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一、新造林

新造林八大技术措施:

1、林地选择

当岗松,背阴杉,XXXX种油茶。乌土油笃笃,石壳山上果要落。

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缓坡中下部的XX、半XX。

2、良种壮苗

劣种换良种,三年换个大油桶。种好、XX、树丰产。

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 XX造林。容器杯苗高,一年优良家系苗咼,二年生嫁接苗咼,基径粗,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科学整地

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XX全垦间作物。XX不出带,大雨难XX。

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小于

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XX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

4、合理密度

种植密度70-120XX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 XX距为2

0。

5、科学栽植

拌匀基肥复表土、XX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

舒、XX、土实。

6、强化抚育

一年不垦草成行,两年不垦减产量,三年不垦 xx黄,四年不垦茶山荒。油菜怕浆,油茶怕荒。

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 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前 3年需摘掉xx,加快树冠成形。

七挖金,八挖银,冬季深挖赛黄金。荒山伏天挖得深,三年丰收拿得稳。挖山三年,本利XX。

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

以XX,种肥XX,茶枯还山,落叶归根。

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XX、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以上,并及时施肥。

7、控形修剪

冬剪大枝夏摘梢,春秋两季整侧边。

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 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大空小不空,内空外不空,打阴不打阳,剪横不剪顺。剪去脚枝不伤皮,锯去残柱不藏蚁,病虫枯枝全剪去,上控下促树冠齐。小枝多,大枝少,合理分布不拥挤,内膛通风光照好,上下内外都开花,立体结果产量高。

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的枝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枝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

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

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

&合理施肥

土是根,肥是劲,种是本。xx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6-7 月树苗恢复后,适当xx,距离,一株半两,避免肥害。第二年 3月份新梢萌动前施速效氮肥,每株0.1,12月上旬以每株5 土杂肥或粪肥为xx肥,随树体增长,逐年递增。

盛果期xx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3月份xx速效肥,每株1; 11月份xx杂肥,每

15。

二、油茶低产林改造

1、低产林分类及改造措施

一类xx地条件好,林相整齐,无XX、灌木混生,适宜抚育改造;

二类xx地条件较好,林相一般,有杂灌木混生,产量较低,有选择地进行抚育改造;

三类xx地条件较好,xx老化、林相不齐,与XX、灌木混生,适宜更新改造。

2、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的八大技术措施:

(1)清理林地。将林中的高大XX、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清除。

(2)密度调整。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以良种壮苗补植,每亩保留 60-110xx。

(3)整枝修剪。通过xx整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去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4)垦复深挖。冬天深垦,夏天结合除草浅垦培蔸。

(5)蓄水保土。坡度陡的林地,尽可能整土成梯,或者按环山水平开挖 1 的竹节沟。

(6)合理施肥。结合冬垦时施土杂肥,春季适当施以N、P为主的复合肥。

(7)病虫防治。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

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

(8)劣株改造。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中 xx中,将部分不结果或结果不多的植株,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改造成良种株,从而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

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炭疽病。冬前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夏季防治50%退菌特可湿性粉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

软腐病。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xx300--500倍液,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1/100波尔多液。

根腐病。1 %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

xx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可喷洒 20%果乳剂500倍液、90%敌百虫1000 倍液,幼虫期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

象虫。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1兑水1000倍

四、果实采收

10月采收。树上5%的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xx有光泽或呈深棕色。

五、果实处理

果实堆3-4天,晴天摊开翻晒2?3天后,茶果自然开裂,然后过筛扬净,继续晒1-2天至全干用于榨油。

xx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推广红花油茶高接换种新方法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讯观赏性红花油茶,花期长,花瓣鲜艳,XXXX。具有较高的园林绿化观赏价值。近年来,XX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在龙泉XX基地试验,将 10年生普通油茶高接换种红花油茶。具体方法为:初夏采用枝接后,用20啲

薄膜袋套罩,套罩时用枝条将薄膜袋撑开,下部用绳索将袋口扎紧,然后在薄膜袋的

上方用报纸覆盖遮荫,避免 XX对薄膜袋的直射。此方法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成活率50%以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柑桔和胡柚高接换种。

XXXXXX油茶之乡

XX现有油茶XX120万亩,常年产茶油量500万公斤,油茶面积和年产油量均居全省之首,素有“ X油海”之称。

XX 一直都很重视油茶,把油茶产业开发始终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致富 XX群众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以油茶低改工程建设为龙头,以培育高效示范基地为样板,推动了油茶产业的全面发展。XX先后2次被XX林业厅评为全省油茶更新改造先进市” __________________ 年,被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授予全国粮援项目

油茶工程项目先进单位” _____ 该市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XX经济林油茶之

XXXXXX油茶之乡

XX经济林总面积97.69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80.93万亩。经济林总产值 5.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65.82%,占农业总产值的16.7%。其中油茶林产值 9296万元,占经济林总产值17.88%。经济林人均收入867元,占农村人口收入 24.46%。以油茶、花卉苗木为主导的经济林产业已成为全市林业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

在油茶林建设中,推广应用了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油茶芽苗砧接培育技术等。综合改造的油茶林,亩平年产油量由提高到。采用油茶优良无性系造林,XX三年即可挂果,五年亩产茶油,十年实现亩产油30~。全市共营建优

良油茶无性系XX1350亩,油茶XX200亩。完成油茶垦复280万亩,高标准改造 8.72万亩,新造4.07万亩。

通过举办第二届XX特产文化节,积极参加XX世博会和其它地区XX、博览会,推行信息网络化等形式,不断推介 XX品牌,扩大市场份额。通过示范带动和规模化发展,在该市镇头镇土桥 XX场建立示范基地。该镇油茶XX8万亩。开始推广油茶无性系,建立了无性系XX80亩,收集了国内优良无性系57 个,每年提供油茶嫁接穗条,培育嫁接苗 200万株。______ ■年经国家XX业局(原为XX业部)和省市科技部门验收,亩产茶油达。

XXXXXX油茶之乡

全市现有油茶76.6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占经济林面积的92.5%。全市各地均有分布。其中成林面积在 6万亩以上的有荫田等3个乡镇,在3~6 万亩的有XX 等9个乡镇,在0.45~3万亩的有XX等8个乡镇。从垂直分布看,大部分分布在海拔左右的丘岗山地。品种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大品种群,即红球、红桃、青球、青桃、黄球、XX等。

近二十年来,全市的油茶产量保持在年平均产油 3150吨。其中,年油茶产量达到了 3595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目前,全市茶油产量稳定在 3000 吨以上。

XX市的油茶生产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解放前,大面积的油茶林荒芜,XX 混杂,产量很低。直到___ ,全市仅产茶油125吨。新XX成立后,油茶林回

到了农民手中,加上政府大力提倡和扶持油茶生产,群众经营油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油茶生产恢复发展较快。特别是 ___________ 以后,全市加大了油茶的管

理力度,组织了多次垦复大会战。全市共出劳动力五万多,投入垦复的用工达两百余万个,垦复油茶20余万亩。___________ 出席全国油茶生产会议,并介绍了XX

油茶生产的经验,受到了中央领导好评。此后又积极推广应用了三保地”和一

地三油”经验,并实行三年一深挖,一年一 XX,XX改造,间密补衡,XX整形,防治病虫,施放基肥”等一系列措施,油茶产量逐年提咼。 ______ 年油茶产量超过3178.5吨。据统计,____ 年一年上交国家的茶油达到了 9715.75吨,仅______ 年上交国家的茶油就达到了 2060吨,居全国首位。为此,获得了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奖”殊荣。

XXXXXX油茶之乡

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约70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9.6%,占有林地的

45.3%,占经济林的96.1%。年产茶油2000吨左右,油茶产值0.6亿元左右。

XX自然条件优越,油茶面积大,分布广,集中连片,产量高,栽培历史悠

久,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

一。目前,油茶林总面积位居全国第 11位,全省第8位。_______ 总产最高

达到2403吨,位列全国第四位。全市37个乡镇均有分布,且相对集中连片,其中45万亩以上的占总面积的64%。主要品种有霜降籽” 寒露籽” 珍珠籽”以及近年引进推广的无性系优良品种 20多个。

XX栽培油茶历史悠久。特别是新XX成立以后,全市油茶生产得到了蓬勃发展。_______ 至_____ 列入全省30个油茶基地县,营造油茶林面积 4.5万亩,垦

复油茶面积135万亩/次;____ 年市政府组织全市油茶垦复大会战,出动 30万

劳力,奋斗30天,垦复油茶45万亩; ______ 年又列入国家高产稳产油茶示范基

地县市,油茶更新改造6万亩,每亩产油达到11斤,比本地平均产量高出3倍以上。

XXXX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XXXX集团以XXXX植物油有限公司为母体,下辖 XXXX油脂有限公司、XX油中 XX 油脂实业有限公司、XX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XXXXXX销售公司、XXXXXX销售公司、XXXXXX销售公司、XXXXXX销售公司。公司现有总资产 3.56亿元,年产值8.2 亿元,是国内最具规模的集生产、研发、销售茶籽系列高档植物油和茶籽粕的现代化民营企业。

XXXX植物油有限公司是XX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公司建厂面积15万平方米,厂房面积,仓库面积 2.,拥有预榨、浸出、精炼、灌装四条先进自动化生产线和精密化验设备。公司以现代化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将质量竞争意识贯穿于每一道生产工艺之中。公司的主导产品X X茶油”已经成为同行业中的知名品牌,产销

量稳居全国第一,是亚洲地区极具规模的茶油生产企业。年产茶籽粕 2万吨, 是XX

最大的茶籽粕生产企业,出口到 XX, XX、马来西亚、XX、XX、XX等地区。

XX邦尔泰XX油脂有限公司

XX邦尔泰XX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开发油茶产品为主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165万亩生态油茶林基地和41万亩有机原料基地,年收购茶籽茶饼20万吨,带动33万户132万农民增收致富。公司总资产 8000多万元,销售收入12000万元,银行信用等级AA级。

公司致力于油茶籽资源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其油茶开发项目早在______ 被

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

油茶种植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 一、油茶备耕种植的地理环境 应选择海拔500m以下,坡度25度以下,5度以上,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岗、平原等地类。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至油茶根部坏死。 二、土壤要求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在疏松、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pH值5-6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 三、整地要求 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深翻40-80CM,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深40-50cm。 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2-3m,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往往是最好最肥的土质。 四、油茶种植密度 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白花油茶采用2.5米×3米株距(带宽3米以上的可以呈品字形)

进行种植,(全垦地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大豆、花生等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1m×1m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种植。 五、基肥施放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在挖穴后,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芒萁、农家肥,每穴加施石灰0.25kg、复合肥0.2-0.3kg,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5cm上下为好,施浅了会烧根。表土一定要回填还穴,表层再盖上原底层土,可防长草。 六、油茶种植 栽植时间选在1月底至5月中旬,土壤湿润时种植为宜。此时间段多有间断雨水,选择这个时候栽种,能满足油茶苗对气温、雨水的需要。 栽种前务必注意天气预报,尽量选择阴雨天,通知苗圃取苗,并即取即运,运到后立即组织种植;苗运到后,要立即用添加了生根剂的泥浆浸泡茶苗根部;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以提高成活率。每次运苗量应把握在2-3天内栽完为宜。 栽植时1穴1株,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相适应的种植穴,将苗栽种。栽时要求土细碎,苗干栽正,适当深栽,根系舒展,填土踏实,根土密接,深度以栽种至比苗木根部高3-5cm左右。栽后上面复一层松土,定植后最好浇透定植水,如遇多日干燥天气,要进行浇灌苗木,补充水分。

有机油茶基地种植管理规程

1目的和范围 保证有机作物生产符合GB/T19630.1-19630.4-2011标准的要求,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适用于我公司的有机油茶基地的种植管理。 2 职责 生产部负责监管有机作物生产管理的全部过程; 采购部负责有机产品的储存、运输; 3 作业规范 3.1基地环境的选择 基地选择在远离城镇生活居民和工矿企业,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等,环境质量好,综合污染指数低,土壤条件优越,果园周围植被丰富,没有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是有机作物生产的理想选择地。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95中的二级标准;b公司油茶基地不存在农田灌溉用水,为自然降水;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3.2转换计划 本公司基地全部为有机生产,不存在平行生产。 3.3基地范围的区域保护 基地应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如每个农户在同一地区从事农业生产,要有明显的隔离带分开,以防有机生产区域可能受到邻迈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以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3.4作物品种的选择 3.4.1品种的选择依据: 3.4.1.1尽量使用有机种子和种苗。 3.4.1.2选择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的作物种类及品种。在 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3.4.1.3禁止使用包衣种子和任何转基因作物品种。 3.5作物栽培管理 3.5.1油茶树应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有机含量高、PH值在 4.0-6.5范围内的区域。

油茶种植技术

一、造林地选择 油茶适应性很强,在丘陵、山岗、平原地区均可种植。应选择海拔5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类种植油茶。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至油茶根部坏死。 二、土壤要求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在疏松、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ph值5-6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 三、整地 1、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应该在8-9月份用机耕方式,深翻8寸-1尺,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到11月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40-50cm3。 2、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2米,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3、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是最好最肥的土质。 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采用2.5-3×3米,即每亩种植74-89株,(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豆类花生等作物,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1×1米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采用株行距2-2.5×3米,即每亩种植89-111株。总之,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密植,要求油茶进入结果盛产期的覆盖密度不低于0.6,不超过0.8。 四、底肥和培穴 施足基肥: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在挖穴后,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芒萁、农家肥,每穴加施石灰0.25公斤、复合肥0.25-0.5公斤,或磷肥0.25-0.5公斤、钾肥0.15公斤、尿素0.15公斤,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0-15厘米上下为好,施浅了会烧根。表土一定要回填还穴,表层再盖上原底层土,可防长草,再将穴培成高出地面15 cm左右的馒头形,供种植时使用。 五、品种选择 目前油茶造林用的优良无性系苗木。是在通过省级以上鉴定,亩产50kg以上的优良油茶无性系母树上剪取穗条,以健壮的油茶种培育的芽苗作砧木,在5--6月份通过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生产的。 1、适宜江西栽植的品种 亚林所培育的亚林1、4、9品种,以及亚林所与亚林中心联合培育亚1、2、6等无性系系列,省林科院培育的赣林1、2、3、6等无性系系列,赣州地区还可选用赣州林科所培育的赣无无性系系列。 这些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均经过了连续四年的测试,大部分试验达到亩产油50kg。 2、苗木质量 一年生苗要达到苗高15cm以上,地径0.15厘米以上。二年生苗高达到30cm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并且至少有五个品系以上的苗木配置造林。严禁实生苗造林,也不要从外省调苗,原因是:(1)外省苗木虽然也可能是经当地鉴定的优良品种,但这也只能说明在当地表现尚可,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的差异,在我省如果没有经过一个周期的测试,便不能说明在江西是否适应,是否也能高产。(2)长途调苗失水时间长,影响成活率。 苗木销售单位必须具有苗木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证,所售苗木还必须具有两证一签(见注解)。 六、种植 栽植时间一般选在冬末至春初,12月底至3月初,土壤湿润时种植为宜,(此时间段一是多有间断雨水,二是外出务工农民工回家过年,因此选择这个时候栽种,能满足油茶苗对气温、雨水的需要,以及对用工的需求。) 栽种前的准备:注意天气预报,待造林队伍全部进场后,选择阴雨天,通知苗圃起苗,取苗后,应连夜运回,路上不要停留,裸根苗在外存放的时间越短,则成活率越高,运输时,要用蓬布把苗盖好,以防运输时苗根被风干;苗运到山场卸车后,要立即用湿土围住茶苗根部,进行假植;栽种前茶苗根部要全部均匀沾浆,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如苗量太多,应分次取苗运输,每次运量应把握在1-2天栽完为宜。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一、新造林 新造林八大技术措施: 1、林地选择 当岗松,背阴杉,XXXX种油茶。乌土油笃笃,石壳山上果要落。 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缓坡中下部的XX、半XX。 2、良种壮苗 劣种换良种,三年换个大油桶。种好、XX、树丰产。 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 XX造林。容器杯苗高,一年优良家系苗咼,二年生嫁接苗咼,基径粗,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科学整地 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XX全垦间作物。XX不出带,大雨难XX。 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小于 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XX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 4、合理密度 种植密度70-120XX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 XX距为2 0。 5、科学栽植 拌匀基肥复表土、XX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

舒、XX、土实。 6、强化抚育 一年不垦草成行,两年不垦减产量,三年不垦 xx黄,四年不垦茶山荒。油菜怕浆,油茶怕荒。 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 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前 3年需摘掉xx,加快树冠成形。 七挖金,八挖银,冬季深挖赛黄金。荒山伏天挖得深,三年丰收拿得稳。挖山三年,本利XX。 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 以XX,种肥XX,茶枯还山,落叶归根。 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XX、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以上,并及时施肥。 7、控形修剪 冬剪大枝夏摘梢,春秋两季整侧边。 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 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大空小不空,内空外不空,打阴不打阳,剪横不剪顺。剪去脚枝不伤皮,锯去残柱不藏蚁,病虫枯枝全剪去,上控下促树冠齐。小枝多,大枝少,合理分布不拥挤,内膛通风光照好,上下内外都开花,立体结果产量高。 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的枝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枝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 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 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

中幼林抚育的技术要点

中幼林抚育的技术要点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现有中幼林面积15.7亿亩,占林分总面积的67%。由于存在“重造轻管、重封轻抚”的思想观念以及抚育资金十分匮乏等原因,后期抚育管理工作滞后,造成部分山林藤蔓丛生,中幼林长势衰弱,有害生物危害严重,林相单一,出现成林不成材,蓄积量偏低的现象。如不及时加以抚育,不仅延长成林时间,更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绿化造林成果将毁于一旦。 中幼林抚育包括林地抚育和林木抚育两个方面。林地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灌溉与排水等。林木抚育主要采取劈抚、修枝、间伐等方法,去除演替早期的植物种类,有目的地留培较多的乡土顶级群落树种及珍贵用材树种。抚育间伐时,遵循林木生长规律,以林分郁闭度为主要指标,参考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林木高径生长等情况,对林分分化明显,郁闭度在0.8~0.9的林地优先安排间伐,间伐后清除林内杂草灌木,及时封山育林。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松土除草 目的:除草是为了排除杂草灌木与新栽幼树对水、肥、气、热的竞争,因为杂草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与幼树争夺水肥,阻碍林木根系发育,并且可能使幼树窒息死亡。松土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和底层的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 方法:除草松土的年限应进行到幼林全面郁闭,至少应进行到幼树高度超过草层高度为止。除草松土的季节应在林木生长的高峰期来临之前,即每年的5—6月和8—9月。 割灌 目的:劈除培育目的树种周围的杂草、藤蔓和灌木,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中幼林生长。 方法:割灌一般在林分基本郁闭、不宜进行松土除草的中幼林中进行。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提倡使用割灌机。 林内间种 目的:在林地上引种具有固氮能力的绿肥作物和改良土壤树种,能够与幼树相互促进生长,经过细致的抚育管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减少杂草滋生,对林木的生长十分有利,可以达到以耕代抚、以副促林的目的。

油茶育苗基地管理规定

贵州仁美嘉源生态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油茶育苗基地管理规定 一、作息制度: 1、基地人员配置在2人及以上时,该基地全部人员实行轮休,即 每周5天工作制,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17点前考勤员报送本月考勤并同时需将下月人员休息计划一并报送公司行政人员,具体轮休时间由基地内部人员共同协商确定,但个人连续休息超过2天的需经公司主管领导同意; 2、鉴于油茶育苗的时间特殊性,油茶嫁接期间即每年4月-6月 间,除特殊情况、获得批准外取消全部人员假期,改为零散调休或当年8月-10月集中轮换补休,需回家探亲的,公司按300元以内标准报销车费,所有未休假期年末清零,不累计到下一年度; 3、临时请假包括临时补休的需提前向基地主管申请(主管向公司 分管领导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离开基地所在地。考勤员或主管需及时将临时请假信息告知项目助理。未申报或故意瞒报的,每次当事人及考勤员、主管同时扣发当月工资200,身为考勤员或主管违反本条的扣发当月工资300; 4、病、事假原则上按公司相关考勤制度执行扣款,也可在征得分 管领导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调休;调休不扣款及影响基地补助发放; 5、休息日原则上可以不参加基地的管护工作,但由于极端天气影 响、群体性事件及外来人员参观、领导临时安排需到岗时,休息日应当取消或延迟; 二、财务制度:

6、业务招待费用,包括购买烟、酒、茶等,购买基地用非生产资 料,包括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及购买生产资料,包括工具、原材料、农药、肥料,公司购置车辆维修、保养、交通费等均需在月末制定《采购及支出计划申请表》报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采购和使用;临时采购项需报分管领导同意,并告知项目助理具体用途、数量、金额等备查,否则一律不予报销; 7、基地负责人每周四12时前应当向项目助理报送下周《资金申 请计划》,项目助理每周五18时前应当向基地负责人反馈申请批复情况; 8、因公事需离开基地所在地的需在离开前由基地主管向项目助 理声明,否责按脱岗处理,且不报销往返交通费用;需在外住宿的,需获得公司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按标准(120元/日/房)住宿,否则不予报销住宿费用; 9、因个人原因离开基地所在地的原则上不报销交通费用和食宿 费用; 10、基地自行采购物资应当尽可能取得正规报销凭据,特殊情况应 当准备对方亲笔签名和有证明人签名的收条、对方身份证复印件(驾驶证复印件),同时尽可能注明对方联系方式; 11、基地临时用工应当尽可能固定人员,灵活采取周付、半月付、 月付等方式及银行账户直接支付的方式; 12、《临时用工结算单》必需由用工本人亲笔签名和手印,基地人 员两人以上逐页签名方可作为报销凭据; 13、基地主管及财务结算员同时对基地资金安全负责,做到收支两

油茶种植技术

油茶种植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油茶种植技术 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是我国主要的和特有的木本油料树。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时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一、分布和栽培 油茶适宜栽培区域是指以油料生产为经营目标的油茶适生区域。我国油茶分布界线是:北纬23°30′~31°00′,东经104°30''~121°25′,主要栽培分布区在北纬23°~30°。在分布区范围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丰富。 我省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各县均可栽培,我市油茶栽培垂直分布以400m以下的低山、相对高2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丘陵及盆地周围较适宜栽培。在岗脊及阴坡日照时间短,冷得早,易遭霜冻和北风为害,会使油茶向高生长,侧枝短,果枝少,产量低。不适宜油茶大面积生产。 二、特征和特性 1、特征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高达4—6米,矮的2—3米。花两性,无柄,10月中、下旬开花,开花以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上花与果同时俱在。

2、适生条件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4—21℃,最低月平均温度不得低于0℃,最高月平均温度为31℃,相对湿度在74—8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且四季分配均匀,日照1,800—2,200小时。 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一般以PH值5—6的酸性黄壤为最适宜。但疏松、深厚、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质土壤对油茶生长发育特别有利。生长在向南或东南、西南的向阳山地的油茶,树干粗壮,树冠卵形,结实多,产量高。油茶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向下深扎1.5米以上。油茶具有萌蘖性,再生能力强,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老残林更新改造,伐后萌发新枝抚育成林。 3、生长发育过程 新梢:油茶有春梢、夏梢和秋梢。绝大部分花蕾在春梢上分化,春梢在新梢中占98%以上。盛果期前春梢生长旺盛,盛果期后,春梢生长比较缓慢。 花:4月份开始在当年春梢上分化花芽,10月上、中旬为初花期,10月下旬进入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为末花期。每朵花从开放到凋谢为5—6天左右。开花的第1—2天柱头正常,第3—4天开始枯萎,花粉在柱头上第1—2天发芽率最高,生活力最强,最容易受精。油茶一般为虫媒授粉,以异花尤其是异株授粉效果好。盛花期温暖晴朗,昆虫活跃,开花的成果率高。自花授粉和始花、末花期成果率低。因此,在林内应保护和引放土蜂,以提高授粉率和结实量。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仙游县油茶产业协会科学栽培油茶培训教案:黄元伟 一、油茶开发利用价值 油茶为长寿的常绿阔叶树种,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稳产收获期可达30-50年。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生长期长,从开花到结籽采收,历经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油茶全身都是宝。 (一)食用功能 油茶籽含油25%-40%,用油茶籽榨出的茶油色清味美,是优质的营养保健油,纯天然的高级绿色食用油,为食用油中的珍品,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其脂肪酸组成、油脂特性及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达90%以上,维生素E含量高,含有角鲨烯等生理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增进胃肠道功能。近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二)保健药用功能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茶籽油中含有橄榄油所有没有的特定生理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品质优于橄榄油。美国医药中心实验证实。茶籽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有明显的功效。经常食用茶油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的沉积,降低血压,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防止动脉硬化,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中国药典》将茶籽油作为药用油收载。 茶油的保健、药用价值主要有:(1)清热化湿,杀虫解毒;(2)对慢性咽炎和预防人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3)长期服用可清胃润肠,抑制衰老,治疗习惯性便秘等。

(三)工业原料功能 油茶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产业链长,除了茶油外,茶饼中含有12%-15%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绿色、天然、可降鲜的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作农药、洗涤剂、食品起泡剂、虾蟹保护剂、矿物浮选剂等。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长,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可保护环境。做洗涤剂可减少其他合成洗涤剂的二次污染。提取茶皂素后的茶饼用细菌发酵后可作高蛋白饲料、肥料。茶壳能生产栲胶和木糖醇,制作活性碳等。 (四)经济功能 油茶经济效益高,毛油价格每斤达50-60元左右,茶饼价格每百斤达80元左右,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扩大,茶油的价格将会逐渐走高,市场潜力巨大。 (五)生态、社会功能 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花大美观,耐干旱脊薄,抗低温冻害,适生围广,防火效果好,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优良树种,在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都可栽植,不与粮食争地,种植油茶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 二、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 发展油茶,选用良种壮苗是关键,新植油茶林一般4年开始结果,7-8年进入盛果期,如果种苗出了问题,要影响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油茶产业发展成也种苗,败也种苗”。油茶种苗建设是事关油茶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问题,油茶种苗质量是

油茶树种植要点

油茶树种植技术要点 一、油茶备耕种植的地理环境 应选择海拔500m以下,坡度25度以下,5度以上,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岗、平原等地类。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至油茶根部坏死。 二、土壤要求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在疏松、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pH值5-6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 三、整地要求 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深翻40-80CM,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深40-50cm。 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2-3m,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往往是最好最肥的土质。 四、油茶树的种植密度 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白花油茶采用2.5米×3米株距(带宽3米以上的可以呈品字形)进行种植, (全垦地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大豆、花生等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1m×1m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种植。 五、基肥施放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在挖穴后,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芒萁、农家肥,每穴加施石灰0.25kg、复合肥0.2-0.3kg,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5cm上下为好,施浅了会烧根。表土一定要回填还穴,表层再盖上原底层土,可防长草。 六、油茶种植 栽植时间选在1月底至5月中旬,土壤湿润时种植为宜。此时间段多有间断雨水,选择这个时候栽种,能满足油茶苗对气温、雨水的需要。 栽种前务必注意天气预报,尽量选择阴雨天,通知苗圃取苗,并即取即运,运到后立即组织种植;苗运到后,要立即用添加了生根剂的泥浆浸泡茶苗根部;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以提高成活率。每次运苗量应把握在2-3天内栽完为宜。 栽植时1穴1株,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相适应的种植穴,将苗栽种。栽时要求土细碎,苗干栽正,适当深栽,根系舒展,填土踏实,根土密接,深度以栽种至比苗木根部高

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苗栽培、管理技术 油茶树是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叶革质,卵状椭圆形,边缘呈锯齿状。秋季开大型白花,又称“白花茶”。雄蕊多数,花丝无毛;雌蕊花柱柱头三裂。结球形蒴果,皮厚,种子一至三枚,有菱角,至次年秋季成熟。其果实可榨油食用。茶油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是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茶油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油茶树适应性强,耐贫瘠,抗干旱,生长快,寿命长,优质高产,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遍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既能增加油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它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强,能起防火作用,是营造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氢和吸氯能力也很强。 一、主要品种 油茶是泛指山茶属中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有攸县油茶、普通油茶、越南油茶、广宁油茶、小果油茶、浙江红花油茶等几种,其中攸县油茶、普通油茶以其产量高、适应性强、栽培分布广而成为油茶栽培中重要的一个品种。 1、普通油茶品种划分在长期的油茶生产实践中,为了应用方便和易于识别,采用了成熟期不同、果实大小、果形、果色等特性特征来划分不同的品种类型,以果实成熟期的先后不同划分出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和立冬籽4个基本品种群,我国各省(区)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是霜降籽,攸县油茶亦属霜降籽。果实大小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三种。油茶果实形状各异,以果形指数(果径/果高)值定出五种基本果型,即球形、桃形、脐形、橄榄形和桔形。据调查,霜降籽中球形果约占40%,居首位,统计又表明,球形果、桔形果一般较大,性状也较好。油茶果色性状比较稳定,不会因光照条件的影响改变果色,红色果较多,黄色果次之,青色果最少,性状也以红色果最佳。 2、优良农家品种和家系——攸县油茶攸县油茶Camllia grijii Hance,别名闽鄂山茶、长瓣短柱茶、芳香短柱茶。是1960年在上云桥公社江南大队(今年上云桥江南村)发现的一种野生油茶,主要成片分布在上云桥镇江南村和瑶塘村,当时称之为“薄壳香茶油”。经中国林业科学院胡先啸教授鉴定,命名为“攸县油茶”,1981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认定该物种应为长瓣短柱茶,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主要特点是:株型紧凑,耐瘠薄、早熟、抗油茶炭疽病、果皮薄,出籽率高,油质好。每百公斤鲜果出籽55公斤,比普通油茶高1倍左右,干籽含油率45~55%,比普通油茶高8~10%,缺点是果实成熟期前后可相差40天,至1985年,已有18个省市引种,少量输送越南、尼泊尔等国家试种。3、优良无性系 优良无性系是利用攸县优良农家产品——攸县油茶做砧木,精选各地优良油茶品种,嫁接培育出湘林系列品系。攸县申报的无性系油茶丰产栽培及其产业化项目,最近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同时,本县被列为“科技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将获得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攸县现有油茶面积40万亩以上,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本县科技和林业部门先后建立油茶优良无性系高产示范基地6万亩,建立油茶无性苗木繁育基地近500亩,年产优质苗木1000万株以上。此次获批立项的无性系油茶丰产栽培及其产业化项目,以攸县油茶无性系繁殖育苗、高产示范栽培及油脂精加工为主要内容,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茶产业技术含量,促进农民致富、财政增收。 二、油茶低改, “无性系”带来曙光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通过无性繁殖的品种称为无性系。国内多采用无性系繁殖的方法改造旧茶园,建立新茶园。优良无性系油茶具有产

油茶栽培管理技术

阅读:-04-17 12:14 标签:茶苗油茶主枝幼虫施土南坡杂谈 油茶栽培管理技术一、林地选择与整地 1、林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微酸性的砂质壤土、轻粘壤土: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南坡、东南坡,或平缓的北坡、西北坡;坡度25度以下的低丘陵岗地;南坡海拔950米以下、北坡海拔500米以下地势开阔地区。注意避免油茶林重茬;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的地段,也可通过人为措施,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如在山脊、山顶,特别是北坡、西北坡,栽植防风林带,或营造混交林等,创造有利于油茶开花结实的环境。 2、整地:应在造林前三、四个月进行。坡度小于10度的,提倡全面整地,深度20厘米以上,等高种植。坡度大于10度的,采用等高水平带状整地,坡小带宽(7~10米宽),坡大带窄(1~米宽),带与带之间均留下米地空的不垦,沿山作带,带上打穴。清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草特别茂盛的地方,最好在整地前1~2个月先喷草甘膦杀灭杂草,待杂草基本腐烂后再整地。 3、挖穴:穴规格××米。 二、采用良种壮苗 1、选择优良无性系: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高产无性系。 2、选择壮苗:苗高20厘米以上,地径厘米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一、二年生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 三、造林 1、施基肥:造林前在穴内施足有机肥或复合肥。每穴施土杂肥20斤或复合肥~1斤。 2、时间:冬末春初新芽未萌动前(春节前)实施造林。最好在雨后或阴天栽植。 3、造林密度:坡度15度以下的林地为每亩148株,株行距×3米;15~25度的林地为每亩111株,株行距2×3米。 4、栽植方法:A、嫁接口超出地面2厘米。B、一穴一苗,分级分种。C、细土回填,苗干端正,根系舒展,分层捶紧,根土密接,上覆松土,呈圆锥形小土堆。D、浇足定根水。 5、注意事项:A、用裸根苗栽植,务必做好起苗至栽植全过程中的护苗保根工作。尽量做到当天起苗当天栽植,当天栽不完的苗,要将其假植在敞荫、湿润、背风的地方,盖上稻草并浇水。B、必须选用5~10个以上优良无性系进行配置造林;选用的优良品系的花期、成熟期要基本一致。 四、幼林管护 新造林要加强抚育管理,防止人、畜危害,做到造、管、护一起抓。 1、施肥:春季(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斤。冬季(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0~20公斤。随着树体增长逐步加量。施肥方法:沿树冠滴水线开环形沟施肥或两边开沟交叉施肥。

油茶林的抚育技术

油茶林的抚育技术 油茶是我市主要的食用木本油料植物,也是我县人民喜爱的食用油料树种。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盛果期长、收益大,又不与农争地等特点。大力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推进山地综合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维护国家粮油及耕地安全,加速国土绿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油茶林的抚育,从林龄的角度来讲可分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两个阶段。 一、油茶幼林抚育 油茶幼林期,是指苗木种植后到进入盛果前的阶段,油茶嫁接苗造林的幼林期一般为6~8年。这一时期的抚育特点是促使树冠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一)补蔸全苗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及时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和培土。 (二)松土除草对新造幼林前三年每年要抚育2次,第一次在5~6月份,第二次在11~12月份。油茶幼林抚育主要是松土、除草、培蔸和扩穴,冬季结合施肥进行垦复。抚育时应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枝;松土要蔸边浅、冠

外深,逐年深,并将铲下的草皮覆盖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林地土壤条件较好的,可在林内合理间种黄豆、花生、油菜、豌豆和蚕豆等豆科作物,以耕代抚。间作物应距油茶植株60厘米左右。 (三)追施肥料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每株50克左右;11月上旬,每株施5~10公斤土杂肥或有机肥作为越冬肥。如当年新梢生长旺盛,可在10~11月用0.2%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增强新梢木质化,利于新梢越冬。随着树龄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可逐年递增。干施化肥应距油茶植株30~40厘米,防止肥害。 (四)培育树型新植油茶长到1米左右,应在距嫁接口50~80厘米处剪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在培养树型时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主枝基部或主干上所萌发的无用枝或过密

油茶苗木栽培技术

浅谈油茶苗木栽培技术 【摘要】油茶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植物,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经济树种。油茶以其自身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青睐和人们的认可。虽然我国在发展油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是不能满足人们对食用油的需求,因此还要继续努力,开发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油茶苗木;栽培;技术 【 abstract 】 camellia is china’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ody oil plant,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the main ecological economic tree species. with its own unique camellia advantages by more and more the favour of market and recognized by people. although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literature has made a great progress, but still can’t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of cooking oil, so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utput of camellia,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keywords 】 camellia nursery stock;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粮食油料作物。茶油不仅可以食用,而且是重要的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泛指山茶科山茶属中种子含油量高、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山茶属已知种238个,含油率高的有50多个种。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种子榨取的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耐贮藏,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茶油还可通过油脂的深加工作为化妆品的原料油和基质油,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茶枯饼可提取残油、茶皂素、制刨光粉和复合饲料等。茶壳是提取糖醛、木糖醇和拷胶等工业原料、以及制作高级食品用活性炭的良好原材料,还能作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等等。通过综合利用可大大提高油茶经济效益。 油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省(区)是其主要产区。我省油茶主要栽培种有普通油茶、高州油茶、小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等。现将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良种壮苗 良种是达到丰产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认)定的良种有230多个,主要有“岑软系列”、“桂无系列”、“赣州油系列”、“赣无系列”、“湘林系列”、“亚林系列”、“长林系列”,部分良种适合广东发展。2009年广东省审(认)定了13个良种,加上本地的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未来通过选育出的优良品系,亦可在当地推广种植。 二、造林地选择 1、土壤。油茶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但要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油茶生产基地,认真选择造林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PH值为4.5-6.5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为最好,土壤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层深厚,质地以壤土、轻壤土或轻粘土为好。PH值小于4或大于7的土壤和不透气的黄泥土均不宜油茶生长。 2、地势、坡向和海拔。林地的坡向以南坡和东南坡最好,东坡也较好,在平缓的北坡、西北坡也可以种植。丰产油茶林的坡度,最好是控制在15度以内的平缓坡地,不宜超过25度。海拔高度,以100-500m 之间为好。 3、气候。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的地段,并且可通过人为措施,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如在北脊、山顶,特别是北坡、西北坡,栽植防风林带,创造出有利于油茶开花结实的环境。 三、造林技术 1、整地。通过翻松土壤,加深土层厚度,改良林地土壤结构,提高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为油茶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山地栽培条件下,整地应与水土保持相结合。 (1)整地时间:造林前3~4个月进行,这样有利于土壤充分风化。 (2)整地方式:根据立地条件、地形、坡度、经营水平高低等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全垦、带垦、块状等不同整地方式。地势平坦,坡度在10度以下的缓坡地可进行全垦,不易造成水土流失。挖垦的方向应自下而上,深度视土壤情况而定,一般30cm左右。为了减轻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垦复后沿水平等高线方向每隔4~5行开挖宽30cm、深20~30cm的排水沟。带垦整地适于坡度16~25度的林地,原则是“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湾顺势,小湾取直,外高内低”,具体做法为先自上而下顺坡拉一条直线,而后按行距定点,再自各点沿水平方向环山定出等高点开带。水平带采取由上而下进行,带宽视坡度和品种而定,一般为2~3m,树体高大的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等可宽一些,树体紧凑、树冠窄小的可窄些。块状即在挖穴位置进行翻松土壤,平整土地,去除杂物。 (3)挖穴:整地后,按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或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规格挖穴,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先以表土填穴,然后以心土覆在穴面。 2、密度。株行距为一般2米×2.5米或2米×3米。 3、施基肥。结合整地,每穴施复合肥0.5公斤或磷肥1.0公斤,也可施用当地农家肥(有机肥)1.5公斤~2 公斤,肥料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再将心土回穴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地面15cm左右,以防松土下沉积水。 4、品系选择。为满足授粉和产量稳定的需要,一般应选多个无性系(4~5个以上)混合配置,而且

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培育技术 一、油茶造林地选择与整地 为了使油茶高产稳产,宜选择海拔500m以下,疏松深厚的土壤,石砾含量不超过20%,排水良好,较肥沃的砂质壤土、粘壤土为最佳;造林地尽量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南坡或东南坡和光照充足的丘陵或低山。列入全区油茶产业基地的造林整地方式要求为全垦。 二、油茶造林品种与造林密度 列入全区油茶产业基地的油茶种植种苗必须采用安徽省审定的油茶良种;油茶纯林初植密度74~111株/亩。以2.5m×2.5m、2.5m×3m、2m×4m 、3m×3m株行距比较合适。 三、水肥管理 头两年,每株施尿素50克,3年生开花结果后,每株施尿素50~100克、磷肥100~150克、钾肥100克。叶面施肥于春梢萌发与果实生长期进行,每年喷施油茶丰产素A三次,每株350克,分别在春梢萌发、果实膨大与开花初期进行;喷施油茶丰产素B两次,每株250克,分别在5月10日、6月20日前后进行,同时加喷多菌灵500倍液。7~8月,为避免“七月干球、八月干油”现象,要适时浇灌,结合中耕松土,在油茶树周围割草覆盖,防止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通透性。 四、整形修剪 定形以圆头形和开心形为好,按照去老留新、去弱留强、去密留稀的原则适当疏删枝条,不能短截。幼树长到1米时,摘去顶芽,保留4~5个强健主枝;栽后2~3年内的花蕾及时抹去,促进树势生长。幼树于头年12月至第二年3月修剪,全部剪去脚枝、病虫枝,对徙长枝、交叉枝、密生枝、细弱枝、重叠枝应酌量修剪,原则是多留少剪;对下层枝条和内膛枝条,随树龄

增长逐步往上修剪,促进树冠往上横向发展,增大结果面。 五、防治病虫害 1.油茶尺蠖,又叫“量步虫”。食叶害虫,一年1代,结合垦复人工灭蛹,2~3月捕蛾灭卵;对2~3龄幼虫, 喷90%敌百虫1500倍液或3%敌百虫粉予以毒杀。 2.油茶剌绵蚧。以幼虫或成虫吸取叶片、小枝的汁液危害,一年1代,4~5月剪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5~6月大发生时可用90%敌百虫500~1500倍液喷杀。 3.油茶象虫,又叫油茶甲、中华象甲、茶籽象虫。两年一代,结合冬春垦复,消灭越冬幼虫。老林、密林应适当修剪,使能通风透光。在成虫大量出现后,利用其假死特性,摇落捕杀。在成虫盛发尚未产卵前,采用杀虫烟剂熏杀,每亩用量1.5公斤左右;或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杀。也可用白僵菌防治成虫,3~5天杀虫效果达90%以上。 4.油茶炭疽病。危害时引起油茶大量落蕾、落花、落叶和落果。发生在4~11月,以7~9月蔓延最快。结合科学营林,清除一切病源体;发病高峰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喷洒,每半月一次,连喷3~4次。 5.油茶软腐病。发病时油茶大量落叶、落果。一般3月20日始发,4~5月遇阴雨天即迅速蔓延,6~8月生病高峰期时,可喷洒1%波尔多液或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叶、病果,消灭越冬病菌。对生长过密的油茶林要进行修枝,使林内通风透光,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在病害发生期可喷射1:1:100~150的波尔多液或可湿性退菌特600~800倍液。 六、果实采收 10月中下旬,果皮上茸毛自然脱落,果实光滑明亮时应适时采收,不能碰坏或砸伤果实;要在几天内集中采收完,

幼林抚育技术措施设计

幼林抚育技术措施设计 1.人工修枝 1.1人工修枝的目的 消灭死节、减少活节,加大树干饱满度,提高木材质量;改善林内通风与光照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减少树冠火、雪压和风害的发生程度,防止病虫害蔓延。 1.2人工修枝的对象 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幼林中进行,重点针对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 1.3人工修枝的开始年龄、间隔期和季节 人工修枝的开始年龄:林冠郁闭,树冠下部出现枯枝时开始人工修枝。顶梢生长弱的阔叶树造林后2—3年开始人工修枝。 人工修枝的间隔期:针叶树在前一次人工修枝后出现两轮死枝时再次人工修枝。阔叶树的间隔期为2—3年。 人工修枝的季节:早春或晚秋。萌芽力强或有伤流现象的树种在生长季人工修枝。 1.4人工修枝方法与技术关键 方法:对选定培育木进行适度修剪,除去树干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及部分活枝,人工修枝的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 技术关键:

1、在贴近树干平切修枝。 2、修枝时期和方法应有利于伤口愈合,不撕裂树皮。修枝的时期应选择在早春或晚秋,树液没有流动时进行,采用平切的方法,注意不要撕裂树皮。 3、修枝的强度对林木生长会有强烈影响,因此,应控制好修枝强度。修枝强度以保持冠高比为1︰2为宜,切忌单纯为了获取薪材而过度修枝,使同化作用面积锐减,林木高径生长呆滞,并使林地强度透光,从而导致杂草滋生,林地条件恶化。 4、幼龄林人工修枝的高度不得超过树高的1/3。 5、修枝后,必须及时将树枝清出林地,严防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2.割灌除草 2.1割灌除草的目的 劈除培育目的树种周围的杂草、藤蔓和灌木,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幼林生长。 2.2割灌除草的方法 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劈除培育目的树种周围妨碍林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作业时,要注意保护珍稀濒危树木,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有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提倡使用割灌机。割灌除草后应及时将作业中产生的杂物清出林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