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058

课程名称:英美概况

学时分配:36学时,2-19

学分:2分

考核方式:考查,闭卷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面向对象:外事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英美概况》是介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的一门课程。开设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内容庞杂、信息量大。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又能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致力为祖国的繁荣、发达而努力的人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各种练习的实践,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通过比较学习不同文化中具有特殊文化涵义的词语与表达式,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词语的深层次意义,是对词汇的学习以及翻译水平的提高的有益补充;通过开展中外文化的比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成功的交际仅有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方面的因素有时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本身,必将为英语学习者成功地参与国际商务活动,更有效地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英美两国的地理、历史、政体制度、教育、新闻媒体、风俗习惯等内容,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注意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吸收最新知识,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美国简况(国家的组成、国土等)(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地理简况:国家的基本组成,国土等。以及美国国家形成的基本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美国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分析并了解American Revolution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美国政治制度(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组成,产生于美国政治中的一些概念的定义和事件的发展,以及美国政治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掌握美国政治政党的组成,政治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解并掌握。

第三章:美国经济状况(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经济的概况,以及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原因。

教学重点:掌握美国工业改革和农业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分析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和经济相对衰退的原因。

第四章:美国文学、体育及教育体制(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文化发展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些的概念的定义;使学生掌握美国体育及教育体制的现状。

教学重点:掌握从美国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术语,以及体现出来的美国人民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美国文化繁荣的原因

第五章:美国社会与大众传媒(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社会各阶级、种族、对外关系以及大众传媒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教学重点:美国社会的概况。

教学难点:结合当前世界形势体会美国对外关系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第六章:英国简况(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与文化有关的基本概念,文化的特征、范畴,文化与语言学习间的关系,本课的要求、学习方法与用途,并对英国国家的组成、国土等有一个初步的掌握。

教学重点:英国的组成的初步介绍。

教学难点:对有关社会文化基本概念的掌握。

第七章:英国政府(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英国政府的组成以及各自行使的政治权力。

教学重点:英国政府议会君主制的特点,以及英国议会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

第八章:英国政党(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英国政府政治的发展过程,主要政党的组成,以及了解政治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掌握英国的选举过程和政党。

教学难点:结合当前世界政治形势,体会英国政府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英国经济状况(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英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熟悉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学习英国太空工业的进程情况。

教学重点:英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难点:结合英国政治,思考英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相对衰退的原因。

第十章:英国文学、体育、节假日及教育体制(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英国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与代表作,以及英国文化其他方面的现状。

教学重点:英国文学发展的发展历程和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早期英国文学发展的特点。

第十一章:英国社会与英国大众传媒(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英国社会各阶级、种族、对外关系以及大众传媒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教学重点:英国社会的概况。

教学难点:结合当前世界形势体会英国对外关系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五、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英美国家的基本的地理、历史事和政治制度、宗教群体、价值观念、社会问题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讲授中辅以图文、课件、音像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用选择、填空等练习的手段强化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仅了解英美国家的当今社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而且要学会如何把所学的文化各方面知识转换为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面对何人、在什么时候,应当说什么、如何正确说的能力。

布置一些主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找资料、制作相关主题的课件,让他们自己去搜集最新的有关英美文化各方面的资料,然后进行总结和表达,以达到培养方法、增加知识的目的,而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去接受那些可能已经过时的信息和知识。

六、与各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开于应英专业第四学期,要求学生对英语已有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因此综合英语,视听说,语音,写作等都是其先修课程。

七、考核方式

学生总评成绩取决于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学期论文、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考试采取正规闭卷考试的形式,采用名词解释、填空/多项选择、简答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以英美两个国家社会、文化各方面的熟悉与掌握情况,以及考察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一些设及所学国家问题的分析能力。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有平时出勤、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学期论文及期末考试组成,两部分分别占40%和60%。

八、教材与参考书

课程教材:许鲁之编. 新编英美概况.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8

参考书目:

[1]周富强、霍海洪编著,2000, 《新编英语国家文化基础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来安方编著,1996,《英美概况》,河南教育出版社。

[3]最新出版的英文报刊如China Daily,Beijing Review,China Construction 资料文献;美国CNN电视节目录像;VOA、BBC广播录音等。

[4]邓炎昌,刘润清著,1994, 《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胡文仲(主编),1994,《文化与交际》,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6]龚毓秀(主编),1999,《语言,文化,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7]朱永涛(主编),2001,《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Major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1 2. 课程中文名称:学术论文写作 3. 课程英文名称:Academic Thesis Writing 4. 课程总学时数:16 5. 课程学分数:1 6.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7.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课,也是我院针对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帮助、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决定学生毕业时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严谨工作态度,良好学术道德,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知识输出与输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撰写规范,知道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并掌握写作论文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献材料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有意或无意的抄袭现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从选题、文献调研、资料分析、列提纲、起草、修改到编辑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引言、正文、结语的写作方法及文献引用方法等,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 2.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计划学分:2学分 计划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类型:专业课面向专业: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专业 编制单位:外语系编制时间:2012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涉外工作的需要,大学生不仅要学好英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还应加深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生活基本情况的了解,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本课程就是根据此需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而开设的选修课,体现了英语教学必须实行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课程紧密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基础阶段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的相互促进。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涉及了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发展、文化、社会等方面,目的在于扩大学生视野、对于英语国家的理解不仅从经济、政治的角度,而且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 1.提供了一个对于英语国家的中立的、恰当的、多角度的、贴近实际 的调查。 2.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客观的、健康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 观。

4.培养能把英语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广阔的文化背景知识结合在一起的 优秀英语人才,即复合型人才。 5.帮助学生对于英语文学、报纸、杂志、脱口秀、英语笑话等的理 解。 三、课程的章节、具有的深度、广度、难点、重点 Chapter 1 Geography, People and Language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气候、主要城市、人民、英语语言的发展。 重点:地理、人口特点 难点:英语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 Chapter 2 History 从国家的建立、进入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化,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 重点:历史转折性事件、关键人物、工业革命、现代社会 难点: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其对英语国家的影响 Chapter 3 Government 了解英语国家的宪法、政府、政党、选举等。 重点:英语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难点:不同政治体制下这三者的关系、作用 Chapter 4 Economy 了解英语国家的近代经济、现代经济。 重点:英语国家的近现代经济 难点:在国家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产业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二、教学要求 (一)听 1.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教师用学生所学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 2.能听懂教师用所学的英语讲的课文内容概要或故事,以及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3.在会话中,能听懂对方比较规范的英语和用略慢于正常语速所谈的日常生活题目(参见《日常交际用语》),有时(三年级学生偶尔)需要对方重复。 4.在没有生词或对生词已作解释的情况下,能基本听懂简写的故事和题材熟悉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三年级为120)个词。听一遍能理解大意,听二至三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细节,理解正确率达到70%。 (二)说 1.能(三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 2.略作准备,能简单地重复听到的或读过的文段,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表达方法,围绕如问候、请求、建议、邀请等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二年级学生允许有语言错误,但不致造成误解。三年级

学生虽然有少量语言错误,但基本意思表达清楚。 4.能以简单的语句介绍情况,如本人的经历、家庭、班级、学校、某地、某人等。经过准备,二年级学生能连续说5个以上句子,尽管有停顿和重复,但基本能表达主要的意思;三年级学生能连续说6个以上句子,尽管有停顿和重复,但能清楚地、比较流畅地表达主要的意思;。 (三)读 1.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能根据语境中较为明显的提示和构词法知识推断少数生词的语义或初步确定其语义范围。 2.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能分别以每分钟40-50个词和50-6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基本把握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率达到70%。 3.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表、图示和标志等。 4.能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5.三年级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 6.三年级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四)写 1.能用书写体熟练而清楚地书写,要求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 2.能听写没有生词的材料。语速二年级和三年级分别为为每分钟110和120个词。第一遍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书写速度二年级为每分钟12-15个词,三年级为每分钟15个词,第三遍检查。 3.能就课文内容笔头回答和复述问题。

学术英语教学大纲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是南昌大学非英语语专业本科生第四学期进入提高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必修的一门I类通识课,以应对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拓展学生人文内涵和学科内涵,以内容为依托,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借助英语拓展各自专业发展提供条件,使他们达到用英语表达知识,用英语交流文化的更高要求,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希望通过学术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各课程适合完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课程完成后希望具备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上运用英语的能力。 主要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加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学术批判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 第一,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的语言教学;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

术兴趣选定研究课题,结成小组团队,围绕项目进行资料搜索,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和自己项目相关的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分阶段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最后每人提交1200词左右的小论文作为项目成果;第三,小组另选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演示陈述作为口头成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主要采用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research/project-based)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团队合作方式,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和小论文题目。围绕这个项目进行一系列学术技能的教学。 课程还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材料,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学术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课程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阅读:主要围绕课文,教授如何通过文章结构、主题句等来快速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学习学术英语的表达规范,了解专业领域的术语并加强正式文体的语感。输入材料由3—4篇1000一1500词的文章组成。 要求对作者态度和文章观点进行质疑,尤其是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批判性评论,学会判断各种来源材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培养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 学时:第一学期 64 学时,第二学期72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开设两个学期,共计 136 学时。 适应专业:高职高专各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除外)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 课程任务: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完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一至二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关课程:根据各专业自行设计安排,部分专业在修完本课程后开设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秘书英语、汽车英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词汇 认知 2500 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 1000 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 1500 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能进行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 120 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理解具体信息,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并能推断所听材料的含义。 4、口语 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有关业务提出问题或做出简单回答,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变措施。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 3% 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50 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并且掌握以下阅读技巧: 1)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 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 4)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 6)就文章内容做出结论; 7)快速查找有关信息。 6、写作 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3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发布)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058 课程名称:英美概况 学时分配:36学时,2-19 学分:2分 考核方式:考查,闭卷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面向对象:外事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英美概况》是介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的一门课程。开设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内容庞杂、信息量大。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又能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致力为祖国的繁荣、发达而努力的人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各种练习的实践,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通过比较学习不同文化中具有特殊文化涵义的词语与表达式,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词语的深层次意义,是对词汇的学习以及翻译水平的提高的有益补充;通过开展中外文化的比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成功的交际仅有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方面的因素有时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本身,必将为英语学习者成功地参与国际商务活动,更有效地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英美两国的地理、历史、政体制度、教育、新闻媒体、风俗习惯等内容,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注意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吸收最新知识,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美国简况(国家的组成、国土等)(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地理简况:国家的基本组成,国土等。以及美国国家形成的基本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美国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分析并了解American Revolution产生的原因。

《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56913332.html, 《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反思 作者:童方吟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英语国家概况》是每所大学英语专业都会开设的课程,这一学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教师应该认真反思,如何高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国概;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01-01 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大致包括三种类型:英语语言课程、英语文学课程、英汉与汉英翻译课程。英语国家概况则属于英语语言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总体目标是:比较系统的介绍英、美、加、澳、新等主要英语国家在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其文化传统,让学生了解这些主要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和成功的沟通。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大好时机。作为英语专业知识类课程,英语国家概况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如果不改进与完善该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该课程就很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课程教学现状以及问题 1.1 教材及教学资料。《概况》课程的一大缺陷就是教材及教学资料很不完整,给老师的备课无形中增加了难度。目前市场上使用较普遍的是周叔麟主编的新版《英美概况教程》、王恩铭主编的《英语国家概况》、来安方编著的《英美概况》等,虽然看起来版本很多,但是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缺陷所在,体系并不很完整合理,并且,配套教学资料相当匮乏,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2 课时安排。现今很多大学都在大二开设《概况》课程,通常为36个学时,并且是作为考查课程。要想学生在短短的36个课时里面掌握五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内容,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比较困难,很容易造成学习上囫囵吞枣的现象。 1.3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概》课程由于知识面广,生词量大,阅读量也大,这就导致学生在接触这本教材的时候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不知如何开始。将国概课程试卷与英语专业其

培训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的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英美诗歌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诗歌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1032021 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ry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英美诗歌赏析》是为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国和美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诗歌作品,通过对诗人的生平介绍和经典诗歌的分析,让学生能欣赏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语言等,了解英美文学史上各时期诗歌流派的特征,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品位。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备基本的阅读,欣赏能力,掌握诗歌用词、韵律的基本知识。对英语中的典故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欣赏诗歌的各个基本要素。 (三)实施说明 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是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总学时24。教学以教师讲座为主,结合学生的讨论与问答。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辨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作品。辅助相关作家的影音材料。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诗歌赏析的能力。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课堂测验),期末测试成绩70%。 (七)参考书目 《英美诗歌名篇选读》,黄宗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主要选用英美各个时期代表诗人的名作,涉及对诗人生平、主要成就、创作风格以及英美诗歌史上的主要流派和运动。通过为学生介绍诗歌史上著名的诗歌名篇,希望学生能了解英美诗史的脉络,讲述格律与语言的运用,希望学生能够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拓展英语文学与文化常识,增强英语学习的文化意识,陶冶情操。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英美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英语国家概况复习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Geography and History 本章概论: 1. 爱尔兰共和国的地理特征 --- the Emerald Isle --- The Central Lowland --- bogs --- the Shannon River 2. 爱尔兰共和国的气候 --- mild, moist and changeable --- excessive rainfall 3. 爱尔兰共和国的人口和宗教 --- the Great Famine --- one of the most Catholic countries of Europe 4. 爱尔兰共和国历史 --- The arrival of St. Patrick in AD 432 5. 爱尔兰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 neutrality and nonalignment 1. 简答题: Why Ireland is also called the Emerald Isle? ----- Ireland is also called the Emerald Isle because of its rich green countryside. 爱尔兰也因其乡村绿荫葱葱而被称为绿宝石岛 第一部分:Geographical Features 1. 识记要点: Why Ireland has been geographically compared to a basin? ----- Ireland has been compared to a basin in which a limestone plateau is rimmed by coastal highlands. 2. 识记要点: The central plain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many lakes, bogs (wet areas) and low ridges. Variety i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lowlands. The Central Lowland is the heart of Ireland. 3. 简答题: What is the largest river in Ireland? Why is it very important? ----- The largest river in Ireland is the Shannon River. It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英语口语》是一门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是英语专业和复合型专业(含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课堂内外的英语口语操练,使学生能就所听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广泛,既涉及英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了时下流行于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包括聚会、饲养宠物、健身、互联网、旅行、金钱、文化、爱情等。通过针对以上话题的学习和操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讨论中,不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三、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其他英语单项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既有所区别、又相辅相成。口语技能作为一项语言的输出性技能,与阅读、听力、语法等课程关系密切,也为学生参与综合训练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的原则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编排上遵循了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多样性原则,注重语言真实地道、体裁丰富多样。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安排上,以“听读导入,口语为本”作为指导原则,通过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使他们开展有意义的口语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五、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遵循科学的口语教学原则和口语学习步骤,在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之前先让其接触大量的听力和阅读材料,然后让其通过跟读单词、回答问题、复述材料、背诵课文、自由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操练逐渐达到口语交际的最高阶段。本课程采取“ 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课堂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网络课件,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六、课时安排 每周2学时,一学期16周。 七、采用教材 以自编的网络版教材(朱晔主编,未出版)为主,辅以《英语中级口语》和“ Let's talk”等其他原版英语口语教材等印刷类教材。 八、考核方式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ACADEMIC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计48学时,3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专门用途英语两方面。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通过学术英语、职业英语等来获得学术领域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且该能力培养要进一步增强。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多,学生将来面临的学业深造、就业渠道也必然以工科方向为主,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也是大势所趋。 学术英语能力主要包括:听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的能力;搜索、阅读和评价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文献摘要、述评和专业小论文的能力;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的能力;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二)《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学术英语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 学术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由于学术英语的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且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3。教学环节包括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等环节,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并重。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互动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力量,建立《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如QQ、微信、朋友圈、O2O平台等),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 教学环节依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及其它灵活形式(如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990230070 课程中文名称: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Exploring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 总学时:36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4 学分:2 适用专业: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2012级专科段 先修课程:英语网络阅读 开课院系:小学教育系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本课程是以英语为授课媒介,重点介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宗教、政治、教育、体育、经济、娱乐等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的背景性人文学科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和变迁、各国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当今英美的流行文化。主要任务在于扩展学生的文化和社会视野,引导他们注意到英语语言内在的文化土壤、英语语言外在的多面性、语言和产生其语言的社会的一致性、相关性;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况,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以及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解英美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促进加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国家繁荣发展而奋斗的人才。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重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国家地理、人文特征、宗教、社会、教育与文艺等基本情况,包括社会各层面的发展和特征表现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等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DOC)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

学术英语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学术英语教学大纲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是南昌大学非英语语专业本科生第四学期进入提高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必修的一门I类通识课,以应对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拓展学生人文内涵和学科内涵,以内容为依托,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借助英语拓展各自专业发展提供条件,使他们达到用英语表达知识,用英语交流文化的更高要求,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希望通过学术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各课程适合完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课程完成后希望具备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上运用英语的能力。 主要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加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学术批判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

第一,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的语言教学;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兴趣选定研究课题,结成小组团队,围绕项目进行资料搜索,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和自己项目相关的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分阶段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最后每人提交1200词左右的小论文作为项目成果;第三,小组另选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演示陈述作为口头成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主要采用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research/project-based)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团队合作方式,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和小论文题目。围绕这个项目进行一系列学术技能的教学。 课程还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材料,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学术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课程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阅读:主要围绕课文,教授如何通过文章结构、主题句等来快速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学习学术英语的表达规范,了解专业领域的术语并加强正式文体的语感。输入材料由3—4篇1000一1500词的文章组成。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大纲(全理论的)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美概况课程代码:04213020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 适用专业:应用英语、商务英语开课单位:经管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 课程性质:《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业的一门知识性基础课。本课程以英语为媒介,比较系统地向学生阐述世界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专业其它语言基础课和在高年级阶段学习英语文学和翻译等课程的基础。 课程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在跨文化语言运用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改善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运用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简介 【教学基本要求】 对英国的社会及文化背景作全面概括,使学生了解英国社会和文化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 【教学时数】 6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英国社会背景文化知识介绍。 难点: 英国的民族与宗教及政治体制。 【教学内容】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的地理、语言发展和民族特点,以及北爱尔兰地理、宗教信仰及民族独立问题。 第二章英国政府与当代政治、经济 【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认识英国的政府统治体制和议会程序及选举制度,同时了解英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情况。【教学时数】 6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英国政府体制的特色;民族等级制度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难点: 英国政府议会选举程序。 【教学内容】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议会制度及内阁 2、英国选举制度、政党制及政治发展趋势 3、英国经济概况、农业及飞机工业的发展 第三章英国的对外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课文讲解使学生认识英国的发展历史、外交政策及英美两国的关系。【教学时数】6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英帝国的扩张历史; 难点: 对外政策的基础和对外关系发展。 【教学内容】 1、大英帝国的扩张历史及现状、英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和立足点 2、英国与北约、欧盟等一些国际组织的关系 3、英美两个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英国社会文化与生活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英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况。 【教学时数】 6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英国教育特点;传统节日。 难点: 英国各阶层和种族情况。 【教学内容】 1、英国社会各阶层、各种族概述 2、英国教育体系及特点和传统节日 3、英国新闻传媒机构简介 第五章英国文学 【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英国各时期文学的创作特色,能够欣赏相关文学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