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来,国内国际反响强烈,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和话语制高点。

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欧洲之行中,又进一步阐释“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形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想追求。

我着重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谈三个问题:“中国梦”同中国近代历史的关系,“中国梦”同新中国历史的关系,以及怎样继续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从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中走来

(一)“中国梦”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

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更不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无动于衷。在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入侵下随之而兴的,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唤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提出。

拿破仑曾把中国比作沉睡中的狮子,认为:“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的确,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奋斗。

(二)中国人的第一个寻梦历程:从改良到革命

我们的先辈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以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然而,也正是从失败的切肤之痛中,龚自珍提出了“自改革”的思想。他说:“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

劲改革,孰若自改革?”作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还委托魏源于1844年编成《海国图志》,详尽介绍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宗教、文化、语言、军事等情况。魏源在书中还提出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然而,这部书并没有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重视,却在1854年被日本翻刻后,“争相购读”,对推动日本明治维新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的先辈们也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以实现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梦想,换来的却是封建统治者的无情镇压。当时的维新思想家康有为,曾经以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为依据,抨击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和传统意识形态,在近代中国最先提出“人的解放”口号;又曾以儒家的“三世说”3的根据,谓“升平世”为“小康”,“太平世”为“大同”,并由此演绎出一套大同社会的社会空想体系。他们还提出一整套变法维新主张,“择法俄日以定国是”,即希望效法俄国、日本等与中国国情比较相近的国家的成功道路,通过变法实行君主立宪体制,建立国会,制定宪法。为此,康有为援引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政体作为根据,提出“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制度局之设,尤为变法之原也”。制度局下设法律、税计、学校、农商、工务、矿政、铁路、邮政、造币、游历、社会、武备等12个分支机构。

即使是这些十分温和的设想和举措,在腐朽的清王朝

封建统治下也是不能容忍的,戊戌变法的结局只能是失败。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却是深远的。正如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说:“戊戌变法运动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知识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全封建思想来,应该说,前进了一步。”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它提供给人们的机遇往往不容错过。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也就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了前台。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经说过:“没有别的事件能比这更有效地证明:通过自上而下逐步改良的办法来使中国现代化,是绝无希望的。1895年的战败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在1898年的彻底破产,第一次大大地促进了革命变革。”此后,无论清王朝提出新政改革,还是预备立宪,都不能挽回其被革命推翻的厄运。

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起点。孙中山说过:“文,爱国若命。”爱国主义,是贯穿辛亥革命的一条主线。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意识的觉醒。

孙中山先生不但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且树立起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进

行革命的里程碑。他在创设资产阶级共和国建国方案时,已经在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他在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时,注意到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同社会革命的关系,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弊端,提出“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又例如,他在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政体基础上,提出创设“五权分立”,即在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增加考选权和督察权,自诩为“破天荒的政体”,认为“这便是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皆得完全无缺的治理。”还例如,他从中国“民智未开”的国情出发,提出民主共和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提出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建立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的设想。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

“中国梦”是什么?每个人理解可能不一样,与“美国梦”不同,“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的梦想,梦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的变化。五局的梦想,一个国企的梦想,是由企业的经营之道和发展所决定的。

在十年前,中建五局还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资不抵债,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员工靠捡菜叶卫生,我们的梦想还在吗?还怎么去实现我们的梦想,可是就是在中建五局命悬一线的时候,鲁贵卿董事长带领中建五局实现了凤

凰涅盘式的重生。十年的奋斗,中建五局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合同额由十年前的22亿增长到XX年的1000亿元,被社会各界誉为“中建五局”现象,我想筑梦五局的出发点就是五局“以信为本,以和为贵”。五局梦是由每一个五局的员工来筑造的,五局梦,是跟每一个人的梦想密不可分的,作为五局的新员工,我们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学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俗话说的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作为一名水电施工员,每天在基坑里行走,虽说辛苦,但是辛苦给我们带来了收获,心里不再那么迷茫,开始变得踏实。有一天如果不在工地上,心里反而决定的不踏实了,心里多了一份责任,在工作中也收获了快乐,为我的筑梦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学会坚持。笨鸟先飞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许会失败两次或者更多次,但是只要我们去坚持,相信有一天成功也许光临我们,有时候当我们再坚持一下也许离成功就更近了,每天工作也许会累,但是我们每天都要记得总结,在这一天收获了什么,那些没有做好,为明天做事情提前做准备,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我们定会成长的更快,我们的人生也会发生质变。

三,用心工作。它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对五局这个大家庭所特有的感情,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的热

爱。我们作为五局的一员,工作中,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情,这样工作起来不仅能带给自己快乐,也会给周围的同事带来快乐。

四,学会思考。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去多想这件事情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做这件事情。思考多了,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就提高了,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筑梦中国》激发了教职员工的爱国情怀,让广大党员、教职工知道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启发大家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