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QL基本表查询基本表、索引与视图的定义、删除和修改数据库

SQL基本表查询基本表、索引与视图的定义、删除和修改数据库

SQL基本表查询基本表、索引与视图的定义、删除和修改数据库
SQL基本表查询基本表、索引与视图的定义、删除和修改数据库

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题目:SQL基本表查询基本表、索引与视图的定义、

删除和修改

指导老师:李萍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001班

姓名:刘萌(2010100155)

2012年 9月29日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 引言 本章的目标是讲解数据库研究人员常常要使用到的一些理论和术语。我所在的工作组集中了一批以开发性能优异的数据库系统为谋生手段的精英,数据库理论乍看起来与我们的具体工作相距甚远。 是否很有必要学习有关数据库理论方面的知识可能是留给你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说,理解一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好比把你的汽车交给一个不懂火花塞工作原理的机械师,或是坐在一架由不懂飞行理论的驾驶员的飞机上。如果你不懂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又怎能指望用户登陆门请你设计系统呢? 研究人员所用的某些术语和概念令我们感到困惑,部分原因是数学基础的问题。有一些术语,大多数程序员理解为一种含义,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含义。为了能设计合理的系统,了解关系数据库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搞清楚研究人员的专业术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关系数据库理论中较浅显的内容,并且同我们所熟知的SQL概念进行比较。许多书中都讲解了这些内容,所以并不打算过于深入地探讨理论。我们只提供一些基本且实用的数据库概念。 本章将主要从面向SQL的角度介绍关系理论。我们将常常涉及相关理论的具体实现,尽管这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却是难以避免的。然而我们不会陷入实现的细节,仅仅给出一个概述。更进一步的内容,参看第一章提到的参考书目。 在本章中,我们将会看到下列内容: ?关系模型——考察相关的技术术语: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构造它们 ?其他数据库概念的定义 关系模型 正像第1章中提到的,E.F.Codd早在1970年就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从SQL Server 的角度出发,考察一些在关系模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正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SQL Server 与关系模型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但

SQL-Serve实验5-索引和视图-

SQL-Serve实验5-索引和视图-

实验5 索引和视图 1.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INDEX创建索引的方法。 (2)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查看索引的方法。(3)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INDEX删除索引的方法。 (4)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VIEW创建视图的用法。 (5)了解索引和视图更名的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的用法。 (6)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VIEW修改视图的方法。 (7)了解删除视图的Transact-SQL语句DROP VIEW的用法。 2.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student_info表和curriculum表创建主键索引。 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

a. b. c. d.

e. 使用Transact-SQL语句: (2)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按curriculum表的课程编号列创建唯一性索引。

(3)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表的“分数”字段创建一个非聚集索引,命名为grade_index。 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 使用SQL语句: use studentsdb go create index grade_index on grade (分数) (4)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表的“学号”和“课程编号”字段创建一个复合唯一索引,命名为grade_id_c_ind。 create index grade_id_c_ind on grade (学号,课程编号)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的分类 第一类:概念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实体集(Entity Set): 同类型实体的集合。每个实体集必须命名。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属性值(Attribute Value): 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Domain): 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集中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学号是学生的码 实体型(Entity Type): 表示实体信息结构,由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表示。如:实体名(属性1,属性2,…) 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各实体集)。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 物理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 关系模型(数据模型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种) 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型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

实验5 索引和视图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五:索引和视图 系(科):信息系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180932 学号: 18093207 姓名:陶赛年 完成时间: 2012-4-28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INDEX创建索引。 2.学会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查看索引。 3.学会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INDEX删除索引。 4.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向导等创建、管理和删除全文索引,并使用全文索引查询信息的方法。 5. 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VIEW创建视图的用法。 6.掌握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的用法。 7.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VIEW修改视图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了解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概念。 2.了解使用Transact-SQL语句CREATE INDEX创建索引的语法。 3.了解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创建索引的步骤。 4.了解Transact-SQL语句DROP INDEX删除索引的用法。 5.了解创建视图的Transact-SQL语句CREATE VIEW的语法格式及用法。 6.了解修改视图的Transact-SQL语句ALTER VIEW的语法格式。 7.了解视图更名的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的用法。 8.了解删除视图的Transact-SQL语句DROP VIEW的用法。 三、实验内容 1.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学生表》和《课程表》创建主键索引。 (1) 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学生表》和《课程表》创建主键索引。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3、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4、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5、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容易扩展。(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 6、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7、DBA 的职责是什么? 负责全面地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具体职责包括:①决定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和结构;②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③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④监督和控制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⑤改进和重组数据库系统。 8、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9、试述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答: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三类: (1)关系代数语言。

实验四 索引和视图参考答案

索引 --为表student中SName属性建立惟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snameindex on student(SName) --为teacher中的tname属性建立惟一聚集索引。 由于sqlserver2005在主键和具有unique约束的属性上自动建立了索引,且在主键上自动建立了聚集索引,因此必须移除主键(或其它聚集索引),然后才能在tname上建立聚集索引create unique clustered index tnameindex on teacher(tname) 移除主键

然后还原Tno为teacher表的主键 --利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index查看表student上的所有索引。

exec sp_helpindex student --利用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将表student上的索引改名。 exec sp_helpindex student exec sp_rename 'student.snameindex','snameindex2' --删除表student中的惟一索引。(注意,sqlserver2005在主键和具有unique约束的属性上自动建立了索引,要删除这些索引,必须先取消这些属性的主键或unique性质(通过修改表),才能删除索引,不能直接删除索引) drop index student.snameindex2 --视图 --建立视图teacherview1(无check option选项),只显示教师表中姓张的教师的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所在系。 create view teacherview1 as select Tno, TName, DepID from teacher where TName like '张%' --建立视图teacherview2(带check option选项),只显示教师表中姓张的教师的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所在系。 create view teacherview2 as select Tno, TName, DepID from teacher where TName like '张%' with check option --建立视图teacherview3(带encryption选项),只显示教师表中姓张的教师的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所在系。 create view teacherview3 with encryption as select Tno, TName, DepID from teacher where TName like '张%' --分别向teacherview2、teacherview1中插入记录(’866’,’杨志’,3),体会with check option选项的作用。 insert into teacherview1 values('866','杨志',3) insert into teacherview2 values('867','王五',3)

实验三 索引和视图

实验三索引和视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SSMS和T—SQL语句创建和删除索引的两种方法。 2.掌握利用SSMS和T—SQL语句创建、查询、更新及删除视图的方法。 ssex char(3)constraint ssex_ch check (ssex in('男','女')), sage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sage_ch check (sage between 15 and 30), sdept char(10))

values('C02','数据结构','C05',2)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C03','数据库','C02',2)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C04','DB_设计','C03',3)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C05','C++',null,3)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C06','网络原理','C07',3) create table sc(sno char(5)not null, cno char(5)not null, grade int constraint grade_ch check(grade between 0 and 100), primary key(sno,cno),

constraint fk_sno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 constraint fk_cno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 insert into sc values('S01','C01',92) insert into sc values('S01','C03',84) insert into sc values('S02','C01',90) insert into sc values('S02','C02',94) insert into sc values('S02','C03',82) insert into sc values('S03','C01',72) insert into sc values('S03','C02',90) insert into sc values('S04','C03',75) 2.索引的建立、删除 ①用SSMS的方式为Student表按Sno(学号)升序建唯一索引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用

★事业单位考试专用★ 数据库 1.数据模型(Data Models):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2.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3.数据模型:按计算机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一般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 4.矩形:表示实体集;菱形:表示联系集;线:连接实体集与联系集或属性与实体集;椭圆:表示属性;下划线:主码属性。 5.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6.层次模型的存储结构:邻接法:前序穿线树;链接法:用指针表示层次关系(子女-兄弟链接法,层次序列链接法)。(众) 7.网状模型存储结构:链接法:用指针表示层次关系(单链,双链,环链等)。(S_XH,C_KCH) 8.关系模型中,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9.SQL语言的REVOKE语句实现安全性数据控制功能。 10.数据仓库通常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底层的数据仓库服务器一般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前端分析工具中包括报表工具。 11.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提供强大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Linux提供对TCP/IP协议的完全支持。 12.Solaris是SUN公司的高性能Unix,Solaris运行在许多RISC工作站和服务器

上,Solaris支持多处理、多线程。 13.Unix系统的特色:交互的分时系统、以全局变量为中心的模块结构、可以分成内核和外壳。Unix系统中进程由三部分组成:进程控制块,正文段和数据段。Unix系统中,输入/输出设备被看成是特殊文件。 14.属于企业级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有Oracle、DB2、Informix、Sybase 、SQL Server。 15.DBA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有很多职责:定义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定期对数据库进行重组和重构。 16.对于数据量大的网站,应选用的数据库是DB2。 17.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策略中,首先要做的是尽早执行选择运算。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4 数据库设计基础 考点17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1)数据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2)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 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应用领域的通用数据处理系统,他存储的是属于企业和事业部门、团体和个人的有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他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从而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存取路径,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特征。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其信息而建立的,已经摆脱了具体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

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即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数据共享性不仅满足了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数据库的机构,它是一个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类型有4种:文件管理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网状数据库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系统,其中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它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它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DBMS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与数据操作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4)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整个计算机系统,能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关系的基本操作: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集。 2.声明变量的语句:declare @XXX (XXX为变量名称) 3.判断并发调度的正确性: (1)可串行性的调度: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某一次串行的执行这些实物的结果相同。 (2)可串行性:是并发事务调度的准则。按照这个准则,一个给定的并发调度,当且仅当他是可串行化的才认为是正确的调度。 4.事物的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 5.定义视图: Create view <视图名称>[(列名)[,(列名)]] As <子查询> [with check option] 6.关系数据理论: 7.范式: (1)第二范式:若R∈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码,则R∈2NF (2)第三范式:非主属性中不存在传递关系。 8.角色、权限 (1)创建角色:create role <角色名> (2)给角色授权:create <权限>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to 角色。 9.设计中概念模型描述什么:实体、属性、码、实体型、实体集、联系。 10.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1.读锁和写锁的定义: (1)写锁:又称“排它锁”,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 (2)读锁:又称“共享锁”,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物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物只能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 简答: 1.关系模式:判断是第几范式,分析指出主键、外键P175 例题4 2.举例说明参照完整性(外键取值的几种情况)P49例题1,例题2,例题3 3.数据库的设计步骤、任务。 (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3)逻辑结构设计(4)物理结构设计 (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4.描述并发调度中锁的概念、作用 (1)概念:事物T对某个数据对象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申请,对其加锁。加锁后的事物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物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物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2)作用:解决了事物并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视图与索引作业

视图与索引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部分 创建如下表:并向每张表中添加5条数据 学生表t_student(f_no,f_name,f_sex,f_department) 课程表(f_id,f_name) 成绩表(f_no,f_subjectid,f_score) 作业: 1、对成绩表的课程编号创建非簇索引 2、对学生表的姓名和年龄创建非簇索引 3、对学生表的学号创建唯一索引 4、创建视图统计成绩表中任何一门课程及没有及格的信息 5、创建视图查询男生的平均成绩 6、对课程表的课程编号和分数创建非簇索引 7、将上题中的非簇索引删除 8、创建视图查询C#课程不及格的女生信息 9、创建视图统计男女生的平均分信息 10、简述索引的作用和种类 11、简述视图的作用 第二部分 使用northwind数据库完成: 1)在northwind库中(products和suppliers表中)查找每个商品对应的供 应商名称建立视图my_view,并通过该视图查询数据。 2)在视图my_view中,将companyname为以tokyo开头的改为ToKyo.使 用修改表数据的UPDATE语句。 3)使用DROP VIEW语句将视图my_view删除。 4)使用Northwind数据库,在Suppliers表的Country列和city列上创建一 个名为Country_index的非聚集索引。 5)删除Country_index索引。 6)在Suppliers表的Country列和city列上创建一个名为Country_index的 非聚集索引。请确保索引页留有50%的空白空间,并且删除具有相同 名称的现有索引 7)使用CREATE VIEW语句,基于employees表创建一个名为EmpHierarchy 的视图。视图应包含有上级领导的雇员的雇员ID、名、姓及其上级的 姓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视图与索引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 四视图与索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一、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在Student数据库中,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一个选修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并且是1996年出生的学生的视图,视图中包括学号,性别,成绩三个信息。(5分) 2.用两种不同的SQL语句创建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9题中要求的视图(视图名:V_SPJ)(10分,每种方法5分)。 --第一种方法 CREATE VIEW V_SPJ AS SELECT sno,pno,qty FROM SPJ WHERE jno=(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jname ='三建' ); GO --删除建好的视图 DROP VIEW V_SPJ; GO --第二种方法 CREATE VIEW V_SPJ AS

SELECT sno,pno,qty FROM SPJ,J WHERE=AND='三建'; 3.用SQL语句完成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11题中的视图查询(10分,每小题5分)。 11.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 零件代码(PNO)、供应数量(QTY)。 针对该视图VSP完成下列查询: (1)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2)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4.用SQL语句完成视图的数据更新。(15分,每题5分) (1)给视图V_SPJ中增加一条数据。 提示: -SPJ表中JNO允许为空时,数据可以插入基本表,此时JNO为NULL,由于JNO为NULL,所以视图中没有该条数据。 -SPJ表中JNO不能为空时,可以使用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 (2)修改视图V_SPJ中的任意一条数据的供应数量。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4 数据库设计基础 考点17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1)数据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2)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 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应用领域的通用数据处理系统,他存储的是属于企业和事业部门、团体和个人的有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他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从而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存取路径,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特征。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其信息而建立的,已经摆脱了具体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

硬件方面:拥有大容量磁盘,硬件价格下降; 软件方面:软件价格上升,为编制和维护系统软件及应用程序的成本相对增加; 数据处理方式: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文件系统中,尽管记录内部已经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描述数据,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3)、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应用程序不需改变。数据与程序独立,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数据的存取由DBMS负责,简化应用程序的复杂程度,大大减少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

视图和索引(数据库实验4)

. . . 数据库基础与实践实验报告实验四视图和索引 班级:惠普测试142 学号:1408090213 :闫伟明 日期:2016-11-13

1 实验目的: 1)掌握SQL进行视图创建的方法; 2)掌握SQL进行视图更新的方法,理解视图更新受限的原因; 3)掌握SQL进行索引创建及删除的方法。 2 实验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实验环境:SQL Server 2000以上版本。 3 实验容与步骤 利用实验一创建的sch_id数据库完成下列实验容。 1.定义视图V_TCS(定义时不加with check option),存放全部计算机系老师的信息。 视图定义代码: CREATE VIEW V_TCS AS SELECT tno,tn,sex,age,prof,sal,comm,T.dno FROM T,D WHERE T.dno=D.dno AND D.dn='计算机' 视图查询语句与查询结果截图: SELECT*FROM V_TCS 2.定义视图V_sal,存放全体教师的教师号,教师,教师酬金(工资+岗位津贴),职称信息。视图定义代码: CREATE VIEW V_sal AS

SELECT tno教师号,tn教师,sal+comm教师酬金,prof支撑信息 FROM T 视图查询语句与查询结果截图: SELECT*FROM V_sal 3.向V_TCS中插入一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新记录,并查询V_TCS视图的全部记录。视图更新代码: INSERT INTO V_TCS SELECT'T10','良瑗','女',20,'讲师',6000,8000,D.dno FROM D WHERE D.dn='计算机'

答案.数据库基础概念答案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用二维表结构表达实体集的模型是( D )。 A、概念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2、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 )。 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和DBS D、不能相互包括 3、模式的逻辑子集通常称为( C )。 A、存储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模式 4、DBMS的含义是( B )。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管理员 D、数据库 5、在关系模型中,为了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元组”的约束应使用( B )。 A、临时关键字 B、主关键字 C、外部关键字 D、索引关键字 6、数据库中,实体是指( C )。 A、事物的某一特征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客观存在的事物 D、某一具体事件 7、数据库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后者包含前者 B、前者包含后者

C、互不相干 D、同一东西的不同称呼 8. 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独立性是因为采用了( A )。 A.三级模式结构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9.一个关系只有一个(D )。 A. 候选码 B.外码 C. 新码 D.主码 10.设一个仓库存放多种商品,同一种商品只能存放在一个仓库中,仓库与商品是(B )。 A.一对一的联系 B.一对多的联系 C.多对一的联系D.多对多的联系 11. 在数据库系统中,下面关于层次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有多个根结点 B.有两个根结点C.根结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多个双亲 D.根结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12. 规范化的关系模式中,所有属性都必须是( C )。 A.相互关联的 B.互不相关的 C.不可分解的 D.长度可变的 13. 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视图)导出的表,它相当于三级模式结构中的()。 A.外模式B.模式C.内模式D.存储模式

实验训练4:视图和索引的构建与使用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视图与索引《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四 视图与索引 一、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在Student数据库中,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一个选修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并且是1996年出生的学生的视图,视图中包括学号,性别,成绩三个信息。(5 分) 2.用两种不同的SQL语句创建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9题中要求的视图(视图名:V_SPJ)(10分,每种方法5分)。 -- 第一种方法

CREATEVIEW V_SPJ AS SELECT sno , pno , qty FROM SPJ WHERE jno =(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jname = ' 三建 ' ); GO -- 删除建好的视图 DROPVIEW V_SPJ ; GO -- 第二种方法 CREATEVIEW V_SPJ AS SELECT sno , pno , qty FROM SPJ , J WHERE J . jno = SPJ . jno AND J . jname = ' 三建 ' ; 3.用SQL语句完成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11题中的视图查询(10分,每小题5分)。 11.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PNO)、供应数量(QTY)。

针对该视图VSP完成下列查询: (1)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2)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4.用SQL语句完成视图的数据更新。(15分,每题5分) (1) 给视图V_SPJ中增加一条数据。 提示: - SPJ表中 JNO允许为空时,数据可以插入基本表,此时JNO为NULL,由于 JNO 为NULL,所以视图中没有该条数据。 - SPJ表中JNO不能为空时,可以使用 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

数据库原理基本概念英文解释

数据库原理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database theory 一、数据---Data Data is everything. Data can exist in a variety of forms -- as digital numbers, text, image, sound, video and etc. 二、数据库---Database A database is a repository for a collection of computerized data files. A database is an organized collection of data for one or more purposes, usually in digital form. The data are typically organized to model relevant aspects of reality (for example, the availability of rooms in hotels), in a way that supports processes requiring this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finding a hotel with vacancies). The term "database" refers both to the way its users view it, and to the logical and physical materialization of its data, content, in files, computer memory, and computer data storage. 三、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 System) A database system is a term that is typically used to encapsulate the constructs of a data mode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and database.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is a software package with computer programs that control the creation, maintenance, and the use of a database. It allows organizations to conveniently develop database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by database administrators (DBAs) and other specialists. A collection of programs that enables you to store, modify, and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a database.

实验5 索引和视图

实验5 索引和视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索引的使用方法 2.掌握数据完整性的实现方法 3.熟悉视图的概念和作用 4.掌握视图的创建方法 5.掌握如何查询和修改视图 二、实验准备 1.了解索引的作用与分类 2.掌握索引的创建方法 3.了解视图的概念 4.了解创建视图的方法 5.了解对视图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创建索引 1)在Employees表的Name列和Address列上建立复合索引。 2)对Departments表上的DepartmentName列建立唯一性索引。 3)使用CREATE INDEX语句能创建主键吗? 4)向Employees表中的出生日期列添加一个唯一性索引,姓名列和性别 列上添加一个复合索引。 5)假设Departments表中没有主键,使用ALTER TABLE语句将 DepartmentID列设为主键。 6)添加主键和添加普通索引有什么区别? 7)创建与Departments表相同结构的表Departments1,将 DepartmentName设为主键,DepartmentsID上建立一个索引。 2.删除索引 1)使用DROP INDEX语句删除表Employees上的索引depart_ind。 2)使用ALTER TABLE语句删除Departments上的主键和索引Dep_ind。 3.创建视图 1)创建YGGL数据库上的视图DS_VIEW,视图包含Departments表的全 部列。 2)创建YGGL数据库上的视图Employees_view,视图包含员工号码、姓 名和实际收入。 4.查询视图 1)从视图DS_VIEW中查询出部门号为3的部门名称。 2)从视图Employees_view查询出姓名为“王林”的员工的实际收入。 5.更新视图 1)向视图DS_VIEW中插入一行数据:6,广告部,广告业务。 2)执行完该命令使用SELECT语句分别查看视图DS_VIEW和基本表 Departments中发生的变化。 3)尝试向视图Employees_view中插入一行数据,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4)修改视图DS_VIEW,将部门号为5的部门名称修改为“生产车间”。 5)执行完该命令使用SELECT语句分别查看视图DS_VIEW和基本表

实验5索引和视图

1.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INDEX创建索引的方法。 (2)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查看索引的方法。 (3)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INDEX删除索引的方法。 (4)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VIEW创建视图的用法。 (5)了解索引和视图更名的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的用法。 (6)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VIEW修改视图的方法。 (7)了解删除视图的Transact-SQL语句DROP VIEW的用法。 2.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student_info表和curriculum表创建主键索引。 (2)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按curriculum表的课程编号列创建唯一性索引。 (3)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 表的“分数”字段创建一个非聚集索引,命名为grade_index。 CREATE INDEX grade_index ON grade(分数) (4)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表的“学号”和“课程编号”字段创建一个复合唯一索引,命名为grade_id_c_ind。 CREATE UNIQUE INDEX grade_id_c_ind ON grade(学号,课程编号) (5)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index查看grade表和student_info表上的索引信息。 sp_helpindex grade (6)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对grade表创建一个聚集索引和唯一索引。 (7)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将索引grade_index更名为grade_ind。 sp_rename 'grade.grade_index','grade_ind','INDEX' (8)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INDEX删除索引grade_ind。再次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index查看grade表上的索引信息。 DROP INDEX grade.grade_ind (9)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以student_info表为基础,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建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