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21.太阳

三维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

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预习学案

1、标自然段,给生字加拼音

2、在课文中找出课后的生字,加拼音

3、荧光笔画出四字词语,比喻句,拟人句

4、读课文2次,请家长签名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估计

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

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

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

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学习课文(l-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

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 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

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c、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

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

学生很容易理解)

(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

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

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

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

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

是不是也很远呢?

4、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1)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密切的关系?

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指名读)

(2)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可见,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也就是说,太阳

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5、学习4-7自然段

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选代表交流汇报。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

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

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

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

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

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

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6、总结全文

《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

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

知道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7、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8、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

巩固复习学案1.朗读课文,会背最后自然段。

2.做模句练习如下。仿照第1、2句,做第3~5句的模句练习:

板书

太阳

远 1.5亿公里

特点大130万个地球

热6000度1800万度植物、动物吃穿用

与地气候云雨雪风

球的疾病细菌

关系地球人类、世界

22月球之谜

三维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

奥妙、曾经、奥妙、努力、神秘、探索”等词语。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月球的奥妙,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了解课文在介绍月球时所用的方法。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5、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

学重难点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源交流、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预习学案

1、标自然段,给生字加拼音

2、在课文中找出课后的生字,加拼音

3、荧光笔画出四字词语,比喻句,拟人句

4、读课文2次,请家长签名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 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 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

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

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 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

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 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

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 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 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

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一定束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

巩固复习学案1、抄写描写月亮的诗句。

2、向父母介绍月面的景色,并提出几个月球之谜

板书

月球之谜

遐想

探索谜------省略号发现(很多)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三维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思想教育: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预习学案

1、标自然段,给生字加拼音

2、在课文中找出课后的生字,加拼音

3、荧光笔画出四字词语,比喻句,拟人句

4、读课文2次,请家长签名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

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老师出示宽带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巩固复习学案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带来了什么影响?

3、老师出示宽带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

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

板书3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购物其他用途

24 果园机器人

三维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学习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神奇,给果农带来的喜与忧。学习难点:

点让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板书:果园机器人)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活。

自读自悟

1.打开课本,认真朗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默读课文。

3.找出文中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想。

小组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全班交流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如:

a.机器人的样子设计可爱合理:它的外表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各个部位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它的电子眼能够发现浓密枝叶后的每

一个成熟的水果;胳膊可随意弯曲旋转伸缩,手上戴有手套,不会将

水果抓伤;它的脚能够依据地势保持平衡。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

奇有趣。

感悟积累

1.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

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

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

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

到非常生动有趣)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巩固复习学案因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所以把这一环节归并到口语交际中学习

板书果园机器人

自己充电“罢工”、“饿倒”

语文园地六

三维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教学重难点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

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

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

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

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

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

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

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

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

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

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

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

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

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巩固复习学案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课题:第二、三课时习作三

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

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

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

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