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传动的优缺点分析

齿轮传动的优缺点分析

齿轮传动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密封网

https://www.doczj.com/doc/1313798517.html,/ 齿轮传动的优缺点分析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313798517.html,/ 齿轮传动是近代机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是传递机器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机械产品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与带、链、摩擦、液压等机械传动相比,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圆周速度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结构尺寸长、结构尺寸小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它已成为许多机械产品不可缺少的传动部件,也是机器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动形式。近几年来,虽然其他机械部件的制造技术与电传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传动形式仍为各种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包括:

1) 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平稳性较高;

2) 采用非圆齿轮,瞬时传动比可按所需变化规律设计;

3) 传动比变化范围大,适用于减速或增速传动;

4)齿轮的圆周速度范围大。

5) 传递功率范围大,承载能力高。

6) 传动效率高,特别是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副。

7) 结构紧凑,如使用行星传动、少齿差传动,或谐波齿轮传动,可使部件更为缩小,成为同轴线传动;

8) 维护简便。

缺点包括:

1) 运转中振动、冲击和噪声,并产生动载荷;

2) 无过载保护作用;

3) 要求齿轮的切齿精度较高或具有特殊齿形时,需要高精度机床、特殊刀具和测量仪器来保证,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313798517.html,/thread-32202-1-1.html

各种传动方式优缺点

1、齿轮传动 分类:平面齿轮传动、空间齿轮传动。 优点: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传动比准确、稳定、效率高。;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缺点: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成本较高。;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渐开线标准齿轮基本尺寸的名称有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摸数;压力角等。 2、涡轮涡杆传动 适用于空间垂直而不相交的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 优点:传动比大。;结构尺寸紧凑。 缺点:轴向力大、易发热、效率低。;只能单向传动。 涡轮涡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有:模数;压力角;蜗轮分度圆;蜗杆分度圆;导程;蜗轮齿数;蜗杆头数;传动比等。 3、带传动 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环形带 1)用于两轴平行回转方向相同的场合,称为开口运动,中心距和包角的概念。 2)带的型式按横截面形状可分为平带、V带和特殊带三大类。 3)应用时重点是:传动比的计算;带的应力分析计算;单根V带的许用功率。 优点: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过载时打滑防止损坏其他零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需张紧装置;由于打滑,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带的寿命较短;传动效率较低。 4、链传动 包括主动链、从动链;环形链条。 链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其主要特点: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中心距较大时,其传动结构简单;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传动平稳性较差。 5、轮系 1)轮系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种类型。 2)轮系中的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齿轮齿数的乘积与所有主动齿轮齿数乘积之比。 3)在周转轮系中,轴线位置变动的齿轮,即既作自转,又作公转的齿轮,称为行星轮,轴线位置固定的齿轮则称为中心轮或太阳轮。

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设计规划介绍

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设计和计算 1. 齿轮1,齿轮2与齿轮3基本参数的确定 由齿条的传动速度为500mm/s,可以得到齿轮3的速度为500m/s,即 ,/5003s mm V =又()160 d 3 33n V π= ,取,25,25.3202131mm B B mm m Z Z =====,由此可 得()265d 31mm mZ d ===,由(1)与(2)联立解得m in /r 147n 32==n ,取4i 12=则由4i 2 1 1212=== n n z z 得80m in,/58821==z r n 2. 齿轮1齿轮2与齿轮3几何尺寸确定 齿顶高 ()()mm x h m h h h n an a a a 525.57.0125.3321=+?=+===* 齿根高 ()()mm x c h m h h n n an f f f 79.17.025.0125.3h 321=-+?=-+===** 齿高 mm h h h h f a 315.7h 321=+=== 分度圆直径 mm mz d mm mz d 84.26512cos /8025.3cos /,46.6612cos /2025.3cos /d 0220131=?===?===ββ 齿顶圆直径 mm h d d mm h d d a a a a a 34.2772,51.772d 2221131=+==+== 齿根圆直径 mm h d d mm h d d f f f f f 26.2622,88.622d 2221131=-==-== 基圆直径 mm d d mm d d b b b 8.249cos ,45.6220cos 46.66cos d 220131===?===αα 法向齿厚为 mm m x s s n n n n n n 759.625.3364.07.022tan 22s 1321=??? ? ????+=??? ??+===παπ

齿轮齿条传动优缺点

齿轮齿条,同步带,丝杠对比 齿轮齿条,承载力大,传动精度较高,可达0.1mm,可无限长度对接延续,传动速度可以很高,>2m/s,缺点:若加工安装精度差,传动噪音大,磨损大。典型用途:大版面钢板、玻璃数控切割机,建筑施工升降机可达30层楼高。 同步带,承载力较大,负载再大就要加宽皮带,传动精度较高,传动长度不可太大,否则需要考虑较大的弹性变形和振动,传动距离大尤其不适合精确定位、连续性运动控制,如大版面数控设备的XY轴,但是可用于伺服电机到传动齿轮或伺服电机到丝杠的短距离传动。优点:短距离传动速度可以很高,噪音低。典型用途:小型数控设备、某些打印机 丝杠,(1)普通梯形丝杠可以自锁,这是最大优点,但是传动效率低下,比上述二者低许多,所以不适合高速往返传动。缺点是时间久了传动间隙大,回程精度差,用在垂直传动较合适。 (2)滚珠丝杠不能自锁,传动效率高,精度高,噪音低,适合高速往返传动,但是水平传动时跨距大了要考虑极限转速和自重下垂变形,所以传动长度不可太大,要么改用丝母旋转丝杠不动,但还是不能太长,要么就用齿轮齿条。典型用途:数控机床,小版面数控切割机 应用上的区别? 在长距离重负载直线运动上,丝杆有可能强度不够,就会导致机子出现震动、抖动等情况,严重的,会导致丝杆弯曲、变形、甚至断裂等等;而齿条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齿条可以长距离无限接长并且高速运转而不影响齿条精度(当然这个跟装配、床身本身精度都有关系),丝杆就做不到这一点,但在短距离直线运动中,丝杆的精度明显要比齿条高得多。另外就是,齿条齿轮传动对于机子结构设计来讲要相对简单一些。反正,各有优劣,所以,丝杆有丝杆的市场,齿条有齿条的市场。互不影响。 当标准外齿轮的齿数增加到无穷多时,齿轮上的基圆和其它圆都变成了相互平行的直线,同侧渐开线齿廓也变成了相互平行的斜直线齿廓,这就是齿条。齿条与齿轮相比有以下两个特点: (1)由于齿条齿廓是直线,所以齿廓上各点的法线是平行的。又由于齿条在传动时作平动,齿廓上各点的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所以齿条上各点的压力角都相等,等于齿廓的倾斜角(齿形角),标准值是。 (2)与齿顶线平行的各直线上的齿距都相同,模数为同一标准值,其中齿厚与齿槽宽相等且与齿顶线平行的直线称为中线,它是确定齿条各部分尺寸的基准线。 标准齿条的齿部尺寸与,与标准齿轮相同。 但是在进行冲压的加工时,由于在冲压过程中冲压行程是工作行程,而返回时是非工作过程,则在加工工件时要尽量满足工件在返回时减少时间。所以要满足此机构有急回特性。但是齿轮齿条不能满足急回的特性,不能增加工件的冲压加工效率,齿轮齿条加工的运动形式不符合;则排除此工艺的加工方式。

齿轮的误差及其分析

齿轮误差及其分析 第一节: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和检测 对于齿轮精度,主要建立了下列几个方面的评定指标: 一.运动精度: 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可采用下列指标: 1.切向综合总偏差F i′: 定义: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总幅度值)被测齿轮的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的最大差值。切向 综合总偏差F i′。 (它反映了齿轮的几何偏心、运动偏心和基节偏差、齿形误差等综合结果。) Δ 2.齿距累积总偏差F p,齿距累积偏差F pk。 定义:齿轮同侧齿面任意弧段(k=1或k=z)内的最大齿距累积偏差。它表现为齿距累积偏差曲线的总幅值。——齿距累积总偏差。 在分度圆上,k个齿距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之差的最大绝对值,称k个齿距累积误差ΔF pk。 k为2到小于Z/2的正数。 这两个误差定义虽然都是在分度圆上,但实际测量可在齿高中部进行。这项指标主

要反映齿轮的几何偏心、运动偏心。用ΔF p 评定不如ΔF i′全面。因为ΔF i是在连续切向综合误差曲线上取得的,而ΔF p不是连续的,它是折线。 ΔF i′= ΔF p+ Δf f 测量方法:一般用相对法,在齿轮测量机上测量。 3.齿圈径向跳动ΔF r与公法线长度变动ΔF w: ΔF r定义: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量。 它只反映齿轮的几何偏心,不能反映其运动偏心。(用径跳仪测量检测。) 由于齿圈径跳ΔF r 只反映齿轮的几何偏心,不能反映其运动偏心。因此要增加另一项指标。公法线长度变动ΔF w。 ΔF w定义: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ΔF w=W max-W min 测量公法线长度实际是测量基圆弧长,它反映齿轮的运动偏心。 测量方法: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 4.径向综合误差ΔF i″和公法线长度变动ΔF w: 齿轮的几何偏心还可以用径向综合误差这一指标来评定。 ΔF i″定义: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双啮中心距的最大变动量。 二.工作平稳性的评定指标: 1.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 定义: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度值。以分度圆弧长计值。它反映出基节偏差 和齿形误差的综合结果。 测量方法:与ΔF i′同时测量出。 2.齿形误差Δf f与基节偏差Δf pb: 齿形误差Δf f 定义:在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齿顶倒棱部分除外),包容实 际齿形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支形间的法向距离,称为齿

齿轮齿条的传动

齿轮齿条的传动计算 齿轮与齿条传动特点 齿轮作回转运动,齿条作直线运动,齿条可以看作一个齿数无穷多的齿轮的一部分,这时齿轮的各圆均变为直线,作为齿廓曲线的渐开线也变为直线。齿条直线的速度v 与齿轮分度圆直径d 、转速n 之间的关系为 v= (/)60 dn mm s π 式中 d ——齿轮分度圆直径,mm ; n ——齿轮转速,min r 。 其啮合线12N N 与齿轮的基圆相切1N ,由于齿条的基圆为无穷大,所以啮合线与齿条基圆的切点2N 在无穷远处。 齿轮与齿条啮合时,不论是否标准安装(齿轮与齿条标准安装即为齿轮的分度圆与齿条的分度圆相切),其啮合角'α恒等于齿轮分度圆压力角α,也等于齿条的齿形角;齿轮的节圆也恒与分度圆重合。只是在非标准安装时,齿条的节线与分度线不再重合。 齿轮与齿条正确啮合条件是基圆齿距相等,齿条的基圆齿距是其两相邻齿廓同侧直线的垂直距离,即cos cos b P P m απα==。 齿轮与齿条的实际啮合线为12B B ,即齿条顶线及齿轮齿顶圆与啮合线12N N 的交点2B 及1B 之间的长度。

齿轮齿条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齿轮与齿条传动的尺寸计算见表表齿轮齿条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项目名称计算公式及代号转90?齿轮齿条数 值转180?齿轮齿条数值 齿轮齿数 1 z4832模数m2mm2mm 螺旋角β0?0? 基本齿廓压力角α20?20?齿顶高 系数 * a h11顶隙系 数 * C 齿轮变位系数 1 x 尺宽齿轮 1 b10mm10mm

齿条的主要特点: (1)由于齿条齿廓为直线,所以齿廓上各点具有相同的压力角,且等于齿廓的倾斜角,此角称为齿形角,标准值为20°。(2)与齿顶线平行的任一条直线上具有相同的齿距和模数。 (3)与齿顶线平行且齿厚等于齿槽宽的直线称为分度线(中线),它是计算齿条尺寸的基准线。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摘要:本文对建立好的整体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可以方便地得出齿轮传动系统在特定负载和特定工况下的转矩,速度,加速度,接触力等,仿真分析后,可以确定各个齿轮之间传递的力和力矩,为零件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基础。 关键词: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 adams 虚拟样机 中图分类号:th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416(2011)12-0207-01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仿真方法论和计算机仿真软件设计技术在交互性、生动性、直观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它是以计算机和仿真系统软件为工具,对现实系统或未来系统进行动态实验仿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运动学仿真就是对已经添加了拓扑关系的运动系统,定义其驱动方式和驱动参数的数值,分析其系统其他零部件在驱动条件下的运动参数,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 本文中所用的动力学仿真软件是adams软件。adams软件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郎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adams

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碰撞检测、峰值载荷以及计算有限元的输入载荷等。虚拟样机就是在adams软件中建的样机模型。 1、运动参数的设置 先在造型软件ug中将齿轮传动系统造型好,如下图所示。在已经设置好运动副的齿轮传动系统的第一级齿轮轴上绕地的旋转副上 给传动系统添加一个角速度驱动。然后进行仿真。在进行仿真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仿真步数越多,步长越短,越能真实反映系统的真实结果,但缺点是仿真时间也随之变长,占用的系统空间也就越大。所以应该在兼顾仿真真实性与所需物理资源和仿真时间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仿真时间和仿真的步长。 在仿真之前先设置系统所用到的物理量的单位,在工程实际中,角速度一般使用的单位是r/min,所以在系统的基本单位中把时间的单位设为min,角度的单位设成rad,而在adams中转速单位为 rad/min。本过程仿真的运动过程为:系统从加速运动到额定转速,平稳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运动过程用函数来模拟,输入的角速度驱动的函数表达式为: step( time ,0 ,0 ,2.5 ,9168.8)+ step(time ,7.5 ,0 ,10 ,-9168.8),此函数表达式的含义为:系统从开始加速运动一直到2.5s时达到了系统的额定转速 9168.8rad/min(1460r/min),从2.5s到7.5s的时间段内,系统以额定转速运动,在7.5s到10s的时间段内,系统从额定转速减速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外 合直齿圆啮齿柱轮动 内啮传直合圆齿齿轮传柱 齿动轮条传动(齿直条齿 外啮合)齿斜柱齿圆轮动传 字人轮传动 齿轮齿条齿动传(斜条)齿 .空2齿轮传间动.间齿轮空动用传于交轴相交和轴之错间的动。空间齿轮传传用于相动交和交错轴轴间的之动。传 螺旋轮齿传动齿直锥圆齿传轮动曲齿圆锥齿传轮动交错(轴齿斜轮动传)蜗 传杆 动

双准曲齿轮传动 面 齿轮传的类动型齿直圆柱齿轮动外传啮 合啮内 平合齿面轮运齿(动传递平轴行的运动)间轮传动间空齿轮运(传动递不行轴间的平动) 运 (齿与轮轴平)行轮齿条齿 啮合斜外齿柱齿轮传动圆内合啮轮齿(与不平行轴齿轮)条齿 人字轮齿动传(齿成轮字形) 人递传交轴相运动(齿锥传轮动)直齿斜齿交错轴斜齿传动轮传递错轴交运动蜗轮杆蜗动传准双曲齿轮面动传 121..3廓啮齿基本合律定齿轮动传要求确准平,即要稳在求传过动程中瞬时传比保动持不变以免,生产击、冲齿传动轮求准确要平,即要稳求传动在过程中,瞬传动比时持不保,以免产生变击冲振动、

噪音。和振和动音。噪论齿廓不任何点接触在,过触点所作两齿廓接的法线必须公连与线交心于固一定点不论齿,廓在任何点触接过接,触所点作两齿的廓法公线必与连心线须交一于定点,这固就是廓齿合基本定律。就啮齿廓啮是基合定律。本 212.渐线开轮12.2.齿1开渐线的形成基及性质本.1渐开的形线成2.渐开 线的质性.据根渐线的形开,成可知开渐具有下列线些一特性:据根渐开的线成形,知可渐开线有下列具些特性一:)1生线沿基发圆过滚直线的长,等度于 基圆上滚被过的弧长圆度;发)生沿基圆滚过的直线线度,等于基长上圆被滚过的弧圆度;长 2))发线k生n是开渐在任线意点k法的。线法线的因此,。生线发任上一点法的必线切基于。因圆,此发生线上任一的法点必线切基于圆。)3开渐线廓上某点的齿法线该与点速度的方向线所夹锐的α角k称为该的压点角。力)称为点的该压角力。上式由知可,开线渐

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误差的分析与修正研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误差的分析与修正研究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503-23 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误差的分析与 修正研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渐开线圆柱齿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齿轮测量的误差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描述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误差的来源,分析了齿轮测量中误差的产生过程,并对当前齿轮测量中心误差的修正补偿方法进行了探讨。 渐开线圆柱齿轮是众多齿轮种类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齿轮。在工业生产的机械装备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零部件之一就是渐开线齿轮,那么渐开线齿轮的设计水平与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工业产品的质量,而评价齿轮质量的重要方法就是测量齿轮偏差项。随着齿轮应用的日益广泛,齿轮制造误差对齿轮机构传动性能的影响逐渐显露,人们对于齿轮测量技术及其仪器的研究也愈发深入。

1.齿轮测量误差的来源分析 齿轮由于形状复杂,所以描述齿轮的参数很多,因此在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也很多。不管是对齿轮的加工方法要求如何精确,也不管是对齿轮的加工精度要求如何,造成其仪器测量误差中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是测量主机稳定性、运动控制、测球半径和齿轮安装。 1.1.测量主机稳定性 测量主机是测量齿轮的主体,测量主机对齿轮测量误差的影响主要是主机工作台的基圆盘的回转精度对齿轮测量误差的影响。工作台的回转精度不高,就是上下顶尖的直线度和垂直度不好,也就是说运动中心线不稳定,这样基圆盘回转的同时被测齿轮也产生相同的运动。这样就会造成被测齿轮的回转与测球回转不同步,齿轮与测球的接触就不是连续接触,测量得出来的齿形不是刀具加工的渐开线齿形,带有测量误差。工作台基圆盘的回转精度是由仪器的传动部分决定的,它们的制造和装配误差在传递过程中必然要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影响因素:几何偏心、运动偏心。 检验参数: (1)切向综合总偏差F i’:被测齿轮与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被测齿轮一转内,齿轮分度园上实际圆周位移与理论圆周位移的最大差值。(2)齿距累积总偏差F p:齿轮同侧齿面任意弧段内的最大齿距累积偏差。(万能齿轮检查仪) (3)径向综合总偏差F i“”:产品齿轮的左右齿面同时与测量齿轮接触,并转过一整圈时出现的中心距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4)径向跳动F r:齿轮轴线的最大和最小径向距离之差。(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 2、传动的平稳性: 影响因素:两齿轮的基节不等和齿廓误差。 检验参数: (1)齿廓总偏差F α:在计算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廓迹线的两条与平均齿廓迹线完全相同的曲线间的距离,且两条曲线与平均齿廓迹线的距离为常数。 (2)一齿切向综合偏差f i‘:在一个齿距的切向综合偏差,它能综合地反映基节偏差和齿形误差在转一齿过程中的速比影响。 (3)一齿径向综合偏差f i“”: (4)单个齿距偏差f pt:在端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轴

线同心园上,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的代数差。 (5)基园齿距偏差f pb 3、载荷分布均匀性 影响因素:主要是由机床刀架导轨与工作台回转轴线不平行,齿呸端面的跳动或心轴歪斜。 检验参数: 螺旋线总偏差F β:包容实际螺旋线迹线的两条螺旋线迹线的距离。 螺旋线形状f f β:包容实际螺旋迹线的两条与平均螺旋线迹线完全的曲线间的距离,且两条曲线与平均螺旋线迹线的距离为常数。 螺旋线倾斜偏差f H β:在计算范围内的两端与平均螺旋线迹线相交的设计螺旋线迹线间的距离。 4、齿侧间隙 影响因素:主要因素,齿厚偏差即实际齿厚与公称齿厚之差是影响齿侧间隙的主要因素。另外,两轮安装的中心距偏差。 检验参数 (1)齿厚偏差E sn:实际齿厚和公称齿厚之差。(测齿卡尺) (2)公法线长度偏差E bn:公法线长度实际值与公差值之差。(公法线千分尺) 测量步骤:计算模数m n==D e/(Z+2),确定跨齿数,n==Z/9+0.5

第四章 斜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精选

第四章斜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4.1 引言 行星齿轮传动由于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传动比大、效率高等优点,在民用、国防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行星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影响传动系统寿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行星齿轮传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J.Lin、R.G.Parker、宋轶民等分析了行星齿轮传动的固有特性[42-49]; A.Kahraman等研究了行星齿轮传动的均载特性 [50-52],并分析了加工误差对动态响应的影响[53-54];R.G.Parker等还提出了通过控制啮合相位差抑制系统振动的方法[55-57];潜波、罗玉涛、D.R.Kiracofe等探讨了复杂行星齿轮传动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59-65];沈允文、孙涛、孙智民等对星型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66-70]。 目前,关于行星齿轮传动的研究多针对直齿行星轮系,而对斜齿行星传动的研究还很少,所建立的模型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建立精确的动力学模型,是研究动态特性的首要工作,本章针对斜齿行星齿轮传动,以变形协调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其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其运动微分方程,最后分析了斜齿行星轮系的自由振动特性,对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4.2 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方程 4.2.1 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行星齿轮传动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的自由度非常多,因此其动力学方程也非常复杂。为方便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建立各个集中质量的坐标系如下:OXY为静坐标系,其原点在行星轮系的几何中心,坐标系不随行星轮系运动;Oxy 为行星架随动坐标系,其原点在行星架回转中心,固连在行星架上随行星架的运 O x y为行动而等速运动,其x轴正向通过第一个行星轮中心平衡位置;坐标系n n n 星轮坐标系,也固连在行星架上随之等速旋转,其原点位于行星轮的中心平衡位置,x轴通过太阳轮中心与行星轮中心的连线指向内齿圈,y轴与行星架相切指

影响齿轮工作平稳性的加工误差分析 - 普通齿轮传动

影响齿轮工作平稳性的加工误差分析 影响齿轮传动工作平稳性的主要因素是齿轮的齿形误差△ff和基节偏差△fpb。齿形误差会引起每对齿轮啮合过程中传动比的瞬时变化;基节偏差会引起一对齿过渡到另一对齿啮合时传动比的突变。齿轮传动由于传动比瞬时变化和突变而产生噪声和振动,从而影响工作平稳性精度。 滚齿时,产生齿轮的基节偏差较小,而齿形误差通常较大。下面分别进行讨论。(1)齿形误差 齿形误差主要是由于齿轮滚刀的制造刃磨误差及滚刀的安装误差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滚刀的每一转中都会反映到齿面上。常见的齿形误差有如图9-6所示的各种形式。图a为齿面出棱、图b为齿形不对称、图c为齿形角误差、图d为齿面上的周期性误差、图e为齿轮根切。 由于齿轮的齿面偏离了正确的渐开线,使齿轮传动中瞬时传动比不稳定,影响齿轮的工作平稳性。 (2)基节极限偏差滚齿时,齿轮的基节极限偏差主要受滚刀基节偏差的影响。滚刀基节的计算式为: pb0=pn0cosα0=pt0cosλ0cosα0≈pt0cosα0 式中:pb0――滚刀基节; pn0――滚刀法向齿距; pt0――滚刀轴向齿距; α0――滚刀法向齿形角; λ0――滚刀分度圆螺旋升角,一般很小,因此cosλ0≈1。 由上式可见,为减少基节偏差,滚刀制造时应严格控制轴向齿距及齿形角误差,同时对影响齿形角误差和轴向齿距误差的刀齿前刀面的非径向性误差也要加以控制。 影响齿轮接触精度的加工误差分析 齿轮齿面的接触状况直接影响齿轮传动中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滚齿时,影响齿高方向的接触精度的主要原因是齿形公差△ff和基节极限偏差△fpb。影响齿宽方向的接触精度的主要原因是齿向公差△Fβ。产生齿向公差的主要原因: (1)滚齿机刀架导轨相对于工作台回转轴线存在平行度误差。 (2)齿坯装夹歪斜由于心轴、齿坯基准端面跳动及垫圈两端面不平行等引起的齿坯安装歪斜,会产生齿向误差。 (3)滚切斜齿轮时,除上述影响因素外,机床差动挂轮计算的误差,也会影响齿轮的齿向误差。

齿轮公差的计算及描述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精密机械齿轮传动中的误差及计算方法 课程名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1月8日

目录 0 引言 (3) 1 齿轮误差来源 (3) 1.1 齿轮制造误差 (4) 1.1.1 几何偏心 e的影响 (4) r 1.1.2 运动偏心 e的影响 (5) k 1.1.3 齿形误差、周节偏差、齿向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5) 1.2 齿轮装配误差 (6) 2 齿轮传动计算方法 (6) 2.1绝对值法 (6) 2.2概率法 (6) 3误差源的分布 (7) 4传动链精度计算 (8) 5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浅析精密机械齿轮传动中的误差及计算方法 摘要: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形式之一,在精密传动中的应用也很广泛。精密机械传动对传动精度要求很高,所以,在精密传动中,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齿轮传动中的误差的影响。本文给出了误差来源、误差分布及相关计算方法。文中主要分析了传动误差,并给出了空程误差的计算式,没有考虑齿轮传动中的温度、受力变形的影响。计算方法采用了常用的概率法,这种方法简单,但算出的误差较大,具体计算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看此法是否能满足精密传动机械的精度要求。若不能满足,则需另寻他法。 关键词:齿轮传动精度传动误差

A Brief Analysis Of Error And Computing Method In Gear Transmission Of Precise Machinery Abstract: Gear transmi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n the form of transmission and is widespread in precision machinery. It requires a high transmission accuracy in Precisio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1.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we must ful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gear transmission error in precise transmission. In this paper, it gives the source of error, error distribution and computing method.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ransmission error and gives the error calculation of empty-rang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stress deformation. We use the mostly-used probabilistic method to get the result[]2. This method is brief, but the error is too high. In the specific calculation, we should consider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see whether this method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transmission accuracy in precise machinery. If not, we have to look for other methods. Key words: gear transmission error analysis transmission accuracy.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链轮传动的优缺点超全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链轮传动的优缺点超全

几种传动形式之间的比较齿轮传动用来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 齿轮传动与带传动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1)传递动力大、效率高; (2)寿命长,工作平稳,可靠性高; (3)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能传递任意夹角两轴间的运动 齿轮传动与带传动相比主要缺点有: (1)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因而成本也较高; (2)不宜作远距离传动。 (3 ) 无过载保护 (4 ) 需专门加工设备

蜗轮蜗杆用于传递交错轴之间的回转运动和动力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通过中间挠性件(带或链)传递运动和力的,适用于传递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链传动的特点:①和齿轮传动比较,它可以在两轴中心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②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灰土飞扬的不良环境中工作;③和带传动比较,它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且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力较小;④传递效率较高,一般可达~;⑤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得节距变大造成脱落现象;⑥安装和维修要求较高.链轮材料一般是结构钢等. 带传动(皮带传动)特点(优点和缺点):①结构简单,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②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③过载时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④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带轮材料一般是铸铁等. 齿轮传动的特点:①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②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③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④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⑤齿轮的制造、安装要求较高.齿轮材料一般是铸铁等. 涡轮蜗杆传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反向自锁的功能,而且相比其它传动具有较大的速比,涡轮蜗杆的输入、输出轴不在同一轴线上,甚至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自身的缺点,那就是涡轮蜗杆的传动效率不够高,精度也不是很高

关于齿轮传动与皮带传动的优缺点

关于齿轮传动与皮带传动的优缺点 【摘要】伴随科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创新也在与时俱进,比如要求不断加强对传动领域的研究和投入。本文将从通过齿轮传动与皮带传动的对比,分析带齿皮带传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机械制造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机械制造领域,同步的皮带传动以其恒定和高效率的优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因为带齿皮带传动不仅能够够降低能,消耗费用,而且能够降低传动费用。 一、齿轮传动与皮带传动的概念区别 在空压机的传动系统中,一般可分为直接传动和皮带传动,长期以来,两种传动方式孰优孰劣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螺杆式空压机的直接传动指的是马达主轴经由连轴器和齿轮箱变速来驱动转子,这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传动。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传动指的是马达与转子直接相连(同轴)且两者速度一样。这种情况显然是极少的。因此那种认为直接传动没有能量损耗的观点是不对的。只有1:1直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联。另一种传动方式为皮带传动,这种传动方式允许通过不同直径的皮带轮来改变转子的转速。下面所讨论的皮带传动系统是指满足下列条件的代表最新科技的自动化系统:每一运转状态之皮带张力均达到优化值。通过避免过大的启动张力,大大延长了皮带之寿命,同时降低了马达和转子轴承的负荷。始终确保正确的皮带轮连接。更换皮带相当容易和快捷,且不须对原有设定作调整。整个皮带驱动系统安全无故障运转。值得一提的是,主张直接齿轮传动的制造商本身也有一部分产品采用皮带传动。 二、齿轮传动与皮带传动的优缺点比较 齿轮传动的过程与皮带传动的原理有着明显的区别。齿轮的传动主要是通过带有传动装置的多级变速器来完成的。齿轮传动的过程是通过双离合器来达到副轴齿轮传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形成了扭矩流,这种装置带有多个共面的齿轮组,这种齿轮组具有很多个副轴的齿轮。这些齿轮可以带动其他的齿轮进行传动。而皮带传动是可广泛替代已有扰性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传动机构,由杆轮和作为扰性曳引元件的杆共同构成。作为传统的链传动的替代解决方案,本文所述的带齿皮带在同步传动时撇示了它的高效性:可提高传动功率60%;相对于传统的传动解决方案在传递相同功率情况下可减少30%的重量。此外,均匀的功率传递、运行时的平稳性、运行时的洁净度和不需经常维护保养等是进一步的在经济和生态方面的特性。带齿皮带传动能满足远多于对传统的传动所提出的要求:传动系统的功率范围可以从具有很高回转矩的慢速运行传动(例如象重型的链传动)一直延伸到具有几百千瓦的功率传动。 1、效率

齿轮传动链误差分析

齿轮传动链误差分析 一传动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机床内联系传动链产生传动误差后, 将引起执行环节的角速度和线位移误差, 就不能保持精确、恒定的传动比, 而影响传动的准确性和均匀性。对于刀具和工件间要求有准确的传动比关系的机床应减小传动误差,提高传动精度, 如螺丝车床、螺纹磨床、滚齿机床等。 传动误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是传动件的布置误差。在设计传动链时, 由于传动件的位置不合理, 而使传动误差逐级扩大。第二是传动件的制造误差。如齿轮、蜗轮的齿形误差、周节偏差、切向一齿综合误差, 蜗杆、丝杠的导程误差以及导程累积误差等。第三是传动件的装配误差。如齿轮、蜗轮、蜗杆及丝杠因装配而产生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第四是机床的热变形及传动件受交变的切削力、摩擦力和惯性力作用产生的传动误差。 传动误差按其性质分为原发性误差和再生性误差两类。原发性误差是指传动件布置误差、传动件制造误差、传 传动件装配误差。它是常位性误差, 机床一经制造好就存在着, 如果不人为地设置误差抵消或补偿装置, 此误差是不会消除的。再生性误差是指机床在动态(工作状态)过程中, 受力、受热后产生的误差。它是偶然性误差, 如果机床停止工作, 此误差逐渐消除。相比之下,往往原发性传动误差对内联系传动链的传动精度影响更大。本文着重讨论原发性误差。

二、传动误差的分析方法 通常分析传动误差大小的方法有动态多因素综合测试法和单因素分析法两种。动态多因素综合测试法是在机床动态下, 通过仪器实测出某些选定参数的大小,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处理, 得到传动误差的定 量位。单因素分析法可以在静态或设计机床传动系统时对传动件布置误差、传动件制造误差, 进行定量的分析, 比较不同传动件如齿轮副、蜗轮副、螺母、丝杠等、传动件处于不同位置或传动件不同精度等级时传动误差的大小, 进而合理、正确的设计传动链, 以减少原发性误差位, 提高内联系传动链的精度。 三、单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分析对象 由于在内联系传动链中,其主要传动件为齿轮副, 常选择齿轮副的布置制造误差为分析的对象。 (2)分析思路 首先应考虑到由传动件布置误差、制造误差引起的原发性误差最终将反映到执行环节上, 而误差经过转换, 以不同的传递比影响着执行环节, 传递比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其次传动件中的齿轮副对传动链精度影响较大的制造误差是齿轮切向一齿综合误差, 故应计算出各个齿轮的切向一齿综合误差。 (3)计算公式 第一,根据给定的齿轮精度等级, 查表确定齿轮周节极限偏差值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优缺点

行星齿轮减速机主要传动结构为:行星轮,太阳轮,外齿圈。行星减速机因为结构原因,单级减速最小为3,最大一般不超过10,常见减速比为:3.4.5.6.8.10,减速机级数一般不超过3,但有部分大减速比定制减速机有4级减速。相对其他减速机,行星减速机具有高刚性、高精度(单级可做到1分以内)、高传动效率(单级在97%-98%)、高的扭矩/体积比、终身免维护等特点。因为这些特点,行星减速机多数是安装在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上,用来降低转速,提升扭矩,匹配惯量。行星减速机额定输入转速最高可达到18000rpm(与减速机本身大小有关,减速机越大,额定输入转速越小)以上,工业级行星减速机输出扭矩一般不超过2000Nm,特制超大扭矩行星减速机可做到10000Nm以上。工作温度一般在-25℃到100℃左右,通过改变润滑脂可改变其工作温度。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成及意义、特点 行星减速机主要传动结构为:行星轮,太阳轮,外齿圈. 行星减速机因为结构原因,单级减速最小为3,最大一般不超过10,常见减速比为:3.4.5.6.8.10,减速机级数一般不超过3,但有部分大减速比定制减速机有4级减速. 相对其他减速机,行星减速机具有高刚性,高精度(单级可做到1分以内),高传动效率(单级在97%-98%),高的扭矩/体积比,终身免维护等特点. 因为这些特点,行星减速机多数是安装在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上,用来降低转速,提升扭矩,匹配惯量. 减速机额定输入转速最高可达到18000rpm(与减速机本身大小有关,减速机越大,额定输入转速越小)以上,工业级行星减速机输出扭矩一般不超过2000Nm,特制超大扭矩行星减速机可做到10000Nm以上.工作温度一般在-25℃到100℃左右,通过改变润滑脂可改变其工作温度. 行星减速机的几个概念: 级数:行星齿轮的套数.由于一套星星齿轮无法满足较大的传动比,有时需要2套或者3套来满足拥护较大的传动比的要求.由于增加了星星齿轮的数量,所以2级或3级减速机的长度会有所增加,效率会有所下降. 回程间隙:将输出端固定,输入端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输入端产生额定扭矩+-2%扭矩时,减速机输入端有一个微小的角位移,此角位移就是回程间隙.单位是"分",就是一度的六十分之一.也有人称之为背隙. 行星减速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产品,其性能可与其它军品级减速机产品相媲美,却有着工业级产品的价格,被应用于广泛的工业场合。 该减速器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高,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噪声低。具有功率分流、多齿啮合独用的特性。最大输入功率可达104kW。适用于起重运输、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建筑机械、轻工纺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汽车、船舶、兵器和航空航

直齿行星齿轮传动动力学分析设计说明

XXXX 学士学位论文 直齿行星齿轮传动动力学分析 作者:AAA 指导教师:BB 班级:CCC班 2020年10月31日

摘要: 行星齿轮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汽车、重型机械等许多领域,它的振动和噪音一直以来都是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减小其振动和噪音,动力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分析了行星齿轮动力学当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提高了对于行星齿轮传动动态特性的理解。本文在系杆随动参考坐标系下建立NGW型直齿行星齿轮传动的动力学模型。把行星齿轮机构划分成几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通过分析各构件间的相对位移关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应用仿真分析软件ADAMS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及运动学分析,并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三维实体参数化建模。实现了用虚拟样机来代替实际样机进行验证设计,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行星齿轮,动力学分析,ADAMS,仿真

Abstract: Planetary gear noise and vibration are primary concerns in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transmissions of marine vessels, aircrafts, automobiles, and heavy machinery. Dynamic analysis is essential to the noise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This work analytically investigates some critical issues and adv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planetary gear dynamics. This work Developed An analytical dynamic model of NGW spur planetary gear unit. In order to derive the 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ars and carrier, divided the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into several sub systems.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obtained by Newton's second law. ADAMS simulation analysis software for planetary gear drive system is applied to simulate and perform dynamic analysis. And solidworks software for planetary gear drive system to build three-dimensional solid parametric modeling is applied. With a virtual prototype instead of the actual prototype for the design verification, the desig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s improved. Key word: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s, dynamic analysis, ADAMS, simulation

齿轮传动精度分析与计算

齿轮传动精度分析与计算 摘要:随着现代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齿轮作为组成机械工具的一个重要的零部件,齿轮的传动精度大大的影响自动化应用的准确性。本文详细的分析了齿轮传动误差的相关原因,主要包括齿轮装备误差和齿轮制造误差,使用概率分布的思想计算齿轮传动链的各级误差,能够精确地获取齿轮传动精度值,为降低机械工具的误差。 关键词:齿轮传动,精度,误差,概率 1 引言 齿轮是一种非常关键的传动零件,其在各种机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齿轮的传动精度大部分程度上取决于齿轮传动的准去性。由于构成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的轴、齿轮和轴承等各个组成部分在制造过程中或者装配过程中,或者在传动过程中,都会因为摩擦、温度升高、受力弹性等原因造成变形,因此需要在传动的过程中输出轴的相关转角通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因此,对于齿轮传动装置来讲,其误差主要包括空程和传动误差两种类别。 目前,齿轮传动精度检测或者计算方式已经得到了许多自动化学者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的方法。 2010年,郑方燕等人[1]详细的分析了齿轮传动的误差测试方法,提出了采用FPGA、USB2.0等先进技术开发一种是实用蜗轮副传动误差测试方法和实验系统,保证了测试工作的高精度和良好的重复性,也满足了高速采集和实时传输的需要。 2010年,彭东林等人[2]分析了传动误差动态误差测试系统的相关理论,阐述了我国采用高精度光栅价格昂贵的现状,采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栅位移传感器,将时栅由绝对式信号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转化为增量式脉冲信号,结合成熟的全微机化齿轮机床精度检测分析系统(FMT系统)对滚齿机进行了传动误差动态测量,策略的准确度达到0.137%,有效的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2011年,刘锋等人[3]详细的分析了精密传动链的回转传动误差现有的提供检测的多种方法和技术,认真的通过分析各种传动误差检测方法,归纳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有效的观察出可以使用简单光学仪器的静态测量造价低、方法简单,但在实际策略过程中使用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同时,许多人提出的使用动态测量技术方法有惯性法、磁分度法、时栅法和光栅法等。 2 齿轮传动误差分析 2.1 齿轮制造误差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