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看中国早期城市起源

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看中国早期城市起源

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看中国早期城市起源
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看中国早期城市起源

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看中国早期城市起源

摘要:郑州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古文化发展连贯,尤以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最为丰富,考古发现揭示中原地区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西山古城及其周围地区同时

期聚落密集,群聚现象明显且存在着一定分级、从西山城址的建筑技术与规模、功能区化与规划布局、奠基与祭祀遗存以及防御功能来看,其政治性特征明显.文化因素分析表明,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与周邻地区的北辛、双墩、大溪、大汶口、薛家岗、崧泽、屈家岭等文化关系密切,聚落内的经济、文化交流功能更加突出,可能为一个商贸中心西山及其周围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因血缘与政治上的朝贡关系

而形成并兴起的政治性城市与商贸性城市并存的模式,在中国早期城市起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仰韶文化;聚落考古;西山古城;城市起源

中图分类号:K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5)02-0135-06

郑州市区及其西北郊地区处于贾鲁河上游区域,西、南两面为伏牛山余脉的低山丘陵地带,东为占圃田泽,北为黄

河,其间分布有贾鲁河及其支流索河、枯河和须水河,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小单元,是古代人类理想的俩息之地。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表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该地区的古文化发展一直连绵不断,尤以仰韶义化遗存最为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的文化堆积均以中晚期遗

存为主,都发现有形制相近的小口尖底瓶、尖底缸、罐、鼎、钵、彩陶、石器等文化遗物,聚落中流行以尖底瓶、尖底缸作为葬具的葬俗,房屋建筑和聚落的布局也较为接近,文化内涵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形成了较为庞大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群。而西山古城的发现则为我们重新审视该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群的内部关系,探索中国早期城市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存的分期与文化特征

目前,郑州地区经过正式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主要有郑州大河村、西山、后庄王、站马屯及荥阳点军台、青台、方靳砦等多处。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郊柳林镇大河村西南的土岗上,遗址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1972-1987年,郑州市博物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对其进行了21次发掘,发现其内涵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延续了大约3300多年的时间,其中以仰韶文化堆积为主;在仰韶文化中、晚期,该遗址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发现有大

量高规格的房址、白衣彩陶、壕沟等。

西山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北郊的古荥镇孙庄村西,遗址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93-1996年,国家文物局第七、八、九期考古领队培训班先后在此举办,发掘面积6385平方米,发现一座仰韶文化城址以及大量的窖穴、灰坑、房基和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批陶、石、骨、蚌器等文化遗物。城址平而近圆形,南部因枯河冲刷及流水侵蚀已遭破坏,现存面积约占原有面积的五分之四,约1.9万平方米依据层位关系和出土器物的演变规律,西山古城应始建于仰韶文化中期之末,延续使用至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时代早期的大河村五期文化之时即已废弃,其绝对年代在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800年之间。

后庄王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北郊沟赵乡后庄王村东北的

岗地上,遗址而积约5万平方米,1958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遗址南部进行过考古发掘,1976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郑州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前后两次发掘面积共计600多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文化的房基、灰坑、成人墓和瓮棺葬等,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和骨器等遗物。根据地层叠压与打破关系,以及各期陶器的特征,初步分为上、中、下三层,年代属仰韶文化中、晚期。

站马屯遗址位于郑州市南郊十八里河乡站马屯村南,遗址面积约9万平方米。1984年文化部文物局郑州培训中心、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所出文化遗物主要为龙山和东周时期。2006 -2007、2009 - 2010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建设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有灰坑、墓葬、灰沟、瓮棺、房基、陶窑、陶灶和围栏等仰韶文化中、晚期遗迹,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石、骨器等各类遗物。

点军台遗址位于郑州荥阳市广武镇点军台村南,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这是一处古代遗存极其丰富的遗址,而且保存较好,但在十年动乱中,遗址主要部分几乎全部被推平,埋藏文物遭到了空前的破坏。1980年郑州市博物馆对遗址残存部分进行了发掘,发现有红烧土排房、墓葬、陶窑等遗迹,出土了相当丰富的陶、石器等遗物。报告根据层位关系及出土器物特征,将该遗址史前遗存分为四期,其年代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

青台遗址位于郑州荥阳市广武镇青台村东的土岗上,遗址面积8万平方米。1981年为配合基本农田建设,郑州市文物工作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现大量房基、墓葬、瓮棺、窖穴、陶窑等遗迹以及丰富的文化遗物,从文化层堆积和遗物对比分析可知,该遗址的史前堆积从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续至晚期。

方靳砦遗址位于郑州荥阳市城关镇方靳砦村紧临索河

台地的东半部,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1958年修河王水库

时,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其进行过试掘,1988年为配合荥阳造纸厂建设工程,郑州市文物工作队等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房基、窖穴、幼儿瓮棺葬等,两次发掘所出遗迹、遗物均以仰韶文化中期为主。

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考古材料,参考大河村、西山、后庄王、站马屯、青台、点军台、方靳砦等典型遗址的层位关系,结合出土器物的组合、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我们可以把郑州地区仰韶文化分为四期(P38-51):第一期主要见于大河村遗址,以大河村前三期为代表;第二期主要见于大河村、西山等遗址,以大河村前二、前一期和西山第一组为代表;第三期是仰韶文化在郑州地区最为繁盛的时期,所有仰韶文化遗址堆积中均以该类遗存最为丰富,以大河村第一至三期、西山第二至四组为代表;第四期主要见于大河村、点军台、青台、后庄王、西史赵等遗址,以大河村第四期、西山第五、六组为代表。郑州地区仰韶文化第一、二期遗存日前发现较少。从大河村遗址的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也占一定比例。器表以素面为大宗,有少量磨光陶。纹饰以弦纹多见,还有少量的指甲纹、锥刺纹等。彩陶少见,第一期仅见宽带纹一种,第二期以正倒相间的三角形图案最有代表性。第一期常见器类有弦纹圆腹罐、鼎、盆、钵、碗、蒜头细颈壶、束腰器座等;第二期器类增多,以鼎最为常见,根据腹部形态,又有釜形鼎、盆形鼎、罐形

鼎之分,其他还有饰鹰嘴凸饰的大口圜底缸、饰有正倒相间三角形图案的彩陶圜底钵、小口壶、大头圆腹壶等。其文化面貌分别与石固五期、后岗一期一类遗存较为接近,文化性质分属“石固类型”和“后岗类型”,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P39-41)。

仰韶文化第三期遗址数量发现最多,出土遗物也最为丰富,显示出当时的经济文化最为发达。陶器以红陶居多,灰陶比例也显著增加。器表以素面居多,有部分磨光陶。纹饰以弦纹多见,还有少量划纹、附加堆纹、线纹,绳纹极为少见。彩陶占一定比例,以黑彩居多,红彩少见,还有部分白衣和红衣彩陶;象生性花纹少见,但图案花纹繁多,主要有弧边三角纹、圆点纹、回旋勾连纹、窄带纹、垂弧纹、花瓣纹、太阳纹、日晕纹、六角星纹、梳齿纹、“一X”纹、锯齿纹、同心圆纹、网格纹、平行直线纹等,到这一时期的稍晚阶段,出现了数量较多的白衣彩陶。器类仍以鼎最为多见,根据腹部形态,可以分为罐形鼎、釜肜鼎、折腹鼎、盆形鼎、壶形鼎等,其他还有矮直领鼓腹罐、矮直领折腹罐、饰网纹和“一X”纹的鼓腹彩陶罐、白衣彩陶敛口钵、束腰尖底瓶等器物。此时期的文化面貌极具地方特色,文化性质属“阎村类型”,属于仰韶文化中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P43-44)。

仰韶文化第四期时,遗址数量虽较前一期有所减少,但

出土遗物仍然较为丰富。陶器以灰陶多见,红陶亦占相当大的比例。器表仍以素面为大宗,有相当数量的磨光陶。纹饰以弦纹、附加堆纹、绳纹和篮纹多见,还发现有少量的方格纹。彩陶数量明显减少,均为单彩而不见复合彩,且以红彩居多;第三期较为常见的白衣彩陶已经绝迹,仅有少量的红衣彩陶;花纹图案主要有网格纹、平行线纹、水波纹、禾苗纹、重叠八字形纹、“~X”纹和变形索纹等。陶器组合中以鼎的数量最多,形制也最为丰富,其他还有深腹罐、大口缸、深折腹彩陶罐、折盘豆、折腹盆、小口瓮、敛口钵等。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外来因素,如东方大汶口文化的背壶、宽肩壶、圈足尊、浅盘豆等,还有南方屈家岭文化的倒梯形凹面宽扁足鼎、圈足杯等。该时期遗存以大河村遗址第四期最为典型,文化性质属“大河村类型”,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p49)。

二、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关系的探究

单体聚落研究是聚落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其前提则是要厘清聚落内遗存的相对年代,解决不同聚落之间的“共时性”问题。根据典型遗址所建立的分期,西山遗址周围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的聚落除了上述遗址外,目前经过较为详细调查或发掘的遗址还有荥阳秦王寨、楚湾、槐树洼、河王、汪沟、阎村、池沟寨、翟沟、陈沟、张河、竹川、杨寨北、石河,以及郑州尚岗杨、建业壹号城邦、林山寨、布袋李、

兰寨、陈庄、齐礼阎、白庄、陈家沟、胡河、小庙咀东、黄冈寺、老坟岗、朱寨、西史赵、阎垛、黄水河、民主路等,共计80余处。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的大量发现,为探讨西山城址的性质、不同聚落之间的关系乃至早期城市起源提供了契机。

从分布地域上看,这些聚落集中分布在嵩山东北部的索河、枯河、须水河、贾鲁河等河流沿岸或交汇处的三角形台地上,邻近水源,地势较为开阔。考古材料和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与发展促使人类逐步开始定居生活,聚落规模由小到大,聚落群聚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更加普遍,从而促进了聚落关系的改变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复杂化。西山及其周围仰韶文化中晚期的聚落密集分布在从低山向海拔较低的山前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基本控制了东西交往的重要通道,借助沿河水陆交通便利的条件,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从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看,聚落的一体化趋势较强,其主要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落关系的紧密,而其背后则需要强有力的核心聚落上推进。在物质方面,首先是反映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陶器和石器的文化特征较为接近。陶器流行夹砂或泥质红陶、灰陶、鼎、罐、盆、钵、小口尖底瓶、尖底缸等器物形制接近,器表以素而为大宗,纹饰以弦纹、线纹、附加堆纹和绳纹多见;在生产

工具上,以石斧为主,石铲也较为常见;房屋建筑风格相同,流行地面式排房建筑,房屋多呈方形,有些房子还发现有经特殊工艺加工的“水泥地面”等。在精神层面上,主要反映在文化艺术、墓葬及发现的少量祭祀类遗存中。彩陶是仰韶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不同的彩陶纹样反映了先民们可能存在的原始信仰或图腾崇拜。在周邻彩陶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贾鲁河上游地区形成了独特的白衣或红衣黑彩的彩陶风格,象牛性动物纹数量极少,图案花纹种类繁多,纹样丰题较为接近,主要有弧边三角纹、圆点纹、回旋勾连纹、窄带纹、垂弧纹、花瓣纹、太阳纹、日晕纹、六角星纹、梳齿纹、“~X”纹、锯齿纹、同心圆纹、网状纹等除西山城址发现有两处相对集中的墓地外,其他聚落墓葬区和居住区交错分布,墓葬大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盛行以尖底瓶或尖底缸为葬具的瓮棺葬葬俗。祭祀类遗存仅在西山和大河村遗址发现,又以两山遗址居多,主要采用整头猪埋葬的方式,西山城址发现24具、大河村发现8具,显然这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原始宗教意义,可能是巩固不同聚落关系的精神纽带。

从聚落布局上看,除一些大型的中心聚落有环壕、核心聚落有大型排房建筑、城墙、广场性质的遗存和可能存在的祭祀类遗存外,每个聚落基本都由房址、陶窑、墓葬区(包括瓮棺葬)等基本部分组成,聚落组成结构趋同,但是从聚落规模比较分析,其问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聚落分级。如西

山城址是目前中原腹地发现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发现遗迹数量众多,经济实力最强,城内原有而积约2.5万平方米,在不到7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发现房址200余座、灰坑2000余个,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遗址(P12-13);而大河村遗址的面积则达40万平方米,根据墓葬和其他遗迹,有学者推断在大河村四期时其年均人口约2500多人(P45),是贾鲁河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同时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聚落。大型聚落和城址的出现,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城墙、壕沟的修筑工程量庞大,需要协调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远非一两个聚落就能承担,应是在一定社会组织能力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聚落内人口规模的扩大,对食物和生活用器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则需要聚落内社会分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或者用聚落间的相互交换与商品流通来弥补。在西山、大河村周围,还有汪沟、青台、方靳砦、陈庄、尚岗杨等大型聚落及数量众多的中小型聚落,我们利用CIS技术对遗址的资源域分析结果表明,聚落间的资源域存在着大面积的交错部分,这就需要聚落问的再次分工,从而进一步加快了该地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三、西山古城、大河村遗址的性质及关系

关于西山城址的性质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有益的探讨,或认为是黄帝时代的古城,具有当时政治中心的性质;或认

为是当时的经济中心而非政治中心(P38-40);或认为是同时具有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功能。从考古材料来看,西山城址较大河村遗址存在有更多的政治性因素,我们认为其性质属当时政治中心的观点不无道理。

第一,西山城址修筑技术复杂,规模较大,是在一定社会组织力量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城址平面近圆形,直径约180米,现存城墙长约265米,墙顶宽3-5米,残高1.75-2.5米,系小版筑修建而成;城墙外壕沟一般宽约4-7米,西北墙外更宽达11米,沟深达3-4.5米,外壕内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p12)

第二,城址内功能区完备,建筑布局有序,明显经过一定的规划。房址因朝向不同基本上可分为两组,一组分布在城内北部的道路两侧、门向北,另一组分布在城内西北部和中北部、门向城址中心;西门内东侧有一处近扇形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在其北侧是一座面积达数百平方米的广场;城内西北部地势较高之处发现有加工规整排列有序的储物窖穴,底部发现有成组的石器、陶器,一些陶器底部还附有炭化的粮食作物的痕迹;在城址东南部邻近枯河河道断崖上还发现有一定数量的陶窑;墓葬区发现两处,一处位于城外西部,一处位于城内北部。从发掘资料看,各功能区之间有道路相连.

第三,城址内发现有大量奠基、祭祀类遗存,可能还存

在“杀婴祭祀”的习俗。在一些房基垫土层中,多埋有一件或者多件陶器,以罐、鼎多见,经发掘者对陶器内土样进行水洗,发现有残缺的婴儿骨骼。此外,在北城门西侧夯土中,分层埋有彩陶钵、鼎、罐等10余件陶器,一部分陶器中亦发现有婴儿骨骼,与其相对应的城台下则埋有几组瓮棺;西城门门道正中也发现有上下两层埋设的20余件陶罐、鼎等与瓮棺并存的现象。这些都极可能是建筑过程中的某种祭祀仪式或奠基遗存(P181-183)。

第四,城址的军事防御功能明确。城隅是城墙防御的薄弱之处,《周礼?考工记?匠人》云“城隅之制九雉”,郑玄注“城隅谓角浮思也”,孙诒让正义又云“角浮思者,城之四角为屏以障城,高於城二丈,盖城角隐僻,恐奸宄逾越,故加高耳”。考古发掘证明,西山城址的修筑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以西山城址西北城角为例,该处加高、加厚,基底宽达11米,级级收杀而呈台阶状,现存顶宽约8米,据《考工记?匠人》记载“墙厚三尺,崇三之”等推断城墙原高度约为4-5米(P179),加上墙外的壕沟,共同构成坚固的防御屏障;西北城墙与城角交接处呈约45度倾斜,形成的对角线长达35米,极为有效地扩大了城角面积,扩大了视野。西山城址城门的建筑也较为考究,西城门北侧城墙有规整的基槽、柱洞,可能存在有望楼一类的建筑;北城门平面近“八”字形,东西两侧有略呈三角形的城台,门道正中有一条南北向道路

自城内延伸而来,门道外侧有一道东西向护门墙,这种结构无疑是我国后世城垣制度中所见“台门”、“曲城”等的雏形(P180)。

西山城址的这些特点,反映了西山城址的建造者已经具备了组织管理、工程技术、资源调配等方面的能力,窖穴的大量发现又证明了财富的高度集中。西山城址的选址位于邙山东端浅山丘陵与向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较高,紧邻枯河河流节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险要;城址和房屋的建造也采取了当时最先进的版筑技术,一些房屋地面还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这些在周邻的其他聚落中都是少见的。具有某些精神文化特征的祭祀和奠基类遗存的大量发现,说明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萌芽和发展,加之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进一步证明了西山城址集行政权、军权合二为一,同时兼有精神文化中心的功能,可能为当时的政治中心。

但是就出土的遗物来看,西山城址的出土器物较周邻其他遗址则相对单调,综合比较西山周围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中的考古发现,大河村遗址的出土器物种类最为丰富、文化面貌也最为复杂。根据我们对大河村遗址的研究,大河村遗址第一至四期文化发展连贯、衔接紧密,遗址中常见的罐形鼎、矮领罐、盆、钵等器物有着清晰的演变规律;而文化因素分析表明,自仰韶文化早期开始,大河村遗址就出现了一定的外来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米因素呈现逐步增加的

趋势。

大河村遗址前一、二期发现的小口折肩釜彤鼎与北辛文化同类器近似,鸟首形双耳罐和鹿角(骨)靴形器与双墩文化同类器类同,里外涂红衣的碗形豆与大溪文化同类器相近。大河村遗址第二、三期所见的盆形鼎、折腹鼎、折敛口豆和长颈壶等与大汶口文化早期同类器物相似;折腹杯、器表饰经纬线纹的陶球等与薛家岗文化同类器较为接近;折肩折腹壶、折盘豆等亦能在崧泽文化中找到形制相近的器物。大河村遗址第叫期所见的外来文化因素明显增多,有来自大汶口文化中期的背壶、宽肩壶、平底尊和圈足尊等,还发现少量具有浓厚大汶口文化因素的墓葬,亦有来自屈家岭文化的圈足杯、倒梯形凹面足鼎、双腹豆等。

仰韶文化中期,周邻文化中也发现有来自仰韶文化的因素,如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兖州王因、邳县刘林等遗址中所见的矮领罐、器座、碗、钵、盆、白衣彩陶等(P142-149);薛家岗文化的黄冈螺蛳山、潜山薛家岗,崧泽文化的青浦崧泽、吴县草鞋山、海安青墩,大溪文化的巫山大溪、枝江关庙山、宜昌中堡岛、京山油子岭、澧县城头山等遗址中发现的弧边三角纹、圆点纹、花瓣纹等彩陶纹样。这些文化因素都能在大河村遗址中找到原型,应是仰韶文化以郑州地区的大河村遗址为中心向周围传播的结果一.

综上来看,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在仰韶文化主体文

化因素基础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种多样性不仅仅来源于某一个地区,也不仅仪局限于某―个阶段,不同时期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成了大河村遗址的繁荣,而繁荣背后也孕育着不断扩大的贫富分化现象。大河村遗址共发现仰韶文化中晚期房屋44座,其中中期17座、晚期27座。从房屋建造技术看,有半地穴式烧土块垒砌、木骨整塑、木骨泥墙、草拌泥筑墙、栽木柱绑篱笆涂泥筑墙几种,地面加工上有三合土铺垫的“水泥”地面、夹砂泥铺垫地面、火烤地面等,一些较好的房屋外围还有散水。从房屋规模来看,仰韶文化中期的房屋面积从6平方米左右到20余平方米不等,有的为多间排房,有的房屋外侧分布有大最可能用作窖穴的大型袋状灰坑,有的则基本不见;到仰韶文化晚期,这种情况进一步扩大,最大的F15面积达122.2平方米,其他的面积则多在10-20、20-30平方米之间,差异较为明显。、从聚落布局上看,大河村遗址远远不及西山严谨有序,墓葬区、居住区交错分布,显然缺少规划。大河村遗址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和贫富的差异性表明其经济、文化交流功能更为突出,可能为该区域的经济交流中心或商贸城市。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应该归结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史书,的确如其名字一样。 我想它是非常的优秀的史书,不过因为是一部大部头,现在我只能够挑选我感兴趣的章节细读,其他的大都跳过了。 芒福德是一个反大都市者。 其实首先,即使是根据芒福德自己对于从村庄到城市的跃进的论述来看,我都有这样的一点猜想: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用“大城市”这么仅仅是在古老的名词“城市”之前加了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大”的这样一种概念来称呼我们现在的如北京、上海、纽约这种东西,如果“城市”这个词已经被我们早早的用来称呼过那种小型的城市的话,那么“大城市”其实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我们应该用一个全新的字眼,就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那样不容易引起歧义。 当我们在谈论“城市”的时候,其实我想我们的所有的分歧点往往都其实是针对“大都市”的,大家都喜欢并且欣赏小城市而且一般都认可小城市是成功的当然其实几乎没有什么人真正的去研究小城市的建设,不过不论如何,大家其实可以根据对于大都市的态度来分作两派:认可大都市或者反对大都市。 我是前者。 芒福德对于城市起源和历史的发展的东西比较的有意思。 比如他认为: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 而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我理解为:起源于以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文化为基础,同时开始强调具备攻击性、具备开放性的男性社会特征的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更为完备、开放和鼓励进取和发展的文化。 显然,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是阳性的,是开放的、是进取的、是具有攻击性和发展能力的一种东西。而村庄文化则过分保守,“村庄只包含有限的功能,只包含一些严格的母性的、与生俱来的重要事业。”总之,城市从最开始就是具有了一种“杂交和媾和”的品质,并且因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潜力和功能”。 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村庄的新形态 芒福德根据生物学的理论,同样认为了城市是一种完全的新生的形态。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芒福德认为城市不是村庄的简单加和,城市是一种“全面的变革”,是性质上的彻底改变。 城市中更加强调年轻的因素而打破了村庄中的长老制、城市更加的强调活力、外来因素在这里被认为是一种保证了城市的不断的更生和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一种威胁,城市更加的强调进取而不是保守和固步自封(因此其实古老的中国文化谈不上任何的地方特色因为其实压根就是一种村庄文化,其所谓的“中国特色”都是源于一种前城市的落后)。 而什么才是城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 芒福德认为是一种对于不断的出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理,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理内存的命令一样的过程。“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 而在最初的城市化过程中,王权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总之:

城市区位因素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2题。 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答案】 1.C 2.D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图”。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地PM2.5的污染源主要有() A.汽车尾气,建设施工扬尘 B.工业燃煤,土壤扬尘 C.工业燃煤,汽车尾气 D.生活燃煤,汽车尾气 4.下列关于图中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新技术开发区交通不便,布局不合理 B.商贸区位于城市中心,占地广,交通便利 C.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D.仓储区靠近港口和过境干线,便于货物集散 【答案】 3.C 4.D 完成5~6题。

5.图中曲线能表示城市地租由市中心向外变化特点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6.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大型综合商场从市中心向二环路以外迁移,主要原因是() A.二环路以外地租上升 B.二环路以外人流量更大 C.市中心人口不断减少 D.城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答案】 5.C 6.D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略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城市的主要地域形态是()

A.组合式B.条带式 C.集中式D.分散式 8.该城市功能区() A.大型批发市场的建设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商业园区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C.造纸厂可以布局在F处工业区 D.服装厂最适宜布局在E处 【答案】7.C8.A 【名师点睛,易错起源】 易错起源1、城市功能区的区分方法及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例1.2013年,北京市在优先保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优势产业用地供应的原则下,制定了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 A.公用事业的发展 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 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 (2)该土地供应计划最有利于该市()

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的起源比较

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的起源比较(上) 第一节:西方城市的起源分析 1)柴尔德的"城市革命"概念 2)西方城市的产生及其早期城市设计中的特点 一、柴尔德的"城市革命"概念 柴尔德根据西亚、埃及和古代欧洲的考古学资料,提出了社会发展史上存在一次"城市革命"。他提出了城市出现的十项标准: (1)最初的城市较过去任何聚落均为广大,其人口亦较稠密. (2)城市人口的构成和功能与前迥异,包括不从事农业、畜牧、渔捞或采集以取得食物的其它阶层-专门化的工匠、运输工人、商人、官吏与僧侣。 (3)直接生产者必须向神或神权下的国王缴纳赋税,以产生剩余财富的集中。 (4)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不但标志产生与前此村落之异,而且作为社会剩余财富的象征。 (5)僧侣、官吏和军事首长形成统治阶级,从事计划、组织等劳心活动。下层阶级从事劳力。 (6)财富的经营迫使文字的发明。 (7)文字的发明进一步推动科学的产生-算学、几何学、天文学。 (8)由剩余财富所供养的其它专家从事美术的新活动,其美术的概念化与复杂化构成各城市中心美术之差异。 (9)剩余财富更用于外来商品之输入,造成贸易的发达。 (10)由于原料能够输入,同时受到以居住地位(非亲族地位)为基础的国家的保护,专门化的工匠成为城市政治构成的下层成员。 从西方城市的城市和发展来看,柴尔德的结论无疑是极有价值的。西方现代都市的组织形式和都市文化均发端于古希腊的"城邦"。 二、西方城市的产生及其早期城市设计中的特点 大多数人对"城邦"的认识和了解来源于古希腊。希腊之成为希腊,自然须追溯到小亚细亚出现希腊城邦的时代。大约在西元前9世纪,所谓希腊历史的黑暗时代已近结束,希腊人接受了两河文化的影响,包括字母、贸易方式,甚至城邦制度-而在两河流域,从事商业的城邦及原始民主已经存在两千多年了。 所以城邦制度并不产生于古希腊,而一直为我们所不熟悉的,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城邦的产生背景则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间,这个名称的原意是"水中央"。这是一块面积不是很大的冲积平原,腹地数百里内没有丘陵,没有石头,下游是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也是沼泽地。要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生存并不容易,所以两河文化的人们要在这种情况下,突破新石器时代的天然环境,另外创造一个环境。于是为了大群体的共同利益就构成了超级村落-就是后来城邦的前身。城邦之间之所以要联合起来,是因为人类感觉到需要拿团体的力量去获取资源,而这些资源有些是远征队带回来的,有些是集体交换的。资源共享是分配最主要的事情,最早的泥版文献之一就是神庙分配物资的记录。这种城邦国家的特点就是共享的与合约的-合约造成民主的现象。这听起来有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意味,但越是早期的人类生活越是受制于自然条件却是不争的事实。 城邦的人群结合原则是地缘的,它有个中心,以城邦本身为中心,地点固定,当地财富的收集也固定。地缘性可以扩张,每次扩张的过程中,又都要有新的合约、新的协议和新的

开平碉楼的类型、特征、命名

开平碉楼的类型、特征、命名 (五邑大学华侨研究所广东江门529020)张国雄 摘要:广东五邑侨乡的乡村广泛分布的数以千记的碉楼以及楼内保存的大量碉楼文书,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历史乡土地理、中国近代建筑史、华侨史、近代社会史、近代文化交流史等学科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是迄今对它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还非常缺乏,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和定义。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考察积累,对其进行初步的分类,描述其建筑和文化特征,提出命名的意见,并揭示其独特的内涵。 关键词:碉楼乡土建筑文化交流侨乡开平 作者简介:张国雄(1955—),男,江苏宜兴人,广东五邑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移民史、华侨史研究。 碉楼在我国是一种分布较广的乡土建筑,不同的民族都有兴建。“楼”字最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出现。最早使用“碉”字来解释这种乡土建筑的,则是唐朝人李贤。而碉楼的建造是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发展很早,远在汉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扎根在中国城乡了①。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村众多碉楼中的一种类型,随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展开,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土建筑?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为什么广泛存在于五邑侨乡的这种乡土建筑要以“开平碉楼”命名?则是至今我们还没有深入讨论而有待确定的问题,以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本文拟就此谈一些自己的意见,以便引起人们对侨乡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视。 一,五邑侨乡的碉楼 1,碉楼的分布 五邑侨乡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缘,面积为9 28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78万(1998),海外华侨华人为215万多人(1998),加上149万多港澳同胞,相当于侨乡人口的97%。它以江门为首府,今包括三区四市,即新会、蓬江、江海三区和开平、台山、恩平、鹤山四市。 五邑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广东乃至全国目前保存碉楼这种乡土建筑最多的地区。区内各市区均有碉楼广泛分布,东边以江门市棠下镇(原属新会市)为界,西边到恩平市的那吉镇,南面抵台山市的原上川镇,北缘达鹤山市的鹤城镇,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五邑侨乡。 进一步从分布的密集情况考察,开平是五邑侨乡碉楼分布的中心区,数量最多。根据2001年开平市政府碉楼文化办公室组织全市村镇进行的详细普查结果,开平现存碉楼1 833座②,该市的十八个镇均建有碉楼,其中塘口镇、百合镇、蚬岗镇、赤坎镇最多。 台山市的碉楼数量居全区第二,2001年由该市档案局、博物馆组织的古碉楼、古建筑、古榕树“三古”普查,全市现存碉楼459座③。 其它几个市目前尚未进行普查,从博物馆日常工作调查得知,新会区以西北部的大泽、七堡、小冈、罗坑、牛湾、司前几个镇为多,鹤山市则以西南的址山、云乡、共和镇常见,恩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沙湖、牛江、君堂、良西、圣堂、东成数镇。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市碉楼较多的镇都靠近开平。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DOC)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专题提纲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1) 一、城市公园简介 (1) 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1) 三、城市公园的历史演变 (2) 四、西方城市公园历史 (2) 五、国内城市公园的历史 (4) 六、城市公园发展历史区域案例——杭州 (7) 一、城市公园简介 1.城市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高低。 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公园造景的设计,无论在命名、楹联、摆设等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公园景观的内容。同时设计还需要空间和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调整,并使之协调互补发展,提高庭园总体的造园艺术,也使庭园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2.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和设计趋势 1)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 以树木、草地、花卉为主,兼以人工构筑物的景观。由动物、植物、水体、园路等组成,偏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户外(绿化)活动空间。 2)城市公园的设计趋势 从静态走向动态 从平面水平走向空间立体功能日趋综合风格更趋多样性 案例: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从古埃及园林出现至今,世界造园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以城市公园的形式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17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继而在法国和全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起土地贵族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诞生。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统称为“公园”。这些园林具备城市公园的雏形,为19世纪欧洲各大城市公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着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着,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城市,是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带表了当地的人们,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而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称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统治公共并赢得其信赖成为可能。”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一、有关城市的起源及本质 在城市起源方面,芒福德的观点别有趣味。主要有两方面:(1)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2)“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他认为,城市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是“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在质上的飞跃。 总之,芒福德阐述的城市起源中有以下三个内涵:①城市的出现首先是一种人类“脱离了低级趣味”,即当人类组织有了高于生存本身(食和性)更高的要求的时候开始萌芽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最开始就不是为了满足简单需求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来就是为了复杂。②城市的真正出现和繁荣是一种应运而生:当新生的因素要求通过整合来联合发生作用从而优化的时候,当新生因素本身产生了建立链接的内在萌动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整合,是一种优化。③城市生下来就是产生于欲望并且为了欲望。因此城市才有活力,才足够开放,城市从来就不是保守的。城市是男性的,城市是进取的……等等,这一切都和乡村的性质形成了两极的对比互补。 二、有关大都市 在芒福德看来,村庄、城市、大城市是三个不同质的人口聚居地。他认为,城市和大城市是性质差异的,正如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一样,即“大城市”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 芒福德认为人们之所以迷恋于大城市,来源于一种对于速度、数量、扩张的迷恋。并且来源于资本主义所希望的垄断经济。同时,官僚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工商企业内的官僚主义的发展和兴盛,正是对于大城市产生了需要。“垄断组织、信贷金融、金钱威望—这些都是大都市这个金字塔的三大因素……贪财、贪欲和骄傲自大是大都市制度的主要激发剂。” 而且,在他看来,大都市是一切罪恶之源,是贪婪的资本主义的一种通过互相之间的利益协作完成的一种没有某一个具体主谋者的通判阴谋,大城市将所有的资源吸纳其中而榨干了所有的其余地域的机会,将所有的其余地域归为凋零。大城市是一种强势的生命体,他拥有了竞争优势所以他掠夺了弱小的村镇的生存权。 可是,我不这么认为。首先,大都市和小城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竞争关系,他们不是同类,大都市不是扩大化的小城镇。其次,大都市的侵略性使其具备了极大的积极性和极强的活力,因此它能够对周边区域甚至更大的地区产生极大的辐射力。 芒福德不喜欢毫无秩序,对一种能够从中央进行总体控制的东西才会让他感到安心和欣慰,所以他不喜欢几乎无法控制的大城市。他还不喜欢过分的超过了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完整)高中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中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1~3题。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的最近距离是() A.20 km B.40 km C.60 km D.80 km 2.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市场和交通 B.交通和劳动力 C.劳动力和气候 D.市场和气候 3.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花卉、乳牛、粮食 B.水果、养鱼场、蔬菜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4.下列农业区的气候特征与a图类似的是() A.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区 B.美国的棉花带 C.中国的春小麦区 D.法国的葡萄园种植区 5.影响乳制品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市场需求量 C.技术力量 D.廉价的劳动力 6.为了乳制品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企业应该() A.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走劳动密集型的道路 B.利用我国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走资源密集型道路 C.加强科技投入,走技术密集型道路 D.不断扩大规模,以抢占市场份额 下图表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天然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三曲线表示天然原料和科技要素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① C.①③ D.②③ 8.下列工业部门的发展变化情况与①曲线变化大致吻合的是() A.制糖厂 B.纺织厂 C.啤酒厂 D.飞机制造厂 下图中数字表示四种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工业区位选择时,宜优先考虑原料产地的最有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城市的增长与①工业部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苏黎世 B.阿伯丁 C.攀枝花 D.旧金山 2005年2~3月,世界铁矿石价格猛涨,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下图是“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世界铁矿石价格上涨,主要受益国家是() A.中国、日本、印度 B.德国、美国、法国 C.巴西、澳大利亚、印度 D.马来西亚、印尼、埃及 12.“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揭示了() A.煤炭、铁矿石价格上涨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B.原料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分析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城市多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沿海(气候温暖湿润) ③地形: 平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高原:热带地区平原气候湿热,城市多位于高原(气候凉爽),如巴西利亚、墨西哥城

山区:城市多位于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的河谷地带 ④河流:提供水源; 提供水运:水运起点——货物在此中转 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河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连接海运和河运 过河点——连接水运和陆路运输 河流的军事防卫 (2)社会经济因素 ①自然资源: 煤炭——大同、鹤岗、抚顺、伯明翰、曼彻斯特

钢铁——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大庆、克拉玛依、玉门、阿伯丁 黄金——约翰内斯堡 有色金属——金昌 ②交通运输:河运——宜宾、重庆、武汉、上海等 铁路枢纽——石家庄、郑州、株洲 海运——大连、连云港、上海、青岛、纽约 ③政治:政治中心——省会、首都(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等 政策:深圳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 ④军事 ⑤宗教: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拉萨

⑥科技:日本科技城筑波 ⑦旅游:张家界、桂林、黄山 2、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一般模式(见学案) 例:武汉的区位优势: 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距离铁矿近;水陆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是湖北省省会;工业基础好;农业基础好 3、城市应建在河流的凹岸:河流对凹岸的侵蚀严重,水比较深,码头应建在凹岸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读书报告 读薛凤旋教授的书让我觉得很惬意,作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梳理出一道道建筑的美丽风景,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过去的世界里总有许许多多让人怀念和铭记的名胜古迹,当然读这本书更让我想起了自己这生活的十几年来眼中所看到的世事变迁。这本书的内涵十分广泛和深刻,广泛是针对其论述过程中涉及学科领域数量之多,有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地理、艺术、建筑、城市规划等;深刻则是从其论述城市起源发展的方法和指导思想上来说的,他将以上相关学科与城市这个主题相互联系在一起,不仅叙述表面看得到的事实,而且挖掘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看这本书,我总能回忆起我的童年,回忆起我家的点点滴滴,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家已经三世同堂了,爷爷,父亲,我,我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建筑中,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我们共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就像书中的那样,我家的发展也和书中描绘的一样,爷爷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那个时候国家还不稳定,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保障,那个时候,人们对城市与文明只有模糊的认识,当时在爷爷辈的人们眼里: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

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从爷爷脸上的皱纹就可以想象出身处那个时代城市的人们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快乐,城市的荒凉似乎也是那个时代艰苦的象征,但是爷爷很坚强,他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给他一个美好的生活,于是他高喊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一直走着,尽管遭遇过很多艰难困苦,但爷爷始终微笑着,于是他终于等来了真正城市的好日子,也迎来了文明蓬勃发展的当代。 再说我的爸爸,爸爸生活的年代要稍好一些,因为爸爸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市发展与文明传承带来了机遇和机会,同时爸爸那一辈也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知识也比爷爷要丰富的多,在种种良好因素的诱导下,爸爸们开始研究的是城市化城镇化的问题:什么才是城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当时认为是一种对于不断的出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理,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理内存的命令一样的过程。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爸爸似乎也迎来了他的春天,爸爸和那时候的年轻人一样,努力的奋斗着,也终于迎来了现在这个美好的城市与文明。 最后,我还是要说说我自己,自己作为一个九零后,仍然在追求着梦想,因为我们九零后被寄予了厚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拥有建设文明城市,传承中华文明的梦想,梦想对于我们九零后来说似

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

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一)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甄导游。欢迎你们来到碉楼之乡开平。开平碉楼与村落在2007年6月28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刻我向大家介绍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能够分为石楼、夯(b n)土楼、砖楼、混凝土楼。按使用功能能够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开平碉楼建筑很有特点,)它造型别致,中西合璧。 此刻我与大家一齐游览开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楼。就是塘口镇方氏灯楼。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国九年(1920年)共同集资兴建。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古希腊神庙的柱廊式,第5层为中世纪欧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结构,给人以威严、坚固、神秘之感。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也是附近乡村的景观中心,至今保存完好。 各位游客,此刻你们能够自由游览。但在游览时,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护文化遗产,不乱涂乱画城墙,不乱垃圾。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精选5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二)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做你们的导游,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到了。大家请带齐行李物品下车。大家请看: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城市的痕迹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读后感 摘要:“城市不止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关键词:城市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定义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在大一上城市规划导引这门课程时,依稀记得老师提过刘易斯·芒福德,因为那时的专业知识还很少,不敢去读这样的大作,因为自己弄不明白。虽然现在也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多,但是上了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建筑史之后,再读他的大作,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些刘易斯·芒福德的生平。刘易斯·芒福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他一生撰写了30多部专著,他被广泛地公认为世界上空前伟大的城市科学专家。他所涉及的学科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发展史、哲学、技术、英国文学、美国研究和城市科学,所涉猎的知识很广泛。他最优秀的著作《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至今仍被公认为全世界城市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对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当然,最可惜的是刘易斯·芒福德没有将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列入其中。对于这本书精华的部分实在太多,凭我小小的能力,我只能选取最感兴趣的小部分做一些自己浅陋的理解了。 芒福德先生在72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中国今天的城市发展也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在我国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我们更应该读一读芒福德对于非理性的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对现今日益拥挤、丑陋而紧张

中国部分城市名称的由来

中国部分城市名称的由来 北京的由来北京古代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国都,辽代称燕京,金代称中京,元代为大都,明代始改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北京的名称。古时,帝都称京师。北京的“北”字,是根据其地理位置而取的,故金陵为南京,长安(西安)为西京,汴梁(今开封)为东京;洛阳、辽阳也称过东京。天津的由来清代乾隆初年,从浙江来天津的诗人汪沆,写出描写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词》(通俗诗),诗中说:“天津名自长陵赐”。长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乐二年,公元1404)给起的名字。当时不是作为地名,而是作为军事建置而命名的,它就是天津卫。燕王朱棣当了皇帝后,把首都定在现在的北京,北京的故宫就是他逐步建成的。燕王朱棣当了永乐皇帝,想到天津(当时还叫直沽)是一个既通海又通内河的军事要地,就想派他的军队到直沽一边种地一边防守。回忆到自己在直沽顺利渡河,就建立起天津卫。卫是一处警备小区的意思,每卫5600人。“津”是渡口的意思,永乐皇帝认为这里是“天子的津梁”,即皇帝的渡口,通过这个渡口,眼前就是康庄大道。上海的由来上海简称沪,名称最早见于北宋郊旦之《水利书》。上海因何得名?一说“其地居海上之洋”(《弘治上海志》),即当时渔民商船出海的地方;一说是由于当时的渔民用“沪”这种捕鱼的工具劳作,干活就是上“沪”,因而得名。宋代开始设上海镇,元代称上海县。宋代之后贸易日盛,一跃而为“东南名城”,至清道光年间,“商贾云集,海艇大小以万计,城内外无隙地”。1928年设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称上海市,沿用至今。广州的由来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6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个郡,郡下面设县。其中南海郡管辖番禺、龙川等四个县。南海郡治,即政治、军事机构所在地,设在这里,当时称蕃禺,并在此建城,此为广州建城之年。公元226年(吴黄武五年),东吴孙权由原交州分出南海、苍梧等4郡,新设置广州,因州治原在广信(今梧州、封开一带),广州之名取自广信的“广”字。交广分治后,广州州治迁到番禺,广州之名由此而来。

周礼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知识讲解

周礼考工记与中国城 市规划

中国城市的规划 中国城市不仅起源早,而且大都经过了一批能工巧匠的精心规划设计,然后才施工建成的。也就是说,从城址的选择、划定范围到平面布局,都是经过事先精密安排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城市的起源与规划是同步的,中国城市起源于西周,西周的城市就进行过整体规划,而且最早使用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图也就是城市建设的蓝图,框定城市的范围,划定不同分区,使城市整体布局井井有序。中国城市从一开始就比较整齐,显然同进行过规划和使用平面图有密切关系。当然,也有人把中国都城规划划分为几个阶段,认为商和西周为初期形态,东周至两汉为密封式形态,曹魏邺城到隋唐长安为棋盘式封闭形态,北宋开封到元明清北京为开放式街道布局形态。这种观点只能视作是对中国古都规划模式的概括,并不反映整个中国城市规划的特点。因为唐代的扬州城已成为开放式城市,“十里长街市井连”,而西周的城市也并非看不到整齐规划布局的影子。从《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和东周王城的考古发掘,都可以证明西周的城市已进行过规划,而且最早使用了城市平面图。事实证明,中国城市的绝大多数都受规划思想的指导,有自己的规划原则和城市平面图。 1.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在一定的规划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于城市是一个地区,乃至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千差万别,各种地理条件各不相同,规划者必须依据地理条件、城市性质和可能,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进行规划,尽可能满足各个城市的不同需要,使城市能发挥它的不同作用,并显得庄严、大方、坚固、壮丽,一切都井井有序。当然,中国城市中从未经过规划而杂乱无章的也不乏其例,但对多数城市来说还是布局井然,应该说都是经过周密规划后才建成的。 关于中国城市的规划思想,直到目前尚无系统的理论研究,仅有一些零散的、互不关联的说法。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所研究的城市,目前主要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城市,应该从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时期的主要思想体系,来探讨中国城市的规划思想,才能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有利于进一步解剖中国城市的特点。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发达时期,把“天命”作为统治其他部族和广大人民的手段,其最高统治者就以天的代言人自居,称为“天子”。因此,“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仍占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周人崇尚“天命”,必须把“天”的意志摆在首要地位。因此,在城市规划思想中突出“天命”也就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明堂、宫室、宗庙的规划建筑,都是“天命”思想的具体表现。 “明堂之制,既为古宫室之通制,故宗庙同之。”也说是说,三者的布局形式是一样的,必须“太室”居中,而且“太室之上,为圆屋以覆之,而出于四屋之上”,以表现“天命”最高,“天”是真正的主宰神。圆屋,正是原始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张国雄 (五邑大学华侨研究所广东江门 529020) 摘要:中国碉楼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时期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至迟在汉代已经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碉楼的称呼、建筑材料、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都有所不同。本文从语意的角度,通过国内外不同类型碉楼的比较,揭示了中国碉楼的起源、分布和特征,首次对碉楼进行了定义。 关键词:碉楼乡土建筑定义中国 作者简介:张国雄(1955—),男,江苏宜兴人,武汉大学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广东五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华侨史,乡土建筑。 随着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展开,碉楼这种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碉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土建筑?则是至今乡土建筑史研究还没有讨论而有待确定的问题。本文准备就此进行考察,提出初步的意见,求教于方家! 一,语意学的考察 从字义上考察,“楼”字的使用最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已经出现。《说文解字》收录的是时俗常用字,共有9 543个,“楼”字就是其中之一。其语义为“重屋也”,也就是多层的房屋。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的《尔雅》其“释宫”篇云:“陕而修曲曰楼”。这里的“陕”与“狭”相通。同样成书于汉代,主要探讨字词由来的《释名》在其“释宫室”篇中对“楼”字有这样的解释:“楼,言牖户、射孔娄娄然也”。它进一步描述了楼的建筑形体特征:不仅有门、窗等建筑设施,而且有防卫建筑设施射击孔。在汉代,尤其是东汉,随着构架式楼阁建筑技术的成熟,居住型、储藏型、警卫型等各种功能的楼普遍出现①,最高的有7层(16米),一般为2层(5米)至4层(9米)②,这应该是“楼”字得以成为汉代日常用字的社会基础。 在英文中,“楼”为“Tower”,建筑形体上首先也是指多层的“塔”或“楼塔”,同时又有“城堡”、“碉堡”的含义,即不仅突出了建筑的形体而且增加了建筑功能的内容。这一点是与中文不同的地方,中国的“楼”没有城堡、碉堡这样的军事建筑的含义。在英文里,Tower又与Watch结合,增加了瞭望的功能,所以有的英文书将碉楼称为“Watch Tower”。 “碉”字没有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里,这可能反映了“碉”字在汉代还不是常用的字。笔者所见最早使用“碉”字来解释这种建筑的,是唐朝人李贤。他在注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冉駹夷的石结构防御建筑“邛笼”时注:“按: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雕”与“碉”可以通假,说明唐朝时当地民众已经改用“碉”来称呼这种建筑了。《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下就记载今四川大渡河中上游有三王蛮,“叠甓而居,号‘雕舍’”。《新唐书》为宋人欧阳修、宋祁撰,应该是对“碉”字在民间时俗常用的一个例证。“碉”字在中文里的意思是:军事上防卫或了望的工事建筑。英文里“碉”有两个发音,即:Pillbox、fortification。前者表示独立的小地堡,后者语意更宽,表示防御工事、堡垒和要塞。可见“碉”在中外文字里的本意,都主要是指一种起防御作用的建筑。 根据以上的字义考察,“碉楼”一词在中文里是“楼”的建筑形体与“碉”的防御功能相结合而构成,

刘易斯·芒福德和他的《城市发展史》

刘易斯·芒福德和他的《城市发展史》 https://www.doczj.com/doc/1312520576.html,/cn/critique2005-7-29 12:48:15来源:中国房地产报作者:宋俊岭[美] 刘易斯·芒福德著 宋俊岭倪文彦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2月第一版 定价:98.00元 ISBN7-112-06973-4 目录 刘易斯·芒福德的主要作品 中文第一版序言 原序 中文第一版译者序言 中文第二版译者序言 第一章圣地,村庄,要塞 第二章城市的逐步形成 第三章先古的形式和典范 第四章古代城市的本质 第五章城邦的出现 第六章市民与理想城市 第七章希腊化时期的专制主义与都市 状况 第八章大城市变为死亡之城 第九章修道院与社区 第十章中世纪的城市状况与城市规划 第十一章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 第十二章巴洛克的权力结构 第十三章宫廷,广场和首都 第十四章商业的扩张和城市的解体 第十五章19世纪工业技术的天堂:

焦炭城 第十六章郊区及其前途 第十七章特大城市的神话 第十八章回顾与展望 刘易斯·芒福德的巨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 and its prospects)久被奉为城市科学高级学者必修的经典论著,1989年翻译出版后立即销售一空。许多读者热切希望再版,今已再次校订完毕,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 刘易斯·芒福德是西方知识界一位久负盛誉的学者,1895年10月19日出生于纽约长岛的符拉兴镇,1990年元月29日在纽约州达琪郡的阿米尼亚村的家中平安去世,享年95岁。芒福德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极其关注人类命运和文明的未来质量。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刚度过灯红酒绿的20年代,许多迹象表明社会进程可能进入萧条。就在这个时刻,已入“而立”之年的芒福德,以积极干预现制度的誓言开始了自己人文科学理论的研究生涯。此后的60多年里,他撰写了近千篇论文,30多部专著,对城市、人工环境和历史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两届美国总统都曾经为他颁发过大奖。他的研究领域远远超出了城市科学的狭窄界限,涉及社会哲学和文化、文学和技术史、艺术史和城市规划。也正因如此,他的道德文章写得出类拔萃,论述不落俗套,常常语出惊人,人品也堪称高风亮节。他是首批建议美国参加二战的谏言者之一,是美国入侵越南战争的尖锐批评者,又是核武器的坚定反对者。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是作者两部最富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第二部《城市文化》也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发表于1961年,作者时年66岁。该书可视为作者学术生涯中成熟季节里的代表作。作者试图在此书中系统回顾五千年的城市发展历史,遥望史前时代,追踪城市在旧石器文化中就已经萌动的胚盘……试图对城市孕育发展上万年历史的是非曲直、功过得失做一个历史性总结。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因为作者研究发现,城市和人类文明在发展进程中曾经屡陷危机,二战后全球仍然险象环生,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须能包括有机界和个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 以此为动机,作者在新发现的旧石器人类文化证据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城市的起源,从而提出了一个独到而意味深长的见解:城市的发生是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联姻的结果,从而在发育的基因层面上剖析城市本质上固有的对立的、矛盾的属性。在探索过城市远古的和生物的起源以后,作者接着记述并阐释了一连串的城市文明: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巴比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