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学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学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学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学案)中图版

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第二节世界气候类型

教学目标:

1、记住四种热带气候的名称;

2、掌握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3、初步学会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4、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5、了解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气候名称;

6、了解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气候、温带三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植被类型名称;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课时:2个课时

教学方法:列表对比法、图示法、分析法

教学用具: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热带气候的景观图、四种热带气候类型代表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图或相关的表格。

板书设计:一、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

二、亚热带地区的气候:

1、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三、温带地区的气候:

1、温带季风气候

2、温带海洋性气候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亚寒带和寒带地区的气候:

1、苔原气候

2、冰原气候

五、高山地区的气候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中的地球上的五带;说明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完成“探索活动”,看P31图B,使学生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有了一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球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那么,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

【板书】:一、热带气候类型

生:看P32图C。

师:同学们看看,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地区的气候有哪几种?

生: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师:好。同学们都已从图中看出了热带地区的四种气候。下面同学们对照地图,把课本第32页——第35页的几段看看。然后由同学们填写下面的表格。

生:边看书边对照表格在书本上划出主要知识点。

师:列表。

教学说明:每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最好由学生从地图上找出其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并与课本中的大致位置对比。也可以在表格的旁边作一个副板书。如:热带雨林气候: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分、马来半岛南部、非洲的几内亚湾和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和北美洲南部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该气候的特殊性,课本中是直接给出了其主要分布地区。但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这种气候是亚洲所特有的一种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等地区。而且教学中要强调:南北回归线的中部和西部,不包括东部地区。

因为后面的各章教学中都要涉及到相关内容。教学中不要讲的太细,先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印象。主要特点要带着学生联系补充内容中的气压带和风带简单分析。如果学生素质较好,可以利用相关的气温和降水量图(有投影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师:同学们已经很认真地填写了表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四种气候类型有什么共同点?

生:全年气温都很高。

师:很对。下面我们来做几个题目,看看同学们是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这四种气候类型。

课堂练习:P41,复习题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热带地区的四种气候类型的有关知识。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它的一些气候类型。

师:前面我们讲到的五带中是否有亚热带?亚热带是一个什么样的热量带?

生:没有。亚热带是一个过渡热量带: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带。

【板书】:二、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带

师:列表(作为重点内容讲授)

教学建议:关于这三种气候的代表性植被要求学生能区分开。

生:看书,课本P35-36的内容。

【板书】:三、温带地区的三种气候类型

师:列表。

生:课本P37——P38。

师:边讲边填。

【板书】:四、亚寒带和寒带地区的气候类型

师:列表。

【板书】:五、高山地区的气候

师:(讲述)高山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高山;高山气候的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影响气温和降水,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高山地区的气候在植被上的表现: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寒荒漠、高山积雪。

课堂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可知:按气温的变化,气候类型可以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气候。每

一个带内又可以按降水的多少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

课后练习: P41页的第2小题。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版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2、地球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 (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 (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情况。 (1)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2)提问: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 2、观察实验,探求地球昼夜变化的原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 教师演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地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 (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 D.地球上没有水。 2.亚非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周围直接濒临三大洋; D、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 4.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环绕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5.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6.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7.赤道在东半球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大洲是: () A.大洋洲非洲亚洲 B.亚洲大洋洲非洲 C.大洋洲亚洲非洲 D.非洲亚洲大洋洲 8.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9.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印度洋和大西洋 D.太平洋和印度 洋 10.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均被赤道横穿的一组大陆是() A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和澳大利大陆 C南极大陆和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和北美大陆 12、下列海峡中,既是两大洲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3、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带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是() A、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14、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地理位置在() A、25°W,23°26′S B、20°W,23°26′N C、160°E,23°26′N D、160°E,23°26′S 15、位于南北美洲与亚洲、大洋洲之间的海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6、以运河为界的大洲是() A、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 B、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 C、亚洲与大洋洲,南美洲与欧洲 D、亚洲与非洲,非洲与欧洲 17、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欧洲 18、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作用,并说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重点) 3、运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铁路网东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4、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能够指认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重、难点)【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欣赏歌曲《天路》,并配以青藏铁路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问:大家每天是如何来上学的?此外还有那些交通工具?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看来,我们出门无时不刻不依赖于交通。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有关问题。学生听歌曲回答骑自行车、步行、乘车火车、轮船、飞机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学生接受。承转过渡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自 主 学 习 交通运输所运送的是“人”和“物”。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和现代交通运输的差别,并补充地铁、管道也属于现代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展,证明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兼顾货运与客运,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播放有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认识了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导学案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 分4秒。 12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编写人:八年级阳光部 郭天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2、通过学习地球的自转,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难点: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学法指导】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课件,使学生理解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和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自学指导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运动周期: 。 3、方向: 。 二、合作探究 探究1、图中心为极点,甲为北极,乙为南极。根据箭头观察: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什么时 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呢? 甲图 乙图 答: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顺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12 时针方向旋转。简单记忆:南顺北逆 【做一做】在下面各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探究2、(1)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 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答: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所以任何时刻地球上都有一半地区是白 天,一半地区是黑夜,这就是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这种白天和黑夜就不断交替,形成昼夜 更替现象。 (2)地球自转产生的另一地理现象是时差,也即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因此,我国的最东端和最西端时间相差约4个小时。完成课本第5页思考题。 【同步演练】 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A 级) A.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B 级) A.顺时针方向 B.逆时针方向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B 级)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八年级地理上册 疆域 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分析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土辽阔 难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中国历代疆域的变化》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解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2.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的南北两侧,、和等有明显的差异。 3.秦岭为水系与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知识点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 2.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居世界第三位。 3.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和。台湾岛东岸直接

濒临。 4.沿海分布着、、和南海诸岛等众多的岛屿。 【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指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交流讨论:结合以上学习,完成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举例约为110千米。据此估算我国领土的南北最大距离。 2.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根据图上的比例尺,估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探究三: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有哪些? 【互动交流】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 ( ) A.寒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 2.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说明我国()

中图版八年级上地理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划分五带的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1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1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1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6、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7、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18、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19、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21、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领土四至点: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跨纬度为49个纬度;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

八年级地理上册 1_1 疆域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疆域(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2、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目标达成: 1、学生能够对照地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维度位置,海陆位置。 2、学生能够对照地图,总结我国的位置特点。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由第一小组完成 【创境激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么,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自学导航】 1.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指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指出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纬度范围。 4.指出五带划分界线,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屏幕显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让学生指出亚洲和太平洋,再现中国轮廓,再让学生指出中国在亚洲的什么部位、太平洋的什么方向。 6.你能再列举几个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吗? 【合作探究】 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 [活动]屏幕显示图1-2与图1-3,抢答下列问题。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与日本、蒙古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如果我国的海陆位置不是东临太平洋,而是深居内陆,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4.同样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识迁移 、 【强化训练】 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从大洲大洋来看,中国位于东部,洋西岸。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 纬度地区,属_________(温度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__(温度带),没有寒带。 3.我国东临________洋,有众多的_______和________,是一个_______兼备的国家,属于________国。 4.下列国家中,与我国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A.俄罗斯 B.美国 C.巴西 D.澳大利亚 5.就纬度位置看,我国的领土() A.小部分位于寒带 B.小部分位于热带 C.大部分位于热带 D.小部分位于温带 6. 我国位于() A.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C.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熟练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板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中图版)

八年级期末地理试题 1 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是陆地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是海洋 2 下列各国中,不是地跨两大洲的是() A 俄罗斯 B 埃及 C 英国 D 土耳其 3 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陆有() A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 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C 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 D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 4 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纬线的是() A 南半球20℃ B 北半球20℃ C 南半球0℃ D 北半球0℃ 5 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在() A 北冰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大西洋沿岸 D 太平洋沿岸 6 各种气候类型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如热带气候从赤道向南北依次是() A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7 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稠密或稀疏的依据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 B 人口密度 C 人口总数 D 人口素质 8 阿拉伯人主要信仰()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喇嘛教 9 下列哪两个地区在人种分布方面差异明显() A 亚洲东部,亚洲西部 B 欧洲东部,欧洲西部 C 非洲中部,非洲南部 D 非洲北部,非洲西部 10 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最多的洲是() A 非洲 B 欧洲 C 亚洲 D 北美洲 11 下列大洲中,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是()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12 南美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加拿大 C 墨西哥 D 巴西 13 在世界各国中,我国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居() A 第二位,第一位 B 第三位,第二位 C 第一位,第二位 D 第三位,第一位 14 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是() A 大洋洲 B 南极洲 C 亚洲 D 非洲 15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常任理事国的是()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中国 D 英国 16 北京居民建筑的代表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找出我国疆域的四至点,理解我国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和南北部的气候差异。 3.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陆地领土面积、邻国和临海 难点: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邻国和和临海,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新知预习】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在半球、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带,南部部分地区在带,没有带。 3、海陆位置:位于大陆的东部,洋的西岸。 二、我国广大的陆地 1.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 2.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居世界第三位。 3.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 4.陆上相邻国家有个。在图中填出陆上邻国的名称。 三、我国辽阔的海域 1.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 2.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 是、、和。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 3.沿海分布着、、和南海诸岛等众多的岛屿。 4.我国领海范围从领海基起算,向海上延伸 到海里。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在图中填出隔海相望的国家。 6.我国与、即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课堂探究】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指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填空 1、目前海洋的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海 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 中在东半球。 3、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5、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6、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___________ 7、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大致相当于欧洲的4倍。亚洲和欧洲位于同一大陆亚欧大陆之上。 ①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 ②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______ :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亚 洲、非洲,:主要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______ ③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④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亚洲。 ⑤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一。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一。 8、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9、各大洲可以戈0分不同的区域,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____ 。非洲 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分为欧洲西部、欧洲东部。美洲分为北美、拉丁美洲(美国以南) 10、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它的东面是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冰洋相通。 11、大西洋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 .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像字母“ S ”。 12、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所包围;南部与大西洋、太平洋相诵。 13、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14、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大洋最深处。 15、【世界之最】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 跨纬度最多的洲是亚洲; 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 陆地和

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学案一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选择题:1、B2、C3、B4、C5、D6、D 二、读图题7、?邻国:①俄罗斯②蒙古③哈萨克斯坦④印度隔海相望国家:⑤日本⑥菲律宾临海:⑦东海⑧南海大洋:⑨太平洋⑩印度洋?略 8、?当我国2月份时,黑龙江省冰天雪地,而海南省则春暖花开。因为我国南北跨的纬度近50度,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当夏季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上已是旭日东升,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则是第繁星满天。说明我国东西跨的经度广,时区差大。 学案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选择题1、D 2、C 3、B 4、C 5、B 二、综合题7、?陕西省西安?①晋③鄂⑤川或蜀⑦宁⑧内蒙古?②郑州 ④重庆⑥兰州 8、填图略9、?A E C ? 学案三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A 6、C 7、A 8、D 二、9、× 10、× 三、综合题11、?黑河----腾冲一线?此线东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镇集中,所以人口稠密。 能力培养:略 学案四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二、判断题 5、√ 6、× 7、× 8、× 三、?汉族 92% ? 边疆地区。 能力培养:1、?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甘肃省③内蒙古自治区④宁夏回族自治区⑤青海省⑥陕西省?回族藏族?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内蒙古自治区③内蒙古自治区?汉族汉族 2、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3、张岳说得对。 学案五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1、A2、D 3、A4、C 5、B 6、C 7、D 8、C 9、A (二)、?一三?青藏长江中下游巫山?4000 黄土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5、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沟 6、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7、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大致相当于欧洲的 4倍。亚洲和欧洲位于同一大陆一一亚欧大陆之上。 ①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3、地球表面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地球表面的变化除了海陆面积的变化外,还有海陆分布的变化。 4、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发现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的轮廓凹凸十分吻合,他大胆的提出了 “大陆 漂移学 说”。 ⑤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世界上的火山、地 8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分为欧洲西部和欧洲东部。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美国以南) “ S ”。 12、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所包围:南部与大西洋、太平洋相通。 13、北冰洋面积最小的大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14、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 11034米,是大洋最深处。 一、填空 」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二、名词解释 1、 2 、 陆地面积较大的叫做大陆(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最小的大陆:澳洲大陆)。 陆地面积较小的叫做岛屿。(最大的岛屿:丹麦的格林兰岛) 1、目前海洋的面积为 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 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 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做半岛。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2、海路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 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 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3、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海陆变迁 (乌乌里大黑哭 {土}) 、填空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沟通红海(印度洋)和地中海(大西洋) 1、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种: 地壳的变动、 主要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南极洲和南美洲。 5、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 ③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④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和亚洲。 6、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它们是亚欧板块、美洲版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 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10、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它的东面是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面是亚洲 和大洋洲,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二、名词解释 1、岩层受挤压断裂被迫抬升,经过长年的磨损, 形成断块山。 11、大西洋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诵北冰洋,形状像字母 2、岩层受挤压产生褶皱,弯曲的顶部岩石断裂、 磨损,形成褶皱山。 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2、地壳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地带,由于海平面的升降,时而为海, 时而为陆。部分沿海国家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 ②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 亚洲、非洲; 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9、各大洲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非洲分为北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我国正处在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之上。 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气温和降水是说明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基本要素。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学案 (新版)粤教版

4.3 交通运输业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3、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4、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预习要点 1.交通运输业的地位。 2. 各种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三、达标练习 1.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 2. 交通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等。 3. 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物资都依靠铁路来进行运送,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的运输方式。 4. 国航运路线主要有:等等。 5. 下列运输任务与适宜的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A.四十箱玻璃由腾冲运往昆明--铁路 B.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往上海--水运 C.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公路 D.天然气由四川运往云南--河运 6. 某公司要将80万吨水泥由贵港运往广州,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 B. 水路 C.铁路 D. 航空 7. 以下关于俄罗斯的描述,错误的是() A.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B.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铁路运输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D.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以及西伯利亚北部

8. 关于铁路运输的特点正确的是()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B.投资省、运费低 C.连续性强,安全可靠 D.速度快、运费低 9. 与长江干流相交的重要铁路干线有() A.京广线、京九线、沪杭线 B.京广线、京包线、陇海线 C.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D.京九线、京包线、浙赣线 10. 下列铁路线与其经过的城市,搭配正确的是() A.京九线-菏泽 B.京沪线-南昌 C.陇海线-太原 D.京广线-济南 探究案 一、要点回顾 1. 夏季一般受的影响;冬季主要受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2. 有我国“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 3.不同温度带水果差异:暖温带适合种,亚热带适合种,热带适合种。 二、问题展示 1.交通运输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2. 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 海洋运输与内河运输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4.航空运输的发展概况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1.我国主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2.交通运输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是发展经济的“先行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全部

前言 只要给梦想插上翅膀,它总能带你到达至高峰,这对飞翔的翅膀,一个叫拼搏,一个叫坚持。 本册的重点是围绕中国本土疆域的人口、民族、地形、气候、资源和经济的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学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讲述中国的整体情况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全貌,包括疆域、人口在世界所占的比例,运用对比记忆法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第三章和第四章所讲述的是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中国这片辽阔的疆域上,中国人逐渐发展的农业、工业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作为十四中的校本教材系列之地理八年级(上),导学案共分两大部分:预习案和探究案。预习案是要求学生对于新课学习之前的自我预习,共分四大模块:【读图导学】、【课前预习】、【自主检测】、【我的困惑】。探究案是对于学习完本节课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研究所用,也是对于学生知识的扩展和能力懂得提升,探究案共分五大模块:【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收获展示】、【总结归纳】、【能力训练】。以下是各部分模块的详细说明: 预习案: 【读图导学】:主要针对书中重要的图进行阅读和分析。 【课前预习】:书中的重点内容多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以达到学生阅读 书中重点内容的目的。 【自主检测】:学生对于预习效果的自我检测。 【我的困惑】:学生写出在预习中的困惑,等到课堂中讲解以求答案。探究案: 【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互相探讨以达到解决 问题、共同进步的目的。 【拓展延伸】:与本节课的联系现今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 知识解决。 【收获展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怎样的收获。 【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的记录、整理。 【能力训练】:以《资源与评价》为主,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查缺 补漏。 本册导学案的内容为八年级(上),共四章、十二节内容、第一章: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重点内容是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人口的分布特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第二章: 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河流和湖泊,重点内容是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和我国主要山脉、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黄河。第三章: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土地资源、水资源,重点内容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第四章: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工业的分布与发展,重点内容是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分析工业基地发展优势 同学们,要认真做导学案,掌握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才能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如果遇到难题千万不要退缩,要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填空 1、目前海洋的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3、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5、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6、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7、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大致相当于欧洲的4倍。亚洲和欧洲位于同一大陆——亚欧大陆之上。 ①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 ②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主要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 ③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④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亚洲。 ⑤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8、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9、各大洲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分为欧洲西部、欧洲东部。美洲分为北美、拉丁美洲(美国以南) 10、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它的东面是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冰洋相通。 11、大西洋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像字母“S”。 12、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所包围,南部与大西洋、太平洋相通。 13、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14、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大洋最深处。 15、【世界之最】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 跨纬度最多的洲是亚洲;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土地资源》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阅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运用数据,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土地利用类型。 (1)可利用土地。 ①农业用地:______、草地、______。 ②建没用地:城乡建设用地、______、工矿用地。 (2)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__________________、戈壁。 2.土地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土地类型_________,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______、牧、______、工矿业生产和_________。 (2)不足: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不合理,________少,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_________较多,后备_________不足。 3.土地资源的特点: 总量_________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_________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地区分布不均

1.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地区 耕地东部_____、_______的平原、丘陵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 草地西部_____、_______区难以利用的土地_________ 2.影响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_________和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土地利用类型所在的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水田 旱地草地 林地 难以利用土地【达标检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工业》学案

第三节工业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工业,掌握工业的分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4、对比分析我国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5、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学习重点】 1、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3、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学习难点】 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掌握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学习过程】 一、工业与我们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取阅读课本内容与图相结合的方法 阅读课本内容完成: 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工业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物品属于工业品。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3、完成课本活动1、2题。

4、找出属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部门。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 自学课本内容和图4.25完成: 1、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找出我国沿海地区的四大工业区,记住其名称和位置。 3、对比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有什么不同。 4、交流讨论: 完成课本活动4题。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 2、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 3、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特点?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5、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的开发重点有什么不同?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1、完成课本活动1题。(根据图例所提示的内容进行分析) 2、完成课本活动2题。 3、完成课本活动3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总结在下面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工业属于轻工业的是() A.纺织工业 B.煤炭工业 C.化学工业 D.钢铁工业 2、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工业和旅游业 3、与印刷厂没有直接联系的工业生产过程是() A.伐木 B.造纸 C.运输 D.发电 4、我国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多分布在() A.京九、京广铁路沿线 B.兰新、京沪铁路沿线 C.宝成、浙赣铁路沿线 D.京沪、哈大铁路沿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详细)

第一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1、世界海陆比例:海洋占71%,陆地占29%。 2、全世界共有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四大洋的特征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1)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2)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第二节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1,海陆变迁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论据:南美洲和非洲西部轮廓形状基本吻合,古老底层顺序大致相同。 3,板块构造学说: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版块,板块在不断的运动。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板块运动方式 第二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和变化1,天气与气候 2,常见天气符号

3,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一天中,一般14时(午后2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北半球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一年当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一年当中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 4,气温的分布与变化 5,降水的分布和变化 第二节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1,划分依据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和组合情况,以及自然植被的分布差异等。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第二节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2)工业生产、城镇分布与建设以及交通建设都必须考虑气候因素。 (3)在一些地区,气候还是重要的生产和旅游资源,如风力发电、旅游区建设、雾凇观赏等。 3,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人口增长 (1)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 ①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 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1.1辽阔的疆域(1)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 带,少部分位于___带,没有带。 3.我国位于_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___ 洋,有许多的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5.自北向南我国频临的海有海、海、海、海。 6.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从所属地区的气温对农业影响去思考)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对国家对外贸易、海洋事业及国土范围的影响去思考) 8.阅读图1.4说出我国四至点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9.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10.阅读图1.5、1.6,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原因。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 半球位置:半球半球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 位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 置大部分属于带,少部分带。 优大陆东部或亚洲东部 越海陆位置海陆兼备 洋西岸,多岛屿 疆域辽阔:陆地面积平方千米,居世界位。 国陆上邻国14个 土疆界绵长 辽隔海相望的国家个 阔濒临海洋:自北向南、、、海 沿海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海南岛、群岛、南海诸岛。 反馈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