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路爱刚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路爱刚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路爱刚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路爱刚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46000

在健康和卫生保健成为主要问题的今天,定型于建国初期

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能否适应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能否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和各种突发事件的袭扰?能否早期预防、及时发现以及合理控制由于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因素诱发的各种慢性病?2003年的“非典”疫情,不断增长的慢性病患病率,长期困扰政府和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告诉人们:不能!在健康内涵和需求发生大的变化的同时,保障健康的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运行机制也要做相应的调整。1现状与问题

现行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是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面也越来越专科化。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在推动医学科学技术向更高、更深、更精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1

医防机构缺乏有效的沟通

长期以来,公共卫生与临床

医学两个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医疗和防病机构各自按照固有的工作规范开展工作,有限的疾病信息得不到共享和利用,尤其是在应对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形不成合力,处置的社会成本比较大,更谈不上能做到及时预警,在疫情即将暴发时,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1.2

临床医生公共卫生知识匮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临床

医生在受教育阶段接触的公共卫生知识就很少,参加工作后更是注重所从事学科知识的学习,加之现行的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工作在防治疾病一线的临床医生对传染病的敏感性

以及危害性认识不到位。认识上的欠缺导致防护意识的缺失。

2003年“非典”疫情的蔓延以及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就是典型的例子。

1.3重医轻防的局面仍未改善

重医轻防是一个谈论了近40

年的话题,但直到今天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非典”之后,国家加大了对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投入:利用国债项目重(扩)建了办公场所;利用日元贷款购置了检测设备;利用全球基金项目资助开展了艾滋病、结核病专病防治,等等。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后续投入跟不上,加之长期以来困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少、待遇低等问题迟迟得不到合理解决,疾控机构目前的状况只是在工作条件与设施上相比“非典”前得到了改善,而与当前的防病工作要求还相差甚远。尤其令人担忧的还是医疗机构的疾病防治工作。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一座座门诊、住院大楼拔地而起,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大型医疗设备不断更换,而医院机构的工作条件、人员数量和质量与“非典”前没有明显的改变。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以及预检分诊制度形同虚设;医疗污水不经检测合格就直接排放、医疗废弃物混合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的现象屡屡可见。

1.4慢性病防治网络尚未形成,防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疾病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61%,慢病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大多数慢性病与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服务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慢性病的首要选择。但是,现有的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探讨

路爱刚,韩慧芳

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561(2012)02-0227-02

关键词: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临床医学;

运行机制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pdf

公务员之家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国内所有合法期刊征订及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不是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官网,直投稿件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编辑部。 检验医学与临床 刊名:检验医学与临床LaboratoryMedicineandClinic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周期:月刊 出版地:重庆市 语种: 中文开本:大16开 ISSN1672-9455 CN50-1167/R 邮发代号78-157 创刊年:2004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信息: 《检验医学与临床》(ISSN1672-9455CN50-1167/R),2000年创刊,是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和重庆市临床临检中心主办,面向全国征稿、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本刊编委由重庆、四川、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医学专家组成,负责审稿,以确保本刊质量并达到较高学术水平。 本刊现为半月刊,每期96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介绍国内外最新医学成果及进展,交流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特别是临床新方法、新技术,优先刊登基金资助的课题论文和各级学术会议交流的优秀文章。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实验室技术、诊疗与护理、短篇与个案、教学与管理、经验交流等。 本刊以高、中级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广大基层初级卫生、检验人员的普及教育。本刊适合和欢迎以下人员投稿:(1)高等医学院校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的教学、科研人员;(2)全国各级医院(含部队、厂矿医院、省市地区、县医院)的检验专业人员;(3)全国各省、市临检中心、药检所、防疫站检验专业人员;(4)临床各科实验室专业人员和广大临床医师、医技、护理人员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荣誉: 目前《检验医学与临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和“中国期刊网”收录,杂志的学术地位在不断上升。本刊2007、2008年均有多篇论文在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中获奖,杂志也被全国综合医学期刊协作网评为优秀期刊,深受广大读、作者喜爱,杂志发行量、阅读量年年提高,在重庆市卫生职称评定中被列为重要期刊。2008年在主办单位领导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正式收录。 《检验医学与临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郑新山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4项生化指标下降的临床分析---费德红颜永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范再英 氨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夏晓春 痰直接厚涂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查结果的比较---刘万珍吴湘覃云兰王典银 SP-4430干式生化分析仪部分急诊项目测定结果分析---王建平张梅香王笔金李晓南 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顾瑛赵三红高艳章 CARISOLV伢典治疗乳牙龋的临床研究---袁艺吴星杨再林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陆光明曾涛林彦聪张振斌 尿微量蛋白与尿酶和Ⅳ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卢文静 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杨良 血浆总钙和离子钙测定对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断意义---杨丽张富华张强高艳章 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陈茹 尿液和痰标本中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张志明李建平孙海英

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

(五)全科医疗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是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卫生技术服务,2017年服务内容已增至14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全科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和协调性服务,是立足于社区的基本医疗,其任务包括患者首诊与处置、慢性病管理、临床预防、健康教育等。所以,全科医疗的部分业务也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部分,如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等,只有通过全科医疗服务才能有效地完成。其他项目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也不同程度涉及全科医疗工作,全科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参与。 (六)全科医疗与舒缓医疗的关系 舒缓医疗(palliative care)又叫姑息治疗,是为无法治愈患者提供对症治疗。舒缓医疗的原则是: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解除患者临终痛苦和不适。舒缓医疗不建议患者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也不容许借“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患者的最后时日尽可能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无法治愈的终末期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可以在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舒缓医疗,也可以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居家接受舒缓医疗。从节约资源和亲情的角度看,在社区或居家开展舒缓医疗更具有优势。随着舒缓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居民生死观的进步,许多终末期患者或晚期癌症患者更愿意回到社区或家中接受舒缓医疗,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全科医疗是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照顾的专科医疗。全生命周期包括生命的终末期,而生命终末期的医疗照顾常以舒缓医疗为主。全科医疗关注的是人,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照顾,与舒缓医疗关注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的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所以,生命末期患者的舒缓医疗也是全科医疗服务的内容之一。全科医疗利用基本临床技术为社区居民和患者提供优质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也能满足终末期患者减轻或消除病痛的需求。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宣传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自2009年起实施,免费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如下12项卫生服务: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2、健康教育服务; 3、预防接种服务;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7、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 (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2型糖尿现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 9、结核病患者管理服务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12、中医药健康管理。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什么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大

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如何实施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财政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所等专业机构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通过团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 四、服务的对象及重点人群包括哪些 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居民。0-6岁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五、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哪些具体的实惠 可免费享受:建立和使用健康档案、获得健康教育信息、接种相关疫苗、儿童与孕产妇年度体检与健康指导、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年度体检和每年至少以上4次随访服务、传染病防治指导、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等。 六、居民如何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居民根据所在的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安 排,积极配合,即可享受到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具体参与方法:一是接受上述机构人员上门登记建档; 二是参与上述机构建档;三是直接到上述机构要求建档等。

20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哪些专业

20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哪些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 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 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实践水平、创新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应用 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 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水平;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 食品实行卫生监督的基本水平;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 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基本水平;熟 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 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 工作水平。本科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可授予医学 学士学位。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简介: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 成分(包括营养素、非营养素、抗营养素等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通过专业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营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毕业生能够成为 从事人群的营养指导、保健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防病治病、医院 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食品配制的高级营养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宾馆、医院营养科、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各级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管理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卫生管理机构等。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简介: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妇幼保健基础医学知识,具备基 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基本技能,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 资格考试,能在基层从事妇幼保健和妇产科、儿科常见病的防治,具 有初步处理妇产科急诊、产科大出血及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的水平,也能在妇幼保健业务及行政部门从事临床、预防、科研、管理等方面 工作的医学高级妇幼保健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及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一期 2009年8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09年08月12日

通知 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09年8月12日14:30-16:30 地点:村委会(会议室) 讲座内容:树立健康的理念 授课人: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总数不超120人)

树立健康的理念 主讲人: 一、教学目的 通过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健康的概念,什么是健康的人。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生活方式 3、影响健康的因素 4、健康促进 三、教学过程 导入: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帮助人民获得健康是我们每一个卫生工作者的职责,更是每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什么是健康

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条件不同,对健康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身体没病、无伤、无残就是“健康”。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在深化。 现代的人们认识到:除了生物性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行为都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关注人的健康时,单从“生物人”的角度看问题就明显的不够全面,必须考虑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随着这种认识的加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则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组织法》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这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是在生理上没有疾病、躯体健全和不虚弱,而且还应该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平衡状态,并且还包括人与社会的良好适应,达到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不仅有肉体还有精神;人不仅是一个自然人、生物人,还是一个社会人。这一健康的新概念就是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结合,并把个体与社会结合所提出的,是对健康的一个全面定义。 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不仅是自身客观上拥有健康,而且应该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具有追求健康的信念和意识,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他人和社会承担健康责任。 还有一种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为亚健康。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的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公共卫生服务宣传资料

公共卫生服务宣传资料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其免费内容 公示 为了全面落实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惠民政策,国家决定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九大项目,现对这九大项目及相关的免费内容作如下介绍。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儿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在自愿与引导的基础上,积极为辖区内全体常住居民免费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并对健康信息及时更新,逐步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 首先,可以随时到医院进行体检及咨询,免去挂号、排队等待等麻烦; 第二,首次建立个人档案的居民可以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及臀围,进行心肺等体格检查,医生会依据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对您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与干预,使您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及时予以消除,并将上述信息记录在案,当患病时可以直接使用,省去许多麻烦。如有慢性病,也可缴费进行血糖、心电图及尿液分析检查等; 第三,建档后为居民发放健康联系卡、配备责任医生,免费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治疗的指导工作,包括妇儿、老年人保健工作,还将定期组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第四, 65岁以上的居民和65岁以下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每年为其免费体检一次,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第五,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社区居民免费进行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

2、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优生优育、传染病预防及辖区内重点健康问题凤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每月出版健康教育宣传板报宣传健康知识,并每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不定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与义诊活动等 3、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上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4、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并免费提供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测量、心肺等检查、免费做一次空腹血糖检测,经济条件许可时可进行心电图、尿常规等检查。 5、预防接种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及第3年至少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7、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对辖区内孕妇提供5次产前检查,并开展至少5次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对产妇进行2次产后访视,了解产后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访视指导。 8、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每3个月至少提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路爱刚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46000 在健康和卫生保健成为主要问题的今天,定型于建国初期 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能否适应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能否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和各种突发事件的袭扰?能否早期预防、及时发现以及合理控制由于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因素诱发的各种慢性病?2003年的“非典”疫情,不断增长的慢性病患病率,长期困扰政府和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告诉人们:不能!在健康内涵和需求发生大的变化的同时,保障健康的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运行机制也要做相应的调整。1现状与问题 现行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是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面也越来越专科化。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在推动医学科学技术向更高、更深、更精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1 医防机构缺乏有效的沟通 长期以来,公共卫生与临床 医学两个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医疗和防病机构各自按照固有的工作规范开展工作,有限的疾病信息得不到共享和利用,尤其是在应对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形不成合力,处置的社会成本比较大,更谈不上能做到及时预警,在疫情即将暴发时,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1.2 临床医生公共卫生知识匮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临床 医生在受教育阶段接触的公共卫生知识就很少,参加工作后更是注重所从事学科知识的学习,加之现行的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工作在防治疾病一线的临床医生对传染病的敏感性 以及危害性认识不到位。认识上的欠缺导致防护意识的缺失。 2003年“非典”疫情的蔓延以及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就是典型的例子。 1.3重医轻防的局面仍未改善 重医轻防是一个谈论了近40 年的话题,但直到今天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非典”之后,国家加大了对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投入:利用国债项目重(扩)建了办公场所;利用日元贷款购置了检测设备;利用全球基金项目资助开展了艾滋病、结核病专病防治,等等。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后续投入跟不上,加之长期以来困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少、待遇低等问题迟迟得不到合理解决,疾控机构目前的状况只是在工作条件与设施上相比“非典”前得到了改善,而与当前的防病工作要求还相差甚远。尤其令人担忧的还是医疗机构的疾病防治工作。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一座座门诊、住院大楼拔地而起,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大型医疗设备不断更换,而医院机构的工作条件、人员数量和质量与“非典”前没有明显的改变。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以及预检分诊制度形同虚设;医疗污水不经检测合格就直接排放、医疗废弃物混合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的现象屡屡可见。 1.4慢性病防治网络尚未形成,防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疾病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61%,慢病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大多数慢性病与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服务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慢性病的首要选择。但是,现有的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探讨 路爱刚,韩慧芳 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561(2012)02-0227-02 关键词: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临床医学; 运行机制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内容_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口号

下面是分享的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口号。供大家参考! 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口号 1、增强文明卫生意识,培养良好卫生行为 2、家家争做文明家庭,人人参与创建活动 3、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4、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 5、吸烟有害健康,强化控烟意识 6、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7、讲文明讲卫生,小处处处不随便,大家家家是窗口 8、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9、普及科学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0、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携手共创无烟环境 11、享受健康,珍惜生命 1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文明卫生水平 13、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让健康行为走进生活 14、增强卫生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15、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16、户户建卫生厕所,村村创优美环境 17、搞好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 18、创建卫生城市,改善生活环境 19、争做健康公民,争创健康家庭

20、扎实开展健康创建活动,努力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 21、创建文明城市,优化卫生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2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水平 23、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24、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先导 25、创建文明卫生城,天天有个好心情,人人有个好身体,处处有个好环境 26、营造优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7、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市容环境 28、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健康行为 29、开展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 30、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

31、创健康促进学校,天天有个好心情,人人有个好身体,处处有个好环境 32、人人动手,清洁环境,让“四害”远离生活 33、普及医学科学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全社会文明健康意识 34、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35、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天天享有健康生活 36、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37、挥手告别陋习,并肩走向文明 38、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造健康和谐环境 39、和谐社会,健康为本 40、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41、改变不良陋习,使用卫生厕所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检验医学在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结合的关系,检验医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水平。本文就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重要性 检验医学能够提高临床治疗和诊断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的测定和收集,其检验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保障。检验医学属于新兴学科,其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学科交叉在一起,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检验医学需要检验的临床样本主要为抗原抗体、微生物、生物和血清等。 一、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临床需求 检验医学能有效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能够对医学检验进行科学的质量管控,并且在进行管控时,还能对其的控制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并且还要对解释的结果对患者和临床科室进行反馈,对检验人员的相关建议进行合理的收集,其新项目实施的合理性才能得到提高,临床实践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二)检验方法

临床医生在进行临床治疗时,要加大对检验方法的重视,了解临床检验的每一种方法,保证检验方法能够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并且在进行项目检验时,还要对每种检验方法正常参考值、报告方法、临床意义、灵敏度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提升。 (三)质量管理 医院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要加大对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沟通的重视,各个科室都要积极参与到病例的讨论之中,医院质量管控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临床医生在进行患者查看时,要加大对检验医师等查看的重视,并且还要对检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核实和调查,其质量管理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四)检验结果 将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疾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提高医生对疾病注意事项的了解,避免医生在进行疫病治疗过程中,出现检验结果诊断错误的情况,避免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耽误病情的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患者出现错过宝贵治疗时间的情况。比如:临床医生在进行肝炎病毒治疗时,如果发现一部分肝炎在进行治疗时,无法被及时排除体外,这时如果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话,那么对肝炎病毒进行有效控制,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并不意味着肝炎病毒被全部清除,只能说肝炎病毒过少无法及时检出。 二、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紧密结合 (一)加强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联系 相关人员要增强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加大对临床意义、检验项目方法原理检验的重视,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疾病进行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培训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培训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是卫生事业发 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可起到 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015 年度健康教育工作,将以2014 年已落实的工作为基础,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取长补短,继续以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 条—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进一步倡导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2年版)》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进而保障2014 年度健康教育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015 年度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要分 别达到 85%、75%以上。 一、主要服务内容 严格执行卫生部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省、市、县相关规定。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根据社会 经济发展情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需要等,采取相应 的措施。 1、广泛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 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2、大力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其对象是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 0—6 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 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 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 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 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 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 健康教育。 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服务形式及要求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印刷资料: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 ( 2)播放音像资料: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 6种。(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 现场播放。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 2个月最少更换 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 2 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 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 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 ~1.6米高。(归档资料:每期宣传栏纸质原件或印制小样原件)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 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 至少开展 10 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归档资料:活动记录表、计 划、活动现场照片和发放的宣传资料原件) 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 月至少举办 1 次健康知识讲座,每次不少于 20 人参加,村卫生室每两 个月至少举办 1 次健康知识讲座。每次不少于 15 人参加。(归档 资料:要有活动记录表、计划、活动现场照片、参加活动人员的签名 和发放的宣传资料原件等)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32010995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1 2 4 4 6 5 1 2 1 1 2 4 1 0 合计26 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___、 ____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__、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___、在_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_和__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__,最小吸收波谷_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__,本法由____推荐,并经____确认为标准方法。 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__、表示。9.大红细胞见于____和____贫血。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和____所致贫血。 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__,其组成为____加_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___细胞。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___池、____池、____池、____池和____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___细胞,在骨髓内经____、____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____细胞。 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____物质,参与____免疫。 16.细胞的染色既有____作用,又有____作用。 17.红斑性狼疮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着狼疮因子,它属于____抗体。 18.止血过程涉及____、____、____及其活性等。 19.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平时都处于____状态,只有被活化后才具有____。 20.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中的肽链A和B 中,含有很多____,故带____较多。平时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不发生聚合。 21.凝血过程可分为____、____和____阶段。2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为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它对保持____、____、____等均有重要作用。 23.血液离体后,____因子被异物表面活化,在____及____的参与下,经一系列反应生成而凝固。 24.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____缺乏和____增强。 25.全国临检方法学学术会议对血小板计数推荐____方法为首选方法。 26.血液完全凝固后,由于____作用,使____发生收缩,血清析出,血块缩小,有利于生理止血。 27.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 ____、____的水平,本试验属于____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 28.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由于____、 ____、____、____因子减少,____明显减低和____增多。 29.在血浆中直接加入____溶液,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 3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020.doc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020 【篇一】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1x年我们将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

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5、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 (五)、健康教育覆盖 计划于20xx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知识

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正式版

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篇一】 健康教育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在辖区内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制定了201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内容如下: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

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高血压日”“世界狂犬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社区居民及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结核病、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 一、建档及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你知道临床执业医师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有什么区别吗

你知道临床执业医师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有什么区别吗? 许多考生并不是太清楚临床执业医师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的具体差别,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临床执业医师学习的知识主要是临床知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学习的知识主要是预防知识,两者考试的内容不一样;临床执业医师的发展方向是大中医院的门诊医师和病房医师主要用来临床看病的,共公卫生执业医师的发展方向防疫站,疾控中心主要防治公共卫生安全的。“三基”考试是各个医院自行组织的,医院自行设定时间。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基础综合: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卫生法规、预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专业综合: 症状与体征、疾病(按照人体系统排列):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其他。 实践综合: 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水肿、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黄疸、淋巴结肿大、发绀、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呕血、便血、紫癜、苍白乏力、进食梗噎(疼痛)、吞咽困难、晕厥、心脏杂音、心悸、甲状腺肿大、肝大、脾大、腹水、腹部包块、瘫痪、精神障碍、颈肩痛、关节痛、腰腿痛、异常阴道流血、血尿。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基础综合: 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临床综合: 症状与体征、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专业综合: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学校/青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农村居民可免费享受这些服务:(1)健康教育;村民可得健康咨询。每户家庭每年至少可获得4份卫生科普宣传资料,村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每年至少更新4次。(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包括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防控措施。(3)重大传染病防治;包括感染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后的主要检查与正规治疗。(4)妇女卫生保健;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可接受1次常见妇女病检查。孕产妇可接受5次产前检查、3次产后上门访视和1次产后常规检查。(5)儿童卫生保健;适龄儿童可注射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七种疫苗。0–3岁儿童定期接受8次健康体检,4–7岁儿童每年接受1次健康体检。(6)慢性病人与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包括量身高、测体重、测血压等常规性体检项目。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等病人可获得咨询和治疗指导,老人和困难群体可获得社区医生上门访视、跟踪服务等。(7)其他;符合政策规定的其他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怎样预防感冒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及时增减衣物;(3)避免与感冒的病人接触,流行期间不要去公共场所,不要去病家串门;(4)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乙肝的预防 (1)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2)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的管理;(3)注射时要一人一针一筒;(4)提倡分餐制;(5)个人专用剃须刀和牙刷等。 怎样吃才算吃得科学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均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饮酒要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品。 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饭前便后洗手;(2)进食定时定量,少吃零食;(3)不吃腐败变质和霉变食品,不生吃毛蚶等水产品;(4)不吃过烫食物,少吃冷饮;(5)不暴饮暴食。 怎样保持情绪稳定、愉快 (1)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2)热爱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3)善于忍让克制,待人宽厚遇事不斤斤计较;(4)能冷静对待欢乐与忧伤等突发性事件。 怎样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1)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保持心理平衡;(2)培养尊重他人、真诚待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3)凡事相互谅解,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4)敢于坚持真理,维护正义。 高血压的防治措施 高血压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三低二戒、一合理、一控制。 三低:低盐、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二戒:戒烟、戒酗酒。 一合理:饮食合理。 一控制:控制体重。 高血压的治疗:二期以上的高血压病病人应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预防艾滋病 (1)不要有婚前或婚外性行为;(2)如果配偶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应使用避孕套保护自己;(3)注射时不要与别人使用同一针筒、针头,尤其不要静脉注射毒品;(4)不与别人共用牙刷、剃须刀;(5)不要输用未经检测过的血液或血制品,特别是进口血制品;(6)下列情况不会感染艾滋病的:如一般社交或工作接触,包括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在餐厅、饭店用餐,使用公共游泳池、浴室、公共交通工具,昆虫叮咬。 如何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