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护理学教案

社区护理学教案

社区护理学教案
社区护理学教案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社区护理学

授课班级:护本11级

任课教师:曹祝萍

医学院护理系(部)外科护理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金莉

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 病人的清洁护理,是整体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口腔护理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一)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二)用物 1.轻病人口腔护理用物脸盆、毛巾、漱口杯盛清水或漱口溶液、牙刷、牙膏。 2.重病人口腔护理用物治疗盘内盛换药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钳与压舌板各1,纱布1块,小茶壶或杯内盛温开水,弯盘,手电筒,毛巾,石蜡油,棉签,珠黄散或冰硼散,锡类散,漱口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等。 (三)常用漱口溶液 1.正常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尔液。 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时放出氧分子,有防腐、防臭作用),2%-3%硼酸溶液(酸性防腐药,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制作用),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甘草银花液等。 3.酸中毒、霉菌感染用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对霉菌有抑菌作用)。 4.绿脓杆菌感染用0.1%醋酸溶液。 5.中西药制成的含漱消炎散、口洁净等,具有消炎止痛,防治口腔疾患作用。 (四)操作方法 1.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适用于不能起床的病人。抬高床头支架,使病人取斜坡卧位,也

儿科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知会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2、掌握儿科护理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概念和特点。 3、熟悉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教学内容】 1、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 2、小儿护理的特征。 3、小儿年龄的分期。 4、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趋势。 5、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1、儿科护理特点 2、小儿年龄分期、各年龄期特点及各期护理重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提问、多媒体互动式型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儿科护理学呢?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儿童保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五官端正、身材匀称,特别是在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孩子的今天,更盼望有一个

健康的儿童。如果一个家庭生了一个畸形儿,家里人背包袱,也影响我们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作为医务人员,我们的责任就是生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样才能使千百万儿童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好儿科护理学。另一方面,儿科护理学是临床专业课,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与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护士执业考试的必考科目。从小的方面来说,学好儿科护理学对你们自身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你们也会为人父母,那么当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你们就知道怎样科学抚育孩子,孩子出现了情况,怎样处理。 什么是儿科护理学呢?从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知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在本次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什么是儿科护理学,其任务范畴,儿科护理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概念和特点。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展示目的要求 1、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2、掌握儿科护理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概念和特点。 3、熟悉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学习新课(提问:在你们的印象中儿科护理是不是就是护理生病的孩子) 一:定义: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及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解释生长发育(体重、身高)、保健(合理喂养、卫生习惯、加强安全、运动、爱护眼睛等)、疾病防治(预发感冒、传染病等)及护理),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时期直至青春期。 二: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金莉 第一节静脉输液授课时数 14学时授课章节 课型理论课,实验课授课地点教室、示教室、实验室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教、操作练习、指导、考核、应用开放式教学系统 1、掌握周围静脉输液法、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2、掌握常见输液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3、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教学目标 4、熟悉输液目的及常用溶液。 5、了解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法、输液泵的使用。 6、了解输液微粒及消除。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探索“无痛”注射方法。 1、周围静脉输液法及常见输液故障排除方法。重点 2、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3、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 2、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难点 课程内容及环节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一、静脉输液目的 二、常用溶液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四、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五、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 六、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七、输液微粒及消除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静脉输液和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静脉输液和输血能及时补充丧失的体液、电解质、增加血容量,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还可通过静脉输注药物,治疗疾病。本章将介绍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静脉输液 一、概念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电解质、药物由直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二、静脉输液的原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无菌药液自输液瓶经输液管通过针尖输入到静脉内应具备的条件是: 1. 液体瓶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即需要具有一定的水柱压。 2. 液面上方必须与大气相通(除液体软包装袋),使液面受大气压的作用,当大气压强大于静脉压时,液体向压力低的方向流动。

儿科护理教案【全】@徐医

教案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 教材名称儿科护理主编崔焱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 第四版讲授章节第一章绪论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崔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儿科学》褚福棠主编 教学目的 1.了解儿科学护理学的工作范围及任务 2.熟悉儿科的特点,了解儿童心理社会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 4.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5.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教学难点 小儿各年龄期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

教学内容总学时1学时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3分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15分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7个时期: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二、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三、婴儿期(infancy period):四、幼儿期(toddler's age): 五、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六、学龄期(school age): 七、青春期: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18分一、儿科特点 (一)儿童生理机能特点: 1、解剖 2、生理 3.免疫 (二)儿童心理社会特点 (三)儿科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2.疾病特点 3.诊治特点 4.预后特点 5.预防特点 二、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自学)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1、护理活动执行者(care-giver): 2、护理计划者(planner): 3、健康教育者(educator): 4、健康协调者(coordinator): 5、健康咨询者(consultant) 6、患儿的代言人(advocate): 7、护理研究者(researcher): 二、素质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专业素质(四)身体心理素质 第五节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3分 小结2分 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 1、5天、5个月、5岁、15岁各属何年龄期?有何特点?保健应注意什么? 2、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及所涉及的范围 3、名词:胎儿期、围生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 学龄期、青春期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 教材名称儿科护理主编崔焱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 第四版讲授章节第二章生长发育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2、熟悉颅内压增高及头皮损伤的主要身心状况。 3、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主要的护理措施。 4、了解颅脑损伤的分类。 5、熟悉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急救处理。 6、掌握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与内容】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 一、概述 ㈠概念颅内压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者的体积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着稳定的压 称颅内压。力, ㈡正常值 颅内压正常值在成人为70—200mmHg ,儿童为50—100mmHg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持续地超过200mmH2O ,可导致脑疝。㈢病理生理 ㈣类型 1、根据病因不同⑴弥漫性颅内压增高:多由于颅腔狭小或全面性脑实质的体积增加所引起 如:弥漫性脑膜脑炎、弥漫性脑水肿、交通性脑积水⑵局灶性颅内压增高:多因颅内有局限的扩张性病变引起如:颅内肿瘤 2、病变发展快慢⑴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出血、高血压脑内出血⑵亚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恶性肿瘤⑶慢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良性肿瘤 二、护理评估 ㈠健康史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⑴脑体积增加 ⑵脑脊液增多 ⑶脑血流量增多 ⑷颅内占位性病变 2、颅腔容积缩减 ⑴先天性畸形 ⑵大片凹陷性骨折 ㈡身心状况 1、头痛:最早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颅内压增高使脑膜血管和神经受刺激与牵拉所致在清晨和夜间加重,多位于前额及颞部 2、呕吐

呈喷射状 3、视神经乳头水肿 因视神经受压、眼底静脉回流受阻引起 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合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4、意识障碍 ⑴急性病人:进行性意识障碍 ⑵慢性病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5、生命体征变化: Cushing (库欣)综合征 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后先出现血压升高, 脉搏缓慢有力和呼吸加深变慢, 继之出现血压下降, 脉搏细 速,呼吸浅快不规则,终于呼吸停止,最后心脏停搏而死亡 6、脑疝 ⑴定义 脑疝是指当颅内压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 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低处移位, 压迫脑 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⑵常见类型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和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⑶小脑幕切迹疝临床表现 ① 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频繁呕吐 ②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浅昏迷、深昏迷 ③瞳孔改变 先是患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迟钝; 接着患侧瞳孔散大, 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应消失,伴上睑 下垂及眼球外斜;最后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④运动障碍:病变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继之波及双侧,可出现去大脑强直 ⑤生命体征变化:紊乱,晚期出现血压骤降,脉搏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 止而死亡 ⑷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 病情变化快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早期可突发 呼吸骤停 ㈢诊断检查 1、头颅 X 线摄片 2、无损伤性脑成像检查 3、脑造影检查 4、腰椎穿刺 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明显的患者禁用 脑疝 与意识障碍有关 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有关 ⑷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⑸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长期不能进食、呕吐、用脱水剂有关 ⑹营养失调 与频繁呕吐、长期不能进食等有关 ⑺有外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⑻便秘 与大量、长期应用脱水剂及限制水摄入量有关 ⑼排尿异常 与意识障碍较深致排尿反射障碍有关 ⑽排便失禁 与意识障碍较深致排便不能自主有关 ⑾思维过程改变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四、护理措施 ㈠治疗原则 三、护理诊断 ⑴潜在的并发症 ⑵清理呼吸道无 效

基础护理学练习册

01 绪论 一.单选题 [A1型] 1.“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这句话是谁说的?() A.马斯洛B巴莆洛夫C南丁格尔D扁鹊E华佗 2.现代医学模式是由谁提出的:() A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 Engel)B美国的莉迪亚.海尔C巴莆洛夫D汉斯.席尔E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3.近代护理学的形成是开始于:() A.18世纪中叶 B.18世纪末期 C.19世纪初期 D.19世纪中叶 E.18世纪初期 4.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创建于: A.1854年,法国B1860年,美国C1856年,英国D.1860年,英国E.1828年,日本 5.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救护伤员使士兵的死亡率下降到:() A.1%B.2%C.2.2%D.3%E.3.3% 6.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是:() A.礼记 B.内经C妇人大全良方D.本草纲目E.备急千金要方 7.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的定义是在:()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E.1949年 8.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成立于:() A.1924年 B.1934年 C.1888年 D.1896年 E.1860年 9.我国护理事业的兴起是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前后 D.“五四”运动前后 E.解放战争时期 10.设立南丁格尔奖章的时间是:() A.1820年B.1860年C.1907年D.1909年E.1910年 [A2型] 1.患者王某,家住外地,住院期间无亲人探视,患者表现为流泪、少言寡语、抑郁不乐,护士应从哪方面给予满足:()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二.填空题: 1.护理学的发展,从护理内容及形式来看,主要经历了、、、和。 2.为近代护理教育创始人;为纪念她的功绩,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3.护理工作方法的基本形式有下列5种、、、、。 4.年起在全国举行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5. 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于年,早年称,年改称中华护士学会,年改现名。 三.简答题 1、说出护理学的性质。 2、说出现代护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的护理特点。 01 绪论答案 一.单选题 [A1型] 1、B 2、A 3、D 4、D 5、C 6、B 7、D 8、C 9、

护理学专科基础护理学练习册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基础护理学课程练习册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南丁格尔国际基金会把每年定为国际护士节 2.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主要贡献创建和撰写着作等 3.护士需要帮助人群解决以下的四个健康问题: 、、、 4.护理学的实践范畴包括:、、、、 5.护士的基本素质内容有素质、素质、素质、素质素质。 6.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四个最基本的概念是、、、。7.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的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国际上称此时期为。 二、选择题: 1..世界上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A 1820年英国 B 1854年克里米亚 C 1856年巴拉科医院 D 1860年伦敦圣托马医院 E 1901霍普金斯大学 2.我国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A 1835年广东 B 1888年福州 C 1909年江西 D 1920年北京 E 1932年南京 3. 关于人是—个开放系统的描述,下列各项中不包括: A 不断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B 进行物质交换 C 个体家庭、社区 D 进行能量交换 E 不断地不从外界获取信息 4.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在: A 1820年英国 B 1854年克里米亚 C 1856年巴拉科医院 D 1860年伦敦圣托马医院 E 1901年霍普金斯大学 5.我国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是: A 1835年广东 B 1888年福州 C 1909年江西 D 1920年北京 E 1932年南京 6.南丁格尔的贡献之一是使克里米亚战争中士兵的死亡率下降: A 从20%下降到% B 从30%下降到% C、从40%下降到% D、从50%下降到% E、从60%下降到%2 7.科学的护理专业开始于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E 20世纪 8.1860年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创办人是 A.多罗丝.奥瑞姆B.佛罗伦斯.南丁格尔C.克拉.芭顿 D.弗洛伊德 E 西奥多.弗里德尔 9.法律意义上的护士是指 A.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的文凭B.受聘于某个医疗机构 C.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并经过注册D.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三、问答题: 1.简述护理概念演变过程三个阶段 2. 护理的任务和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3.制定护理实践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教案-基础护理学铺麻醉床

项目一一般患者入院护理 任务二为患者准备床单位 子任务2:铺暂空床法 课程名称护理技巧授课对象1703、1704、1708 任课教师刘玲 所在院系护理学院 工作任务1、明确铺暂空床的目的 2、能熟练地完成暂空床操作 课时 2 教学目标素质目标: 1.动作敏捷,不怕苦、不怕累,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 2.能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省时节力。 知识目标: 1.简述铺麻醉床的目的、注意事项。 2.能详细列出铺麻醉床的用物。 3.比较三种铺床法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 1.能为手术、昏迷患者准备舒适安全的床单位。 学习者分析通过对铺备用床、暂空床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熟练掌握铺床各种用物的铺法和流程,但对麻醉床的适用对象--手术、昏迷患者的疾病和护理知识缺乏认 知。因此首先要给学生拓展手术、昏迷患者的相关知识来加深学生对设置麻 醉床目的的理解,从而引发思考铺麻醉床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中单的叠法和铺法 2.枕头、防污垫、盖被铺法, 床旁椅放置位置解决措施讲解、演示、讨论、模拟演 练、强化训练 教学难点 1.麻醉盘和其他用物的准备 2.省时节力原则解决措施讲解、演示、讨论、模拟演 练强化训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时间 课前布置任务任务工单、教学视 频、习题作业 提前将相关资料传 至学习平台,让学 生课前自主学习 在相关通讯工 具上提前学习 相关知识 网络资源 教材 云课堂 案例导入工作任务展示案例导入学 习任务 讲解、分析案例、 导入工作任务 学生分析案例, 发表自己的意 见,教师协助分 析讲解 PPT 2min 完成子任务一:认识麻醉床、其目 的和评估内容 拓展手术、昏迷患 者的相关知识,对 课前预习进行检测 提问并补充解释 听讲、思考并回 答麻醉床与备 用床、暂空床的 不同、该如何设 置? PPT 10min 完成子任务二:用物准备引导学生回顾大 单、被套、毛毯的 听、思考,学生 讨论、回答 PPT 8min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础护理学教案 授课课题第五章第三节压疮的分期和护理 授课教师钱星任 授课班级 16级秋季护理306班 授课方式理论课 教学目标 掌握 1、压疮的病理分期和临床表现 2、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熟悉压疮坏死溃疡期的多种治疗方法 了解压疮的健康教育 教学重点压疮的分期和护理 教学难点 1、压疮的分期和各期的比较 2、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用具教材、板书、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由旧知识导入新课】复习压疮的概念及发生原因,回顾皮肤的 解剖结构。 【讲授新课】 1、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结合图 片)

(1)Ⅰ期: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 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 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 30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 皮肤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如及 时去除致病原因,则可阻止压疮的进一步 发展。(皮红了) (2)Ⅱ期: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 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 阻,局部静脉淤血,皮肤的表皮层、真皮 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 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 极易破溃。患者有疼痛感。(起泡了)

(3)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 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 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 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 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皮破了) (4)Ⅳ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 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 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 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 造成全身感染,危及生命。(见骨了) 2、压疮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 教案 (供护理学专业的教学使用) 教研室: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教研室授课教师: 时间: 2009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3-5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水电解质平衡的意义 2、了解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以及脱水的分度及处理原则, 熟悉三种脱水的鉴别诊断 3、掌握低血钾、高血钾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补钾原则 4、熟悉血清钙的正常含量,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了解血浆PH的正常值及酸碱平衡调节,了解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代 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6、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 2、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3、钾代谢异常 4、钙、镁和磷代谢异常 5、酸碱平衡失调 重点难点 重点: 1、水中毒、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含义与临床表现、脱 水的分度; 2、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补钾原则; 3、反常性酸性尿; 4、血钙的正常值,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各类酸碱平衡的概念、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难点: 1. 体液代谢失衡的临床意义和处理原则; 2、各类酸碱失衡的临床意义 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 3.总结5分钟 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3日星期三3-5 教学内容第三章休克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休克的意义和病因与分类,了解休克病理生理变化 2、熟悉外科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提要1、病因与分类 2、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4、处理原则 5、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重点: 1、休克的定义、分类; 2、休克各期典型的临床表现; 3、休克病人的一般紧急处理则 难点: 1、休克各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休克病人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及其意义 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70分钟2.看电教片35分钟 3.分组讨论10分钟 4.总结5分钟 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授课课题第五章第三节压疮的分期和护理 授课教师钱星任 授课班级 16级秋季护理306班 授课方式理论课 教学目标 掌握 1、压疮的病理分期和临床表现 2、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熟悉压疮坏死溃疡期的多种治疗方法 了解压疮的健康教育 教学重点压疮的分期和护理 教学难点 1、压疮的分期和各期的比较 2、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用具教材、板书、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由旧知识导入新课】复习压疮的概念及发生原因,回顾皮肤的 解剖结构。 【讲授新课】 1、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结合图 片) (1)Ⅰ期: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 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

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 30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 皮肤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如及 时去除致病原因,则可阻止压疮的进一步 发展。(皮红了) (2)Ⅱ期: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 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 阻,局部静脉淤血,皮肤的表皮层、真皮 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 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 极易破溃。患者有疼痛感。(起泡了) (3)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 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 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 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 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皮破了) (4)Ⅳ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 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 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 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 造成全身感染,危及生命。(见骨了)

外科护理学教案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2)

教案第次课 授课课题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授课时数 2 课型理论教学方法知识回顾、讲解、讨论、点评 教学目的1、了解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病因、病理。 2.熟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3.掌握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护理要点。 重点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难点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护理要点。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一)病因 1.胆道感染 2.代谢异常 3.其他:胆汁瘀滞、胆汁pH过低 (二)类型 1、按结石组成成分不同分三类 胆固醇性、胆色素性、混合性 2、按结石的部位分 胆囊结石、胆道结石 (三)病理生理 (四)治疗原则 1.胆囊结石:手术为主传统切除、LC 2.胆管结石:手术为主 (1)常用方法: (2)非手术治疗教学活动 引言 导入新课讲解 精讲点拨致病因素病理生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一般资料、既往史、其他疾病史 2.身体状况 (1)胆囊结石:症状?体征?并发 症?墨菲征(Murphy)阳性? (2)肝外胆管结石:夏科(Charcot) 三联症有何特点? (3)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感染后有何 表现? 3.辅助检查检查方法?有何发现? 4.心理状况 5.手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情况、引流管的位置及数量; ②身体状况:动态评估生命体征,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 质、量,切口及引流管出口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诊断及相关合作问题 1.急性疼痛 2.体液不足 3.体温过高 4.营养失调: 5.潜在并发症:胆囊穿孔、胆道出血、胆瘘、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等。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1.致病因素 2.病理生理 3.治疗原则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护理要点:①询问腹痛的诱因、部位、性质及有无放射痛;腹痛时是否伴恶心呕吐、呕吐物的性质;食欲是否正常;②护理体检检查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营养状况、有无黄疸、腹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膜刺激征等。介绍LC胆囊切除的方法、优点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学习资料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doc

.精品. 教案 专业护理学 学科外科护理学内容腰腿痛 授课对象 科室骨科 教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第1页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 新课导入:我们骨科患者大多数是以“腰腿痛”为首要症状而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同学们实习这段时间应该深有感受。 一、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常见症状,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常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一)病因◆ ?腰部疾病 ?损伤性:抬重物用力不当,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强度过大或运动量大腰部手术等,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带 等急性或慢性损伤。如腰椎骨折、腰椎间盘损伤等。 ?退行性:腰部长时间承受各种负荷,使椎间关节、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先天性脊椎裂,脊柱侧凸畸形等 ?肿瘤:转移癌,原发于脊柱的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其他:姿势性脊柱侧弯;炎症性,如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内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 ?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妇科疾病:子宫体炎、附件炎、盆腔肿瘤等 ?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软骨病、甲亢等 (二)腰椎解剖概要 注:★——掌握 ●——熟悉 ◆——了解 ◎——难点 3min 通过图片举例加深同学对腰腿痛病因的理解 2min 通过图片、腰椎模型讲解复习腰椎解剖概要,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铺垫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 第3页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体征 ?腰椎侧凸:为减轻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腰部活动障碍:前屈受限最明显 ?压痛、叩痛:病变椎间隙的棘突间,棘突旁侧1cm处有深压痛、叩痛,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 ?CT:显示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 ?MRI:显示椎管形态、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 (四)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初次发作,病程短且休息后可明显缓解,影像学无严重突出者,80%-90%可痊愈 ?绝对卧床休息 ?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7-15kg,持续2周 ?物理治疗:理疗 ?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激素可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髓核化学溶解法:胶原酶-突出髓核-溶解-减轻症状 图片 图片 简略讲解1min 简略讲解2min

护理学基础 注射法教案

抚顺市卫生学校教案 复习提问)常用部位在哪里?(学生举例子)皮下注射(H1. 皮下注射的操

作要点(学生边说边演示)2. 导入课程)1.你在何时进行过肌肉注射?在哪里注射的?感觉怎样?(学生回答切身体会)?(2.在临床上,减轻疼痛的技术有哪些学生回答旧知识点讲授新课药疗技术第十五章 注射给药法第四节常用注射技术四、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三)肌肉注射(定义一、(了解)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常用部位二、 臀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定位法※三、 (一)臀大肌“十”字法:从臀裂定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引一条1. 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髂嵴最高点即为臀裂顶点注射区避开内角 师生互动:教师绘制简图,明显标记定位点;学生参与练习定位。处为注射区。1/3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 3. 师生互动:教师绘制简图,明显标记定位点;学生参与练习定位。(二)臀中小肌”护士的示指中指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的V1.示指中指定位法:“下缘,围成一个三角区域为注射区。教师演示,学生跟随比划记忆深刻解决:“Ⅲ”患者的手指放在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区。2.三横指定位法:教

师演示,学生跟随比划记忆深刻解决:(三)股外侧肌定位法 10cm至膝关节上的一段范围。成人取髋关节下10cm:教师演示,学生跟随比划记忆深刻解决(四)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 3横指头。肩峰下 :教师演示,学生跟随比划记忆深刻解决注射法※四、 操作前:核对、准备。1. 检查药物(先看瓶签),抽吸药物 教师演示,学生记忆 要点精讲 2.操作中:核对、 体位(侧卧位:要点上腿伸直,下腿弯曲)、定位、手势为执笔式 解决方法:师生互动:教具为简单实用的笔,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 角度(90°)、绷紧皮肤 深度(针梗的2/3)、 抽回血(无回血再推药)等。 解决方法:影像播放,形象生动 操作后:核对、整理3. 五、注意事项 1.针梗切勿完全刺入肌肉内。 2.2岁以下小孩不宜选臀大肌,最好选用臀中小肌。 3.需要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总结与回顾 旧知识点:1.检查药物的方法 2.抽吸药物的方法 新知识点:※1.臀大肌定位法,同时也是每年执考的重点 ※2.持针手势、进针方法,同时也是护士操作的基本功之一。 巩固与练习 1.臀大肌定位法 2.肌肉注射法的操作要点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金莉

第一章绪论 护理是关爱生命,照顾人的健康的专业,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的照护。《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社区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护理学基础是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病人及健康人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学好护理学基础是对学生日后进行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本章将介绍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以及内容与范畴,还将重点介绍护理工作方式以及对于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一节护理学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护理走向独立职业。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名门富有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她从小就立志从事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在随家人到世界各国旅游时,她专注于参观、考察各地孤儿院、医院和慈善组织等。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战地救护伤员。半年后,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被战士们称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07年,获英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1920年,国际红十字会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第十四章标本采集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金莉

授课章节第十四章标本采集授课时数 4 学时课型理论课授课地点教室、示教室 教学方法讲授法、电教 1、熟悉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 2、掌握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3、掌握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 重点各种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难点各种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课程内容及环节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第一节标本检查的意义和采集原则 一、标本检查的意义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 第二节各种标本的采集 一、血标本采集 二、痰标本采集 三、咽拭子标本采集 四、尿标本采集 五、粪便标本采集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第十四章标本采集 第一节标本采集的意义及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意义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要采集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体液等标本送 验,旨在通过实验室的检查方法来鉴定病原,了解疾病的性质及病情的进展情况。因此,正 确的检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而正确的检验结果与正确地采集标本关系密切,护士必须了解各种检验的临床意义,掌握采集标本的正确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不受影响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责任。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 1.采集任何标本前,都应先填写检验单,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在容器外面贴上标签,标 明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检验目的及送验日期等。 2.采集标本前、后及送验前均应仔细遂项核对检验单,以防发生差错,并应向病人说明检 验项目的有关事宜。以消除顾虑,取得配合。 3.凡采集细菌培养标本,须放入无菌容器内,事先检查容器有无裂缝,瓶塞是否干燥,培 养基是否足够,有无混浊,变质等。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不可混入防腐剂、消毒剂 及其它药物,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培养标本应在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如已用药,应 在检验单上注明。 4.采集各项标本均应按照规定要求做到:及时采集,标本要新鲜,量要准确,按时送验, 不应放置过久,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要注明采集时间。 5.必须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如做妊娠试验要留晨尿。因晨尿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 高,容易获得阳性结果。 第二节标本采集法 一、血液标本采集法 1.血清标本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非蛋白氮,尿素氮等)。 2.血清标本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和肝功能等。

婴儿喂养教案

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第二节婴儿喂养 (阜阳卫生学校徐文兰) 授课教师课型徐文兰 理论课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中护13XX 班 五楼会议室 课时 2 学时授课时间2011 年12 月24 日 教具教材、板书课题婴儿喂养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措施 掌握人工喂养的方法和辅食添加的原则 熟悉母乳的分类 2、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对母婴的关爱之情,并积极宣教 教学重难点1、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措施; 2、人工喂养的护理 3、辅食添加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启发点拨法、比较法、讨论总结法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如何对婴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为小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联系生活,重点讲解婴儿喂养方法,如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 学情分析近年小儿喂养有很多误区,我要求学生在课前调查婴儿喂养方式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 果。 教学参考《儿科护理学》崔焱主编.第4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科学》杨锡强、易著文主编.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组织教学2min 复习旧课5min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2min 讲授新课70min 时间安排内容小结5min 课堂巩固5min 布置作业1min

板书内容与时间设计 一、母乳喂养 板书内容时间第二节婴儿喂养 5min 1、母乳的分类: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 2、母乳喂养的优点 (1)(2)(3)4)(5)3 母乳喂养的护理 (1))时间与次数 (2))方法 (3))注意事项 (4))哺乳禁忌 (3))计划断 乳二、人工喂 养 (一)常用乳品及代乳品 (二)人工喂养的护理 1. 乳方选择 2.乳量估算 3.哺喂次数 4.哺喂方法 三、混合喂养 四、辅食的添加 (一)添加目的 (二)添加原则 (三)添加顺序10min 15min 30min 10min

[护理学专科]基础护理学练习册答案教案资料

[护理学专科]基础护理学练习册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基础护理学课程练习册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南丁格尔国际基金会把每年定为国际护士节 2.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主要贡献创建和撰写著作等 3.护士需要帮助人群解决以下的四个健康问题: 、、、 4.护理学的实践范畴包括:、、、、 5.护士的基本素质内容有素质、素质、素质、素质素质。 6.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四个最基本的概念是、、、。 7.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的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国际上称此时期为。 二、选择题: 1..世界上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A 1820年英国 B 1854年克里米亚 C 1856年巴拉科医院 D 1860年伦敦圣托马医院 E 1901霍普金斯大学 2.我国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A 1835年广东 B 1888年福州 C 1909年江西 D 1920年北京 E 1932年南京 3. 关于人是—个开放系统的描述,下列各项中不包括: A 不断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B 进行物质交换 C 个体家庭、社 区 D 进行能量交换 E 不断地不从外界获取信息 4.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在: A 1820年英国 B 1854年克里米亚 C 1856年巴拉科医院 D 1860年伦敦圣托马医院 E 1901年霍普金斯大学 5.我国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是: A 1835年广东 B 1888年福州 C 1909年江西 D 1920年北京 E 1932年南京 6.南丁格尔的贡献之一是使克里米亚战争中士兵的死亡率下降: A 从20%下降到2.2% B 从30%下降到2.2% C、从40%下降到2.2% D、从50%下降到2.2% E、从60%下降到2.2%2 7.科学的护理专业开始于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E 20世 纪 8.1860年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创办人是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 教案首先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基础知识及理论如: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营养、新生儿的特点等,其次介绍新生儿疾病和各个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最后介绍传染病和小儿惊厥的护理。 为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用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护理病人,促进整体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故本教案是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组织讲解具体内容。为适应我室的教学需要,结合近年教改的成绩,依照新修订大纲的要求,本着培养护理本科学生的目标,增加了一些病例分析、社会实践、临床见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对教 师的 要求1、教师必需认真备课。要求教师在使用本教案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丰富具体授课内容;备课时,教师必需熟悉相关课程知识如解剖学、胚胎学、基础护理学及临床各学科知识,做到儿科护理学与基础等学科相结合。 2、教师必需研究教学法,以培养护理本科生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护生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护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 选用 护理学专业儿科护理学第三版) 崔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7月 参考 书籍 与常 用 地址参考书籍: 《儿科学》《解剖学》《组胚学》《病理学》 常用址: .37 中华护理 医学护理 授课章节第一、二章绪论及生长发育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主楼四层本班教室教学 目的 与要 求一)了解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二)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三)了解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教学 重点 与难 点重点: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