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制冷工艺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库容量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急冻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低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坪..................................................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屋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冷藏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急冻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急冻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冷藏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耗量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库围护结构传热面引起的冷耗量Q1......................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食品冷加工的耗冷量Q2..................................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库内通风换气热量Q3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动机运转热量Q4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操作热量Q5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耗冷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冻结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冻结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流化床................................................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计算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冷压缩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凝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油分离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高压贮液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氟泵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热虹吸罐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管径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回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吸入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排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凝器至贮液桶........................................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厚度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个人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徐闻某小型食品加工厂制冷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条件

(一)制冷工艺条件

(1)拟在徐闻建设一小型食品加工厂,该工厂以加工菠萝为主,拟建设一个速冻间,以冻结盘装菠萝块,装菠萝的塑料盘尺寸为600*400*60,搁架每一层叠放2层塑料盘,以冻结块状菠萝为主

(2)对于颗粒状的菠萝丁,要求用流化床冻结设备,生产能力为2000KG/小时,该冻结设备在-35℃/+35℃工况条件下的制冷量为320KW,该设备放置在冷库外的加工车间内.

(3)冷库结构见附件图纸所示,要求采用排管作为冷却设备,要求温度为-18℃库温.

(二)设计背景:

因湛江市徐闻与海口临近,所以室外气象参数取海口作计算依据.

(1)地理位置:海南省海口

(2)台站位置:北纬东经

(3)夏季大气压: kPa

(4)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50 ℃

夏季空调日平均:29.90 ℃

夏季计算日较差:8.80℃

(5)夏季室外湿球温度:27.90 ℃

(6)夏季室外平均风速:2.80 m/s

(7)该系统采用氟利昂作制冷剂,用作油冷却通过虹吸管系统完成,压缩机

吸气过热温度为10℃,过冷温度为10℃.

二、库容量计算

(一)急冻间

急冻间内设两排搁架,每排搁架12格,每格两层,每层两列,每列26个塑料盘,每个塑料盘能装菠萝块10kg.

=2×12×2×2×26×10/1000=吨

急冻库容量G

J1

冻结时间为8h,进出货时间2h,一天加工两次,急冻间日生产能力为吨.

(二)低温冷藏间

1、1#冷藏间

库内净面积:A=×库内净高:H=㎡

公称容积:V=×=818.7m3

货物计算密度:ρ=230㎏/ m3

容积利用系数:η=

冷藏吨位:G

L1

=×230×1000=吨

2、2#冷藏间

与1#冷藏间相同,冷藏吨位:G

L2

=×230×1000=吨3、3#冷藏间

库内净面积:A=×库内净高:H=㎡

公称容积:V=×=544.23m3

货物计算密度:=230㎏/ m3

容积利用系数:=

冷藏吨位:G

L3

=×230×1000=吨

冷藏间总容量G= G

L1+ G

L2

+ G

L3

=++=吨

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主要计算外墙、内墙、屋顶和地坪的传热系数.

(一)外墙

(二)地坪

(三)屋顶

(三)冷藏间内墙

(四)急冻间内墙

(五)急冻间走道外墙

冷藏间走道外墙

(六)

(一)冷库围护结构传热面引起的冷耗量Q1

按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原则计算各库房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然后计

算耗冷量.

各库房围护结构传热量Q 2的计算

根据围护结构热阻,计算外墙热惰性指标 D=∑R n S n =×+×+×+×+ ×=>4

(二)食品冷加工的耗冷量Q2

冷藏间进货温度等于库温,所以冷藏间食品加工耗冷量为零.

冻结间冻结能力为吨/次,每日两冻,日冻结能力为吨.冻结食品为加工菠萝.

每间最大进货量为吨/次,食品进库前的温度为29.9℃,经冷藏6小时后达-18℃.

G=29120公斤/次,T=6小时

食品在储存前后的含热量:h1=kg,h2=kg

t

1=32℃,t

2

=-18℃,B=,Cb=

12

2

()1

24960(385.1 6.7)/8327946.67

3.6 3.6

a

G

W

T

h h

Q-

==??-=

12

2

()1

291200.25(29.918) 1.59/625669.08

3.6 3.6

b

b

GB

W T

t t C

Q-

==???+?= 222

467888.3025669.08353615.75353.626

a b

W KW

Q Q Q

=+=+==

(三)库内通风换气热量Q3的计算

1#冷藏间和2#冷藏间操作人数各为4人,3#冷藏间为3人.冷间空气焓值ρn

=1.384kg/m3,冷间空气焓值hn=kg,室外空气焓值hw= kJ/kg.

1、1#冷藏间:

h W =kg,h

W

=kg,n=4,V=3

m,3

1.384/

n

kg m

ρ=

Q 3=Q

3a

=

6.3

1

6.3

)

(

=

-

T

nV

G

n

n

w h

×+×4××1.384/24==

2、2#冷藏间:

其Q

3

与1#冷藏间相同,为.

3、3#冷藏间:

h

W =kg,h

W

=kg,n=4,V=3

m,3

1.384/

n

kg m

ρ=

Q 3=Q 3a =

6

.31

6.3)(=

-T

nV G n

n w h h ρ×+×4×× 1.384/24==

4、急冻间不计算库内通风换气热量Q 3.

(四)电动机运转热量Q 4的计算

1、低温冷藏间采用光滑顶排管,故无电动机运转热量Q 4.

2、冻结间采用搁架排管,按每吨配风1000m 3/(T ·h),选用型号轴流式风机5台,其中单台风量为6235m 3/h ,计算电动机功率为:∑P=×5=,ζ=1,ρ=1

Q 4=1000∑P ζρ=1000××1×1=5500W=

(五)操作热量Q 5的计算

1、低温冷藏间 (1)1#冷藏库:

A=㎡,V=937.17m 3,q d =2W/㎡, h W =kg,h W =kg ,M=,

31.384/n kg m ρ=,n r =2,q r =419W/人 ,n=2,n n =4. Q 5a = Aq d =×2=

Q 5b =Vn(h w -h n )M ρ/24/3600=×2×+××1.384/24/= W Q 5c =3 n n q r /24=3×4×419/24= W Q 5= Q 5a +Q 5b +Q 5c =++= W

(2)2#冷藏库同1#冷藏库,其Q 5= W (3)3#冷藏库:

A=㎡,V=624.78m 3,q d =2W/㎡, h W =kg,h W =kg ,M=,

31.384/n kg m ρ=,q r =419W/人 ,n=,n n =3.

Q 5a = Aq d =×2=

Q 5b =Vn(h w -h n )M ρ/24/3600=××+××1.384/24/= W Q 5c =3 n n q r /24=3×3×419/24= W Q 5= Q 5a +Q 5b +Q 5c =++=

2、冻结间

不计算Q 5的热量.

(六)总耗冷量

1.库房冷却设备负荷计算

Q q =Q 1+PQ 2+Q 3+Q 4+Q 5 (1)低温冷藏间:P=1

(2)冻结间:P=

(3)高温冷藏间:P=1

2、冷间机械负荷计算

冷间机械负荷分别根据不同蒸发温度计算.

(1)急冻间自用一个-33℃蒸发温度.

Q j =(n

1

∑Q

1

+n

2

∑Q

2

+n

3

∑Q

3

+n

4

∑Q

4

+n

5

∑Q

5

)R

n 1=1,n

2

=,n

3

=0,n

4

=,n

5

=0,R=

(2)冻结物冷藏间采用-28℃蒸发温度:

Q j =(n

1

∑Q

1

+n

2

∑Q

2

+n

3

∑Q

3

+n

4

∑Q

4

+n

5

∑Q

5

)R

n 1=1,n

2

=0,n

3

=,n

4

=0,n

5

=,R=

Q

j

汇总表

五、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

(一)冻结物冷藏间

冻结物冷藏间制冷量比较小,负荷变化小,采用直接供液方式.采用光滑U型直式顶排管,管径采用D38无缝钢管.查资料得氨光滑U型顶排管K’为,氟利昂按其85%计算,顶排管面积的计算:

A=Q

q /(K△t) K=K’C

1

C

2

C

3

=m2℃, △t =10℃

(1)1#冷藏库A=10=㎡

(2)2#冷藏库A=10=㎡

(3)3#冷藏库A=10=

2、无缝钢管长度L

采用φ38×㎜无缝钢管,每米长的面积为0.119m2/m (1)1#冷藏库需用钢管长度:L

1

==1854.117m

(2)2#冷藏库需用钢管长度:L

==1854.117m

2

(3)3#冷藏库需用钢管长度:L

==1304.045m

3

3、U型排管的制作详见顶排管制作图(略)

(二)冻结间

冻结间耗冷量较大,采用单一冷却方式难以达要求,采用搁架排管加冷风机的形式,吊顶两端留有300mm缝隙,两侧紧贴墙面,冷风从一端被风吹进,从另一端吹出,使库内冷风循环流动.

(1)采用无缝钢管排管,其所需要冷却面积A:

△t =10℃,K=m2℃

排管取直径57mm,厚度为3.5mm的无缝钢管,中心距取80mm,每格排管数 N=1200/80=15

排管总面积A=××12×15×2=676.544m2

排管制冷量Qp=KA△t=××10==

搁架排管的制作详见搁架排管制作图.

(2)选用DJ吊顶低温型冷风机,在冻结间工况下换热系数为( m2℃).

风机所承担制冷量Qf=Qq-Qp=风机换热面积F=Qf/K/△t=10=1445.938m2

选用KLJ-300型号冷风机5台.

(三)流化床

流化床总制冷量为320KW,冷风机换热系数为( m2℃),在隧道均布六台冷风机.

单台冷风换热面积F=Q/K△t=320000/17=880.63m2

选用KLJ-150型号冷风机6台.

六、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进行制冷压缩机的选择,整个库房的耗冷量计算完毕后,可按机器总负荷Q

j

考虑系统的经济性,选用R22制冷剂.

(一)计算条件

该冷库为单层冷库,为提高制冷效率,节省经济费用,选用蒸发式冷凝器.

=ts+徐闻的夏季室外湿球温度:27.90 ℃,所以可以确定冷凝温度为:t

k

4=34.9℃

冷库拟选用比泽尔公司的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机,利用其压缩机选型软件进行选型,根据排气温度和制冷系数来校核选型.

(二)制冷压缩机的选择

2、冻结间系统:选用比泽尔HSN8591-160-40P两台、HSN8571-125-40P一台,技术参数如下:

机组总制冷量Q=2×+=428KW,总冷凝容量Qq=2×205+=,同样,排气温度127.6℃<150℃,符合要求.

3=3=,125.3℃<150℃,符合要求.

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一)冷凝器

冷凝器拟选用江苏维克德利的ZNL系列蒸发式冷凝器.

1、冷藏间系统冷凝符合Q

=,冷凝温度为34.9℃,湿球温度为27.9℃,

1

ZNL排热量修正系数表

标准排热量Q=*=

2、冻结间系统冷凝器负荷:Q

=,冷凝温度为34.9℃,湿球温度为27.9℃

q

标准排热量Q=×=

3、流化床系统冷凝器总负荷:Q

=,冷凝温度为34.9℃,湿球温度为

q

27.9℃,标准排热量Q=×=

(二)油分离器:

各系统均选用洗涤时油分离器,油分内气体流速去0.6m/s. 1、冻结物冷藏间系统:

压缩机排气量Qv=84m 3/h

d 0.222m === 选用YF-40型油分离器1台 2、冻结间系统:

压缩机并联机组的总排气量Qv=2×535+410=1480 m 3/h

d 0.934m === 选用YF-200型油分离器1台. 3、流化床系统:

压缩机并联机组的总排气量Qv=3×410=1230 m 3/h

d 0.85m === 选用YF-200型油分离器1台

(三)高压贮液器

1、冻结物冷藏间系统:

ν=0.86729 L/㎏,φ=1,β=,∑=h kg G /96.784

3za V /10000.872m Gv ?β==∑ 选用型高压贮液器1台 2、冻结间系统:

ν=0.86729 L/㎏,φ=,β=,9715/G kg h =∑

3za V /100014.44m Gv ?β==∑ 选用型高压贮液器3台. 3、流化床系统:

ν=0.86729 L/㎏,φ=,β=,7644/G kg h =∑

3za V /100011.36m Gv ?β==∑

选用型高压贮液器2台,型高压贮液器1台.

(四)氟泵的选型计算

1.冻结间系统

n=6,q

z

=2804×2+2178=7786kg/h,V/=0.000721 m3/kg.

q

v =n

x

q

z

v

z

=6×7786×=33.70m3/h

选用南京久涌泵阀的IHF65-50-125-35型氟泵1台,备用1台,共2台,其流量为35 m3/h,扬程16m,电机功率3KW.

2.流化床系统

n=6,q

z

=1987×3=5961kg/h,V/=0.000717m3/kg

q

v =n

x

q

z

v

z

=6×5961×=25.64m3/h

选用南京久涌泵阀的IHF65-50-125-25型氟泵1台,备用1台,共2台,其流量为25 m3/h,扬程20m,电机功率3KW.

(五)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

1、冻结间系统:

(1)低压循环直径桶的选型计算:

q

vs =1480,ω=0.5m/s, 1

=

ξ, n=1

d=n

vωξ

λ/=1.02m

(2)低压循环桶容积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立式低压循贮液桶,采用下进上出式供液.容积计算如下:

①搁架排管容积:

Vg=× 2/4×15×12×2=3.23m3

②冷风机容积:查找厂家资料得,单台冷风机管内容积为0.142 m3,

三台为:

Vg=3×=0.426 m3

③回气管容积:

回气管选φ133×,共长约50米,每米容积为0.012266 m3

Vh=50× =0.613281m3

冷藏间制冷量较大,负荷变化较大,取

b

τ = ,V b=33.7 m3 /h

V

d =++

b

τV b)/=11.2 m3

选用ZDX-10L-型低压循环桶一台.

2、流化床系统

(1)低压循环直径桶的选型计算:

q

vs =1230,ω=0.5m/s, 1

=

ξ, n=1

d=n

vωξ

λ/=0.932m

(2)低压循环桶容积的计算:

采用下进上出式供液系统

①冷风机的容积:

KLJ-150系列冷风机冷风机管内容积为0.076 m3,六台为0.456 m3

②回气管容积:

回气管φ108×,共长约50米,每米容积为0.00785 m3

50×=0.3925 m3

b

τ= , V b=25.637m3 /h

V

d =++

b

τq)/=7.79 m3

选用ZDX-10L型低压循环桶1台.

(六)热虹吸罐的选型计算

1、:冷藏间系统

由压缩机选型数据可知,冷藏间系统油冷负荷为6,,52KW,选用

φ203×1829(直径×高)型热虹吸罐一个。

2、冻结间系统

冻结间系统油冷负荷为2×+=109KW,选用φ508×1829(直径×高)型热虹吸罐一个。

3、流化床系统

流化床系统油冷负荷为3×=,选用φ508×1829(直径×高)型热虹吸罐一个。

八.管径的确定

(一)回气管

1.冻结物冷藏间

1#冷藏间制冷量Qq=,按管长50米计算,查图得冷藏间的回

气管为Dg31,采用φ32×.

2#冷藏间制冷量与1#冷藏间相同,同样采用φ32×.

2.冻结间

制冷设备总负荷Qq= ,按管长50米计算,查图得冻结间的回气管为

Dg110,采用φ133×管子.

3.流化床

制冷设备总负荷Qq=320KW,按管长50米计算,查图得冻结间的回气管Dg100,采用φ108×管子.

(二)吸入管

吸入管尺寸取决于压缩机吸入口尺寸,根据压缩机选型得HSN5343-20-40P型压缩机吸入管为φ57×;HSN8571-125-40P型压缩机吸入管为φ108×;HSN8591-160-40P型压缩机吸入管为φ108×.

(三)排气管

根据已选压缩机配管,确定HSN5343-20-40P排气管尺寸为42mm;

HSN8571-125-40P排气管尺寸为76mm;HSN8591-160-40P排气管尺寸为76mm.

(四)冷凝器至贮液桶

1.冷藏间系统

根据冷凝器热负荷Qq=,L=50m,管径为Dg19,采用φ22×管子.

2.冻结间

根据冷凝器热负荷Qq=,L=50m,管径为Dg58,采用φ76×管子.

3.流化床

根据冷凝器热负荷Qq=,L=50m,管径为Dg52,采用φ57×管子.

六、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厚度确定

凡管道和设备导致冷量损失的部位,将产生凝结水的部位和产生冷桥的部位,均应设置保温层.

(一)经济器板换、油冷却板换

隔热材料采用聚氨酯,厚度为50㎜.

(二)低压循环桶

隔热材料采用聚氨酯,厚度为100㎜.

(三)低温管道

1、回气管

采用泡沫塑料,D57管子采用90㎜,D76管子采用95㎜,D89管子采用100㎜,D108管子采用105㎜.

2、供液管

采用泡沫塑料,D38管子采用60㎜.

个人总结

两周多的制冷工艺设计,可以说是浓缩了大学期间制冷专业知识的精华,对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应用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我已基本掌握了小型冷库的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进一步了解了设计的计算步骤、有关系数的选择、设备的选型以及地理位置、社会需求、冷藏温度、冷藏物种类、冷库容量等因素对冷库设计的不同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我能够将所学的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设计,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很多问题,都没有一个相应的现成的答案,都需要自己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去作出判断,因此,查阅了相关资料,浏览了相关网站,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锻炼了我认真谨慎,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同时,更加熟练了AtuoCAD、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本次设计,我受益非浅,不仅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而且还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较大的拓展了知识范围.同时,在个人基本能力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和促进.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不足,为我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所学到的知识和所得到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萍主编. 制冷工艺设计.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

2.孙秀清主编. 制冷工艺设计实训教程.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年

3.陆亚俊马最良庞志庆编著. 制冷技术与应用. 1992年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任务 (2) 3 设计原始资料 (2) 4 冷水机组的选择 (3) 4.1 负荷计算 (3) 4.2 机组的选择 (3) 5方案设计 (4) 6水力计算 (4) 7设备选择 (6) 7.1冷却塔的选择 (6) 7.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6) 7.3水泵的选择 (7) 7.3.1冷冻水泵选型 (8) 7.3.2冷却水泵选型 (9) 8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3)

前言 制冷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综合所学的制冷与空调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的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1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空调冷冻站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 设计任务 (一)负荷计算 (二)机组选择 (三)方案设计 (四)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五)设备选择 1、冷却塔的选择 2、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3、水泵的选择 (六)机房布置 1、设备与管道布置平面图 2、机房系统图 3 设计原始资料 (一)建筑物概况:层高4.6米, 层数6层, 总空调建筑面积:为15990m2。 (二)参数条件:空调冷冻水参数:供水7℃,回水12℃; 冷却水参数:进水32℃,出水37℃。 (三)空调负荷指标:q=120~180 W/m2。 (四)土建资料: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选择其中部分作为制冷机房(以满足用途为原则,不要占用过大面积)。

冷库制冷设备选型

冷库知识 当您思考一个制冷工程项目或想购置冷库的时候,就让我们参与,这是因为我们积累了大量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可以让您很快找到解决方案。如果您对冷库方面的知识不是十分了解,请耐心阅读凯捷制冷为提供的冷库知识,也许对您会有所启迪。如需要帮助,请与我们联系,客服热线:8 一、冷库的用途: 冷库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让固定的空间达到规定的温度便于贮藏物品的建筑物。冷库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厂、乳品厂、制药厂、化工厂、果蔬仓库、禽蛋仓库、宾馆、酒店、超市、医院、血站、部队、试验室等。 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禽类、果蔬、冷饮、花卉、绿植、茶叶、药品、化工原料、电子仪表仪器等的恒温贮藏。 二、冷库的分类: 1、按冷库容量规模分 目前,冷库容量划分也未统一,一般分为大、中、小型。大型冷库的冷藏容量在10000t 以上;中型冷库的冷藏容量在1000~10000t;小型冷库的冷藏容量在1000t以下。 2、按冷藏设计温度分 分为高温、中温、低温和超低温四大类冷库。①一般高温冷库的冷藏设计温度在-2℃至+8℃;②中温冷库的冷藏设计温度在-10℃至-23℃;③低温冷库,温度一般在-23℃至-30℃;④超低温速冻冷库,温度一般为-30℃至-80℃ 3、按库体结构类别分 ①土建冷库,这是目前建造较多的一种冷库,可建成单层或多层。建筑物的主体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砖混结构。土建冷库的围护结构属重体性结构,热惰性较大,室外空气温度的昼夜波动和围护结构外表面受太阳辐射引起的昼夜温度波动,在围护结构中衰减较大,故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波动就较小,库温

也就易于稳定。 ②组合板式冷库,这种冷库为单层形式,库板为钢框架轻质预制隔热板装配结构,其承重构件多采用薄壁型钢材制作。库板的、外面板均用彩色钢板,库板的芯材为发泡硬质聚氨酯或粘贴聚苯乙烯泡沫板。由于除地面外,所有构件均是按统一标准在专业工厂成套预制,在工地现场组装,所以施工进度快,建设周期短。 ③覆土冷库,它又称土窑洞冷库,洞体多为拱形结构,有单洞体式,也有连续拱形式。一般为砖石砌体,并以一定厚度的黄土覆盖层作为隔热层。用作低温的覆土冷库,洞体的基础应处在不易冻胀的砂石层或者基岩上。由于它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坚固耐用等优点,在我国西北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 ④山洞冷库,一般建造在石质较为坚硬、整体性好的岩层,洞体侧一般作衬砌或喷锚处理,洞体的岩层覆盖厚度一般不小于 20m 。 三、冷库建筑的特点和要求: 冷库是通过人工制冷的方法,使库保持一定的低温。冷库的墙壁、地板及平顶都敷设有一定厚度的隔热材料,以减少外界传入的热量。为了减少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冷库外墙表面一般涂成白色或浅颜色。因而冷库建筑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不同,有它独特的结构。 冷库建筑要防止水蒸气的扩散和空气的渗透。室外空气侵入时不但增加冷库的耗冷量,而且还向库房带入水分,水分的凝结引起建筑结构特别是隔热结构受潮冻结损坏,所以要设置防潮隔热层,使冷库建筑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潮隔气性能。 冷库的地基受低温的影响,土壤中的水分易被冻结。因土壤冻结后体积膨胀,会引起地面破裂及整个建筑结构变形,严重的会使冷库不能使用。为此,低温冷库地坪除要有有效的隔热层外,隔热层下还必须进行处理,以防止土壤冻结。冷库的底板要堆放大量的货物,又要通行各种装卸运输机械设备,因此,它的结构应坚固并具有较大的承载力。低温环境中,特别是在周期性冻结和融解循环过程中,建筑结构易受破坏。因此,冷库的建筑材料和冷库的各部分构造要有足够的抗冻性能。 总的来说,冷库建筑是以其严格的隔热性、密封性、坚固性和抗冻性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四、拼装冷库的构造和用户对冷库的要求: 1、长×宽×高 = 冷库的体积 ________ m3 2、库温度:保鲜: +5--5℃冷藏冷冻: 0--18℃低温: -18--30℃。库板的厚度:__________ 3、库门的规格尺寸 :宽×高____________门锁的要求:_______门的开启方向:______ 4、冷库的贮藏量、每天的进货出货量______________ 5、制冷机是风冷或水冷_____________。制冷机是风冷式的用户只需选择安放位置即可____________。制冷机是水冷式的用户还需配置: 水池的规格尺寸,长×宽×高=______________循环水管道及进、出口管路设置,水泵、冷却塔的安放位置_______ 6、蒸发器的配置:吊顶冷风机、落地冷风机或排管式_____________ 用户必须完成的辅助设施: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

冷库制冷工艺的定义及其设计的基本内容 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所有的制冷装置无论大小均需要进行制冷工艺的设计。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研究食品冷藏供液的制冷装置中制冷工艺的设计,也就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冷库”是对易腐败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负荷生产的需要,又要负荷流通的需要。 冷库提供的冷冻、冷藏条件,使加工及贮存的易腐败食品保质保量,为农牧也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而制冷工艺设计就是为各空间提供冷源,也就是为各冷间提供不因室外空气参数和室内条件而变化的较为稳定的“温湿度”,以达到延长易腐败食品的贮存期限、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制冷工艺课程的主要任务。冷库设计要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优化、安全适用、质量保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器设计、采暖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其中制冷工艺是先行,是主导,其他设计要根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设计。各个专业的设计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共同完成冷库设计。冷库制冷工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即根据制冷机工作的原理,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地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机器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设计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调查,了解建库的确自然、社会情况以及各种物质、技术条件。设计时,吸取同类冷库设计、生产建设经验;参考国内外科学技术新成就;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冷库系统投入使用时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 国内冷库建设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新建的食品冷库越来越多,而且新增的冷库都在不断应用新技术,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设计、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都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使冷库在使用中真正做到安全、节能、好用。 近二十几年来,人们研究得最为积极的是对CFCs类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其中冷库或其他小型制冷装置用制冷剂的替代研究表明,氨是一种很好的替代物。它不仅在大型冷控股中作为制冷剂,而且随着新研究成果的出现,例如,密封性好的装置和设备的研制成功、低粘度PAO润滑油与氨互溶性的发现等,使氨已可以用于小型的制冷装置及空调系统。目前已研制出专门用氨做制冷剂的氨用小型压缩机。扩

冷库制冷工艺说明书

冷库工程 制 冷 工 艺 说 明 书 辉达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5月13日

目录 一、设计方案说明 (2) 二、甲方设计要求 (2) 三、制冷工艺设计 (2) 四、相关建筑设计 (3) 五、相关水系统设计 (3) 六、相关电气系统设计 (4) 七、相关保温设计 (4) 八、其它相关方面 (4) 九、主要制冷设备明细单 (4) 十、辉达公司资质 (5) 十一、冷库布置简图…………………………第页

一、设计方案说明 1、本设计方案涉及的范围包括 (1)制冷工艺设计 (2)相关建筑设计 (3)相关水系统设计 (4)相关电气设计 (5)相关保温设计 2、设计依据:甲方提出的有关要求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3、本设计方案的性质:本设计方案为初步设计方案,待与甲方及其他专业 会商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予修订。 4、技术方案 (1).冷库主体部分:采用土建冷库形式,库体保温为聚氨脂现场发泡保温; (2).制冷工质部分:采用以氟利昂R22; (3).制冷设备部分:保鲜库部分采用目前国际上应用广泛的螺杆并联机组的集中控制技术,节能控制灵活。 (4).库内制冷设备部分:保鲜冷库采用吊顶式高性能冷风机降温技术。 二、甲方设计要求 1、冷库库址: 2、冷库生产用途:保鲜。 3、冷库功能性质:用于蔬菜、水果类等。 4、加工能力:冷藏间容积:6000m3(库温5/-2℃) 5、冷藏间:尺寸见图1。 7、水池:容积1.5m3。 8、制冷主机:采用双螺杆并联制冷压缩机。 9、制冷系统冷凝方式:采用蒸发式冷凝器。 10、制冷剂:采用氟利昂(R22)作为制冷剂。 11、冷凝温度:以+35℃计。 三、制冷工艺设计 1、制冷压缩方式:采用双螺杆并联制冷压缩机。 2、供液方式:采用直接供液方式。 3、融霜方式:电热除霜方式技术,具有轻易安装、操作简单、除霜干净彻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实训装置

HKJX-XL型小型冷库制冷系统实训装置 一、产品概述: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实训装置是根据教育部“振兴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的教学要求,按照职业学校的教学和实训要求研制和开发的产品。 该装置适合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院校的机电设备坏蛋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电机与电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制冷空调机器设备》、《制冷空调装置的安装操作与维修》、《制冷空调自动化》、《空气调节技术与运用》、《冷库工程与运作管理》、《冷库制冷工艺》等的实训教学及制冷专业中级、高级工的鉴定及考核。 二、装置特点: 1、该实训考核装置具有电力拖动控制、PLC控制和触摸屏控制三种控制方式,配温度传感器及采集模块,可进行数据采集; 2、直观性强:装置采用敞开式设计,控制电路及制冷管路系统直接展现出来,器件贴有名称标识,学生可直观认识各种器件; 3、实训性强:可以进行单独的PLC实训和触摸屏实训;通过组态软件用户可以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连接PLC模拟仿真; 三、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四线制(或三相五线)~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oC~+40oC 相对湿度<85%(25oC)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5.5KVA; 4、制冷剂:R22; 5、制冷量:5.3KW; 6、重量:300Kg;

7、外形尺寸:400cm×200cm×200cm; 四、基本配置及功能 实训装置主要由控制台、风冷制冷机组、拼装式冷库、主机实训模块、温度和压力传感器采集模块及触摸屏实训模块等组成。 1、电源控制部分: (1)交流电源:提供控制屏工作所需的三相交流电源,可由电源总开关来控制。配有三只指针式交流电压表,分别指示输入三相电网电压值; (2)安全保护体系:设有电压型漏电保护、电流型漏电保护、过流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可对人身及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2、测量仪表 (1)指针式电压表:量程0~450; (2)真空压力表:量程-0.1~1.5MPa; (3)真空压力表:量程-0.1~3.5MPa; (4)数显温度表:采用PT100传感器,测量范围-50~150oC; 3、小型冷库电气控制考核板: 面板上印有小型冷库电气控制原理图,并设有相应测试点及信号灯,便于学生分析测量; 4、风冷制冷机组: 包含3匹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风冷冷凝器、视液镜、储液器、干燥过滤器、供液电磁阀、热力膨胀阀、手阀等构成; 5、拼装式冷库: 库体尺寸为192×192×220cm,内部装有库灯、风机盘管蒸发器、化霜加热丝等,冷库外面留有出水口; 6、主机实训模块: 配置西门子CPU224PLC(AC/DC/RLY)主机,集成数字量I/O(14路数字量输入/10路数字量输出)、一个RS-485通信口,含有PPI、MPI通信,配套PC/PPI编程电缆; 7、温度采集模块: 配置西门子EM231模拟量模块,集成4路模拟量输入; 8、触摸屏实训模块: 配置5.7英寸STN256色触摸屏,一个RS-485通信口(与PLC通信),一个RS-232通信口; 9、电脑:

冷库课程设计-小型氨系统制冷工艺设计

小型氨系统制冷 工艺设计 (第四组) 制冷工艺设计 一个单层500t生产性冷藏库,采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柱和板建成。隔热层外墙和阁楼采用聚氨酯现场发泡,冻结间内墙贴软木,地坪采用炉渣并装设水泥通风管。整个制冷系统设计计算如下: 1.设计条件 1.气象和水文资料 2.制冷系统 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冷藏间温度为-18℃,冻结间温度为-23℃。 3.冷藏库的平面布置 冷藏库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2. 设计计算 整个制冷系统的设计计算是在冷库的平面立面和具体的建筑结构和围护结构确定之后进行的。首先计算冷库的耗冷量,然后计算制冷机器和设计。计算出程序如下: 1.冷库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主要计算外墙、内墙、阁楼层和地坪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热阻的计算公式为: ,1i i i s R R a δλ== 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2121 1 1s w K δδαλλα= + ++???+ 对于墙面的对流换热系数α,外墙表面α取;内墙表面α取;冻结间的内墙表面取。各冷库维护结构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见表1-1。 3. 冷库耗冷量的计算

(1)冷库围护结构传热引起耗冷量按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原则计算各库房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然后计算耗冷量。 1)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计算见表1-2. 表1-1 冷库围护结构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

表1-2 冷库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表

no.3 东墙 西墙 北墙屋顶、阁楼、地 坪 9.185 9.185 22.370 20.000 7.490 7.490 7.490 7.860 68.795 68.795 167.551 157.200 no.6 东墙 南墙 西墙 屋顶、阁楼、地 坪 6.950 10.370 6.950 8.000 6.290 6.290 6.290 5.590 43.716 65.227 43.716 44.720 2)冷库围护结构的耗冷量计算下表1-3. 表1-3 的计算表 序号墙体方向Q 1/W K A αT w T n NO.1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南墙0.194 167.551 1.05 35 -18 1810.056 西墙0.194 68.796 1.05 35 -18 743.199 阁楼层0.107 157.200 1.2 35 -18 1074.044 地坪0.262 157.200 0.7 33 -18 1467.838 此间合计5802.947 NO.2 东墙0.194 59.920 1 35 -18 616.491 西墙0.194 59.920 1.05 35 -18 647.316 阁楼层0.107 154.400 1.2 35 -18 1054.914 地坪0.262 154.400 0.7 33 -18 1441.694 此间合计3760.414 NO.3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西墙0.194 68.796 1.05 35 -18 743.199 北墙0.194 167.551 1.05 35 -18 1810.056 阁楼层0.107 157.200 1.2 35 -18 1074.044 地坪0.262 157.200 0.7 33 -18 1467.838 此间合计5802.947 NO.4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南墙0.233 167.551 1 35 -18 2065.073 西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北墙0.194 65.227 1.05 35 -18 704.650 阁楼层0.109 48.480 1.2 35 -18 334.931 地坪0.269 48.480 0.7 33 -18 465.185 此间合计4985.456 NO.5 东墙0.194 37.740 1 35 -18 388.291 南墙0.233 50.320 1 35 -18 620.195 西墙0.233 37.740 1 35 -18 465.146 北墙0.233 50.320 1 35 -18 620.195 阁楼层0.109 45.200 1.2 35 -18 312.270 地坪0.269 45.200 0.7 33 -18 433.712 此间合计2839.809 ) ( n w T T KA Q- =α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设计说明书 (3)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 二、热力计算 (6) 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 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 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 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 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 八、管径的确定 (14) 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 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 十一、设备清单 (18) 十二、参考文献 (1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1、初参数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使用强制循环对流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即末端制冷设备)。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 冷凝温度()的确定 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大连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C o s 25t 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

500吨小型冷库设计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题目:猪肉类冷库制冷工程设计 专业:物工专业 班级:物工0903班 学生姓名:肖红斌 指导老师:陈进军 2011年12月1日

本设计为猪肉冷库制冷工程设计,本建筑包括两个冻结间、三个冻结物冷藏间。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冷负荷的计算、设备选型、制冷系统的布置。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通过方案比较,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选择了双级压缩制冷系统,根据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进行辅助设备的选型。其次本设计介绍了机房及库房设备的布置,管线的布置及走向,管材、管径等。最后对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的保温问题做了简单说明。 关键词:制冷系统、活塞式压缩机、冷负荷

1 工程概况及原始材料 (1) 1.1设计目的 (1) 1.2工程概况 (1) 1.2.1 冷库设计条件 (1) 1.2.2 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2) 1.2.3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F的确定 (7) 2 冷负荷计算 (9) 2.1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耗冷量Q1 (9) 2.2食品冷加工耗冷量Q2的计算 (10) 2.3通风换气的耗冷量Q3的计算 (12) 2.4电动机运转耗冷量Q4的计算 (12) 2.5操作耗冷量Q5的计算 (12) 2.6耗冷量的汇总 (14) 2.6.1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 (14) 2.6.2 机械负荷Qj计算 (15) 2.6.3 冷库耗冷量估算 (16) 3 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 (18) 3.1确定制冷系统方案的原则 (18) 3.2确定制冷系统方案的主要内容 (18) 3.3冷库制冷系统的确定选择 (19) 3.3.1制冷剂种类确定 (19) 3.3.2 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确定 (19) 3.3.3冷间冷却方式的确定 (21) 3.3.4制冷系统供冷方式的确定 (22) 3.3.5蒸发温度的确定 (22) 3.3.6过热度的确定 (22) 3.3.7冷凝温度的确定 (22) 3.3.8过冷度的确定 (23) 3.3.9蒸发器除霜方案的确定 (23) 4 制冷机器设备的选型 (24) 4.1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24) 4.1.1选型的一般原则 (24) 4.1.2 计算压力比 (24) 4.1.3 -33℃蒸发回路压缩机选型 (24) 4.2冷凝器的选型计算 (29) 4.2.1 冷凝器的负荷 (29) 4.2.2 冷凝器面积计算 (30) 4.2.3 冷却水用量 (31) 4.3 蒸发器的选型计算 (31)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制冷工艺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库容量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急冻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低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坪..................................................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屋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冷藏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急冻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急冻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冷藏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耗量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库围护结构传热面引起的冷耗量Q1......................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食品冷加工的耗冷量Q2..................................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库内通风换气热量Q3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动机运转热量Q4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操作热量Q5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耗冷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冻结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冻结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流化床................................................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计算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冷压缩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凝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油分离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高压贮液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氟泵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热虹吸罐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管径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回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吸入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排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凝器至贮液桶........................................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厚度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个人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制冷”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2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军陈雁 课程设计地点: 32518 课程设计时间: 2015.12.25至2016.1.7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4) 方案设计 (4) 冷负荷的计算 (4) 制冷机组的选择 (4) 水力计算 (5) 设备选择 (6) 设计总结 (9) 参考文献 (9)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公寓楼共五层,建筑面积5026.41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公寓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冷指标 q=150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A×q=150×5026.41=753961.5w (1--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宜取制冷机组2台,而且2台机组的容量相同。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Q/2=754/2=377Kw (1--2) 根据制冷量选取HX系列螺杆式制冷机,型号为HX110,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制冷机组性能参数表1--1

冷库设备及材料

冷库设备及材料 用天然冰或人造冰冷却的冷藏装置,只能达到有限的低温,技术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现代的制冷装置都是应用制冷机来冷却。 1834年,美国的J.珀金斯试制成功人力转动的用乙醚为工质的可以连续工作的制冷机。1844年,美国的J.戈里试制了用空气为工质的制冷机,用在医院中制冰和冷却空气。1872~1874年,D.贝尔和C.von林德分别在美国和德国发明了氨压缩机,并制成了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这是现代压缩式制冷机的发端。19世纪50年代,法国的卡雷兄弟先后研制成功以硫酸和水为工质的吸收式制冷机和氨水吸收式制冷机。1910年出现了蒸汽喷射式制冷机。1930年出现了氟利昂制冷剂,促进了压缩式制冷机的迅速发展。1945年,美国研制成功溴化银吸收式制冷机。 制冷设备的冷却方式有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直接冷却是将制冷机的蒸发器装设在制冷装置的箱体或建筑物内,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直接冷却其中的空气,靠冷空气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这种冷却方式的优点是冷却速度快,传热温差小,系统比较简单,因而得到普遍应用。 间接冷却是靠制冷机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从而使载冷剂(例如盐水)冷却,再将载冷剂输入制冷装置的箱体或建筑物内,通过换热器冷却其中的空气。这种冷却方式冷却速度慢,总传热温差大,系统也较复杂,故只用于较少的场合,如盐水制冰和温度要求恒定的冷库等。按照冷却目的和冷量利用方式的不同,制冷装置大体可分为冷藏用制冷装置、试验用制冷装置、生产用制冷装置和空调用制冷装置四类。冷藏用制冷装置主要用于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或运输食品和其他货品,包括各种冰箱、冷库、冷藏车、冷藏船和冷藏集装箱等。是将压缩机送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常用的冷凝器有三类:①水冷式。以水作为冷却剂,有管式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及螺旋板式冷凝器。②喷淋式。同时以水和空气作为冷却剂,有喷淋式冷凝器(空气为自然对流)和蒸发式冷凝器(空气为强制对流)。③空冷式。以空气作为冷却剂,即空气冷凝器。 冷库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对易腐食品进行加工和贮藏,以保持食品食用价值的建筑物。 一、冷库建筑的特点和要求 冷库主要用于食品的冷冻加工及冷藏,它通过人工制冷,使室内保持一定的低温。冷库的墙壁、地板及平顶都敷设有一定厚度的隔热材料,以减少外界传入的热量。为了减少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冷库外墙表面一般涂成白色或浅颜色。因而冷库建筑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不同,有它独特的结构。 冷库建筑要防止水蒸气的扩散和空气的渗透。室外空气侵入时不但增加冷库的耗冷量,而且还向库房内带入水分,水分的凝结引起建筑结构特别是隔热结构受潮冻结损坏,所以要设置防潮隔热层,使冷库建筑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潮隔汽性能。 冷库的地基受低温的影响,土壤中的水分易被冻结。因土壤冻结后体积膨胀,会引起地面破裂及整个建筑结构变形,严重的会使冷库不能使用。为此,低温冷库地坪除要有有效的隔热层外,隔热层下还必须进行处理,以防止土壤冻结。 冷库的楼板要堆放大量的货物,又要通行各种装卸运输机械设备,平顶上还设有制冷设备或管道。因此,它的结构应坚固并具有较大的承载力。 低温环境中,特别是在周期性冻结和融解循环过程中,建筑结构易受破坏。因此,冷库的建筑材料和冷库的各部分构造要有足够的抗冻性能。 总的来说,冷库建筑是以其严格的隔热性、密封性、坚固性和抗冻性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参数与系统的选择 1 初参数 (1)、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Q=1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7.1/36.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 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本制冷系统为100KW的氟利昂空调系统,选用活塞式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二制冷工况及压焓图表示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1冷凝温度(t k)的确定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冷凝温度t k比冷凝器内冷却水出口温度高3~5℃,取t k=36.1+3.9=40℃ 2蒸发温度(t0)的确定 以水为载冷剂,蒸发温度t0比冷冻水出口温度低2~5℃,取 t0=7-4=3℃

3 再冷温度 (t s.c ) 再冷度△t s.c 取3℃,则 t s.c = t k -△t s.c =40-3=37℃ 4 过热温度 (t s.h ) 过热度△t s.h 取5℃ ,则 t s.h = t 0+△t s.h =3+5=8℃ 根据绘制的p-h 图查表求得各状态参数: 压力:P k =1.53MPa P 0=0.55MPa 比容:v 1= 0.043m 3/kg v 2=0.016 m 3/kg 焓值:h 1’=406 kJ/kg, h 1= 410kJ/kg , h 2= 436 kJ/kg ,h 3= h 4=242kJ/kg 三 理论热力计算 1单位质量制冷量q 0: q 0=h 1- h 4=410-242=168kJ/kg 2单位冷凝负荷k q : 194kJ/kg 242-436h -h 32k ===q 3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 m3 /98.9063043 .081610kJ v q q v === 4冷负荷Q 0:

X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 班级:铁供XXXX 学号:XXX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4 年03 月

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XX cold storage refrigeration syetem design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 班级:铁供XXXX 学号:XXX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4年03 月

中文摘要 本次课题是以某冷库为样板进行设计。 冷藏间储藏吨位为300t,冷间设计温度为-18℃;冻结间生产能力为30t/24h。室外空气温、湿度根据你建库确定。 这次设计在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出冷间负荷之后,根据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因地制宜,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后,选择一个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定方案为:氨系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双级压缩。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依次选择冷风机、贮液器等辅助设备。在完成设备选型后进行管道布置、机房布置、设备保温等。 【关键词】方案确定负荷计算管道设计压缩机冷凝器结束语

目录 1.前言-------------------------------------------------------------------------3 2.设计任务书----------------------------------------------------------------4 3.制冷方案的确定----------------------------------------------------------5 4.库房负荷的计算----------------------------------------------------------8 5.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17 6.系统管径的确定---------------------------------------------------------20 7.制冷剂注入量------------------------------------------------------------21 8.结束语---------------------------------------------------------------------22 9.致谢------------------------------------------------------------------------23 10.参考书目-----------------------------------------------------------------24

制冷课程设计54978

目录 第一部分、目录 (1) 第二部分、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2) 二、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3) 三、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4) 四、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4) 五、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5) 六、管径的确定 (5) 七、水泵的选型计算 (6) 八、制冷系统的流程图 (7) 九、设备明细表 (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条件:已知空调系统要求冷负荷800kw ,拟采用R22制冷系统,循环水冷却,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冻水球的压头为25m ,机房面积14400mm ?9000mm ,机房高4000mm ,冷却塔放在机房顶上,其它设备及辅助用房都在机房空间内。 设计说明书 根据设计要求,此系统的设备设计计算、选用与校核如下: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 1t =32℃ 2t =37℃ 1s t =12℃ 2s t =7℃ 1.1 蒸发温度0t : 025s t t =- (比要求供给的冷冻水的温度低5℃) =2℃ 1.2 冷凝温度k t : 121 ()52k t t t =++(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取下限。其范围是 5~7℃) =39.5℃ 1.3 吸气温度吸t : 吸t =0t +8 (过热度3~8℃,并选8℃) =10℃ 1.4 过冷温度过冷t : 过冷t =k t -4.5 =35℃ (过冷度:4.5℃) 查R22 lgp-h 图可知 根据0t =2℃,k t =39.5℃,吸t =10℃,过冷t =35℃,可得:

2021年空调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欧阳光明(2021.03.07) 题目:空调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姓名:张冷 学号: 20130130370 指导教师:王伟 2016年12月26日 目录 1.原始条件1 2. 方案设计1 3.负荷计算1 4.冷水机组选择2 5.1 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3

5.1.1确定管径3 5.1.2阻力计算4 5.2 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4 5.2.1确定管径4 5.2.2阻力计算5 5.3 补给水泵的水力计算6 5.3.1水泵进水管:6 6设备选择7 6.1冷却塔的选择7 6.2 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8 6.3 软水器的选择9 6.4 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9 6.5 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10 6.6 过滤器的选择12 6.7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12 6.8定压罐的选择12 总结13

参考文献14

1.原始条件 题目:西塔宾馆空气调节系统制冷机房设计 条件:1、冷冻水 7/12℃ 2、冷却水 32/37℃ 3、制冷剂:氨() 4、地点:重庆 5、建筑形式:宾馆 6、建筑面积 15000m2 7、层高 3.5m 8、层数:5层 2. 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宾馆的各层,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后的32℃的冷却水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电子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3.负荷计算 采用面积冷指标法: (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