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商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202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商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商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论追索权及其性质

【答案】追索权及其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说明:(1)概念。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提示承兑或者提示付款时,未获承兑或未获付款,依法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及其他金额的权利。(2)追索权是一种偿还请求权。从根本上说,追索权也属于一种票据权利,相对于作为票据权利的付款请求权,追索权乃是偿还请求权,是第二次请求权。当合法持票人不能从票据上所载付款人处取得付款,即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实现票据权利时,就要依票据法的规定,向其前手进行追索,要求其偿还票据金额,通过这种逆向的途径来实现票据权利。(3)追索权的性质表现为票据担保责任的履行。就追索性质来说,实质上乃是票据权利人未能获得票据付款时,对于就票据付款承担担保责任的人,请求其履行担保责任。此外,在追索义务人依追索义务的履行而取得票据时成为合法持票人,从而成为追索权利人,向其前手再次行使追索权。

2.论述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要求。

【答案】(1)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要求所公开的信息内容具有客观性,所有信息均是实际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情势,所有信息必须是确定的,不得虚构或含有虚假内容。为保证公开信息的真实性,证券法律制度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一,规定证券信息公开义务人承担确保证券信息真实性的一般义务;第二,规定证券中介机构承担相应的协助义务;第三,确立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法律责任制度;第四,规范了证券监管机构在证券监管方面的职能。

(2)准确性。所谓准确性是指信息公开义务人所公告的信息资料必须准确无误,不得存在模糊不清的语言使公众对所公开的信息产生误解,也不得作误导性陈述。也即准确性要求对事实的陈述不存在缺陷。

(3)完整性。所谓完整性是要求信息公开义务人将能够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信息以及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所必须的重大信息全部予以公开。从性质上讲,所公开的信息必须是“重大”信息;从数量上讲,所公开的信息必须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足够的判断依据。与重大遗漏相对应,“完整”要求将法定事项均予以记载并公开,否则信息披露义务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及时性。指信息公开义务人必须将法律法规规章所列举的与证券发行交易有关的各种信息应法律规定的时间、程序和方式向证券管理部门报告,并按法律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公告,从而确保广大投资者获取重要信息的平等性,防止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行为的发生。

3.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

【答案】(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民事能力的限制,公职的限制,经营能力的限制,个人信誉的限制,其他限制。(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起责任形式与其所从事的营业相符合。(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5)有必要的的从业人员。

4.论破产中债务人财产管理人的职责。

【答案】(1)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2)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3)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4)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5)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6)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7)代表

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8)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9)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5.什么是股份?试论述其特征。

【答案】(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所划分成的均等份额,是公司资本的集合成分和公司资本的最小计算单位,也是股东权利义务大小的基本计算单位。股份是通过股票形式表现出来的,股票则是股份公司的股份证书。

(2)股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股份的平等性.这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固有要求,也是我国《公司法》(2005)第126条的明确规定。究其原因,一是股份整齐划一,便于计算和记账;二是股东表决权的形式,尤其是董事和监事选举实行累积投票的情形,有利于降低决策成本;三是便于股份上市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四是便于公司股利和剩余财产分配,操作简便。股份的等额表现为股份所代表的金额相等。每一股表示一个独立存在的股东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除例外情况外,每一等额股份所代表的权利义务是相同的。我国公司法第130条规定,同次发行的股票,每股发行的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必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②股份的不可分性。既然它是构成公司资本的最小的均等单位,也就不能再行分割。股东可以认购一股,亦可认购数股,不论单独持有还是共有,每个单位只有一个表决权。但是,这并不妨碍公司为了需要,而对其股份进行合并或分拆。前者如将2个以上股份合并为1股,后者如将1个股份分成2个以上股份。实践中,分拆股份的情形较多。

③股份的可转让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手续简便,上市公司尤其如此。而有限责任公司只是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其股权,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则需要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同时,公司章程还可以作出其他限制。

④股份的证券性。这是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相比的显著差异。作为股份外在形式的股票属于典型的证券,占有股票即表明股东权的存在。股票的转让与权利的转移如影随形,股票的转让实际上就是股份的转让。同时,股东权的转移非以股票转移不得为之。当然,股票的发行需以股份存在为前提,股份虽借助于股票而得以表彰,但股东权不是因股票而创设,它只是证权性证券,而非设权性证券。

⑤股份具有不可撤回性。股东在公司登记核准后,除非异议股东行使股份收购请求权,原则上不得要求退股。股东只能通过分享股息红利来获得投资收益或者通过转让股份来收回投资。

6.论商事账簿的信息质量保障机制及完善。

【答案】(1)确立商主体内部的信息质量责任制:①CEO和CFO的个人认证制度;②审计委员会的制衡;③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2)增强审计的独立性:①增强审计员的独立性;②强化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3)强化造假者的责任。

7.论商号权的性质和内容。

【答案】(1)概念:商号权是指商事主体对其登记注册的商号在一定地域内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商号权的取得以登记为法定要件,商号非依法登记不得取得专有使用权,不受法律保护。

(2)主体:商号权的主体是依法取得商事主体资格的独立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从根本上说,商号是人们出于营利的目的而创设的一种有别于一般民事名称的特殊名称。不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都不得申请商号注册,成为商号权的主体。虽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但未取得独立的商事主体资格者,如公司的分支机构,也不能成为商号权的主体。

(3)商号权的客体:商号权的客体是依法核准注册的商号

(4)商号权的内容:①专有使用权:专有使用权指商号权人对自己登记的商号在法定范围内的专有使用的权利。商号权人在登记核定的范围内行使商号使用权,受法律保护。经核准登记的商号权只归商号权人享有。②转让权:商号具有无形财产权的性质,可以转让。商号的转让须由让与方与受让方签订书面协议并报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转让商号,如未经核准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同时,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和交易秩序,法律规定,商号转让仅能与营业转让(包括部分营业转让)同时进行,或者在营业废止时进行。③许可权:许可权指的是商号权人通过签订商号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该登记商号的权利。商号许可使用合同应送主管部门备案。

8.试论商事登记的目的、范围和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

【答案】商事登记,亦称商业登记,是指当事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主体资格,依法向登记机关提出登记申请,登记机关依据法定条件和程序将其设立、变更或终止的事实记载于登记簿册,并予以公示的法律行为。

(1)目的:商事登记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商事活动的参加人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格谋求确认。商事登记的主要法律效力在于富裕商事主体取得、变更活终止其商事权利能力或商事行为能力。

(2)范围:作为商主体必须登记的事项,商事登记事项的范围因商主体类型而异。如遇

这些事项发生变化,即应办理变更登记。我国尚无统一的商事登记法,不同主体的登记事项分散在多个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之中。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9条,企业法人的登记事项有11项之多,即企业法人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从业人数、经营期限、分支机构。以及《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分别规定了合伙企业与公司必须进行的商事登记事项。

(3)完善: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商事登记法,调整商事登记关系的法律散见于众多的民商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中。

与其他国家的商事登记制度相比,我国目前的工商登记制度具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已明显表现出商事登记普遍适用于一切营利主体(商主体)的统一特征。第二、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已经表现出对“企业”或“工商业”更趋近于现代商法对于“商业”的理解。

但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目前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事实上仍处于在不统一的单行法状态。一方面,有关商事登记的一般规则和普遍性规则尚未得到统一的归纳和抽象;另一方面,对不同类型商主体的登记注册和备案公示规定间又含有大量的重复和相悖之处。因此迫切要求尽快制定出一部适用于一切商事主体的商事登记法。

9.请试述定期报告的内容

【答案】持续性信息的公开是指证券发行人后对与已改造证券有关的各种重要信息,合证券投资者能够合理预见其投资利益和限定投资风险。持续信息公开主要采取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两种形式;

定期报告,是指上市公司依照法律规定定期向证券主管机关提交的公司财务报告和其他报告,定期报告主要名手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1)年度报告,我国《证券法》第61条规定: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的公司每年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四个月内向向法定机构提交载有下列内容的年度报告:①公司概况,②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③董事、监事、经理及有关高级管理人员简介及其持股情况,④已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情况,⑤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2)中期报告。根据《证券法》第60条规定: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的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