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上海)数学八年级下册 22.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达标练习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上海)数学八年级下册 22.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达标练习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上海)数学八年级下册 22.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达标练习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上海)数学八年级下册 22.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达标练习

22.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矩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2.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为1cm和3cm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 )

A.3cm2B.4cm2C.12cm2D.4cm2或12cm2

3.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比为3:4,那么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

A.6cm,8cm B.3cm,4cm C.12cm,16cm D.24cm,32cm

4.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E.若∠ADC=

130°,则∠AOE的大小为

A.75°B.65°C.55°D.50°

5.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

S2的值为( )

A.16B.17C.18D.19

6.如图,四边形ABCD中,AD=DC,∠ADC=∠ABC=90°,DE⊥AB,若四边形ABCD面积为

16,则DE的长为( )

A.3B.2C.4D.8

二、填空题

7.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AD=2AB,若沿过点D的折痕DE将A角翻折,使点

A落在BC上的A1处,则∠EA1B=°.

8.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

E,F,连接CE,则CE的长为.

9.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E是AB中点,且DE⊥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cm2.

10.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

面积是.

11.如图,三个边长均为2的正方形重叠在一起,O1,O2是其中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则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

12.如图,平面内4条直线l1,l2,l3,l4是一组平行线,相邻2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是1个单位

长度,正方形ABCD的4个顶点A,B,C,D都在这些平行线上,其中点A,C分别在直线l1和l4上,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单位.

三、解答题

13.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

延长线于F,连接CF.

(1) 线段AF与CD相等吗?为什么?

(2) 如果AB=AC,试猜测四边形ADCF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过点O作直线EF⊥BD,分别交AD、BC

于点E和点F,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A、因为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本选项错误;

B、因为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所以本选项错误;

C、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所以本选项错误;

D、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所以本选项正确.

故选D.

2. 【答案】D

3. 【答案】C

4. 【答案】B

【解析】菱形的邻角互补,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ADC=130°,

∴∠DAB=50°,

∴∠OAE=25°,

∵OE⊥AB,

∴∠AOE=65°.

5. 【答案】B

6. 【答案】C

【解析】过点D作BC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F.

∵∠ADC=∠ABC=90°,

∴∠A+∠BCD=180°,

∵∠FCD+∠BCD=180°,

∴∠A=∠FCD,

又∠AED=∠F=90°,AD=DC,

∴△ADE≌△CDF,

∴DE=DF,

S

四边形ABCD =S

四边形DEBF

=16,

∴DE=4.

故选:C.

二、填空题

7. 【答案】60

【解析】由折叠的性质知,A1D=AD=2CD,

∴sin∠CA1D=CD:A1D=1:2,

∴∠CA1D=30°,

∴∠EA1B=180°?∠EA1D?∠CA1D=180°?90°?30°=60°.

8. 【答案】13

6

【解析】EF垂直且平分AC,故AE=EC,AO=OC.

所以△AOE≌△COE.

设CE为x.

则DE=AD?x,CD=AB=2.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3?x)2+22,

解得CE=13

6

9. 【答案】2√3

【解析】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E是AB中点,且DE⊥AB,在Rt△AD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DE=√3,先求得△ADB的面积为√3,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ADB的面积的2倍.

10. 【答案】5cm,5√3cm;25√3cm2

11. 【答案】2

【解析】连接O1B,O1C,如图,

∵∠BO1F+∠FO1C=90°,∠FO1C+∠CO1G=90°,

∴∠BO1F=∠CO1G,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O1BF=∠O1CG=45°,BO1=CO1,

在△O1BF和△O1CG中,

{∠FO1B=∠CO1G, BO1=CO1,

∠FBO1=∠GCO1,

∴△O1BF≌△O1CG(ASA),

∴O1,O2两个正方形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

4S

正方形

同理另外两个正方形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也是1

4S

正方形

∴S

阴影部分=1

2

S

正方形

=2.

12. 【答案】5或9

【解析】AB与平行线垂直时,面积为9;

此时AB=√5,面积为5.

三、解答题

13. 【答案】

(1) ∵E是AD的中点,

∴AE=DE,

∵AF∥BC,

∴∠EBD=∠EFA,∠EDB=∠EAF,

∴△AEF≌△DEB,

∴AF=BD,

∵BD=CD,

∴AF=CD.

(2) 四边形ADCF为矩形.

∵AF∥CD,AF=CD,

∴四边形ADCF为平行四边形,

∵AB=AC,D是BC的中点,

∴∠ADC=90°,

∴四边形ADCF为矩形.

14. 【答案】同解析

【解析】【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AD∥BC,OB=OD,易证得△OED≌△OFB,可得DE=BF,即可证得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又由EF⊥BD,即可证得平行四边形BEDF是菱形.

【解析】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OB=OD,

∵∠EDO=∠FBO,∠OED=∠OFB,

∴△OED≌△OFB(AAS),

∴DE=BF,

又∵ED∥B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EF⊥BD,

∴?BEDF是菱形.

(完整word版)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第一节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6.1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概念: 式子a(a 0)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被开方数只能是正数或0。 2.二次根式的性质 2 a(a 0) ① a a ;a(a 0) ②( a)2 a(a 0) ③ab a b(a 0,b 0) ; ④ a a (a 0,b 0) bb 16.2 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二次根式 1. 被开方数所含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2.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 1. 二次根式的加减: 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三次根式分别合并. 2. 二次根式的乘法:等于各个因式的被开方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 即a b ab(a 0,b 0). 3. 二次根式的和相乘,可参照多项式的乘法进行. 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那么这两个三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4. 二次根式相除,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把分母的根号化去( 或分子、分母约分) .把分母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 a c + b c =(a+b) c (c 0) a b ab(a 0,b 0). aa ) b b(a 0,b>0 ( a)n a n( a 0) 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

△=b 2 4ac ≥0 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2 1.一元二次方程 ax bx c 0(a 0) :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17.4 2.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 如果 b 2 4ac ≥ 0,那么先用公式法求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再写出分解式 2 如果 b 2 4ac < 0,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那此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因式 3. 实际问题:设,列,解,答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18.1.函数的概念 1.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 做常量 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设为 x 和 y ,如果在变量 x 的允许取之范围内,变量 y 随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 y 叫做变量 x 的函数, x 叫做自变量 3.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是自称为函数解析式 y f (x) 4.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之的范围, 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如果变量 y 是自变量 x 的函数, 那么对于 x 在定义域内去顶的一个值 a ,变量 y 的对应值叫做当 x=a 时的函数值 18.2 正比例函数 1. 如果两个变量每一组对应值的比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 那么就说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 2.正比例函数 :解析式形如 y=kx ( k 是不等于零的常数)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气质常数 k 叫做比例系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 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只含有一个未 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般形式 y=ax2+bx+c (a ≠ 0),称为 次项系数; 2. 系数; bx 叫做一次项, b 是一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法 1.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 解法: 2.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 的整式方程叫 做 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c 叫做常数项 元二次方程 ax 叫做二次项 ,a 是二次 项 开平方法, 配方法、求根公式法 分解因式法 2 b b 2 4ac 3.求根公式 x : x 1 b b 2 4ac 2a x 2 b b 2 4ac 2a 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 般来说,如果二次三项式 ax 2 bx c 0) 过因 式分解 2 ax bx c = a(x x 1)(x x 2) ; x 1、 x 2 是一元二 次方程 2 ax bx 0(a 0) 的根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二次根式,不能与合并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9九上·东阳期末) 为了解某班学生一周的体育锻炼的时间,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该班50名学生进行了统计如表:则这组数据中锻炼时间的众数是() 锻炼的时间(小时)78910 学生人数(人)816188 A . 16人 B . 8小时 C . 9小时 D . 18人 4. (2分) (2017九下·沂源开学考) 某校调查了20名男生某一周参加篮球运动的次数,调查结果如表所示,那么这20名男生该周参加篮球运动次数的平均数是() 次数2345 人数22106 A . 3次 B . 3.5次 C . 4次 D . 4.5次

5. (2分)(2016·毕节)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 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 . 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6. (2分) (2016八上·无锡期末) 父亲节,学校“文苑”专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表示离的时间,那么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 A . B . C . D . 7. (2分) (2017八下·容县期末)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是30°,那么下列各比值中,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比的是() A . 1∶2∶3 B . 2∶3∶4

【三套打包】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模拟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分 1.(4分)下列式子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2.(4分)如图,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为x,则x的值为() A.B.﹣C.2D.﹣2 3.(4分)如图△ABC中,AB=6,AC=5,BC=8,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DE 的长为() A.3B.2.5C.4D.5 4.(4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2 C.﹣=D.=2﹣ 5.(4分)在下列各组数中①1,2,3;②5,12,13;③6,7,9;④,,;可作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有() A.4组B.3组C.2组D.1组 6.(4分)当x=+1时,式子x2﹣2x+2的值为() A.B.5C.4D.3 7.(4分)如图,在Rt△ABC中∠C=90°,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C沿AD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则CD长为()

A.3B.4C.5D.6 8.(4分)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E为边AD上任意一点,则△BCE 的面积为() A.8B.12C.24D.无法确定9.(4分)如图为某城市部分街道示意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G在对角线BD上,GE⊥CD,GF⊥BC,小敏行走的路线为B﹣A﹣G﹣E,小聪行走的路线为A﹣D﹣E﹣F,若小敏行走的路程为3100m,则小聪行走的路程为() A.大于3100 m B.3100 m C.小于3100 m D.无法确定10.(4分)如图Rt△ABC,∠C=90°,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图中阴影部分在数学史上称为“希波克拉底月牙”;当AC=3,BC=4时,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6B.6πC.10πD.12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一节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被开方数只能是正数或0。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①???≤-≥==) 0()0(2a a a a a a ; ②)0()(2≥=a a a ③)0,0(≥≥?=b a b a ab ; ④ )0,0(>≥=b a b a b a ; 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二次根式 1. 被开方数所含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2.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三次根式分别合并. 2.二次根式的乘法:等于各个因式的被开方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 即 ).0,0(≥≥=?b a ab b a 3.二次根式的和相乘,可参照多项式的乘法进行. 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那么这两个三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4.二次根式相除,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把分母的根号化去(或分子、分母约分).把分母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 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 =(a+b) ≥0) ).0,0(≥≥=?b a ab b a =a ≥0,b>0) n =≥0)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形式y=ax 2+bx+c (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ax 叫做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1.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开平方法,分解因式法 2.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 3.求根公式2b x a -±=:1222b b x x a a ---= , = ; △=2 4b ac -≥0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一般来说,如果二次三项式2ax bx c ++(0a ≠)通过因式分解得2ax bx c ++=12()()a x x x x --;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 2.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 如果2 4b ac -≥0,那么先用公式法求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再写出分解式 如果24b ac -<0,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那此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因式 3. 实际问题:设,列,解,答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函数的概念 1.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设为x 和y ,如果在变量x 的允许取之范围内,变量y 随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 叫做变量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 % 3.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是自称为函数解析式()y f x = 4.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之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变量y 是自变量x 的函数,

上海市宝山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上海市宝山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如果一次函数y=kx+不经过第三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A.k<0B.k>0C.k≤0D.k≥0 2.下列关于向量的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B.﹣=C.﹣=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买一张彩票中大奖”是随机事件 B.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C.“穿十条马路连遇十次红灯”是不可能事件 D.“太阳东升西落”是必然事件 4.在一个四边形的所有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5.已知甲车行驶30千米与乙车行驶4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并且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驶15千米.若设甲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B.=C.=D.= 6.如图,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得到AB′C′D′,如果AB=1,点C与C′的距离为() A.B.﹣C.1D.﹣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如果点A(1,n)在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上,那么n=. 8.直线y=x﹣与y轴的交点是.

9.方程x5=81的解是. 10.关于x的方程ax﹣2x﹣5=0(a≠2)的解是. 11.用换元法解方程﹣+3=0时,如果设=y,那么将原方程变形后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12.方程+=3的解是. 13.如果在五张完全相同的纸片背后分别写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打乱后随机抽取其中一张,那么抽取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等于. 14.如果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两个邻角的大小是5:4,那么其中较小的角等于.1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个外角都是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度.16.如图,在?ABCD中,AD=8,点E、F分别是BD、CD的中点,则EF=. 1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3:2,∠DAB=60°,E在AB上,如果AE:EB=1:2,F是BC的中点,过D分别作DP⊥AF于P,DQ⊥CE于Q,那么DP:DC 等于. 18.如图,点E、F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BC和CD上,如果△ABE、△ECF、△FDA的面积分别刚好为6、2、5,那么矩形ABCD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其中第19至22题每题10分,第23至24题每题12分,第25题14分,满分78分)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2 正 数和负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 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 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 零的绝对值是零。 4、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 值减去较小的 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 交换律:a+b=b+a 2、 结合律:(a+b )+ c=a+(b+c)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a -b=a+(-b) 5.4有理数的乘除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3、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 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 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 绝对值

上海市徐汇区-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徐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选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方程中,不是分式方程的是() A.B. C.D. 2.函数y=﹣2x+3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三、四象限 3.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B.C.D. 4.小杰两手中仅有一只手中有硬币,他让小敏猜哪只手中有硬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猜中的概率与重放后第二次猜中的概率不一样 B.第一次猜不中后,小杰重放后再猜1次肯定能猜中 C.第一次猜中后,小杰重放后再猜1次肯定猜不中 ` D.每次猜中的概率都是 5.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AC⊥BC,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C=2CD B.DB⊥AD C.∠ABC=60°D.∠DAC=∠CAB 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且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矩形 B.有一组对角是直角且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有两个内角是直角且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矩形 # D.有两个内角是直角且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满分24分) 7.一次函数y=﹣3x﹣5的图象在y轴上的截距为. 8.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2,2),并且与直线y=2x+1平行,那么b=. 9.如果一次函数y=(m﹣2)x+m的函数值y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10.关于x的方程a2x+x=1的解是. 11.方程的解为. 【 12.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那么当y<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13.2名男生和2名女生抓阄分派2张电影票,恰好2名女生得到电影票的概率是. 14.如果一个八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那么它的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度. 15.在?ABCD中,如果∠A+∠C=140°,那么∠B=度. 16.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已知DE=6cm,则BC=cm. 17.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如果AD=4,BC=10,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 18.如图,在△ABC中,AB=AC,点M、N分别在边AB、AC上,且MN⊥AC.将四边形BCNM沿直线MN翻折,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B′、C′,如果四边形ABB′C′是平行四边形,那么∠BAC=度.

上海市静安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静安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填涂】 1.当a<0时,|a﹣1|等于() A.a+1 B.﹣a﹣1 C.a﹣1 D.1﹣a 2.下列方程中,是无理方程的为() A.B.C.D. 3.某市出租车计费办法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租车起步价是10元 B.在3千米内只收起步价 C.超过3千米部分(x>3)每千米收3元 D.超过3千米时(x>3)所需费用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2x+4 4.下列关于向量的运算,正确的是() A.B.C.D. 5.有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1个白球、1个绿球,这些球只是颜色不同.下列事件中属于确定事件的是() A.从袋子中摸出1个球,球的颜色是红色 B.从袋子中摸出2个球,它们的颜色相同 C.从袋子中摸出3个球,有颜色相同的球 D.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有颜色相同的球 6.已知四边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AC与BD相交于点O,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是() A.AC=BD=BC B.AB=AD=CD C.OB=OC,AB=CD D.OB=OC,OA=O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满分36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7.如果一次函数y=(k﹣2)x+1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那么常数k的取值范围是.8.方程x3+1=0的根是. 9.方程的根是.

10.用换元法解方程组时,如果设,,那么原方程组可化为关 于u、v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11.已知函数,那么=. 12.从2、3、4这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在组成的所有两位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这个数是素数的概率是. 13.如果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那么n=. 14.如果菱形的边长为5,相邻两内角之比为1:2,那么该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为.15.在Rt△ABC中,∠C=90°,AC=6,BC=8,点D、E分别是AC、AB边的中点,那么△CDE的周长为. 1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DC上,AE平分∠DAC,EF⊥AC,点F为垂足,那么FC=. 17.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点A(a,b),B(c,d),那么ac﹣ad﹣bc+bd的值为.18.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BCD=60°,CD=5.将梯形ABCD 绕点A旋转后得到梯形AB1C1D1,其中B、C、D的对应点分别是B1、C1、D1,当点B1 落在边CD上时,点D1恰好落在CD的延长线上,那么DD1的长为. 附加题(本题最高得3分,当整卷总分不满120分时,计入总分,整卷总分不超过120分)19.如果关于x的方程m2x2﹣(m﹣2)x+1=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那么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满分66分)[将下列各题的解答过程,做在答题纸上] 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 21.解方程:. 22.解方程组:. 2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2AD,过点A作AE∥DC交BC于点E.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8八下·禄劝期末) 下列二次根式化简后,能与合并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9八下·武昌月考)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9八下·马鞍山期末)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边AC落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1,点C表示的数是3,负半轴上有一点B?,且AB?=AB,点B?所表示的数是() A . ﹣2 B . ﹣2 C . 2 ﹣1 D . 1﹣2 4. (2分) (2019九上·西安月考) 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CE⊥BD,垂足为点E,CE=5,且EO=2DE,则ED的长为()

A . B . 2 C . 2 D . 5. (2分)如图,杨伯家小院子的四棵小树E,F,G,H刚好在其梯形院子ABCD各边的中点上,若在四边形EFGH 种上小草,则这块草地的形状是() A . 平行四边形 B . 矩形 C . 正方形 D . 菱形 6. (2分) (2020九下·郑州月考) 如图,Rt△ABC中,∠C=90°,∠B=30°,AC= .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A为圆心,以小于A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E、D;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 DE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连接AP交BC于点F.那么BF的长为() A . B . 3 C . 2 D . 7. (2分)(2018·德州) 如图,函数和 ( 是常数,且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象可能是()

(完整版)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有理数 5.1 有理数的意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 有理数 有 理 数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2 正数和负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 数,零 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 有理数的加减 有理数 加法法则 :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 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 加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 a+b=b+a 2、结合律:( a+b ) + c=a+(b+c) 有理数的 减法法则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a-b=a+(-b) 5.4 有理数的乘除 两数 相乘的符号法则 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 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 相反数 ,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 绝对值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3、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5.5 有理数的乘方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法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a n看做是a的n次方结果时,读作a的n次幂。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统计运算从左到右;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 3、把一个数写成a*10 n(其中1≤a<10,n 是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2017-2018学年新课标最新上海市静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精品试卷

2017-2018学年上海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填涂】1.当a<0时,|a﹣1|等于() A.a+1 B.﹣a﹣1 C.a﹣1 D.1﹣a 2.下列方程中,是无理方程的为() A.B.C.D. 3.某市出租车计费办法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租车起步价是10元 B.在3千米内只收起步价 C.超过3千米部分(x>3)每千米收3元 D.超过3千米时(x>3)所需费用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2x+4 4.下列关于向量的运算,正确的是() A.B.C. D. 5.有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1个白球、1个绿球,这些球只是颜色不同.下列事件中属于确定事件的是() A.从袋子中摸出1个球,球的颜色是红色 B.从袋子中摸出2个球,它们的颜色相同 C.从袋子中摸出3个球,有颜色相同的球 D.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有颜色相同的球 6.已知四边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AC与BD相交于点O,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的是() A.AC=BD=BC B.AB=AD=CD C.OB=OC,AB=CD D.OB=OC,OA=O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满分36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7.如果一次函数y=(k﹣2)x+1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那么常数k的取值范围是. 8.方程x3+1=0的根是. 9.方程的根是.

10.用换元法解方程组时,如果设,,那么原方程组可化为关于u、v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11.已知函数,那么= . 12.从2、3、4这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在组成的所有两位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这个数是素数的概率是. 13.如果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那么n= . 14.如果菱形的边长为5,相邻两内角之比为1:2,那么该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15.在Rt△ABC中,∠C=90°,AC=6,BC=8,点D、E分别是AC、AB边的中点,那么△CDE的周长为. 1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DC上,AE平分∠DAC,EF⊥AC,点F为垂足,那么FC= . 17.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点A(a,b),B(c,d),那么ac﹣ad﹣bc+bd的值为. 18.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BCD=60°,CD=5.将梯形ABCD绕点A旋转后得到梯形AB1C1D1,其中B、C、D的对应点分别是B1、C1、D1,当点B1落在边CD上时,点D1恰好落在CD的延长线上,那么DD1的长为. 附加题(本题最高得3分,当整卷总分不满120分时,计入总分,整卷总分不超过120分) 19.如果关于x的方程m2x2﹣(m﹣2)x+1=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那么m=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满分66分)[将下列各题的解答过程,做在答题纸上] 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

上海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上海沪教版小学五年级 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第一单元测试 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直接写得数。(12分) 3.99+0.11= 1-0.092=0.37×0.3=50×0.05=0.39÷1.3= 2.4×0.5= 10÷2.5=3×0.15=12÷2.5= 4.2-0.42= 6.3+0.37=4÷0.8= 二、解方程。(12分) 9x÷2=54 5.2+3x=7x 5x-2.4×3=13.8 3(25-x)÷2=12 三、递等式计算。(12分) 9.6+0.4×(2-1.85)(3.7×8.9-3.7×0.9)×0.25 4.7×6.8+47×0.320.25×(4-0.8)×1.25 四、填空。(12分) 1.根据102×3.4=346.8填空: 1.02×3.4=()()×0.34=3.468 ()×3.4=0.3468 1020×()=34.68 99 2.在1.57、2、2014、0、99/100、999.01这些数中是自然数的有()。 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2,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4.王阿姨加工小熊玩具,5小时加工了20个,那么王阿姨平均加工一个小熊玩具需要()小时,1小时能加工这种小熊玩具()个。 5.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米,此边上的高是6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精确到百分位是()。 7.某食品加工厂制作蛋糕时,规定每300克面粉需要加进5只鸡蛋,现在有面粉4.86千克,已加进58只鸡蛋,还需要加进()只鸡蛋才能符合规定的鸡蛋成分。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其中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选择。(4分)

(完整word版)上海初二(下)数学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查 初二数学试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1.直线y =2x -1平行于直线y = k x -3,则k =_________. 2.若一次函数y =(1-m )x +2,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 是 . 3.在直角坐标系内,直线y=-x+2在x 轴上方的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4.方程x 3-x = 0的解为 . 5.方程x x =+32的解为 . 6.“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是一个 事件(填“确定”或“随机”). 7.右图是一个被等分成6个扇形可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转盘, 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是 . 8.从1,2,3,4四个数中任意取出2个数做加法,其和为偶数的 概率是_________. 9.甲乙两人加工同一种玩具,甲加工90个玩具所用的时间与乙加工120个玩具所用的时间相等.已知甲乙两人每天共加工35个玩具.若设甲每天加工x 个玩具,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1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_ _度. 11.在□ABCD 中,若110A =o ∠,则∠B = 度. 12.在矩形ABCD 中,12AB BC ==,,则_______AC =. 13.若一梯形的中位线和高的长均为6cm ,则该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cm 2. 14.已知菱形的边长和一条对角线的长均为2cm ,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cm 2. 15.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须再添加一定的条件,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填上一组符合题目要求的条件即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2分,满分8分) 16.下列直线中,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的是 ……………………………………( ) (A) 直线y = x -1 ; (B) 直线y = -x +1; (C) 直线y =x +1; (D) 直线y =-x -1 . 17.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水概率是80%”.对此信息,下面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水; (B )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水; (第7题)

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

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我们的教室 2. 掷双色片 3. 听着数、摸着数 4. 数射线 5. 两个5是10、零 6. 美丽的星座 7. 小于、等于、大于 8. 课间大休息、玩积木 9. 买冰淇淋、运动会 10. 对应与比较 第二单元 1. 小胖过生日 2. 加与减 3. 10的游戏 4. 合在一起 5. 绿地

6. 小胖下车

7.还缺几个 8.秋游 9.小胖上车 10. 加减混合 11. 数楼 12. 在书中射线上做加、减法 13. 连加、连减 第三单元 1.20以内数的排列 2.海底世界 3.数点块 4.它们与10的关系、它是几与几 5.乘火车 6.摆一摆、算一算、找规律 7.相像的题 8.加进来、减出去 9.加倍与一半 10.数砖墙 11.退位减法 12.进位加法 第四单元 物体的形状

第五单元 1. 大家来做加法表 2. 兄弟姐妹 3. 比较 4. 相邻的题 5. 巧算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 1. 游数城 2. 玩数图 3. 比一比 第二单元位置 1. 左与右 2. 在街上 3. 上、中、下、左、中、右 4. 路(前后,左右)

第三单元100以内的数及其减法 1.十个十个地数 2.百数图 3.数的表示 4.数射线上的数 5.百数表 6.数龙一一百的数列 7.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8.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 9.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二) 10.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1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12.笔算加法(进位) 1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14.笔算减法(退位) 15.郊外活动 16.连加、连减、混合加减 第四单元应用 1. 长度比较 2. 度量 3. 线段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9八下·云梦期中)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如果,则△ABC是() A . 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B . 以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 . 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 . 不是直角三角形 2. (2分) (2019八下·衡水期中) 如果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 x≠7 B . x<7 C . x>7 D . x≥7 3. (2分) (2019八下·河池期中) 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各组数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 6,7,4 B . 12,16,20 C . 7,24,25 D . 1,2, 5. (2分) (2017八下·潮阳期中) 如图,在菱形ABCD中,AC=8,BD=6,则△ABD的周长等于() A . 18

B . 16 C . 15 D . 14 6. (2分) (2019九上·珠海开学考) 如图,在菱形中,分别垂直平分,垂足分别为,则的度数是() A . 90° B . 60° C . 45° D . 30° 7. (2分)(2017·雁江模拟) 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在第一象限,AB∥x轴,AD∥y轴,且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重合.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若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则经过动点A的反比例函数y= (k≠0)中k的值的变化情况是() A . 一直增大 B . 一直减小 C . 先增大后减小 D . 先减小后增大 8. (2分) (2020八下·福州期中) 我国古代用勾、股和弦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数学家邹元治利用该图证明了勾股定理,现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9,小正方形面积为5,则每个直角三角形中勾和股的差值为()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2正数和负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意: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 c=a+(b+c)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a-b=a+(-b)

5.4有理数的乘除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3、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5.5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法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a n看做是a的n次方结果时,读作a的n次幂。 注意: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统计运算从左到右;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 3、把一个数写成a*10n(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2x+5平行,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k=﹣2,b=5B.k≠﹣2,b=5C.k=﹣2,b≠5D.k≠﹣2,b=5 3.下列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A.x3+2=0B.x2+2x+2=0 C.=x﹣1D.﹣=0 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B.﹣= C.++=D.+﹣= 5.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1)平行四边形(不包含菱形,矩形,正方形); (2)矩形;(3)正方形;(4)等腰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是() A.(1)(2)(4)B.(2)(3)(4)C.(1)(3)(4)D.(1)(2)(3)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满分24分) 7.已知一次函数y=2(x﹣2)+b的图象在y轴上的截距为5,那么b=. 8.已知一次函数y=kx+k﹣3的图象经过点(2,3),则k的值为. 9.方程x3+8=0的根是. 10.已知方程﹣=2,如果设=y,那么原方程可以变形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是. 11.方程的解是. 12.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放有大小、质地都相同四个红球和五个白球,小敏第一次从布袋中

上海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闵行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副标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1)平行四边形(不包含菱形,矩形,正 方形);(2)矩形;(3)正方形;(4)等腰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是() A. B. C. D. 2.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2x+5平行,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下列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A. B. C. D. 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5.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D、E分别为边 BC、AC上一点,将△ADE沿着直线AD翻折,点E落在点F处, 如果DF⊥BC,△AEF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E=______. 6.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放有大小、质地都相同四个红球和五个白 球,小敏第一次从布袋中摸出一个红球后放回布袋中,接看第 二次从布袋中摸球,那么小敏第二次还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______. 7.一辆汽车,新车购买价20万元,第一年使用后折旧20%,以后该车的年折旧率有 所变化,但它在第二,三年的年折旧率相同.已知在第三年年末,这辆车折旧后价值11.56万元,如果设这辆车第二、三年的年折旧率为x,那么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为______. 8.已知一次函数y=2(x-2)+b的图象在y轴上的截距为5,那么b=______. 9.在梯形ABCD中,AD∥BC,如果AD=4,BC=10,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 那么EF=______. 10.已知方程-=2,如果设=y,那么原方程可以变形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是 ______. 11.已知?ABCD的周长为40,如果AB:BC=2:3,那么AB=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2.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A(-20,5)、B(10,20)两点. 13.(1)求直线y=kx+b的表达式; 14.(2)当x取何值时,y>5. 15. 16. 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