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1、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什么?文化产业有哪些类别?

答: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为。可将其定义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服务为主要业务,以创造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

答: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可以规模化生产。即可以按照一定的工业化标准对农村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如民间

饮食、农村手工艺等。

2、可以市场化经营。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商业性,大批的农村文化产品要以市场为依托,通

过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

3、可以复制。农村文化产品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公众享受到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和

公众要求的高质量服务。

4、具有创造性。就农村文化产业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而言,它必须凝结当地人们的创造性

劳动并不断深化与提升。

5、具有层次性。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层(地方文化资源)、核心产业层(地方文化产品)、

和延伸产业层(如民族服饰设计中蕴涵的时尚文化)三个基本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涉及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这种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农村文化产业时既要以经济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经济。

3、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

答: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一、经济功能A、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产业承

接功能

二、社会功能A、休闲娱乐功能B、文化传承功能C、教育功能

三、政治功能A、繁荣农村物质经济,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资金投入B、发展农村

文化基础,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C、满足农民双重需求,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群体D、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生成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

4、从你所在地方来看,可能发展哪些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在哪些?

答:可发展的文化产业有:一、徐沟的背棍、铁棍。二、清徐的醋文化教育。三、农村的生态园。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拔。

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B、带动农民就业创业C、拓宽文化产业空间D、形成农村新型产业;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长远意义。A、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体现民族的精神和品格(2)扩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3)保护民族文化遗产B、促进农村文化建设C、培育农村新型农民D、构建和谐乡村。

5、什么是农业跨界理论?如何应用到农村文化产业中?

答:都市农业跨界发展是指以都市农业为主体,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农业为突破口,

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现代经营管理制度为手段,促进农工结合、农林结合、三产结合,推动农业与生态产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等社会事业相结合的新型都市农业发展方式。

农村文化产业跨界的的应用:为了促进融合发展,增加中国制造的文化附加值,政府要支持加大创意设计投入,建立专业的文化设计机构,促进艺术设计在纺织,轻工、包装、服装等制造业中的应用,鼓励扩大创意大利设计向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的生产设计廷伸,推动文化创意衍生品的生产。同时,要引导资助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技艺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转移农村人口,推动农村文化产业融入新农村建设。

1、树立责任意识,创新跨界思维

2、应用现代手段,促进产业融合

3、调整自身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4、引导产业集聚,搭建融合平台

5、创新管理模式,鼓励文化创新

6、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持续发展

7、鼓励原创精神,加强权益保护

6、城乡融合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答:对于农业而言,随着人们对农业多功能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不断加速。在跨界发展中,农业不断吸取其他产业的资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自身发展理念和经营载体的创新,同时农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加快农业资源全方位的开发和利用,向食品、医药、保健、日化等领域渗透,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形态的不断创新。

1、农村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融合

增加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品的精神文化价值,发挥文化产业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提升作用,提高相关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发掘传统产业中的文化因素,创造跨界性新产业,如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特别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为传统产业升级增值,为农产品的外观造型、包装设计、形式构造、品牌咨询等提供艺术设计性的应用服务,由此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农村文化产业与传统服务业之间的融合

农村文化内容和服务的创新能够使第一产业更具吸引力,促进文化与旅游、商贸、通信、会展、教育培训、健身休闲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增加产值,拉伸产品线,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空间。作为内涵产业的文化产业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文化内容成为推动新型服务业态和消费态发展的体验对象和服务内容。

3、农村文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

延伸产业链条,真正实现文化产业化。要积极推动景观农业、会展农业等具有文化内涵的农业产业同农村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如农村演艺业、农村农事节庆等,增加创意,延伸体验链条,实现文化的价值提升和增值效应,形成市场经济效益和文化品牌效益,铸造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的价值实现和持续发展。

4、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文化事业的融合

农村文化产与农村文化事业密不可分,农村文化产业要立足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需求,瞄准文化市场变化,适应全社会文化消费发展的趋势。通过产业培育,打造多元化、精品化的文化产品,筑牢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基础,提升农村建设的品位和水平。

6、怎样激活农村文化消费能力?

答:在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营销时,尤其是进行文化休闲消费时,要着重抓住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并对消费者的相关信息进行调研,如这些消费者的个

人特征是什么、他们进行体验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他们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农村文化体验的相关信息,他们普遍的休闲时间是什么、用于体验的消费支出一般为多少等。只有对相关市场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体验心理,进而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以对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的预测结果为依据,进行文化资源的配置,实现农村文化产业,产品及服务的有效供给。

8、文化产业是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答: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不仅要调整需求结构,而且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而且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使国民经济增长不再依赖物质要素的投入,而是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

(2)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个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的各个系统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3)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叫作代内平等。它实际上讲的是人的平等和人的基本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在以民生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同时,推进公平、正义和平等。

(4)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很多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是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5)要把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建立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生态补尝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的责任制,保障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2

1、农村传统工艺的特点是什么?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农村传统工艺文化资源?

答:农村传统工艺的特点:(1)有一定科技含量(2)传承方式的单一性(3)与自然、生态相适应(4)制作工艺的随意性和经验性(5)农村传统工艺的地区差异性

我所在的清徐有老陈醋传统工艺酿造技术、徐沟的背棍、铁棍。

2农村饮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特别的农村饮食文化资源?

答:农村饮食文化的特点:(1)古朴粗犷的西北食风(2)庄重大方的华北食风(3)广博新异的中南食风(4)豪爽大度的东北食风

清徐的饮食文化资源有:老陈醋、徐沟的贯肠、孟封饼、不烂子。

3、什么是民俗?简述农村民俗的功能?

答:所谓民俗,就是指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体来说,就是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是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包括人们的心灵、情感、精神、思想等内在素质,并体现在由这些内在素质外化出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语言方式上。民俗还包括了人们根据世代传承的技艺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及其物质产品。由此可见,民俗是一个包罗万象,外延广阔,底蕴浓厚的概念。

农村民俗的功能:(1)教化功能(2)规范功能(3)维系功能(4)调节功能

4、简要说明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的特征?

答: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的特征:(1)大众性(2)传承性(3)民族性(4)地域性(5)群体性(6)历史积淀性

5、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有哪些开发模式?你所在的地方适合采用哪种方式?为什么?答: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有:(1)民俗风情型发展模式(2)农场庄园型发展模式(3)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4)度假休闲发展模式(5)特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6)现代农村展示模式(7)旅游小城镇型发展模式

清徐县适合采用一、度假休闲发展模式。因为距离太原市仅30多千米,交通方便。市场较大。只要做出特色,就能带动整村,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二、农场庄园发展模式。以清徐的葡萄酒为龙头可发展葡萄庄园。以老陈醋为龙头,可发展造醋庄园。

6、利用古村落建筑发展旅游有哪些开发原则?

答:古村落建筑发展旅游的开发原则:(1)保护第一(2)突出特色(3)游客参与(4)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

7、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农事节庆活动?该怎样扩大市场做好营销?

答:清徐的醋文化节、葡萄采摘节、梨花节、美食节、正月十六焰火节

农事节庆活动的市场营销:针对精神需要进行的农事节庆文化产业产品“软加工”,重点要放在对农事节庆文化产业产品进行文化底蕴的深度发掘与综合体验上,充分挖掘农事节庆文化的内涵,精心构思,大胆创新,拓展新型节日休闲农业文化产品。

(一)创新节庆内容,培育市场兴奋点(1)开发体验型旅游项目,搞活农业节庆。增加旅游者的参与氛围,让农事节庆活动真正办出节味来。(2)突显农事节庆文化的内涵。(3)设计农事节庆标识。(4)丰富农事节庆旅游纪念品。富含文化底蕴的旅游纪念品对宣传和树立旅游形象有着可低估的作用。一个好的旅游纪念品就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载体。面农事节庆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为农事节庆做宣传,还可以起到增收,创收的作用。(5)灵活选择农事节庆的举办地点。如让农民带着自己的农产品、传统技艺、家乡美食到城市与市民一起办嘉年华。

(二)开民市场商业化运作模式,调动经营积极性

(三)加强包装宣传工作,形成营销合力。在农事节庆举办之前,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

社会资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旅行社、酒店、宾馆等媒介,对外发布农事节庆的相关信息。

(四)提高经营者素质,打造自身有力的文化队伍

(五)有效分流游客,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1、规范商贩经营活动,规划交易专区。2、规划停车场。方便游客进入。3、增加临时住宿接待设施。

8、农村饮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创新发展?

答:农村饮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理是:一、依托农村饮食文化,发展农村饮食文化产业。主要包括节令食俗、待客食俗、礼仪食俗、传统宴会食俗等。二、依托农家菜,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农家菜突出的特点就是“土”,选材均取自于田园的土特产。制作方法古朴,用具简单、原汁原味。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进行吃、住、玩、游、娱、购等休闲活动。三、依托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生态型餐厅。四、打造地方特色,农村饮食必定流传久远。农村饮食要保持鲜明的“乡土”特点,就必须以本地饮食文化资源为核心。在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的同时,尤其要突出农村食品的天然,纯朴、绿色、以及清新的农村环境氛围,以农村文化的自然、闲情和野趣为特色,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农村饮食文化的创新发展:饮食文化的开发分为三个层次:一、基础层。指菜肴的制作、开发及服务。二提高层。指用餐环境、用餐方式等。三、延伸层。指将餐饮同旅游相结合,推出旅游餐饮。并将农村的饮食文化节开到城里去,作为一个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识认到农村的饮食文化,吸引他们到农村来体验生活,更深入的了解乡村饮食。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饮食文化的旅游的形成、发展。

北语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4答案

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2 道试题,共60 分) 1.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 A.《兰亭集序》 B.《颜勤礼碑》 C.《古诗四帖》 D.《乐毅论》 答案:A 2.中国古代音乐形成的独自特色是 A.旋律优美 B.节奏粗犷 C.声情并茂 D.理性精神 答案:D 3.司马迁被誉为 A.中国历史学集大成者 B.中国历史学之父 C.中国历史学之楷模 D.纪传体之父 答案:B 4.戏曲的角色分行有 A.文、武、丑、净 B.红、白、黑、花 C.丑、净、旦、生 D.显、隐、单、偶 答案:C 5.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秦 B.汉 C.隋 D.唐 答案:B 6.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A.清朝康熙年代 B.明朝万历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明朝永乐年间 答案:B

7.近代流行的旗袍、马褂是从()人那儿学来的服装样式 A.藏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苗族 答案:C 8.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A.寇谦之 B.丘处机 C.孙思邈 D.葛洪 答案:D 9.宋明之后的许多思想家把宋明理学的宗教色彩概括为 A.儒表道里 B.儒表佛里 C.儒佛合一 D.儒佛道合一 答案:B 10.“诚信知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所谓“诚”,其基本含义是 A.诚恳待人 B.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 C.诚实做人做事 D.真诚讲信誉 答案:B 11.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 A.“造字之本” B.“六用” C.“六体” D.“六书” 答案:D 1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阐述者是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答案:A 二、多选题(共2 道试题,共10 分)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学号《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初级的状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化消费偏低 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打牌等活动。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专业文化干部人员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瓶颈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链和加工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和品牌营销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多在城市的文化企业或公司。近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2014年7月8日

摘要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这就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展农村文化就必须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两个轮子一齐转,才能推动农村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正文 一、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已趋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民发展经济,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因此,发展农民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文化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只有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农村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从狭义上理解为: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写的( A ) A、《易传》 B、《吕氏春秋》 C、《战国策》 D、《国语》 2. 战国时期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提出了( C )的观点。 A、八卦 B、天人感应 C、五行相胜 D、天道自然 3.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以( B )为本,并结合《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 A、法家思想 B、老庄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学思想 4.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D),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A、少林寺 B、相国寺 C、大理寺 D、白马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C )。 A、《论语》 B、《孟子》 C、《易传》 D、《尚书》 6.最早提出“天道自然”观点的是( B )。 A、史伯 B、老子 C、庄子 D、列子 7.真正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的是( B )。 A、达摩 B、六祖慧能 C、神秀 D、济颠 8.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 A、气本论 B、理本论 C、一阴一阳谓之道 D、吾心即宇宙 9.儒家五经由汉朝人用当时通行的文字( B )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A、小篆 B、隶书 C、籀文 D、大篆 10.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并加以系统理论阐述的,是明代哲学家是( B )。 A、李贽 B、王阳明 C、陆九渊 D、顾炎武 11. 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 A、气本论 B、理本论 C、一阴一阳谓之道 D、吾心即宇宙 12. 书院之名,最早见于( D ),最初是作为官方藏书、修书的场所。但真正具有教学性质的书院出现在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并逐步衍变成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 A、西周 B、战国 C、汉代 D、唐代 13. “五斗米道”是东汉年间沛国丰人张陵在西蜀( C )创立的。 A、昆仑山 B、巴山 C、鹤鸣山 D、武当山 14. “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 D ) A、《列子》 B、《文子》 C、《春秋繁露》 D、《周易》 15.“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最早见于( B ) A、《尚书》 B、《春秋·公羊传》 C、《左传》 D、《史记》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道教的信仰特征。 (1)首先指出道教把道家的“道”人格化为什么。 (2)指出道教的核心内容与终极关怀是什么。 (3)指出道教有哪两重理想境地。 (4)指出道教乐生、重生、贵术的特点。 (5)最后指出道教对“命”的态度。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1、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什么?文化产业有哪些类别? 答: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为。可将其定义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服务为主要业务,以创造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 答: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可以规模化生产。即可以按照一定的工业化标准对农村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如 民间饮食、农村手工艺等。 2、可以市场化经营。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商业性,大批的农村文化产品要以市场为依托, 通过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 3、可以复制。农村文化产品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公众享受到符合国家或地方标 准和公众要求的高质量服务。 4、具有创造性。就农村文化产业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而言,它必须凝结当地人们的创 造性劳动并不断深化与提升。 5、具有层次性。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层(地方文化资源)、核心产业层(地方文化产 品)、和延伸产业层(如民族服饰设计中蕴涵的时尚文化)三个基本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涉及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这种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农村文化产业时既要以经济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经济。 3、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 答: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一、经济功能A、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产业承接功能 二、社会功能A、休闲娱乐功能B、文化传承功能C、教育功能 三、政治功能A、繁荣农村物质经济,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资金投入B、发展农村文化基础,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C、满足农民双重需求,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群体D、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生成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 4、从你所在地方来看,可能发展哪些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在哪些? 答:可发展的文化产业有:(可摘选缩略) 1、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建议擦亮“高要学宫、金利茅岗水上建筑遗址、文明塔、蚬岗‘八卦村’、回龙黎槎古村落、黎雄才艺术馆、金渡砚坑紫云谷、棕榈谷、金钟山、广新农业生态园”十大文化精品。 2、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如大湾麦溪鲤、活道横江狗肉、禄步炆鲩鱼、白诸老火牛鞭汤、白诸牛杂煲、白土蒸牛展、白土烧肉、金利鱼生、大湾深窟藕、水南蒸猪头骨等皆是颇具地方特色佳肴。 3、加大文化产业宣传力度。如:通过节会规划组织好金利赛龙舟、河台开耕节、宋隆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期末作业要求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期末作业要求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科各专业学生。 2.启用时间从2014年春季开始使用。 3.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明确农村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内涵,了解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以及中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比较,掌握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状况及其特征、农村文化产业类型,以及农村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掌握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的评估、策划和开发方法,以及经营管理中的投资模式、人员培养和品牌建设。 4.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农村文化产业概论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农村文化产业概论》(史亚军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制定的。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综合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按比例相加形成的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设置形成性考核,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使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同时也能使教师掌握课程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2.考核手段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3.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由计分作业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每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也按照百分制计分。形成性考核任务共4次,4次成绩的平均分为形成性考核成绩。

最新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学号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 姓名 专业 入学时间 教学点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初级的状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化消费偏低 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打牌等活动。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专业文化干部人员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瓶颈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链和加工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和品牌营销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多在城市的文化企业或公司。近

农村发展概论-电大.

学号1613004450159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遵化市夏庄子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姓名张海龙 专业乡镇企业管理 入学时间 2016 年秋 教学点遵化电大 指导教师 2016年6 月23 日

目录 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1)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 二、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2) (一)、智力因素 (2) (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2) (四)、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2)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2)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3)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3)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 (3)

内容摘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关键词:现状开发与利用措施与前景

文化产业概论

广义的文化是指() 选择一项: A. 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精神教化,它包括人类的知识、智力、情感、艺术、教育、科技等内容。 B. 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 C. 人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观等人文素养。 D. 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按照"精神产品和服务说”的定义,新闻出版属于文化产业中的() 选择一项: A. 前沿行业。 B. 边缘行业. C. 边疆行业。 D. 核心行业。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核心行业。 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游览景区服务属于文化产业中的() 选择一项: A. 外围层。 B. 相关层。 C. 核心层。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外围层。 人们在欣赏电影、文艺表演的时候,会感觉身心愉悦,这说明文化产业具有() 选择一项: A. 消费的娱乐性。 B. 产品的物质性。 C. 产业的依附性。 D. 产品的精神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消费的娱乐性。 (),中国开始实施《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 选择一项: A. 2005年3月2日。 B. 2005年1月6日。 C. 2003年5月1日。 D. 2005年3月16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2005年1月6日。 目前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工业标准”说 B. "版权产业核心”说 C. "意义内容”说 D. "精神产品和服务”说。 E. "文化娱乐集合”说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精神产品和服务”说。, "意义内容”说, "版权产业核心”说, "工业标准”说, "文化娱乐集合”说 按照"意义内容”说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可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文化制作与传播业。 B. 文化创作业。 C. 以文化意义为基础的产业。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文化创作业。, 文化制作与传播业。, 以文化意义为基础的产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文化产业具体可划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文化产业相关层。 B. 文化产业核心层。 C. 文化产业边缘层。 D. 文化产业外围层。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文化产业核心层。, 文化产业外围层。, 文化产业相关层。 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观念的变化。 B. 文化主体的变化。 C. 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 D. 企业结构的变化。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兰大《中国文化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2017秋春兰大《中国文化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 古代中国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的是______ A. 《汤刑》 B. 《刑书》 C. 《九刑》 D. 《法经》 正确答案: 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国家法典是____ A. 《汤刑》 B. 《九刑》 C. 《刑书》 D. 《法经》 正确答案: 3. 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____ A. 太宰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正确答案: 4. 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____ A. 天台宗 B. 禅宗 C. 华严宗 D. 净土宗 正确答案: 5. 中国古代最后一部封建法典为____ A. 《刑书》 B. 《大清律例》 C. 《唐律》 D. 《九章律》 正确答案: 6. 我国的西式广告出现于晚清时期的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天津 正确答案: 7. 申不害是____的代表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阴阳家 正确答案: 8. 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____ A. 西周 B. 东周 C. 汉朝 D. 明朝 正确答案: 9. 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模式的____ A.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B.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D.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E.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正确答案: 10. 中国传统的“和”的平衡机制是_____ A. 等距离 B. 偏执 C. 执中 D. 固执于一点 正确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 根据文献记载,学术界对上古文化的分布所作的划分是_____ A. 炎黄文化区域 B. 北狄文化区域 C. 东夷文化区域 D. 苗蛮文化区域 正确答案: 2. 下列属于文化事象的是_____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 姓名 专业 入学时间 教学点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答案

作业一 1、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什么?文化产业有哪些类型? 答: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2、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 答:商品价值规律、社会价值规律、柔性化运作规律、边际效用递增规律、超越性运作规律。 3、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 答:是指农村文化产业系统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和个人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的功能是文化在自身属性基础上对社会环境的作用能力,它是文化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从总的来看,农村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4、从你所在地方来看,可能发展哪些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有哪 些? 答:我所在地文化产业有:(1)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2)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3)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4)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5)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6)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有:(1)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带动农民就业创业;(3)拓宽文化产业空间;(4)形成农村新型产业。 5、什么是农业跨界理论?如何应用到农村文化产业中? 答:现在名人开始做农业、代言农产品,标志着我国农产品开始走向品牌化道路。金融业大佬转战现在农业,主要是看好未来农业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长,也愿意为其高品质付出较高的成本,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较大。其次,涉足现代农业能够享受的政策优惠,同时农业属性有利于其分散自身行业经营风险,拓展新的盈利点。 6、城乡融合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答:1.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开拓农村文化产业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 促进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7、怎样激活农村文化消费能力? 答: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从现实看,在广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完善之后,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施,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成为一个紧迫课题。 8、文化产业是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答:生态平衡,人类不再为了自身利益而破坏生态,在生态和谐的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中的植被,动物,水资源等等。 作业二农村传统工艺的特点是什么?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农村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答:农村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是指围绕民间手工艺生产的习俗惯制,包括人工制作的工艺品的传统方法、质料处理、行业信仰、手工艺人的师承关系、禁忌崇拜,以及工艺产品本身的民俗功能和含义。我所在地区有竞技、游艺、游戏、体

《中国文化概论》平时作业

《送子天王图》名画的作者是朝的。 A.唐吴道子 B.五代范宽 C.元王冕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4题 《山水清音图》的作者是。 A.展子虔 B.石涛 C.赵孟頫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5题 名画《踏歌图》的作者是。 A.马远 B.马致远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宋代张择瑞的代表作是。 A. 《雪溪图》 B.《江帆楼阁图》 C.《清明上河图》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7题 《富春山居图》这幅旷世名画的作者是朝代的。 A.唐阎立本 B.东晋顾恺之 C.元黄公望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8题 《针炙甲乙经》的作者中国古代朝的。 A.东晋皇甫谧 B.西晋皇甫谧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墨葡萄图》的作者是。 A.展子虐 B.徐渭 C.八大山人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16题 《黄州寒食诗帖》的创作者是。 A.褚遂良 B.虞世南 C.苏东坡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17题 《资治通鉴》的编撰者是。 A.司马光 B.司马懿 C.司马迁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晋代著名的道家哲学和医学的代表作《抱朴子》的作者是。 A.葛洪 B.李时珍 C.张仲景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9题 佛教创建于。 A.印度 B.印尼 C.中国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2.第20题 《辋川图》的作者是。 A.赵孟坚 B.赵孟頫 C.王维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题目: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姓名:包三平

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

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 A.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 C.文化思潮 D.文化事象 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A.青藏高原地带 B.华北平原地带 C.江汉平原地带 D.黄土高原地带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 A.大兴水 B.大兴武功 C.大兴土木 D.大兴文治 6.司马迁的《史记》是()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国别史 D.典志史 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部落的代兴 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 D.方国的代兴 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 B.夏朝史实 C.商朝史实 D.西周史实 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栽培高粱 B.整修田埂 C.使用水车 D.栽培水稻 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正东 B.正南 C.东南 D.西南 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皇甫谧 C.孙思邈 D.李时珍 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 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井田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 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写的() A、《易传》 B、《吕氏春秋》 C、《战国策》 D、《国语》 2. 战国时期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的观点。 A、八卦 B、天人感应 C、五行相胜 D、天道自然 3.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以()为本,并结合《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 A、法家思想 B、老庄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学思想 4.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A、少林寺 B、相国寺 C、大理寺 D、白马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A、《论语》 B、《孟子》 C、《易传》 D、《尚书》 6.最早提出“天道自然”观点的是()。 A、史伯 B、老子 C、庄子 D、列子 7.真正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的是()。 A、达摩 B、六祖慧能 C、神秀 D、济颠 8.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气本论 B、理本论 C、一阴一阳谓之道 D、吾心即宇宙 9.儒家五经由汉朝人用当时通行的文字()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A、小篆 B、隶书 C、籀文 D、大篆

10.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并加以系统理论阐述的,是明代哲学家是()。 A、李贽 B、王阳明 C、陆九渊 D、顾炎武 11. 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气本论 B、理本论 C、一阴一阳谓之道 D、吾心即宇宙 12. 书院之名,最早见于(),最初是作为官方藏书、修书的场所。但真正具有教学性质的书院出现在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并逐步衍变成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 A、西周 B、战国 C、汉代 D、唐代 13. “五斗米道”是东汉年间沛国丰人张陵在西蜀()创立的。 A、昆仑山 B、巴山 C、鹤鸣山 D、武当山 14. “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 A、《列子》 B、《文子》 C、《春秋繁露》 D、《周易》15.“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最早见于() A、《尚书》 B、《春秋·公羊传》 C、《左传》 D、《史记》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道教的信仰特征。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评述刘禹锡“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哲学观点。 2、宗法制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