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约组织

北约组织

北约组织
北约组织

北约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简称北约。秘书长是夏侯雅伯(Jaap de Hoop Scheffer) ,2004年1月上任。

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常设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和西班牙分别于1955年和1982年加入该组织。

20世纪90年代,随着1955年5月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开始向政治军事组织转变。

1990年7月,北约第11届首脑会议在伦敦宣布冷战结束。1991年12月,北约在罗马首脑会议上决定与部分中东欧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自1992年起,波兰等东欧国家相继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同年,北约批准了一项原则,允许它的军队离开成员国领土到其他地方参与维和行动。当年年底,北约便决定以军事力量介入南斯拉夫危机。

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通过了与中东欧国家以及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12月开始向波黑派出维和部队。1996年9月,北约公布了《东扩计划研究报告》。1997年5月,取代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旨在加强北约同欧洲和欧亚大陆的非北约成员之间的安全关系的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正式成立。1997年7月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1999年3月,这三个国家正式成为北约新成员。至此,北约成员国已发展到19个。2002年11月,北约布拉格首脑会议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个国家加入北约。这是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4年3月,上述7国正式递交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的新成员,使北约成员国从目前的19个扩大到26个。

2003年6月,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决定通过精简军事指挥机构提高北约的应变能力。根据计划,北约未来的军事指挥系统分为战略指挥部、战区指挥部和战术指挥部3个层次。北约现行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在未来精简到11个。在战略层次,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将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它将是北约“唯一的”最高军事行动指挥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市。另外,北约将建立一个职能性的盟军改革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军事改革,目标是加强培训、改善军事能力、检验和发展军事原则、通过实验评估新概念。该司令部的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在战区层次,现有的5个战区司令部将精简为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这两个战区司令部一个设在荷兰的布仑森,另一个设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此外,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设立“精悍的”常设联军总部,只负责海上部署任务。在战术层次,现有的13个下级作战司令部将精简为6个,它们分布在德国、英国、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国,隶属于上述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同年9月1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司令正式更名为北约盟军军事行动司令部,全面负责北约所有军事行动的指挥与协

调,其最高军事长官为克拉多克,2006年12月上任。

【国际组织全说(一)】北约简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NATO: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法OTAN:l'OrganisationduTraitédel'AtlantiqueNord),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组织简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立时间:1949年4月4日 性质:军事同盟 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 成员:28个成员国 官方语言:英语、法语 秘书长:拉斯穆森 出版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评论》(NATOReview),用英、法、荷、德、意、西文(双月刊),丹、希、葡、土文(季刊),冰、挪文(年刊)编辑出版。 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 北大西洋理事会荣誉主席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现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圭多·文图罗尼(GuidoVenturoni,意大利人)将于2002年6月卸任,由哈拉尔德·库雅特(HaraldKujat,德国人)继任。现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约瑟夫·罗尔斯顿(JosephRalston,美国人),2000年5月3日就职。 现任秘书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是在2009年4月4日,为纪念北约60周年德法峰会上由成员国一致提名的;8月3日,拉斯穆森到位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赴任,开始他的4年任期。 成立历史 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正式成立。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北约的目的是与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若某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联合进行反击。但这一条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未曾付诸实施。及至前苏联解体,华沙公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遂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组织机构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成员国家 美国,北约领头羊,联合国乃至世界说话分量最重的国家。 英国,美国最可靠盟友,欧洲两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一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欧洲北约成员国

北约组织

北约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简称北约。秘书长是夏侯雅伯(Jaap de Hoop Scheffer) ,2004年1月上任。 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常设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和西班牙分别于1955年和1982年加入该组织。 20世纪90年代,随着1955年5月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开始向政治军事组织转变。 1990年7月,北约第11届首脑会议在伦敦宣布冷战结束。1991年12月,北约在罗马首脑会议上决定与部分中东欧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自1992年起,波兰等东欧国家相继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同年,北约批准了一项原则,允许它的军队离开成员国领土到其他地方参与维和行动。当年年底,北约便决定以军事力量介入南斯拉夫危机。 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通过了与中东欧国家以及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12月开始向波黑派出维和部队。1996年9月,北约公布了《东扩计划研究报告》。1997年5月,取代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旨在加强北约同欧洲和欧亚大陆的非北约成员之间的安全关系的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正式成立。1997年7月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1999年3月,这三个国家正式成为北约新成员。至此,北约成员国已发展到19个。2002年11月,北约布拉格首脑会议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个国家加入北约。这是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4年3月,上述7国正式递交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的新成员,使北约成员国从目前的19个扩大到26个。 2003年6月,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决定通过精简军事指挥机构提高北约的应变能力。根据计划,北约未来的军事指挥系统分为战略指挥部、战区指挥部和战术指挥部3个层次。北约现行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在未来精简到11个。在战略层次,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将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它将是北约“唯一的”最高军事行动指挥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市。另外,北约将建立一个职能性的盟军改革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军事改革,目标是加强培训、改善军事能力、检验和发展军事原则、通过实验评估新概念。该司令部的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在战区层次,现有的5个战区司令部将精简为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这两个战区司令部一个设在荷兰的布仑森,另一个设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此外,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设立“精悍的”常设联军总部,只负责海上部署任务。在战术层次,现有的13个下级作战司令部将精简为6个,它们分布在德国、英国、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国,隶属于上述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同年9月1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司令正式更名为北约盟军军事行动司令部,全面负责北约所有军事行动的指挥与协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简介创立时间:1949年4月4日 性质:军事同盟 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 成员:28个成员国 官方语言:英语、法语 秘书长:拉斯穆森 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 北大西洋理事会荣誉主席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 北约东扩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维护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联合西欧国家成立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冷战时期,他的对立面是苏联与东欧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20世纪90年代后,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存在的基础已不复存在北约应该立即解体,为何北约向东扩张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要继续控制欧洲。北约创建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欧洲。欧洲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野心勃勃妄想充当领导世界的角色。因此,美国军队绝对不能撤离欧洲,没有北约,美国靠什么左右欧洲?左右不了欧洲,又怎能领导世界? 第二个原因就是西欧国家不得不依靠北约,也就是依靠美国,来保证自己的利益。西欧国家早已意识到,欧洲的安全问题虽然不像过去那么严峻,但即使像波黑地区冲突,没有美国参与,欧洲自己也解决不了。俄罗斯虽然眼前没有大的威胁,但并不意味着将来不会东山再起,欧洲将再度笼罩在俄罗斯的阴影之下。因此,现实的道路只能是承认美国的主导地位,维持并扩大北约。 第三个原因,就是德国力图巩固和扩大他在欧洲的影响。如果东欧参加北约,无疑为德国防范俄罗斯筑起一道屏障,德国也从北约前沿变为北约中心,这当然是德国求之不得的。如果东欧加入北约,将为德国的经济提供广大的市场,德国今天的经济实力已超过英法的总和,如果东欧加入北约,必将大大巩固和扩大德国在欧洲的经济政治影响力,使德国最终主导欧洲事务成为可能。

世界各组织徽标

历史教科书·世界各组织徽标·简介 中文名称:国际联盟,简称“国联” 英文名称:League of Nations (LON) 法文名称:Société des Nations 成立协定:《凡尔赛条约》《国际联盟条约》 官方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成立时间:1920年 解散时间:1946年4月18日(正式解散,由联合国继续其使命) 总部地点:瑞士日内瓦 主要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秘书处和国际常设法院 主要职能: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 性质:国际组织 宗旨: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文名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组织或北约) 英语名称: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法语名称:OTAN,l'Organisation du Traitéde l'Atlantique Nord 成立时间:1949年4月4日 成立协定:《北大西洋公约》 官方语言:英语、法语 组织机构:国际秘书处;军事委员会;北大西洋议会;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 总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性质:军事同盟,是一个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成员:28个,美国和西欧

中文名称: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 俄文名称:Сове?т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СЭВ) 成立时间:1949年 解散时间:1991年6月28日,该组织在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官方语言:俄语 创始国家: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 组织机构:执行委员会、合作委员会、常设委员会、秘书处、研究所,部门代表会议 主要职责:协调国民经济计划;国际生产专业化合协作;共同投资建设联合项目;对外贸易科学技术合作; 性质: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 总部:俄罗斯莫斯科 宗旨: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主要目的是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和协调国民经济计划”。 中文名称: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组织或华约) 英语名称: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WTO) 俄语名称:ОрганизацияВаршавскогоДоговора 成立时间:1955年 解散时间:1991年7月1日,正式解散。 官方语言:俄语、德语、波兰语、捷克语 组织机构:政治协商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 成员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性质: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宗旨: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北约华约

同济等8所高校建招考联盟自主招生呈三足鼎立【题图:三足鼎立】 【导语】 昨天,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宣布全方位合作,将在2011年的自主选拔录取中实行联考。从而形成了国内第三个高校自主招生联盟,与此前分别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牵头形成的“北约”和“华约”一道,共同构成了国内高校自主招生联盟“三足鼎立”的态势。高招联盟,一时成为炙手可热的关注焦点。 【正文】 新近联盟的8所高校均为国内以工科见长的著名大学,包括: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8所高校将于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实行联考。在自主选拔录取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此次达成合作的8所高校,从地域分布上看非常均衡,南、北、东、西都有,有利于今后的合作交流。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邱学青表示:“8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联考,只是合作的内容之一。今后还将探索更多的优秀人才选拔模式。例如,交换学生的范围、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使得学生可以博采多所高校之长。”目前,相关的自主选拔实施办法还在制定中,预计将于下月初发布。 招考联盟:人才选拔,还是圈占生源?【题图:众说纷纭】 【导语】 同时于昨晚发布消息的还有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表示,该校已决定参与2011年自主招生联考,加入扩大版的“北约”联盟。至此,“北约”联盟在北大、复旦等7所高校联盟的基础上,又有6所高校加入其中。那么,重点高校频频结盟,究竟是人才选拔的新举措,还是名牌高校提前圈占优秀生源?成立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对于考生来说,带来的是更多的好处、还是弊端?各方观点,一时众说纷纭。 【正文】 所谓自主招考联盟,就是多所高校在自主招生选拔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以“联考”成绩作为自主选拔的录取标准。

“北约”的形成

“北约”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冷战就又开始了,国际政治局势出现了新一轮大分化,分别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这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展开了长期对抗,在军事方面形成各自的军事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随着冷战的开始,美、苏两国在欧洲激烈争夺,从一系列冷战危机中逐渐产生两大军事集团。北约组织最先形成。 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用以遏制前苏联和控制西欧,并且成为美国对外扩张和抑制前苏联的政策基础。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以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为理由,表示美国要代表“西方自由社会”抗击“苏联极权”,要在世界范围内承担反共义务。 1946年至1949年希腊内战中,美国向希腊政府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镇压了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军,激化了战后欧洲的矛盾。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复兴计划)旨在从经济上复兴和稳定西欧国家,达到既控制西欧和为美国商品扩大出口市场,又联合西欧压制前苏联的双重目的。英、法、意等西欧国家也担心难以独自对抗前苏联,也愿意利用美国力量压制前苏联。遏制前苏联成为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共同政策,这样就为建立北约集团在政治上铺平了道路。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政治危机,亲西方势力失败并退出政府,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掌握政权,美国和西欧国家极为不满和大为惊恐,乘机加速西欧国家联合军事力量的努力。同年3月17日,在美国的鼓励下,英、法、比、荷、卢五国签定“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布鲁塞尔条约),以军事同盟为核心,进行多方面合作,口头上宣称是为了抑制德国法西斯复活,其实更是为了以集体的军事力量对抗前苏联,向建立北约走出重要一步。五天后,美、英、加三国举行会议,开始讨论建立更大的北大西洋“安全体系”,不久,美国国会通过“范登堡决议”,希望美国同西欧国家结成同盟。 此后不久,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进一步推动北约组织的形成。二战后,美、英、法、苏共同占领德国和处于苏占区内的柏林。不久,美、英、法三国合并其占领区,并且在其占领区内发行单独的货币“B”记马克,同时准备成立单独的政府,开始分裂德国。 前苏联决定针锋相对,在苏占区发行“D”记马克和筹备成立政府。1949年5月,西方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苏占区紧急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完全分裂。在此分裂过程中,双方对抗激烈。 1948年6月,前苏联封锁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水陆通道形成了紧张的军事对抗局面,即“柏林危机”。双方都调集大量军队,美国甚至将其用于投掷原子弹的B—29轰炸机派往欧洲。一时间,纷纷传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要爆发。西方国家迅速行动,筹备成立军事集团。 7月,美国、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五国在华盛顿开始谈判成立北约,随后有丹麦、挪威、意大利、葡萄牙和冰岛参加。历经大半年的讨价还价后,12国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受到军事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将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必要措施”。北约组织正式成立。其最高权力机构为部长理事会,并设立军事委员会和防务委员会等。此后,北约继续扩大。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入;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入北约,并且引发与前苏联集团的重大冲突,直接导致了华约组织的建立。 1951年,北约组织建立联合武装部队,成立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由美国人出任最高司令官,最高司令部下设三个战区司令部等机构。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由此加强了对西欧国家的控制,成为“盟主”,确立了美国在西欧的霸权,进而利用北约组织服务于美国

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 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战略,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至1992年共有16个成员国,增加了土耳其、希腊、德国、西班牙。总部在布鲁塞尔。组织机构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截止到2007年底,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他们是: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日本地处北太平洋西岸,不属于北约宪章规定的成员范围截止到2007年底,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他们是: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日本地处北太平洋西岸,不属于北约宪章规定的成员范围。 北约28个成员国 1、美国,北约领头羊,联合国乃至世界说法分量最重的国家 2、英国,美国最可靠盟友,欧洲两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一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3、法国,欧洲两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随着法国逐步回归北约军 事一体化,法国将在欧洲扮演更重要角色。 4、德国,两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经济居欧洲头把金交椅,但是军事发展受到限制,注定他不能 够成为拥有绝对实力的大国。在欧洲只能扮演重要发言者的角色。 5、意大利,一个软绵绵的做什么都不是很成功而又想在欧洲展露头角的欧洲地区性大国。现代 意大利人在血统上与古罗马人有很深渊源。 6、荷兰,北约欧盟最早的成员国之一。曾有有着海上马车之称。与英国有特殊渊源。

高中历史 北约与华约1

北约与华约 (2018—2019学年安徽合肥高三模拟)《华沙条约》第四条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据此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 A.造成德国分裂 B.推动第三世界崛起 C.加剧冷战程度 D.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西方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华沙条约组织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华沙条约》有效期为二十年(到期可顺延十年)。该条约由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6月4日,根据《华沙条约》第六条规定,华沙条约组织这一军事、政治同盟正式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国际组 织的成立,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 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下面是北约部分成员国示意图,据此判断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约组织的直接原因在于 A.北约的建立 B.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C.社会制度相同 D.北约东扩至西亚 北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组织成立后,成员不断增多。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反映了

【国际组织全说(一)】北约相关活动

北约相关活动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991年5月28~29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决定:用“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大幅度精简部队,组建一支由7个军组成的主力防御部队、一支7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和各成员国武装力量组成的后备部队,以构成北约新的三层次防御体系。 11月7~8日,北约在罗马举行首脑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对北约军事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放弃“前沿防御战略”,从过去主要对付苏联转向“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缩小部队规模,提高其灵活、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调整“灵活反应战略”,削减核武器,但仍将保持一定的核威慑力量。会议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邀请苏、波、匈、捷、保、罗和新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参加将于12月举行的首次特别外长会议,以确定双方在政治、安全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关系。 12月9日,北约举行16国外长会议,次日同原华约国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外长联合举行了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北合会”)第一次会议。北合会发表了《关于对话、伙伴关系和合作的声明》,决定加强北约和原华约成员国的联系机制,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外长会议,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大使级会议。声明还确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其中包括防务计划、军控、军转民、科技和环保等。 1993年6月10~11日,北约部长理事会春季会议和北合会外长会议相继在雅典召开。北约部长理事会发表声明,称北约愿向在波黑执行任务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空中保护。 1994年1月10~11日,北约16国在布鲁塞尔召开苏联解体后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主要讨论了北约在新形势下的新战略和内部调整,与俄罗斯、中东欧国家关系以及波黑冲突等问题。会议提出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发表了《首脑会议声明》。 1995年5月31日,在北合会外长会上,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宣布俄正式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签署了北约与俄的《双边军事合作计划》和《定期公开磋商制度框架文件》。科济列夫还发表讲话表示俄仍反对北约东扩,称北约东扩“既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也不符合整个欧洲的安全利益”,“北约作为唯一的军事集团与建立统一的欧洲潮流背道而驰”。 12月5日,北约部长理事会通过北约东扩的研究报告并批准西班牙外交大臣哈维尔·索拉纳出任北约秘书长。法国外长德沙雷特在会议上宣布,法国决定加强同北约的关系,重新参加北约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长会议,但并不意味着法国参加北约的军事一体化组织。随后,北约举行1979年以来首次外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正式批准向波黑派出由北约指挥的、6万人组成的多国部队,以监督波黑和平协议执行。这是北约历史上在非成员国领土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4个非北约成员国也参加了多国部队。 1996年6月3日,北约部长理事会春季会议在德国柏林举行,决定建立一支多国多兵种联合特遣部队,同意西欧盟国在美国不派地面部队参与的情况下,以西欧联盟名义动用上述部队,并可使用北约参谋、情报、通讯、运输和后勤等设施,对外实施维和、人道援助等行动。这也是北约建立欧洲防务特性的主要内容。 1997年3月20~21日,美俄总统就北约东扩、军控和双边经贸合作在赫尔辛基举行特别首脑会议。双方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各持已见,但均表达一定的合作愿望。俄不再坚持签署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北约-俄罗斯双边关系文件,同意北约提出的,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协议。 5月27日,北约16国领导人、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巴黎正式签署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文: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 团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 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约正式成立。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北约的目的是与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若某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联合进行反击。但这一条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未曾付诸实施。及至前苏联解体,华沙公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遂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组织机构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

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宗旨: 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 成员国: 26个(截至2007年):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总部: 比利时布鲁塞尔。 组织机构: (1)北大西洋理事会(North Atlantic Council),亦称北约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外长组成,必要时国防部长、财长甚至政府首脑也可与会。每年两次例会。在部长理事会休会期间,各成员国大使级常驻代表负责理事会日常工作。

认识国际组织

认识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 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团体或个人,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依据协议而设立的,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各类机构。 国际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组织包括了上述定义所指的一切类型的国际组织。狭义的国际组织,仅指若干国家或其政府通过签署国际协议而设立的机构。 国际组织有联合国、WTO、世界卫生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刑警组织、国际原子能结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等。 二、主要国际组织简介 联合国组织 1945.10.24加入联合国 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成立,由51个国家承诺通过国际合作和集体安全维护和平。联合国共有191个会员国。一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时,同意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联合国宪章》是一个国际条约,其中规定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根据《宪章》,联合国的四项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增进对人权的尊重;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联合国并非

世界政府,不制定法律。联合国有六个主要机关。其中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秘书处五个机关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第六个主要机关是国际法院,设在荷兰海牙。 中国的作用与主张: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发起国之一,先后参加了筹备成立联合国的华盛顿会议、莫斯科会议、华盛顿橡树园会议和旧金山会议,为《联合国宪章》的正式生效和联合国的正式成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中国认真遵循联合国宪章精神,切实履行联合国的各项义务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要职责,在联合国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主张加强联合国作用,扩大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 2001.11.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中国的作用: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不同成员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缩小了它们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中国“入世”,将是“世贸组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从此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组织,使它不仅反映发达国家的声音,而且也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从而使之面目一新,开始它发展的新阶段。 世界卫生组织会徽 世界卫生组织会徽是由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该会徽由一条蛇盘绕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和实质

考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性质和实质 目的: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 建立:在美国的操纵下,1949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据此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性质:军事集团 实质: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 易错微析 北约的成立,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同盟,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例题12011年3月以来,北约多次派出战机轰炸利比亚,利比亚局势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追溯历史,“北约”这一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于() A.一战时期 B.二战时期 C.冷战时期 D.科索沃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1949年5月,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这是美国冷战的一举措,答案B。 例题2二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的成立 答案:D 解析: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成立北约组织,答案D。

1.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 A.1947年 B.1949年 C.1951年 D.1955年 2.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各自组建了军事集团,其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领导者是()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法国 3.公约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根据该条约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A.欧洲共同体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联合国 D.国际联盟 4.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北约轰炸利比亚的行动正在进行,其理由是所谓的“保护利比亚平民”。事实上当年北约成立的目的是() A.建立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对抗苏联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对抗华约 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北约成员国以及欧盟个成员国的关系

欧盟西欧成员国在欧盟中的作用与北约,欧元区,申根条约的关系 主讲人: 高真、孙慧、文岩岩、李静、刘丽、张春花、赵秋瑜 演讲时间: 2011年10月29日

西欧国家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狭义的西欧 狭义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England)、爱尔兰(Ireland)、荷兰(Holland)、比利时(Belgium)、卢森堡(Luxembourg)、法国(France)和摩纳哥(Monaco)。面积9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1亿多。 地形主要为平原和高原,山地面积较小。 广义的西欧 广义的西欧指欧洲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位于欧洲西部、中部和北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人口5亿多。 西欧国家中英国(England)、法国(France)、爱尔兰(Ireland)、比利时(Belgium)、卢森堡(Luxembourg)、荷兰(Holland)是欧盟成员国。 北大西洋公约 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创立时间:1949年4月4日性质:军事同盟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Brussels)

目前成员国共有28个(2010):比利时(Belgium)、冰岛(Iceland)、丹麦(Denmark)、德国(Germany)、法国(France)、荷兰(Holland)、加拿大(Canada)、卢森堡(Luxembourg)、美国(America)、挪威(Norway)、葡萄牙(Portugal)、土耳其(Turkey)、西班牙(Spain)、希腊(Greece)、意大利(Italy)、英国(United Kingdom )、波兰(Poland)、匈牙利(Hungary)等。 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 组织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 创立历史: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Canada)、英国(United Kingdom )、法国(France)、比利时(Belgium)、荷兰(Holland)、卢森堡(Luxembourg)、丹麦(Denmark)、挪威(Norway)、冰岛(Iceland)、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约正式成立。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北约的目的是与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若某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做出反应、联合进行反击。及至前苏联解体,华沙公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遂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主要活动:进入90年代后,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西欧国家中英国(United Kingdom )、法国(France)、比利时(Belgium)、卢森堡(Luxembourg)、荷兰(Holland)是北约成员国 西欧成员国与欧盟(EU)、北约(NATO) 的关系 英国(United Kingdom ) 加入欧盟的时间:1973年加入北约时间:1949年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首都:伦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