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光学总复习与习题解答.

应用光学总复习与习题解答.

应用光学总复习与习题解答.
应用光学总复习与习题解答.

总复习

第一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返回内容提要

有关光传播路径的定律是本章的主要问题。

折射定律(光学不变量)及其矢量形式

反射定律(是折射定律当时的特殊情况)

费马原理(极端光程定律),由费马原理导出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实、虚)物空间、像空间概念

完善成像条件(等光程条件)及特例

第二章球面与球面系统返回内容提要

球面系统仅对细小平面以细光束成完善像

基本公式:

阿贝不变量放大率及其关系:

拉氏不变量

反射球面的有关公式由可得。

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返回内容提要

平面镜成镜像

夹角为α的双平面镜的二次像特征

平行平板引起的轴向位移

反射棱镜的展开,结构常数,棱镜转像系统

折射棱镜的最小偏角,光楔与双光楔

关键问题:坐标系判断,奇次反射成像像,偶次反射成一致像,并考虑屋脊的作用。第四章理想光学系统返回内容提要

主点、主平面,焦点、焦平面,节点、节平面的概念

高斯公式与牛顿公式:

当时化为,并有三种放大率

,,

拉氏不变量

,,

厚透镜:看成两光组组合。

++组合:间隔小时为正光焦度,增大后可变成望远镜,间隔更大时为负光焦度。

--组合:总是负光焦度

+-组合:可得到长焦距短工作距离、短焦距长工作距离系统,其中负弯月形透镜可在间隔增大时变

成望远镜,间隔更大时为正光焦度。

第五章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返回内容提要

本部分应与典型光学系统部分相结合进行复习。

孔阑,入瞳,出瞳;视阑,入窗,出窗;孔径角、视场角及其作用

拦光,渐晕,渐晕光阑

系统可能存在二个渐晕光阑,一个拦下光线,一个拦上光线

对准平面,景像平面,远景平面,近景平面,景深

物方(像方)远心光路——物方(像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

第六章光能及其计算返回内容提要

本章重点在于光能有关概念、单位和像面照度计算。

辐射能通量,光通量,光谱光视效率,发光效率

发光强度,光照度,光出射度,光亮度的概念、单位及其关系

光束经反射、折射后亮度的变化,经光学系统的光能损失

通过光学系统的光通量,像面照度

总之,

想一想:其中哪些是宽光束像差,哪些是细光束像差,哪些是子午像差,哪些是弧矢像差,哪些是沿轴度量的,哪些是垂轴度量的?

各种像差现象:

球差彗差

像散与像面弯曲

位置色差

倍率色差初级像差及其与孔径、视场的关系

像差特征及校正

单个折射球面:三个无球差点,反常区,半反常区,齐明点

球差:

与透镜结构参数呈抛物线关系:正透镜负球差,负透镜正球差

位置色差:正透镜负色差,负透镜正色差,平行平板正球差,正色差

彗差、像散、倍率色差:当光阑与球心重合即时不产生

畸变:光阑与薄透镜重合时不产生

本章复习应结合应用。

波像差的物理意义,波像差与几何像差的关系,离焦原则,光学系统的像差容限

点列图、分辨率、光学传递函数等像质评价指标

做完题后应检查结果是否有可能性

摄影系统景深过小不可能,显微系统景深过大不可能

放映系统像面照度零点几勒克斯不可能,摄影光圈数0.08不可能

玻璃折射率一般应在1.4到2以内

注意公式的适应范围

摄影系统景深和显微镜系统景深公式不同

适用于接触薄系统的共轭距公式不可用于两主面不重合的系统

显微镜正常放大率和望远镜有效放大率公式不同

利用物像关系熟悉典型光学系统的一些特点

显微镜物镜满足齐焦条件,共轭距一定时,高倍物镜物距小像距大,低倍反之注意理解分辨率、出瞳、数值孔径、景深与倍率的关系

望远镜系统当筒长一定时,放大倍率越高,物镜焦距越长,目镜焦距越短,并且出瞳一定时入瞳随放大倍率增大而增大

当入瞳一定时,出瞳随放大倍率的增大而减小,相对主观亮度也随之增大,到出瞳小于等于眼瞳时相对主观亮度为定值

摄影光学系统的景深与焦距、相对孔径、对准距离的关系,焦距越长成像越大放映光学系统共轭距一定,焦距越短成像越大

显微镜与照明系统

望远镜与转像系统

放映物镜与照明系统

像差概念

1.人眼的角膜可认为是一曲率半径r=7.8mm的折射球面,其后是n=4/3的液体。如果看起来瞳孔在角膜后3.6mm处,且直径为4mm,求瞳孔的实际位置和直径。

2.在夹锐角的双平面镜系统前,可看见自己的两个像。当增大夹角时,二像互相靠拢。设人站在二平面镜交线前2m处时,正好见到自己脸孔的两个像互相接触,设脸的宽度为156mm,求此时二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3、夹角为35度的双平面镜系统,当光线以多大的入射角入射于一平面镜时,其反射光线再经另一平面镜反射后,将沿原光路反向射出?

4、有一双平面镜系统,光线以与其中的一个镜面平行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镜面平行,问二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5、一平面朝前的平凸透镜对垂直入射的平行光束会聚于透镜后480mm处。如此透镜凸面为镀铝的反射面,则使平行光束会聚于透镜前80mm处。求透镜的折射率和凸面的曲率半径(计算时透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解题关键:反射后还要经过平面折射

6、人眼可简化成一曲率半径为5.6mm的单个折射球面,其像方折射率为4/3,求远处对眼睛张角为1度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

7、一个折反射系统,以任何方向入射并充满透镜的平行光束,经系统后,其出射的光束仍为充满透镜的平行光束,并且当物面与透镜重合时,其像面也与之重合。试问此折反射系统最简单的结构是怎样的。。

8、一块厚度为15mm的平凸透镜放在报纸上,当平面朝上时,报纸上文字的虚像在平面下10mm处。当凸面朝上时,像的放大率为β=3。求透镜的折射率和凸面的曲率半径。

9、有一望远镜,其物镜由正、负分离的二个薄透镜组成,已知f1’=500mm, f2’=-400mm, d=300mm,求其焦距。若用此望远镜观察前方200m处的物体时,仅用第二个负透镜来调焦以使像仍位于物镜的原始焦平面位置上,问该镜组应向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此时物镜的焦距为多少?

10、已知二薄光组组合,f’=1000,总长(第一光组到系统像方焦点的距离)L=700,总焦点位置lF’=400, 求组成该系统的二光组焦距及其间隔。

11、已知二薄光组组合,d=50,β=-5,共轭距L=150,l1=-35,求二光组焦距。

12、有一焦距140mm的薄透镜组,通光直径为40mm,在镜组前50mm处有一直径为30mm的圆形光孔,问实物处于什么范围时,光孔为入瞳?处于什么范围时,镜组本身为入瞳?对于无穷远物体,镜组无渐晕成像的视场角为多少?渐晕一半时的视场角又为多少?

13、有一焦距为50mm的放大镜,直径D=40mm,人眼瞳孔离放大镜20mm来观看位于物方焦平面上的物体。瞳孔直径为4mm。问此系统中,何者为孔阑、何者为渐晕光阑,并求入瞳、出瞳和渐晕光阑的像的位置和大小;并求能看到半渐晕时的视场范围。

14、一个20倍的望远镜,视场角2W=3.2度,物镜的焦距500mm,直径62.5mm,为系统的入瞳;在物镜与目镜的公共焦面上设有视场光阑,目镜为单个正薄透镜组,求(1)整个系统的出瞳位置和大小;(2)视阑的直径;(3)望远镜的像方视场角2W’。

15。有一4倍的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负),物镜焦距160mm,直径40mm,眼瞳在目镜后10mm,直径5mm,为出瞳。目镜直径10mm。(1)何为渐晕光阑?其在物空间和像空间的像位置和大小?(2)无渐晕时视场角?

(3)半渐晕时视场角?

16、与一平面镜相距2.5m处有一与之平行的屏幕,其间距平面镜0.5m处有一发光强度为20cd的均匀发光点光源,设平面镜的反射率为0.9,求屏幕上与法线交点处的照度。

17、拍照时,为获得底片的适度曝光,根据电子测光系统指示,在取曝光时间为1/255s 时,光圈数应为8。现在为拍摄快速运动目标,需将曝光时间缩短为1/500s,问光圈数应改为多少?反之,希望拍照时有较大的景深,需将光圈数改为11,问曝光时间应为多少?

18、一个光学系统,对100倍焦距处的物面成一缩小到1/50的像,物方孔径角为sinU≈u=0.005,物面的照度为1000lx,反射率为ρ=0.75,系统的透过率为K=0.8,求像面的照度。

19、对远物摄影时,要求曝光量Q=Et=0.4lx.s,被摄物体的表面亮度为0.36cd/cm2,物镜的透过率K=0.9,如取曝光时间为1/100s,问应选用多大的光圈数,设物镜为对称型系统,βp=1

20、如图14-76所示的放映系统,聚光镜L1紧靠物面,放映物镜L2把幻灯片成一50倍的像于银幕上。光源为200W的放映灯泡,发光效率为15lm/W,灯丝面积为1.2×1.2cm2,可看成是二面发光的余弦辐射体,它被聚光镜成像于放映物镜的入瞳上,并正好充满入瞳。物镜的物方孔径角u=0.25,整个系统的透过率为0.6,求像面照度。

21、阳光直射时,地面的照度约为105lx。现经一无像差的薄透镜组(f’=100mm,D/f’=1/5)来聚焦时,所得照度为多少?已知太阳对地面的张角为32分,光组的透过率为1。

22、一双200度的近视眼,其远点在什么位置?矫正时应戴何种眼镜?焦距多大?若镜片的折射率为1.5,第一面的半径是第二面半径的4倍,求眼镜片两个表面的半径。

23、有一16D的放大镜,人眼在其后50mm处观察,像位于眼前400mm处,问物面应在什么位置?若放大镜的直径为15mm,通过它能看到物面上多大的范围?

24、有一显微镜系统,物镜的放大率为-40,目镜的倍率为15(设均为薄透镜),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物体的位置、光学筒长、物镜与目镜的间距、系统的等效焦距和总倍率。

25、一显微镜物镜由相距20mm的二薄透镜组成,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放大率-10倍,且第一透镜承担总偏角的60%,求二透镜的焦距。

26、一个显微镜系统,物镜的焦距为15mm,目镜的焦距为25mm,设均为薄透镜,二者相距190mm,求显微镜的放大率、物体的位置以及系统的等效焦距和倍率。如果用来作显微摄影,底片位于离目镜500mm 的位置,问整个显微镜系统应向何方向相对于物面移动多少距离?整个系统的横向放大率为多少?

27、一个人的近视程度是-2D,调节范围是8D,求:远点距离,近点距离,配戴100度的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及戴上后看清的远点距离和近点距离。

28、一显微镜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3倍,数值孔径=0.1,共轭距L=180mm,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25mm,求(1)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2)出瞳直径,(3)出瞳距,(4)斜入射照明时,对0.55微米波长求显微镜分辩率,(5)物镜通光口径,(6)设物高2y=6mm,50%渐晕,求目镜的通光口径。

29、作外形尺寸计算:总长=250mm, 放大倍数Γ=-24,为正常放大率,2W =1°48'的开氏望远镜,入瞳与物镜重合

30、上题中若加入一个-1倍的单组透镜转像系统,筒长增加240mm,求转像透镜的焦距和通光直径、第一实像面位置处场镜的焦距与通光直径、出瞳距、半渐晕成像时目镜的通光直径。

31、带双组透镜转像系统的望远镜,物镜焦距300mm,目镜焦距30mm,二转像透镜焦距分别为200mm 和300mm,间距250mm。系统的物方视场角2W=4度,有场镜和分划板,物镜通光口径60mm,为入瞳。求像方视场角,场镜和分划板的直径,如在第一转像透镜后100mm处设光阑,且使主光线过其中心,求其大小和场镜的焦距,并求系统出瞳位置和大小,各透镜保证能让轴上点边光和视场边缘点主光线通过的通光直径。若目镜视度调节正负5D,求目镜移动距离。

32、已知投影物镜2将大小为24mm×32mm的图片投影到距物镜为6m远处一大小为1.5m×2m的屏上,像面充满屏并且照度均匀。该物镜的相对孔径为1:4,光源是直径为20的面光源,求:图片到物镜的距离l2;投影物镜2的焦距和通光直径;光源到聚光镜的距离l1;聚光镜1的焦距和通光直径;光学系统的拉氏不变量J。

33、一个光学系统,知其只包含初级和二级球差,更高级的球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已知该系统的边光球差=0,0.707带光球差=-0.015,求(1)表示出此系统的球差随相对高度的展开式,并计算0.5和0.85带光球差;(2)边缘光的初级球差和高级球差;(3)最大剩余球差出现在哪一高度带上,数值多少?

34、上题的系统,如果改变结构参数(保持系统焦距不变)调整初级球差使边光球差与带光球差等值异号,并假设改变结构参数时高级球差不变,求出此时的球差展开式以及边光和带光的球差值,并回答在哪一高度带上球差为0,哪一高度带上剩余球差最大,数值为何?

35、如果把第1题中系统的相对孔径提高一倍,边光的初级球差、高级球差和实际球差各为多少?如果改变结构参数使初级球差在边缘带重与高级球差(仍假定不随结构参数而变)平衡而使边光球差为零,问此时的带光球差为多少?

36、已知会聚折射球面的一对齐明点相距30mm,球面两边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1.5和n’=1,求此折射球面的曲率半径及齐明点的位置和放大率。如将其组成一个无球差的透镜,写出此透镜的结构参数。如将此透镜用于一个系统的像方会聚光束中,其光束孔径角u’=0.25,问经此透镜后光束的孔径角。

37、单正透镜恒产生负球差,而平行平板恒产生正球差。有一折射率为1.686的单透镜,它对无穷远物体成像时的最小球差形状,正好是凸面朝向物体时的平凸形状。据理回答在其后面加上尽可能厚的平行平板,能否以其正球差抵消了透镜的负球差。

38、一个折射球面,半径r =-50,物方介质为玻璃,像方介质为空气,有一束自轴外点发出的平行光束入射于该球面,试问当光阑位置分别为l p=-70,-50,-30 时,定性判断其彗差、细光束像散、场曲、畸变和倍率色差的情况。

39、如将上题的折射球面作为一个透镜的第二面,透镜的厚度为4mm,且对原入射的斜平行光束,其子午彗差、像散、畸变和倍率色差均不产生,求第一面的半径和光阑的位置。

40、一会聚的双凸薄透镜,物方无穷远,试分别对光阑在透镜之前、与透镜重合和在透镜之后的三种情况,以图形定性表示出球差、位置色差、像散、场曲、畸变和倍率色差,并回答为什么不能表示彗差的情况。

41.一双胶合物镜,焦距250mm,第一透镜用K8玻璃(n d=1.51600,v=56.76),第二透镜用F2玻璃

(nd=1.61294,v=36.98),求消色差解φ1和φ2。

42.与上题相同的双胶合物镜,由K9(n d=1.51627,n F=1.52196,n C=1.51389)和ZF2(n d=1.67268,n F=1.68747,

n C=1.66662)组合,求消色差解并与上题比较。

43.若在上题的双胶合物镜后面有一厚度为60mm的平行平板,材料也为K9玻璃,并知物镜的相对孔径为D/f’=1.5,求此系统的消色差解并与上题结果比较。

44.求解一个对F光和C光消色差的组合光楔。要求此光楔产生2度的偏角,第一光楔用K9玻璃,第二光楔用ZF2玻璃,求此二光楔的楔角α1和α2。

[1]王子余.《几何光学和光学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

[2] Max Born and Emil Wolf,Principles of Optics,PERGAMON PRESS (Great Britain)

[3] 王之江等.《光学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年

[4] 王自强等.《光学测量》.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

[5] 本书编写组.《简明数学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

[6] 王之江.《光学设计理论基础》.科学出版社,1985年

[7] 本书编辑组.《光学仪器设计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72年

[8] 虞启琏等.《医用光学仪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9] В.А.帕诺夫等.《显微镜的光学设计与计算》.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

[10]袁旭沧等.《光学设计》.科学出版社,1983年

[11]陶纯堪.《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

[12]张以谟.《应用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

[13]J.W.顾德门.《傅里叶光学导论》.科学出版社,1976年

[14]J.W.加斯基尔.《线性系统·傅里叶变换·光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15]庄松林等.《光学传递函数》.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年

[16]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光学系统自动设计中的数值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1976年

[17]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光学自动设计程序汇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年

[18]王永仲.《光学设计与微型计算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6年

[19]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20]Ellis Horowitz,Sartaj Sahni and Susan Anderson-Freed,Fundamentals of Data Structures in C,COMPUTER SCIENCE PRESS (New York)

[21]李晓彤等.变焦距系统高斯解优化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1993.1.

[22]赵秀丽《红外光学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10.第一版

[23]周书铨《红外辐射测量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3.第一版

[24]沈中等.航天超光谱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发展现状.《航天器工程》,Vol.10, No.4, 2001.

[25]沈中.航天超光谱成像仪原理分析.《航天返回与遥感》,Vol.23, No.2, 2002

[26]邵晖等.推帚式超光谱成像仪(PHI)关键技术.《遥感学报》,Vol2, No.4, 1998

[27]曹天宁等.《光学零件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年

[28]李士贤等.《光学设计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

[29]魏光辉等.《矩阵光学》.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年

[30]Robert E. Fischer.红外系统的光学设计.《云光技术》,Vol.32, No.6, 2000

[31]郁道银等.《工程光学》.机械工程出版社,1999年

[32]吕立波.话说夜视技术.《安全技术防范》,2001.1

[33]胡玉禧等.红外系统的光机热一体化设计.《红外技术》Vol.22, No.2, 2000

[34]熊静懿等.液晶投影显示技术发展现状.《光学仪器》Vol.23, No.4, 2001

[35]贺银波等.LCOS投影显示技术及应用.《光学仪器》Vol.24, No.2, 2002

[36]A.K.Ghatak.Contemporary Optics.PLENUM PRESS, New York

[37]Erich W.Marchand.Gradient Index Optics.ACADEMIC PRESS,New York

[38]李晓彤等. 用于全景成像系统的一种新型光学非球面. 光电工程Vol.28,No6, 2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