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名词解释1自养微生物2异养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名词解释1自养微生物2异养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名词解释1自养微生物2异养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名词解释1自养微生物2异养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一、名词解释:

1.自养微生物

2.异养微生物

3.营养

4.营养物

5.C/N

6.氨基酸自养型生物

7.氨基酸异养型生物

8.生长因子

9.大量元素

10.微量元素

11.培养基

12.选择培养基

13.基础培养基

14.合成培养基

15.化能异养微生物

16.化能自养微生物

17.光能自养微生物

18.光能异养微生物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六大营养要素是()、()、()、()、和()等。

2.碳源物质为微生物提供()和(),碳源物质主要有()、()、()、()、()等。

3.生长因子主要包括()、()和(),其主要作用是()、()。

4.根据(),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5.根据(),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6.根据(),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7.根据碳源、能源和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和()。

8.按用途划分,培养基可分为()、()、()和()等4种类型。

9.常用的培养基凝固剂有()、()和()。

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和()。

11.能用作微生物C源的物质有(),(),(),()等。

12.能用作微生物N源的物质有(),(),(),()。

13.光能自养菌以()作能源,以()作碳源。

14.光能异养菌以()作能源,以()为碳源,以()作供H 体将()合成细胞有机物。

15.化能自养菌以()取得能量,以()作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

16.化能异养菌以()获得能量,以()作为碳源,并将其还原为新的有机物。

17.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和能源的不同,可把微生物分为(),(),(),()四种营养类型。

18.在营养物质的四种运输方式中,只有()运输方式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组成。

19.亚硝酸细菌在氧化()的过程中获得细胞生长所需的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将()还原为细胞有机物,因此该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20.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包括(),(),()。

21.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和另一种不可缺少的物质()。

22.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23.在蓝细菌和藻类的光合作用中,以()作供氢体,有()放出,并将()还原为细胞有机物。

24.在绿硫细菌的光合作用中,没有()放出,以()作供氢体,将()还原为细胞有机物。

25.在营养物质运输中,能逆浓度梯度方向进行营养物运输的运输方式是(),()。

26.在营养物质运输中顺浓度梯度方向运输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和()。

27.缺少合成氨基酸能力的微生物被称为()。

28.缺少合成维生素能力的微生物称为()。

29.缺少碱基合成能力的微生物称为()。

30.在营养物质运输中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

31.野生型细菌是指具有合成()能力的微生物。

32.基团转位将糖运入细胞内时需要有(),(),()及()四种载体参与。

33.在营养物质运输中需要载体参加的运输方式是(),()和()。

3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其所需C素营养物质的不同,分为()和();根据其生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和()。

35.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前者来自于()的氧化放能,而后者则来自于()的氧化放能,生长所需的碳源前者以()为主,后者则以()为主要来源。

36.光能自养型和光能异养型微生物的共同点是都能利用();不同点在于前者能以()作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而后者则以()作主要碳源,前者以()作供氢体而后者则以()作供氢体。

37.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水的活度在()之间,碳氮比约为()。

38.由于()和()等严格寄生型的微生物目前不能用()培养,而必需采用动植物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即所谓()。

2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与代谢产物分泌到胞外这两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营养物质主要以(),(),(),()四种方式透过细胞膜。

40.微生物细胞中大量矿质元素包括(),(),(),(),(),()等六种。

41.微生物中的主要微量元素包括(),(),(),()等四种。

42.细菌、酵母细胞中的N素含量比霉菌(),通常为细胞干重的()。

43.基团转位主要存在于()中,它能将(),(),()等运进微生物细胞中。

44.主动运输运送营养物质的方式主要存在于好氧细菌中,它能将(),(),()运进微生物细胞。

45.协助扩散运输营养物质的方式主要存在于(),它能将(),(),(),()运进细胞。

46.利用营养缺陷型定量分析各种微生物生长因素的方法称为()。

47.水在微生物生存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48.矿质营养元素对微生物的功能是(),(),()。

三、选择题

1.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1)葡萄糖(2)纤维素(3)NaCl (4)叶酸

2.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1)光能无机自养(2)光能有机异养

(3)化能无机自养(4)化能有机异养

3.硝化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1)光能无机自养(2)光能有机异养

(3)化能无机自养(4)化能有机异养

4.某种细菌可利用无机物为电子供体而有贾稀为碳源,属于()型的微生物。

(1)兼养型(2)异养型(3)自养型(4)原养型

5.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可利用()为电子供体。

(1)CO2(2)H2(3)O2(4)H2O

6.用来分离产胞外蛋白酶菌株的酪素培养基是一种()。

(1)基础培养基(2)加富培养基(3)选择培养基(4)鉴别培养基

7.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一般为()。

(1)0.5% (2)1.5% (3)2.5% (4)5%

8.用来分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这种培养基是一种()。

(1)基础培养基(2)加富培养基(3)选择培养基(4)鉴别培养基

9.水分子可通过()进入细胞。

(1)主动运输(2)扩散(3)促进扩散(4)基团转位

10.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1)主动运输(2)扩散(3)促进扩散(4)基团转位

11.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1)光能自养(2)光能异养(3)化能自养(4)化能异养

12.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1)光能自养(2)光能异养(3)化能自养(4)化能异养

13.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1)构成细胞物质(2)提供能量(3)(1),(2)两者

14.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1)碳素物质(2)氮素物质(3)水

15.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1)酵母菌(2)蓝细菌(3)苏云金杆菌

16.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1)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2)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3)(1),(2)两者

17.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1)所需能源物质不同(2)所需碳源不同(3)所需氮源不同

18.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1)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2)需要消耗能量

(3)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19.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1)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2)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3)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20.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

(1)微量元素(2)氨基酸和碱基(3)维生素(4)(2),(3)二者21.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1)生长因素(2)C 源(3) N 源

22.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1)单纯扩散(2)促进扩散(3)主动运输(4)基团转位

23.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1)10% (2)30% (3) 50% (4)0%

24.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1)C 源(2)N 源

(3)生长因素(4)(1),(2),(3)都提供

25.缺少合成氨基酸能力的微生物称为:()

(1)原养型(2)野生型(3)营养缺陷型

四、是非题

1.某些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多达90多种以上的碳源物质。

2.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

3.氨基酸在碳源缺乏时可被微生物用作碳源物质,但不能提供能源。

4.培养营养缺陷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必须同时加入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及嘧啶。

5.为使微生物生长旺盛,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6.对含葡萄糖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可以121.3℃加热20min即可。

7.半固体培养基常用来观察微生物的运动特征。

8.基础培养基可用来培养所有类型的微生物。

9.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中,伊红美蓝的作用是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

10.在促进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对被运输物质具有较高的专一性,一种载体蛋白只能

运输一种物质。

五、简答题

1.能否精确地确定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为什么?

2.为什么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而葡萄糖通常不是生长因子?

3.以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4.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5.什么是单功能营养物、双功能营养物、多功能营养物?

6.试述培养基的种类。

7.微生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生理功能?

8.试述水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

9.试述划分微生物营养类型的依据,并各举一例微生物说明之。

10.试述细菌通过基团转位吸收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11.举例说明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培养基pH值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解决方法。

12.有一培养基如下:甘露醇,MgSO4,K2HPO4,H2PO4,CuSO4,NaCl,CaCO3,蒸馏水。试述该培养基的A.碳素来源;B.氮素来源;C.矿质来源,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哪类微生物?

六、论述题

1.以紫色非硫细菌为例,解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变性及对环境条件变化适应能力的灵活性。

2.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3.某些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是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可利用它们通过“微生物分析”(microbiological assay)对样品中维生素或氨基酸进行定量。试设计实验利用微生物对某一样品维生素B12的含量进行分析。

4.某学生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细菌,在酪素培养基平板上发现有几株菌的菌落周围有蛋白水解圈,是否能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就大,而将其选择为高产蛋白酶的菌种,为什么?

5.以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为例解释基团转位。

6.试分析在主动运输中,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系统和膜结合载体蛋白(透过酶)系统的运行机机及相互区别。

7.什么叫氮源?试从元素水平、分子水平和培养基原料水平列出微生物的氮源谱。

8.什么是碳源?试从元素水平、分子水平和培养基水平列出微生物的碳源谱。

9.生长因子包括哪几类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有哪几类关系?举例并加以说明。

10.什么叫基团位移?试述其分子机制。

11.什么是选择培养基?试举一例并分析其原理。

12.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含量间一般遵循何种顺序?试言之。

13.什么叫碳氮比?试对5 种分子式清楚的常用氮源按其含氮量的高低排一个顺序。

14.指出四大类微生物的最适生长 pH 范围及常用的培养基名称。

15.指出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

16.试比较细胞膜运输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

17.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以 EMB 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

18.试设计一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并说明各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只写明成分,不要求定量)。

参考答案:

1.自养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无机氮化物作为氮源,通过细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获得的能量的微生物。

2.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物为碳源,光或有机物分解为能源的微生物。

3.营养: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

4.营养物:能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良好的生理环境的物质称为营养物。

5.C/N 比:所谓 C/N 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

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6.氨基酸自养型生物:不需要氨基酸作为氮源的,它们能把非氨基酸类的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

7.氨基酸异养型生物: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氮源。

8.生长因子: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又不能从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所需极微量的有机物。

9. 大量元素:凡是生长所需浓度在 10-3~10-4mol/L 范围内的元素,可称为大量元素,包括 P、S、K、Mg、Ca、Na 和 Fe 等。

10.微量元素:凡是生长所需浓度在 10-6~10-8 mol/L 范围内的元素,则称为微量元素,包括 Cu、Zn、Mn、 Mo、和 Co 等。

11.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它具备微生物所需的六大营养元素,且其间比例合适。

12.选择培养基:是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

13.基础培养基:是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14.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

15.化能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碳化合物为能源,碳源和供氢体也是有机碳化合物的微生物。

16.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和以CO2为碳源生长的微生物。

17.光能自养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以CO2为基本碳源,供氢体是还原在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

18.光能异养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营光合生长的微生物。

二、填空题

1.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能源

2.碳素来源能源糖有机酸醇脂烃

3.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合成细胞结构及组分的前体

4.碳源性质

5.能源

6.电子供体

7.光能无机自养光能有机异养化能无机自养化能有机异养

8.基础加富鉴别选择

9.琼脂明胶硅胶

10.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膜泡运输

11.CO2,糖类,醇类,有机酸类

12.氮气,硝态氮,铵态氮,有机氮化物

14.光,CO2,有机物,CO2

15.氧化无机物,CO2

16.氧化有机物,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17.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18.基团转位

19.NH3,CO2,化能自养型

20.维生素,AA,碱基

21.碳素,氮素,矿质元素,生长因素,水

22.有机物,无机物,水

23.H2O,O2,CO2

24.氧气,H2S,CO2

25.主动输送,基团转位

26.单纯扩散,协助扩散

27.AA营养缺陷型

28.维生素营养缺陷型

29.碱基营养缺陷型

30.主动运输,基团移位

31.生长因素

32.酶1,酶2,酶3,HPr

33.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34.有机营养型(异养型),无机营养型(自养型),光能营养型,化能营养型

35.无机物,有机物,CO2,有机物

36.光能,CO2,,有机物,H2O,有机物

37.0.63-0.99,5:1

38.病毒,立克次氏体,人工配制的培养基,活体培养

39.细胞膜,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40.P,S,K,Mg,Ca,Fe

41.Mn,Mo,Co,Zn

42.高,7-13%

43.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糖,核苷,脂肪酸

44.糖,氨基酸,某些阳离子

45.真核微生物,氨基酸糖,维生素,无机盐

46.微生物分析法

47.组成细胞组分;生化反应溶剂;物质的吸收和分泌介质;调节细胞温度;维持细胞的膨压

48.构成细胞成分,调节渗透压、pH和Eh值,某些物质作自养微生物的能源

1.(4)

2.(4)

3.(3)

4.(1)

5.(2)

6.(4)

7.(2)

8.(3)

9.(2)

10.(4)

11.(4)

12.(1)

13.(3)

14.(3)

15.(2)

16.(1)

17.(2)

18.(3)

19.(3)

20.(4)

21.(1)

22.(3)

23.(3)

24.(4)

25.(3)

四、是非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能否精确地确定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为什么?

答:不能。微生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极低;微量元素常混杂在天然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学试剂、自来水、蒸馏水、普通玻璃器皿中;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因培养基组分含量不恒定、药品生产厂家及批次、水质、容器等条件不同而变化,难以定量分析检测。

2.为什么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而葡萄糖通常不是生长因子?

答:维生素、氨基酸或嘌呤(嘧啶)通常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以及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而微生物(如营养缺陷型菌株)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而葡萄糖通常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被微生物利用,需要量较大,而且其他一些糖类等碳源物质也可以代替葡萄糖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

3.以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答:EMB培养基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可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这两种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大肠杆菌菌落带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

4.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答: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逆浓度运输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内,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输则可以逆浓度运输,将环境中较低浓度营养物质运输进入胞内,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5.什么是单功能营养物、双功能营养物、多功能营养物?

答:

单功能营养物:一种营养物有一种营养要素功能,该营养物称为单功能营养物。双功能营养物:一种营养物有两种营养要素功能,该营养物称为双功能营养物。

多功能营养物:一种营养物常有两种以上营养要素功能,该营养物称为多功能营养物。

6.试述培养基的种类。

答:

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来分:(1)天然培养基 (2)组合培养基

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来分:(1)固体培养基 (2)半固体培养基⑶液体培养基 (4)脱水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功能来分(1)种子培养基 (2)发酵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性培养基

7.微生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生理功能?

答:微生物生长需要碳素,氮素,矿质营养,生长因素等营养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分别叙述如下:

(1)碳素营养物质:主要用来构成细胞物质和(或)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常用糖类物质作C源。

(2)氮素营养物质:用作合成细胞物质中含N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的原料,及少数

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常用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源和牛肉膏,蛋白胨等作有机氮源。

(3)矿质营养物质,提供必要的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机体中的生理作用有:参与酶的组成,成酶活性中心,维持细胞结构,调节和维持细胞渗透压。常用无机盐有:SO42-,Cl-,PO43-及含K+,Na+,Mg2+,Fe2+,Fe3+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4)生长因素:构成酶的辅酶或辅基,构成酶活性所需成分,构成蛋白质或核酸的组分。常见的有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8.试述水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

答:

(1)水是微生物及一切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活细胞的含水量可达总重量的75%-90%以上。水的生理功能有如下几点:

a:水可以维持细胞的膨压,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水是许多营养物质的溶剂,以利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c:水是一切生理生化反应的介质及一切新陈代谢的介质。

d:水还可作为供氢体参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2)水可以调节细胞温度

试验证明:缺水比饥饿更易导致生物死亡。

9.试述划分微生物营养类型的依据,并各举一例微生物说明之。

答: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物质的性质和所需能源的不同,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成如下四种:

(1)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们能以CO2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C源并利用光能进行生长,并能以H2O、H2S等作供H体,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如蓝细菌属此种类型。

(2)光能异养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亦能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但它们要以有机物作供氢体。红螺菌属此类。

(3)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以CO2或CO32-作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电子供体如H2. H2S等无机物氧化时放出的化学能作能源,如氢细菌,亚硝化细菌等。

(4)、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大多数微生物属此类型,它们生长的碳源和能源均来自有机物。大肠杆菌即属此类。

10.试述细菌通过基团转位吸收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答:基团转位将单糖吸收运输至细胞的过程如下:

热稳定蛋白HPr被PEP活化(磷酸化),由酶1完成。

热稳定蛋白将活化的磷酸基团转移给酶3。

细胞膜上的酶2将葡萄糖由外膜转运至内膜,该糖分子立即被活化的酶3磷酸化。

在这一过程中,糖分子一方面由膜外到达膜内,并同时实现磷酸化。

11.举例说明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培养基pH值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解决方法。

答: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过程中,培养基的pH会发生如下变化:

(1)如微生物在含糖基质上生长,会产酸而使pH下降。

(2)微生物在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时,会产NH3而使pH上升。

(3)以(NH4)2SO4作N源,会过剩SO42-,而使pH下降。

(4)分解利用阳离子化合物如:NaNO3,会过剩Na+而使pH上升。

为了维持培养基pH值的相对恒定,常常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物质如磷酸盐,碳酸盐等,以缓和pH的剧烈变化。

12.有一培养基如下:甘露醇,MgSO4,K2HPO4,H2PO4,CuSO4,NaCl,CaCO3,蒸馏水。试述该培养基的A.碳素来源;B.氮素来源;C.矿质来源,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哪类微生物?

答:

(1)该培养基的C素来源和能量来源均来自甘露醇。

(2)该培养基未提供氮素来源,根据所学知识,只有能固氮的微生物才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

(3)该培养基的矿质营养物质包括:Mg2+,K+,Cu2+,Na+,PO43-,SO42-

(4)HPO42-,PO43-,CaCO3主要用来作缓冲物质调节培养基的pH值,以保持pH不变。

据此我们可推知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自生固氮菌等微生物。

六、论述题

1.以紫色非硫细菌为例,解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变性及对环境条件变化适应能力的灵活性。

答:

紫色非硫细菌在没有有机物时可同化CO2进行自养生活,有有机物时利用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在光照及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能营养生活,在黑暗及好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进行化能营养生活。

2.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答:(1)从苯含量较高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2)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种仅以苯作为唯一碳源(A),另—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3)将样品适当适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饭;(4)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5)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CO的自养型微生物);(6)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 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7)将初步确定的目标菌株转接至以苯作为惟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利用相应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菌株分解利用苯的情况。

3.某些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是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可利用它们通过“微生物分析”(microbiological assay)对样品中维生素或氨基酸进行定量。试设计实验利用微生物对某一样品维生素B12的含量进行分析。

答:(1)将缺乏维生素B12但含有过量其他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分装于一系列试管,分别定量接人用于测定的微生物;(2)在这些试管中分别补加不同量的维生素B12标准样品及待测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以微生物生长量(如测定OD600nm)值对标准样品的量作图,获得标准曲线;(4)测定含待测样品试管中微生物生长量,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

4.某学生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细菌,在酪素培养基平板上发现有几株菌的菌落周围有蛋白水解圈,是否能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就大,而将其选择为高产蛋白酶的菌种,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最适生长温度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状况不同;(2)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PH、对底物酪素的降解能力等)不同;(3)该学生所采用的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并在分析这些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5.以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为例解释基团转位。

答:大肠杆菌PTS由5种蛋白质(酶Ⅰ、酶Ⅱa、酶Ⅱb、酶Ⅱc及热稳定蛋白质HPr)组成,酶Ⅱa、酶Ⅱb、酶Ⅱc 3个亚基构成酶Ⅱ。酶Ⅰ和HPr为非特异性细胞质蛋白,酶Ⅱa也是细胞质蛋白,亲水性酶Ⅱb与位于细胞膜上的疏水性酶Ⅱc相结合。酶Ⅱ将一个葡萄糖运输进入胞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上的磷酸基团逐步通过酶Ⅰ和HPr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最终在酶Ⅱ的作用下转移到葡萄糖,这样葡萄糖在通过PTS进入细胞后加上了个个磷酸基团。

6.试分析在主动运输中,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系统和膜结合载体蛋白(透过酶)系统的运行机机及相互区别。

答:(1)ABC转运蛋白常由两个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与胞内的两个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形成复合物,跨膜结构域在膜上形成一个孔,核苷酸结合结构则可结合ATP。ABC转运蛋白发挥功能还需要存在于周质空间(G+菌)或附着在质膜外表面的底物结合蛋白的帮助。底物结合蛋白与被动运输物质结合后再与ABC转运蛋白结合,借助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BC转运蛋白将被运输物质转运进入胞内。(2)膜结合载体蛋白也是跨膜蛋白,被运输物质在膜外表面与透过酶结合,而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在消失过程中,被运输物质与质子一起通过透过酶进入细胞。(3)被运输物质通过ABC转运蛋白系统和通过透过酶进入细胞的区别在于能量来源不同,前者依靠ATP水解直接偶联物质运输,后者依靠膜内外质子浓度差消失中偶联物质运输。

7.什么叫氮源?试从元素水平、分子水平和培养基原料水平列出微生物的氮源谱。

答:

氮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称为氮源。

8.什么是碳源?试从元素水平、分子水平和培养基水平列出微生物的碳源谱。

答:

碳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碳元素的营养源,称为碳源。

9.生长因子包括哪几类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有哪几类关系?举例并加以说明。

答: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广义的生长因子包括维生素、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 的分支或直链脂肪酸,有时还包括氨基酸营养缺陷突变株所需要的氨基酸在内,而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生长因子与微生物的关系有以下3 类:

(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它们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多数真菌、放线菌和不少细菌,如E.coli 等。

(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它们需要从外界吸收多种生长因子才能维持正常生长,如各种乳酸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和原生动物等。

(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其代谢活动中,能合成并大量分泌某些维生素等生长因子的微生物,如各种生产维生素的菌种。

10.什么叫基团位移?试述其分子机制。

答:

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机制分两步:(1)HPr被PEP 激活,

(2)糖经磷酸化而进入细胞内。

11.什么是选择培养基?试举一例并分析其原理。

答:

选择培养基是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如酵母富集培养基中的孟加拉红抑制细菌的生长而对酵母菌无影响,偏酸性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

12.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含量间一般遵循何种顺序?试言之。

答:

在大多数化能异养微生物培养基中,除水分外,碳源含量最高,其后依次是氮源、大量元素和生长因子,它们间大体存在着十倍序列的递减趋势。

13.什么叫碳氮比?试对5 种分子式清楚的常用氮源按其含氮量的高低排一个顺序。

答:

碳源与氮源含量之比即为碳氮比

氨气>尿素>硝酸铵>碳酸铵>硫酸铵

14.指出四大类微生物的最适生长 pH 范围及常用的培养基名称。

答:

细菌(PH 7.4—7.6)——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真菌(自然 PH)——马铃薯培养基;

霉菌(PH 7.0—7.2)——察氏培养基;

放线菌(PH 7.4—7.6)——高氏一号培养基。

15.指出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

答:

(一)碳源(二)氮源(三)能源(四)生长因子(五)无机盐(六)水

16.试比较细胞膜运输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

17.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以 EMB 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

答:

鉴别性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能于某一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用肉眼就能使该菌菌落与外形相似的它种菌落相区分的培养基就称鉴别性培养基。

EMB 作用原理其中的伊红和美蓝两种苯胺染料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一些难培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在低酸度时,这两种染料结合形成沉淀,起着产酸指示剂的作用。因此试样中的多种肠道细菌会在 EMB 培养基上产生相互易区分的特征菌落,因而易于辨认。尤其是大肠杆菌,因其强烈分解乳搪而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可染上酸性染料伊红,又因伊红与美蓝结合,所以菌落染上深紫色,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看到绿色金属闪光。

18.试设计一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并说明各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只写明成分,不要求定量)。

答:根据题意要求:我们的设计如下:

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既有细菌,又有真菌,我们以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为例说明:

(1)考虑到碳素营养物质要求,我们可以选纤维素作唯一碳源,一是为纤维素分解菌作碳源和能源,二是只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生长而其它细菌不生长,起到选择培养作用。

(2)根据一般微生物要求,除需碳源和能源物质外,还需氮源及其它矿质营养,生长因素。N源可用(NH4)2SO4,生长因素可用酵母膏,矿质用K2HPO4. MgSO4. NaCl等。

(3)为了维持培养基的pH值恒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CaCO3

所以,按以上分析并结合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经验,我们设计出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配方如下:

纤维素,(NH4)2SO4,K2HPO4,MgSO4,NaCl,CaCO3,酵母膏,水,pH中性。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名词解释及大题

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群?细菌、酵母、放线菌、霉菌、病毒形体微小用微米来测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生长繁殖快17分代谢能力强作用大、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变异。病毒有哪几种形态?病毒有哪些特征?杆壮、丝状、弹状、砖型、蝌蚪个体极小、无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对自然界的抵抗力小对抗生素无特效配制培养基要遵循哪些原则?要符合微生物菌种的营养特点,如酵母霉菌要碳氮比要高,细菌氮就要多些,乳酸菌培养要加入氨基酸、维生素,有的微生物就要加入生长因子。明确培养菌体还是为次级代谢产物,然后根据目的确定营养比例。发酵种子碳氮比要低就是要氮含量高,对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碳氮比要高。适宜的PH对微生物的生长非常重要,细菌中性、酵母霉菌偏酸性、代谢过程中要注意PH的调整。要调节适当的渗透压适应微生物什么是单细胞生长曲线,各期有何特点。单细胞微生物或多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液体环境中生长,以生长时间为横轴以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的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适应期细菌数量减少,生长繁殖为零,代谢活跃、对外界环境敏感对数期细胞分裂激烈平衡期次级代谢产物较多,抗生素一般在此时期对食品杀菌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巴氏杀菌啤酒、葡萄酒、牛奶、酸性食品超高温杀菌罐头,冷杀菌肉类、超高温瞬时杀菌牛奶微生物学发展分哪几个时期,主要代表科学家及主要贡献?推测期/观察期/列文虎克观察到了微生物/生理期巴斯德/科赫疫苗、巴氏杀菌、固体培养基/分子生物学期/沃森核酸的结构病毒的主要结构成分和繁殖过程?蛋白质的外壳,只有一种核酸、无完备的酶系统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什么是微生物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单细胞微生物或多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液体环境中生长一生长时间为横轴以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的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固体培养基加入的凝固剂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琼脂,不被微生物利用,100度熔化45度凝固,培养微生物时不会像明胶熔化是很好的凝固剂,可以用来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从自然界中筛选微生物菌种的方法和步骤。采样——增菌培养——纯种分离划线涂菌——纯培养——生产性能测定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有哪些,主要成分和功能。芽孢因为DPA 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耐力极强,用于杀菌试验的测试鞭毛白质有运动的功能如沙门氏菌荚膜细菌分泌到细胞外的多糖结构,有致病性,保护性什么是碳源、氮源、碳氮比。能够提供碳来源的物质,如糖类能够提供氮来源的物质,蛋白胨、C/N就是碳原子氮原子摩尔浓度之比对于发酵产物的积累影响很大,种子培养要氮多,次级产物培养提高碳素什么是同型发酵、什么是异型发酵?同型发酵产生的产物是乳酸而异型发酵除乳酸外还有乙醇等物质。14、微生物生长量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平板计数法、血球计数法、秤干重、比浊法15、利用细菌、酵母、霉菌可生产哪些发酵食品及相关制品。细菌醋、酸乳、味精酵母酒、面包、维生素霉菌酱、酱油、腐乳、柠檬酸、淀粉酶、果胶酶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哪几种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对食品杀菌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巴士杀菌、牛奶啤酒酱油酸类食品煮沸杀菌、液体食品超高温杀菌罐头食品针对芽孢和厌氧菌什么是感染型食物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就是食用了含有大量细菌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就是食用了含有大量毒素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营养类型有哪几种,并举例。化能自养型光能自养型化能异养菌腐生、寄生光能异养型食物中毒有何特点?夏秋季节、爆发性集体食堂集体就餐、不传染、潜伏期短、吐泻胃肠道症状配制培养基为什么要调节PH,怎样调节?不同的菌种需要有不同的PH,如酵母偏酸性细菌中性用0.1氢氧化钠和盐酸和试纸调节,有时要用缓冲溶液如糖代谢后产酸,氨基酸代谢后产生碱食品卫生标准中有哪些微生物学的指标有哪些食品卫生学意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前两项常用大肠菌群是

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1.质粒、附加体、粘粒、抗药性质粒、Ri质粒、Ti质粒 2.酵母、真酵母、假酵母、假丝酵母、菌丝、菌丝体、真菌丝、假菌丝、匍匐菌丝、假根 3菌落、菌苔、菌膜、糖被、粘液层、菌胶团、R型菌落、S型菌落、小(微)菌落 4.λ噬菌体、P1噬菌体、T2噬菌体、φX174噬菌体、SV40 5.菌索、菌核、子座、子实体、吸器、菌网、菌套、附着胞、附着枝、哈氏网 6.单倍体型、双倍体型、单双倍体型 7.种、菌株、型、品系、群、亚种、小种 8.支原体、衣原体、菌质体、原生质体、中体(质体、中间体)、类菌质体、类菌体、类囊体、立克次氏体、L型细菌、疵壁菌、球状体、包涵体 9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补充培养基、纯培养物、混合培养物、二元培养物 10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兰细菌、螺旋体、原生动物、粘菌、地衣、极端微生物、悉生生物、光合细菌、螺旋藻、古细菌、蛭弧菌、真菌、霉菌、酵母菌、蕈子、不可培养微生物、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11异形胞、异核体、胞壁质、假胞壁质、质壁空间、周质 12寄生、腐生、兼性寄生(腐生) 13溶源化(细胞)、非溶源化(细胞) 14好氧、厌氧、兼性厌氧 17免疫、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抗原、完全抗原、半抗原、抗原决定基、血清型反应、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固定) 18菌丝、菌丝体、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假菌丝、菌褶、菌环、菌托、子实体 19营养缺陷型、野生型、原养型、生长因子、耐药性因子、转化因子 20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毒素、肉毒素、伴孢晶体、δ—内毒素、苏云金素、β—外毒素 21胞囊、芽孢、营养细胞、有性孢子、无性孢子、游动孢子、不动孢子、内生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孢囊孢子、芽孢子、分生节孢子、粉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担孢子、子囊孢子、 22自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化能有机型、化能无机型、光能有机型、光能无机型 23被动扩散、助长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胞吞、胞吐 24菌根、外生菌根、内生菌根、V-A菌根、豆白红蛋白、根瘤素、哈蒂氏网、根际效应25.LPS、ELISA、BT、EM、PGPR、LB、PHB、MPN 26膜套、内膜系统、壁膜间隙 27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28 16s rRNA分析法、三域(原界)学说 29 鞭毛、菌毛、性菌毛、纤毛 30外显子、内含子、转座子、插入序列 31生长、繁殖、分化、发育、产能代谢、耗能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初生代谢、次生代谢 32同宗结合、异宗结合、锁状联合、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有性杂交、准性生殖、有性孢子、无性孢子、子囊果、子囊壳、闭囊壳、子囊盘、子座、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 33基因、基因型、基因组、假基因、基因盒、基因文库、基因工程、基因沉默、基因敲除、

微生物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1.微生物(Microbiology):微小生物的总称 2.芽胞:特殊的休眠构造 3.碳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地物质 4.氮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6.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生长的特殊要求或对某些化学、物理因素的抗 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7.鉴别培养基:根据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化学试 剂,从而用肉眼就能识别所研究的细菌而设计的培养基。 8.光合磷酸化:是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作用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 的过程,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9.发酵作用:是不需要外源电子受体的基质能量转移代谢。 10.有氧呼吸: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11.无氧呼吸: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包括底物氧化及能量产生的代谢过 程 12.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其产物是乙 醇和二氧化碳。 13.同型发酵:其过程为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 的催化下由NADH+H还原为乳酸(H为氢离子)参考P56的乳酸发酵的来写。14.异型发酵:发酵的特点是经HMP途径,存在磷酸酮糖裂解反应参考P56的乳酸 发酵的来写。 15.丁酸发酵:即由糖类生成丁酸、乙酸、二氧化碳和水的发酵 16.次生代谢:次生代谢是指生物合成生命非必需物质并储存次生代谢产物 的过程 17.质粒:是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成分 18.野生型(wild type):从自然界分离获得的菌株称为野生型 19.突变体(mutant):细胞中DNA碱基和碱基序列的任何改变称为突变,如果 改变了碱基在复制后稳定地存在于子代中,则成为突变型p89 20.营养缺陷型(auxotroph):需要某种生长因子的突变体称为营养缺陷型 21.转化作用:是外源DNA不经任何媒介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22.转导作用.:通过噬菌体介导的DNA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和基因重组的现 象 23.接合作用:通过两种细菌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将DNA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另一种 细菌 24.普遍转导:在普遍转导中,任何遗传标记都能从供体转移到受体。 25.特异转导:是噬菌体对寄主的特定基因进行非常有效的转移 26.分批培养:采用完全封闭的容器,一次接种,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均可采用 27.同步生长: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使群体细胞中每个个体在生活周期中都处于 相同的生长阶段 28.细菌的生长曲线:将少量单细胞微生物纯培养菌种接种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 中,在最适合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菌体的数量,在以几何曲线表示,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成的曲线称生长曲线。 29.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 群体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

1.微生物:指一切肉眼瞧不见的,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 总称(<0、1㎜)。特点:小、简、低。 2.微生物学就是一门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 变异、生态分布与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与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3.原核微生物就是指一大类只含1个DNA分子的原始核区而无核膜包裹的原始单细胞生 物。 4.细菌就是一大类细胞细小、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与水生性较强的 原核生物。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 后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只能在等渗或高渗(细菌宜等渗或低渗)培养液中保存或生长。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生成。 6.球状体又叫原生质球,指还残留部分细胞壁,尤其就是G-外膜的原生质体。 7.支原体:就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适应自然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8.细胞质指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原核生 物的细胞质就是不流动的,真核生物的不断流动。 9.贮藏物就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主要功能就是储存营养物。 10.核区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其化学成分就是大型 环状双链DNA,一般不含蛋白质。用富尔根染色法可见到紫色、形态不定的核区。除染色体复制时,一般为单倍体。 11.质粒:自主复制的染色体外的遗传成分,通常就是小型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 12.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 折光性强、抗逆性强的休眠体。每一个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不起繁殖作用。 13.芽孢萌发: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为营养状态的细菌的过程。 14.裂殖指一个细胞通过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15.二分裂,一个细胞在其对称中心形成一隔膜,进而分裂成两个形态、大小、构造完全相同 的子细胞。(Most) 16.芽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长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 的繁殖方式。 17.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中心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 18.菌苔,很多菌落连成一片。 19.克隆,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0.放线菌就是一类呈丝状生长、以孢子繁殖的G+细菌。 21.基内菌丝(营养菌丝、基质菌丝),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 射状向基质表面与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与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体。无分隔,直径与细菌相仿,可产生色素。 22.营养菌丝(二级菌丝),基内菌丝体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支菌 丝。 23.孢子丝,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称为孢子丝。 24.静息孢子,就是一种着生于丝状体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色深、壁厚的休眠细胞,富 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或冷淡。 25.链丝段,又叫连锁体或藻殖段,就是由长细胞链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26.支原体就是一类缺少细胞壁的真细菌,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植 物支原体—类支原体。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学: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的形 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 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 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3.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 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4.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 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 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 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6.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 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7.核区: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 核。(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或核基因组) 8.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体物质。 9.荚膜:糖被的一种,包裹在细菌细胞壁外,有固定层次的胶黏物, 一般成分为多糖、少数为多肽或多糖与肽的复合物。 10.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具 有运动功能) 1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 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无繁殖功能。 12.孢囊:是一些固氮菌在外界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整个营养细胞 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 不具繁殖功能。 13.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 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14.二分裂:一个细胞在其对称中心形成一隔膜,进而分裂成两个形 态、大小和构造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15.菌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 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 团。 16.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 原核生物。(属革兰氏阳性菌) 17.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 素a、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旧名蓝藻或蓝 绿藻) 18.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 最小型原核生物。 19.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ˉ原核生物。20.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ˉ原核生 物。 21.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 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22.酵母菌: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23.霉菌:会引起物品霉变的真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 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 24.菌丝体:当霉菌孢子落在适宜的基质上后,就发芽生长并产生菌 丝,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菌丝集团。 25.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的菌丝。(也称基内菌 丝,较细、色浅) 26.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 较粗、色深。 27.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 丝. 28.蕈菌: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又称伞菌) 29.病毒: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活细胞外具 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30.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31.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 DNA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32.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 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33.噬菌斑:一个由无数噬菌体粒子构成的群体,透亮不长菌的小圆 斑,每一个噬菌斑是由一个噬菌体粒子形成的。 34.溶源性细胞: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 的细菌细胞。 35.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之一的分子病 原体。 36.类病毒: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 原体。 37.拟病毒: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也称类类 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 38.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又称“普利昂” 或蛋白侵染子) 39.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 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40.营养类型:指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即能源和碳 源的不同,而划分的微生物类型。 41.光能无机营养型:是一类能以CO?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以无机 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并利用光能进行生 长的微生物。(如藻类、蓝细菌和光合细菌)

微生物名词解释精华版

B 病原体:凡能引起传染病的各种微生物和其他生物。 包涵体:病毒在增值的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当其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变异,形成具有一定形态,构造并能用光镜可以观察与识别的特殊群体。 鞭毛、菌毛、性毛。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菌毛:又称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性毛:又称性菌毛,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且每个细胞仅一至少数几根。一般见于G细菌的雄性菌株中,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物质的作用,有的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专用于牛奶、啤酒、果酒或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或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 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 C 超氧化物歧化酶:一种在较高浓度分子氧的条件下,才能生

长的具有完整呼吸链、以分子氧作为最终氢受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的酶。 传染:指外源或内源性病原体突破其宿主的三道免疫“防线”后,在宿主的特定部位定植、生长繁殖或产生酶及毒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 F 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 附加体:某些质粒具有聚合体染色体发生螯合与脱离的功能,这类质粒称为附加体。 复壮:狭义的复壮仅是一种消极的措施,指的是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从已衰退的群体中筛选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广义的复壮则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的采取纯种分离的生产性状的测定工作,以在 G 固化培养基:由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凝固剂而形成的液体培养基。 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互相有利,相依

微生物真题名词解释答案

微生物名词解释: 1,(00,02,04,06)菌根:指一些真菌和植物根以互惠方式建立起来的共生体,可以促进磷,氮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包括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2,(00,02,04,06)根际效应:生活在根圈中的微生物,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都有明显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根圈效应)。 3,(99,02,04,06)Kock法则: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 4,(99,02,04,06)溶源性:感染细胞后噬菌体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子代噬菌体产生的现象。 5,(04,06)基因文库:是某种特定的生物所含有的能够包含所以基因的足够数目的克隆的集合。 6,(04,06)营养缺陷型:一种缺乏合成其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的突变型,只有从环境或培养基中获得这些营养或其前体物才能生长。 7,(04,06)稳定生长期:微生物通过对数生长期后,生长速度降低至零的时期,稳定期的微生物数量最大并维持稳定。 8,(01,05,07)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曲线。 9,(01,03,05)准性生殖: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长,但比有性生长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可使同种生物的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且不经过减数分裂的方式而导致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10,(04,05,07)抗生素:是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衍生物,它们上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微生物的化合物。 11,(05,07)氨化作用:有机氮化合物转化成氨(铵)的生化过程。 12,(05,07)聚-β-羟丁酸:存在于某些细菌细胞质内的颗粒状的内含物,有许多羟基丁酸聚合而成,具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渗透压的作用。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完美整理版)分析

微生物名词解释 A 氨基酸异养型微生物:能利用非氨基酸类简单氮源自行合成自身所需的一切氨基酸的微生物 艾姆氏试验:利用细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学致癌物的方法。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 氨化作用:是指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而产生氨的作用。 B 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菱形或双椎形碱溶性蛋白晶体。伴胞晶体对昆虫尤其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疵壁菌:嗜盐菌、产甲烷菌等古生菌的细胞壁中不含有典型的肽聚糖成分,被称为疵壁菌。 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宿主后,在宿主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光镜下可见、形态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小体。 病毒:是一类只含一种类型核酸、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活性的超显微非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 病毒粒子: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 巴斯德效应:酵母菌酒精发酵时通入氧气,发酵减慢,停止产生乙醇,葡萄糖消耗速率下降。氧对发酵的这种抑制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半合成培养基:是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份的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制成的半固体状态培养基。 表型:是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是遗传型在合适环境下的具体体现。变异:是生物体在某种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所起的遗传物质结构和数量的改变。 半抗原:即不完全抗原。指只具备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巴斯德消毒:用于牛奶、啤酒、果酱和酱油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而又不影响食品风味的、但能杀死其中的无芽孢病原菌(如:结核杆菌、沙门氏菌等)的一种低温消毒方法。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20℃下,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进行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分子氧的毫克数。反映水体总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地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称为补充培养基。 B细胞:即B淋巴细胞,一种在细胞膜表面带有自己和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淋巴细胞。 被动免疫:从胎盘或初乳中获得的或者注射抗体、细胞免疫制剂后获得的免疫。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动物体血清中的、在抗原抗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作用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补体是一类酶原,能被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激活。 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有补体参与,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是否发生溶血反应作指示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 C 传染:是指寄生物与宿主间发生相互关系的一个过程。即当外源或内源的少量寄生物突破其宿主的“三道防线”后,在宿主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 出发菌株:用于诱变育种的原始菌株。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其相对应的抗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现象,称为沉淀反应。 初次应答:指首次用适量抗原注射动物后,须经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即待免疫活性细胞进行增值分化后,才能在血流中检出抗体,这种抗体多为IgM,滴度低,维持时间短,且很快会下降。 转染:噬菌体感染细菌并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并导致宿主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染。 COD:化学需氧量。是使用强氧化剂使1L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迅速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毫克数。反映水体总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超敏反应:是致敏机体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的一种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表现为机体的组织损伤

(完整版)微生物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30个,每个两分 细菌 细菌又叫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中分为23个门,包括放线菌(放线菌门,革兰氏阳性),蓝细菌(蓝细菌门,支原体(厚壁菌门,革兰氏阴性),衣原体(衣原体门),立克次氏体(变形菌门,革兰氏阴性菌)等 特征:比真核细胞小、简单, 通常有细胞壁,可以被革兰氏染色.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和磷壁酸,还有脂多糖,细胞壁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细胞膜由磷脂和膜蛋白组成,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缺少膜结构的细胞核,染色体为一环状DNA,多质粒 细胞质内充满核糖体和内含物,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小,为70S 繁殖一般是二分裂 古细菌 属于原核生物,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中分为2个门, 8个纲12个目 特征:细胞壁可以染成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阳性染色的细胞壁一般是均匀的聚多糖组成的厚壁,阴性染色的胞壁表层是糖蛋白或脂蛋白,结构变化大,都无肽聚糖,一些含有假肽聚糖类物质,对溶菌酶和b-内酰胺抗生素具有抗性. 脂质由烃链与甘油通过醚键连接,一些形成二甘油四醚.质膜有些是双分子层有些是单分子层. 含有一个染色体,闭合环状双链DNA通常比细菌的染色质体小,质粒很少,tRNA具有细菌和真核生物tRNA所没有的修饰碱基,核糖体(ribosome)70S形状多变,与细菌和真核生物都不同 真菌 菌物界细胞核具核膜,具行使特别功能的有膜细胞器,在结构上比原核细胞更加复杂,通常比原核细胞大 细胞壁坚韧,由几丁质,纤维素和葡聚糖 细胞膜有糖脂和甾醇,具有细胞识别和胞吞的作用,液泡系处理胞吞物质 具有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蛋白酶体核糖体80s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病毒由核酸和/或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遗传因子只含有DNA和RNA二者之一,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在特定的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形式存在,一般结构是具有核酸衣壳,核衣壳,包膜,刺突,具有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或复合对称等 病毒群体形态:噬菌斑plaque:( 菌苔上形成)或空斑(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枯斑包涵体 复制分五步:吸附侵入增殖装配释放 温和性噬菌体和溶源性溶源性(Lysogeny)噬菌体和宿主之间不具有裂解与被裂解关系通常噬菌体基因组整合到宿主DNA中.噬菌体–被整合的噬菌体基因组

微生物名词解释及解答

名词解释: 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态性、能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烈性噬菌体:噬菌体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连续完成复制过程的五个阶段(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并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 体的一类噬菌体。 转导:转导是利用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入受体菌,通过基因重组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 抗生素: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或由其他方法获得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他种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 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构造简单、人眼不能看见、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外形的微小生物。 接合:在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情况下,通过性菌毛的作用,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至受体菌内,这种转移方式称为接合。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以及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繁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 菌体。 干扰素:干扰素是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由细胞基因组控制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具有抗病毒增殖等多种生物活性。

菌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 正常菌群:在人体的皮肤以及与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这些微生物群有一定的种类和数量,它们与宿主 及体外环境三者保持着动态平衡,构成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有利于宿 主健康,这些微生物称为人体的正常菌群。 菌落: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 效价:效价是指抗生素有效成分的含量,即在同一条件下比较抗生素的检品和标准品的抗菌活性,从而得出检品的效价。 质粒:质粒是独立于染色体之外并能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 复制周期:从病毒颗粒进入易感细胞,经过复制形成单个新的病毒颗粒,再从细胞释放出来的过程称为一个复制周期。 半数致死量: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转化:转化是指受体菌(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片段(质粒或染色体DNA),并整合到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MIC: 是指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简答题 1.详述IFN的诱生及抗病毒机理。 答:干扰素的诱生:干扰素的产生受细胞内基因的调控。正常情况下,编码干扰素的基因处于抑制状态,当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时,抑制蛋白失活,从而转录干扰素mRNA并翻译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微生物:指一切肉眼瞧不见或瞧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学:就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生 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类与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与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就是发掘、利用、改善与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3、磷壁酸:就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 核酸醇磷酸。 4、原核微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核区的裸露 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 胞壁合成后,所得到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6、细菌:就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胞 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与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7、固质空间:在G-细菌中,其外膜与细胞膜间的狭窄胶质空间(约12~15nm),其 中存在着多种固质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与运输蛋白等。 8、 L-型细菌: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 损菌株。 9、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就是G-细菌外膜层)的 原生质体。 10、外膜:就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11、脂多糖(LPS):就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 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与D-特异侧链等部分组成。 12、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 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13、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与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14、间体: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状泡囊。多见于 G+菌。 15、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 含水量低,挑选性强的休眠结构。每一个营养细胞内仅形成一个芽孢,故并无繁殖功能。 16、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与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 物。 17、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G-,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 大型原核生物。 18、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 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19、立克次氏体: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20、衣原体:一类在真核细胞内专性能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1、真核微生物: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裹,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真菌、显微藻类与原生动物等就是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故称为真核微生物。 2、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微生物真题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lipopolysaccharide, LPS:脂多糖。位于Gˉ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构成,是Gˉ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成分。 2、virus attachment protein, V AP:病毒吸附蛋白。是病毒毒粒表面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的结构蛋白分子,亦称作反受体(antireceptor)。无包膜毒粒的反受体往往是壳体的组成部分,有包膜病毒的反受体为包膜糖蛋白。P178 3、inflammation:炎症。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可以看做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作用为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P401 4、transposable element:转座因子。转座因子是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如从染色体或质粒的一个位点转到另一个位点,或者在两个复制子之间转移)的一段DNA序列。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有3种类型:插入顺序IS、转座子Tn、某些特殊病毒(如Mu、D108)。 5、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条件致死突变型。是指在某一条件下具有致死效应,而在另一条件下没有致死效应的突变型。常用的条件致死突变是温度敏感突变,用t s表示。P219 6、antisense RNA:反义RNA。具有调节基因表达功能的RNA。它具有与另一“靶”RNA 或DNA互补结合的碱基序列,能特异性的与“靶”结合而抑制其活性。它参与许多调节系统,调节基因的表达。调节作用主要在翻译水平,也包括少数在转录或DNA复制前引物加工水平。P259 7、nonsense mutation:无义突变。是指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产生截短的蛋白质。P218 8、biofilm: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的酶结合位点。是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9、phage:噬菌体。原核生物病毒的总称。一般多指噬细菌体和噬放线菌体。作为病毒的一种,噬菌体具有病毒特有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只含有单一核酸。噬菌体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包括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10、bioremediation:生物修复。用生物学介导的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从特殊环境中(尤其是原位)除去或降解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修复污染环境的工程化处理过程。生物修复的本质是生物降解,能否成功取决于生物降解速率。P322

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微生物名词解释 第1、2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microorganism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 medical microbiology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代时:细菌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 bacterium细胞壁:是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peptidoglucan or mucopeptide肽聚糖或粘肽: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桥构成。 lipoplysaccharide,LPS脂多糖: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 plasmid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结构为双链闭合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可使细菌获得某些特定性状,如耐药、毒力等。 capsule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flagella鞭毛: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pipi菌毛:是存在于细菌表面,有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spone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见于革兰阳性菌,如需氧芽胞菌和厌氧芽胞杆菌。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L-form of bacterium细菌L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此现象首先由Lister研究发现,故称细菌L型。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L型可回复成原细菌型。 磷壁酸: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有2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名词解释及大题

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群细菌、酵母、放线菌、霉菌、病毒形体微小用微米来测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生长繁殖快17分代谢能力强作用大、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变异。病毒有哪几种形态病毒有哪些特征杆壮、丝状、弹状、砖型、蝌蚪个体极小、无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对自然界的抵抗力小对抗生素无特效配制培养基要遵循哪些原则要符合微生物菌种的营养特点,如酵母霉菌要碳氮比要高,细菌氮就要多些,乳酸菌培养要加入氨基酸、维生素,有的微生物就要加入生长因子。明确培养菌体还是为次级代谢产物,然后根据目的确定营养比例。发酵种子碳氮比要低就是要氮含量高,对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碳氮比要高。适宜的PH对微生物的生长非常重要,细菌中性、酵母霉菌偏酸性、代谢过程中要注意PH的调整。要调节适当的渗透压适应微生物什么是单细胞生长曲线,各期有何特点。单细胞微生物或多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液体环境中生长,以生长时间为横轴以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的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适应期细菌数量减少,生长繁殖为零,代谢活跃、对外界环境敏感对数期细胞分裂激烈平衡期次级代谢产物较多,抗生素一般在此时期对食品杀菌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巴氏杀菌啤酒、葡萄酒、牛奶、酸性食品超高温杀菌罐头,冷杀菌肉类、超高温瞬时杀菌牛奶微生物学发展分哪几个时期,主要代表科学家及主要贡献推测期/观察期/列文虎克观察到了微生物/生理期巴斯德/科赫疫苗、巴氏杀菌、固体培养基 /分子生物学期 /沃森核酸的结构病毒的主要结构成分和繁殖过程蛋白质的外壳,只有一种核酸、无完备的酶系统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什么是微生物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单细胞微生物或多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液体环境中生长一生长时间为横轴以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的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固体培养基加入的凝固剂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琼脂,不被微生物利用,100度熔化45度凝固,培养微生物时不会像明胶熔化是很好的凝固剂,可以用来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从自然界中筛选微生物菌种的方法和步骤。采样——增菌培养——纯种分离划线涂菌——纯培养——生产性能测定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有哪些,主要成分和功能。芽孢因为DPA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耐力极强,用于杀菌试验的测试鞭毛白质有运动的功能如沙门氏菌荚膜细菌分泌到细胞外的多糖结构,有致病性,保护性什么是碳源、氮源、碳氮比。能够提供碳来源的物质,如糖类能够提供氮来源的物质,蛋白胨、C/N就是碳原子氮原子摩尔浓度之比对于发酵产物的积累影响很大,种子培养要氮多,次级产物培养提高碳素什么是同型发酵、什么是异型发酵同型发酵产生的产物是乳酸而异型发酵除乳酸外还有乙醇等物质。 14、微生物生长量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平板计数法、血球计数法、秤干重、比浊法15、利用细菌、酵母、霉菌可生产哪些发酵食品及相关制品。细菌醋、酸乳、味精酵母酒、面包、维生素霉菌酱、酱油、腐乳、柠檬酸、淀粉酶、果胶酶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哪几种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对食品杀菌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巴士杀菌、牛奶啤酒酱油酸类食品煮沸杀菌、液体食品超高温杀菌罐头食品针对芽孢和厌氧菌什么是感染型食物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就是食用了含有大量细菌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就是食用了含有大量毒素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营养类型有哪几种,并举例。化能自养型光能自养型化能异养菌腐生、寄生光能异养型食物中毒有何特点夏秋季节、爆发性集体食堂集体就餐、不传染、潜伏期短、吐泻胃肠道症状配制培养基为什么要调节PH,怎样调节不同的菌种需要有不同的PH,如酵母偏酸性细菌中性用氢氧化钠和盐酸和试纸调节,有时要用缓冲溶液如糖代谢后产酸,氨基酸代谢后产生碱食品卫生标准中有哪些微生物学的指标有哪些食品卫生学意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前两项常用大肠菌群是一群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革兰氏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核区: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或核基因组)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体物质。 荚膜:糖被的一种,包裹在细菌细胞壁外,有固定层次的胶黏物,一般成分为多糖、少数为多肽或多糖与肽的复合物。 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具有运动功能)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无繁殖功能。 孢囊:是一些固氮菌在外界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整个营养细胞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不具繁殖功能。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二分裂:一个细胞在其对称中心形成一隔膜,进而分裂成两个形态、大小和构造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菌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属革兰氏阳性菌) 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旧名蓝藻或蓝绿藻)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ˉ原核生物。 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ˉ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酵母菌: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霉菌:会引起物品霉变的真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 菌丝体:当霉菌孢子落在适宜的基质上后,就发芽生长并产生菌丝,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菌丝集团。 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的菌丝。(也称基内菌丝,较细、色浅) 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较粗、色深。 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