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门峡城郊栽培香菇品种比较试验

三门峡城郊栽培香菇品种比较试验

三门峡城郊栽培香菇品种比较试验
三门峡城郊栽培香菇品种比较试验

高温香菇不同出菇模式对比试验

廊坊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高温香菇不同出菇模式对比试验 姓名:张少飞 指导教师:史振霞 系别:生物工程 专业:生物技术 年级:2008级本科2班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15日

高温香菇不同出菇模式对比试验 摘要经过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香菇夏季栽培模式,包括选用高温品种;改变培养料配方;改变出菇方式;高搭凉棚和加大遮阳力度;人为加大温差刺激。本试验通过对立棒栽培、全覆土栽培、半覆土栽培三种出菇模式进行F测验和LSD分析,选出产量最高和单菇增重效果最好的出菇模式。通过研究表明,立棒栽培的头潮菇产量达到了45.08kg/200棒。半覆土栽培的单菇重达到了26.51g/个,立棒栽培更有增产优势。 关键词香菇出菇模式标准化

High temperature mushrooms different out of mushroom mode contrast test The abstract Through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study summarized a set of mushrooms summer cultivation pattern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variety; The change of substrates formula; Changing the way of a mushroom development. Hightening the pergola and increasing the perspiration strength; increasing the st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his test takes F test mode and LSD analysis for the Made great cultivation, the all turns the soil cultivation and half of turns the soil cultivation three out of the mushroom, choosing the mushroom cultivation mode which has the most production and the best effect of the mushroom mod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mushroom standing cultivation,s production reached 45.08kg. A single mushroom of half turns the soil cultivation reached 26.51g. Mushroom standing cultivation also has an advantage of increasing mushroom,s production. Key words Mushroom The mushroom mode Standardization

香菇品种类型及适合的栽培条件

香菇品种类型及适合的栽培条件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

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个菌株.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241—4菌株系从段直木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真径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仿生菇”,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6-20℃,以12—16℃为最适,接种到出菇(菌龄18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10-翌年4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

香菇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香菇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西吉县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大陆性特征明显,加之境内地势高差悬殊,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气温33.9℃,极端最低气温-27.1℃;平均无霜期144天。年光照时数2034.3小时;年蒸发量1297.7㎜,年平均降水量428.1㎜,蒸发是降水的3倍。这些有利的气候因素为西吉县反季节生产香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自2007年引进香菇栽培以来,我们针对西吉县有利的气候条件选择了不同栽培季节,不同温度类型的8个品种进行了试验,筛选适合我县高产、优质的栽培品种。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原种供试原种采用江苏高邮食用菌研究提供的香菇801、香菇983;浙江庆元县菇城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的武香1号、香菇808;江都天达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的香菇838-1、香菇速生69;507、香七。 1.2 培养的配方 栽培种及试验袋的配方:杂木屑78%、麦麸20%、石膏1%、白糖1%,水110%。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小袋栽培法,菌袋宽15cm,长35cm,每袋装干料0.5kg,常温灭菌,无菌条件下接种,培养温度20-28℃,每品种30袋,菌丝满袋后移入菇房出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菌丝生产状况①母种培养基生长:采用常规母种转扩接种,不同品种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有差异武香一号、香菇808、香菇801、香菇983菌丝萌动早、洁白、旺盛;香菇838-1、香7等品种菌丝较稀。见表1。②原种培养基内菌丝生长:不同香菇品种在原种瓶内,从萌发、吃料、生长势以及满瓶时间也有所差异,满满瓶早晚相关5天左右。见表2.③不同品种在栽培袋内菌丝生长:八

香菇品种介绍

香菇品种简介 香菇品种繁多,根据各品种的菌龄长短分为长菌龄品种和短菌龄品种;根据 1.939系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子实体朵型十分圆整、盖大肉厚、菌肉组织致密、畸形菇少,菌丝抗逆性强、较耐高温,接种期可跨越春夏秋三季,越夏烂筒少,在适宜条件下易形成花菇,是花菇栽培的首选品种,栽培产量高。其栽培特性及管理要点如下: ⑴939系中温型中熟菌株,其最适出菇温度在14-18℃, 从接种到菌段菌丝生理成熟,可以出菇需要90天以上时间,子实体分化需要6-8℃的昼夜温差刺激。 ⑵939菌株的适宜接种期长,无论是早在阳春3月接种,还是迟至8月,都可在秋冬季正常出菇。其最佳接种期因栽培管理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别,普通菇低棚栽培3-8月接种均可,而作为花菇栽培管理的最迟接种期为6月上旬,在6月中旬后接种的菌段,出菇潮次明显,不利花菇管理。 ⑶939属子实体多发生型菌株,当菌段的水分、养分不足(菌段过轻)时,子实体发生的量(个数)多而集中,并且菇体较小。因此,在人造菌段生产时,特别强调要按配方要求用足麦麸(每段0.4斤),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65%,每段菌段重3.8-4.2斤(15×55cm栽培袋)。 ⑷刺孔通气是培菌管理阶段所不可少的工作,939菌株的菌段一般进行2-3次刺孔,总孔数70左右(要求均匀分布),其出发点是不使菌段失水过多(到出菇时菌段重应3.3斤以上),又能保证菌丝生产对氧气的需求。 ⑸939菌段菌丝生理成熟后,在出菇的适温环境中,对外界刺激如击木(惊蕈)、温、湿差等非常敏感,只要给予一定的刺激如拍打、搬动、注水等,否则会使子实体大量发生,在管理上必须十分注意:①在3月底前接种的菌段,应避免在5、6月份寒潮降温时搬动,拍打菌段,否则会在春夏不适时出菇(高山区更应注意);②秋季最迟应在出菇期来临的15天前将菌段挑进菇棚;③采用惊蕈(拍打、击水)方式催蕾不能过重,只能轻轻搬动,否则会造成大量集中出菇,不利管理,并且菇形偏小。 ⑹939)菌肉的香菇子实体较强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则柄短肉厚,菇质优,并易形成花菇,其菌丝又具较强的抗逆性。因此,可在出菇期及时稀疏棚顶部及四周的遮荫物,增强棚内光照、提高菇质。

香菇栽培技术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315735930.html, 香菇栽培技术与管理 作者:兰百山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1年第02期 1.原料准备 (1)木材切片:将含水量在20%1~I-的木材段插入切片机的进料口中,切成厚4毫米左右,断面60x20毫米的碎片。 (2)原料粉碎:将摊晒风干的木片或蔗渣、油茶壳、稿秆类投入专用粉碎机或饲料粉碎机 中(筛孔为2毫米左右的特制铁筛),加工成粉料。 2.培养料配制 (1)培养配比:主料如木屑、蔗渣等占78%,麦皮或米糠20%,糖1%,石膏粉1%,另 加过磷酸钙0.5%,尿素0.2-0.3%。硫酸镁0.1-0.2%,50%多菌灵0.1%,主料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二种以上混合使用。 (2)配制方法:将主料和辅料混合干拌。可溶性物质如糖、尿素、硫酸镁、多菌灵等,应 溶化水中,然后加入干料充分拌匀,含水量掌握55%左右。 3.装料 用直径15厘米,长50厘米聚乙烯筒形塑料袋装料。手工装料要逐层压实,上下松紧一致,手捏不凹入。原料切片、粉碎、拌料、装袋等均可采用机械化,速度快、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 4.灭菌 装料后将袋口扎紧,烛火烧融密封,搬入常压灶中,逐层叠好,密闭升火,至100%后保持10小时,闷置一段时间后取出。 5.接种 将经灭菌的料袋趁势搬人接种室,按“井”字式架叠冷却,关闭门窗,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2-3小时,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种时,用直径2厘米的锥形小木棒打接种穴,穴深2厘米,每袋4-6穴,采用单面或双面接种。接种以三人配合操作,边打穴、边接种、边架叠,要求菌种与穴口密合,不留空隙。 6.养菌

食用菌种类大全

食用菌种类大全 目前我国的可食用菌种类多达三百多种,常见的食用菌也有很多,日常饮食中都会吃得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不同的食用菌具有不同的食用功效,大家平时可以搭配食用。食用菌非常美味,制作方法也非常多,可以搭配不同的食材一起食用。 食用菌种类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食用菌品种功效 1、香菇:香菇多糖和香菇嘌呤能提高T细胞的活力,可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 2、金针菇: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同时金针菇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胃肠蠕动,预防胃肠道癌症等疾病。 3、姬菇:含有抗肿瘤细胞的硒、多醣体等物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还有免疫特性。

4、木耳:富含中铁和维生素K,可防治缺铁性贫血,预防血栓症的发生,同时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 5、银耳:银耳含有的酸性多糖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具有抗肿瘤作用;增加皮肤的弹性和细腻度,预防胃肠道疾病。 6、双孢菇:富含蛋白质,其硒含量也相对较高,能够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7、杏鲍菇:含有丰富的多糖,杏鲍菇中糖脂类化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8、猴头菇:具有助消化、安眠、平喘和修复平滑肌的作用。 9、平菇: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 食用菌营养价值与特点 蛋白质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齐全,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占70%);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比如说富含A、B1、B2、B3、B5、镁、铁、钾、磷等)。 主要食用菌功能作用 食用菌多糖和蛋白多糖体等成分具有药理活性,主要作用有: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抗癌作用;降血脂作用;对降血糖作用;护肝作用等。

香菇种植技术

香菇种植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香菇种植技术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栽培方式及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分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 2、栽培季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1)、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2)、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3)、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4)、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5)、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个菌株。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

袋料香菇栽培最新技术要点

袋料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一、栽培条件 (一)物质条件 1、原料:(1)各种新鲜无霉烂、无变质的阔叶树木屑和农作物秸秆,以及各种菌草等。(2)麸皮、米糠、玉米粉,新鲜、无霉变、无虫蛀均可。 2、药品:硫磺、甲醛(或气雾消毒剂)、酒精、石灰等。 3、生产用器材:塑料袋15厘米×55厘米×0.05厘米、接种钳、棉花等。 (二)设备设施条件 1、发菌室:发菌室需符合三个条件:(1)房间清洁干燥;(2)保温性能好,调温方便;(3)使用方便,环境卫生,无污染源。 2、灭菌灶:我县目前广泛使用常压灭菌灶,将3-4个油桶装上约3/4的水,作产生蒸汽的发热源,用管子将蒸汽直接通入用塑料膜紧紧包围的料袋堆内完成灭菌,每次可灭菌2500—3000筒料袋。 3、菇棚: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向阳处。菇棚按3500袋生产规模设计:菇棚用端正的竹竿或木杆搭架,菇棚长18米,宽4米,中墙高2.8米,边墙高1.7米,棚架上面盖上6丝以上厚的薄膜,薄膜上面铺草帘,在中墙上面1米高处用遮阳网搭建荫棚,荫棚落地与薄膜之间距离为0.6米。菇棚内走道宽0.8米,两边棚架为六层,中间棚架为七层,层架宽0.4米,层距0.25米,第一层距地面0.10米,菌筒间距离为3厘米。菇棚间距为3米。 二、栽前准备 袋栽香菇生产规模可大可小,要量力而行。以每个劳动力管理3000袋为宜。 一般每生产1000袋(15cm×55cm)香菇应备足下列原辅材料: 杂木屑800公斤(干木屑)或1250公斤(湿木屑),麦麸150—175公斤,糖9-10公斤,石膏粉12.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 香菇营养素2包。内袋1000个,外袋1000个。甲醛500毫升,高猛酸钾300毫克,新洁尔灭500毫升,酒精500毫升,或气雾消毒盒(科达、菇保)3盒,香菇栽培种17袋(13×55),灭菌用柴700公斤,捆扎袋子的塑料绳1斤左右。 同时,事先备好常压灭菌锅(灶)、装袋机、接种箱、培养室以及拌料和接种所需的工用具等。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栽培技术 1. 1 形态特征 香菇菌丝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细胞壁薄,多锁状联合,成熟后扭结成网状,老化后形成褐色菌膜。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扁半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菌肉厚,白色。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8cm粗0. 5~1.5cm,中部着生菌环,窄,易破碎消失,环以下有纤维状白色鳞片。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1. 2 生活条件 1. 2. 1 营养 香菇是一种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尿素、铵等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胨就需降解后吸收。香菇菌丝生长还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最为重要。香菇也需要生长素,包括多种维生素、核酸和激素,这些多数能自我满足,只有维生素B1 需补充。 1. 2. 2 温度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为5~32?,适温为25~27?,子实体发育温度在5~22?之间,以15?左右为最适宜。变温可以促进子实体分化。温度过高,香菇生长快,但肉薄柄长质量差; 低温时生长慢,菌盖肥厚。质地较密特别在4?雪后生长的,品质最优,称为花菇。

1. 2. 3 湿度 60% 香菇菌丝生长期间湿度要比出菇时低些,适宜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 ~65%,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85% ~90%为 适宜,一定的湿度差,有利于香菇生长发育。 1. 2. 4 空气香菇亦为好气性菌丝,对二氧化碳虽不如灵芝等敏感,但如果空气不流畅,环境中二氧化碳积集过多,就会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甚而导致杂菌孽生。所以菇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以保证香菇正常的生长发育。 1. 2. 5 光线香菇是好光性菌类。香菇菌丝虽在黑暗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子实体则不能发生,只有在适度光照下,子实体才能顺利地生长发育,并散出孢子。但强烈的直射光对菌丝生长和出菇都是不利的。光线与菌盖的形成、开伞、色泽有关。在微弱光下,香菇发生少、朵形小、柄细长、菌盖色谈。 1. 2. 6 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要求偏酸的环境。菌丝在pH 3~7之间都可生长,以pH 4. 5 上下最为适宜。栽培香菇时,场地不宜碱度过大。喷洒用水时,菇水浸水要注意水质防治病虫害,最好不用碱性药剂。香菇的生育条件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过程中,温度是先高后低,湿度是先干后湿,光线是先暗后亮。这些条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必须全面给予考虑,以免顾此失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 香菇室外袋料栽培技术袋料栽培就是用木屑、桑枝粉、棉籽壳等人造菇木代替菇木栽培香菇。该方法资源广,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民栽培。 2. 1 建造菇棚

食用菌栽培技术汇总

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 一、概述 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椎茸,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香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是一种自然接种的段木栽培法。一直到了60年代中期才开始培育纯菌种,改用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法。70年代中期出现了代料压块栽培法,后又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法,产量显著增加。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香菇 生产的第一大国。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所含麦角甾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有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的功效;香菇多糖有抗肿瘤作用;腺嘌呤和胆碱可预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有抗病毒作用。民间将香菇用于解毒,益胃气和治风破血。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品之一,其一级品为花菇。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香菇菌丝白色,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多锁状联合,成熟后扭结成网状,老化后形成褐色菌膜。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厘米,扁半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菌肉厚,白色。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8厘米,粗0.5~1.5厘米;中部着生菌环,窄,易 破碎消失;环以下有纤维状白色鳞片。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2.生活条件 (1)营养 香菇是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尿素、铵等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胨就需降解后吸收。香菇菌丝生长还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最为重要。香菇也需要生长素,包括多种维生素、核酸和激素,这些多数能自我满足,只有维生素B1需补充。 (2)温度 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10℃或高于30℃则有碍其生长。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0℃,并要求有大于10℃的昼夜温差。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香菇品种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种温度类型,其出菇适温高温型为15~25℃,中温型为7~20℃,低温型为5~15℃。 (3)水分 香菇所需的水分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其适宜量因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代料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0%~68%,空气相对湿度85%~90%。 ②段木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5%~5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 (4)空气 香菇是好气性菌类。在香菇生长环境中,由于通气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这就加速了菌丝的老化,子实体易产生畸形, 也有利于杂菌的滋生。新鲜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5)光照 香菇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强光能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散射光,光线太弱,出菇少,朵小,柄细长,质量次,但直射光又对香菇

香菇的生物学特征

香菇的生物学特征 一、形态特征与习性 香菇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ls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香菇属(Lentinula),学名Lentinulaedodes(Berk .)Pegler .。 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菌盖圆形,直径通常5~10cm ,有时达20cm ,表面茶褐色、暗褐色,有深色的鳞片。幼时边缘内卷,有白色或黄色的绵毛,随生长而消失。菌盖下面有菌幕,后破裂,形成不完整的菌环。老熟后盖缘反卷,开裂。菌肉厚,白色,坚韧,干菇具特有的香味。菌褶弯生,白色,受伤后产生斑点,生长后期变成红褐色。菌柄中央生或偏心生,内部结实,纤维质。菌环以上部分白色,菌环以下部分带褐色。孢子印白色,担孢子在显微镜下无色,椭圆形、圆筒形,一端稍尖。菌丝有锁状联合。由于生长条件(发生的树种、光照、温度、湿度、菇场的经纬度和海拔、地理隔离等)的差异,香菇在形态上、品质上、色泽上有种种变化,但这些差异和变异在分类学上还不能作为一个新亚种或新变种的特征。目前,香菇已有许多符合人们经济目的的品种(菌株)。例如按生产季节分有春生型、夏生型、秋生型、冬生型、春秋生型香菇;按菌盖大小分,有大叶菇、中叶菇、小叶菇等。 香菇,春、秋、冬三季,常群生或丛生于山毛榉、麻栎、栓皮栎、青冈、桦树等阔叶树的倒木上。盛产于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安徽、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吉林、云南和贵州等省(自治区)。 二、生活史 香菇的生活史概括起来为:异宗结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香菇子实体成熟后要释 放出担孢子,担孢于是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有两个不同的基因,即AB 、Ab 、aB 、ab 4种交配型,每个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茵丝也有这4种交配型。只有一条单核菌丝与另一条含有不同两个基因的单核菌丝融合以后产生四极性的双核菌丝。也就是说.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通过质配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在整个生活史中占相当长的时间,双核菌丝通过其横隔膜处锁状联合进一步分裂形成大量的双核菌丝。 在温度、湿度、光照条件适宜时,双核菌丝纽结分化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在适宜条件下形成菌蕾,菌蕾进一步形成子实体,在子实体子实层上顶端菌丝膨大为担子,担子为棒形,在担子内进行2个核融合,又马上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核。在成熟担子中,2个单倍体核(n)发生融合(核配),出现一个双倍体核(2n),双倍体核进行减数分裂,双方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新组合,最后重新形成4个单倍体核(n),每个核分别通过担子小梗,在其顶端形成4种交配型的担孢子,这样完成了一个生活史循环。 3、生长发育条件 (一) 营养 香菇为木生腐生菌,在自然界,腐生于枯死的小桩倒木上,以木质纤维素类为主要营养物质,同时吸收各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有机氮、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1.碳源 香菇可利用的碳源很广,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都是很好的碳源。这些常作为菌种培养基的主要碳源。天然基质中的木质紊、纤维素、半纤维素也是其很好的碳源,当三者并存时,优先利用木质素。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食用蘑菇的种类及介绍(图文)

食用蘑菇的种类及介绍(图文) 1、白黄侧耳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 2、深凹杯伞 可食用。 3、玉米黑粉菌 又称玉蜀黍黑粉 菌、玉米黑霉。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4、羊肚菌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养菌丝体。 5、紫褐羊肚菌 可食用,是一种味道很好的食用菌。 6、黑马鞍菌 有将其列为食用菌的记载。

7、皱柄白马鞍菌 又称皱马鞍菌。可食用,味道好。 8、大白口蘑 又称洛巴口蘑、大口蘑。 可食用,味道比较好,台湾等地已经进行了试验栽培。 9、泡质盘菌 又称粪碗。可食用,但需慎重处理,不可多食。 10、松口蘑 又称松磨、松茸、鸡丝菌(西藏)。此种菌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11、蒙古口蘑 又称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内蒙古)。 此种菌的菌肉肥厚,质地细致,郁香醇正,味独特鲜美。是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的“口蘑”之最上品,传统畅销于国内外市场。根据子实体大小、产地不同等特点,分有许多商品名称,如幼小未开伞的称“珍珠蘑”,开伞后的称“片蘑”等。 还可供药用,性平,味甘。能宣肠益气,散热,解表。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燥不安,可用幼小晒干的“蘑菇钉”9克,水浸软后切碎,水煎服,一次服完,日服二次。有抗癌活性。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准备菌种 、菌种的选择。袋式栽培香菇菌种一般选用高温型、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C, 高温发生 型菌株可在中温或低温环境中出菇。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菌种生产。包括生产日程、数量和质量检查等内容。进行规模生产菌种用量较大,所需菌种应在料筒生产之前培养好,菌龄天,利于提高菌筒产品率。菌种用量由栽培规模和接种密 度决定,每袋接种穴,每千克菌种可接种袋。菇农应根据栽培计划,提前向信誉好的菌种长 订购菌种。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二、准备原料 用代料栽培香菇需要多种原料,现以木屑为主要培养料,生产一万袋为例。、配制培养料原 料:①杂木屑按每袋备料,提前建堆,淋水让其自然发酵,中间翻拌次,堆积半年以上再利用。棉产区可用棉秆粉代替部分木屑。②麦麸或米糠吨,要求新鲜无霉变、生虫现象。③糖。 ④石膏粉。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骤。 、辅料类:聚乙烯塑料袋万个、封口胶布筒、农用塑料薄膜、其他物资适量。 三、料袋制备与接种。 、生产日程。采用秋栽模式,一般月下旬开始整地做畦,月中旬制作料袋。 、制袋技术 ()、配料:主要原料是杂木屑,其次为玉米芯、棉籽壳、棉秆粉等。常见配方如下单位 ()拌料:先将木屑、棉秆粉、麦麸等干料混拌均匀,将糖、尿素等可溶性辅料用清水配成母液,分次加水混入干料、用铁锹来回翻拌次以上。目前采用握料法”和水分测量仪检测, 一般含水量为。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装袋: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的小袋,填料长度,每袋填料;*的大袋,填 料长度,每袋填料。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灭菌:料袋制作要求流水作业,当天拌料装袋,当天灭菌。 ()冷却:灭菌后,暂缓出锅,待其冷却至C左右时即可出锅。生产规模较大时,也可在工 棚内冷却。冷却场地必须在使用前小时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以保持料袋的无菌状态。謀养 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接种:当料袋温度降至c以下时即可接种,代料栽培香菇的接种工作应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 四、菌袋培养 接种后的料袋称为菌袋。菌袋培养期间的管理要点是:避光、调温、通风、增氧、翻堆与去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栽培技术 1. 1形态特征 香菇菌丝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细胞壁薄,多锁状联合,成熟后扭结成网状,老化后形成褐色菌膜。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扁半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菌肉厚,白色。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8cm,粗0. 5~1. 5cm,中部着生菌环,窄,易破碎消失,环以下有纤维状白色鳞片。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1. 2生活条件 1. 2. 1营养 香菇是一种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尿素、铵等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胨就需降解后吸收。香菇菌丝生长还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最为重要。香菇也需要生长素,包括多种维生素、核酸和激素,这些多数能自我满足,只有维生素B1需补充。 1. 2. 2温度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为5~32℃,适温为25~27℃,子实体发育温度在5~22℃之间,以15℃左右为最适宜。变温可以促进子实体分化。温度过高,香菇生长快,但肉薄柄长质量差;低温时生长慢,菌盖肥厚。质地较密;特别在4℃雪后生长的,品质最优,称为花菇。 1. 2. 3湿度 香菇菌丝生长期间湿度要比出菇时低些,适宜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 ~65%,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85% ~90%为适宜,一定的湿度差,有利于香菇生长发育。 1. 2. 4空气 香菇亦为好气性菌丝,对二氧化碳虽不如灵芝等敏感,但如果空气不流畅,环境中二氧化碳积集过多,就会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甚而导致杂菌孽生。所以菇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以保证香菇正常的生长发育。 1. 2. 5光线 香菇是好光性菌类。香菇菌丝虽在黑暗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子实体则不能发生,只有在适度光照下,子实体才能顺利地生长发育,并散出孢子。但强烈的直射光对菌丝生长和出菇都是不利的。光线与菌盖的形成、开伞、色泽有关。在微弱光下,香菇发生少、朵形小、柄细长、菌盖色谈。

大棚香菇种植技术

大棚香菇种植技术 一、菌袋制作 (一)配方:1.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2.玉米芯(粉碎成蚕豆粒大小)45%、杨木锯沫40%、玉米面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木屑以半年以上陈木屑为好,麦麸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二)拌料:将上述原材料秤好后,将木屑、麦麸、石膏混拌在一起,搅拌均匀,翻动4~5次,再将多菌灵和石灰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壶分别喷入干料中。一边浇水,一边将料拌均匀,将培养料水分调至含水量为60%左右(即当用手捏紧料时,湿料成团,而且手指缝中出现水珠但不下淌时)。 (三)装袋:采用低压聚乙烯膜、大袋规格25×55厘米,中袋17~20×55厘米。大袋可装干料2.0公斤,中袋可装干料1.5公斤左右。装料前将塑料袋一端封死,达到绝对不漏气为准。把搅拌均匀

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松紧适当。用手把着装好的料袋中央,没有松软感,两端没有下垂为度。 二、灭菌 (一)建造土蒸锅:选用直径1.5米的大铁锅,砌成长×宽×高为2×2×2.5米,容积为8~10立方米的土蒸锅。每锅壁内外用高号水泥抹光,用木方或铁筋制成直径1.7米的帘子,放在锅面上,上面铺麻袋,以防刺破料袋。再用厚度为1.5毫米的镀锌板制成直径为2.1米的锅盖,蒸料锅建好后备用。 (二)加水装锅:烧火灭菌前要往锅内加足够的水,锅内水面距离帘子20公分左右,然后把扎好口的料袋上下对齐,分批摆在蒸锅内的帘子上。 (三)起火加温灭菌:装锅前先起火,大火先攻头争取4~6小时锅内温度达到100℃,继续加热,并保持此温度10小时,再闷一夜,当料温降低至70℃时抢温出锅,迅速移入冷却室,待料袋内温度下降后再接种。 三、接种 (一)消毒房间:使用前4天把出料用的工具放入室内密封门窗,达到室内密封不漏气,把每个房间用硫磺点燃后熏蒸房间。 (二)接种时间:当料袋温度降到30℃时开始种,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 (三)接种程序:以4个人为宜,做好分工,进行操作,点燃酒精灯,菌种打孔,取菌种,拌袋扎口点菌种,封口。接完的菌袋“井”

春栽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春栽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崔国林 (河南省西峡县原种场474500) 一、生产季节 接种以气温达8℃以上为宜,一般在阳历3——4月份为宜,4月底结束。 二、配料与拌料 1、配方:1000袋需干木屑1250公斤,麸皮250公斤,石膏10——15 公斤,磷酸二 氢钾3——4斤。 2、配料要求:①木屑、麸皮要求新鲜,无霉变,虫蛀;②各种原料要称 量准确;③ 粗细适宜,无粗块,针刺。 3、拌料:先将麸皮、石膏一起拌匀,然后均匀撒入木屑,干拌三遍。再把多菌灵、磷酸二氢钾溶入水中,搅拌均匀后,泼入干料中再湿拌三遍。 三、装袋灭菌 1、料袋选择:折宽18—20cm筒袋,厚0.005cm和长55cm低压聚乙烯 袋为宜,将 一头皱折后用棉线扎紧并用火焰熔封,以不漏气为准,要求料袋厚薄一致韧性好、无微孔。 2、袋料:料配好后腰尽快装袋,4小时内装完,料高43cm.,每袋干 料1.1—1.2公斤, 湿重2.2—2.5公斤。料的松紧以装实为好,装好后,应及时扎袋口,折转再扎一次,以不漏气为好。

装袋过程应轻拿轻放,带下方应放软垫物防止刺破菌袋,袋口要清净,不带营养料,防止感染。 3、灭菌:装好袋子要及时灭菌,不能放置过久,防止料变酸,料袋排放以直叠式为好,装稳留通气道,常压灭菌要做到“攻头、保尾、控中间”即大火攻头,点火后2—4小时要使炉温下降,当温度降至70℃以上可趁热出锅。装锅及出锅过程,应仔细检查破损料袋,发现后及时趁热用胶布贴好。 四、菌种选择与接种 1、菌种选择:一是根据当地海拔高度、市场变化,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高效对路菌种,如9608/939等引进菌种必须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经推广单位鉴定方可推广,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要选择质量高的菌种,要求菌种不含杂菌、菌丝粗壮有力,不老化,转代少,生活力强,萌发快,应选购经过菌种管理单位认证的合格菌种。 2、接种:接种要在接种箱中进行,接袋用接种箱宜大些,每箱装50个料袋。接种箱可放在培养室内,培养室在菌袋出锅前严格消毒,先用水喷洒房间,后用硫磺(10g/m3)密闭熏蒸24小时,或用甲醛10g/m3加高锰酸钾5g/m3汽化消毒24小时。 料袋在培养室冷去待料温低于28℃时,移入接种箱接种,同时放入菌种、手套、接种工具等,菌种放入前,要用酒精棉球或菇宝将表面进行消毒。随即再进行一次消毒,接种箱消毒可用甲醛(方法同前)或菇宝消毒,熏蒸30分钟后开始接种。 进入接种箱戴上手套用70%酒精将手、接种工具擦洗一遍,接种前用酒精棉球在袋面擦过消毒,随打穴随接种,接后用石蜡加热成液封口,每斤菌种接种100穴,接25袋。 五、发菌管理 1、堆放方式:春季接种,早期气温比发菌气温低,为提高堆温菌袋可

蘑菇种类及图片大全

蘑菇种类及图片大全 蘑菇别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等,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 大型真菌的统称,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为 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常见的有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金针 菇、茶树菇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蘑菇种类及图片大全吧! 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别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等,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为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我国双孢蘑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

香菇 香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别称花菇、香蕈、香菌等,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等。 平菇

平菇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别称侧耳、糙皮侧耳、蚝菇等,为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克,而且氨基酸成分种类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具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而且,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金针菇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别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而得名,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香菇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㈡香菇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栽培季节与生产周期 1、接种期最佳接种期为8月20日至9月30日。以最高气温不超过28℃接种为最宜。迟 至10月份接种,每推迟10天,出菇期将推迟1个月。最佳接种期的确定,是依据当地与香菇栽培有关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界限温度的平均日期。 2、菌丝生长期接种后9月至11月上旬是香菇菌丝生长最佳季节,需60~70天可长满袋。 只要外界条件适宜,当菌丝长满袋,出现瘤状物后,10~15天可完成转色。如果11月上中旬完不成转色,出菇要推迟,得不到好的产量和效益。 3、出菇期只要菌丝转色及时正常,11月下旬即可出菇,春节前可收2~3茬香菇,春节 后收1~2茬香菇及1~2茬厚菇或薄菇。11月至3月正是低温干燥天气,利于培育香菇。 小棚大袋立体培育香菇技术,从接种到采收完毕,整个生产周期约9个月左右。 培养料选择与配制培养料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基础,选料是否最优、配比是否合理、掺合是否均匀、干湿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香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高低。在多种主料中,以栎树木屑为最佳,木屑粗细以米粒大小为适宜,要求无杂质、无霉变、干燥,桑枝条、苹果树枝条、棉秆等粉碎后也是较好的主料。棉籽壳也可搭配使用。常用配方是:木屑78千克,稻糠20千克,石膏粉、石灰粉各1千克,料水比1:1.6~2.0。注意水分切勿过量。拌料可用人工,也可用搅拌机,但不论什么方法,一定要拌匀。 装袋与灭菌常用宽24~25厘米、厚0.04~0.05毫米的低压聚乙烯筒料,截成55厘米长,筒料一端先用线扎紧,用火熔封,以不漏气为准。每千克可截100个左右,每个袋子可装干料2千克,每吨主料可装500个左右的袋子。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要立即装袋,配制好后放置时间过长会发酵变酸,影响菌丝生长。要求从开始配料到装袋结束尽量在4小时内完成。袋装的松紧要适当,以手指压稍有顶手感为适。装好后用线扎口,再折转扎1次,防止漏气。装袋过程要细心,不要刺破料袋。装好的袋约湿重4~4.5千克。袋装完后要立即装入常压灭菌灶灭菌。袋在灶内堆放要平稳,上下对直叠放,灶中间和四周要留一定的通气道。当灶内温度达100℃时维持20~24小时。注意严防烧干锅,要勤加水;防料灭不透夹生,要消灭灶内死角;防料变酸,要大火攻头,升到100℃后不能下降。灭菌完毕,当温度降至60~70℃时趁热出锅,将灭过菌的袋子移入接种室冷却。 菌丝培养期间管理 1、管理的任务菌丝培养期间的管理任务是使香菇菌种迅速萌发、定植、蔓延,在60~80天之内长满全袋,并完成转色,为出菇打下基础。 2、菌袋的堆放方式菌袋的堆放方式有顺码式和“井”字形两种。当室温低于20℃时,可堆成顺码式;室温达25℃以上时摆成“井”字形。 3、菌丝生长期环境条件的控制保持发菌室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调节室温在24±2℃,料温不超过28℃;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室内黑暗,不要光线为最佳。 4、及时翻堆接种后喷洒3%甲醛,一般要密闭发菌室门窗,保持暗光,2天后打开门窗进行通气半小时。7~10天翻堆1次,使菌袋上下、内外互调位置,以使发菌一致,并检查处理污染菌袋。以后每隔10天要进行1次翻堆。 5、适时刺孔增氧接种后15~20天,接种穴菌丝伸长8~12厘米,把枝条种摇动或抽去以增氧。25天左右当菌丝圈相连时,在菌丝生长前沿1厘米内用牙签刺孔10数个,以增加袋内氧气,利于气体交换。35~40天当菌丝逐渐长满袋时,可再刺孔10数个(用毛衣针刺)。注意刺孔要结合翻堆进行,刺孔后菌丝在袋内呼吸加速,生长加快,会使袋内温度升高,要勤检查,严防“烧堆”。有时袋温比室温高5~8℃,要采取措施,通风、散堆降温。 6、排去袋内积水 50天以后菌丝发满全袋后出现一些瘤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