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篇一: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清远市污水处理厂扩大初步设计

课题类别:设计

论文□学生姓名:孟祥宇学号: XX13040213 班级: XX-02 专业(全称):给水排水工程指导教师:谢敏

XX年4月

篇二: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开题报告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院系班级

设计(论文)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

职称

日期年月日

学生姓名同课题人员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场厂初步设计

开题简介(课题来源,设计或论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或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和提纲、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工作进度安排,所具备的条件等)

1

2

3

4

篇三:污水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东营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远期2.4万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系土木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随着东营市的快速发展,新建城镇拟建一污水处理厂。

污水厂位于新镇东北神仙沟与卫东河交汇处,征地25049米2,设计地面标高用黄海2.3米。经过处理的水至神仙沟,初沉池与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处理后用泵输送至处理厂南面的苗圃作为肥料用。

规划人口,近期40000人,2020年发展为70000人,生活污水标准为

180L/cap.d,其总变化系数为1.5,工业最大日污水量为5000m3/d,排水采用分流制。要求经过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进出水水质如下所示:

因为该镇人口较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到神仙沟和卫东河,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为污水中含氮磷较多,也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镇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以防水体的富营养化。据此,需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和污水厂各构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关于活性污泥法

在当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活性污泥法于191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建成试验厂以来,已有近90年的历史,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氧化沟工艺,SBR工艺及其变种,AB工艺,A-A-O工艺等,这些都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工艺。

①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于50年代由荷兰的Pasveer 所开发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为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a.卡罗塞尔(Carrousel)氧化沟

60年代由荷兰某公司开发,由多沟串联氧化沟及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组成。卡罗塞尔氧化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但也可以灵活变化,渠道数可多可少,形状可以是传统的沟型,也可以是方形、同心圆形。

在通常情况下,卡罗塞尔系统用于已经过沉砂池处理的废水,但是初沉池可省去。其设计是基于长污泥停留时间(延时曝气形式),因而产生的是稳定污泥。从工艺运行来看,水深一般在3.0m左右,但污泥易于沉积,其原因是供氧与流速有矛盾。但从总体上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具有投资省、处理效率高、可靠性好、管理方便和运行维护费用低

等优点,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污水厂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因此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b.奥贝尔(Orbal)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由多个呈椭圆形同心沟渠组成的氧化沟系统。这种氧化沟系统多采用三层沟渠,最外层沟渠容积最大,约为总容积的60%~70%,第二层沟渠为20%~30%,第三层仅占10%左右,有利于脱氮除磷。采用转碟曝气,水深一般在4.0~4.5m,动力效率与转刷接近。Orbal 氧化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对于进水浓度波动较大的中小城镇污水,可以采用Orbal 氧化沟处理。 c.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

此种型式由三池组成,中间作曝气池,左右两池兼作沉淀池和曝气池。T型氧化沟构造简单,处理效果不错,但其采用转刷曝气,水深浅,占地面积大,复杂的控制仪表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不设厌氧池,不具备除磷功能。

氧化沟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能耗省、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污泥膨胀问题、泡沫问题、污泥上浮问题、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② 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

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正是SBR 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

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 DO、BOD5 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 SBR 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但是,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③ 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AB法污水处理工艺,系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是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宾客教授于70年代中期开创。从80年代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中,A段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B段则有曝气池及二次沉淀池所组成。A段和B段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段完全分开,每段能够培育出各自独特的,适于本段水质的微生物种群。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对氮磷和有机物都有一定的去除率,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但通常用在BOD ④ A-A-O法(Anaerobic—

Anoxic—Oxic)

A-A-O法即厌氧一缺氧一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在流经厌氧、缺氧、好氧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N、P得到去除。A-A-O 法是最简单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问短,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胀,SVI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的污水与污泥分离,厌氧和缺氧段在运行中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域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种的繁殖生长,因此脱氮除磷效果很好。该工艺在国内外使用比较广泛。如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即采用了A-A-O 法。

⑤活性污泥法非新工艺活性污泥工艺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渐减曝气工艺、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等,其他的还有浅层低压曝气、深水曝气、深井曝气等方法。

传统活性污泥法,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2.关于生物膜法

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使废水接触生长在固定支撑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降解或转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转盘法均属于此种方法。

①生物滤池法

此方法是利用需氧微生

物对污水或有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的方法。以淬石、焦炭、矿渣或人工滤衬等作为先填层,然后将污水以点滴状喷洒在上面,并充分供给氧气和营养,此时在滤材表面生成一层凝胶状生物膜(细菌类、原生动物、藻类、茵类等),当污水沿此膜流下时,污水中的可溶性、胶性和悬浮性物质吸附在生物膜上而被微生物氮化分解。为使生物滤池有效地处理污水:(1)微生物的繁殖,必需有足够的表面积。(2)必需充分供给微生物氧气。(3)污水需具有适于生物处理的水质。生物滤池法有标准滤池法和高速生物滤池法两种方式。

②生物转盘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