 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D.没有管水准器

机械制图考试试题

《机械制图》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10分) 1. 比例分为()比例、()比例、()比例等三种。其中为看图方便, 尽可能采用()比例。 2. 标注尺寸由()、()和()三个要素组成。 3. 在标注尺寸时,应做到()、()、()和合理。 4、机件的图形是用各种不同图线画成的,其中可见轮廓线用()线画,不可见轮廓线用()线画, 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线画,而中心线和对称中心线则用()线画。 5、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可以归纳为()、()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 二、选择题(10分) 1. 一张完整装配图的内容包括:(1)一组图形;(2)();(3)必要的技术要求;(4)零件序号和明细 栏;(5)标题栏。 A、正确的尺寸 B、完整的尺寸 C、合理的尺寸 D、必要的尺寸 2. 看装配图的第一步是先看() A、尺寸标注 B、表达方法 C、标题栏 D、技术要求 3.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的标注必须符合()的规定注法。 A工厂 B行业 C部颁 D国家标准 4. 零件图中注写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后位数(),零偏差必须标出。 A不相同 B相同 C相同不相同均可 D依个人习惯 5. 局部剖视图用()为剖与未剖部分的分界线。 A粗实线 B细实线 C细点划线 D波浪线 6. 绘制零件图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确定主视图方向后,下一步是() A、选择其他视图,确定表达方案 B画出各个视图 C选择图幅,确定作图比例 D安排布图,画基准线 7. 在机件的三视图中,机件上对应部分的主左视图应() A长对正 B高平齐 C宽相等 D高相等 8.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 A长相等高相等宽相等 B长对正高对正宽对正 C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D长相等高平齐宽对正 9. 国标规定,外螺纹的大径应画() A点划线 B粗实线 C细实线 D虚线 10. 国标规定螺纹的牙顶用()画出 A虚线 B细实线 C点划线 D 粗实线 三、判断题(10分) ()1、一张完整的装配图的内容包括:一组图形、必要的尺寸、必要的技术要求、零件序号和明细表、标

测量学选择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将经纬仪安置于A 点瞄准B 点时,水平度盘的读数为90°,欲测设60?°的水平角值于直线AB 的右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 A.系统误差 B.中误差60° C.30° D.150° 2.直线AB 的象限角R AB =南西30°,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 =( )。 A.240° B.210° C.150° D.120° 3.若使地面上0.2米的水平长度能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则选用的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 )。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4.相对高程是由(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 .大地水准面 B .任意水准面 C .水平面 D .竖直面 5.由A 、B 点的高程200 100==B A H H 米、米求高差= AB h ( )米。 A .+100 B .—100 C .+200 D .+300 6.在水准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 )对高差的影响。 A .整平误差 B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C .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直轴

D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7.用经纬仪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水平角,并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可消除 )对水平角的影响。 A .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直轴 B .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 C .水平轴不垂直于竖直轴 D .度盘偏心差 8.直线A 、B 的象限角031'= 南西AB R ,则其坐标方位角= AB α( )。 A .031' B .03178' C .03181' D .03358' 9.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 A .没有误差最好 B .越精确越好 C .根据需要,适当精确 D .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 第1章 绪论 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56年黄海高程系 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D.1985国家高程基准 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A.1954北京坐标系 B. 1954年北京坐标系 C.1980西安坐标系 D. 1980年西安坐标系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 B.y 轴,向东为正 C.x 轴,向北为正 D.y 轴,向北为正 1-3、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1-4、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

机械制图选择题库带答案

第五章零件图的表达与识读 1.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一组图形、完整的尺寸、技术要求和(B )。 A 明细栏 B 标题栏 C 零件序号 D 总体尺寸 2.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一组图形、完整的尺寸、(D )和标题栏。 A 明细栏 B 总体尺寸 C 零件序号 D 技术要求 3.基本视图配置中,俯视图在主视图的( D )方。 A 上 B 左 C 后 D 下 4.基本视图配置中,右视图在主视图的( B )方。 A 上 B 左 C 后 D 下 5.六个基本视图仍然保持“长对正、高平齐、(A )”的“三等”投影关系。 A 宽相等 B 左 右等高 C 前 后一致 D 上 下对齐 6.六个基本视图仍然保持“(C )、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投影关系。 A 上 下对齐 B 左 右等高 C 长对正 D 前 后一致 7.分析轴承座三视图,高度方向基准是A 、B 、C 、D 中的( C )。 8.分析轴承座三视图,长度方向基准是A 、B 、C 、D 中的( D )。 A C D B

9.分析阶梯轴视图,长度方向基准是( 右端面 )。 10.分析阶梯轴视图,径向基准是(轴线 )。 11.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d a 代表的结构名称。(D ) A 分度圆直径 B 齿厚 C 齿根圆直径 D 齿顶圆直径 12. 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d f 代表的结构名称。(C ) A 分度圆直径 B 齿厚 C 齿根圆直径 D 齿顶圆直径 13. 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d 代表的结构名称。(A ) A 分度圆直径 B 齿厚 C 齿根圆直径 D 齿顶圆直径 14.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h 代表的结构名称。(A ) A 全齿高 B 齿厚 C 齿根高 D 齿顶高 15.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h a 代表的结构名称。(D ) A 全齿高 B 齿厚 C 齿根高 D 齿顶高 16.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h f 代表的结构名称。(C ) A 全齿高 B 齿厚 C 齿根高 D 齿顶高 17.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p 代表的结构名称。(C ) A 全齿高 B 齿厚 C 齿距 D 齿顶高 18.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图形,选出符号e 代表的结构名称。(D ) 左端面 圆柱面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汇总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 坐标y =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 度L0。 1. 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入=112 ° 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2. 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3. 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已知丄300° 25' 1,7"X M=14.228m , Y M=77.564m, X A=47.337m, 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 ?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2. 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Ni hj=l. 424m 其中:水准点的高程 H BMi =44.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 测站数 高差值 高程 m 备注 观测值m 改正数mm 调整值m BM 1 N i N 2 N 3 N 4 BM i 已知高差=H 终-H 始=0 实测高差刀h=

咼差闭合差f h= 容许闭合差f h容== fk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一… 4. 一根名义长为30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30.012米,用这根钢尺量得两点 间距离为264.580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5. 已知下列左角和右角,试计算线路的转角a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左角:伊=170 ° 24 ' ;02)右角:3^=165 2五、计算题 1.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126.78米,返测为126.68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357.23 米和 357.33米。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各等于多少?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完整版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 16H-TTMS2A-HU AS8Q8-HUAH1688]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 (6)高程系统 (7)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8)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讣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乂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 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

机械制图练习题

测验Ⅰ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变形的重要原因。A.第一变形区 B.第二变形区 C.第三变形区 D.第四变形区 2、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D.切削宽度 3、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 A.刀尖磨损量 B.后刀面磨损的高度 C.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 D.后刀面磨损的厚度(即深度) 4、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刃倾角大于0° B.刃倾角小于0° C.前角大于0° D.前角小于0°

5、车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 6、在下列因素中,对切削力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是()。A.刀具角度 B.切削用量 C.工件角度 D.刀具材料 E.冷却方式 F.切削温度 7、加工铸铁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成因是残留面积和()。A.塑性变形 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 C.积屑瘤 D.切屑崩碎 8、影响刀具的锋利程度、减小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的刀具角度的是()。 A.主偏角 B.前角 C.副偏角

D.刃倾角 E.后角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1、常见的切屑种类有、、和。 2、切削热的主要来源是、和;切削热传出的途径是、、和。 3、切削合力可分解为、和三个分力。 4、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5、刀具一次刃磨之后,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称为。 6、刀具非正常磨损是指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突然或过早产生损坏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和。 7、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所以用的大小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系数精确些。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磨具粒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生产率。() 2、磨具的硬度是指组成磨具的磨料的硬度。() 3、磨具的组织表示磨具中材料、结合剂和气孔三者之间不同的体积比例关系。() 4、当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切削中等硬度的塑性材料时,常形成挤

测量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的绝对高程为45.300m ,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 , 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 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306579.210m+500000m)=.790。 ? =?-?=11732060L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 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 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 8./ AB 3059?=α

机械制图选择题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二、单项选择题 1、工程常用的投影法分为两类:中心投影法和( A )。 A,平行投影法 B,斜投影法 C,正投影法 D,点投影法 2、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 D )方位。 A,正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3、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 A )画出。 A粗实线 B虚线 C细实线,D细点划线 4、图样中,机件的不可见轮廓线用( B )画出。 A粗实线 B虚线 C细实线,D细点划线 5、图样中,机件的尺寸线和尺寸界限用( C )画出。 A粗实线 B虚线 C细实线,D细点划线 6、图样中,机件的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 D )画出。 A粗实线 B虚线 C细实线,D细点划线 7、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值的比例,须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其中1:2为( C )比例。 A、原值比例 B、放大比例 C、缩小比例 D、任意比例

8、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值的比例,须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无论采用哪种比例,图样上标注的应是机件的( C )尺寸。 A.下料尺寸 B、图纸尺寸 C、实际尺寸 D、中间尺寸 9、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 B )。 A,长度 B 半径 C 直径 D 宽度 10、尺寸标注中的符号:Φ表示( C )。 A,长度 B 半径 C 直径 D 宽度 11、在机械制图中选用规定的线型,虚线是用于( A )的绘制。 A 不可见轮廓 B可见轮廓 C 轴线 D 尺寸线 12、在机械制图中选用规定的线型绘图,细点划线用于( C )的绘制。 A 不可见轮廓 B可见轮廓 C 轴线 D 尺寸线 13、在机械制图中选用规定的线型绘图,粗实线线是用于( B )的绘制。 A 不可见轮廓 B可见轮廓 C 轴线 D 尺寸线 14.当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一点,这种性质叫( D )。 A,类似性 B 真实性 C垂直性 D 集聚性

《测量学习题》及答案

《测量学》答案 一、单选题 1. 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 A )。 A 180° B 0 ° C 90° D 270° 2.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 A 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 C 导线测量 D 角度测量 3.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C )。A最大值B 最小值C 算术平均值D 中间值 4. 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 B )表达的。 A 直角坐标 B 经纬度 C 距离和方位角 D 高程 5. 以下哪一项是导线测量中必须进行的外业工作。( A ) A 测水平角 B 测高差 C 测气压 D 测垂直角 6.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 ) A 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7.矿井工业广场井筒附近布设的平面控制点称为( C ) A.导线点B.三角点C.近井点D.井口水准基点 8.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三条等高线所表示的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MN的连线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 A )

A.36.4m B.36.6m C.37.4m D.37.6m 9.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 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级 C.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10.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D ) A 坐标正算; B 导线计算; C 前方交会; D 坐标反算 二、填空题 1 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__大地水准面___。 2 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巷道的方向和坡度,通常要进行中线和___腰线___ 的标定工作。 3 地物注记的形式有文字注记、_数字注记_和符号注记三种。 4 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___对中____。 5 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可以分为闭合水准路线、___附合水准路线__和水准支线。 6 采区测量的工作主要包括__采区联系测量___、次要巷道测量和回采工作面测量。 7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__从高级到低级、从控制到碎部___和步步有检核。 8 根据采用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通常包括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__坐标方位角__ 三种。 9 水准测量时对前后视距的要求是_尽可能相等_。 10 经纬仪十字丝板上的上丝和下丝主要是在测量_视距(或距离)_时使用。 三、名词解释 1.中误差 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第一句不回答不扣分,也可以用公式表达) 2.采掘工程平面图 将开采煤层或其分层内的采掘工作和地质情况,采用标高投影的原理,按照一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