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

“优教通”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管理员)

操作手册

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1

目录

1范围 (2)

2本地资源目录管理 (2)

2.1新增 (3)

2.2修改 (4)

2.3启用/禁用 (5)

2.4排序 (5)

3本地资源入库及审核 (5)

3.1资源入库 (5)

3.2资源审核 (10)

3.3注意事项 (14)

附:本地资源的整理规范及资源准备 (15)

优教班班通——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本地教育资源是提高本地教学质量,促进本地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因素,是当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优教班班通平台支持本地资源管理者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建设,实现本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1范围

本手册提供详细的制作平台标准及操作方法,适用于学校管理员和教师,内容包括教学资源目录管理、教学资源制作入库。

管理及维护的操作步骤基本为:

第一步,本地资源目录管理:通过目录管理建立新目录,管理已有目录,以便进行目录下的资源管理。

第二步,本地资源管理:依据资源目录及资源规范,进行资源的入库及审核。

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2本地资源目录管理

本地资源目录管理通过“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主要为校本资源提供资源目录的新增、查询、修改、启用/禁用等功能。下面介绍资源目录管理方法。

登录优教班班通管理中心:校级管理员启动IE浏览器(推荐在1026*768分辨率下),在地址栏输入管理中心地址,如https://www.doczj.com/doc/1514681048.html,/sso;打开系统登录选择页面,输入用户名(学校编号+0000)、密码(初始为123456)及验证码。如图所示:

图2.1 登录页面

进入之后选择“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即可进行资源目录管理及资源信息的管理。

图2.2选择页面

2.1新增

选择“资源目录管理”进入“本地学校”。

图2.3资源目录管理

选择“增加”,出现资源目录新增页面,填写目录名称,选择资源目录类型(基础资源目录指的是与教材同步的资源目录,与优教通用户应用系统中本地资源下的“教学资源”目录对应;拓展资源目录指的是专题拓展或活动类资源目录,与优教通用户应用系统中本地资源下的“专题资源”目录对应。),点击保存,该条目录即可增加成功。

图2.4资源目录新增

备注:

(1)显示方式、学段、年级、学期、科目、版本、修课类型为后续开发功能,目前均不用选择,只填写目录名称,选择资源目录类型即可。

(2)目录之间的层级关系可通过左边的目录树查看,选择不同的目录级别,点击“增加”可增加不同层级的目录。

2.2修改

在资源目录列表中,单击“修改”按钮,进入编辑页面,如图所示:

图2.5 资源目录修改

单击“保存”选项即保存了新的信息,并且回到资源目录列表界面。

单击“返回”选项即可取消编辑操作,返回到列表界面。

2.3启用/禁用

在资源目录列表中,单击“启用/禁用”按钮可改变该目录状态。

目录在禁用状态下时,在终端不显示。

2.4排序

如需对资源目录的显示顺序进行排列,可用鼠标拖动某个资源目录到合适的位置,拖动完成后双击任意一条记录的编号,弹出是否提交排序窗口,点击“确定”完成排序。如图所示:

图2.6 资源目录排序

备注:

(1)在校本管理员管理校本目录时,涉及教研组的功能都为下一阶段功能开发所用,目前不用理会任何教研组信息;

(2)目录建设完成后,可对资源进行录入和审核;

(3)目录建设完成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同步至优教班班通用户应用系统中。

3本地资源入库及审核

3.1资源入库

下面将介绍资源入库、审核和信息管理的操作步骤。

学校管理人员通过此功能将组织好的资源录入到系统中,包括资源基本信息和资源物理文件,新录入的资源为未审核状态,只有通过审核的资源才能作为正式资源进行使用。资源管理员进入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选择资源信息管理下的本地区域资源,如图:

图3.1 校本资源入库

(1)在页面左侧选择校本资源目录后,点击右侧的“增加”按钮,填写资源信息,如图所示:

图3.2资源新增

入库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资源类型

资源类型包括教案、素材、课件、习题、课堂实录五种。

教案是指教学参考案例,主要包括教案、示范课、教学活动等,当资源类型选择为教案时,则该资源只在备课系统中显示,在授课系统中不显示;

素材包含动画、视频、图片、文字等类型素材;

课件主要是教学参考课件;

习题主要由习题、试题组成;

课堂实录是指主要为课堂的录播视频文件。

2)资源推介:资源推介包括NEW、HOT和推荐三种。为后续开发功能,暂不用选择。在将信息填充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入资源文件上传页面,如图所示:

图3.3资源上传

(2)资源上传:点击“资源上传”,可添加文件或文件夹,弹出窗口如图所示:

图3.4上传资源包

点击添加文件,从本地选择需要上传的文件,并点击“开始上传”,可以看到上传进度,上传结束后,关闭窗口返回该资源包下资源列表。

点击主文件“是/否”可更改文件是否作为主文件,如图中点击“否”,可将该文件作为资源主文件(注:每个资源包必须有一个主文件)。

图3.5设置主文件

点击“预览”,可预览该文件,如图:

图3.6预览资源

(3)资源排序

点击“资源排序”,进入资源列表排序界面,同时“资源排序”变为“资源浏览”。如图所示:

图3.7资源排序

填写序号后,点击“提交”即可完成资源文件排序。

选中相应资源文件前的复选框,点击“提交”可删除该资源文件。

完成排序后,点击“资源浏览”,可回到资源浏览界面进行其他操作。

(4)资源补充

点击“资源补充”,可将单个文件上传至该资源包,进入资源信息明细填写页面,如图所示:

图3.8 资源补充

填写完成后点击保存。

注:资源上传和资源补充的区别在于,资源上传可一次上传多个文件或者文件夹,而资源补充只能上传单个文件。

(5)新增资源

在资源列表中,点击“新增资源”,进入资源入库页面,可录入当前目录下的下一个资源包。

(6)资源文件预览

在资源包文件列表中,点击相应记录所对应的“预览”,可以在线打开该文件进行预览。

(7)资源文件下载

在资源包文件列表中,点击相应记录所对应的“下载”,可以下载该资源文件。

(8)资源文件删除

在资源包文件列表中,点击相应记录所对应的“删除”,可从资源包中删除该资源文件。

备注:资源入库是本地资源建设的途径之一,除此之外,教师用户通过优教通应用系统中的“教师文件夹”也可将资源推送至本地资源中:在教师文件夹中选中资源,选择“上传至本地资源”,如图:

图3.9 教师文件夹推荐本地资源

然后填写相关属性,设置主文件,进行保存,即可将资源推荐至本地资源中。

图3.10教师文件夹推荐资源设置

3.2资源审核

为了保障本地资源的质量较好,所有的资源需经审核后,才能在应用系统中使用。下面介绍资源审核功能。

校本资源审核主要是对已录入的资源进行审核管理,以标识资源的可用性,包括未审核、通过、未通过三个属性,只有审核通过的资源才能被正式使用,其中还包括资源的查询、预览、编辑、删除、排序功能。

图3.11 审核资源

点击资源“校本资源审核”,进入校本资源列表页面,左侧显示校本资源目录,右侧列表默认显示未审核的资源,如图 3.11所示。选择目录,在查询区域输入查询条件,点击“查询”,得到该目录下符合条件的资源列表。

找到相应的资源后,可预览资源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可进行编辑、删除等操作。

在资源列表中,单击“预览”,即可预览该资源包主文件,如图所示,该资源主文件为图片:

图3.12资源预览

在资源列表中,单击“编辑”,进入资源编辑页面,如图所示:

图3.13编辑资源

修改资源信息后点击“下一步”,进入资源文件编辑页面,如图所示:

图3.14资源文件编辑

资源上传,资源补充,新增资源,预览、浏览、海报和删除文件功能参考校本资源入库相关内容。

在资源列表中,单击“删除”,弹出确认删除窗口,点击“确定”删除该资源。

“未审”功能针对未审核资源,可单个审核;如图所示:

图3.15资源审核

也可以多个资源批量审核,点击资源对应的复选框,选中多个资源,点击左下角“审核”进行批量审核。

注:资源包必须有主文件才能被审核。

选择资源目录后进行审核,可将该校本资源与基础目录建立联系,建立联系后可通过基础目录找到该资源。点击“清空”取消所选择的资源目录。

选择是否通过,点击“审核”按钮,即成功审核资源。

共有三种排序方式,手动输入序号后审核;手动拖曳资源记录双击标题生成序号后审核;点击“资源标题”自动按标题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后双击标题生成序号后审核。具体介绍如下:

1)在资源列表中要排序的资源记录序号框中输入排列序号,选中该资源前的复选框,点击“审核”按钮即可对资源进行排序。如图所示:

图3.16 资源排序

2)通过鼠标拖动的方式调整记录顺序。拖动资源调整顺序后,双击任意一个资源标题,系统将自动按调整后的顺序为每个资源生成一个序号。选中要记录序号的资源,点击“审核”即可为资源记录序号。如图所示:

图3.17 双击资源名称

图3.18 自动生成序号

图3.19选择资源审核

3)点击“资源标题”调整记录顺序。系统将自动按资源标题拼音字母的顺序为资源排序,双击任意一个资源标题名称,系统自动为每条资源记录生成一个序号。选中要记录序号的资源,点击“审核”即可为资源记录序号。如图所示:

图3.20单击资源标题排序

图3.21 生成序号

图3.22 选择资源审核

3.3注意事项

1)资源审核后需等待系统数据同步(系统默认2小时),之后才能在终端显示。

2)当资源类型选择为“教案”时,则该资源只在门户中显示,在班班通授课平台中不

显示。

3)系统支持资源包上传,必须设置主文件才能在应用时打开,为避免打不开,必须设

置主文件。

附:本地资源的整理规范及资源准备

为保障本地资源建设的规范性和易用性,本地资源特定各种资源文件的格式进行了规范,系统中的各类资源的格式为:

?文本类:.doc(要求以03版的word为主格式);

?视频:.H264avi及索引文件(备注中详细说明了视频文件转成改格式的操作);

?音频:.mp3、wav、wma、midi;

?动画:.swf、exe、flash文件包(一个为主文件);

?课件:.ppt、flash(忌压缩包格式);

?习题:.doc;

?图片:.jpg、gif、png、bmp;

备注:视频资源转码成H264avi操作方法:

(1)前期准备:

第一步:安装TMPGEnc 4.0 xPress;

第二步:安装VirtualDub_MPEG2;

第三步:安装编目软件;

第三步:安装x264-569-install.exe;

第四步:将“720_576AVI输出模板.txp4e”和“交错.vcf”放在本地磁盘中保存;

第五步:在系统的音频属性里进行手动修改参数,去掉设备管理器?音频编码解码器?Lame ACP MP3 CODEC?属性?设置?checksum 的选项,否则编码出来的文件在系统终端上点播无声音。其他设置按照默认即可;如图示:

图1 系统音频设置

图2 音频设置参数

(2)视频转码:

第一步:打开TMPGEnc 4.0 xPress,点击“新建项目”,添加需要转码的视频文件(可以同时添加多个视频文件)。如下图:

图3 TMPGEnc 4.0 xPress开始页面

第二步:编辑视频,在“剪切编辑”中可对视频进行截取操作,如下图:

在“效果设置”中可对视频进行滤镜添加,如下图:

第三步:选择“输出”,点击浏览,选择模板“720_576AVI输出模板.txp4e”,如

注意:输出模式为

如需多个视频合并为一个视频可选择;

第四步:选择输出文件夹的名称,点击“编码”开始视频输出,或点击

点击“批处理开始”即可开始输出视频;

图7 视频批处理输出

第五步:待TMPGEnc 4.0 xPress批处理输出视频完成后,打开VirtualDub_MPEG2,使

用快捷键ctrl+L,找到“交错.vcf”并打开;

第六步:在“File”中选择“Job control”,打开一个新对话框;

客户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软件开发综合技能训练 报告 客户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李萍 完成日期 2015年 1月 9日 信息学院

目录 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题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设计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设计目标?3 2.1.2用户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需求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信息管理系统的总需求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数据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功能性需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约束(Constraints).........................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用户的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DBMS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开发工具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Visual Basic6.0开发工具的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SQL Server 2000的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ADO控件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 ADO控件的绑定控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4.5 连接数据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设计和创建数据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创建数据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详细设计及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公共模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主界面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登录模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用户管理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口令修改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信息管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 客户信息维护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6.2 客户反馈信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3 工作日程安排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4客户信息添加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信息服务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解 决 方 案

目录 第1章总体概述 (7) 1.1系统建设背景 (7) 1.2系统建设目标 (7) 1.3系统建设原则 (7) 1.4系统构建方案 (9) 5.2.1业务开发平台 (9) 5.2.2系统日志管理 (12) 5.2.3权限实现机制 (13) 5.2.4报表实现方案 (16) 5.2.5操作性实现方案 (17) 5.2.6运行环境 (18) 5.2.7接口实现方案 (19) 第2章系统规划方案 (21) 2.1系统建设总论 (21) 2.2系统技术架构 (21) 2.3遵循的信息化标准 (23) 第3章软硬件支撑平台 (23) 3.1网络拓扑图 (23) 3.2应用支撑软件 (24) 3.3推荐硬件配置 (24) 第4章系统安全建设方案 (24) 4.1保障物理安全 (25) 4.2保障网络安全 (25) 4.3强化数据安全 (27) 4.4重视数据备份 (28) 4.5系统安全保障 (28) 4.6加强安全制度建设 (31)

4.8系统容灾方案 (33) 第5章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功能说明 (35) 5.1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结构图 (35) 5.2系统维护管理 (36) 5.2.1系统日志信息管理 (36) 5.2.2数据维护模块 (36) 5.2.3机构院系管理 (37) 5.2.4外部资源管理 (37) 5.2.5用户管理 (37) 5.2.6角色管理 (38) 5.2.7用户角色切换 (38) 5.2.8访问活动分析 (39) 5.2.9课程教学分析 (41) 5.2.10系统设置 (42) 5.2.11数据维护 (42) 5.2.12新闻通知管理 (42) 5.2.13外部资源管理 (44) 5.2.14调查问卷 (44) 5.2.15个人门户 (45) 5.3课程基础资源管理 (46) 5.3.1课程基础信息设置 (46) 5.3.2课程网站模板管理 (46) 5.3.3课程栏目管理 (47) 5.3.4课程网站首页定制 (47) 5.3.5课程大纲管理 (48) 5.3.6在线Web网页编辑器 (49) 5.3.7文件上传下载 (50) 5.3.8视频资源管理模块 (50)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设计说明书 学院:信息学院研 13级

学号: 1043113266 姓名:杨涛 目录 一. 引言 (3) 1.1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 (3) 1.2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功能和特点 (4) 1.3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目的 (5) 1.4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开发步骤 (4) 二. 需求说明 (4) 2.1需求分析 (6) 2.2可行性分析 (6) 2.2.1 技术可行性 (6) 2.2.2 经济可行性 (5) 2.2.3 操作可行性 (5)

三. 系统构架及开发工具简介 (7) 3.1应用系统架构方式 (7) 3.1.1 B/S架构概述 (7) 3.1.2 系统体系结构 (6) 3.2开发工具简介 (7) 3.2.1 系统开发技术JSP (7) 3.2.2 ORACLE简介 (7) 四. 概要设计 (8) 4.1系统具体功能 (8) 4.1.1 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块 (8) 4.1.2 系统的不同用户操作权限介绍 (8) 4.1.3 系统整体界面设计 (8) 4.2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8) 4.2.1 一般用户登陆操作流程介绍 (9) 4.2.2 一般用户登陆后台验证流程介绍 (9) 4.3数据库设计 (10) 4.3.1 逻辑设计 (14) 4.3.2 数据字典设计 (14)

一. 引言 1.1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教学资源的数量与日俱增。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简单地实现以二进制形式组织教学资源、以计算机管理代替人工管理教学资源这个功能是不能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要求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在教室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是当今信息化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即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从教师控制的家教式、被动式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学习、双向交流的状态。 目前,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都往网络化方向发展。即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一些实时的教学功能,比如:教师在线解答疑难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在线视频、视频点播或者进入虚拟教室来实时地进行学习,这也是我国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1.2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功能和特点 本系统能实现一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比如:学生用户快速搜索、浏览、下载学校最新公告和其所需教程、课件;教师用户发布课件、上传相关教学辅助材料,对相关课程,教案等进行增加,编辑,删除。教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学校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重视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克服资源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思路;方法;策略 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将多种媒体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以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的系统。它一般由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以及网络课程等几部分组成,能为使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由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学校在政策、立项、资金、人力统筹等方面给予支持。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人力统筹、内容建设等各因素间的关系,还要处理资源库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和教学这个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就尤为重要。要有专门的领导机构,论证和制定资源库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如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确定管理系统是自主开发还是请专业公司开发,资源建设是分批引进还是以自主开发为主,是突击重点还是普遍涉及等等。 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教学资源库作为各种教学资源的汇集,绝不是教学素材、资料的简单堆积,更不是脱离教学特点的其他非服务行为。它直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方便用,学生易于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科学化、标准化、结构化和动态化。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是资源库的根本,遵循标准是保障资源库广泛共享的基础,合理的结构可以确保资源库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是资源库具有生命力的保障。因此在设计方案时要明确目标:一是建设科学的资源规范体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库著录的标准化、检索点的规范化、检索途径便捷化。二是建立开放的资源建设体系,能够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信息录入与修改、素材的预览与浏览、远程审查、统计分析等功能,让全校师生不仅能使用资源,还能为资源库提供素材和资料;三是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查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高质量;四是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原文)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1) 1.1 统开发背景 (1)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 第二章系统设计相关原理 (2) 2.1 技术准备 (2) 2.2 JSP (2) 2.3 SQL Server (2) 第三章系统分析 (3) 3.1 需求分析 (3) 3.2 可行性分析 (3)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4) 4.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 4.2 数据库规划与设计 (4) 第五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 5.1 用户登录模块 (5) 5.2 人员管理模块 (5) 5.3 招聘管理模块 (5) 5.4 培训管理模块 (5) 5.5 奖惩管理模块 (6) 5.6 薪金管理模块 (6)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7) 6.1 总结 (7) 6.2 展望 (7)

图表1 (4) 图5-1 用户登录模块流程图. (5)

0第1章序论0 第一章绪论 1.1 统开发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诸多的企业竞争要素中,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直接地反映为人才战略的竞争。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更加灵活、快速反应的,具有决策功 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开发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可以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 来以下好处: 1)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2)可以优化整个人力资源业务流程; 3)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 1 HumanResourceManagementSystem

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教务管理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在线管理要花费教师和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网络教学师生比例要远远小于课堂教学的师生比例,因此实现教学信息的自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如记录、跟踪师生活动、自动管理人员档案、自动记分、自动反馈、自动建议、自动答疑、学生作业管理及学生学籍自动管理等。教务管理工作主要由3个子模块完成: ⑴教师管理模块 主要功能是支持教师教学和进行教师档案管理。系统支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定学生的行为权限,如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提出研究性课题,启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组织小组协同工作解决难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思想,如老师只要设定分组条件,系统就自动将学生分组,同时自动初始化小组参数设置,等等;教师档案管理包括建立教师授课账号,记录教师的个人信息,进行任课资格、教学计划、教学活动记录、工作业绩等方面的管理,配置相应的授课资源,记载教师的授课情况,建立和维护教师科研档案,等等。 ⑵学生管理模块 主要功能是注册认证和学籍管理。注册认证提供在线注册功能,注册用户名,指定用户名称,建立用户账号,登录系统时对不同的用户进行认证,并根据不同的角色确定赋予用户相应的操作权限。学籍管理以学生为单位,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习档案包括学生身份信息、选课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业集等。 ⑶教学评估模块 网上教学评估模块包括测验试卷的生成工具、测试过程控制系统和测试结果分析工具。有些系统具有随机出题功能,可以为每个学生产生不同的试卷;测试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对网上测试过程的控制,如在需要时锁定系统,不允许学生进行与测试无关的浏览,控制测试时间,到时自动交卷,等等;测试结果分析工具一般是根据题目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具体学生给出诊断,对下一步学习提出建议。功能更强的网上教学评价系统还具有根据考试测验的统计数据,运用教学评估理论进行试卷分析和项目分析(如计算题目的区分度、难度)以及自动批改即时反馈等功能,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内容。 此外为了更好地为教师学生服务,教务管理系统还提供如下功能: ①行政公文管理:包括发布公告信息、公告文档的管理等。 ②信息查询:包括查询开设的课程信息、课程任课教师的情况、课程内容的简介、个人的某些开放档案记录等。 2.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的中枢,完整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应当在提供教学服务管理这一核心功能的同时,还提供教学分析功能,并可与相关的组织机构共享和交换教学信息。因此,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必须集成数据库工具。网络教学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课程管理、学习信息管理。 ⑴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包括设置、修订专业,专业课程的设置、管理、专业资源分配以及设立课程,指定课程相关人员如开发人员、授课人员、助教人员和学生的权限和口令,分配建立与课程相关的设施,如邮箱、讨论区、网址等,处理添加、修改新课程,制定修改培养计划,设置相关课程的先导关系等日常事务。对校际课程的管理包括课程共享管理,培养计划扩展管理(将外校共享课程纳人本校培养计划),使得本校学生可以在多校课程中进行有一定条件限制的选择。对本校及外校共享课程的需求信息分析,为培养计划的调整提供信息〔通过对外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摘要:本系统作为学生、教师、学校三方进行设计,寻求基本实现教师资源上传、在线批改、问答解疑等;学生学习内容进度管理、报告生成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管理。初步分配好平台资源分配权限管及资源审核操作。本文主要对于程序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功能实现主体上进行叙述。 概述: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广和扶持、无纸化办公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教学资源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现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阶段。使用计算机讲每一位学生、教师及教务管理部门进行整合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专家及教师提供了相应的高效管理手段。

目录 第一章:设计的可行性------------------------------------------------------------------------- 1.1MIS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1.2 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产生设计可行性----------------------------------------------- 第二章:系统概述------------------------------------------------------------------------------ 2.1 系统正向流程--------------------------------------------------------------------- 2.2 项目范围-------------------------------------------------------------------------------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结构设计------------------------------------------------------------------------- 3.1.1 各模块功能-------------------------------------------------------------------- 3.2数据库设计---------------------------------------------------------------------------- 第四章:详细设计----------------------------------------------------------------------------- 4.1 教师/学生登录功能----------------------------------------------------------------- 4.2 教师/学生密码管理功能----------------------------------------------------------- 4.3 学生的信息浏览/查询功能-------------------------------------------------------- 4.3.1 选课信息查询---------------------------------------------------------------- 4.3.2 查询开课信息---------------------------------------------------------------- 4.3.3 查询公告信息---------------------------------------------------------------- 4.3.4 查询课程信息---------------------------------------------------------------- 4.3.5 查询教师信息---------------------------------------------------------------- 4.3.6 查询选课名单---------------------------------------------------------------- 4.4 教师的信息浏览/发布/修改/删除功能------------------------------------------ 4.4.1 浏览已发布信息------------------------------------------------------------- 4.4.2 信息发布---------------------------------------------------------------------- 4.4.3 资源信息修改---------------------------------------------------------------- 4.4.4 资源信息删除---------------------------------------------------------------- 4.4.5 查询公告信息--------------------------------------------------------------- 4.5修改教师信息功能------------------------------------------------------------------- 4.6添加教师信息功能------------------------------------------------------------------- 4.7删除教师信息功能------------------------------------------------------------------- 4.8修改学生信息功能------------------------------------------------------------------- 4.9添加学生信息功能------------------------------------------------------------------- 4.10删除学生信息功能------------------------------------------------------------------ 4.11添加公告信息功能------------------------------------------------------------------ 4.12删除公告信息功能------------------------------------------------------------------ 4.13 资源上传源管理--------------------------------------------

远程网络教学系统

UML及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实训 题目:远程网络教学系统 子课题:系统管理员子系统 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江苏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3) 1.1系统功能需求 (3) 1.1.1 功能需求 (3) 1.1.2 模块 (3) 1.2数据库管理模块 (3) 1.3基本业务模块 (4) 1.4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4) 第2章系统用例模型 (5) 2.1系统管理员子系统用例图及分析 (5) 2.2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系统静态模型 (5) 3.1创建系统管理员子系统静态模型 (6) 3.2整体功能结构 (6) 3.3本章小结 (6) 第4章系统动态模型 (7) 4.1创建系统管理员子系统序列图和协作图 (7) 4.1.1 序列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协作图 (7) 4.2创建系统管理员子系统活动图 (7) 4.3创建系统管理员子系统状态图 (8) 4.4系统运行代码 (8) 4.5本章小结 (8) 第5章系统部署模型 (21) 5.1系统运行所需的软件和硬件环境 (21) 5.2创建系统构件图 (21) 5.3创建系统部署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本章小结 (21) 第6章总结与展望 (22) 6.1总结 (22) 6.2展望 (22)

网络教学与资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网络教学与资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合格投标人要求: 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国内独立法人(具 备相关的经营范围)。 2.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或以 上。 3.投标人必须在珠江三角洲范围内设有售后服务机构,具有相应的技术服务能 力。 4.投标人必须是报价货物的制造商,或具有代理经销资格的代理商(提供证明 文件复印件加盖法人公章); 5.具有相关的业绩,必须提供2005年以来一个或单个合同在十五万以上华南地 区网络教学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投标时须提供合同复印件及验收报告或其它证明材料。 1、总体要求 网络教学与资源管理平台首先要能够管理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课件,方便老师在平台上进行网上备课,实现制作网络课程、发布教学内容,并提供网上从事教学互动的手段以及学生在线学习的功能。在教学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生学习方面,为学校的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和知识资源,来获得全新学习感受; 在教学管理方面,为学校大大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使学校成为一个高效和灵活的组织,不断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要解决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制作的要求。 对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要求: (1)、网上备课:网络课程管理、网络课程制作、精品课程制作功能 (2)、网上教学:教学活动管理功能. (3)、学生学习管理功能 (4)、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6)、系统管理功能

学堂远程教育系统方案(运营版)

第1章.系统介绍 一、学堂系统简介 虚拟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系统(以下简称学堂)是一套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软件。使用本系统,师生用户可以利用普通的PC机、标准的视频头设备、耳机和麦克风就可以在Internet或者Intranet下的通过在线音视频和白板进行交互教学。可以实现一对一在线答疑、多人网络课堂、在线答疑室、现场教学录制等多种教学模式。平台除了在系统构架上支持大用户并发的运营需要之外,还在功能设计上增加了对收费、免费、试听等多种服务模式的支持,作为纯软件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政府、企业、教育、医疗、金融等各种行业的远程培训。 二、学堂系统应用图

第2章.功能介绍 一、系统体系构架 学堂平台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会议模块,前端模块包括了:即时通讯、一对一答疑、网络课堂、在线答疑室、课件编辑器/播放器。解决从课件学习、一对一答疑、大课、答疑课等各种在线教学模式。

虚拟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系统二、平台功能模块结构

三、即时通讯系统: 1.通用功能: 1)即时通知:即时通知的信息包括:好友上线、好友消息、好友留言、系统公告,会议 通知,系统会实时弹出窗口进行提醒。 2)即时视频音频通讯:为点对点用户提供实时的视音频通讯功能,包括音频和视频设置。 3)即时文字通讯: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文字通讯功能,支持多人文字聊天功能。 4)文件传输:为点对点用户提供实时的文件传送和接收功能,支持多文件的同时发送和 接收。 5)联系人管理:用户可以自己添加、删除联系人,还可以给自己的联系人分组,以方便 管理。 2.针对教学的功能: 1)丰富的消息显示方式,支持富文本格式,并且系统提供了消息接口,能够和网站的学 习社区无缝挂接,消息点击后可以直接跳转到网站的现场页面。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

“优教通”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管理员) 操作手册 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1

目录 1范围 (2) 2本地资源目录管理 (2) 2.1新增 (3) 2.2修改 (4) 2.3启用/禁用 (5) 2.4排序 (5) 3本地资源入库及审核 (5) 3.1资源入库 (5) 3.2资源审核 (10) 3.3注意事项 (14) 附:本地资源的整理规范及资源准备 (15)

优教班班通——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级)本地教育资源是提高本地教学质量,促进本地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因素,是当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优教班班通平台支持本地资源管理者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建设,实现本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1范围 本手册提供详细的制作平台标准及操作方法,适用于学校管理员和教师,内容包括教学资源目录管理、教学资源制作入库。 管理及维护的操作步骤基本为: 第一步,本地资源目录管理:通过目录管理建立新目录,管理已有目录,以便进行目录下的资源管理。 第二步,本地资源管理:依据资源目录及资源规范,进行资源的入库及审核。 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2本地资源目录管理 本地资源目录管理通过“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主要为校本资源提供资源目录的新增、查询、修改、启用/禁用等功能。下面介绍资源目录管理方法。 登录优教班班通管理中心:校级管理员启动IE浏览器(推荐在1026*768分辨率下),在地址栏输入管理中心地址,如https://www.doczj.com/doc/1514681048.html,/sso;打开系统登录选择页面,输入用户名(学校编号+0000)、密码(初始为123456)及验证码。如图所示: 图2.1 登录页面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的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的设计 何茜, 李黎, 符云清 (重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重庆,40004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及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教育面临挑战,以弹性学制和双向交互为主要特点的现代远程教育能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迎合了不同年龄人们的信息时代终身学习需求。本文以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支撑软件——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为背景,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实时交互式教学模式;非实时交互式教学模式;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ASP;JavaScript 1.引言 21世纪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创新水平。教育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础,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尽管人类进步的程度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而有所变化,教育的口径却在不断扩宽,以便使过去仅供少数人使用的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各种年龄、不同社会阶层和背景的人们所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现代远程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它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双向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IEEE、W3C、IETF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和部分商业公司形成了一系列计算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标准和模型。目前,我国也正在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资源建设和教育规范标准化的工作。教学资源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 现代远程教学管理系统是资源建设中教学支撑平台建设的一部分。 2.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利用WWW上的应用系统,实现了同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和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功能。 2.1.系统概要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对学生、教师、教务以及系统的管理。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所 图1.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组成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 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号姓名所完成的任务成绩1061305231 卜丹(组长) 3 1061305217 凌华文 3 1061305232 王颖2,5 1061305219 王张华2,5 1061305229 季佳银1,4 1061305203 胡鹏1,4 2009年4 月27日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详细设计阶段的关键任务是确定怎样具体地实现用户需要的公司人力资源 管理软件系统,也就是设计出程序的“蓝图”。除了应该保证软件的可靠性之外,使将来编写出的程序可读性好、容易理解、容易测试、容易修改和维护,是详细 设计阶段最重要的目标。结构程序设计技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保证,是进行详细设计的逻辑基础。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过程设计应该在数据设计、体系结构设计和接口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它的任 务是设计解题的详细步骤(即算法),它是详细设计阶段完成的主要工作。过程 设计的工具可分为图形、表格和语言3类,这3类工具各有所长。这份数据要求说明书,我们采取的是图形和语言两种工具来详细地说明该软件系统的实现过 程。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程序的“读者”有两个,那就是计算机和人。人包括提出者、开发者和用户。 1.2背景 待开发的系统名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任务提出者:卜丹 开发者:卜丹、王颖、季佳银、凌华文、王张华、胡鹏 用户:公司及企业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设施、软件系统及数据处理能力为一体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综合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 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网络信息系统。将运行该项软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在本系统的开发平台为VS2008,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 建议最低配置推荐配置 硬件CPU:CeleronII-1000 内存:128M 硬盘:10G 显示分辨率:800*600CPU:PentiumIV-1.7G 内存:256M 硬盘:20G(7200转/分钟)显示分辨率:1027*768

基于网络的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网络的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网络的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黑龙江科技学院 摘要:基于网络的教务教学管理是21世纪教务教学管理的发展方向,大多数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个形势,都在努力去研究和开发,但实现效果大都不很理想,或实质上仍然处于单机管理状态,无法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采用B/S结构的开发模式,针对网络化教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提出了实现网络教务教学管理系统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教务教学管理系统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教务教学 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为学校的教务、教学管理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维模式,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扩大招生以后,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在我校表现的尤为明显。为了改善目前的尴尬状况,从繁琐、复杂、混乱的教务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发挥高校的信息技术和硬件资源集中的优势,借

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促使教学管理的选课、排课、考评与工作量核算系统实现自动化、现代化,并使现有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效用最大化,我们设计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教务教学管理系统。 一.问题提出 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和教师的人数快速增加,使我校原有的一套教务教学管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选课无法适应跨专业、跨年级的 要求,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学资源不能按需最优分配; 2、教育资源大量闲置,配置不合理,未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 3、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中,仍然采 取原有的一套管理方法,既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很好的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4、在考试中未能发挥出计算机的效用, 成绩查询也较为困难而且出错率高; 5、在院、系两级的教师工作量核算中, 也存在着重复计算与手工计算效率低等问

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重要性

(一)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促使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打破了人类活动的时空障碍,使信息领域变得更为广泛,空间与时间的阻隔在国际互联网消失了。克服了时空障碍以后,远程教育打开了新的一页。远程教育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适合远程传输和交互学习的教育软件为教材,建立起一个现代化教育的新模式。 远程教育的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可以分为四个层次:(1)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包括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2)网络课程库建设;(3)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4)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 适于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有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象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2)题库:按一定学科的知识结构组织起来的试题的集合和相应的统计分析工具; (3)网络课件库:按一定知识点组织起来的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有利与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扩展学生兴趣的参考资料或适于网络运行的课件; (4)网络课程库:按学科课程的知识结构组织起来的,涵盖学科课程内容领域的,能自成体系的教学软件。 这些教学资源都要能在标准的浏览器运行,才能符合利用网络的远程教育的需求。 教学资源和相关系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下图: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需要长期的建设和维护。由于教学资源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使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所以一个高效的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是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系统。 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要能够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有层次,有组织,科学地组织起来,并提供一个易用,快捷的应用平台,才能发挥教学资源的长处,让教学资源成为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二)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设计原则

专业远程教学系统

专业远程教学系统(精品教室310) 专业远程教学系统 1 视频采 集系统 1-1特写摄 像机 功能要求: 教师:平滑跟踪拍摄教师特写镜头。 学生:拍摄学生镜头,与老师互动时的特写镜头。 板书:拍摄教学板书镜头。 1、传感器类型:1/2.8英寸CMOS传感器 2、总像素:210万像素 3、光学变焦倍率:20倍,数字变焦倍率:12倍; 4、★云台传动机构:精密蜗杆传动系统 5、信噪比≥50dB 6、★接口:3G-SDI 7、★SDI输出分辨率:1080p/60/30,1080i/60/50,720p/60/30 8、控制接口类型:RS-232IN,RS-232OUT,RS-422/RS-485 9、支持的协议类型:VISCA并支持菊花链/PELCO-P/PELCO-D 10、功耗:<15W 11、★要求与主机同一品牌且与学生/教师全景摄像机外观一致。 3 台26500 79500 1-2全景摄 像机 功能要求: 教师:全景式摄像教学区老师授课镜头。 学生:全景式拍摄学生区镜头。 1. 传感器类型:1/ 2.8英寸CMOS传感器 2. 像素:210万像素 3. 视角:85度广角无畸变 4. 信噪比≥50dB 5. ★接口:RJ45、3G-SDI 6. ★输出分辨率:1080p/60/30,1080i/60/50,720p/60/30 7. ★支持一路高清和一路标清H.264视频编码同时输出 2 台22000 44000

8. 控制接口类型:RS-232 9. 支持的协议类型:VISCA,PELCO-P,PELCO-D 10、★要求与录播主机同一品牌且与教师学生板书所采用的特写摄像机外观一致 2 音频采 集扩声 系统 2-1无线话 筒 含无线领夹话筒一个,手持话筒一个,无线接收主机一台 频率范围:470-870MHz 综合信噪比:>105dB 动态范围:>110dB 音频响应::60Hz-18KHz 1 套2660 2660 2-2吊麦 1. 换能方式: 电容式 2. 指向特性: 单一指向性 3. 频率响应: 30Hz-20KHz 4. 灵敏度: 近距-45dB.. 远距-38dB 5. 供电电压:48V、DC1.5供电 6. 输出阻抗(欧姆): 近1KΩ远距2.3KΩ 7. 咪管规格:22*360mm 8. 配置:卡龙母+卡龙公 9. 单支话筒重量:0.12KG 10.输出:平衡 11.开关:拨动 12.抗手机、电磁、高频干扰 13.拾音角度: 110° 14.要求内置吊杆、吊架 4 个860 3440 2-3音频处 理器 1. 最多10个话筒/16个线路输入(8个单声道+8个立体声 2. 3组立体声输出 3. 4个单声道辅助输出 4. “D-PRE”话放,带有倒向晶体管电路。 5. +48V幻象电源 1 台12000 12000

基于web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即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知识经济的管理压力,已经开始意识到,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如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往往都表现为人的问题。员工的素质与士气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主要症结所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开发能力将有助于企业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提升竞争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各种管理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和支柱。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内部组织正在发生巨变,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的依靠企业人力资源,人才之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有效力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储备力量,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动力。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掌握最新的、准确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并对其进行复杂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适用于广大工厂、企业、公司使用的系统。本系统功能齐全,其目的是提高管理水平、节约资源、提高办事效率。本系统包括人事管理、个人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信息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新的人力资源协作管理模式成为可能。通过网络管理系统,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作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工作,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员工可以直接管理自己的技能,有效地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及时与自己的上级、下属、同事进行的沟通与交流,同心协作,积极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贡献力量。通过网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竟争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