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IS设计与实现复习资料

GIS设计与实现复习资料

GIS设计与实现复习资料
GIS设计与实现复习资料

GIS设计与实现题目汇总:

1.简述GIS设计目标、特点及原则:

答:目的:就是通过改进系统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开发的阶段划分、进行各阶段质量把关以及做好各阶段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达到增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

特点:(1)GIS处理的是空间数据,具有数据量庞大、空间实体种类繁多、实体间的关联复杂;

(2)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为驱动。GIS的功能是为空间数据库提供服务的,其主要任务是空间数据分析统计处理并辅助决策

(3)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原则:标准化、先进性、兼容性、高效性、可靠性、通用性

2.简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答:主要内容:

(1)系统总体设计

(2)数据口详细设计

(3)系统功能设计

(4)应用模型与方法设计

(5)输入输出设计

主要过程:

(1)系统分析

(2)系统设计

(3)系统实施

(4)运行维护

3.GIS快速原型化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答:步骤:

(1)初步分析

(2)设计原型

(3)分析交流

(4)修改原型

(5)确定系统的功能与需求

4.简述系统现状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答:方法:

①面谈;

②电话访谈;

③参观;

④问卷;

⑤索取有关的资料并加以学习和理解;

⑥GIS专题报告等

内容:

(1)用户情况调查、

(2)系统目的和任务调查、

(3)数据源调查和评价、

(4)软硬件调查

5.简述数据字典的定义、内容与应用:

答:定义: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

内容: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

应用:

给管理者和用户提供关于可利用数据的线索;

为系统分析人员提供数据是否存在的信息;

为编程工作提供数据格式及数据位置

6可行性分析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答:①效益分析;

②经费问题;

③进度预测;

④技术水平;

⑤有关部门和用户的支持程度

7如何进行技术水平分析:

答:(1)计算机系统功能和寿命的限制(2)技术方法

(3)技术力量

8.应用性GIS有哪几种组网方案?各有何特点答:(1)Client /Server模式:

特点:系统维护要求高、操作复杂(2)Browers/Server模式:

特点:大大地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而且这种方式对前端的用户数没有限制,土地部门可公开发布信息,普通市民也可通过测览器进行查询

(3)以C/S模式为主B/S模式为辅的网络模式:

特点:在交互性方面,C/S方式与B/S方式相比对图形数据具有很强的编辑处理能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效率较高

9什么是层次码?它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层次码:是以分类对象的从属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的一种代码

特点:其优点是能明确标出对象的类别,有严格的隶属关系,代码结构简单,容量大,便于机器汇总。但是,当层次较多时,弹性较差

例子:国土基础信息采用5层的层次码,共6位数字组成

大代码——>小代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识别码

10.应用性GIS代码设计应该遵循哪些设计原则?代码设计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原则:

(1)唯一性

(2)合理性

(3)可扩充性

(4)简单性

(5)适用性

(6)规范性

(7)系统性

注意的问题:

11.属性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与图形数据库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分别包括那些主要内容?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答:属性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的内容:

(2)数据结构操作

(3)属性数据输入

(4)数据库操作

(5)属性数据查询统计

(6)报表输出

图形数据库子系统功能设计的内容:(1)图形输入

(2)图形转换

(3)图形操作

(4)图形编辑

(5)图形计算

(6)图像处理

(7)空间分析

(8)图形输出

12.简述空间数据逻辑划分的意义与方法:

答:为了便于管理和应用开发,经常在设计时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一些子系统,与此相适应,数据库也被划分为若干于库。此外,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或比较复杂的子数据库还要进一步划分。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空间数据分析阶段所得到的地理数据重新进行分类、组织。

方法:一是图块结构的设计,即按数据的空间分布将数据划分为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块。

二是图层信息的组织,即按照数据的性质分类,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归为一类,形成不同的图层。

图块结构和图层结构是空间数据库从纵、横两个方间的延伸,同时空间数据库是两者的逻辑再集成。

13.应用型GIS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是如何进行连接的?主要有哪些连接方式?

答:一个大的空间数据库通常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别存储。空间数据通常由各种GIS软件提供的数据模型方式存储,而属性数据则使用RDBMS存储,两者通过关键项进行连接,或通

过指针连接。

连接方法有指针法,关键项法。

14.归纳GIS应用模型的分类?并详细阐述按应用模型开发特点分类情况?答:按应用模型结构分类:

(1)数学模型

(2)统计模型

(3)概念模型

按应用模型空间特性分类:

(1)空间模型

(2)非空间模型

按应用模型开发特点分类:

(1)系统提供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商品为用户提供的通用性

模型,如逻辑检索模型、DTM模型等

(2)二次开发模型:二次开发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自行开发

的分析模型

按应用模型内容及所解决问题分类:

(1)基础模型

(2)专业模型

按模型空间过程模拟方法分类:

(1)动力学过程模拟模型

(2)随机过程模拟模型

15.试述应用型GIS输入设计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答:原则:

(1)最小量原则

(2)简单性原则

(3)早检验原则

(4)少转换原则

主要内容:

(1)确定数据采集方法、

(2)确定数据的输入方式、

(3)数据输入类型、

(4)确定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

(5)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

(6)确定输入设备

16.应用型GIS系统评价应包括哪些评价指标?各项评价指标是如何确定的?答:评价指标:

(1)性能指标

(2)经济指标

(3)管理指标

如何确定:

17.应用型GIS质量管理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其质量管理指标如何确定?答:质量管理内容:

(1)质量管理指标

(2)质量检测与质量确定

(3)质量控制

(4)组织职能

指标的确定:

①可用性,包括目的性、操作性及性能;

②正确性,包括可靠性、准确性、保密性及可恢复性;

③适用性,包括可维护性、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及连接性等

每个指标的定性或定量标准由具体的系统确定

18.应用型GIS维护包括哪几方面的工作?系统维护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内容:

(1)程序的维护

(2)数据文件的维护

(3)代码的维护

(4)机器、设备的维护

类型:

(1)更正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19:系统实施阶段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

20:结构化数据周期法有哪些阶段?

mapgis地图矢量化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mapgis地图矢量化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一:MAPGIS综合实验报告 MAPGIS综合报告 目录 一、实验目的 (02) 二、实验过程 栅格图像配准 (03) 2.图像二值化 (05) 矢量化 (06) 4.图形编辑 (11) 5.属性编辑 (19) 6.图文互查 (21) 7.对说获得的数据进行利用和分析 (24) 8.自定义制图符号 (31) 9.输出不同比例尺地图 (35) 三、实验总结 (41) MAPGIS实验综合报告 一、实验目的。 MAPGIS是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的图形显示、各类地图制图的制作功能,作为个来

数学信息的可视化转换工具,可以讲数字形式的地理信息以直观的图形形式在屏幕上显示,能自动进行线段跟踪、结点平差、线段接点裁剪与延伸,多边形拓扑结构的自动生成,还可以消除图幅之间元的街边误差,为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桌面式地理信息系统。所以,在将图矢量化时应用MAPGIS软件是十分便捷的,同时综合了此软件的基础操作和方法,能培养我们的自出探究能力和中和分析能力。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我们以后能熟练运用MAPGIS的开始,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钻研才能完全掌握它。下面针对这一次的实验成果中来谈一谈如何运用MAPGIS。 二、实验过程。 栅格图像配准 装载图像 准备工作 使用纸质地图,在扫描仪中扫描为图像 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如图所示 如图 在点击图像分析模块的菜单“文件” -> “数据输入”,将其他栅 格图像(mpg,jpg ,tif 等)转换为MapGIS 的栅格图像格式( .msi ),选转换数据类型,点击“添加文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1 / 4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班 级: 地信10701班 学生姓名: 陈鹏 学 号: 200701144 指导老师: 何贞铭 刘少华 邵燕林 日 期: 2010年9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三、空间数据建库 (1) 四、系统功能设计 (1) 五、系统界面设计 (2) 六、系统功能实现 (2) 七、实习成果展示 (2) 八、总结和体会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 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 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 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 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 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 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 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 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缓冲区分析; 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 (地图分层、属性库设计,数字化地图基本流程) 四、系统功能设计 。。。。。。 (采用何种体系结构-C/S、B/S等等,系统总体结构图-层次图,功能模块详细分述) 1 / 4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库

单项选择题: 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B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D ) 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 D.属于空间信息 3.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 A ) A.大 B.小 C.相当 D.无法比较 4.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 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 点 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B ) A. P(5,8) B.P(8,5) C. P(4,7) D. P(7,4) 5.“3S”技术指的是:( A )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6.地理决策问题属于:( B ) .半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 BA. .以上都不是.非结构化决策 DC( D ) 7.对数据文件操作,进行数据记录的交换都要经过: .缓冲区.GIS软件 D.软盘 A B.用户区 C( C 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 有:) 8.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 C.扫描数字化法 D.人工读取坐标法(9.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A ) 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定位隐含、属性隐含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 10.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 D ) B.链码 A.直接栅格编码.四叉树编码 D C.游程编码( B 11.带有辅索引的文件称为:) .倒排文件 B A.索引文件.随机文件 C.顺序文件 D(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A ) 12.在GIS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混合模型 C.网状模型 D( C )下列属于13.GIS输入设备的是:.显示器 C A.主机 B.绘图机.扫描仪 D(14.质心量测可用于: D ) B.缓冲区分析.人口变迁分析 A .人口分布 C.人口预测 D (15.用数字化仪数字化一条折线,合适的操作方式为: A ) .连续流方式.开关流方式 A.点方式 B C D.增量方式( D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 16. .数据变换 C D.数据处理.数据压缩数据编辑.A B( 17.“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 A ) D.属性数据.关系数据.矢量数据扫描数据.A B C( D ) 18.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是: B.局部内插法.整体内插法 A D.移动拟合法.邻近元法 C :DEM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项适合生 成19.) A (.多边形环路法 B.等高线数字化法 A. C.四叉树法 D.拓扑结构编码法 20.提取某个区域范围内某种专题内容数据的方法是:( C ) A.合成叠置 B.统计叠置 C.空间聚类 D.空间聚合

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

第1章概述与安装 1.1 概述 MAPGIS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的、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是在享有盛誉的地图编辑出版系统MAPCAD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图形表示的计算机系统。MAPGIS 包括了MAPCAD的全部基本制图功能,可以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十分复杂的地形图、地质图,同时它能对图形数据与各种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查询,从而为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于地质、矿产、地理、测绘、水利、石油、煤炭、铁道、交通、城建、规划及土地管理专业,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了城市综合管网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供水管网系统、煤气管道系统、城市规划系统、电力配网系统、通信管网及自动配线系统、环保与监测系统、警用电子地图系统、作战指挥系统、GPS 导航监控系统、旅游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 1.2安装 1)系统要求: 硬件:CPU 486 以上、16M RAM、200M 硬盘、256 色以上显示器; 操作系统:Win9x、Win2000、WinNT 、WinXP或Win7系统; 输入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GRAPHTEC—RS200Pro型扫描仪; 输出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Canon—IPF700型出图打印机。 2) 硬件的安装: MAPGIS 硬件部分有加密狗,ISA 卡、PCI 卡三种,本单位主要为MAPGIS USB 软件狗,在确保机器BIOS 设置中USB 设备未被禁止的条件下,Windows 98 和Windows2000 自带的标准USB 驱动程序均可支持MAPGIS USB 软件狗工作。 3)软件的安装: MAPGIS 安装程序的安装过程为:找到MAPGIS 系统安装软件,双击SETUP 图标,系统自动安装软件,在WIN2000/NT/XP 下安装时,应先运行WINNT_DRV,提示成功后才可选择SETUP 开始MAPGIS 程序的安装; 对于MAPGIS6.1 及MAPGIS6.5,则无关键字和安装选择,但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组件。 从上述组件中选择实际运用中需要的选项,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安装。

ARCgis心得

《ArcGIS》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测绘 班组二组 学号2016021313 姓名吴修燕 实习日期2018/1/2-2018/1/12 指导教师程亚慧

测量实习总结 一、项目名称、任务来源 1、项目名称:山东省潍坊市的地理国情监测 2、任务来源:本学期的《ArcGIS》课程根据测绘行业的新兴技术,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2016年5月,山东省政府确定“十三五”期间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任务区位置与范围 1、任务区位置:潍城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经纬度为(119.1°E,36.72°N)位于山东半岛中部,1984年地改市时,由小潍坊市改设为潍城区。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为界,进行了区划调整,河东为奎文区,河西为潍城区。 2、范围:辖6个街道、2个管理区、1个省级开发区,83个社区、169个村庄、41.5万人常住人口,总面积为272平方公里。 三、已有资料分析 1、利用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作为影像数据源,在ArcGIS的平台下完成潍坊市部分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采集。 图像: 2、有潍坊市和沛县国情分析数据库作为参考。 四、课程设计技术与规范

1、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全部采用面要素模型进行描述。 2、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用点、线、面要素模型进行。 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两类数据。其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存储在LCA 层中,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根据要素类型存储在数据库下。 4、地理国情要素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是:以正射影像为基础,然后建立数据库、数据集、图层,直接沿用相应地理国情要素的位置信息,并提取相关属性,从而形成满足要求的地理国情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A.50年代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 3、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 A.主机 B.绘图机 C.扫描仪 D.显示器 4、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是: A.绘图仪 B.打印机 C.图形显示终端 D.图形数字化仪5、以下不属于GIS专业软件的是: A.MapInfo B.GeoStar C.MapGIS D.PCI 6、下列有关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是数据的表达,数据是信息的内涵 B、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C、数据不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D、地图符号不是数据 7、GI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 B、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分析程序 C、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绘图机

D、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和用户 8、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 A.信息具有传输性 B.信息具有共享性 C.信息具有适用性 D.信息具有主观性 9、GIS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是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0、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 A.地理空间位置相联系 B.非空间属性相联系 C.地理事物的质量特征相联系 D.地理事物的类别相联系 1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 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 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 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 12、“3S”技术指的是: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13、从历史发展看,GIS脱胎于: A.地图学 B.地理学 C.计算机科学 D.测量学 14、下列有关GIS的叙述错误的是: A、GIS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 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 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 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总结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总结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2012年12月

为期3周的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结束了,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很熟练的完成相关数据和文件的修改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学这门课程是上学期学的,里面很多的相关知识都不太清楚了,当老师布置实习工作的时候,都不知道从何下手。有一名话叫做:不经过风雨,怎么见彩虹?我想改一下:不真正进入社会,怎能了解社会呢? 在这次实习中,给我收获最大的是我觉得很多工作需要我去摸索和探讨,要不怕吃苦,勇于激流勇进,有的工作虽然单挑又重复,但这是磨练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我告诫自己要认真完成,对每项工作都要他看成是公司对自己的一次考核,做到每一件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一定要争取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战斗”,只要希望还在,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在此次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南昌红谷滩,并参加了两次实习培训,从实际到理论,加深了我们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解,和对于与社会接轨的深刻感受。 作为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课本的知识的理解,理论的优势是我们的特色,但是怎样将理论结合实际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如果说参观实习和培训是给的我们直观的视觉冲突和心理震撼,那么本专业的一位研究生给我们将的土地利用规划操作则是对本专业的进一步诠释。通过经验丰富的师兄的现场演示我们了解了多个行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和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实习的作图与修改文本的流程。现实中简单的规划一旦设计成整体的实施过程是复杂而艰难的。鉴于中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不是很成熟,各方的支持还不够完备,这使得中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还是受着局限。 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第一、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做平衡表,因为经验的不足,有的数据一时间不能平衡,因此用了很多的时间才慢慢的摸索出方法,同时也问了很多有经验的人的方法,逐步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修改土地利用规划文本,文本必须按照平衡表和土地利用规划规范来进行修改,前后必须保持一直。 第三、土地利用规划图的制作,本次实习主要采用的是MapGis操作软件,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规范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对MapGis也不是很熟悉,后来通过师兄的现场示范,大家才开始有了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汇总

GIS试题 中国科学院 1995年博士入学试题 一、简述题(40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2.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及其特征。 4.空间数据库主要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应用。 2.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 3.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 (GIS与RS的相互关系 GIS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 1996年博士生(GIS)入学试题 一、简述题(40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 3.地理信息数据结构的类型 4.空间拓扑叠加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 1.综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 2.试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网络的关系及其综合应用。3.结合你的经验,谈GIS应用前景 1997年GIS 一、名词解释 拓扑关系 缓冲分析 关系数据模型 空间叠加 二、简答题 1、GIS的主要功能(略) 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 三、问答题(选2) 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 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 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

1998-1999 GIS概论 GIS概论 一、简答: 1. 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99) 2. 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99) 3.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99) 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99) 5.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关系剖析。(99) 6. 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98) 二、问答(任选二) 1. 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99) 2.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方式比较。(99) 3. 结合你的专业,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99 ) 4. GIS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98) 5. RS 与GIS 结合。(98) 1999 一、名词解释 数字地图、地理编码、拓扑叠加 二、问答 1、OpenGIS的特点 2、GIS的基本功能 3、空间坐标的转换方式和方法 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空间拓扑关系 2.地址匹配 3.元数据 4.栅格数据结构 5.空间数据精度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6.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7.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 8.叠加分析 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2.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 3.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 一、名词解释

arcgis课程设计

《GIS软件应用》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地信111班 学生姓名:windfly 学号: 2 5 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5日

目录 《GIS软件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2) 1、课程设计目的 (2)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2) 3、课程设计要求 (3) 4、注意事项 (3) 一、拓扑处理和网络分析 (4) 课程设计任务: (4) 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4) 实验步骤 (4) (一)拓扑处理检查与改正 (4) (二)符号化与标注 (9) (三)专题图制作 (13) (四).新建网络数据集 (14) (五)最优路径分析 (15) (六)服务区域分析 (17) (七)最近服务设施查找 (18) (八)进行距离成本分析 (19) 二、矢量化和三维建模 (21) 课程设计任务: (21) 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21) 实验步骤 (21) (一)栅格数据矢量化 (21) (二)创建三维景观模型 (23) (三)飞行动画制作 (26) 三、空间查询与分析 (28) 课程设计任务: (28) 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29) 实验步骤 (29) (一)坐标系统设置与海拔以下区域提取 (29) (二)缓冲区分析 (32) (三)缓冲区合并、求交与选择 (33) 四、水分分析 (36) 课程设计任务: (36) 课程设计解决方案 (36) 实验步骤(整体) (37) 课程设计总结 (49) 知识体系整理 (50) 问题解决办法 (50) 感悟 (52)

《GIS软件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1、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GIS专业的技术实践课。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有: (1)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 (2)掌握ArcMap显示和编辑空间数据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3)掌握ArcMap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方法; (4)掌握ArcCatalog定位、浏览和管理空间数据的功能; (5)掌握ArcCatalog数据创建和组织的方法; (6)培养使用ArcGIS Desktop软件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现有赣州市主要道路、河流、学校、医院、酒店、绿地等图层数据(见同目录文件夹内“赣州市地图”),请完成: ①建立拓扑关系,修改拓扑错误; ②将各图层数据进行符号化,在地图上标注道路、河流和学校图层; ③添加图例、比例尺、图名,实现地图的版面设计,生成一幅赣州市城区交通图; ④利用ArcCatalog建立城市道路网络; ⑤在ArcMap中进行网络分析(包括最优路径分析、服务区分析、配送路径(以百户超市为例)等)。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2)现有江西理工大学地形图(栅格数据,见Data文件夹内“江西理工大学校本部图”),请将栅格数据进行矢量化,矢量化时要分多个图层(如:道路、学生宿舍、教师宿舍、教学楼、办公楼、体育场、绿地、池塘等),然后利用矢量数据在ArcScene中建立江西理工大学校本部三维景观模型,设定一飞行路径进行飞行,保存飞行动画数据。 (3)利用ArcGIS的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完成下面的工厂选址项目(数据见Data文件夹内Project文件夹)。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 、单项选择(每小题 2分,共20分) 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2?以下不属于 GIS 输出设备的为(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 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 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 的栅格矩阵时,第 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 MORTON 码与四进制MORTON 码值分别为:() A. 57, 302 B. 50, 302 C. 57, 321 D. 50, 321 8、 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 数据为: () A ?属性数据 B ?拓扑数据 C ?几何数据 D ?统计数据 9、 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10、 GIS 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11、 数据处理是 GIS 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 括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 ) A.数据重构 B.数据变换 C.结构转换 D.数据抽取 12、 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 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 500KM 2 。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 ) A.缓冲区分析、in tersect 叠加分析、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查询; B. 缓冲区分析、identify 叠加分析、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 20世纪()年代: A.绘图仪 B.数字化仪 C.打印机 D.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A ? 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 维特征. A ?拓扑邻接 B ?拓扑关联 C ?拓扑包含 拓扑相交 A ?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 ?扫描数字化法 D .人工读取坐标法 A ?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B ?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 ?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 .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 8*8

MAPGIS图形编辑常用技巧

几个MAPGIS 图形编辑技巧 Mapgis图形编辑技巧 造线或矢量化时常用功能键 F5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F6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F7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F8键(加点):用来控制在输入线或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造线或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F11键(改向):用来控制在造线或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的操作。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F12键(抓线上点):在输入或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或线上点或靠近线。 Shift键(抓线上最近点):在输入或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按住Shift键用鼠标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上最近点。 Ctrl键(封闭线):在输入或矢量化一条封闭线结束时,按住Ctrl键右击鼠标可使该线的首尾封闭。 如何进行符号库之间符号的拷贝? 第一步:进"系统设置",把系统库目录设置为源符号库所在的目录。 第二步:进入"输入编辑",选择"系统库"菜单下的拷贝符号库。 第三步:系统要求选择目的符号库。系统会弹出显示两个符号的对话框。 第四步:在对话框的左边,选择要拷贝的符号,在右边给这个符号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最好将此符号放置目的符号库的尾部。然后,选择红色的箭头,这样就实现了符号库之间的拷贝。用插入、删除的操作来实现符号库的编辑。按确定按钮后,退出操作。 几个MAPGIS 图形编辑技巧

1、数字“0”的巧用 1.1做图时经常遇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织穿插在一起。按一般的制图原则,有上下关系之分,高速公路在最上层,可压盖其它线状地物,高级道路可压盖低级道路,道路又可以压盖河流。而作业者操作时往往容易忽视先后顺序,把应该是上层的内容绘到了下层,如果删除重绘,显然比较费工,在此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 (1)单击“线编辑”菜单,点击“造平行线”命令。 (2)选择要移到上层的那条线,系统会提示你输入产生的平行线距离,你可设定为“0”,这时这条线自然移到了上层。 1.2为了美化图面,增加地图的艺术性,设置不同颜色花构边的标题和字,具体作法如下: (1) 先输入一个字,点“编辑”对话框中“汉字字体”一项,只要在选定的字体参数前加上“ - ”号,这个字就变成了空心字。 (2) 然后再点“编辑”对话框,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复制点”,在“阵列复制”对话框中行或列数任选一项,参数设置为“2”,另一项为“0”,再按系统提示将x、y 方向的距离,设置为“0”,这时在同一位置就生成了两个同样的字。 (3) 点击“修改点参数”工具条,选中其中一个字,将“注释参数”对话框中“汉字字体”前的“ - ”号去掉,注释颜色可改为另一种颜色,再点“Yes”,一个带花边的字就造成了。 2、翻转图形 在Mapgis中的其它下面整图变换中比例参数的X比例中输入法-1或Y比例中输入-1后确定。 3、在电脑里做剖面图 1)、先把MAPGIS图生成JPG格式,在PHOTOSHOP中图像—图像大小—文挡大小中输入经过变化后的宽度和高度数字(根据剖面图的比例和JPG图的比例关系得出),然后按需要裁剪,以减少图形的所占内存; 2)、裁剪后旋转使剖面线处于水平位置; 3)、在MAPGIS中插入裁剪旋转后光栅文件,新建线和点文件,以剖面线为水平的X轴,画垂直X轴的线为Y轴,以剖面线起点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剖面线起点的高程为起始Y轴刻度,在X和Y轴上标上相对应比例尺的刻度。

mapgis-学习难点

利用MapGis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 1.利用MAPGIS矢量化作图。 > 1.1启动MAPGIS(方法过程见上一次实验)。 > 1.2进行输入编辑窗口。 > > (1)点击“取消”。 > (2)点击“新建工程工具”、“确定”、“点选生成不可编辑项”、“确定” > > (3)最大化地图窗口,并将空工程文件保存为“实习二”。 > > (4)装入光栅文件“80-14.tif”。 > > (5)光栅文件求反,并将屏幕放大到适当大小。 > > (6)可利用移动窗口工具拖动窗口,以查看图形的其它部分。 > > (7) 通过对查看,以达到判图识图并对图形要素进行分层的目的,对于点要素我们可以分为注示层和权属拐点层,对于线要素我们可以分为线状地物层、权属界线层和地类界三个层次。 > (8)在控制台窗口点击右键,利用快捷菜单新建两个点文件和三个线文件。 > > 最后得: > > (9)在控制台窗口可以通过拖动项目改变其位置,则我们将线文件拖到上层,点文件放在下层。 > > 1.3新建并打开图例板。 > (1)在工程窗口新建图例 > > (2)新建“注示”的图例。 > 在“图例类型”选择框中选择“点类型图例”,并在“名称”栏中输入“注示”。 > > 点击“图例参数”按钮,输入如下参数,最后点击“确定”键确认。 > > 最后点击“插入”按钮,完成“注示”图例的设置。 > > (3)新建“权属拐点”图例的过程见下列图解: > > (4) 线状地物包括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沟渠等,以农村道路为例,建立图例图解如下。> “图例类型”选“线类型图例”。 >

> “图例名称”填入“农村道路” > > 设置“图例参数” > 其它线状地物的设置同上,其参数见下图: > 铁路: > > 公路: > > 沟渠: > > (5)权属界线的定义方法同上,其参数分别为: > 村界: > > 乡界: > > 县界: > > (6)地类界线的定义方法同上,其参数为: > > (7)以上的参数定义好之后,点击“确定”按钮确认我们的操作,系统会提示我们保存图例文件。 > > (8)将工程文件与图例文件关联在一起才能使用图例板,方法是在控制台窗口的右键菜单中关联图例文件。 > (9)打开图例文件(控制台窗口的右键菜单中)。 > > 1.4光栅矢量化方法输入数据。 > (1)选中将要输入数据的层,将其设为当前可编辑。 > > (2)在图例板上选中要输入的线型。 > > (3)在工具栏上点击交互式矢量化按钮。 > > (4)mapgis的功能键定义分别为: > F4键(高程递加):这个功能是供进行高程线矢量化时,为各条线的高程属性进行赋值时使用的。在设置了高程矢量化参数后,每按一次F4键,当前高程值就递加一个增量。 > F5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 F6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 F7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 F8键(加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 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关于arcgis心得体会分享

关于arcgis心得体会分享 Arcgis学习心得 老早之前就听闻Arcgis这个软件的大名,可惜学校迟迟没有开设这个课程,之前曾经出去兼职学了点皮毛,一直都想好好学习一下这个软件,终于在这个学期,在GIS软件应用课上可以系统地学习一下Arcgis。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ArcGIS有了很深的了解和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应用,现在谈一谈我本学期学习ArcGIS的心得体会。 地理信息系统即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随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在20世纪60年的末期产生的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对任意尺度的地球表层空间的各种地理数据进行采集、组织、存储、管理、运算、统计、分析、显示、输出、描述和再现、模拟、记录与传输的技术系统、方法和科学。而ArcGIS是一个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完整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利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组件,可以将ArcGIS的功能集成到一些应用软件之中,如Word、Excel。其中服务器GIS分别有ArcSDE、ArcIMS、ArcGIS Server。而ArcSDE是ArcGIS与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GIS通道;ArcIMS是一个可伸缩的网络地图服务器软件,是网站能够提供GIS数据、交互式地图以及特定的GIS应用;ArcGIS Server是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ArcGIS Server

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中的软件对象。除了服务器GIS之外还有移动GIS即ArcPad,ArcPad是用于移动Windows设备的移动制图和GIS 技术。ArcPad为野外用户通过手持和移动设备提供数据库访问,制图,GIS和GPS的综合应用。通过ArcPad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野外数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ARCGIS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 三种数据组织方式。Geodatabase是ARCGIS数据模型发展的第三代产物,它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够表示要素的自然行为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专题地图和空间表达中组织GIS数据的核心地理信息模型,是一套获取和管理GIS数据的全面的应用逻辑和工具。它是根据对象包括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 ArcGIS三剑客——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 ArcMap:创建地图、在地图上加载数据、并实现可视化表达,制图成图。基于该平台进行各种空间分析,提取隐含的地理信息。 ArcCatalog:空间数据的资源管理器,组织和维护空间地理数据。 ArcToolbox: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与转换的工具箱。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集(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数据:就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得可以被鉴别得符号,就是一种未经加工得原始资料。 2.信息:就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得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得知识,就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得意义,它不随载体物理形式得改变而改变。 3.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得。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一门学科,就是描述、存储、分析与输出空间信息得理论与方法得一门新兴得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一个技术系统,就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得与动态得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与地理决策服务得计算机技术系统。 第二章 4.对象模型:也称为要素模型,将研究得整个地理空间瞧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与空间实体作为独立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5.场模型:也称域模型,就是把地理现象作为连续变量或体来瞧待,如大气污染度、地表温度、土壤湿度与地形地貌等。 第四章 6.数据处理:就就是对采集得各种数据,按照不同得方式方法对数据形式进行编辑运算,清除数据冗余,弥补数据缺失,形成符合用户要求得数据文件格式。7.空间内插:就是一种通过已知点数据推求同一区域其她未知点数据得计算方法。 8.空间外推:则就是通过已知区域数据,推求其她区域数据得方法。 9.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得描述性数据信息,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与其她有关特征得背景信息。其目得就是促进数据集得高效利用,并为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服务。 第五章 10.数据库:就是以一定得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得互相有关联得数据集合。11.数据模型:就就是表达实体与实体之间得联系方式,数据库中得数据结构、操作集合与完整性规则集合组成数据库得数据模型。 第六章 12.空间数据得查询: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出所有满足属性条件与空间约束条件得地理对象。 13.缓冲区分析:就是GIS得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就是指在点、线、面实体得周围,自动建立得一定宽度得多边形。 14.叠置分析:就是将有关主题层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新数据层面得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得属性。叠置分析不仅包含空间关系得比较,还包括属性关系得比较。 综合 15.DEM得概念:就是用数值矩阵对地表起伏变化得一种连续表示方法,它就是地表单元得高程集合,就是国家空间地理信息得重要组成部分。 16.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化得形式对地球表层及其空间甚至于地表以下某些特征得一种抽象描述得模型,就是地球诸要素信息得数字集合。 17.空间信息可视化:就是指运用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技术,将地学信息输入、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得数据及结果采用图形符号、图形、图

MAPGIS实习心得(小组)

一、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七至十八周,实习地点学校机房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工程图例板制作、使用和编辑方法。 2.掌握点、线、区输入方法和相应参数的设置 3.掌握线的交互式矢量化方法。 4.掌握点、线的常用编辑方法。 5.掌握MAPGIS中拓扑造区的基本流程及操作。 6.掌握注释赋属性功能。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实习准备,熟悉基本操作 1、安装及打开MAPGIS软件:根据提示安装软件。安装软件后, 打开“DogServer67.exe”,再打开MAPGIS软件。 2、设置:单击MAPGIS主菜单中的“设置”按钮。将工作目录设置 为“D:\学生\201220280103”,矢量字库目录设置为“D:\学生\试题\CLIB”,系统库目录设置为“D:\学生\试题\江西二调Slib_2008”。 3.创建文件 (1)执行如下命令: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新建工程?确定?不生成可编辑项?确定。

(2)在输入编辑子系统界面在右侧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新建一个文件“地质界线.WL”、并且修改其属性结构(需注意,编辑完最后一项时需按下“ENTER”键转到下一行再保存)。 (3)工程图例板制作 1)在输入编辑子系统界面在右侧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单击新建工程图例编辑?编辑分类。 2)新建一个线类型图例(名称“地质界线”,分类码为“1”,编码为“1”,图形参数如图b所示)。 (b)(c) 4)点击“确定”按钮,保存工程图例文件为“工程文件.cln”。2、空间数据输入与编辑 1.打开“工程文件MPJ”,在输入编辑子系统界面在右侧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添加项目“地质界线.WL”、并使之处于编辑状态同时

GIS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gis实习总结 gis实习总结 姓名:朱虹学号:110313356 通过gis的实习,熟悉了arcview的常用控件的添加和使用。 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由很多模块、产品、组成。arcgis 是主要组成部分,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桌面式交互操作。可提供地理数据显示、制图、管理、分析、创建和编辑的 gis 桌面软件。用它可以创建许多不同来源数据的智能化的、动态的地图,用户可利用 arcview 带有的工具和数据立即进行 gis 分析和地图创建。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为制作广州市gdp、财政、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数据(2010年2季度)专题图。首先收集地图及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当然老师已经把数据收集好了,并且发放给我们了。将收集到的"广州市地图"进行数字化,每组要完成的图层包括行政边界、行政区所在地等。然后将gdp、财政、税收等属性数据添加到属性表中,接着制作专题图,最后整理图纸、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gis专题图的设计步骤与大家平时练习时的操作差不多,例如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首先打开或创建一个"项目(project)"→在"项目"中新建一幅专题地图的"版面设计"-layout→"专题地图"的页面设置→给专题地图添加"视图"。 经过一周的实习,在学习知识、积累操作经验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心得: 成功的实习需要学员足够正确的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坚定目标,坚持见习。就拿我来说,一开始对于gis的功能还不是很熟悉,arcviewgis软件用的不流畅,甚至还有功能不会操作。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我,教导我,所以善于观察,主动理解,不断尝试,是使自己快速独立的好办法。每个学习工作都有一个过程,而开始的过程又是最易让人放弃的。"坚持"就是每个学员走向成功的基石。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我看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若不经过实践,那学得理论知识几乎等于白费。虽然实习过程是辛苦的,但确是充实而快乐的。实习让我提前感受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心理准备,也充满了向往和自信;同时在组里需要为人处世的能力,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习让我们的同学关系更加友好。通过本次实习,我懂得就算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没有实习和工作的实际经验也很难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使我终身受益,这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篇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并且与it技术不断走向融合,所以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实习是对该专业学生四年来所学课程及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借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机会,我们参加了衡阳师范学院第二次土地调查内业组,主要是针对xx市农村土地调查。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mapgis软件的使用,如将栅格图矢量化。图形输入,图形编辑,拓扑处理及实用工具,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图型裁剪。数字高程模型(dtm分析),坡度分析,图形输出,数据接口转换等。运用mapgis软件的功能对xx市基本农田做调查。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规程的规定,农村土地调查任务有:1.土地权属调查。 2.地类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 4.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5.统计汇总。 6.文字报告编写。

地理信息系统题库及答案详解 2

地理信息系统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导论 1.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善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等操作。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4.矢量数据:是面向地物的结构,即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目标都直接赋有位置和属性信息以及目标之间的拓朴关系说明。但在空间表达方面没有直接建立位置与地物的关系。 5.栅格数据:是面向位置的结构,平面上的任何一点都直接联系到某一个或某一类地物。但对于某一具体的目标,没有直接聚集所有信息,只能通过遍历栅格矩阵逐一寻找,它也不能完整地建立地物之间的拓朴关系。 6.空间数据(或地理数据):是指地理实体或现象的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的总称。 7.TIN数据结构:表示和存储曲面要素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便于连续现象在任一点的内插计算,经常采用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称为TIN数据结构。 第三章 空间数据处理 8.数据变换:是指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到另一种数学状态的变换,包括几何纠正和地图投影转换等等,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几何配准。

9.数据重构:指数据从一种格式到另一种格式的转换,包括数据转换、格式转换、类型替换等等,以实现空间数据在结构、格式和类型上的统一,多源和异构数据的联接和融合。 10.数据提取:是指对数据进行某种条件的取舍,包括类型提取、窗口提取、空间内插等,以适应不同用户对数据的特定要求。 11.投影转换:投影转换是指当系统使用来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形数据时,需要将该投影的数据转换为所需要投影的坐标数据; 12.空间数据的内插:通过已知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数据的方法就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1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的全称,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14.空间数据库存储系统: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通常是一列相互关联的数据文件。 15.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首次引入到数据库领域中的。在关系数据模型中特别强调关系的表现形式与关系在计算机中的实现方法之间要相互独立,即独立于数据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独立于索引结构,独立于数据的存储路径等。 16.关系:关系数据模型是一种数学化的模型,他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中的元素,这种表就称为关系。关系的集合构成关系模型。关系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17.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信息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第五章 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